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入门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因斯坦曾说过: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对哲学专业了解不深的同学往往对这门学科有些误解,
认为哲学是艰深晦涩的。
其实哲学并不难,
它回答了世界最本质、最一般的问题。
选对了哲学书,
不仅可以帮助专业同学更好地了解哲学内涵,
非专业的同学也可以读得相对轻松些。
外国哲学:两本不同的《西方哲学史》和一本《哲学史教程》
第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与评论家伯兰特・罗素的一部哲学名著,出版于1945年,全面梳理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译者为何兆武,下册译者为李约瑟,后者本身就是一个中文很好的英国人,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艺术史的。罗素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与哲学交互作用的。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所论述的主题:哲学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的独立思考,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是“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书上、下两卷约80万字,但作者学识渊博、文笔幽默、旁征博引,中文翻译也相当精准,读起来并无枯燥晦涩之感,具有相当的趣味性,是入门书的好选择。
第二本《西方哲学史》的作者是弗兰克・梯利,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梯利在本书的序论里说,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所以这本书涉及哲学范围比较广泛,相当于哲学界的百科全书,力图公正评价哲学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内容繁多但书籍叙述依然简明扼要,无重复嗦之感。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比,这本书更为客观,对哲学的研究范式也更为规范。梯利的哲学史是哲学史家的哲学史,而罗素的哲学史则是哲学家写的哲学史。哲学家写的哲学史最大的问题是带有哲学立场的偏见,因为他总是从自己的立场看待其它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哲学史则不同,他们往往比较客观地看待其他哲学家。
《哲学史教程》的作者是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史教程》是文德尔班的一部颇有影响力的哲学史著作。在书中,文德尔班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史,对于研究西方哲学史以及文德尔班本人的哲学思想很有参考价值。学习哲学最怕的就是钻到哲学史的林子里,看不到之间的脉络关系。本书中包含了文德尔班的写作思路,条理分明地把对立的哲学史关系理顺,对各个思想流派的介绍也相对准确。他认为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时代开启了一个人类学的时代,苏格拉底希望超出人与人之间主观的判断,来达到一个客观的定义或者判断。其中还提到了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斗争,之所以没有陷入到有关知识和道德的主观认识,是因为苏格拉底想要超越主观性建立一套秩序。本书的难度较大,不适合于做入门教材,可在入门之后阅读,取其系统性之优点。
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第一本是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是著名的哲学家,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对于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史,以前有一种争执。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而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作者对于自己理解较深的思想家,比如孔孟的解说比较到位,宋明理学也写得很好。写到老子,就有些磕磕碰碰了,比如他这样解释“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能用任何有限的概念、语言来界定‘道’、表达‘道’和说明‘道’……不是强调‘道’是超感知超认识的实体。”这种解释虽有新意,但老子确实把“道”视为一种极难把握的本体,而本体之不可说或不容易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看法了。但是,本书就现在看来仍然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总体相当不错。
第二本是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原名梁鼎焕,毕生致力于中国儒家文化的复兴和著述研究,本书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内容。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对东西文化加以比较,极富开创性和启发性。他认为西方哲学是思辨和抽象的,这也比较准确,中国人看事情讲究合情合理,情和理都交织在一起,西方人则是理就是理,“情”很少提到,奠定了文明的特征。这本书虽然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书籍,但东西文化比较部分值得品读。
其他哲学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理想国》
推荐对康德哲学有兴趣的同学阅读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书中对康德哲学的三个方面,即对认识论、伦理学以及美学方面的介绍都较为清楚、准确。李泽厚在书的最后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人要循着康德和马克思的路前行。他认为康德和马克思是一脉相承的,最后要回到人本身,不受外在观念以及神灵的控制,回归人的实践生活。中国最初把康德和马克思联系起来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李泽厚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很有创意。
1.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中国自古人文与自然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智慧相互交融。中医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1.1.1“人才”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人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责任感、正直、合作等良好品格,才能担当起科学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品性教育属于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培养具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应避免模式化教育尽管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流,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现今中医学要实现现代化,对其理论的攻坚仍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现今对中医学的教育,经验传承早已走在了理论深入研讨的前面。回顾中医学发展史,至明清时期,中医学经验总结早已形成了一部部的全书、类书、丛书,但中医学理论提升却遇到了瓶颈,难以升华,难以与近代自然科学接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近代中医学出现了生存危机。故而,中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现今仍然应有别于模式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如浙江省“两会”上代表建议的“鼓励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2]。对此,文史哲等传统思想文化底蕴的倡导,当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举足轻重。
1.1.3自然和社科科学各领域均需哲学精神的普照现今,社会、文化、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处于倍受冷落、令人尴尬的地位,殊不知,历史上许多大师级的自然科学家,其辉煌成就的取得或提出有价值的预言与其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如爱因斯坦曾表示他得益于哲学思索不少于他得益于自然科学训练[3]。诚然,许多具体科学如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及以理论物理学、数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各领域,其流光溢彩均得益于哲学精神的普照。中医学是最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因传承,且能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一门学科。虽然京剧、书画、武术、中医为四大国粹,但只有中医学融儒、释、道、兵、武、艺、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炉。由此,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学教育均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的铺垫和源头活水的注入。
1.2古代汉语等传统文化功底为中医学子成才之基础现今中医教育界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即:现今中医学科班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还比不上民国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家,如恽铁樵。其原因现已达成共识,如潘毅教授所云:中国近代在引入西方科学时,对中国优秀本土文化采取了“浮云”化态度[1]。中医学子既缺乏文化积淀,又欠缺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现今虽有《医古文》课程的开设,但对于高中阶段古典文化底蕴只有幼稚园水平的中医本科学子,仅靠几十节课堂教育是打不通已接近淤阻湮塞的中医学思想文化经脉的。现今的中医学子,即使是本科生,其文化储备中对“《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1]也鲜有涉及,从而对“原味中医”看不懂,故潘毅教授著书立说,着眼于中医学子现今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向中医人渗透、剖析原味中医学理,而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本是“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小菜一碟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子虽然对阴阳五行等学理已初通,但还谈不上游刃有余,研究学术亦经常会碰壁,写作论文说理也难透彻,只好以西医学认识作为论据。当然,西医学研究成果未尝不可作为一种“微观象”来丰富中医学术,但一般硕士生其论文并未使其真正融入中医学乃至系统科学学理中去,拼凑的学术并不是透彻的学术,“半中半西”,并不是“和而不同”的中西医之融通。总而言之,中医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皆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与积淀,其深浅厚薄决定了中医学子将来是否可成为大才。
1.3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可使中医学研究更具“景深”历史是一面镜子,与人以借鉴;历史亦是时空之长河,予人以时空的坐标。任何人或事物只有被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才能变得立体起来。中医学的历史是厚重的,任何中医学术研究均不能脱离开历史而投机取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则是临床文献研究,如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即是典型的例证。而以临床文献为起始纳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证据体”的构建过程,则属逻辑研究方法。形式逻辑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尽管原味中医学其础理论最常用的是象思维方法,但作为临床实证研究,遵循逻辑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如同潘毅教授所言:中医是道理合一的医学[1]。
1.4中国古典哲学成就了中医学术及教育的智慧高度潘毅教授认为,中医学不纯粹是一门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它的底气、根源或谓“深海下的海床”即是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和”即是中医科学与文化之灵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之演示是基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彻领悟。中国古代先贤立“道”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医学法之即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学的学理和技术只有在道统领下才有生机与活力。
2结语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几何入门教学也是如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首先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订出平面几何教学的整体计划和具体措施,选用符合几何学科认知规律与学生认知特征,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分散难点,分层递进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到“四个强化”。
1.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源泉,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或它的内在动力体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部分。学习兴趣是探求知识,理解事物的推动力。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他对科学的兴趣来自数学,而对数学的兴趣又来自欧几里德几何。”这说明几何中蕴含着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有利因素,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实质,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形,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知识的应用广泛,变枯燥无味的苦中学为乐中学,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进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出生活中常见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几何问题,
2.强化概念的直观性教学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准确理解概念是进行严密推理论证、计算的基础。几何概念一般都是较抽象的,在教学时,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实例、直观教具的演示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观察,动手操作,沟通概念与图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特别是从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思维情境,使学生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理解掌握概念。如:“垂线”这一概念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观察学校的旗杆与地面的关系,辨别旗杆栽得“直”还是有点“斜”,再结合相交线教具的演示、观察,学生亲手测量相交线所组成的角的大小,当测得有一个角是直角,再让学生观察这种情形与其他三种情形的区别,导出“垂线”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举出有关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来强化所学概念的直观性,加深理解所学概念。
3.强化“几何符号语言”的训练
在几何教学中,离不开“文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表达
形式,强化“几何语言”训练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必要条件。初一学生已懂得了语文上的看图说话,英语中的“英”“汉”互译。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学生及时把所学的定义、公理、定理等根据不同的图形特征,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符号语言。如: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基本图形为: a b c几何符号语言为:a//c,b//c a//b或a//b,c//b a//c或a//c,a//b c//b 帮助学生理解:两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逐步从直观的图形语言过渡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再由抽象的文字、符号语言返回到图形来强化理解,形成“互译”能力,为推理论证的顺利学习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扫除“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障碍。
4.强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蒲团子于2005年12月谨识
1、您是怎么入仙道之门的?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为什么?
1927年,我13岁的时候,外祖母送我到绍兴东关人寿堂药店做学徒,工作之余,自己便阅读医药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在读本草类的书籍时,每看到轻身类、长寿类、成仙飞升类药物时,我都有浓厚的兴趣,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因此,我便开始购仙道方面的书籍,寻求修炼的方法。当时,我们药店有一位位俞喜仁先生,对修养工夫很了解,我在看书的同时,也向他学习。1933年,我19岁时,开始离开药店,到四处寻访修炼方面的老师。至于真正的入门,是在1946年正式拜陈撄宁先生为师后,才真正地掌握了仙道修炼的方法。
2、有生必有死,生是什么?死是什么?
简单地说,生就是一件事物的产生,死就是一件事物的消失。即如人,从母胎中,哇地一声落地,即为生;等到人的呼吸断绝,心脏停止跳动,即为死。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界的一个定律,任何事物都不能避免。中国的神仙家有感于此,不满足自己生命有生有死之自然定律,以期人胜于天,便发明创造出种种养生、摄生、再生、长生等种种的修养方法,来与自然之定律抗衡,以使生命能长久的存在,而不至于灭亡,这就是仙学的方法。至于所谓的轮回学说,乃宗教家言,难以得到今天科学家的验证。
3、仙学是什么?道学是什么?
简而言之,仙学就是让人长生的学问,道学就是研究宇宙根源的学问。一种是偏重科学的仙学,一种是偏重于哲学的玄学。说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因为他有方法可以实验,有结果可以证实;说道学是一门哲学,是因为他以理论为主,其中有讲天道的,有讲人道的,有讲帝王之道的,非专指某一项事物而言,也没有一种具体的方法。在中国古代,这两门学问是不相同的,到了现代,人们常常混为一谈,修仙也成了修道,修道也成了修仙,与古人的意思不太一样。
4、怎么成仙?怎么得道?此两者,最后一样或者有差别?
成仙,须要经过一定方法的真修实证,最后达到长生的目标,即可名为成仙;得道,只要明白了道的原理即可算是得道,并不限定长生。古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个道理。其结果自然是有区别的,得道是明理,成仙则是出阳神,或形神俱妙(即白日飞升)。现在一般意义上讲的得道与成仙,其实是一个内容,所以现在所谓的得道与成仙二者没有不同,但已失去了成仙与得道的各自本来意义。
5、什么是君子、贤人、真人、神人、圣人、仙人?
君子、贤人、圣人,是做人的标准;真人、仙人,是成仙的标志;神人多流于宗教家言。另李涵虚《定观经约解》中有一种说法,“延数千数岁,名曰仙人”,“炼形为气,名曰真人”,“炼气成神,名曰神人”,此说与上说则稍有不同。《庄子》一书中所谓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神人”,是指修仙的人而言,但还未达阳神出壳的地步,即与李涵虚所论之神人不同,与普通宗教意义上的神人亦有区别。
6、仙学的入门有什么条件?什么人与仙学有缘份?
学习仙学,最好能多读书,并且要有科学的态度,有实践的精神。读书可以明白仙学的道理。只有道理明白,才能科学地进行实践。科学的态度是学仙者必须具备的,因为仙学是靠实修实证来验证。如果没有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正式做工夫则多有妨害。实践的精神,是指学仙不仅只停留在理论上,还要进行亲身的实验。只有自己能亲身实验,对理论上的知识才会有一个真实正确的认识。
凡是喜欢仙学的人,都可算是对仙学有缘份。当然,对有科学研究精神的人,仙学则更为欢迎。(蒲团子按:科学精神是指仙学研究与实践时所持的态度,与所谓的学术化科学不同,读者应注意之。)
7、仙学修炼是否分“渐道”与“顿道”?为什么?
仙学修炼有渐道与顿道之区别。这是因为人类的体质不同,禀赋各异,再有时代、环境、习俗、礼教、道德、社会、宗教、家庭、信仰、法律、性别、年龄、学问、志趣、传授种种限制,遂产生“渐”与“顿”不同的法门。
8、“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成“人”与“山”?
《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人山也。”仙,就是长生不死的人。过去的修仙者,最后都要进入山中做最后的了手工夫,古书常有“归人山中,不知所终”的记载。所以,“仙”字从“人”从“山”。
一、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想,我们的数学教育(学)是不是只是为了让学生考得一个好的分数呢?直觉与理智都告诉我们不是,那我们的数学教育又是为了什么呢?这就涉及追求高中数学教育的价值问题了。高中学生的特点在于他们已经喜欢上了理性思维,他们更希望通过理性的眼睛来看世界。而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句话只是告诉我们“数学有重要的作用”,并没有告诉我们“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于是我们还要继续探究。在笔者看来,高中数学教育的价值,也就是这个“重要的作用”至少包括两点内容。一是数学教育能够促使人们去发现新的东西,亦即创新。数学与创新有什么关系?在笔者看来关系很大。比如说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遇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求而不解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数学问题,也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的问题。将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形成的品质延伸到创新当中去,学生就会形成一题多解中的创新思维、多题一解中的综合思维、求而不解却不放弃中的坚韧品质,而这些都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二是数学教育能够丰富人的内涵。在对数学史的浅读和对现代数学故事的品读中,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数学家身上好像有一种特殊的气场,这种气场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虽然我的感觉不一定代表所有人的感觉,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那些长成大人的高中学生,我还是有意识地给他们渗透这种意识,尽量让我们的学生也多多少少具有一点这样的气质。比如说二次函数解题方法的睿智、韦达定理的精练、曲线方程的对称美等,这些知识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史,而当我们引领学生读史以明智时,学生就会生成这样一种气质,从而使得内涵得以丰富。
二、高中数学的特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