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婚俗;礼仪;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85-02

中国文化历来博大精深,它深深的嵌入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的婚姻关系也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从古至今,婚姻总是与后代的延续,与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于是古代先辈们就为婚姻制订了一系列的程序礼仪制度以期使之完善,达到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标准要求,尤其是必须符合风俗礼仪的苛刻要求。所以,古代婚姻礼仪风俗总是显得庄重而喜庆,这一方面是契合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婚姻严肃庄重的永恒主题。

婚姻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已近趋完善,并且随着时间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做着调整。在我国古代,如果不按婚姻仪礼结婚的男女,社会上就不承认他们的婚姻是正当的,而在现代社会,男女双方的婚姻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为社会与人们所认可。由于古代的婚姻礼仪特别复杂,婚俗发展到现在,喜欢简单风格的现代人在保留传统基本礼仪的情况下,简化其中繁琐的礼节,摒除其封建思想的成分,使之更符合当今的生活习惯。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大事,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口,我国古代男女结合,都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婚姻关系,这种程序是被社会所承认的仪式,它是根据道德的、经济的、社会风俗习惯的需要,也是男女双方为巩固婚姻关系本身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各民族的婚姻都有一套仪式行为,简称仪礼。婚姻仪礼是婚姻风俗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古代人们特别重视的礼节,各民族各地区又在地域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婚姻中最重要最集中的部分是婚礼,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婚礼的文化内涵,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就是我国古代婚姻仪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后世的婚礼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然而不管风俗如何不同,大致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步骤:一是说亲,二是定亲,三是迎亲,四是成亲。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间相互环绕的地形、淳朴民风的共同影响下就确定了皖南地区的婚俗状况。长江流域的沿河城市总是带有温柔的水乡气息,以芜湖这座城市为例,半城山半城水的特殊地形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婚姻礼俗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习惯。以下就对其婚俗的几个重要方面作介绍。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第2篇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长期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引起商务礼仪行为上的差异。了解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同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们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本文将以商务谈判为例从打招呼、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三个方面论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52-02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国际性,又有民族性,随着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繁荣,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增加了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来说,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的融合之前,迫切需要我们掌握中西商务礼仪的有关内容,差异和要求,以促进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如果某人没有按礼仪规范实施,便不够绅士风度,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举止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行为的客体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

培根曾经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商务活动中要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行外语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打招呼差异

商务会面谈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初次见面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而西方平等观念比较强,称呼规则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称呼,一般很少用头衔称呼别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活动场合下,西方人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与西方熟人之间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为“Mr某某”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

二、时间观念差异

守时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提前一些赴约是礼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时间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国家,请人吃饭或参加商务谈判活动都要事先通知,临时的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怠慢,不管多诱人基本上都会被拒绝,在中国现代商务交往中,邀请与会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预约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钟对方也会接受和欢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谈话方式上,中国人在商务谈判,经商中,喜欢感情投资,在交谈中不急于进入主题,谦虚,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有时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被西方人认为是缺乏准备、表达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国人却认为西方人的直接与简洁带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商务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三、送礼方式差异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与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却认为礼品越贵重越能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西方商务人士也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但他们比起礼品价值更看中礼品包含的意义。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及浪漫的情调。

四、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跨文化商务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遵守国际商务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商务礼仪,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差异,为商务谈判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

所谓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获劳务的交易协商,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在圆满的商务谈判活动中,遵守谈判未必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如果违背了谈判中的礼仪,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达成协议造成威胁,因此,在谈判中,要严格遵守谈判中的礼仪。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五、小结

总之,随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际日趋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商务活动中,商务打招呼方式,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应用十分广泛,商务礼仪贯穿了整个商务活动过程,由于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影响,在谈判桌上各自的谈判作风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了解并熟悉商务礼仪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外交流,经贸合作,友好往来,对于开拓国际市场大有裨益,在国际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商务礼仪也不再局限于中国,我们要学的不仅是和国内人员谈判的礼仪,还要学习国际礼仪,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商场上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积极驾驭谈判过程,促成谈判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利益差异对国际商务谈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2006.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饮食;礼仪;孝道

一、绪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向来被称为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饮食文化中也非常注重礼仪,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礼仪,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所以各个民族在饮食礼仪和饮食习惯方面会有明显差异,所以无论是中国、韩国或是任何一个国家,对于饮食礼仪都有自己的追崇和传承。而研究每一个国家的饮食礼仪,不仅仅是要从中看出这个国家的在饮食方面的尊崇,更能从中得出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从而分析出这个国家做事的一向原则,并推断这个国家的施政纲领和未来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在传统文化中,“礼”是节制人们社会生活的社会道德规范。孔子视礼仪为人区别与动物的主要标志,中国礼仪受儒家文化影响深厚。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每个朝代甚至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所以在研究中国文化礼仪的时候一定要分时期分地域的研究。但是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并且地域辽阔,所以要想系统完善的研究中国饮食礼仪还需要大批量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儒学对韩国礼仪的影响很深,《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由此可见,韩国自古就崇尚儒家文化。韩国人把儒学思想渗透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韩式文化,这与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是不可分割的。近年来韩国受到西方国家开放思想的影响,将自由、民主的思想融入到国民素质教育中,礼仪教育也显得生机勃勃。

三、“食礼”

“食礼”即饮食礼仪,又可叫做饮食礼制、礼节。在古时,对于礼节非常重视,每个阶级每个辈分的一言一行都有规制。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古代对于礼节有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尤其是皇家饮食礼仪和诸侯饮食礼仪,如若做的不合礼制或是越礼,将受到的不只是道德谴责。而现代,人类更加重视对于精神的追求,在饮食时也得注意。

四、中国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礼仪实行最严格也是最完善的时期是古代。依古文记载,中国古代的饮食礼仪是在周朝形成的,并通过时代的沉淀逐渐成形。要求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贵贱都是有序的进行,逾越礼制就是大不敬。所以在中国,礼仪就是等级制的象征。

在就餐时,从座位中可看出等级尊卑。在一般礼仪中,古人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即指要职。但在日常起居中(包括筵席活动)则是以左为尊,“虚左以待”便是这个意思。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带有等级色彩的餐桌礼仪有了一些变化,对于很多文化有了自己的取舍,也吸收了一些西方国家习惯,形成现在所谓的“酒桌文化”。但在现代文化中座次依然是饮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座次礼仪

入座时一定要让客人先入坐再请长者入座,一般面向门的位置为上座,这个位置一般是最尊贵的客人或需要买单的人坐的位置,不过为了不让客人感觉到太大的拘谨和压力,一般都是邀请人坐主座,又称主陪,如果是家宴便是最尊长的老人坐主位。主座右手的位置是第二重要的位置,左手位置为次重要的客人。当然也会尊重女士优先的原则来安排座位。入座时一定要轻柔,不可做出太大响动。

(二)就餐礼仪

中餐在上菜时有一定的顺序,遵循着先冷后热、先咸后甜、先浓后淡的原则。而且主菜一定要是偶数才吉利。一般都会有鱼这道菜,而鱼头要对着主人或是尊贵的客人(也有地方是鱼腹部对着最重要的人物)。第一筷一般也会让主人或是最尊贵的客人来首先动,之后大家才一起吃。当然在吃饭之前主人必须有个开场白,也就是提酒辞。

在就餐时会先菜后饭最后汤,当然这也是上菜时的顺序。夹菜的时候不可太多,不然会显得很粗俗,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切记不可发出声响。在和别人聊天时嘴里不要含有食物,也不可用筷子直指别人,筷子也不能直直的插在米饭中,因为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这样。

五、韩国饮食礼仪

韩国也是一个重礼仪的国家,孩子在入学前会由父母带领学会《四字小学》,其意义相当于中国的《三字经》。其中写到“与我饮食,跪而受之。器有饮食,不与勿食。若得美味,归献父母”。可以看的出“孝道”在韩国受到了非常强烈的追崇。而这在韩国的礼仪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韩国古代在饮食方面也有自己的“食礼”,受中国影响,同样坚持尊卑分明和长幼有序。据记载,在新罗时期韩国饮食礼仪已经较完善,并且也坚持以左为尊。到了现代由于受西方国家影响开始以右为上。但在韩国仍较好的保留着许多古代的礼制。

(一)入座礼仪

在韩国,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在矮桌前就餐的习惯。这与中国不同,现代的中国人都会坐在椅子上就餐,只有在唐朝之前中国才拖鞋并盘膝而坐。而在韩国还依然延续着这样一种传统,用餐时男女都盘腿而坐,且不可把腿伸直或是叉开。在长辈面前应跪在自己的脚底板上。若是在着韩服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

(二)就餐礼仪

在韩国就餐时与中国差别很大。在韩国就餐时不可端起碗,也不可用嘴去接触饭碗,并且左手要藏在桌子下面不可露出。吃饭的顺序是右手先拿起勺子,从泡菜中盛出一口汤喝完,在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便可以随意吃东西。这与中国最后上汤的习惯很不相同。在韩国酱汤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道菜。

韩国对于喝酒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敬酒人要用右手提酒瓶,左手托瓶底,并且在经过长辈的允许后才可敬酒,敬酒时要鞠躬并为长辈(上级)斟酒。敬酒时就只是敬酒,本人不可同饮,这与中国人端着酒杯敬酒并且先干为敬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六、中韩饮食礼仪中对孝道的诠释

中韩两国都有着悠久历史,而且作为亚洲文明国家,中韩两国对于礼仪和孝道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推崇孝道,并且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论语・为政》中写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孝敬孝敬就是想孝就得尊敬,即尊敬长辈。在饮食中就要尊敬别人,要有礼仪。

“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的文化中也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年俗是最好的证明,在正月初一时人们会参加祭祖,进行“茶礼”。“茶礼”在清晨举行,仪式也很复杂,通常有“初献”、“亚献”、“终献”三个祭祀形式,然后再由主祭者劝祖先和诸神进酒进食。这一系列的礼仪也是象征着韩国人对于孝道的遵守。

民以食为天,人不仅要吃还要吃出水平,吃出文化。这就自然而然的会有吃饭时的规矩,而这一规矩的建立就是人们内心对于“孝道”追求的最直白的表现。不论是座次的安排还是就餐时的礼仪,都是为了显示饮食的礼仪是忠实于“孝”。

七、中韩饮食礼仪的不足点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两个国家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在这方面受影响较大。首先,人们现在就餐时所要求的正装是“西”服,而不是汉服,在韩国对于韩服保留这一文化便凸显出来。其次,在就餐时中国人过分强调排场,宁愿剩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小气。这就理解错了餐饮礼仪的含义,在饮食中需要重视礼仪,但不是追求表面排场,而是追求精神文化,追求孝道。不过现在的“光盘行动”还是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在韩国会较重视节俭,就餐时人们会尽量吃光用净,这也是对于食物的尊敬。最后,是要讲述韩国人吃饭速度过快。在韩国,由于其处于半岛这样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导致的习惯,人们做事较着急而引起吃饭过快,这绝对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八、小结

用餐礼仪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并需要遵守的礼节。因为这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由于古时中韩两国频繁的交往,所以韩国在很多礼仪方面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两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特点,但在以后越来越重视文明的时代潮流中,两个国家一定要坚守住自己对于礼制的追求,并在世界这个大的饮食礼仪中留下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贾莉娜.中韩饮食文化对比[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舒畅.跨文化视阈下中韩餐桌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J].大家,2012.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时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1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论文百事通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硷: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丰。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硷: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人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播”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懊孟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2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新晨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以“和”为墓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第5篇

一、传统礼仪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当人类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以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也就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系。西周的周公“制礼作乐”,十分注重以礼教推动礼制,一生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留下“周公吐哺”的美谈,堪称遵礼的典范。特别是到春秋时期,孔子积极提倡礼仪及其教育,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的精神实质与行为规范的就占了三部,即《周礼》、《仪礼》和《礼记》,通称“三礼”,成为历代读书人必读之书。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而孔子所设定的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更是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另一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非常重视礼仪教育,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其讲学的白鹿洞书院制定的《白鹿洞学规》中开宗明义地对学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要求。凡此种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有效地实现了礼仪在全社会的推行,使礼仪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保证了礼仪在历史上的连续传衍,“礼仪之邦”的美称也正是由此产生。

二、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礼仪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一些封建性、宗法性、专制性和保守性的因素,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传统礼仪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礼仪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在评价一个国家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国民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人手。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在于其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要跻身世界之强,一定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引申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同时,传统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虽然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却在下降。国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领域的礼仪教养的缺乏,已严重造成国民形象的危机。因此,学习传统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它作为一种法度,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文化的教育,一个具有良好秩序及人际和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社会。目前社会中,我们的国民礼仪修养不够,不知礼、不守礼和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比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乱穿马路,横行逆行,不按顺序排队上车,乱抢座,不让座,出口脏话,社交场合不会用敬语雅语等等行为,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的人文社会极不协调,其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失落以及礼仪教育的缺失。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传统礼仪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可以使传统礼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三,可以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个体人格修养方面,传统礼仪文化提倡人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忠厚、慷慨仗义、乐于助人以及服从大局等等;在个体价值观定位方面,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强调仁者爱人、遵守礼规、止恶扬善。这样的价值取向教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成为人们心目中不成文的评判标准,教导着人们应该提倡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促进个体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地体现着中国经济发展后的文化价值观,由此表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取舍,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体,正是无数中国人的言行,塑造了中国的整体形象。

三、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

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聪明睿智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和宝贵财富,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时至今日,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应当取其精华,摒弃和剔除其糟粕,努力塑造讲求文明礼仪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都讲究文明礼仪、遵守礼仪规则、处处礼让三分、谦逊有礼、祥和融洽的美好社会。

(一)加强理论研究,建立礼仪学科体系

目前我国礼仪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传统礼仪更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一整套的学科体系,无法较好的指导我国的礼仪教育。以礼仪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论,礼仪学理当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之一。然而“在那些缤彩纷呈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中竟难以找到‘礼仪学’的一席之地。不仅全国性的‘礼仪学会’尚未闻名,《礼仪学》之类的刊物也没发现,而且专门从事礼仪研究的机构也极为罕见。”因此,应尽快构建礼仪学学科体系,深人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礼仪建设,不仅有学理的研究,更有对礼仪实践的总结和探研,特别是要对建立科学的礼仪教育的体系,包括对礼仪教育的适用范围、内容、模式、途径等进行探讨研究,为现代礼仪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指导。

(二)完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也不容忽视。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小学(幼儿园)、中学、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完整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小学、中学、大学一般是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但都没有专门的礼仪教育内容,地位不突出,内容不明确,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往往出现礼仪教育的缺位。而作为我国高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也没有涉及中国礼仪文化及教育的内容。

因此,在学校礼仪教育中,应对其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根据学校礼仪教育的不同阶段,采取分阶段重点教育;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既有传统礼仪文化内涵,又富有时代特征,能被广泛认可的系列教材。

(三)大力开展全社会的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礼仪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是每个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都应掌握和遵守的以示尊重的行为规范。通过礼仪教育,提升礼仪素质,涵养温良民风,保证社会稳定。因此,社会各行各业应结合公民道德教育,全方位地开展礼仪教育。如在社区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礼仪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编写普礼读本;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对全民进行礼仪宣传等等。

(四)重视家庭在礼仪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