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第1篇

——以M公司为例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占经济的比例在逐渐增长,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逐渐变为科技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在企业的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并占有知识主动性,其科学技术就需要不断创新,科创活动就要持续的进行。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业已成为各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新技术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并在70-80年代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化发展,199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关于知识与经济问题的论述引发了21世纪全球对于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浪潮。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业已成为各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由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对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将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核心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引擎动力。从产业化过程而言,一项科研成果需要经过R&D阶段、中试阶段、产业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才能形成以此科研成果为核心的新产业,完成产业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内外部主体合力推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内与国外对高技术产业的认定有所不同。美国商务部借鉴其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主要根据两项内容,一是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R&D占销售额的比重。德国高科技战略最大的特点在于把相关产业、智力和财力整合起来,包括零部件工业和配套设施,属于“综合性解决方案”。日本的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高,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不同产业相互连接,具有产业化的特点。有学者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以下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市场潜力,二是科技,三是政策。学者又通过收集各项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进行探究,发现加大对专业人员的投入,提升R&D的比例,都能使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效益得到提高。

2.关于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是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一种特殊的高级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作用而达到的产业扩散过程。

XX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强调技术革新和方法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技术创新会带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而由此所引发的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使利润不断处于动态运动之中的主要力量。

XX(ChristopherFreeman,1982)指出尽管受到潜在需求的影响,技术创新还是以一种非特定的方式进行流动,同时技术创新会导致现存市场结构的不均衡而使得个人或企业获得额外的增长速度和暂时的垄断利润。

万君康(1996)、蔡希贤(1996)等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将技术创新确定为需求拉力与技术推力的复合函数,并从时序和空间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的过程,指出只有将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才能形成技术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

2.关于市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

市场拉动理论认为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迈尔斯(1969)、马奎斯(1969)等人相继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需求拉动论,并提出了市场需求引导模型。他们认为需求与技术潜力相比,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引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提出只有那些能够为满足广义需求,给市场上带来新产品的活动才称为技术创新。

XX(2018)技术创新活动都是以市场需求信息为出发点,而以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独创性的产品所获得高额利润为归宿。因此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刺激新一轮的技术创新竞争,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旧技术的革新以及进一步的技术扩散。

3.关于政府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

政府驱动理论认为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制度是促进和保障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政府合理的介入规制是弥补市场缺陷、消除外部性的重要方式。

XX(2018)对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制度分析,并指出对经济增长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创新。其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

XX(2018)强调了制度对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轨迹提出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1.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内涵

高新技术,是高技术和新技术的有机融合体。其中,高技术是指在技术内涵革命过程中处于技术结构体系顶端或前沿的技术,它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核心,强调技术发展的动态效应及知识密集程度,总体技术难易系数较高;新技术则更多的体现技术的自然属性,它从时序角度出发,针对传统技术和原有技术,强调技术形态和特征的相对新鲜性。因此,对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概念,既包含着高技术的尖端性、独创性,也包含着新技术的新颖性。此外,由于高新技术的影响和覆盖范围,使其除了拥有其纯技术领域内的自然属性外,还因为在经济贸易活动范围内的交换关系而产生了经济属性以及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效益。

产业化是一个市场不断启动,产业与市场双方共同培育的过程。它主要是指借助市场这个平台来实现产品的供给以及产业活动的规模化。技术与产业不是同一层面的范畴,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产业需要技术的支撑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技术也只有和产业相融合才能发挥其变革资源配置方式的巨大潜能,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工程,是高新技术项目由产品到产业的发展过程。其主要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应用和市场交换不断扩散渗透,实现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成功进入市场、实现市场占有率、形成生产力并辐射为具有该项技术特征的产业群的过程。

2.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征

高新技术的技术创新性及知识密集性,使其在产业化过程中具有区别于传统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特征。

(1)技术速度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动态发展链。其产业化过程中的高新技术不是原有技术的简单复加或累积,而是在R&D基础上,通过知识的开拓和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所具有的渗透性、分享性,使各种知识在不同场域之间转化,形成此过程中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和加速更新。

(2)资本集约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的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使知识产生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性的性质。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无论是中前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还是后期的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方面都需要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大的资金投入。

(3)风险巨大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在于高新技术,而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是一项处于科学技术创新链的前端,具有开创性的过程。从抽象的高新技术研发计划的设立到付诸实践的原理探索和研发实施,其间会因为研制时间长、技术不成熟、攻关难度大、成熟定型差、不确定因素多、前期投入大等方面的原因而使得高新技术的研发道路充满风险。

(4)关联带动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不仅会带来高成长和高收益,还会促使技术、企业和产业三个层面的关联带动。

(5)企业群聚化。高新技术企业群聚化、规模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规模化效益是高新技术完成产业化的主要标志。

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主体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是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在其进程中,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主体都对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企业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提供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其中包括人才、技术、知识和文化;政府是政策支撑主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的设计者;金融机构和各种科技中介机构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动力主体通过动力机制进行相互作用和流动组合,形成了一个在特定范围内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系统网络。

三、案例分析:M企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一)M企业山梨酸技术产业化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内使用的防腐剂均为苯甲酸类,此类防腐剂价格低廉但毒副作用强。当时作为榨菜厂厂长的王国军发现了一种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该类防腐剂受到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荐,但由于没有突破规模化生产技术而仅限于实验室小范围研究。王国军认为山梨酸技术作为一种国际公认、广谱的产品,必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他毅然投身山梨酸技术产业化的创业中,联合原子能科学院的研发力量,创立宁波M企业。

从1992年创立至今,M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山梨酸及其钾盐的生产基地,年总产量达到60000吨,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成为通过企业创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典范。M企业山梨酸技术产业化的时间序列及关键事件如下图所示。在此特别强调的是,以上四阶段在企业发展的视角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多次循环发展形成,因此是更为宏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阶段。

图3-1M企业山梨酸技术产业化的时间序列及关键事件

资料来源:根据黄速建等著《宁波M企业考察》(2018)整理

(二)M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1.技术层面

M企业创立之初在技术层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完成山梨酸的批量生产。当时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虽然掌握山梨酸的实验室技术,但国内外在批量生产方面均无可借鉴的专利技术,这对于王国军和原子能科学院的技术专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王国军和研究人员攻克许多技术难关,依靠自身实力搭建反应釜、连接管道和其他设备构成的规模生产环境,经过八年潜心钻研终于完成了山梨酸的批量生产,迈出了该项技术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之后,掌握了核心竞争优势的M企业在技术上进行二次开发,围绕山梨酸技术打造出一整套精细化产品体系,生产包括医药、农药中间体的山梨酸品种,具体涉及乙酸、甲(乙)酯、醋酸和乙酰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品。在此基础上,企业继续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创新,对已有的各项技术进行优化聚合,扩展这种以专业化产品为主的新产品体系。目前M企业正规化建设覆盖多种产品的精细化工加工基地,以满足新一代技术的研发需要。

图3-2M企业山梨酸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

2.市场层面

M企业对山梨酸产品初期推广采用的是集中性的市场战略。企业凭借其山梨酸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首先重点发展单一的山梨酸及其钾盐类产品,由于企业突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集中性战略在企业发展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产品区域方面,企业从一开始就站在全球高度制定市场扩展规划,实施国际国内市场同步发展的战略,从而迅速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企业海外市场的重点。企业通过建立海外销售,与当地销售网络大客户进行充分合作,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海外市场扩展能力。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M企业成立了上海盐通龙国际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山梨酸的专业化销售工作,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市场战略也有集中战略发展为多元战略,M企业的产品由最初的食品工业领域拓展至医药、日化、石油、饲料加工等多种工业领域,进一步提高了山梨酸产品的发展空间。

3.资金层面

M企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两次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融资过程。第一次是小曹娥镇政府筹集的启动资金和研发资金。小曹娥镇政府通过中国物资部下属投资公司和几家银行贷款向企业提供了启动资金,在山梨酸技术批量生产研究过程中,筹资不断增加至2000万元,然而山梨酸批量生产的研究却陷入困境,此时政府非常犹豫是否还应对企业进行继续筹资,因为几千万的投资相当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旦失败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就在这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完成了第二次重要的融资。韩国三星企业决定以45万美元购买企业山梨酸的第二道和第三道生产工艺。技术的初步成果获得了国外知名厂家的关注,这使政府坚定了筹资的决心,进而通过银行继续向绝境中的企业筹集贷款,这次的资金支持促使企业一举突破技术瓶颈,得以继续发展壮大。在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迹后,对核心业务的资金筹措主要通过自身多元化经营来实现。企业敢于突破既有的行业边界,在造纸、不锈钢冶炼、房地产等新领域进行投资运作,获取巨大经济效益,为企业之后进行精细化工产品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4.互补层面

M企业创始人王国军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互补性资产的核心,是促使山梨酸技术成功产业化的关键。在企业创立初期,王国军的坚持精神使企业渡过了批量技术研发失败的最困难时期,在背负巨额债务的情况下抓住一线希望起死回生;在企业成长时期,王国军的创新精神使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积累大量资金发展新产品体,从而不断扩大山梨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企业高度关注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并联合其中优秀代表共同创立新公司;在团队管理方面,组织采用高度扁平化的结构增强企业内部反应速度、实现高效互动沟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企业采用“专有技术保护为主,专利技术保护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通过有效区分专有技术与专利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政策管理方面,企业始终紧扣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引领地方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获得了政府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优惠。

(三)M企业的外部协同机制

企业创始人王国军在担任原榨菜厂厂长时,因为偶然机会获知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发的山梨酸实验技术,凭借自身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敢闯敢试的企业家精神,决定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专家一起研发实现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批量生产,从而创立余姚食品加工厂,并最终发展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M企业公司。因此,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在研发层面与外部组织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与合作。在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专家的合作过程中,采用的是外部专家委员会的弹性组织模式,先后有7名专家进驻小曹娥镇进行合作研究工作。这种外部专家委员会的合作形式既能够使企业获取稀缺的技术知识,又能使技术专家保持原有组织编制从而最大限度规避商业风险,可以说是一种外部互动与合作的有效方式。于此同时,企业在创业初期也获得了当地小曹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包括资金和场地投入等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政府期望通过发展高科技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事实证明,M企业在创业初期的外部协同关系开创了企业的发展局面,为企业今后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M企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讨论

1.内部管理机制讨论

(1)技术和市场的重点

M企业产品为单向应用型,其在高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由于产品类型单一且专业化,市场层面的用户需求相对固定,市场开发针对性强,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即企业价值链的前端。企业在商业开发阶段都必须首先攻克新技术研发和批量生产的问题,在商业应用阶段要考虑技术的二次开发等技术升级的问题。在大规模生产实现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逐步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因此,此类优秀企业都会有大量发明专利并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充分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技术驱动特征。

(2)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可分为市场分析、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产业改进四个主要阶段。对于单向应用型产品的企业而言,技术应用阶段是指新产品实现规模生产、进行市场推广并获取规模客户的过程,商业应用阶段是指新产品研发成功后推向市场、确立稳定用户的过程。在商业应用阶段,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或新平台首次面向广大用户进行推广或销售,商业应用周期反映了用户对新产品或新平台的接受速度,也反映其产业市场的培育速度。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根据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应用规划。针对技术应用周期较短的单向应用型产品的企业而言,要制定快速占领市场的相关策略,如广泛的渠道建设和经销商推广;针对技术应用周期较长的产品的企业而言,要尊重市场培育期的相关规律,从发展小规模、高忠诚度的用户入手,随着市场成熟度的逐步提高,未来用户数可能出现指数级增长。

2.外部协同机制讨论

(1)合作关系的来源

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需要与外部相关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获得资源融合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既是社会嵌入的重要过程,也是互动创新的基本保证。依据案例所反映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活动,在外部协同机制方面,合作关系产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方面,技术和市场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合作关系的类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技术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的企业在这两大方面投入的资源也有所不同。因此,作为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更需要建立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关系,作为市场驱动型的企业则需要与产业链相关各方建立运营合作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使创业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内部管理模式分类和外部协同模式分类间建立联系,要求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将内部管理和外部协同统一考虑,通过外部合作的建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未来发展过程中需求最紧迫的位置。

另一方面,企业家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合作关系的类型。在典型案例中,M企业的创业企业家王国军最具特殊性和代表性,他在建立M企业前是一位榨菜厂厂长,对山梨酸钠新技术的研发领域没有丝毫了解。这类没有相关行业背景的创业企业家可以称之为草根企业家。草根企业家虽没有技术背景,但往往具有更强的进取精神和风险承担意识。此类草根企业家需要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有固定的科研机构与其产生密切的合作,在新产品批量生产前均采取合作开发的模式。而对于有些公司而言,企业家本身是具有高学历、深厚行业背景的精英企业家,在技术和市场领域都具有广阔的社会资本,只要获得了风险投资或政府注资,企业通过吸纳高技术人才和市场开发人才,依靠自身实力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2)政府支持

M企业是基于原有资源在本地创立的,主要依据本地社会资本的密集度高,能够获得政府机构或相关企业机构的支持。企业在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地区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不必盲目“扎堆”大城市,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产品特征和地区政府扶持力度进行全面考察与衡量。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8-02

文化产业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交换价值的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核心是创新。以满足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主,具有多样性、动态性、主观性、可转化性和可移植性等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推动下,发达国家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推动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在实践层面上已经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第一,围绕城市振兴实施的系列文化和文化产业活动,包括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和商业性娱乐设施建设,重视节庆活动和会展业的价值。鼓励通过艺术对老城区进行创造性改造,鼓励创意和设计,重视塑造城市品牌和形象。第二,促进文化和科技结合,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打破各种文化行业间的界限,新媒体产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动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走向,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朝阳产业。我国目前的研究停留在专业建设的层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阿性研究还不够。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开办并开始招生。在这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目前我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到百余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分别倾向于宏观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多学科类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各自专业特色,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定位在经济、政法等。艺术类院校主要以艺术管理为主。综合艺术院校以艺术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依托,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将专业牢牢扎根于艺术教育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内在优势的同时,突出该类专业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单科类艺术院校根据自己院校单科类的教学资源和社会需要,将艺术管理专业特色化、行业化、专门化。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宏观研究或专题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以消耗物质资源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为继;居民消费由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文化与产业结合,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中心城市由生产性城市向服务经济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转型;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开始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并重转变。文化产业发展也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挑战性机遇,文化产业要顺利发展需要合适的高校人才。

1999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2003年,文化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008年,胡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信息产业部出台《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进出口银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性意见》等文化产业政策,共30多个,内容涉及文化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网络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文化贸易政策、文化市场秩序,较好地规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中央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先后出台《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新闻出版业改革、电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数字出版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网络游戏、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2012年国家就颁布了多个规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十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确保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至2015年间,多次讲话都谈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等,各部门也出台了更多的文件。从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总体呈良性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生及家长对该专业报以很大期望,许多专家也对该专业看好。但是,由于不同高校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培养出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并不一致,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年。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所需人才是包括三个层面,高级层面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高学历(研究生层次)人才,中级层面是能够应对多种资源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基础层面是能够负责具体事务的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基础层面和中级层面的人才是本专科高校培养的对象。总体而言,高校应该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但是这需要高校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作为保障。

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中工商管理类下辖的专业,可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可以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在管理范围上的归属,各个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将其设在艺术学院或文学院(新闻学院),有的归入传播学院(传媒学院),有的放置在管理学院,还有的归入历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等,招生种类有艺术类的(逐步取消了在艺术类招生的申请),也有普通本科类的。所学科目也是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却并没与其相应的科目设置,在选择教材上也不够严谨,不同课程之间有的还存在严重的知识重复现象。从整体看来,该专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条件就必须具备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只是设置理论教育,并没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急需实践操作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该专业要学很多科目,但容易就造成另一弊端,即多而不精。如何处理“多”与“精”的关系,不同高校设置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首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并不大,尤其是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和一些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毕业生在地域与专业的选择中有时未必选择专业。

就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和实践并重是各高校的共识。师资配置的合理性和课程布置的高效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关键。就课程设置和教学重心而言,应该与具体的工艺美术设计、图书编辑出版、游戏创意、景区规划,以及演艺产业、广告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所区分。概而言之,课程设置应主要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人文素养积淀,促进文化的现代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构建优势文化类基础课程体系。这类课程有中外文化概论、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二是熟悉文化企业微观运营,掌握管理类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管理等课程。三是具备宏观政策经济知识,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开设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四是强化前沿应用能力,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文化创意与策划、会展策划与实务等。五是学研产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文化市场调研、阶段性实习、新技术应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其它实践性课程,增强教学的市场针对性。同时,还需要通过举办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知识面,关注新知识新信息,确定动态开放式的学习结构。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的效果而言,师资的培养至关重要。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从其它相近的专业转过来的,之前的理论体系多不能系统支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需要,存在不够系统、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背景等多种情况。推进教师专业化并且现教师转型是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前提。高校教师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要研究教学,研究教学体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教研产整体模式丰富实践经历和强化实践技能。各高校情况不同,本身师资情况差别极大,但借助多方面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必备的前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改项目“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7)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03).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途径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目前很多国家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要发展文化产业,就不得不考虑对于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很多技术型的人才,比如说动漫、影视、文博会展、设计、文化演出、网络数字、广告等等,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的繁衍点就是在高校。一直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侧重点在于对艺术的创作、理论、表演、以及服务于艺术的本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其市场的营销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目前发展文化产业,急缺掌握艺术技能,同时具备经济管理能力,并且熟悉艺术国际化的全面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必须调整原有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摸索一条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培养途径。

二、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校艺术人才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方法,拓展艺术类人才培养途径

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国家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各高校依据其专业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做,做到艺术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功底,还要在其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随时关注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状况,了解产业行情,为适应全球化发展做准备。此外,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质外,还需掌握一些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学校需从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并举,而摒弃以前仅仅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拓展艺术类人才培养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二) 优化艺术类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首先需制定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制定课程体系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科的相互包容以及相互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制定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时,还要考虑到艺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展一些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例如音乐课程上就可以开展一些营销学、市场学、公共关系、艺术管理学等选修课。除了这些课程设置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进行培训,如以专家讲座和素质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另外,在课程设置时,还需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深入分析各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不把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累加,以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有取舍有重点地以能力需求进行整合,以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

(三) 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的配备和培训

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师资队伍的配备也不尽合理;不同的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专业性太过于独立。这样的师资状况的后果导致了学生不能接受全面的素质化教育,因此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的高级艺术人才。所以,当前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和培训的形势已迫在眉睫。不同的高校间教师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达取长补短的作用。另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知名的媒体人员或者是艺术团体到校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供教师队伍的素质。另外,学校还需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这三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教学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研究和设计实践最终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让教师们也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以及复合型教师。

(四)大力发展艺术实践教学和艺术实践基地建设

由于文化产业的迅速的发展,培养的人才必须要紧密连接社会的需要,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对于艺术的修养以及文化底蕴的渗透,熟悉市场的规律,具备相当好的策划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所以,实践教学也是艺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高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其走出课堂,开阔自己的视野,真正的走到社会实践当中。另外,还要加强培养第二课堂以及实践环节,例如开展“校园文化广场”、“三下乡”等;还可进行“院企联合办学”,安排学生到有关的公司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进行设计训练,让他们逐步从课堂作业转向实践操作,从而在心理上、技术能力上作适当的过渡,培养实际工作经验。

三、结束语

理论的支撑对文化产业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来,优秀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不仅促进了艺术产品的传播、创新以及应用,而更重要的是还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人才。因此,当前高校需调整艺术教育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才能培养出一批复合性、高素质的与文化产业对口的高级艺术人才,这才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鲁浩.《浅谈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J].《新探索》,2011,1.

[3]姚伟均.《高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2.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我国现行舞蹈教育体制缺乏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舞蹈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需要的是全能型舞蹈人才,不仅要懂舞蹈技术,还要懂舞蹈文化与管理。而我国现有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综合性能力较强的舞蹈经营管理人才和舞蹈文化包装人才严重短缺。

第二,现代舞蹈文化企业制度尚未健全。只有明确产权关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舞蹈文化产业。

第三,舞蹈文化的融资与投资管理有待加强。中国的舞蹈文化产业面临着缺乏资金投入、资本流动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投放份额较小、利润回报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舞蹈艺术产业管理不规范。舞蹈艺术产业社会资金体系不健全,法律规范不完善,管理体制没有成型,这些原因促使舞蹈演出市场抗冲击能力较差,这是我国舞蹈艺术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五,舞蹈文化产业实力偏弱。舞蹈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小、底子薄、缺乏文化内涵,无法与庞大的外来文化资本相抗衡。

二、“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难点

舞蹈艺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舞蹈产业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出现了许多发展的困惑与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的艺术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由于观众兴趣的转移,有被冷落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舞者及舞蹈创作者的热情,形成了舞蹈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专业性较强的舞蹈晚会将难觅踪影。

第二,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兴起了“芭蕾热”,并不断升温,致使中国的民族舞蹈受到冷遇。在众多的舞蹈演出中,中国的民族舞蹈越来越少,而西方舞蹈占据了绝大部分演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扶持中国的民族舞蹈文化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舞蹈文化失去了民族特色,中国舞蹈将无从发展,中国文化也将失去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多样化发展,社交舞蹈、体育舞蹈、自娱舞蹈的参与人数增多,这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舞蹈文化如何融于人们的生活中,以满足人们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这是舞蹈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问题。

第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原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舞蹈艺术团体,由于缺少资金的扶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纷纷解散,只有少数舞蹈文艺团体还在坚持着。在缺少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进入舞蹈艺术领域,这是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艺术发展的主要困境。

三、结语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可以创造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全球,走在文化产业发展前列的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早已把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立国产业。黑龙江省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和“音乐之乡”。近年来,为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步伐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升

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1.2亿元,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为33.5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倍和1.1倍。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家电下乡等活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均文化娱乐用品及娱乐支出分别为432.9元和496.4元;文化产业机构6.4万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占全省GDP的1.9%,年均增长1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4%,拉动全省GDP增长0.3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升。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5万元,人均实现经营收入16.9万元,比2004年增长67.3%。同时,全省涌现出一批寓教于乐、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俱佳的舞台剧目、出版和广播电视艺术精品。截至2009 年,全省文化艺术领域有 5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享誉国内外,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旅游、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随着黑龙江省住宿、餐饮、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31.89亿元,同比增长24.09%;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091.51亿元,同比增长3.53%。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入驻企业138家,注册资金近2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2万分钟,有多部作品在央视播出,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等多项殊荣。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9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900个,实现了乡镇的全覆盖;从业人员1399人,固定资产1.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2倍;计算机配置从无到有,达到355台;藏书185.9万册,增长7.2%;组织文艺活动4902次,举办相关训练班3184次,分别增长16.2%和1.2倍;总收入达到0.4亿元,实现增加值0.3亿元,分别增长5.1倍和3.2倍。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政策和措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向全面、纵深领域推进。2009年,全省共有168家单位实现转企改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撤并整合到84个。黑龙江出版集团等15家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撤销事业编制591个,同年销售收入超过18.7亿元,利润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1%。

在抓文化改革的同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整治。2009年全省共收缴盗版和非法出版物38万余册(盘、份)。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07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22位,只占全省当年GDP总量的1.6%,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只有广东省的1/18。2008年吉林省 GDP总量虽然排在黑龙江省后6位,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却排在黑龙江省前6位,是黑龙江省的2.4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

(一)思想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认识落后缺少对文化市场开发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思考。认为文化是纯公益事业,与经济关系不大,在经济“一盘棋”战略实施中不受重视;忽略了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紧缺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不论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当前,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各艺术院团由于长期受管理体制影响,相关管理者对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及资产经营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很难改变现状。同时由于缺乏长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雁南飞”现象较普遍。

(三)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整体效益偏低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增长速度、总体规模、经济贡献和整体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22%,占GDP比重为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而黑龙江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15.4%,占GDP比重为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分别相差6.4个、0.8个和0.5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6.5万元,黑龙江省这一指标为4.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6%。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04.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2%,文化产业整体效益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四)资源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均衡

1.文化产业地区发展布局失衡,农村文化发展落后

由于在经济、科技、人口、人才、交通和通讯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于城市明显落后。2009年黑龙江省乡村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5%,但文化设施少,基本仅以乡(村)文化站(室或书屋)以及个体经营的彩票、游戏厅、歌厅和网吧等形式出现,少有专门的艺术表演场馆,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及专业和管理人员少、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体现为2009年全省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仅为1399人,占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41.3%;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重为12.4%,比全省低25.4个百分点。

2. 文化行业间人均增加值存在较大差距

受政策、气候、传播时效和受用方式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文化行业间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4.9万元,为广播电视系统(含行政和所辖广告单位)的63.5%;文化部门机构人均事业、经营收入0.3万元,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含所辖广告单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7%。

三、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黑龙江省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大提升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力发展经济为基础,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要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人群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通胀压力增大对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费支出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公益文化事业投资;此外,还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增强、培养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以此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需求拉动。

(二)利用高新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要使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和合理布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应通过创新、引进等方式加以解决,以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特别是要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和竞争压力,必须加快培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基础雄厚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平台。

(三)挖掘龙江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应立足龙江实际,着眼龙江特色,挖掘龙江资源,发挥龙江优势,加大龙江文化宣传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延伸文化产业链;制订出台相对扶持政策,培养和引进高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继续做大做强文学创作、艺术表演、旅游文化等具有龙江地域元素的龙江文化品牌。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累积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但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如动漫产业在全国方兴未艾令龙江动漫业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冰雪文化旅游也受到来自邻省的挑战和竞争。面对竞争和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应主动出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文化单位要顺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势,坚定改革方向,深挖潜力,加快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步伐,强化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和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