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管理学

文化艺术管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艺术管理学

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堂;日常教学管理

一、引言

目前高考制度对艺术生施行双上线制,这就要要求所有艺术类考生在达到专业上线的同时还要文化上线。而有的艺术生文化成绩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过线,最终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那么如何提高文化成绩也就成为现实的需要,而文化成绩的提高又依赖于日常教学的课堂管理,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文化课堂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堂纪律观念淡薄。艺术生受艺术本身追求个性、张扬自我等专业特性的影响,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活泼好动,这种思想反映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自由散漫、特例独行、不服从统一管理,在课堂上通常表现为“醒不了”、“坐不住”、“停不下”现象严重,上课期间随意走动、迟到和旷课现象非常普遍,而其在服饰、发型和饰物等方面也明显异于其他学生,以上的种种行为与以班级进行授课的文化课堂的纪律要求格格不入。从文化课堂的标准和要求来讲都是“违纪”行为,而学生自身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这些行为无足轻重,对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1]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艺术生的个性特征也明显的影响到文化课堂的日常学习,甚至于基本学习规范也很难完整地执行,上课期间教材或学习用具准备不齐,课堂上笔记不能及时跟进或者有的同学始终不愿做笔记,课后作业从时间、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能达到要求,对于知识本身无过高要求,有极个别采取抵制态度。再者对于学习文化课的目的认识不清,主观的认为专业课与文化课是矛盾的,这些都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和将来的文化成绩。[2]

三、日常教学管理的措施

第一,理解个性,严格要求。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且艺术班学生个性差异尤为明显,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切不可搞“一刀切”,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争取做到因人而异,。尊重个性特征,发挥个性特长是班级管理人性化的重要表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班级的主体,又是班级主人,班主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一支能干的优秀班委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引导和辅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但在此过程中要树立规范,明确标准。如准时上下课,不能迟到、早退;无论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带齐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或用具;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课堂管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在按照标准要求教育的过程中,若有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做或做得不达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违纪现象,那么任课教师或班主任要及时处理否则就是对违纪行为的放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惩戒,既可以对违纪的同学起到教育制止的目的,又可以对其他的同学起到警戒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火炉效应,比如人们的手触碰到滚烫的火炉,会烫得立即把手缩回去,如以后在遇到会尽量地避免触摸,他的实质是“人——组织规则——惩罚”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机制,由于惩戒、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不要轻易处罚学生,但是如果确实需要处罚就一定处罚到位,及时果断绝不拖拉,使学生从此以后不再抱有违纪的幻想,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第二,家校共管,通力配合。“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和支持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相互活动”。还有一位学者也指出,“家校合作有利于家校联系,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共同目的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相辅相成的教育,形成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的实现社会化。他们的论述都概括了家校合作共管的五大特征,即:目的统一性、地位平等性、形式互动性、理解沟通性和教育系统性。同时他们也体现出了家庭和学校合作的作用: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情况;利用特殊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等加强沟通;进行家访具体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于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第三,加强教育,常抓不懈。艺术生的学习习惯差,自制能力差,所以一旦放松要求和疏于管理,就会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无论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要有工作的韧性和惯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按照一定标准要求他们,切勿出现时紧时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教师无时无刻地在他们身边。同时教师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将该事件将来会导致的结果仔细地分析给学生,使其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也要及时地把处理结果告知学生,有必要的可以在课堂上公布此事,也为其他学生提供经验和教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人要发展,离不开正确思想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更需要人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启发和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把握,从小事做起,常抓不懈。

作者:冯桂明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稿》;异化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35-0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内容。理论角度上,研究异化理论对于研究哲学深远意义;现实角度上,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我国学术界针对马克思的异化内涵、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针对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异化的内涵、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这两方面做如下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异化概念的理解

黄楠森在《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中提出,历史上异化概念有三个用法,即“(1)黑格尔的用法指矛盾的转化, 或矛盾。(2)费尔巴哈的用法, 指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出与主体对扰的结果。(3)马克思的用法, 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 即剥削剩余价值。”他认为,异化概念不能滥用,就如黄楠森提到的:“马克思讲的异化就是劳动异化,就是剥削剩余价值,他讲的异化劳动就是雇佣劳动。这一点是很明显的。”[1]

孙英在《异化概念新议》中从两个角度论述异化概念,即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异化和作为人道主义基本概念的异化。他认为作为后者是前者在人的行为上的具体推演。他通过对国内国内学界异化的流行定义进行辨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异化也就相应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被自己活动及其结果所奴役的异化, 如工人的异化劳动, 另一类则是被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之外的力量所奴役的异化。”[2]

侯才在《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中提到,“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和对异化现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由自然的异化到政治的异化再到经济的异化的这一过程。”[3]文中从博士论文的“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就是要确定它们这些特殊领域的异化”,再到《论犹太人问题》的“金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进行了论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变化过程。

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一文中,反对“社会主义异化论”对马克思异化观的曲解,认为它“故意舍去了‘异化’的条件性、暂时性, 把它变成了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的范畴。”[4]他认为,对待异化概念要从的基本观点出发去评价分析。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异化现象的认识

沙光学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中提到:“新的异化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有继续深化的趋势,这与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他们更善于借助科学技术的‘中介’,将异化当作一种统治人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劳动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须认清异化现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寻找解放自己的途径。”[5]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异化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新的时代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沙光学所说的,工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从根源上认清异化现象本身及其危害,寻找到科学的途径“解放自己”。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但是与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的本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要废除了私有制。他提到:“这种本质区别的基本表现恰恰在于社会主义废除了私有制, 废除了剥削和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4]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消灭异化,社会主义本身也具有克服异化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消灭异化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出现的异化现象和资本主义出现的异化现象是有本质差别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人的异化,而社会制度的本质就是消灭异化。

“有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或由于不认识客观规律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有的则是主观主义大发作,根本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所致。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虽然难以避免,但随着人们的经验的积累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又可以逐步得到解决。”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中这样提道,“这些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产物,它的性质也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对抗性质。用经济异化的观点来对这些问题加以概括,就会混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界限。”[7]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指导作用

1.社会发展方面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我们周遭的现实, 我们惊异地发现, 这些在国际社会已被批评、抛弃的‘发展异化’问题仍在剧烈地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所谓发展异化就是将发展的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将发展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过来,割裂发展的本意并扭曲发展的本质,致使发展的重心错位,发展的价值失衡,最后将发展变成‘无发展的增长’或‘恶性发展’。”[6]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地区贫富差距、权力滥用、道德滑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异化现象的某些特点。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外加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异化现象在我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存在的。

“我们必须消除‘发展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观”,杨建华接着提到。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完善正是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刘柱海也坚持这一观点,他在《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现实导向意义》中提出:“我们既不能听任异化现象在我国各个地方蔓延,也不能过于保守,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作用来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避免走资本主义老路。”[8]由此看来,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方面

马克思在《手稿》中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这样看来,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摆脱异化。

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他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而人的发展反过来能积极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只有依靠人才能获得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人的参与, 发展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与否, 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6]

从上述的总结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阶段性成果,涉及的面较广,有许多独特的思想观点。笔者认为,《手稿》历久弥新,虽然经过百年的洗礼,但并没有失去其价值,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越加强大。尤其是其中深刻的人本学思想。衣俊卿教授曾经说过,哲学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性实践哲学。对于《手稿》的研究,我们也更应该注重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通过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全面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手稿》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应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现异化、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学时,通过分析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认识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无法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由此结果导致了人的发展的歪曲和丧失,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提出问题后,需要解决问题。马克思解决异化问题的方式就是扬弃异化,恢复人的主体意识,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实现人得到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扬弃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发展也是存在异化现象的。

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尽管由于我们的商品经济还不很发达,但仍然是存在异化现象的。商品经济中的人们容易产生商品意识,用物的价值去衡量人的价值,但是却失去了人的主体意识以及其存在的意义。人的本质应该是从事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但是现在的很多人往往为了经济利益、金钱的诱惑,在物质方面不知足地追求。这样,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是通追求。这样,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是通过发扬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应该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理想视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积极地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同时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1984, (1).

[2]孙英.异化概念新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3]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J].哲学研究,2001,(10).

[4]叶汝贤.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J].学术研究,1984,(1).

[5]沙光学.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J].传承,2009,(3).

[6]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7]叶汝贤.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 [J].学术研究,1984,(1).

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管理;基本问题;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正在经历如火如荼的发展,艺术管理学也俨然具备“显学”之势,从专业到学科的背后需实现学科规范的目标,其中基本问题始终贯穿学科发展进程。对于以往艺术管理学研究,学科基本问题已有初步探讨,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具备同等价值却缺乏学术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就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作出界定,从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方面,为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探索。

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界定

伦理学称为“道义论伦理学”的经典形态,原因在于康德第一次明确地把伦理学基本问题界定为研究“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基本问题之于学科价值毋庸置疑,而何为“艺术管理学”“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关系尚付阙如,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视角确立问题范畴,才能界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1.何为艺术管理学1987年,文化部牵头召开首届全国性“艺术管理学研讨会”;[2]之后各地纷纷开始举办“艺术管理”相关主题会议。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一批院校开展了与艺术管理名称类似或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及研究尝试,以专训班、政府代培、高等院校专业方向等形式出现,如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制片管理专训班;1988年,上海戏剧学院为完成上海市文化局代培任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1992年,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文化艺术管理,分别招收专科生、本科生。直到新世纪之后,田川流的《艺术管理学概论》等才开始试图从“学”出发,构建独立的艺术管理学。长期以来,“艺术管理”与“艺术管理学”在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混淆,两者侧重点有所差别。“艺术管理”是主要针对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艺术管理学”则是以“艺术管理”为核心而展开规律及其特性研究的学科,前者只是后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后者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然而在学科建设中,“艺术管理学”常被误视为仅是关于“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导致两者研究范畴一致,但“艺术管理学”显然需更注重“学”的额外含义。“学”是学科理论化、规范化的标识,既具有学术意义,也拥有学科意义。“艺术管理学”需发展学术、形成学科,这更符合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而“艺术管理”研究则更适合以实践需求为主的专业建设。2.艺术管理学的差异化价值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专业在教育上是指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3]学科与专业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强烈的需求动力是发展艺术管理学的首要价值。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的兴起与文化体制改革关联密切;[4]时至今日,艺术管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之中仍保有发展动力,对文化艺术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大会中提道,艺术管理专业在近年新兴文科建设新专业设置排名中列居第四。然而,艺术管理是否值得发展为学科,在于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否解决艺术管理专业的需要,因为设置专业未必一定要成立学科。学科通过课程影响专业,课程是两者之间的桥梁。2014年,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AAAE)曾过艺术管理研究生项目课程标准①,具体课程的相关知识和设置逻辑完全能够通过管理学生发和解释。这种将艺术管理当作管理“艺术”的视角,学科创建的独立性价值并不高。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实际是将艺术管理看作艺术活动中的独特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形成中国语境下的特色艺术管理,解决艺术乡建等涉及艺术、管理等多元素融合的现实问题,直接借用管理学的框架解释中国艺术问题难以实现专业、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紧密衔接。3.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问题的关系“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研究分为以下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是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存在,但两者侧重点存在差异。如李精明认为前者是限定在学科建设角度研究基本问题,后者则是从知识分类体系上研究基本问题,范围更大。[5]从研究侧重点来看,“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主要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基本问题”则以“学术”为中心;从学科建设与学科的逻辑关系分析,前者属于后者的一个下位概念,那么“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即是“学科基本问题”范畴中的一个二级问题,后者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是前者存在的基础并且能够直接运用的“结论”。在这一观点中,“学科建设”强调的是“发展”之义。如《辞海》所叙“建设藩屏,以强守圉”,建设具有设置、创立与发展之意。[6]“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注重的则是学科从无到有的路径。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是“学科基本问题”的一种指代意义,实际并不存在。闫建璋、李静认为现代学科的建设是由学科制度推动学科体系,“学科基本问题”中的学科建设路线就是学科的建设问题。[7]这种观点背后默认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存在共识性问题,即“学科建设问题”,而无法形成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不是热门问题也不是主要问题,“基本”是“问题”的形容词,决定了问题根本、起始的属性,“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根本应是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若以此理解,这一问题又转回到了“学科基本问题”,两者也就不具备划分研究的意义。综上,第一种对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认知需从“学科基本问题”的结论中进行“拿来主义”的使用,但两者实际研究范畴不存在交集;第二种认知是将其视为“学科基本问题”中的一部分,无法独立成为基本问题。本文立场倾向第一种观点。“学科基本问题”是需要解决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所需要的构成要素,即对象、目的、范畴等,重点在于基本研究形态的形成,而“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则应解决从基本研究形态发展到基本学科形态的路径。因此,本文探讨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需要“学科基本问题”的支撑,但不涉及后者的研究。4.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范畴过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多以“几个、若干、理论”等词汇进行限定,这从侧面反映了难以确定这一问题的范畴,上述论述发现解决关键在于基本学科形态的形成,实际以基础学科建制呈现。学科是由“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两方面功能构成。[8]在二元理论语境的分割下,学科基础建制就是学科“组织体系”基本形态的成型。学科组织体系目前多以公约意义形式存在。学科组织体系建设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学科共同体观念、规则的建制建设;学科相关组织的建制建设。[9]换言之,分别在学科本体层面和学科支撑层面形成共识性制度。其中学科定位表明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价值和位置;研究队伍和平台提供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基础资源。另外,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问题与知识体系关联紧密,应属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范畴。因此,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二、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存在多个官方来源,与“艺术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件包括以下三个。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虽没有艺术管理的数据代码,但在管理学下存有一级学科“GLX文化艺术管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负责艺术类项目申报,其将“艺术管理”问题放置在了艺术基础理论主题下研究。另外,在其他官方分类标准文件中并未直接出现“艺术管理”的踪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中“760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置“760.99艺术学其他学科”群体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中“艺术学门类”下设置了一级学科“1301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门类”这一层级,相当于《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艺术学一级学科。艺术管理学在以上两种学制中的合理位置都应处于学科体系中的第三层级。通过上述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层面的文件能够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伴随着艺术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艺术管理专业脱离原管理学下的位置归属,并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划清界限。现存标准中的一级学科“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文化艺术管理”,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曾关系密切。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开设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伴随着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变动为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专业。[10]同时,部分院校还设置了“艺术管理”专业的早期萌芽“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与“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占据相同位置,归属同一学科。目前,针对事业管理的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已然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只留存了当时处于目录外专业的“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过演化后的“艺术管理”专业。伴随着以“文化艺术管理”命名的学科成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艺术管理”专业并没有沿用原有归属“路线”,而是寻觅艺术学下的独立学科“庇护”。第二,艺术管理学尚不具备成为艺术学下次级学科的条件和要求。现存的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戏剧、戏曲等至少具有独立、系统的“历史”和“理论”下级学科作为支撑,而“艺术管理学”史论研究目前缺乏足量成果,相关研究如今尚未并未成型。

三、艺术管理学的研究队伍和平台

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管理;概念;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艺术管理的概念

艺术管理学以揭示艺术规律的艺术学为基础,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研究艺术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艺术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诸多方面。然而艺术管理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艺术,艺术管理的客体是艺术和艺术家,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特的,而艺术家的独特性也正是源于艺术的特性。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其真实感情的个性体现,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得以展现,既有风格和形式方面的,也有精神和内容方面的,正是这种艺术个性的不同显示出艺术家之间的差异。在艺术价值实现过程中,艺术管理者就是围绕个性十足的艺术产品而开展的,这也是艺术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所以,艺术管理者在艺术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艺术的特殊性。

二、我国现代艺术管理的特点

(一)对象的特殊性

艺术管理的对象包括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品等,其核心是艺术家,因为艺术机构是为艺术家服务的,而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说,艺术管理的对象,就是艺术家本身作为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个体,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可能基于一个相同的形态和模式。毫无疑问,一个艺术品之所以是独特的,是因为艺术家独有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实践,审美理想、情趣和能力,以及生活和艺术理想气质、才能、知识,其中,那种创造性的艺术才能、精神气质、审美能力是艺术个性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从行业特点来讲,艺术家对于其产品的创造,对产品的属性把握和品味能力,远胜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创造者;从行业内部来看,从事不同品类艺术创造的艺术家,对于产品的把握和品味能力也各有差异,比如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方面,画家也不如音乐家敏感,创造能力自然逊色很多,而在色彩和线条方面,音乐家则不如画家拥有更强的把我和创造能力。

(二)专业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我国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是同样也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艺术的认可程度得到大大提升,艺术价值观也在重新调整与定位。各种各样的艺术管理者如艺术经纪人、艺术家经纪公司、剧团经理、专业展览策划等承担着相当重要的社会分工:不仅要实现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还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因素的合理统一,从而实现三方面价值的最大化,这是艺术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艺术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许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加大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与管理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提升,这也正是艺术管理专业化趋势的体现。

三、我国艺术管理与运营模式的完善策略

(一)加强相关机制建设,鼓励艺术行业人才创作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制度的支持,艺术创造同样需要有利于艺术生产与繁荣创作的环境。艺术创造者需要在良好的和畅通的运行条件,加强机制建设,才能确保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地推进。其中包括:工商与税务管理机制;文化活动与产品的检查机制;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宣传舆论机制;对于不同体制的艺术实体的管理机制;公共交通与安全保障机制等等。这些社会机制的建立与形成,不仅有利于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开展,更是政府依法行使相关管理职能的保证,也就是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与各约束下,保障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完善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家的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和艺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调动广大艺术创造者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其创作热情,增强其创作动力,从而提高艺术品的质量,丰富艺术品的数量,这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从产业角度来看,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核心部分。艺术活动不仅能创造大量的价值,还能带动同时在诸如电视、出版、新闻、会展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建立高效的艺术产业生产机制,从产业高度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对于我国成为文化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科学合理布局不同艺术产业的结构。不同艺术产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推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艺术门类比较容易取得市场的认同,有的艺术产业市场效应很一般,但社会价值较大,这就要求政府对于不同艺术样态进行合理的规整,这对于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政府部门对于文化艺术品类生产和传播加以调控,一方面使文化市场呈现为百花齐放的状态,多种艺术格调的多元并存,同时又要保证社会主流文化艺术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三)坚持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确保百姓的文化权利

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艺术活动,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艺术发展,同时还能提升广大民众的艺术素养,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公共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艺术层次,保障群众的文化利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区别就是,现代文化能够为人们接受、处理和发送文化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空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享用程度的高下,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其物质生产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发展和提升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也能够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者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步入新纪元之后,艺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伴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努力,相信一个繁荣稳定、秩序井然、积极健康的艺术市场局面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马明奎.艺术生存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文化艺术管理学范文第5篇

艺术管理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兴盛,带动了艺术管理类专业在国内艺术院校的普遍设置,一些综合大学、理工大学也设置了此类课程。由于艺术管理学突出的交叉专业的特征,其学科归属在各个高校也一直分布不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第一次将管理类列为一级学科或专业,将公共事业管理列为其中学科之一,但由于艺术管理学专业倾向培养从事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传播、艺术营销方面的人才,更多高校将艺术管理专业置于艺术类教育体系之中,作为分支专业方向来设置和建设。北京工业大学既是将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于艺术学体系的高校之一。艺术管理专业设置和探索,给这些高校已有艺术学专业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也为现有的艺术学课程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原有的艺术学教育的价值体系与教学功能产生相应的改变。在这种必然的改变中,艺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从授课教师、学生自身和形势环境三个角度呈现。 

一、艺术管理学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从授课教师角度呈现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科有所不同,它不再是纯粹的艺术技能和理论的教育,而是一整套围绕着艺术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商业化运作体系的形成。艺术管理学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虽然以原有的艺术学体系作为发展基础,而其本身所要求的艺术市场实践和理论学习高度密切结合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新设置这一学科的高校自身的教学体系很难实现的。实践课程的需求在艺术管理学专业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其实己经使原有注重课堂传授的艺术教育模式面临着新的境遇,而目前多数教育机制尚未对此进行积极的调整。由于经验模式的缺乏,教师对原有的学院教育方式不能够及时更新,在高校其它学科原有注重课堂教育的大氛围中,艺术管理学课程教育,对于具有创新和实验意义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让位于着重学生对艺术技法和理论掌握的需求,于是,课程方面的教学也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技法和理论学习领域,很难将其推进到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市场实践的层面,更不用说使学生亲身了解艺术市场之后达到独立稳定的创作和操作观念了,新兴的课程由于教育者欠缺经验和创新胆量,使教学的形态已逐渐进入一种学院故有的课堂授课为主的单一的发展状态中,疏于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和观察艺术市场的机会,使学生隔离了与艺术市场的接触,对艺术市场缺乏真正本质上的认识,艺术管理课程也因此产生了教育方式与教育目的的偏离。 

(二)从学生素质角度呈现的问题 

艺术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针对具有艺术创作功底的学生,但是艺术管理学专业中含概着产业经济管理内容,所以艺术管理学专业招生生源也必然含概一部分具备管理学专业兴趣但是缺乏艺术技能功底的学生。对于缺失艺术创作技能的学生,补充和强化他们艺术技能的训练尤其重要。同时,这些技能训练的方向,还要涉及到对当下艺术市场运作与管理的内容。从课程目的的层面,比较起其他的单纯的艺术技法训练课程,,艺术管理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具有了双重性质:一方面,要求对于不具备艺术创作功底的学生进行补充训练,达到艺术操作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已具备艺术创作技能的学生作品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多元性和先锋性,同时也必须引导所有的学生将艺术作品与社会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正确掌握和感知艺术市场运行规则和规律。从课程目的的层面,比较起其他的单纯的艺术技法训练课程,艺术管理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具有了多种兼顾和多重性质。既需要针对部分学生强调艺术创作和创意思维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对已有艺术功底的学生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活动模拟教学以及加大课外实践;既需要针对学生现有的素质状况探索新的艺术技法训练模式,还需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入剖析当下艺术市场与产业的各个层面,致力于向学生传授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运作过程、生产技艺,讲解艺术产品经营、管理及艺术组织的具体操作方式与规则,强调以实务教学充实原有的课堂单一理论教育方式,培养适用性、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艺术人才。在这样的既定条件和多重要求下,艺术管理学课程教学自然会承受一种新生的压力和挑战。 

(三)从形势环境角度呈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