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第1篇

声乐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随着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当前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以小组课、个体课、集体课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形成了不同学校在该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的多样化,差异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师声乐教学,提升该课程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必要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课程体系。本文就如何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并从声乐课程教学理念、集体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实践等角度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认清其重要意义,并抓住其建设的根本规律,进而不断改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引言

随着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以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者相互结合的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其中声乐集体课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较为新颖且最有争议的一门课程。在不同高等院校中,声乐集体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声乐教学内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产生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探讨声乐集体课新型的教学方式,如何完善声乐集体课的体系建设,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以及对高师声乐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发展过程

(一)学生数量的增加与教师需求缺乏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与参加高考人数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艺术报考人数,是逐年增加。于是各大院校纷纷开设了美术、音乐等热门艺术专业课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其中艺术类声乐考生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如今,越来越多的想接受声乐艺术教育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计划着主修或选修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而许多院校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方式已不满足当前的教学现状。因此,为了调整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学校会对声乐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改革,通过开设声乐集体课让学生集合起来进行音乐学习。

(二)非音乐专业院校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渴望学习音乐的矛盾

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学生在对自身全面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期望能够接触其他各种技能或者新知识,以改变自身较为单一的兴趣,最大程度挖掘自己的潜力,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修一门声乐课程,尽管一些综合类的,非艺术类的院校为学生提供了声乐课程,但学校在音乐教师方面因其专业性强,人员配备少。于是学校为了满足所有学生能够学习声乐知识的要求,增设音乐教学集体课程。

二、高师音乐集体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创新的声乐教学模式

声乐集体课的开设在教学模式上是一个大胆的改革,它改变了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声乐艺术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充分发挥了院校的教学空间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设施的应用,不仅有效整合了教师资源,还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师生更快、更准地了解国内外音乐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并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二)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使得声乐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等相结合,同时也促进了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

(三)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增加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声乐技能与音乐理论、歌唱能力与表演艺术、作品与创作背景更好地融合,这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演唱技能的掌握、表演能力的创新意识、人文修养的培养以及声乐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仅实现了声乐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音乐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高师声乐教学质量水平。

(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歌唱状态,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

开设声乐集体课程后,学生上课的时间增加了,教师的讲解也能够更好发挥其作用,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自己的歌唱状态,掌握老师示范的音乐技巧,并积极主动去思考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比等多种途径来掌握和提高自己的声乐歌唱水平和声乐知识。

三、构建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

(一)改变单一性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

以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声乐集体课程是以集体课为教学方式,是高师声乐教学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新时展的需求。它改变了单一性的课程结构,实现了对课程结构向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偏重技能性的学科向人文艺术综合性学科的转变,全面诠释了基础声乐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明确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向。声乐表达的过程离不开朗读的技巧,朗读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可以让声乐充满情感体现出声音的美。拼读可以辅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发声.声乐的表达是语言技能与声音技巧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声乐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拼读和朗读的训练。笔者认为,在声乐集体课中,把对中国诗词歌赋的朗诵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师资资源,又解决了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问题。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化

教学内容是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关键要素,在提高学生综合声乐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样化、丰富化的:

1.完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师声乐教学集体课程体系中,声乐教师所具备的丰富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熟练的声乐技能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声乐方面的特点,并作出正确的、科学的引导。

2.引入多样化的区域性声乐作品,分析中外声乐文化差异性及发展历史

“音乐没有国界”,是区域性的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最终情感是相同的,是不同区域的人都能感受出来的,但不同区域的音乐作品表达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有音乐艺术及文化差异。通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不同区域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及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自身对更多不同风格的、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的了解。此外,声乐集体课也要通过选取几个代表那个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来了解中外声乐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声乐作品的风格与唱风。只有了解了声乐的发展史及不同时期的声乐风格才能更好地去表达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3.声音技能与语言相并重

声乐的表达过程是声音技能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过程,缺一不可。声乐集体课所面临的学生可能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他们的语言表达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统一语言基础,就难以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他们对音乐语音的精确把握。因此,在传授声音技能的同时,增加朗读课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为今后歌唱的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4.参与音乐作品的鉴赏

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观及修养的提高来自于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了解。因此声乐集体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歌唱水平。

5.树立学生对声乐集体课的正确观念

声乐集体课毕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以往接受较多的基础音乐知识是通过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个别课以及小组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对这种声乐集体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不能完全接受。这时,我们学校或者教师在授课前要跟学生讲明声乐集体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学习声乐的目的是什么,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对声乐集体课的正确认识,为以后的个别课及小组课上学习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音乐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声乐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声乐课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一个人教学及组织课堂教学向声乐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型教学方式的发展。而声乐集体课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最为复杂、最有争议的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它的开设使声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这种改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坚持深化改革和探索声乐集体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孟宪红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英.高校声乐集体课之我见[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声乐集体课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多元化

[作者简介]陶珂(1980- ),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研究工作。(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80-02

2006年教育部以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为依据,结合指导方案实施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各类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并督促各大音乐院系自2007年新学年开始执行。本文对《课程纲要》中近些年来颇受争议的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予以肯定,进行相关实施方法的指导,并明确提出“声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声乐演唱实践等四个方面有机组合。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教学方式,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

一、声乐集体课教学目标、评价与“多元化”

当前实践中声乐集体课教学目标与评价还多沿用传统声乐教学中使用的目标与评价,要突破这一现状,需要从理论根源上要求实现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20世纪以来“多元化”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而声乐集体课是教学模式追求“多元化”过程中的产物。首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对象具有多元化特点;其次,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声乐技能训练,还包含基本的声乐理论修养、声乐审美鉴赏、声乐演唱实践;最后,其教学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包括声乐教学讲座、声乐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与传统单独声乐课的转变相比,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体现了充分的“多元化”理论特性。

二、多元化教学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多元化

声乐集体课有着课程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有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知识内容和能力框架。只有达到这些目标才能体现课程的价值,实现课程教学的本质。要实现课程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课程包含哪些目标,在本组织发展模式中为避免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推广,本文结合课程的本质和内容,提出以下多元化课程发展目标。

1.审美层面的教学目标。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审美目标要更具深层次,这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审美情趣。在声乐鉴赏和声乐修养中了解到何谓美的声音。声音的审美感受来源于听众根据自己经验形成的听觉意识,在集体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范唱或其他形式如播放优秀声乐演唱片段等,逐渐形成学生的审美选择意识,长此以往就能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声乐审美情趣的目标。

2.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目标。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上集体课有排斥态度,甚至不惜重新花钱去请教师上小课。这一观念实质是对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误解,声乐集体课客观上是解决了师生配比率的矛盾,但是从本质上却能更全面地教授学生声乐的知识技能,这需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调整而达到。

3.教学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学中唱歌教学作为音乐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师学生学习声乐相关的教学技能,是为最终走上音乐教师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层面应达到以下两个目标:首先,了解青少年的声乐发展生理及其特点,包括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嗓音卫生和保健。其次,了解学生该时期声乐审美的特点,如若喜欢流行歌曲,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再次,掌握青少年歌曲的特点,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通过对青少年歌曲特点掌握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歌曲。

(二)目标操作层面多元化

声乐集体课具体操作时做到目标的多元化。要做到目标操作层面多元化,需要全面从学生分组和学生分层来理解。

1.教学分组目标。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在教学中教学分组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有针对性的目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在集体教学课堂中教学目标必须进行分组制定,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的不断促进,更能通过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2.教学分层目标。学生在集体课中通过分组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个人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在每个知识技能或者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阶段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即教学的分层目标。教学目标还具备中介功能,它表现为教学与社会需要发生联系的纽带。声乐集体课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目标,而教学中学生的目标便是教学目标,在声乐集体课中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分组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基础进行自我目标分阶段的计划,是分层目标应用到集体声乐课中的具体结果。

三、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便为教学评价。评价体系由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组成,每个教学模式要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尽相同,选用的程序也各异,教学评价体系也就不尽一致。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较传统一对一小课教学,由于教学对象的多元化和教学形式多元化,要求教学评价也采取多元化形式。

(一)主体作用评价多元化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教学方法 授课有效教学形式

一、 加强与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二、 教师要善于将集体课与一对一课有机结合

声乐艺术要借助发声的技术、技巧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集体课与一对一课相结合是把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技能练习相结合的一种课型,是声乐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

第一、集体发声练习 学生集体发声训练是声乐大课的一部分内容,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声乐程度较浅,练习音域不宽、在六度之间、速度不要太快的发声练习曲,对每个发声练习曲,讲解它的目的、要领,并讲解课后自己练习的方法。小课教学穿插在声乐大课教学中,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练唱,因人施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使所有学生都能听懂,减少类似错误的出现。相对于基础和技巧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范唱,通过师生点评,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分析声音正误的听觉能力。

第二、气息的练习 “气乃音之本,气动则声发”,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歌唱声音的亮度、力度、清晰度,以及音色的甜润、优美持久等,主要取决于气息的控制和呼吸的方式。在教授学生做呼吸练习时,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1)气息应吸在胸腔下部,不可过浅或过深。(2)吸气要柔和、平稳,全胸部自然地扩张,不能用强制的力量,否则呼吸器官各部分会产生僵硬、逼紧的感觉。(3)吸气需口鼻同时吸,快而深,无杂音。呼气则缓慢、节制、均匀等等。

三、教师要把握小组课教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小课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在歌唱中的共性问题。它是声乐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可在声乐教学中穿行。小组课教学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两个至十个学生小组教学。可按嗓音条件、演唱程度分组,每组所选练习曲要有共性,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可集体发声训练,也可逐个发声训练。选唱的曲目大多要篇幅较小、音区适中、音程跳动不大、曲式结构简单些的作品,如舒伯特的《摇篮曲》,卡尔达拉的《虽然你冷酷无情》等艺术歌曲,学生容易掌握,有利于声音的连贯性、声区的统一及气息的支持等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声音技巧的掌握。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逐个发声,增强自己对各种声乐的认识。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去体会歌唱中咬字的语感,通过演唱作品,了解对作品各不相同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对声乐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课教学要依据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要“精讲多练,讲中唱,唱中讲”,及时提出训练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分析、解决。这样,使不同条件和水平的学生都有一个基本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技巧。此外,注重培养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切磋技艺、友好协作、共同进步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即兴伴奏;弹唱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思考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音乐基础较差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钢琴、声乐、即兴伴奏、弹唱课时分配不合理,课程安排就会缺乏连续性;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缺乏音乐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另外,只注重学生的单科学习,忽略了音乐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

3.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4.教材缺乏系统的、针对性强的教材

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

(2)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一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

(3)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4)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

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20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

(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像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

(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 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创造一个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讨论的生动活泼而富有刺激性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学前声乐教学特点。声乐集体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前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思路,还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琴 集体课 教学

过去,声乐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方式多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的模式。由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较多,这种教学模式占用了大量的教师资源,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声乐专业的学生钢琴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甚至是零基础,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声乐表演上,对钢琴课程不是很感兴趣。根据这些情况,我们顺应教学发展要求,把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改为集体上课的形式。下面来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对这门课程的感受和创新。

一、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占用了大量师资,学生对钢琴教材也不感兴趣,老师对不同的学生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虽然这种个别辅导能使学生对钢琴的基础技巧掌握得细致些,但从整体看,教学效果不明显。声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是希望能有助于声乐的学习及表演。因此,声乐专业钢琴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音阶的掌握、双手配合能力及小型乐曲伴奏能力的培养上。采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后,每周只需2-4课时即可,大大节省了教师资源,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直观。

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声乐专业的学生开设钢琴集体课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传统的钢琴教材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锻炼自己的伴奏能力。一些钢琴集体课的教材,对于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困难,大量的音阶练习让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了几本教材的内容,并在原有只弹奏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声乐曲目的配合练习,学生练琴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钢琴集体课的授课过程中,上课形式也可灵活多变,比如弹奏一首练习曲,根据声乐专业的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先让学生在老师的弹奏下共同把旋律演唱几遍,这样,学生对要弹的曲目有了初步的认识,识谱和节奏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即可完成。接下来是弹奏练习,可以让两名学生配合弹奏,一名学生弹奏乐曲的左手部分,另一名学生弹奏乐曲的右手部分,减轻了学生弹奏的负担,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学生在弹奏过程中经常忽视抬腕的动作,根据声乐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在讲授时告诉学生抬腕就好像是唱歌时的呼吸换气一样,在每个需要抬腕之处都要求学生在演唱时一定要换气,这样,学生对抬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会努力做到。在检查学生弹奏情况时,笔者会选择一人弹奏、二人配合,甚至是全体同学共同演奏。学生对丰富的演奏形式很感兴趣,共同弹奏音阶时,学生不会感觉枯燥,练得不好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压力和动力,会加倍努力练习。

在锻炼技巧弹奏的基础上,笔者还会选择一些简单的儿歌、声乐歌曲来锻炼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及弹与唱的配合能力。在弹奏之前,可先渗透一点简单的和声内容,告诉学生几种比较简单、常用的伴奏方法。声乐专业的学生对弹奏歌曲特别感兴趣,对于完成歌曲弹奏的学生,可找一名学生来配合演唱,练习相互之间的配合,提高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还可以自弹自唱。通过这种练习,学生不仅锻炼了弹唱能力,也锻炼了双手的配合弹奏能力,提高了自身的弹奏水平。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虽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教学同样也是有利有弊。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快慢不一,如何在集体课上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上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计划可以根据中间部分的程度而定,程度好的学生可在完成正常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布置附加作业,程度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辅导,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并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带动程度稍差的学生;此外,加大合作的比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弹奏不同的声部,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钢琴的演奏中,程度好的学生弹奏一些较复杂的旋律,程度差的学生弹奏简单的部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弹奏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利用有限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声乐专业开设钢琴集体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合唱、钢琴作品欣赏、双钢琴作品、视唱、和声等理论知识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钢琴技巧弹奏以外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视频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上课氛围轻松愉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弹奏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学生在完成技巧演奏的同时,又锻炼了互助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科技在不断进步,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作为教师,要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努力编写适合声乐学生专业特点的钢琴教学教材,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准确明了地进行理论讲解和弹奏技巧示范,让学生通过钢琴集体课的学习获得有关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琴弹奏技能,提高视奏水平及自弹自唱的能力,并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注:本文为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0)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声乐专业学生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1019]

参考文献:

[1]徐德.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从《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谈起[J].钢琴艺术,2005(3).

[2]张丹晔.高等师范钢琴基础课[J].钢琴艺术,2005(3).

[3]周薇.钢琴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2,3)[J].钢琴艺术,2005.(1-3).

[4]王柯平,等.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