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实验的过程

科学实验的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实验的过程

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世界;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9-0035―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9.007

一 研究问题

科学发现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良好的问题解决活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小学生通过探究科学实验,从而发现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的活动过程。微世界(Mircroworld)是一个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十分有效的认知学习环境与心智工具(mental tool),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技)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国外已经有许多微世界应用于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但在国内,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很少有关于微世界的教学应用研究。如何运用微世界促进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

(1)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有什么特点,其活动过程是什么?

(2)微世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它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有效地运用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

二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

1 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

科学发现学习(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学习者通过构造科学实验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即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针对某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发现学习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习者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探究科学实验,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科学发现学习的目标、过程都十分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经历,并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方法,建构起有关的概念、原理,发展有关的认知技能。

2 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

De Jong和Nioo曾把科学发现学习称为“探索性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并对科学发现学习的过程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两类活动组成:转化性过程和监控性过程。张建伟和陈琦对科学发现学习进行了结构化分析,认为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问题表征与假设形成、实验探索、自我监控与反思概括三种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三种活动构成了科学发现学习中相互交织的三条线索。同时还强调,在整个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领域性知识(domain knowledge)和元知识(meta-knowledge)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刚提出了计算机模拟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在实验空间和假设空间中展开的双重搜索,包括有三个子过程:搜索假设空间、搜索实验空间和证据评估。

综合上述所有观点,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学习,它可归纳为三个基本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自我监控活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概括活动。在这三种活动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领域性知识、元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发现学习的基本探索活动。

3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虽然科学发现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欢迎,但是,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科学发现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优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者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新的问题与挑战。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困难:

(1)学习者在使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时,容易将其等同于“游戏”,导致无法发挥微世界的学习功能;

(2)由于受到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者对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具体表现在:①不知道怎样从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②不能正确地完成实验设计:⑨不知道应该记录哪些实验数据;④较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来得出结论:⑤对自己的实验过程不能进行很好的监控和调节,经常是随意地、没有逻辑地开展实验探索。

三 研究方法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1 总体目标的确定

本行动研究的总目标是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的总体思路,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提出具体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与操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本行动研究将设计成三轮循环,每轮的目标分别为:

(1)第一轮行动目标: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细化各个并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2)第二轮行动目标:修正、完善各个环节的策略;(3)第三轮行动目标: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 实验对象和内容的选择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3)班的学生(共30人),确定如表1所示的部分教学专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种植外星植物”、“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三个专题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种植外星植物”内容侧重于将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对比实验,学会如何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整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态瓶”帮助学生探索在封闭条件下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方法,再用于实际生活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3 微世界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微世界的设计理念是为小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世界现象的发现式与探索式的学习环境,通过操作微世界中的元件或命令进行模拟实验活动,促进小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科学发现学习,从而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种植外星植物”这一专题是根据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中“生物与环境一”单元中“设计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信息”三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拓展内容,该软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科学实验研究环境,通过探索三种养料A、B、C中,哪种是外星植物“小菱花”生长需要的养料,并找出该养料的最佳分量范围,从而帮助“小菱花”生长得最好,以打破宇宙高度,操作界面如图1。

“制作生态瓶”微世界是针对小学科学五年级内容“生物与环境(二)”中有关生态瓶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构建、观察、改变“微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理解,明确非生物、植物、动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软件操作界面如图2。

在“维护生态平衡”微世界软件中,呈现了一条由“草”、“兔子”、“狐狸”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开展对比实验,观察这一生态系统50年里草原生物数量的变化,软件操作界面如图3。

4 总体行动方案

(1)将微世界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探索微世界的使用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一轮行动计划;(2)实施第一轮行动;(3)观察并收集数据,分析效果;(4)反思第一轮行动结果并总结;(5)改进教学,细化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二轮行动计划;(6)实施第二轮行动;(7)收集并分析数据,观察结果;(8)反思第二轮行动结果,并改进:(9)以同样的模式进行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 研究过程、结果与反思

1 第一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与策略。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微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拟真实实验的虚拟环境,因此需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和适应利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学习,克服因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困难。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首先,在开展科学实验探究前,教师利用微世界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并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微世界中的科学实验分解为两个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实验方案和其它辅助工具来完成一定任务,在整个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搭建“脚手架”、同伴辅导、提供辅助工具(如Excel)、反思等策略。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微世界这一新的学习软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微世界;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填写实验方案,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作记录:部分学生利用了Excel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直观化的图形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图4(a)、(b)是学生利用Excel处理的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所得到的“小菱花”生长曲线图。

但是,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学生对微世界的“热情”过高,导致他们忽视了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等重要信息的理解,少数学生甚至将操作微世界当做玩游戏,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把握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学习的关键环节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二是未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间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1)在开始实验操作前,对学生的操作权限加以控制,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微世界,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探究任务、提出研究问题、形成了假设并制定了实验计划后,再给予学生操作的权限。

(2)教师加强对教学关键环节的把握,并针对关键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概念转变和思维发展。同时,采用同伴辅导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水平差异。

2 第二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细化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并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反思、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进一步总结三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加以改进。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在教学的关键环节,设计了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提出问题和形成假设的阶段,教师提供的知识解释支持策略主要包括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概念图支架等,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除了直接讲授,还提供了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观摩学习,同时还让学生学会利用概念图工具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建构有关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探索阶段,教师分别针对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和分析实验三个关键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包括:搭建“脚手架”、操作示范、提供辅助工具等。

本轮行动研究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要利用微世界来发现”,因此更加重视实验研究方案的阅读和填写,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辅助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由于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操作微世界和理解实验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访谈教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提出和假设形成阶段在整个课堂中处于很关键的地位,需要充分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明确问题基础上开展实验的探索。因此,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外,还应考虑在最初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任务驱动策略,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等步骤,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学生主要在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一是不知道如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较难根据分辨猜想和假设选择相关信息: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推理和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虽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针对这两方面的困难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支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轮行动研究对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并改进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案,较第一轮行动研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也发现以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发现问题

学生在形成假设和得出结论两个环节还存在着较大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

(2)改进措施

发挥小组协作探究的优势,利用“同伴辅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促进。

3 第三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实验中,主要针对前两个循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重点关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

通过执教教师的反思,可以发现:(1)各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2)教师认为微世界很适合于支持小学科学中部分难以在课堂中完成的科学实验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

学生对微世界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访谈发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能够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3)极大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实施步骤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六个环节

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实施步骤分为: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和反思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是一名参与者和行动者,实验方案和操作都应尽可能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在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计实验、开展微世界探索、收集数据,并猜想背后的规律,直到实验数据能够支持所猜想的规律,最终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迅速了解微世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

通过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试验的归纳总结,得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了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模糊评价策略。在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学生始终是进行探究和发现的主体和中心。在微世界操作中,但由于受到背景知识、思维水平等各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利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激活有关背景知识、提出问题和假设,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微世界探索和实验分析与总结,并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3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

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第2篇

摘要:《沉积岩石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由于长期的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产生了教师及学生重视度不高、实验报告敷衍了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在实验课程上进行了改革,引进了现代化的显微数码成像设备,提高了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并采用了多元化的综合实验考试成绩评价方案,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沉积岩实验;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05-02

长江大学《沉积岩石学》课程已于2008年申报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我校Y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石油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应的沉积岩实验课更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沉积岩观察和岩相古地理分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这门课进行探索和思考,并尝试改革,现分享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一、沉积岩实验内容设制的改革

本门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沉积岩与沉积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分类及各类型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并能够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描述各类沉积岩,掌握沉积相的指相标志及各种沉积相类型的主要特征,掌握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方法。本校为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提高重视度,已于2015年―2016年第一学期开始将原来的仅仅是沉积岩石学理论课后的实验课调整成独立的一门《沉积岩实验》课程,并进行考试,有单独的成绩和学分。由于本校需要学习该课的石油专业很多、班级多、学生多,针对不同的专业,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进行小班教学,一个班不超过35人,保证人手一台显微镜。其中对于本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共设有24学时,12次课堂实验课,1.5个学分,内容包括:沉积构造标本的观察及描述;碎屑岩的物质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描述;砾岩、石英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述;长石砂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描述等等,共计十二次实验内容。而地质学专业,对此实验内容基础上进行了压缩,共设有16个学时,8次课堂实验课,1个学分,具体实验内容不再一一展示。本实验课程主要实验仪器是偏光显微镜,主要材料是各种沉积构造、沉积岩手标本和薄片,并使用放大镜、盐酸等配套工具。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为强化学生对平时实验课的重视,总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从原来的20%大幅提高到40%―50%,实验考试成绩占60%―50%。

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改革

根据改革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课上的观察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思想怠慢,不用心去学习如何操作显微镜和画图;也有不少学生兴趣缺乏,没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探索目标,只是机械的写报告、画岩石薄片镜下素描图。甚至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自己不做,等着别的同学实验报告做好后直接抄袭。实验效果不佳,达不到教学要求。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可能有对学生要求不严,没有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不够新颖等问题。其次,客观上来说,因实验设备差、分组太大,每次实验人数太多,影响独立操作,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问题。后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沉积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重视程度,激发了学生对沉积岩科学研究的兴趣。

1.引进了高科技的实验教学多媒体系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配合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校于2013年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沉积岩实验室。本实验室购置了一批莱卡及宁波永新xp-213偏光显微镜,一次性可以容纳50位学生同时上实验课。同时在实验室里配置了一套显微数码成像设备,它可以将所连显微镜下岩石薄片上的特征通过电脑传输到屏幕上,这样教师上课时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同时给讲解示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学生观察的直观度和正确性[2]。同时在PPT中超链接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录像内容,收集各种图片、动画等丰富而形象的资源,从而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

2.加强教师自身的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是教学主体,其自身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实验效果的成效,同时,实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教学质量。为提高沉积岩实验教师教学水平、加强重视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院地质系开展了以下工作: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实验室的教研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均进行实验课程讲授及仪器操作演示公开课,由资深教授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全体教研室实验老师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

3.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教学质量。根据笔者的多年沉积岩实验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兴趣度及积极性,对实验课堂管理进行了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提升。例如,从实验二开始的每一次实验都需要用到偏光显微镜,让每次做实验的学生使用固定的显微镜,这样学生的到勤情况、通过成像系统有没有认真鉴定薄片的情况均一目了然。同时,有意识设计一些讨论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得到客观合理的认识,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具有初步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本门实验课的特殊性,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在身边大自然环境中寻找沉积岩现象,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校园内的大型沉积构造岩石标本、主校区的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秦皇岛基地的沉积岩石学野外实习、学校周围山上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生物碎屑形成的化石等等,都能成为《沉积岩实验》的课外教学课堂。

三、实验考试的改革

传统的沉积岩实验课,课程结束后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即为最后的实验成绩,不需要单独进行考试,实验成绩在整个课程成绩中比例较小。而我院将沉积岩实验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后,增加了实验考试,并且将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从原来的20%大幅提高到40%―50%,实验考试成绩占60%―50%,此举加强了学生的重视度和学习主动性。本门课程的考试采用多元化的综合实验成绩评价模式,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总成绩。具体实验考试包括以下几点。

1.偏光显微镜的操作(5%):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否掌握[3]。

2.实验报告(40%):描述是否准确、绘图是否正确、美观。

3.实验课堂提问及出勤情况(5%):是否认真听讲、是否思考问题。

4.实验考试(50%):综合考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具体方法是要求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一块岩石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鉴定,判断该岩石是碎屑岩还是碳酸盐岩,同时根据平时课堂上的内容格式,更进一步进行系统地鉴定、画图,并准确地对岩石薄片进行定名。

其中,1―3点的成绩作为总成绩的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作为考试成绩,按照比例综合后作为这门课的总成绩。

四、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在沉积岩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考试进行调整改革,最终得到师生一致好评,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好的效果。目前,国内高校陆续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在此背景下,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也与时俱进,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夯实基础理论,强化实践和创新意识,以期培养更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胡光明,胡九珍,罗进雄,等.国家级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考试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16,(2):24-27.

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本科教学;“国际结算”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101-03

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学中,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因此,研究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开设“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的必要性 一方面,传统的“国际结算”被归为国际金融课程的一部分,理论化色彩很浓,教师基本上只是从国际结算支付方式上去研究或教学,没有结合外贸企业的实际业务去研究。“国际结算”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与抽象化。“国际结算”的很多教学内容是来自一些国际惯例、条款, 内容枯燥,头绪繁多。学生普遍反映“国际结算”难学,知识掌握不牢。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实际国际结算工作,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银行和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相应地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实践环节内容,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贸易类专业以“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取代了“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主要是处理外贸业务流转及结汇过程中的各种单证, 包括阅读、理解信用证和制作发票、提单、保险单等单据,这种技术性、技能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然而,银行和外贸企业需要的是不仅能够进行单证操作而且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国际结算人才。仅仅学会处理各种单证,还只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职业要求,只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低层次需求,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学生来讲,仅会处理各种单证,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无法支撑其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目前,国际结算及其相关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银行普遍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国际结算人才,对外贸行业来说,国际结算知识与外贸单证操作技能也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结算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外贸单证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结算人才,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进行改革,尝试将传统的“国际结算”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开设“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2 开设“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的可行性2.1 教学方法的丰富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方法被国内外专家提出并加以运用,有些教学法已相对成熟。例如,案例教学法,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由教师选定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引导他们发现、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项目导向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有目的地选定一些活动项目,以这些项目为导向,围绕项目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形象生动的场景,在有“情”之“境”中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积极思考、探索的氛围。

2.2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基本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英语基础、专业基础都比较好。部分教师有过相关的业务经验;许多学校推出了“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业务实践;学校从银行、外贸企业等单位聘请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这些措施,为高校打造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高素质的国际结算教师队伍,为有效开展“国际结算和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2.3 教学条件大幅改善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使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各高校纷纷设立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购进专业教学软件系统。同时,多媒体教室的广泛使用也给开展多方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些高校还开通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学生课内课外均可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无障碍交流平台。

3 “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3.1 课程内容的整合

3.1.1 调整传统结算方式的教学内容

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大传统结算方式目前仍是我国外贸企业涉及最多的结算方式,尤其是信用证方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理应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的先修课程,在介绍支付方式这部分内容时,对传统的结算方式已进行了相应的讲授,所以不必再赘述其基本概念和业务流程,而是应当将相关的国际惯例融入进来,这样一来,既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设置,又避免了单独讲授国际惯例的枯燥乏味,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 重视新兴结算方式的相关内容

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中的传统地位是国际结算中介,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逐步演变为集账务处理、信用调查、风险管理、担保、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机构,从而使国际保理、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新兴结算方式快速发展,而这些结算方式在提供高层次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需要高素质的业务人员。因此,在教学中应给予这些结算方式充分的重视,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过去的教学中仅仅对它们的概念、当事人、特点等进行简单的介绍,现在应增设其具体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文件操作,如常用银行保函格式、保理协议等。

3.1.3 突出单证制作的应用性特点

单证工作贯穿于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工作量大,时间性强,覆盖面广,不仅需要外贸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必须与各个相关部门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同时,外贸单据也是处理争议,解决索赔的重要依据和法律文件。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应占有合理的比重,突出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意与各种结算方式有机结合,不能单纯地介绍单证的填制。

3.2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3.2.1 运用案例教学法介绍结算方式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遵循时效性、代表性、启发性兼顾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案例,从而结合有关知识点,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其次,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案例,对案例的性质、内容及分析要求作相应的说明,防止出现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再次,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若案例涉及内容较单一,可以直接采用分散讨论方式,若案例涉及内容较广,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形成小组集体观点,再组织发言开展竞争性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充分思考,积极讨论,除关键问题外,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不断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作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最后,要对讨论情况作出正确的解答,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错误及造成错误的原因。

3.2.2 运用任务驱动法完成单证制作

单证部分内容主要是处理外贸业务流转及结汇过程中的各种单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特色突出,实践性极强,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发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简要介绍发票的主要项目和常用格式,再设计一个具体的信用证,准备一张空白发票或是让学生根据信用证内容设计一张适合的发票,由学生独立制作出符合交单要求的发票。针对所制单据存在的问题,安排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更好地掌握制作单据的要领,而不是仅仅会在单据上机械地“填空”。

3.2.3 运用项目导向法开展实验教学

在每一种单据的制作均已学习完毕的基础上,实验教学环节是对单据制作的全面系统训练。这一环节可以采用项目导向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规模适中的小组,如一个自然班作为一组,然后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布置一个相同的项目。比如,布置一个以托收方式进行支付的贸易合同,让学生根据该合同缮制相关的发票、装箱单、提单、汇票等单据,最后填制一份托收委托书,从而站在出口方的角度完成一个以托收方式进行的结算项目。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小陷阱”,激发学生全局性地分析项目,完成项目。最后由学生提交全套单据,教师在批阅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尤其是要注意把整套单据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单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3.2.4 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集中性实践

集中性实践环节是对“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所涉及知识综合性的运用和实践。这一环节应开设在理论课和实验环节之后,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活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学生根据情况组成两人或多人的小组,小组内成员虚拟一份贸易合同,并根据合同中选定的结算方式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按照相关业务流程完成全部结算步骤,缮制和取得全部所需单证。教师在整个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评判者的角色,整个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3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3.3.1 考核环节要综合全面

考核应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部分的考核可以通过期末考试这种传统方式进行,卷面成绩按一定比重计入总成绩。实践部分的考核可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集中性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考核的比重。

3.3.2 开展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

一方面,“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国际惯例、票据、单证等内容具有标准性、通用性和国际性的特点,英语是从事国际结算业务的通用语言。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专业性强,教学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学中既要一定程度上运用英语开展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原汁原味,又不能片面追求英语授课的形式,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所以,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不失为好的教学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国际结算》课程情境教学初探[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54-56.

[2]江波.论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0-52.

[3]彭一峰,莫红梅.实践性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4):59.

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专业语言运用;课堂效率;教学氛围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4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99-02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高校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生来学习其相关课程。其中,如何结合该类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者的专业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熟练专业语言的运用

市场营销课程本身融合了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及知识,作为市场营销课程的专业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熟悉、熟练不仅仅限于课本基础知识,还要深层次地从理论背景、相关领域知识、应用知识等方面做到熟悉、熟练。并且要学会如何在知识之间建立起合理的架构,使理论深度、知识体系、应用层面都涵盖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教师的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

1.1 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前提

熟悉、熟练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基础。但作为授课的主体,教师能否把所授内容明晰地教予学生,是否能在授课的全程以标准的、流畅的、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授课,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的调动一部分就是源于对教师的表达能力的评价。如果能在这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学效果会有显著的提升。因此,用脱稿的方式,将授课内容熟记心中,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地用专业语言加以阐述及应用,是必不可缺少的。

1.2 教师的表达能力还体现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互动过程中

教师能否用生动的、明确的语言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参与到与学生的讨论之中,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尤其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性要求教师要具备与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把课程的理论观点和实时动态更好地通过语言沟通的渠道来展现。而且这种教学效果的显现是非常即时的,对于师生之间而言,都能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对于教学效果的实际体验。因此,教师在营销课程的提问、案例讨论、习题解答等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做到语言的生动、明确,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提高,无疑非常重要。

1.3 口语表达强调与专业的适宜性

每门学科都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作为高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其学科领域里的新知识、观点、信息也是大量存在的。作为专业教师而言,如何从适合课堂教学的角度,选择其中的重要内容,运用符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语言及其形式,来教授学科知识及动态,是对教师能力的较高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口语表达强调与专业的适宜性,使营销专业课程知识能在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授课中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做到与不同专业特点的适宜,就能让营销课程的专业理念、战略策略方法有更好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如在营销理论基础部分,要讲到与不同学科专业的异同性;在营销实践环节部分,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及要求来分析营销的应用性。

2 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如何把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体系清晰地教予学生,是专业教师的基本功。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明确学习内容的框架、内容的主次等最基础的方面,学习就会失去明确的方向。作为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要能通过课堂教学,把这些最基本层面教予学生。

2.1 明确学习内容的框架、内容的主次

市场营销课程的各章节内容既独立又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每一章节,即要阐述出各自的核心和主要观点,还要在授课过程中,在各章节的观点上实现合理的链接,以让学生能以整体的逻辑思维来学习市场营销课程,而不是断章取义。从开课之初,就要在教学中建立起让学生把握学习框架和学习主次的观念,尤其要掌握各章的核心及主要观点,阐明理论及应用层面的知识,并且要把观点之间的关联性指明,这些都为掌握市场营销课程及活学活用打下基础。

2.2 重视对课后习题的指导和练习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应用性的学科课程,各章节的课后都配有相应的习题,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及应用所学内容。作为教师而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对课后的习题进行整体及有重点的辅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从练习中获得有关学习的经验和启示;还要着重强调每章节应用性问题的比例、难易程度及与其他章节的关联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如何把课堂内的教学时间安排得恰当合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相得益彰,让学生理解和初步把握授课内容,这些都是专业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教学内容分主次依次讲解,要预留出课后习题指导和练习的时间,并依据每章节的授课内容而定。如对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行为、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策略等部分要注重通过对课后习题的多形式的练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关注教学氛围的形成

如何让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环境更优化,与教师是否关注教学氛围的形成是直接相关的。而且每学期的第一次课是很关键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师生双方来说,是建立师生互信的基础。在以后的每次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否能够生成和延续,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能动配合。而其中教师的作用较主导,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教学氛围的影响力,没有或缺乏调节的能力和技巧,或没有主动调节的意识,教学氛围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学氛围有好的可能性,但一般情况下,没有主观调节和促成的观念及行为,适合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教学氛围不会自动生成。

那么,作为教师而言,如何让教学氛围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 增加互动教学的比例

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借助很多案例,案例比例的多与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单一由教师来讲解,不仅学生的参与度会降低,而且教学氛围也会有一定或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方式和方法。教学媒介的综合化是需考虑的问题,借助于课本、板书、课件、视频等,让教学处于丰富的教学情境下,易维持学习的关注度、兴趣点,使书本上的文字知识能以较生动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让教与学在互动的氛围下,达到学生愉悦、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的目标。教学形式也要多样化,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要实现互补。让单一讲解相对枯燥且学生参与度较低的形式的比例适当降低,让互动教学形式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适当提高,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形成较浓的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

3.2 师生就教学达成共识

教学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教学环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下,教学效果会有相应的表现。市场营销课程较强的应用性及运用案例等形式教学的特点,在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生成上具有些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优势。对于教师而言,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技巧等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积极主动地把握每次课的教学氛围的建立要素,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调动教学效果的多方要素,如学生、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协调配合等,让教学氛围不断形成自然生成的能力,这也是教学能力相伴生长的表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是教学氛围生成的重要影响者。学生的学习理念、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等对于教学氛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师生双方就教与学是否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平等沟通的关系是否能构建起来,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与否的关键因素。如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目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等方面,师生的沟通必不可缺少,尤其在前期的教学中要达成共识,对于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和预期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市场营销课程作为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还是获取该类课程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能否优质高效,关系到该类课程的知识的汲取及应用。因此,从高校市场营销课程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学习者学习参与度的提高,从口语表达、课堂效率和教学氛围等视角来分析高校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对于该类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6-99.

[2]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5-151.

[3]郑金洲.互动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65-75.

[4]胡小勇.案例研究的理论与实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0.

[5]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5-21.

科学实验的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文学作品赏析 教学模式 素质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是美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结晶,折射着美国优秀的人文智慧。其内容涵盖了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及经典作品,反映了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南北战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高校语言教学课程中开设《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感受优秀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提高人文素质修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夯实基本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态度,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探究作家的创作倾向、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系统把握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提高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悟能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知的能力和基于审美与理论思辨的文化鉴赏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

1.《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我国语言教育日益重视与国际的接轨,在注重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强调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改变我国语言教育中,学生实用能力不强,不能流畅地用英语交流、看不懂英文原著等状况。从目前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仍然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所选的名著,都是用地道英Z创作的,作品涉及的词汇量很大,很多句法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如果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很难非常透彻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晦涩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在教学中,《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语言能力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内容,化繁为简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鉴赏作品,初步掌握文学批评、文体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和审美能力。这对很多“重语言轻文学”,惯于逐字逐句地讲解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再次,在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语言基础性、工具性的现象,而对于语言与文化或文学的关联性则重视不够。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与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语言点和教学重点,往往忽略其中作品的人文美感,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真正的教学意义。

最后,思想上受到就业与升学的影响,存在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认识偏颇。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化,社会化、职业化、现实化令很多教师与学生,都非常重视效用比较明显的实用英语学科,对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型学科的重要性则认识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实用学科上,比如商务英语、口译、写作等,而忽略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英语中的教学效果。

2.《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改革不是对以往大学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高校外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基础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拓展了高校语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将其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意义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三、《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探讨

《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进行鉴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写作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建议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兴趣特点及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根据体裁赏析作品。文学作品的体裁决定了其表现形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的运用也是迥然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小说语言一般强调通俗易懂、详细刻画,诗歌、散文等则要注重凝练、寓意深刻。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体裁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其创作技巧、语言表现手法,进而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2)结合作品学习语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不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是比较难学的。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如果对语法不能有效掌握,就会影响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甚至难以读懂这些文学作品。而且,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都是用美国英语创作的,由于年代久远,其语法与现代美国英语语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此进行明确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内容来学习语法,否则,脱离语境的语法学习,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撰写阅读心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写作的成功范例,也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用英语语言进行总结表述。撰写阅读心得,能够加深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优秀作品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4)多角度鉴赏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鉴赏也一样,不仅要从专业语言学习的角度去鉴赏,还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结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去分析,以全面理解作品,探究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创作理念,避免枯燥、乏味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兴趣。

(5)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实际调查,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部分作品篇幅较长,而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一定的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中开展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对于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来说,文学课教学内容比较多,但是,课时设置又相对比较少,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法,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课堂时间分为讲授与讨论两部分,在讲授部分,主要针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要素进行教学;在讨论部分,则采用小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前面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人物、主题、风格等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讨论完毕后,每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及汇报,进行相应的点评与总结。这种讲授与小组教学模式,不能使师生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也增进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与写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专题研讨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用于表现自我的自信。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帮助学生成立美国文学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小组,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形式,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拓展成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另外,还可以组建英语戏剧社团、设立英语电影周和英美文化周、美国文学俱乐部等,形成一个立体式的、学习氛围浓厚的英语文学学习环境。

3.突出美国文学作品的整合教学与文化传递功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言类文学课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文学原著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教育的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作品,集中起来进行整合教学,集中讲授该类文学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与境遇,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该时期的社会背景,并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与体验作品中的丰富情感,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把握西方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切实要求。通过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来提高文化认知与文化传递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妨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深入挖掘作家及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体会该作品,从而提高自身鉴赏性阅读能力。

4.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是《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证,要改变当前一卷定最终学科成绩的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创新教学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比如,单元测验可以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同时兼任出题教师、比赛评委和竞赛选手,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形式,为学生创建师生互动、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将学生在自媒体上的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与学生过于重视语言点与知识点学习的现状,将其教学重点落实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是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外语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必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新时期外语教育趋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佩臣.高校外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