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艺术文化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看环境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注重和谐、内敛、礼仪与含蓄的传统儒道文化下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阶级性、和谐性和隐喻性的特征。如在空间上有的等级尊卑有序的礼制,尤其以皇宫宫殿布局最为显著,而且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样的阶级性空间布局结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且中国人在建造建筑是多用木材,也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间的亲和关系,质感温和、温润而有内涵,从取材上就体现了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还会渗透神秘的风水观念,这其实就是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诉求。西方国家与中国相比,西方人多信奉宗教,在当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具有主导性的宗教思想作为西方的传统哲学思想,对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基督教为例,西方建筑文明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受其思想影响,建筑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这也是表达对神的崇敬与敬仰。在西方主要以和谐形式作为美的思想标准,在室内中的空间设计上强调要宽广宏大,力求能够达到超人的空间尺度,突破实际条件的限制。通过相比,可以看出中国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和自然界的息息相通,体现人是自然界中包含的一个部分,而西方的建筑通常以超然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强调出建筑艺术的崇高与永恒感。
三、从美学思浅析中西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成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之下的重景重情,情景交融思想,使其具有诗情画意一般的环境氛围,而且在造园中讲究虚幻、含蓄、步移景异,追求含而不露、扑朔迷离的美学思想体验。在空间上,无论规模宏大的皇城还是简单的房屋,它们都追求对称形式,就算在窗户与门的安排上也会遵循这一原理,体现了我国建筑追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美学特征。空间在大小上也追求适可而止,并且明确的指出了空间的大小要适合人的尺度,如明末清初时期修建的故宫与最为代表的明式家具就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影响。西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人工美,布局十分严谨,连花草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呈现图案美原则,西方这种刻意追求的形式美来提高艺术的高度。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华丽是多数西方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雕刻与壁画是西方建筑物上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而且西方建筑在建造空间的形状设计上主要采用几何形状,追求几何图案美,如直线、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如世界奇迹之一的罗马角斗士表演区就是椭圆形。在园林的设计上遵循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的特征,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呈现出秩序井然、清晰明确的感觉。比较中西方由不同的美学思想下呈现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西方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四、结语
关键词: 中西亲属称谓 差异性 文化价值取向
1.引言
语言对文化的作用充分地表现在不同社会的亲属称谓方面,这些语言差异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称谓语显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如权势关系和同一性或平等性关系),它也可能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贾玉新,1997:32)在跨文化交际中,深入了解中西方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Sapir和Whorf认为某一社会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决定并反映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其中,人们会在无意识地习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观念的同时,习得交际能力,并用其传递价值观念。文化又为语言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价值范畴、社会规范等,而中西亲属称谓的差异性则反映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
2.中国亲属称谓
2.1中国亲属称谓划分的依据
要了解中国的亲属称谓首先必须熟悉传统中国家庭的亲情系统,而亲情系统是按照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工作关系等划分的。其中血缘、婚姻关系占主导地位,而血缘关系又和婚姻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婚姻关系重构血亲关系,工作关系又可根据年龄、职位高低、背景(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域背景等)等进行具体划分。
2.2中国亲情称谓和亲情系统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对中国家庭结构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亲情系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熟知中国社会的潜在运行规则。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有三个特点:等级秩序、性别秩序、年龄秩序。根据以上三个特点,以自己为核心可把中国亲情系统划分为四类:以男性血缘关系为主的同姓本家、以婚姻关系为主的内亲、和本家有关的同姓亲戚、不同姓的亲戚关系。
2.2.1以男性血缘关系为主的同姓本家
这类亲情系统是所有关系中最密切的关系,它包括未婚之前以自己父姓为主的同姓家族人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兄弟、亲姐妹,大伯、大叔家的儿子及未婚女儿。婚后形成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儿子、女儿血缘关系。
2.2.2以婚姻关系为主的内亲
这类亲情系统是以婚姻法律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网,它是以自己本身为主的所有外姓亲戚。它主要包括妻子未婚之前,与妻子同姓的本家形成亲戚,如妻子的大伯、大叔等。自己的孩子结婚以后所形成的内亲,如亲家等。
2.2.3和本家有关的不同姓亲戚
这类亲情关系也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但次于以自己父亲为中心的血缘关系和以自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情关系。它包括所有本家亲戚及通过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如自己已婚姐妹、已婚女儿及本家大伯、大叔家的儿子、女儿等婚后所形成的关系。
2.2.4不同姓的亲戚关系
这类亲情关系主要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主而形成的和自己血缘关系较疏远的亲情关系。它主要包括以自己岳父为核心的亲情关系;自己大伯、大叔家的儿女婚后以他们的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不同姓亲戚;男人拥有和自己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婚后妻子所有亲戚也成为自己的亲戚。
2.3中国亲情系统的特点
中国亲情系统表明了一种复杂而有序的交际系统,每个位置角色都有相应的称谓,而且每个称谓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行为角色。这些具体化的称谓体现了中国亲情系统的三个基本特点。
2.3.1年龄顺序表述清楚
汉语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亲属中的年龄顺序。另外,还用数字加在年龄前表示年龄顺序,如“大姐”、“二姐”、“大哥”、“二哥”、“小妹”、“小弟”等,并以此来区分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年龄小的责任,正如中国谚语所言:“国有大臣,家有长子。”老大要帮助父母分愁解忧,有困难老大冲在前面,有苦要先受苦,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一切以老大为典范,如果父亲故去,长子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无偿地作出牺牲,结婚以后仍应当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幼子作为家中较小的孩子,有权利接受哥哥的照顾,哥哥为弟弟作出的牺牲,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根本不用感激,甚至不用说声谢谢,因为那是应当的,因为你是哥哥我是弟弟,否则我将谴责你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哥哥也因此感到愧疚,自己父母也认为作为哥哥应该无偿作出牺牲,因为你是哥哥,你应当照顾他、关爱他,因此家庭中的长子具有忍辱负重、隐忍而行的品质。家中孩子多,少年老成者以长子为多,同时也给长子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精神上的压抑,而作为家中年龄较小者应有服从比自己年龄较长的同龄人,所以汉语中常问别人年龄并以此按长幼划分责任和义务。
2.3.2性别区分明显
对血缘关系最近的称谓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性别区分及角色。从词源学及构词法上可知“爸爸”、“妈妈”等称谓的性别及职责区分明显。如爸爸代表着作为父亲要严格,要以巴掌来管教子女,所谓“棍头底下出孝子”,所以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要严,因此中国古谚语有“子之堕,父之过”之说;妈妈则代表着家庭做牛做马,一切家务均由母亲来承担,任劳任怨,因此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竭尽一切为家庭服务。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亲、母亲分别承担着教育子女,相夫教子的社会角色,正所谓“父严、母慈、子孝”。和自己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性别区分也较明显,家庭中用“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等进行严格的性别区分。
2.3.3辈分区分明显
辈分体现在对自己父母长辈的称呼上,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和父母同辈分的兄弟姐妹称为“叔叔”、“舅舅”等,把父亲的哥哥称为“伯伯”,把父亲的弟弟称为“叔叔”,用“舅舅”称呼母亲的兄弟,“阿姨”称呼母亲的姐妹。这些辈分的称呼包含着严格的等级秩序,绝对不能出现丝毫的错误,否则就会闹笑话。
2.4中国亲情系统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亲情系统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分为正向的价值取向、负向的价值取向及综合价值取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许多田间体力劳动大部分由男人担任,由“男”的构词方式(由“田”和“力”组成)可以看出男子主要外出从事田间作业,即所谓的“外人”,而女性主要为在家里料理家务,即所谓的“内人”,由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从“土里刨食”,因此有“一男胜二女”之说。为了获取更多的劳动果实,就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多子即意味着父母可以免受体力之苦,而让更多的儿子从事田间劳作,自己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因此多子就意味着多福。当年老体衰之后,儿子多照顾自己的人就多,因此多子多福的狭隘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使然,同时由多子多福观念所带来的传统大家庭产生了一系列相应其它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五世或四世同堂或儿孙满堂,由于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为了家庭的和睦,每个成员都应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成员之间还应相互了解和理解,因此有古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人与人之间要学会谅解,学会“克己”;为了在大家庭中生活和睦、和谐,每个人都要进行反思而修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家庭和睦,各成员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必要时可以为家庭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在较广阔的范围内就是为国家要杀身成仁,因此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像屈原、文天祥等爱国志士;个人是微弱的,只有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力量才是巨大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观念,而且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家庭观念而产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负面影响,即负面的价值取向,如为了增进了解,大家互相关心,因此在中国较少关注个人隐私,所谓的隐私权也只是以后的“贩来品”;为了和睦、和谐而太过于要面子,为了自己或别人的面子不去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求得一团和气,“以和为贵”,由此养成了“难得糊涂”的人生观,而“糊涂学”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门显学;但以和为贵的思想同时给中国政治体制带来了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如唐朝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昭君出塞等带来民族团结;家庭之中个人是微弱的,因此有“孤掌难鸣”,“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习语,由于太过强调集体导致国人不敢冒险、害怕竞争,心理上惧怕竞争因而能力上缺乏竞争性;太过重视集体因而只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造成了模仿能力疯长而创新能力匮乏,体现在教学课堂上就是中国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唯有大家一起回答,才能底气十足,书声琅琅,因此中国多“南郭先生”而少“爱迪生”式人物;由于害怕竞争导致国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因此国人喜欢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缺乏开拓力、进取力,因此国人根本不会去侵略别的国家。西方所谓的大国从根本上是错误的,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耸人听闻言论。国人家庭观念过重导致复杂的人事关系,凡事皆以关系为准,所以裙带关系严重,任人唯亲,体现在社会观念上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树倒猕猴散”,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主要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不敢相信、任用有才之士,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太过强调克己复礼从而导致缺乏符合现代社会的独立人格,一旦形成独立人格就很难在圈内生存,被淘汰出局,被排挤出集团范围之外,有“去国远乡”被流放之感,因而有“水至清则无鱼”之说,屈原遭放逐而自投汨罗江不能不说是文化之悲剧。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首先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否则寸步难行,因此在中国有血缘关系网、同乡关系网、同学关系网、同事关系网、师生关系网,这种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导致应酬多,无暇顾及自己专业发
展,因此在国内从事领导工作就是要理顺关系,从容应酬,这样工作才能应手。
3.西方称谓
3.1西方称谓划分依据及其特点
西方称谓比较简单但也按照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来划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家谱(family tree)基本上溯到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uncle,aunt,niece,nephew.
西方称谓有以下特点。第一,简单化。西方称谓中没有中国称谓中的七大姑、姨等名目繁多的称呼。通常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统称为grandfather,grandmother;把父母亲的兄弟统称为uncle;父母亲的姐妹称为aunt;和自己有关的哥哥、弟弟统称为brother;有时为了区分年龄前面加上elder,把和自己有关的姐姐妹妹统称为sister;有时为了区分年龄前面加上elder。第二,性别区分不明显。虽然西方也是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但实际上性别区分没有中国明显,因而性别歧视也没中国强烈,从中国许多汉字中可看出古人对女性的歧视,如和“女”字旁有关的汉字很多都表示出对女性的歧视,如奸、妓、奴婢、妖媚等。
3.2西方称谓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取向
和中国重视人伦关系导致的复杂称谓相比,西方较重视个人自由、个人主义,每个人在社会中就是一个原子,强调原子的独立性,互不依靠。这和西方传统思想密不可分,由于西方文化主要来自古希腊及其沿海地区,因其开放性、海洋性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当时手工业、工商业、航海业的发达,所以人们注重探索自然并征服自然,因此把对自然的开发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从而产生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逻辑分析,以种种推断、预测为起点并层层深入地验证推断的正确性,因而形成以认知为基础的客体价值取向,“中国的主体意向性思维从主体需要和实际出发,以人的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为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体对象,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以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以价值判断制约事实判断,寓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中”。(王菊全,郑立信,2005:491)而西方认识的对象是自然,所以只关注自然的构造、组成,把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去研究,人生目的就是征服自然,这种价值取向引起以科学认知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反映客体的真实面目,强调客观性而杜绝把客观对象主观化,严禁以主观印象统摄客观事物,客体和主体是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主义,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西方人士追求的是认知的科学性,人生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征服世界,所以客观世界是其认识对象,为更一步了解自然,只有采用科学、理性的实证分析,才能客观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因此,西方人士主要把目光
投向自然而无暇顾及人事关系,也就不会有中国那种复杂的人伦关系。
4.结语
不同的文化渊源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引起了中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定向会引起行为举止的巨大差别,体现在语言称谓上就反映出中国重人伦,西方重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定向。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无优劣之分,两种文化互为异质文化,两者可以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世界新文化。
参考文献:
[1]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2]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09重印).
[4]楼宇烈.中国的品格(修订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
[5]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寒暄语;交际用语;文化差异
一、寒暄语与交际文化
寒暄语与交际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交际文化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文化,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交际,在语言交际中,寒暄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运用寒暄语实现某些社会交往功能。寒暄语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首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交换某种思想,而是为了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关系,谈话的内容并不是很重要,关键在于谈话双方可以建立一种舒适的谈话氛围,可以掩饰沉默所带来的尴尬,为接下来的交际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交流。
二、中国的寒暄语及种类
(一)典型问候型寒暄语
刚刚会面时的寒暄语中,中国人一般会向对方说“你好”,“您好”或者“职称+寒暄语”的形式,例如“老师好!”、“经理好!”之类的寒暄语,来作为对话的开端。这种打招呼方式简洁明了,通用性强,特别适用于如今的快节奏生活。
(二)询问式寒暄语
询问式寒暄语中,更加注重的是实际性,例如见了面会问“吃了没?”这是由于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之中,信奉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准则生活,可是,在几百年前的社会中,由于生产力落后等原因,粮食的收成好坏以及温饱问题是当时人民生存的首要问题,所以,中国人常常把“吃”放在嘴边,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水平提高,“吃”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儿,但是作为问候语,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还有时,会根据现实的状态问“你最近在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啊?”、“工作顺利吗?”甚至有时还会问一些隐私问题,例如“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你今年多大了啊?”大量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被问到这些隐私问题时,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反而会将这些问题很诚实的回答,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被关心的表现,通过关心生活上的问题促进彼此情感上的交流。
(三)致谢致歉寒暄语
在中国,“谢谢”这个词用得并不像日本那么频繁,甚至有时会省略感谢的寒暄。这与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一直愿意把感谢的话语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恩不言谢”等等。与日本人喜欢把谢谢说出来不同,中国人更加重视行为上的回报,更加喜欢含蓄的表达。
在中国,致歉时,一般会说“对不起”、“不好意思”,对于这些词语,中国人一般不会对家里人或者关系亲密的人说,因为有时这么说会让人觉得很客套,有些显得见外,中国人在致歉时会更侧重于内心的理解。也有些人呢,不愿意将道歉说出口,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虽然嘴上不说道歉,心里还是会感到歉意,只是不愿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更加注重心里的交流,特别是中国人有的特别爱“面子”,觉得跟别人道歉不好意思。所以中国有句话说得好,“知错就改”,在知道自己的错误后,会直接会改掉自己的错误,而非简单的道歉结束犯的错误,更加注重实际的解决和理解。
(四)小结
从以上中国人常用的寒暄语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重视人情的社会,交际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方的生活,感情之类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许多隐私问题。在致谢致歉过程中比较在乎实际行动,而非简单口头上的致谢,即使在口头上致谢时,表达的内容也很含蓄。
三、日本的寒暄语及种类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寒暄语的国家,日语中的寒暄语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寒暄语体系都庞大,而且,日本的寒暄语是很规范化,特定化的,它也有许多讲究的。日本的寒暄语会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场合等社会因素会变得不同。日本人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寒暄语,使用寒暄语的频率相对于其他国家也很多,甚至有时一个意思有好几种的寒暄语表示方法,所以日本语中的寒暄语的种类也有很多,可以大致的划分为以下几种。
(一)典型性问候寒暄
在日本,人们在表达此类打招呼的寒暄语根据时间划分,例如早上时会说“おはよう”(早上好),白天时“こんにちは”(你好),晚上时会说“こんばんは”(晚上好),与中国简单的“你好”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寒暄语的时间性。在简单的日常问候之余,日本人总是喜欢围绕天气呀,气候环境之类的地理客观因素说上一番。例如用“いいお天荬扦工汀保今天的天庹姘舭。。├匆出话题,即便是书信来往时,也喜欢在信的开头写“すっかり秋ですね”(秋意已浓)诸如此类有关季节性的词语。产生这样寒暄的原因应该是,日本地处岛国,气候环境多变,火山多,气候环境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日本人对于环境因素特别敏感,所以对季节气候关注也就理所应当。
(二)询问式寒暄
在日本,当说“いいお天荬扦工停 保今天天气好棒啊!)这类的寒暄语时,一旁的人都会说“そうですね。”(是啊。)不会轻易的去反驳,不管自己所感觉到的情况是什么。而在中国,一般有人说“天气真好啊!”的时候,一般一旁的人会说“是啊!”或者“还行吧。”、“有点冷。”一般中国人会将观点实事求是的说出来,而非一味的去迎合别人的想法。
(三)致谢致歉寒暄
1.致谢寒暄
在日本,日本人喜欢把“ありがとう”(谢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どうも"(谢谢)放在嘴边,甚至有时还会说“すみません"(对不起)来表示感谢。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在表示感谢时为什么要说“对不起”?这可能会让一些不懂得日本文化的人不禁摸不到头脑。其实在日本,人们用“すみません"(对不起)、“ごめんね"(对不起,不好意思)表示感谢的时候会比说“ありがとう”(谢谢)时候多,日本人在表示感谢的情感时似乎更喜欢用一种道歉的形式来表达。有时如果让一些日语门外汉听了会觉得日本人很客气,甚至被感谢的有些不好意思。例如:
(1)在电车上,一个小孩儿给一位身体不方便的老人让座,一般如果在中国,那个老人可能会说“谢谢!”或者有时只是微微的笑一下表示感谢。可是,在日本,被让座的老人一般会说“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对不起)。
(2)再比如,当上级为下级倒茶招待时,下级一般会说“恐れ入れます"(实在不好意思,实在对不起)来表示对上级感谢,把自己的地位尽量放低,表示一种愧疚之情。而在中国,一般发生这种状况,一般只会用“谢谢”来表示,或者有时还会说“不用麻烦了,我自己来吧”,更注重实际的效果。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感谢的口头表达,而中国更注重解决实际。
为何会出现这种喜欢致歉的感谢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别人在帮助你的时候给别人也带来了或多或少的麻烦,既想表达一种感激之情又想表达一种愧疚之意,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独特的感谢方式。还有就是日本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非常注重一个“和”字,不管做什么都想力争和谐。强调整体的协调,强调集团意识。所以在日本,人们会想尽各种方法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的和谐,也使得日本人一般都喜欢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这种致歉语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交际关系和谐,强化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
2.致歉寒暄
在日本,日本人对“すみません”(对不起)的使用频率相当的高,甚至关系亲密的家人,朋友间都会使用,也很容易说出口。而中国的“对不起”用的频率虽然也很多,但是在关系亲密的人面前很少说,即使说出来,也会让对方觉得不好意思,见外。相比之下日本人更注重于礼仪的口头表达,而中国则注重内心,不愿当面表达。
(四)固定化寒暄语
在日本在结束一天的工作时,会向对方说“お疲れでした”(您辛苦了)或者“ご苦”(你辛苦了)但是怎么说也是很有讲究的,例如,当对平辈或者级别比你高的人就要用“お疲れでした”(您辛苦了),当对晚辈或者级别比你低的人就用“ご苦”(你辛苦了),虽然这两句话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可以说意思都一样,但是日本是一个等级分化特别严重的国家,所以在用寒暄语时一定要注意等级和辈分,否则也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尊重他。
(五)小结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日本的寒暄语有两个很显著的特征,第一是定向化,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说特定的寒暄语。第二就是差异化,也就是说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说不同的寒暄语。从这些特征中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寒暄语有着上下之分,这都是源于日本社会长期形成的阶级意识。同时也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注重集团意识的民族,对于群体的意识依赖性非常强。而且侧面也反映出,日本是重视礼节的民族,喜欢把感谢之类的话说出来。但是通过以上例子不得不说日本人喜欢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喜与人争辩,对于自己的感受有时直接附和别人,不喜欢表达真实情感。
四、从寒暄语看中日两国的交际文化差异
根据以上对中日两国的寒暄语的论述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寒暄语的数量及种类上有较大的差异。从数量上看,日本的寒暄语的表达方式比中国多,有时,一个意思有好几种的表达方法,例如在见面时,中国有时就会简单的说一句“你好”,而在日本,会根据一天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从种类上看,两国寒暄语也有差异,中国的寒暄语可以分为典型问候型、问型、致谢致歉型三大类。而日本主要分为典型问候型、询问型、致歉致谢型、固定寒暄型。两国的寒暄语类型虽有相同部分,但是表达方式差异很大。两国对寒暄语的表达方法不同,可以从侧面看出,两国在交际中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这种不同,也导致了两国交际文化的差异。
从寒暄语看中国交际文化。首先,中国人更加注重情感的沟通,喜欢关注别人的隐私问题。中国人在寒暄时,喜欢问及他人隐私,例如工资啦、情感啦、年龄之类的问题。其次,中国人喜欢注重内心的交流,而不是表达出来。中国人不喜欢将感谢或致歉挂在嘴边,认为是一种客套。表示感谢时比较注重实际行动,重视行为上的回报,表达相对来说比较含蓄。在致歉时,也主要注重内心的交流,由于爱“面子”的性格,不喜欢在众多人面前承认错误。最后,中国人在沟通时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不怕有争议。就拿以天气寒暄为例,当对方说“今天天气好棒啊!”这时中国人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回答,有的人会回答“还可以吧。”有的人会回答“是啊,是挺好的。”不会随意的附和,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看法。
从寒暄语看日本交际文化。首先,日本人的交际重视等级。日本人在交际的过程中,会根据对方身份的不同,说不同的寒暄问候语。其次,日本人拥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愿意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在致谢致歉寒暄语中,有时甚至愿意用“对不起”来表示对对方的感谢,强调“以和为贵”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再次,日本人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拿以天气寒暄为例,当说“天气真好啊!”的时候,对方不管天气的好坏都会说“是啊”,即使天气真的不好也不去反驳,不愿表达自己内心。最后,日本人特别重视礼仪礼节,有时语言表达过于客气,会让一些不懂日语的人感觉摸不到头脑。
由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的交际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在交际中是一个注重感情、注重内心交流、注重实际付出却有些忽略礼仪的国家。而日本是一个注重等级尊卑,重视礼仪礼数的国家。在交际沟通过程中,中国人喜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看法,简单直接、爱憎分明,且没有固定的交往模式,对于交际手法没有太多规范,相对宽松,在旁人看来中国人在语言表达方面或许略显生硬。而日本是一个有固定的交际模式的国家,例如在固定场合该说什么话,都有着自己所遵守的模式,表现出日本人对规则的严守,且日本人喜欢附和别人的想法,不愿真实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掩饰心中的真实情感。
五、结语
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文化凝结着在那片土地上生长着的无数人的习惯与习俗。就中国和日本而言,两国的交际文化受各自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产生所谓的差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在一个国度尚会因为水土不同而孕育出相对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何况是国与国之间,不仅有地理因素,还有沉淀多年的文化因素。对待两国在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文化习惯,借鉴他国好的交际文化,树立正确平等的文化观念,严肃认真的对待交际原则,处事灵活,善于变通交际手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本文从中日寒暄语的数量和种类入手,通过中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寒暄语,列举实例说明中日在交际文化上的差异。对比中日在运用语言的习惯方面,不难看出各自的文化特点,国家的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出来,寒暄语作为人们交流的首要环节,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以上对寒暄语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中日两国在交际文化上存在差异,希望两国在今后的日常交际往来中,能够互相尊重对方在交际文化上的差异,共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铭.从寒暄语看中日文化差异[J].龙岩学院学报,2011(04):85-87.
[2]张振会.说寒暄―谈中日跨文化交际[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69-70.
[3]张娅萍.浅析寒暄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J].陕西教育(高教),2014(12):24-35.
[4]张艳军.浅谈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3):56-60.
[5]张娜.从中日寒暄语看中日文化[J].文学教育(下),2013(05):59-60.
[6]赵海卫.浅析应酬语的社会功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43.
[7]谭晶.汉语寒暄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
关键词:数字 喜好与禁忌 文化渊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00-01
数字是语言中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数字不仅仅用于计数,同时被其使用者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受到语言系统差异、、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差异影响,原本平凡的数字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数字喜好与禁忌文化。因此,研究中英数字文化喜好与禁忌差异的文化渊源,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习者从侧面了解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更能充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1 数字与“谐音”文化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谐音文化”的国家。因此,具有美好谐音的数字,例如“六”谐音“禄、八”谐音“发”而“九”则谐音“久”,在中国社会受到喜爱和追捧;而“四”由于其谐音“死”,“七”谐音“去”受到人们厌恶甚至刻意的避讳。西方国家,亦有数字谐音的禁忌与喜好的现象。数字“二”,在西方就是个不吉利的数字,遭到人们的忌讳。英语中的two来源于dice一词,而dice又是die(骰子)的复数形式,然而die(骰子)与die(死)却是同音词。古希腊先贤毕达哥拉斯视数字“二”为劣根、邪恶之源。英语词组“Second- storyman”也用来指“从楼上窗户爬进去的盗贼,窃贼”。
2 数字与传统、宗教文化
中国道教文化认为,“世之成物皆生于道,归于道,生于阴阳,变于阴阳”。因此,“阴阳”之说使得中国人民形成了喜爱偶数,以双为吉、以偶为美的传统。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工作中希望“名利双收”;祝福老人“福寿双全”;祝福恋人“比翼双飞”。
也有特例,在中国人心里,“三”和“五”虽然为奇数,却是美好的象征。在汉语里,阿拉伯数字“3”被写成“三”,其三横则分别代表“天、地、人”,即融天、地、人为一体的含义,因而有天、地、人三尊之说。道教文化还认为“物质是阴阳相对,而物质是五行生克所成,故阴阳与五行乃成为一体”。“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中国人的思想规律,它的影响遍及各个思想领域。所以汉语中含有“五”的词语很多,如“五体投诚、五子登科、三皇五帝、五谷丰登、九五之尊”等都是寓意美好的词汇。
西方社会认为“three、seven”等奇数是完美和谐的数字(十三除外),亦有其深刻的宗教渊源。基督教崇尚圣父、圣子、圣灵“三圣合一”之说;上帝用了七天时间完创造世间万物;圣母玛丽亚有七喜、七悲;祈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都是喜爱“三”和“七”的体现。西方国家对于数字“十三”的忌讳甚至是惧怕,也由于著名的宗教故事“最后的晚餐”而来。相传耶稣遭到了晚宴时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徒弟犹大的出卖而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当天是13号,星期五。因此,后人皆以为13为不吉利的数字,生活中处处规避。在西方国家,有一大部分人每逢13号且又恰逢星期五的日子,拒绝乘飞机出行、亲朋聚会、应聘、结婚等。而且在离复活节最近的星期五,不可以进行与耶稣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
3 数字与民族文化心理
北京语言学院张德鑫教书在其著作《中外语言文化漫议》中指出:“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点等。它外化的表现,除语言外,更多见于人们比较普遍地信奉的哲理、道义、宗教等精神文化产品,较广泛地认同和遵守的典章制度、凡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从张教授的分析得出,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着儒家诸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和道教诸家的“天人合一”观点,而英美文化则受《圣经》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中国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重伦理教化的社会,重视的是一种和谐,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因而也就更加重视现实的生活。张德鑫教授分析了西方民族重对立、中华民族主和谐的不同宇宙观和方法论,并精辟地指出,与西方人认为不和谐才美不同,“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审美心态中,便是从崇偶数以为美为吉的欣赏心理,积蕴成重两两相对的美学传统,即在一切文化领域和文明活动中无不以成偶成双成对为至美至善至高的境界。”
4 结论
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具有任意性的,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数字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是语言规则和社会规约而造成的。由于文化背景的因素,一个民族崇尚某些数字,认为它们神圣、吉利,能给他们带来好运;而禁忌某些数字,认为它们不吉利。这就使一些数字除了本身的意义外又带上了民族文化所赋予的社会文化含义。其实数字本身并无吉凶,不同民族对数字的笃信与忌讳,只是反映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笃信数字有吉有忌,会预兆和带来吉凶祸福,则陷入了迷信的怪圈,缺乏科学的思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既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避免由文化差异而引发各种矛盾,也要用科学态度看待各民族间不同的数字喜好与禁忌文化差异,避免盲从与误导,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社会交往。
参考文献
[1]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建华.中西文化数字的性质、涵义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86.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其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比较英语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母语良好地掌握,是很难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母语学习,要增强一种比较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