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表演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扮演 桂妹子 剧本 人物 动作 程式 思维 情理 形象 意境 审美
先生说过:“一个剧本总是有‘情’有‘理’的。没有凭空而来的‘情’和‘理’,‘情’和‘理’都是从生活斗争的真实里逐渐积累、发展、蕴育而来的。真知道要写的环境、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很不容易。只有不断地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体验和思索,才能使我们达到‘真知道’的境界”(:《漫谈创作》,《戏剧报》1962年第6期,第1页)。这段话虽是对编剧者而言,但于戏剧表演者刻划艺术形象时融情入象、剖情见理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戏曲演员是综合唱、做、念、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一个戏剧性故事,表现形象 ,刻划性格,显现艺术风格,展示剧种特色,形成审美个性,吸引观众,培育戏迷。 这就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娴熟的表演专长、表演技巧和高超的艺术审美创造能力。故有“唱不离口,打不离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求形似,更求神似”等戏谚。
在二十四年从事戏曲艺术表演的道途上,一直都忘不了启蒙老师教授的开蒙折子戏《小姑贤》。记得初次拿到剧本,心里充满了对艺术的无限渴求和激情,仅用两天就背熟了全部唱词和对白,嚷嚷着要求老师赶快开始排练。可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应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磨一戏的道理。开蒙戏要按艺术规律来,必须遵循教学程序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下去。
第一: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个戏的思想灵魂所在。一名合格的演员,首先要把拟排剧本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不仅背诵自己当行角色的,更包括与当行角色产生人物关系的其他角色的唱念科诨。不仅一定要熟记于心,更要仔细琢磨其思想精神,把握住全剧的主题和当行角色的个性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演员对剧本要反复地看,用心地看,思考着看,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看出门道,悟出心得,产生表演的某种冲动。
笫二:一定要学会在熟知剧本后绘声绘色地讲戏。即必须需要演员用戏曲化语言把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人物个性、动作特点、审美情趣等生动、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通俗一点说,就是讲戏剧性故事。做到这一点,就是锻炼演员特有的表达意趣神色的内功和审美能力。
笫三:准确地分析自己当行的剧中角色,修炼对角色的理解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艺术表演创造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程式思维能力。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一出戏的故事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是通过典型创造的提炼、集中形成的艺术真实而已。做到这些,演员就一定要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钢琴演奏;器乐;伴奏
钢琴本身是一件极具表现力的乐器,它的音域也十分宽广,有很丰富多变的和声,音色铿锵圆润,让人产生震撼的感觉。可以说钢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在独奏乐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它有很大的魅力,所以它是所有乐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伴奏乐器。
一、钢琴演奏在器乐伴奏中的应用价值
(一)钢琴演奏的重要地位
我们通常情况下所说的那种独奏或者是独唱,并不是演唱家在台上单独的进行歌曲表演,而是需要有钢琴家作为伴奏,这种方式和乐队伴奏是不同的[1]。钢琴演奏可以为其他艺术表演形式进行合作,以此来达到相互间的融洽效果,在对整个演出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样就成了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其实也只是广义上的概念,它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严格来说,那种把有钢琴家伴奏的演唱称之为独唱表演,是对钢琴家的忽视,所以对于钢琴演奏在器乐伴奏中的作用,并不是伴奏,而是合作者。对于钢琴演奏的地位界定并不是演奏家来进行界定的,而是作曲家。从音乐自身的角度来看,音乐才是音乐家怎样行事的关键影响因素。比如说莫扎特或者是贝多芬的作品,每一位音乐家在表演这些作品的时候他们的想法肯定不一样,但是不管怎样,影响音乐家表演效果的是音乐本身。
(二)钢琴演奏在器乐伴奏中的角色定位
钢琴演奏对于钢琴家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说从事钢琴伴奏的演奏家必须要掌握钢琴独奏的所有演奏技术和水平,甚至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所有的室内音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合作了,钢琴伴奏和独奏的作用优势不一样的,即便是钢琴在室内音乐的表演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是需要它和其他的器乐之间进行有效良好的合作,才能够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2]。这种现状就使得钢琴演奏的地位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钢琴伴奏者也不单单是一个伴奏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合作者。这就要求钢琴家不能够像之前那样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表演,而是要考虑和其他乐器表演者之间的配合和合作,让自己的地位更加明确。
二、钢琴演奏在器乐伴奏中的应用策略
钢琴演奏者在为其他器乐进行伴奏的时候,不仅需要有十分高超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水平,而且也需要钢琴演奏者根据所伴奏器乐的不同,针对其特有的性能和特点进行磨合。对于器乐伴奏作品的钢琴伴奏不管是从和声还是织体方面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钢琴伴奏者一定要熟练的掌握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技巧。在器乐伴奏的过程中应用钢琴表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够把伴奏变成独奏。对于那些刚刚涉猎到伴奏领域的表演者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经验,因此会在某些情况下忽视掉伴奏的目的,也忘记了自己作为表演合作者的作用,这些都会成为钢琴伴奏变成钢琴独奏现象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钢琴演奏在企器乐的伴奏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多,但主要表现为对音乐节奏的指导、对音准的校对和和声的填充作用。
第二,尽量不要表现的很被动和消极。钢琴演奏在器乐伴奏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是合作者的作用,因此钢琴演奏者不能够单纯的跟随着合作者,这样必然会低估了钢琴演奏自身的重要作用,只是把钢琴演奏看成了演唱过程的陪衬和附属,这种消极的想法必然会影响到钢琴的演奏效果。钢琴演奏和器乐伴奏成为协奏形式的时候很多的主题部分都是有钢琴来担任的,这时钢琴就作为主奏乐器来伴奏,而之前的主奏乐器则是变成了伴奏的角色,比如说勃拉姆斯的《奏鸣曲》,所以说有的时候主奏乐器会让位于钢琴演奏。
第三,对节奏的把握需要更加灵活。钢琴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好的把握演奏的节奏和力度是很难的,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就很容易出现音响失衡的现象。独奏者如果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改变了音乐的力度,伴奏者也是需要相应的进行改变的,这样就会加深两者之间的默契感,帮助合作者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另外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乐曲开始的时候起速快或者慢,都会让独奏者无法进入到最佳的表现状态,让音乐的整体表演不够流畅缺乏流动感。如果有这种现象产生,需要进行多次的倾听和合作。
第四,格外重视音乐表现力。当我们在欣赏音乐表演的时候,一部分的钢琴独奏表演者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十分生动和扣人心弦,可是当他们在表演伴奏的时候,却比较呆板和平淡,对于这种问题,演奏者需要在平时和节奏感好的合作者进行合作练习和切磋。
第五,对乐曲以及器乐进行详细研究。不管是伴奏者还是主奏者,都应该对演奏的乐曲增加研究的深度,不能够只是对乐曲的研究停留到表面上,这样看起来对乐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更加深入的音乐内涵就无法表现出来。所以,演奏者对于乐谱要做到较深入的了解,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要变现出的音乐的情感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对主奏者以及伴奏者的演奏目的有一定的掌握,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演奏进行精心的练习和准备,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进行器乐的演奏时,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就是演奏者演奏主旋律,同时,伴奏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演奏来加以配合,这样可以突出音乐的中心,使欣赏者能够更加准确和迅速的在欣赏的过程中抓住音乐的重点,使欣赏者在之一过程中逐渐的与乐曲产生共鸣,从而能陶醉其中。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演奏者也可以让乐器的演奏特点和技巧以及其独特的音色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但是,如果主奏者以及伴奏者之间在技术上能够相互配合但是却没有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那么演奏出来的乐曲就很有可能会没有真情实感,不能够用真挚的情感来打动听众。演奏者之间也不仅仅是衬托的作用,即使是伴奏者,仍然需要较好的艺术功底、较高的个人艺术素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伴奏也表现的恰到好处,增加演奏者的个人魅力,促进听众对于演奏的审美满足。
如果演奏的条件和时间允许的话,演奏者还可以对这些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相应的了解,熟知乐曲的创作背景已经相应的时代背景。同时,在练习中,与作品有关的一些文献和资料也可以作为自己理解乐曲的一种辅助型的东西,这样相互配合,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演奏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在对演奏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找到最合适的演奏方案,从而将演奏的表现力发挥到最高的水平。
三、结语
总是,钢琴演奏的形式包含钢琴独奏和钢琴伴奏,钢琴伴奏的应用范围却更加广泛一些,因此对于钢琴伴奏者的要求也会更高。钢琴演奏在乐器伴奏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其自身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以上本文主要论述了钢琴演奏在乐器伴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实际的应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艺萌.现代音乐“混搭风”――从钢琴配合民族器乐演奏谈起[J].音乐创作,2015,(2):124-125.
[2] 钟雯.关于钢琴演奏技术与伴奏技巧的研究与运用[J].北方音乐,2013,(8):32-33.
[3] 吴娜.器乐钢琴伴奏的实践与运用[J].音乐大观,2014,(23):91-91.
[4] 陈晓萌.浅谈中国民族器乐钢琴伴奏踏板运用的心得体会[J].戏剧之家,2016,(9):58-58.
关键词:体育;心理特点;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98-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表演。体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遵循教学原则,而且要使教学具有艺术性,使体育课更具吸引力,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单词刻板,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因此,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本文在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几条意见,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1.绝对信住和依赖教师。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以其基本主导活动的形成为标志。儿童入学后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学习活动。从此,儿童就把对父母的依靠转向对教师的依靠。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因此教师在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心理特征是儿童能自觉地、认真地接受教师教育、指导和要求的内在心理因素,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2.直接动机起主导作用。低年级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以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有兴趣、好玩就喜欢,并表现出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不计较胜负、易于得意忘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就不乐意参加。
3.注意力易于分散。低年级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可以引起他们注意的分散。但是,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注意。通过训练,无意注意还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二、基于心理特征的体育课教学创新思路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因素,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有时因工作过忙,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备课不充分,上起课来力不从心;学生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兴趣不高,或者同学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等种种原因,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认真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地成为体育课的“主体”。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教学跨越式跳高时,教师要把传统的斜线助跑改为弧线助跑,并以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来吸引学生,同时又要把这种方法的特点告诉学生。其主要优点就是重心低、易制动、易起跳、省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关键词】兰州鼓子;生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43-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青岛泰之博士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是该民族现存文化的记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是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兰州鼓子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曾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兴盛一时,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形式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地方曲艺遗产。但目前兰州鼓子的传承与发展仍处于自然留存状态,我们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曲艺改革、打造曲艺品牌、寻求合作支持、创新传播方式、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兰州鼓子的传播与继承。
一、坚持“以人为本”: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就是“以人为本”。郭乃安先生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强调了人在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音乐具有它自身独立的品格,但又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环境。然而,所有外部条件对于音乐的影响力,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依托于人本身,并且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传承和发展,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作为甘肃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兰州鼓子的唱腔、演奏、曲目等均由人来操作、继承和发展,因而,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关键是以人为本。一要加大对兰州鼓子代表性传承人、学艺者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艺人是艺术传承的核心,因此我们要重视艺人在保护和传承艺术精华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兰州鼓子来说,要不断充实并更新兰州鼓子的学艺者队伍,为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要使兰州鼓子走近群众,走入群众生活,为广大群众搭建起兰州鼓子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知识课堂,从基层走起保护与传承之路。可以说,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原则落到实处,便是让兰州鼓子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活水之源。
二、加大政策扶持: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对于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来说,政府应根据兰州鼓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是开展普查工作,用现代化的手段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兰州鼓子的曲目资料、演唱技巧、演艺过程及老艺人在鼓子传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依此建立起兰州鼓子的相关档案和数据资料库。二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加强对兰州鼓子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探索动态性整体性的保护方式,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兰州鼓子传承机制。三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有效的兰州鼓子保护的领导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等,保证兰州鼓子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性。四要加大经费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并建立兰州鼓子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兰州鼓子的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自主培养传承人等,为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加快曲艺改革: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传统曲艺的整理和改编既是满足新时代人们欣赏要求的审美需要,也是继承曲艺艺术遗产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将传统曲艺作为今人们的革新参照即借以进行曲艺艺术创新发展的历史需要”。作为传统地方曲艺,兰州鼓子形成于旧时代,它根植于传统的审美方式和方法技巧。要从内部对兰州鼓子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要以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为依据,在尽量保持兰州鼓子这一民间艺术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
首先,要创作新的曲艺节目,丰富兰州鼓子的艺术元素。兰州鼓子以往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取材于民间,唱的都是过去生活当中的事,的确符合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受到群众的欢迎。但现在时代不同,旧曲目已经无法表达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也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兰州鼓子要在新时代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进行鼓子民间艺术表演的创作,用高品质的艺术和音乐节目来吸引观众。其次,要培养新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就是传承人,要通过保护传承人和传承活动方式,培养出能够继承兰州鼓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在经济上对老艺人进行资助,还可以帮助老艺人选择一些徒弟,让兰州鼓子这门传统地方曲艺得到延续和发展。第三,对于传统的曲艺,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老程式不放,而是要去吸收一些新元素,比如可以将一些现代音乐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运用到兰州鼓子的曲式中,令兰州鼓子的曲目及演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兰州鼓子变得新潮、时尚,更加吸引年轻的观众。
四、打造曲艺品牌: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来说,在信息时代,品牌具有的意义超乎想象。用现代的眼光来包装传统曲艺,使其注入时代新观念,能够使传统曲艺获得新生。由此,我们可以利用曲艺艺术的地域性特征这一优势,来打造兰州鼓子曲艺的地域品牌。
一是要强化兰州鼓子曲艺品牌建设机制支撑。要在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出人与出书、普及与提高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下成立兰州鼓子的研究所、创作室、艺术团和艺术协会等,并以此为载体,实施组织保障、曲目创作、人才培养、演艺活动、对外交流、丛书出版等工程,推进兰州鼓子全面广泛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二是要立足长远,深入传承,优化兰州鼓子曲艺品牌建设的环境。要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省内院校,并以此为重点建立传承基地、培训基地和研究基地,逐步建立兰州鼓子的爱好者群体,形成从保护基地到保护社会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文化圈”,着眼长远,健全网络,优化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环境。三是要广泛宣传,承办比赛,提升兰州鼓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中,要尽量推出兰州鼓子这一传统地方曲艺,并努力增加与兰州鼓子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兰州鼓子走上舞台、走入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农村,不断提升兰州鼓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可以设计、开发并生产一些纪念品、工艺品等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品,不断开拓兰州鼓子的传播途径,打造曲艺品牌。
五、寻求合作支持: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特定路径
一是可以把地方曲艺同地方旅游相结合。打造民俗、曲艺文化旅游。除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之外,可以结合兰州的民俗特色和兰州鼓子的曲艺演出,打造出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将民俗风情和曲艺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兰州鼓子创建文化旅游产业,打响文化旅游的品牌,为拯救兰州鼓子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途径。兰州鼓子的演出场地多都是鼓子爱好者自发聚集起来的,连兰州本地人都无从知晓,但如果与旅行社、团结合,可以带游客去什川梨花节赏花,同时也可以观看兰州本地特色的曲艺演出,这样既推动了兰州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使兰州鼓子一炮打红,另外还可以为演出团队获取经济效益。二是可以与企业合作,打造职业的演出团体。兰州鼓子可以与当地的企业相结合,建立曲艺的推广平台。这样一来可以为兰州鼓子寻找经济支援,解决曲艺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二来企业的品位和人气也可以借助曲艺艺术来提升,也为企业宣传找到贴近消费者的途径,一举两得。三是可以推进曲艺艺术与高校合作,利用学校的高品质文化资源培养曲艺研究、创作和表演人才,为兰州鼓子的传承找到载体。具体来讲,可以结合兰州本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相关兰州曲艺的课程资源,对兰州鼓子进行收集、整理、编写教材,把兰州鼓子的曲艺资源转化为教育内容,在兰州各大高校进行普及。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兰州鼓子传人为学生演出,使他们更好地领略鼓子的神韵和意境。
六、创新传播方式: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现代传播
现如今,地方曲艺需要借助于现代传媒等多种方式开拓发展空间,开辟发展新路径。
首先,要打造互联网视听复合传播途径。一要建立兰州鼓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网站,大力宣传兰州鼓子。特色网站在对兰州鼓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体系化整理的基础上,除去详尽的文字介绍之外,还要增加兰州鼓子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等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直观形象的特点,原汁原味地呈现兰州鼓子。同时,还要设置诸如特色议题、有问必答、留言信箱等等与大众进行沟通、交流的版块,在与大众的互动中,扩大兰州鼓子的影响力。二要打造兰州鼓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促进兰州鼓子研究工作的展开,它包括对经典典籍、研究著作、地方文献、研讨会议记录、研究期刊、音像资料、图片展示、音像资料、声频材料等等进行电子处理和存档,方便网上查阅者的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不仅能够保存兰州鼓子的第一手资料,还能够为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全面详尽的资料加深研究的深度,从而加强兰州鼓子的研究和传承。
其次,要打造多种类型的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大众传播媒介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凭借先进的手段和技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相当大程度上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传承时间,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内涵,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广播具有传播范围广泛、受众层次多等优势,能够将兰州鼓子转化为语言,诉诸于听觉,这样既能扩大兰州鼓子的传播区域,又能给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还能在听众的联想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类型传播渠道的联合推广,能够使兰州鼓子形成良好的传播语境,完善兰州鼓子传播的社会语境。
第三,要创建多形式的教育传播方式。一要将兰州鼓子引入学校教育中。兰州鼓子与高校的结合,旨在使得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了解、学习、保护并传承兰州鼓子。与此同时,兰州市还应将兰州鼓子引入中小学教育,通过兰州鼓子知识竞赛、表演展示等活动,将兰州鼓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最终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二要将兰州鼓子纳入社区教育系统中。社区教育在城市居民社区发展中具有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功能。可以在居民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以兰州鼓子为主题的晚会等活动,这样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又能够传播兰州鼓子的知识,使兰州鼓子走进百姓的生活中。
七、完善机制建设: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要硬,这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各地各级各政府的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人们就不会有自觉参与抢救和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因而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十分重要。
首先要理顺体制。要充分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把兰州鼓子的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这样,各级各部门才能自觉地担负起各自的责任,才有利于理顺当前在兰州鼓子保护与传承中缺乏统一和活力的现状。当前,政府部门应当担负职责,按照法律要求,以县级文化管理部门为主导,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保护机构以及财政支持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要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关于兰州鼓子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和展示的综合工作机制,使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确保鼓子的保护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