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面对垃圾处理现状,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垃圾围城的窘境。垃圾焚烧处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领先创新开拓能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推广普及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事业,倡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做起,关心环境保护,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公众开展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环保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垃圾焚烧电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二、 【教育基地基本条件】
1、 具备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内容的条件与设施。
2、 接受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工作指导。
3、 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
4、 将环保科普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并落实到位。
5、 有固定的环保科普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6、 自身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能有效控制自身各种污染源达标排放。
三、 【教育基地设计理念】
1、 融合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环保理念,宣传相关环保政策,普及环保科普知识。
2、 以厂区生态园林绿化、环保信息对外公示、主题性装置艺术、人文风格的图文布展,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烧电厂的良好形象。
3、 利用声光电、多媒体、趣味性问答等形式增加全民互动参与的热情,使公众对垃圾焚烧电厂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的文化差异,采用双语设计展示。
4、 设有专门的室内展示场地,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模型、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环保科普知识、先进的焚烧处理工艺等。
四、 【教育基地工作要求】
1、 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在环保科普工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根据教育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创造条件,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各类环保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2、 积极探索开展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参加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 环保教育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100天,接待人数能力满足50人/次。
4、 要做好环保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并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相关的展板、录像、挂图、多媒体、宣传册等;讲解、指导和宣传材料的内容应准确生动、简单明了。
5、 加强对教育基地自身和环保科普活动的宣传,公布开放时间和活动内容,主动吸引、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环保科普教育活动。
6、 设有来访者意见箱,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育基地形象。
五、 【基地展厅设计要求】
教育基地展厅建设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场地面积在200~700平米为宜。投资费用约为1.5~2万元/平米(暂未考虑后期维护费用)。
教育基地展厅设计应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一)介绍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1、 通过优美环境的图片,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垃圾成灾的图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不断产生垃圾的危害,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噩梦。
2、 收集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电厂相关资料,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图文展示,尤其是通过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重视和全球典范单位展示介绍,说明焚烧处理技术作为现在及以后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的好处。
3、 要有当前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有关数据统计资料。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4、 介绍本单位垃圾焚烧处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实力、成绩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5、 采用模型并结合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对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垃圾焚烧、烟气/废水/污泥/飞灰/炉渣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展示讲解,着重展现垃圾焚烧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设计理念,向公众普及电厂生产知识、传递电厂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设计理念应注重环保元素,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环保理念,例如:可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处理达标的废水等材料,展现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实物展示部分,可布置一些垃圾样本、渗滤液样本、布袋及炉排模型等。
7、 现场生产工艺参观通道整洁明亮,通道两边布置一些图片、文字说明,让参观人员结合现场设备对生产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8、 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环保信息对外公示大屏幕,实时准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烟气排放指标等主要生产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9、 采用电子相册等表现形式展现社区居民互动、共建等主题。
10、 采用电子签名墙等形式,设立“我环保,我快乐”的签名主题文化墙,邀请公众参与、签名宣誓,支持环保、热爱环保。
11、 在厂区内利用废弃物等材料,设计布置具有环保理念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用奇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装点厂区,宣传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
12、 因参观群众覆盖面广泛,设计理念应老少皆宜,应包含一些人文互动环节,例如趣味性问答等;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文化差异,采用双语(中文、英语)设计展示。
关键词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00-00
0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早在2003年底,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创新文化氛围”,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行业)博物馆为辅助、社区(乡镇)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 由此可见,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曹振全,林爱兵,刘颖,周维丽,彭玲玲,冯敏,莫扬),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许剑(2007),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王殿华(2006)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民间力量正在崛起,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包括党,政府,社团,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由市领导(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主要是强调“3+X”模式,即科委、科协、教委,是科普工作的主体,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实现上下联动,市区联动(2006,蒋宏)。除此之外,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到达街道,这样整个规划,整个工作体系,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资源来源单一,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2006,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气象灾害;气象科普;工作机制
2015年4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遭遇冰雹灾害,常州市气象_紧急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雹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避险指南,但这次灾害还是造成了巨大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群众缺乏科学的灾害预警和灾害防御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0821人,农作物绝收面积605.99公顷,房屋损坏19104间,直接经济损失15721万元。鉴于此,气象和科普部门采用持续有效创新的方式实施气象灾害科普是气象和科普行业的重要任务。
一、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社会价值
(一)气象灾害的危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热带气旋、低温冷冻、风雹、浓雾及沙尘暴等,共7大类20余种,进行细分可达到数百种。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暴雨洪涝以及台风是最为常见且易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此外沙尘暴、霜冻、冰雹、雾灾等灾害的危害也比较大。
建国以来,洪涝灾害年均受灾面积约3000万公顷,共造成26.3万人死亡、11074万间民房倒塌,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重灾年达到1000亿以上。干旱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危害。自1949年以来,全国每年因干旱而受灾的农作物面积达到667万公顷以上,重灾年达到2667万公顷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的粮食有几百万吨到3000万吨。我国的沿海地区时常收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尤其在7月~9月最为集中,约占全年登录数的77%。20世纪平均每年有6.5次登陆,最多20次(1961年),热带气旋给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平均每年此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灾害损失的10%以上。
(二)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现实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气象和科普部门及时有效地开展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会使公众形成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当气象灾害来袭时,公众就会迅速采取各种各样的防灾减灾措施,并且积极落实,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方面,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能帮助公众了解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有效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多发气象灾害及其规律;另一方面,有效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气象灾害的成因、易发生的时段地点、预测预报技术以及防灾减灾知识等的科学普及。目前,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主要有:
一是建设气象灾害科普场馆,这些场馆通过放映相关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视频、展出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等形式,着重介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多发地点和防灾减灾的措施等内容。气象灾害科普场馆为广大群众了解气象灾害、学习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如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合肥气象科技园,每年可以接待约5000人次进行学习参观。
二是气象和科普部门组织的气象灾害科普活动。政府和气象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多发的地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气象灾害科普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科普推广活动。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和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既可以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播到公众当中去,又可以让人们从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中获益。
三是学校将气象灾害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学校开展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灾害科普文章的撰写、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科普的活动。气象和科普部门应当注重加强同学校的合作,在学校定期举行气象灾害科普的讲座,并聘请专家、高校的教授、知名的学者为同学们演讲授课。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更应当注重同学们与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人员的面对面交流,让同学们真正了解气象灾害科普知识,把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牢记心中并正确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目前,气象灾害科普推广的主要形式还是以气象和科普部门的对外集中宣传为主,宣传缺乏创新性,而且对外集中宣传阶段性很明显,宣传时间跨度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不少群众会忽视此类单调的气象灾害科普宣传。这种情况的时常发生,严重降低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
其次,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广度还不够。近年来,随着极端的天气发生概率逐渐递增,对那些特殊的地域,如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和气象灾害时常发生的地点。特殊的人群,如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缺乏的农民等。针对这些地区和人群则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此前的气象和科普部门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特殊的时段,如极端气象灾害集中发生的时间,对农村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而这些特殊的地域、时段、人群却非常需要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只有把握好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增加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次,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还很缺乏,且现有场馆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总量不多,中西部地区很多市县没有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现有气象灾害科普场馆建设也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管理手段上极其落后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气象灾害科普场馆由于运营状况差,完全或几乎没有收益,日常运行难以为继。
此外,缺少专业的气象灾害科普人才。目前,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依然是气象部门的一些气象专家和学者,专门科普工作人员极度缺乏。在不少省份,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县市气象部门,严重匮乏气象灾害科普人才,有些气象部门甚至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作为分流机关人员措施,导致气象灾害科普推广人员基本素质偏低、专业知识欠缺等情况,这严重制约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
(一)增加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财政支持和管理力度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经费列入到气象事业费用的预算中去;其次,各级气象部门还应该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近些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大多成立了气象灾害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纳入到气象科技事业发展体系中,但成效尚不明显;再次,各级气象学会还应加强对所属科普工作委员会的管理,尽快组建一个以气象科研单位、教育部门、业务单位三方共责的气象灾害科普网络,通过选调专业人才,从人才和组织上对气象科普工作予以保障。
(二)开展气象灾害科普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气象灾害科普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气象灾害科普的工作人员。气象和科普部门可从气象类高校招收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优的毕业生来充实气象灾害科普队伍,也可从气象部门挑选合适的工作人员来从事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这些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专业技能考评;此外,从高校和社会上招募一批有热情参与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志愿者,也是弥补人力不足的重要措施。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即聘请气象行业专家、科普专家或高校教师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集中授课,对学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并颁发相关培训证书。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升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创新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应不拘一格,一定要以更加有效、持续、创新的方式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递到社会各层面。积极拓展气象灾害科普读物、电视专题、新媒体科普等新途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科普效果;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应该充分利用诸如“世界气象日”这样的主题,推动气象科普文艺汇演进社区和农村,让公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过程中接受气象灾害科普教育。
(四)加强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兴建或完善一定数量的科普基地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好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的经费预算和实地调研;二是要整合相关气象灾害科普资源,优化管理体制,不断丰富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气象灾害科普内容;三是气象灾害科普基地要结合场馆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标准,努力实现规范管理和运作,把基地教育效用发挥到最大。
(五)加大对信息闭塞地区的气象灾害科普力度
当前,在许多交通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的中西部偏远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因此,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科普力度,一是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去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二是要着力同当地政府、村委会紧密协作,编写、散发通俗易懂且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气象灾害科普手册;三是要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加强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从小抓起,通过中小学生影响其家庭。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气象出版社,2009.
[2]何学勇.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气象,2004(06).
[3]杜婧,张脉惠,朱献献.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4]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5(02).
[5]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6]王晓莉,陈世银.气象科普与和谐社会[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7] 施威,刘青,李忠明.西方气象科技引进与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J].阅江学刊,2016(02).
200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而此定义也是最贴近现下社会食品安全发展的表述。
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指政府为保证食品安全,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行政、立法及司法的方式对市场经济主体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原因
(一)食品生产检测标准的缺滞
食品行业的添加剂成千上万,我国与之相对应的检测方法与标准甚少,难以规避不法分子违法添加非食用添加剂的现象。据悉,目前在农产品的化学添加剂标标准设计方面,仅仅只有六十多项,而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的化学物添加标准早就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五百多项,此外,美国与日本分别达到了四千多项和数万项。
由于现存许多沿用至今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都是 2000 年左右制定的,滞后的检测指标已然无法适应快速社会经济发展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因此,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
(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失位
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质检总局于 2001 年建立并开始实施的,即所谓的三证制度,涵括了生产许可、强制检验和市场准入。但是,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许多地区执行效果受到了质疑。一方面,一些基层相关监管部门没有按章执法,市场准入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地方政府只顾地方眼前利益,纵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市场准入的认知与信赖程度较低,对市场上的食品没有辨别优劣的能力和水平。
(三)食品安全性的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事故易发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涉及面及其广泛,沟通成本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收集具体的安全性指标都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与技术,相应的设备成本、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会被提高。然而,市场中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人也是最为“理性”的,利益最大化无疑是他们至始至终的追求。因此,由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让知情权处于劣势的消费者难以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
(一)完善食品标准体系,构建食品行业法制框架
《食品安全法》目前整个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等还远远不能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困境相适应,还需持续完善。此外,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需要尽快与国际接轨。据调查我国采用国际比例只有 40%,而欧美等国在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80%,日本更是达到了90%。①
(二)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运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由于多是由不同部门自行公布,内容有所出入是时常会出现的情况,这不仅严重降低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可信性,还影响到了政府部门的在社会大众心中的权威性。因此,必须要利用网络平台,在将食品安全责任内化为食品企业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之上,推建全社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并投入政府监管、对信用体系的研究以及运用市场规律。
(三)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动员社会推动食品安全
大幅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改善食品社会监督的有效方法无疑是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宣传。目前我国消费者没有很高的维权意识,当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很少有消费者会选择通过法律手段,向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需要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宣传,而教育宣传的运用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教育机构、开展食品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动员社会面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内容不仅应该包含对食品安全的宣传,也需要注重对食品安全科学常识进行宣传。
(四)强化食品企业责任,植根于消费者至上理念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主体,是建立健康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的重要角色。强化食品安全,唯有从企业自身出发,强化其责任心,并内化于责任心,外化于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危机的发生。
正确的生产经营理念是企业进行阳光下生产的重要精神寄托。在外部政府、社会兼备了良好监督的能力下,还需要企业自身拥有正确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理念,即 “消费者至上”理念,根植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从生产经营实践上履行。
(五)健全政府监管制度,明确政府食品监管责任
1. 明晰监管部门职责,统一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从我国现阶段而言,首应明晰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与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配合,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从长远来看,食品安全监管需建立统一监管体制,推进“大部制”式改革,彻底实现权责统一。彻底打破部门之间职能责任划分不明、监管部门之间扯皮推诿、内耗严重、监管成本巨大的局面,实现从上到下的垂直监管,摆脱地方政府利益的束缚。
2.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行“红”、“黑”名单制度
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主要是为了规范信息征集的来源和范围,囊括媒体的报道,主管部门的公告等,改善各部门信息不一、不全的问题。 “红”、“黑”名单制度是推建食品企业信用体系的有效可行的途径。通过官方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的“红”、“黑”名单制度能够明确告知社会大众违规企业的概况,减少消费者的损失,而且能够对同行业的食品企业产生威慑警示作用。
3.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充分动员与发挥公众、媒体力量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关键时期,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客观上需要公众、新闻媒体通过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制约安全事故的滋生与蔓延。
此外,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提升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兴趣。可以设立容易记忆的举报电话,建立奖励举报制度,并对举报的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充分调动大众媒体的积极性等等。(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亚军.风险社会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及刑法规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景民 薛贝.食品安全公共危机的舆论监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王新维.透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及对策[J].公共行政,2014.
[4]颜海娜.制度选择的逻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J].公共管理学报,2009.
[5]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
[6]周应恒.中国食品安全监管[J].宏观经济,2013.
目前国内科普场馆在精细化管理实施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呈增长态势。本文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我国科普场馆有关质量管理精细化实施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中发现我国科普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出我国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发展与现状,并就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科技普及和交流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突出。课堂外的非正规教育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普教育更加突出其全民性和终身性。科普场馆是担负起时代重任的新型社会教育阵地,致力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科学意识、创造智慧、开拓能力的一代新人。因而,科普场将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好场所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普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科普场馆不再是一座单纯的科技展览馆,而是一个课堂,一个实验室,一个适合于时代和未来教育要求的特殊学校。它是学校等正规教育和正式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和补充。到科普场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跳跃式地、自由地、积极主动地摄取科学的养分。科普场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主力军,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常年开放场馆,主要的形式包括科学中心、科技博物馆、科技馆、专题科技馆等。在新形势下科普场馆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队伍人才、展项研发、公众服务和场馆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上向管理精细化的迈进。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三部曲”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质量管理精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科普场馆整体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运营绩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科普场馆的管理水平与具有更大社会化和更广普及性的公众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科普场馆需要在运营管理中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才能更有效地通过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品激发公众主动自主去探寻科学奥秘,实现科学传播的功能,从而有利于科技场馆的长远发展。
1国内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准确地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从质量管理认证、队伍建设、展项自主研究开发、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对国内的科普场馆开展了《我国科普场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以科技馆为主)的实地考察、电话调研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期限内最终共成功采集56个省、市级场馆和部分专业场馆的数据,其中省级场馆21家、直辖市场馆3家等。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后,形成《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现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中除了对接受调研的各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外,还对科普场馆推进精细化管理总体状况进行了统计,因其内容较为繁复,故本文仅就与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1.1对各场馆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统计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其中仅有5个场馆(约8.9%)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并取得认证,而其余的场馆(约91.1%)则没有开始相关的认证工作。
1.2队伍建设精细化工作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队伍建设精细化方面,我们从3个方向入手研究,分别是: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及培训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超过2/3的受访场馆实施了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即有41个场馆(约73.2%)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有15个场馆(约站26.8%)则没有;仅有1/3的受访场馆(19个场馆)同时开展了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建设,而约2/3的场馆(36个场馆,约占64.3%)只具备考核制度方面的相关建设,而有1个场馆则均无开展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建设(约占1.8%);在培训管理制度方面,大部分的受访场馆(54个场馆,约占96.4%)都实施了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
1.3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自主研发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有无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有无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以及“有无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1)在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建设方面,仅有6个场馆(约占10.7%)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2)在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方面,仅有11个场馆(约占19.6%)有此项方面的措施;同时另有5个场馆仅有展品的年度采购计划。3)在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方面,有13个场馆(约占23.2%)此项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4)在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仅有5个场馆(约占8.9%)具备。从上数据可见,受访场馆在展项研究管理方面举措较弱,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的目前国内科普场馆的展项展品开发还是以通过采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方式为主,缺少对结合自身展馆特色和展教资源的自主研发、二次开发或功能拓展等。
1.4在服务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服务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3个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有无考核评价体系”“有无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从上数据可见,大部分受访场馆均较重视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有49个场馆(约占87.5%)具备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建设;超过一半的受访场馆(31个,约占55.4%)具备考核评价机制措施;有44个场馆(约占78.6%)开展定期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另有1个场馆开展了不定期的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工作。
1.5在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有无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以上数据可见,所有的受访场馆均重视安全管理,受访的56个场馆在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建设、以及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2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国内科普场馆都在场馆运营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花费大量的投入和创建工作,而在质量管理精细化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全国各地科普场馆管理现状来分析,基本上都把场馆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部分对外完全社会化管理,即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负责该项目工作,科技馆仅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对于和科普场馆的安全运营管理有关方面,重视程度尤为突出,“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受访的所有科普场馆中都能充分体现。关注公共安全,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及物防等手段来提供公共场馆的安全服务,为科技馆与公众提供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在服务管理方面,对于来访参观公众的服务意识还是蛮重视的,大部分的科普场馆均按各馆自定的规范规程和指引来提供相应公共服务、科普服务及一些便民措施,使观众能舒心地感受科技馆这个启迪智慧,传播科普殿堂的独特氛围。在队伍建设方面,对于各岗位设置、岗位目标责任制、人才培养、管理培训等都下了大功夫,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但在引入相关科学性或客观性的评价机制方面,如:队伍建设、展项研发、服务管理、服务效能和效率等,除了小部分的科普场馆已开始尝试性地自行开展此项工作外,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均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若从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对场馆自身上述项目的建设,甚至从场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三效”)三方面来进行相应评价或评估工作的考虑,目前基本上是还没有真正涉及或实施。在展项展品自主研发方面建设,对自身场馆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或深度开发还较为缺乏,资源的充分利用仍不足够。调查中发现,仅有极少数的场馆尝试自主研发展项展品。目前大部分的场馆主要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现成的产品为主。受访的大部分科普场馆对展项研发的评价机制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展项产品研发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科技馆展项管理新方法等的常年性清晰准确的跟踪和关注。基本上他们都是根据过往采购展项产品的经验、或产品的欢迎程度作为评判和采购的标准。受制于多以展项展品采取对外采购来满足场馆自身的更新改造,故一般缺乏制定展项展品的年度研发计划工作措施。从对各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标准化管理是第一步,但调研结果却不容乐观,仅有5个场馆实施并取得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均与科技馆本身的体制、运营机制、财政支持度、管理层重视程度、运营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等有密切关系。认证工作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人、财、物力投入和全程参与,同时也与场馆的各级部门和全体员工坚定和稳定的执行力有着长效性的关联。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对于《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认知度和执行实施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对于在管理、服务和运营上标准化,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难以提及到实施人性化管理,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影响了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竞争力。
3对策和建议
现代管理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正想人性化管理迈进。如果说,科普场馆还处于比较粗放式经营管理的境地,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实施精细化管理,使科普事业迈向新的台阶。科普场馆要在不断丰富展教内涵、在展示上创新的同时,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基础上也应不断拓展、提升科学传播职能。但是,由于质量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普场馆人、財、物力等,需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以及整体执行力,而目前科普场馆在这方面的举措仍相当薄弱。基于对国内科普场馆的抽样调查分析,我们就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开展提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3.1善于利用现有的展教资源和展研力量,开展展项展品的自主研发与管理
科普场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有效互补,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展教形式向公众提供传播科学知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全民终生学习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通过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展项展品自主创新开发,强化展项展品研发的学术理论和成果支撑,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要在科普展览展示手段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科普场馆更新改造工程要注重科技创新集成的应用和展示,通过集成创新的传播方式、集成创新的科普内容、集成创新的运作模式,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的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将科技馆打造成公众喜爱的最新科创成果集成展示基地。
3.2充分认识引入相关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对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分析,评价的范围和层次界定比较混乱,更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并未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把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机制引入应用于我国的科普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甚至通过借助第三方客观的评价和评估,有助于分析与揭示科普场馆在运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管,落实以服务评价和合理奖惩机制促进改善服务水平,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功能。同时通过研究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普场馆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务操作流程、规范,探索建立长效的创新机制,以此创立形成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3.3加强受众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科普场馆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提高精细化管理前瞻性
科技馆事业发展好与否,其社会效益参考评价指标因素之一,就是公众对其喜好、参与度、特性和来访人流量如何等。科普场馆应联合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市场调研策划机构,进一步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公众的喜好和需求,细分各类群体,结合科普场馆自身资源内容亮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数据采集、复核、处理、分析,结合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国际上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关注展教内容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馈,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4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壮大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
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其专业优势。各科普场馆应建立一套专门的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评价机制或评估体系,通过对人才队伍其不同阶段发展和能力特性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实现动态化管理,从而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案,加大青年专业人才队伍扶植力度、加强管理层和员工轮岗交流力度。同时利用各科普场馆各自资源、地区优势,探讨馆际间的人才交流培养深造合作模式,启动各馆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科普场馆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推动整体行业专业人才链发展,打造科普场馆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为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作者:萧文斌 梁皑莹 陈之明 单位:广东科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III——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受众需求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5.
[3]李霞,段钊.浅析我国科技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181-185.
[4]庄智一,王欣,胡芳,等.自然科学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实践研究报告[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7-12.
[5]康岩,考察黑龙江等地科技馆的调研报告[J].科技致富向导,2012,8(25):200.
[7]谭岑.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馆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79-181.
[8]龙金晶,刘玉花.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