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可视化管理

能源可视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源可视化管理

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 实验室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208-02

引言

智能建筑是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的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gratedCenter,SIC)通过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GCS)或通信网络(CN)与各种信息终端连接,收集数据,“感知”建筑环境各个空间的“状况”,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相应的处理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发出指令,指令到达通信终端后,终端做出相应动作,使建筑物具有某种“智能”功能。智能建筑通常由4个子系统构成,既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和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这几个子系统的建筑称为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的SIC利用GCS连接和控制其他子系统组成的。

楼宇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以安全高效,节约成本,智能化管理和生态综合建设等为建设理念为基础,以达到现代实验室的标准。而当今世界上的实验室的楼宇智能化,主要是以以发达国家为主,实验室基本完成了楼宇智能化的建设,而我国也许因为现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国家,实验室的楼宇智能化并未得到普及,以我国的公办学校或211工程的重点学校为例,能够真正实现楼宇智能化的其实也不多,也许是因为经费不足或校风问题不等而无法实现。而在本科独立学院的同类之间,也许是因为经费充足以及现代化思想逐渐在这类学院间普遍化,实验室的楼宇智能化已越来越被重视。

一、楼宇智能化实验室实训项目

为符合各独立学院的现状,以及建设一所能够高效安全的实验室,我们考虑了以下五项实训。

1.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实训

(1)实验室室外的主机、实验室室内的分机和管理中心机实现联通,能够实现可视对讲或不可视对讲。

(2)设立独立的ID卡,以实现刷卡开锁。

(3)设置解锁密码,以备紧急使用。

(4)实验室室内的分机可以使用紧急密码开锁。

(5)对讲机能够完成记录信息和报警的任务,并且实验室室内的分机能够为实现安防的功能。

(6)实验室室内分机设有紧急报警按钮,并且能够通知中心管理机。

2.闭路视频监控及周边系统防范系统实训

(1)监视器系统化能够完成图像的调整、视频的切换、浏览的设置等功能。

(2)矩阵视频要能够实现多功能的切换,并且独立完成控制云台输出,调节镜头等功能。

(3)硬盘录像机能够完成多画面同时切换,并且控制云台转出和调控镜头等功能

(4)实验室的录像须实现手动和定时录像的功能,并且能够查询录像。

(5)硬盘录像机报警联动录像,实现外部报警输入、动态监测报警输入、联动录像、报警、云台自动控制及录像查询。

3.消防系统实训

(1)设备联动功能要求:任何消防探测器动作或消防报警按钮按下,消防警铃开启。

(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响或消防报警按钮动作时,立即启动排烟设备,延迟5s启动消防水泵灭火,延时10-20s秒降下防火卷帘门。

(3)感烟探测器动作,并且同时手动按钮按下,立即启动消防泵灭火。

4.综合布线系统实训

(1)程控交换机应用:能通过程控交换机设置,实现整个实训环境中所有电话都能实现相互通话。

(2)网络交换机应用:能通过网络交换机设置,实现整个实训环境中所有网络都能正常使用。

5. DDC系统控制实训

(1)当DDC系统采用手动控制时,两组灯的开启与关闭由监控画面上的相应按钮控制。

(2)当DDC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时,则由光控开关控制或定时控制。

(3)光控开关控制,是根据光控开关的运行状态,从而控制楼道照明灯的亮与灭。光控开关响应动作时,灯开启;光控开关无响应动作时,灯关闭。

二、绿色智能建筑的应用

为符合现代智能楼宇的设计,我们还另外引入了绿色建设的实训方案。

1.太阳能供电系统实训

(1)室内所有供电均有太阳能装置提供。

(2)室内所有温、热水供应均由太阳能水热加热系统提供。

(3)当由于天气的影响而导致太阳能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时,自动转化为紧急备用电池使用或者正常电线线路通入。

2.中水回用系统实训

(1)实验室室内所有污水均由中水回用系统自动收集,并且由低成本的分流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成可二次利用的中水。

(2)大部分实验室室内用水(对水质没有太高要求的部分)均由中水回用系统供应。

(3)消火栓水源供水由中水回用系统提供。

(4)中水回用系统的管道接通其他建筑,并且达到共同回收和共同利用的目的。

3.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实训

(1)室内的空气调节由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控制并调节。

(2)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可由实验室内遥控直接控制。

(3)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可由管理中心机直接或间接控制。

(4)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能够自动根据室外室内的温差,自动调节室内适应的温度和湿度。

(5)空调系统在太阳能供电不足时可自动转换成太阳能储备电池供电。

4.室内照明系统实训

(1)实验室室内的照明灯均使用LED节能灯(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2)照明系统的开关使用光控和手动控制共同控制。

(3)照明系统可由管理中心机直接或间接控制。

(4)实验室室内备有紧急照明灯。

三、结束语

实验室实的现智能楼宇化逐渐成为各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验室的先进与落后大概呈现出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实现智能楼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环境的与时俱进化和安全舒适化,因而建设楼宇智能化实验室我们都已蓄势待发。另外,为了符合人与自然,以及可持续发展这等理念,对于建筑的绿色建设我们也不能懈怠,这才符合新现代化楼宇化实验室的名号。

参考文献

[1]郑洁、伍培.智能建筑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谢秉正. 智能楼宇实验室的设计与构建;南京邮电大学,2013.

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第2篇

本文主要从对网络可视化管理煤矿系统软件开发环境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构思软件的总体设计,最后形成软件的总体设计,促进煤矿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可视化管理;煤矿软件;设计

煤矿工业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并且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最整个能源生产行业的必然趋势,其中网络可视化技术的集成研究是当今煤矿数字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前沿。本文主要将可视化图形等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煤炭行业结合起来,并对煤炭的开采、管理等进行空间信息表示、安全信息管理、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煤矿工程网络可视化管理的软件设计系统,主要的研究方面包括:煤炭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软件构造;煤炭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研究;煤矿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管理研究;煤矿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研究和煤矿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

一、网络可视化管理煤矿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一)软件开发环境

软件开发环境采用WindowsXP操作系统,以及Autodesk公司开发生产的AutoCAD2002图形支撑软件,系统的硬件环境为普通的高配微机,另外需要相应的数字化仪、扫描仪、打印机等。

(二)开发工具的选择

对于煤矿软件的开发工具来说,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如VB、VBA、AutoCAD系统内嵌的Visual lisp语言等。首先,VB也就是Visual basic,是一种基于对象的额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其便捷、简易的特点能够帮助软件成功的建立Windows应用程序。Visual basic是在原有的BASIC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得来的,他是微软公司自行研制的一种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具有简易、高校的辅助开发特点。而VB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在功能方面则变得更强大,还能实现仅用AutoCAD不能达到的效果,整体性强,运行速度快,整体配合起来,功能十分完善。

二、煤矿软件总体设计

(一)煤矿软件总体设计原则

面向对象原则。此方法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它通过对实体进行抽象归纳,将实体属性与操作进行封装并形成类。

模块化设计原则。煤矿工程软件设计应该采用结构化和原型化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管理需要,自上而下的进行软件系统功能的解析与模块划分,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明晰软件系统子模块,通过对子模块的累积而逐渐形成上层模块,完善整个管理过程。

应用程序与数据分离的原则。为保证煤矿软件系统能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在软件的结构化组织中坚持程序代码与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分离的原则。

软件界面友好原则。软件的用户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中间媒介,也是应用程序中用户直观的系统运行部分。友好性应该满足软禁系统简单、操作对象突出、快捷现实帮助等条件,并遵循煤矿管理高校、规范和稳定的原则。

(二)煤矿软件总体设计特点

为更好的解决煤矿工程的网络可视化管理问题,应该结合矿井、采掘等具体的请况,从可视化模型出发,研究开发煤矿工程可视化管理系统。

煤矿管理软件系统采用属性数据混合管理模式管理数据,即采用图像属性化模式和数据库模式,让软件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和数据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其次,软件有设计图形图素处理工具,满足了煤矿管理工程动态管理中图素属性数据化处理的要求;最后,软件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软件程序更具有通用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

三、煤矿网络可视化软件程序结构设计

(一)组织程序结构方法

1.数据流驱动组织管理程序

在这种程序结构的组织方法中,要把对煤矿的数据处理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而把程序的优化放在其次。也就是说要按照数据处理的自然先后顺序,让每个数据流与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流对应。而在现实的煤炭管理中,数据流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树状图形式,而是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如果用强制的方式把这种网状结构变成树型就会是程序的语句变得急剧膨胀,增加了管理录入的难度和失误率。

2.菜单驱动组织程序结构

随着计算机窗口技术的发展,使用菜单的用户越来越普及,对于煤炭管理来说,菜单系统的使用更能从程序上对煤炭的管理建立简洁的结构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些子系统模块的划分,让整个煤炭管理的菜单功能的可维护性大大提高。

(二)组织程序结构策略

1.划分软件功能,缩小程序规模

应缩小程序,每个程序控制在一百行以下,这样的小程序有在应用和构造方面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小程序的可读性能好,因为对于煤矿工程来说,整个工程量复杂且多样,而一个一个小的模块就相当于把巨大的工程分给了很多小的部分,结构简单,处理起来也方便,对整个工程的管理控制也有很好的优化作用。其次,小程序因为作用单一,目标明确,重复使用的次数就多,在不同的项目中都能运用到这样的小模块,这也加快了不同系统的设计过程,实用性强。最后,因为小程序的文档容易编写,这对整个软件的组成质量也是很好的把握。

2.分层组织煤炭管理程序

把对整个煤矿管理的小程序组合起来就是最终的软件程序,对这些字程序的管理应该从程序的组织形式上进行考虑,一个层就是一个子程序库,要建立相应的软件使用制度,上层程序只能直接调用下属程序,不能跨层调用,下层程序也不能调用上层程序。层与层之间尽量使用参数的形式,少用全局变量,这样的组织为软件子程序维护和软件的下一步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保证了软件程序可移植性的同时,对其他相关的程序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三)界面设计

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提升煤矿管理的效率,并对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软件的界面设计,因为对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来说,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所以煤矿管理软件就是采用了windows标准。

综合来说,对煤炭的开采、管理等进行空间信息表示、安全信息管理及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矿工程网络可视化管理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加快煤矿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玲.基于煤矿企业的PERT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

[2]刘芳.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邢存恩.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

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第3篇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经济在发展内对于V产资源需求量不断提升。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矿产储存量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地质勘探工作质量低下,进而造成矿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勘测。可视化技术在进一步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地质勘探内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地质勘探所存在的问题,精确勘测矿产资源数量,推动我国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发展建设。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在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水文及地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含义。可视化技术实际上就是采取建模及渲染形式,将复杂繁琐数据信息转移为图形形式。可视化技术在应用内,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还包含较多关键技术,例如集成技术、资源技术等。所以,可视化技术在分析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图像分析结果,了解数据所存在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可视化技术在数据信息处理上面的作用。

可视化技术特征。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内,具有较多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交互性。可视化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可以对数据信息系统深入管理,同时对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其次,多维度。可视化技术多维度特征,用户可以对数据信息特点及变化深入了解,对数据信息进行类别划分,进而显示出数据信息所具有的价值;最后,可视性。可视化技术可视性特征,主要表示繁琐数据信息在转变为图形方式之后,通过二维或者是三维形式表现出,了解不同数据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关联。

可视化关键技术在地质勘探内作用

地质勘探在应用到可视化技术之后,地质勘探工作质量及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并且对地质勘探工作环境改善,方便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缩短地质勘探时间。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数据类别将其转变为图形形式,更加直观展现到用户面前,提升地质勘探工作趣味性。即便是地质勘探人员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十分低下,可视化技术是良好手段,可以对数据信息价值深入分析,数据信息理解也更加容易。与此同时,数据信息在转变为图形之后,为勘探人员提供良好想象空间,增加对地质结构深入理解,找到地质结构内矿产资源。

可视化关键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

地质勘探工作在开展内,需要运用到多种方式或者是方法,了解地质勘探结果。借助地质勘探结果,可以有效对地质情况全面分析了解,最常见的勘探方式为采集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借助样本分析研究,在与地质方面有关知识相结合,可以对地质有着全面了解,进而了解地质结构。

矿产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对地质勘探数据进行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样本在采集内,存在一定随机性及误差性,所以仅仅通过样本及经验总结,就对矿产资源类别及数量等信息确定,安装针对性设备,完成地质开采工作,地质勘测工作性得不到保证,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所以,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地质勘探方面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地质勘测工作精确度也可以得到保证。可视化技术在对电磁波技术结合之后,通过电磁波对矿产地质位置了解,通过三维立体形式将矿产结构展示在显示设备内。

矿产资源数量在不断增加情况下,勘探技术也愈加完善成熟,原有地质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内应用,无法采集矿产相关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之后,传统地质勘探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之后,可以精确了解到矿产资源储藏方面所存在的数据信息,了解到矿产资源类别,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更加精确数据信息,为地质勘测工作人员提供地质勘测精确施工方案,有效延长矿产资源应用时间。

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石油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供给基础,其勘探与开发对于我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方式难以发现的油田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我国的石油勘探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文中就石油勘探技术中虚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石油勘探技术;虚拟技术;应用分析

科技进步不断深化了人类对世界石油资源的认识。世界油气资源的蕴藏量虽然是一个常量,但随着科一技的进步,人类对石油资源的认识却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 世纪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枯竭论”一度盛行,认为石油工业将很快走入穷途末路。然而30 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随着技术进步,人类认识到的世界石油资源量并非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

一、世界石油科技发展的总趋势

回顾石油科技的发展历程,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世界石油科技总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着眼令局,充分掌握信息;综合集成,正确判断动态;快速反应,准确接触目标;有机联系所有资产,实时一闭环优化经营;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世界石油科技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信息化和数字油田方向发展。

高性能计算机、互联网络、卫星通讯、数据银行等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对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大技术引擎。信息技术的应用纵向贯穿石油工业整个产业链,横向覆盖技术、管理、决策、战略各个层次。

2.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面对环境恶劣化、油气目标复杂化和资源劣质化的挑战,任何单项技术都难以保证石油工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因此多学科技术集成是解决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生产重大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当代石油科技发展的最明显的方向和趋势。

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旋转闭环导向钻井系统、智能完井技术、数字油田、智能清管检测器等为标志的一大批关键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推动了油气生产与经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旋转闭环导向钻井系统大大提高了井眼轨迹的控制效率与精度。智能完井技术形成了数字油田的基础和核心。

4.向可视化方向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可视化趋势日臻明显,地震成像技术、成像测井技术、钻井过程可视化监控及可视化研究中心等,为优化控制、多学科集成研究与决策提供了最佳途径。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引进。

二、虚拟勘探技术的简述及应用

1.虚拟勘探技术简述。

虚拟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虚拟显示技术将理想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石油储层进行建模分析、对钻井轨迹进行设计等。其主要是通过可视化软件、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石油勘探形成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虚拟化、协同化的石油开发平台。减少传统石油勘探的弊端、加快对隐藏性石油储备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解决世界能源短缺的局面。其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应用的最佳案例。

2.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实现。

在地震解释、建造三维油藏模型与模拟循环和复杂井眼设计等常规工作中,虚拟现实(VR)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工作质量。大型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采用大屏幕可视化环境和计算机辅助可视化环境等两种VR可视化系统,将石油勘探中理论数据通过图形与建模、三维动态模拟图形等形式表现出来。其图像采用三个投影仪和一个平面、柱面或球面大屏幕显示,屏幕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着浸入的程度,屏幕越大覆盖用户的视野越大,浸入的程度越高;用户接口采用标准工作站系统,用户可以用常规手段运行程序;些简单系统可以运行不做修改的原工作站程序,另一些复杂的系统需要运行特殊的运行软件。并且采用全封闭的显示方式实现了全浸入的效果,并使用体视显示方法,加深了现实效果的模拟性;采用头盔指示方式和手持传感器使用户与虚拟目标密切接触;可以更好地观察和了解三维数据体和模型,且具有多人共享虚拟可视化目标的能力,因而能够提高多学科工作组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制定勘探决策。

(2)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应用所具有的特点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正广泛应用于国际石油工业界。其突出优势在于是一种全沉浸式大场景、多数据类型一体化的显示环境,是一个多学科协同式的、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其发展趋势为:系统平台规模正向“小型化”和“大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分布式虚拟现实(DVR)系统正伴随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逐渐被采纳,通过对地表露头的地质信息采集而形成与真实地层相同显示效果的立体地质图像,其触觉、味觉和听觉等多维感知信号正逐步被加入。

(3)虚拟现实技术在隐蔽性石油储层勘探的应用分析。

岩土物理研究作为隐蔽性石油储备勘探的主要研究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传统的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特别是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已经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发展到预测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并要求为开采监测提供基础数据。针对此种情况,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综合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多分量地震、井中地震以及时延地震等技术的综合,从构造、岩性、物性以及流体性质等方面,对油藏进行全方位预测和解释,得到一个三维立体的油藏模型,并对油气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从而使制定的开发方案更为合理,开采效率也相应提高。通过结合岩石物性测试分析成果,针对地震资料解释和反演中从已知井资料的认识向未知区域横向预测具有一定盲目性的不足,提出一种与常规地震储层预测不同的方法技术。该方法技术综合岩心物性参数和岩石物理模拟,以正演结果指导油气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进行储层预测,即以实际测井和岩心物性参数为基础进行虚拟井分析,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分析岩石物性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建立更符合实际地质特征的储层地质模型,优选地震属性,用自组织映射对地震属性进行分类,最后用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来验证其确定性。虚拟现实技术对岩土物理研究的作用将地址勘探基础理论与模型试验技术等综合,加快了我国石化探区油气地质勘探,同时也对我国由于油气开采后的地质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带来的新的机会。但是,石油勘探企业也必须认识到,技术的应用需要人才的应用才能将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在我国已经建立的虚拟实验室基础上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快投入系统的利用,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能源供应提供更多稳定的油田是目前我国石油勘探企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关雷.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多媒体科技,2008,6.

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热电企业;节能减排;能耗能量;能量可视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136-02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出台使我国大部分的高耗能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对于国内大部分高能耗企业来讲,如果想完成“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仅仅依靠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完善节能减排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高耗能企业来讲,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模式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一、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经历的三个阶段

根据国内各企业之前所实施的节能减排措施,我们可将我国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分为粗放管理、计量管理结合制度管理、计量管理结合新技术改造三个阶段,下面将分别做出介绍。

(一)粗放管理阶段

从时间上看,节能减排粗放管理阶段主要是指70年代以前。在那个时候,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众的消费都是由国家统筹安排,一方面,商品的种类比较稀缺,同时从事出口的企业也比较少,因此那个时候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上对环境的破坏很小,也不涉及资源浪费方面的问题,人们的潜意识里仍是“地大物博”的概念。所以,当时还谈不到减排的概念,在这个时期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管理制度和对工人的要求来实现,实际上只是按投入产出控制成本角度的节约概念,节约能源主要建立在个人修养方面和少量技术革新方面。

(二)计量管理结合制度管理阶段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国家开始步入市场经济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开始从事出口贸易。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国外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开始转入中国,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开始萌生了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念。与此同时,计量器具的发展也使得企业开始将计量工作纳入到生产管理当中,将节能工作与员工的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初步建立起比较系统化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然而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计量器具和办公条件的限制,这种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很多的漏洞,例如:上报不及时,经常出现人为出错,出现问题后无法追溯根源等诸多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时期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只是初步了解了能源管理的理念。

(三)计量管理结合新技术改造阶段

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为响应《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号召,中国将企业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列入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中,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在这一时期工业自动化和计量仪器仪表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和改进,与此同时,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水平也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内部开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基本上避免了在前述第二阶所出现的问题。

企业节能减排管理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尽管我们在技术和硬件基础上还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可以说我们已经开始具备追赶欧美日等世界发达国家的能力了,并且在国内已经有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进入“十二五”时期,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更加严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要提出的节能减排指标要求更高,范围更广,约束性更强。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所采取的一些新的方法,我们可以认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第四阶段已经来临。

二、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可视化发展新趋势

从表面上看,我们国家的企业在经过第三阶段的发展以后,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好像已经比较科学和完善,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对于国内企业来讲,下一步只能期待新的技术来进行突破了。但每一项新技术都是有其不确定性产生的时间,因此如果仅仅将新技术开发作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似乎只是在重复第三阶段,并没有从质上取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能量可视化被引用过来。

将能源的消耗展示出来,从而不断循环改进和优化耗能系统的过程,在日本将其称为能量可视化技术。简单地说,能量可视化就是清楚明了地看见能源耗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节、它的效率和产能如何、分析能耗过程、挖掘节能空间,达到精细化节能的目的。从这一技术的工作特点来看实际上能量可视化并不具备直接进行节能减排的能力。因为严格的说来它应该是属于能量检测与分析的自动化系统,由于它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可能十分可观,因此在这里强调其在未来企业节能减排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三、以文登市热电企业为例分析我国热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

文登热电企业在做好发电主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节能新设备、开发粉煤灰副产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登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粗放型增长和结构不尽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资源浪费现象依旧存在。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把节能减排纳入日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健全和完善重点企业监管制度,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规的典型案件。要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重点引进和发展耗能少、排污少、运量少的工业项目,并通过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闻媒体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以文登市热电厂为例,文登热电厂以前给锅炉供水采用的都是常规工频供电,日耗电量在2.5万度左右。2011年初,他们投资500万元对给水泵供电进行变频改造后,耗电量明显降低,日节约电费近

4000元。

以前文登热电厂通过调节门来控制给水容量,当负荷变化时,用电量基本上是不变的,现在采用变频技术,通过控制电机的频率变化来控制给水容量,这样负荷变化的时候,用电量也跟着变化,每天节电5000千瓦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文登热电厂还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对大型风机、送风机、热网水泵等设备进行变频改造,降低因机组负荷变化造成的能源浪费,每天节约用电1.5万千瓦时。

粉煤灰是文登热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每年总量达4.5万多吨。为解决粉煤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文登热电厂安装了4条粉煤灰制砖生产线,对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使之变废为宝,每年为企业带来1400万元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双赢。

四、结语

能量可视化系统不仅被用为企业的能管中心服务,同时也为车间乃至班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既可以为整个生产线提供能耗分析,同时也可以对单个耗能设备进行考核和分析,从而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强瑞,廖倩.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4).

[2] 赵亚香,蒋卫东.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研究评述[J].煤炭经济研究,2010,(3).

[3] 吴建国.浅谈热电厂节能减排的实践[J].新疆有色金属,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