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体现时代精神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世界观尚未成熟。因此,班主任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炎黄子孙都应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自己国家的命运,因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狠抓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课题。学习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树立起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学习近代的民族屈辱历史,树立起民族自强的决心和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把握规律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掌握思想工作中的可循的规律,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特性和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一些传播学规律。
关于学生的心理特性,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教育者应该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语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外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就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这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并研究中学生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心理特性,同时施以有效的教导和指引。
根据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有五个必备要素: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因此,教师要依据科学的传播理论,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适宜的媒介教育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三、坚持经常性和连贯性
思想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要常抓不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要经常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此为基础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学生逐步地社会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不良现象,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蛊惑。这对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必须时刻跟进学生的思想状况,坚持学生思想工作的连贯性。
四、联系实际,把握时效性
在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之后,教师还要经常进行指引和疏导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目标。在以正面典型人物为学习榜样的同时,也可以结合时事新闻进行负面典型的批判式教育。譬如在马加爵事件发生之后,可以以此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压力,积极调整心态,与同学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和谐、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于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他们穿着打扮特异,崇拜明星偶像,“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往往使老师感觉无能为力。对此问题,教师首先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好这一类学生的思想工作;另外也应该让学生们懂得个性张扬并不是错误的事情,但是凡事有度,不应该伤害到他人,更不应该耽误学业。
五、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说:“学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应该是关于“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最早出处了。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成年人,就以自己的经验否定学生的思维模式或思考问题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抱着谦虚的态度更能够取得成就。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有差别,知识有差别,身份有差别,但是人格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只有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达到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