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建筑与技术

工程建筑与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建筑与技术

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

一、绪论

近年来,中国愈加重视生态问题,决不能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中已经提出了关于建筑节能的明确规定,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目标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与环保的共性问题进行探索,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质和建设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建筑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

二、国内建筑能耗状况分析

数据表明,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47%,建筑垃圾占社会垃圾的45%。在如此庞大的数据下,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岌岌可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周福霖在中建一局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的建筑工业化程度仅仅为3%~5%,这样的数据是足够令人警醒的,如此大的建筑行业规模仅有这样的发展水平。[2]与西方相比,欧洲工业化程度有75%,瑞典更是高达80%,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有70%,从此类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及其不平衡性。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本土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波及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频现,影响的是全人类的发展。联合国多位成员曾要求中国为其能源环境问题支付巨额修复问题。建筑作为占比重如此之大的行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建筑施工质量低下,规范要求力度弱,建筑垃圾,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中具体的建筑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在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能耗方面,机械化的进度的高低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程度高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力财力,因而在现场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也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大量使用的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机械的运行周期长且能耗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消耗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账,除了自身投入生产的消耗,浪费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举个例子来讲,在基坑抽水过程中,抽水设备常处于一种不关闭的状态昼夜工作,除了工作需求外,一定的情况下设备是空转的情况,监管不力在这里需要承担到很大的责任。并且在现场施工中,往往由于赶工期,施工方均将重心放在工期进度中,机械设备仅是为了工程服务的想法是它的位置总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加上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大型机械的频繁应用管理却不够完善,重型机械一般处于超负荷运转,本身对于机械来说就有很大的损耗,因此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必定会加速机械设备的老化,这样就对于能源的损耗大大的提升,除了消耗之外,机械设备也会因为超负荷运转提前进入报废期,这都是能源浪费的叠加。

其二,建筑施工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电力消耗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呈现出疯狂的圈地行动,对土地的利用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土地资源紧缺,施工企业便会在实际工程中,通过一些手段增加地皮的利用效率,其中不乏采用缩小楼间距,增加楼层,进而出现采光问题,照明需求便是一个长期且不能缺少的能耗消耗反映。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建筑物模式处于传统高消耗,家用电器,冷热设备大力应用,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即便是三峡一整年的发电量也覆盖不了建筑电能的消耗。

三、施工技术优化方式分析

建筑能源控制需从施工过程中即刻进行,优化施工技术要求及标准,是进行建筑能耗控制的不二法门。合理的采用一些优化模式,在理论值上可降低至目前能源消耗的1/3。在硬指标方面,从照明情况、机械设备电力、建筑卫生、场地规划、施工规划等方面进行控制,高效利用能源。在弹性指标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约束力,并合理的应用现有资源与人工的安排,使工程项目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开展。

其一,做好土地Y源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作为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关注环境与能源消耗问题。照明用电可通过提高建筑物透光率,提高工程采光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夜间施工,控制电力消耗。建筑物内部空气流动性要好,降低空调的使用,不少用户对于住宅质量的要求提高,自行安装新风设备,新设备的应用确实有助于住宅内部环境改善,事实上,这也是当前环境恶劣发展下的无奈之举。若在施工中便能够将室内的基本问题用大自然的力量化解,这也是节能的一大壮举。

其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应用。能源消耗的重点就是能源枯竭,人类将有可能从这个星球消失,地球重新轮回,就如同人类不曾来过。既然,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存所需的光和热,就应该在生活中把这些馈赠应用起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降低能源消耗的举措。新技术应用于住宅中,对于企业及业主双方都是一种提高。

其三,施工过程能源消耗控制。大型设备注重保养、维修,降低其损耗率。在采购和租用设备中侧重于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的设备,即使租买价格略高,但从长远而言,这是为企业节约开支的良好手段。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中,多做市场调查并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力求选取优质又环保的绿色新型材料、建材、反光玻璃、保温材料等的应用,降低对其他家用设备的依赖性,从源头处改善目前的消耗模式。

四、降低建筑能耗的新技术分析

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中,技术与材料不断更迭。目前,能够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反馈效用的几类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施工的新材料――钢纤维砼、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对建筑节能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掌握新技术的核心用法,对于企业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长足的作用。目前数据披露,国内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占据到全部类型能耗总和的1/3,这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并且更甚的是,是气候相近国家的两到三倍,所以在G20峰会时,我国才会收到别的国家的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谴责。建筑节能的脚步不仅不能停歇,且更应该加快,这是与环境争分夺秒的改革。

五、结语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力的推动,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上行的不二选择,国民产业――建筑业要想从传统的僵化的模式中脱离开,就亟须改革,这不仅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中国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与建筑能耗的降低是必须要向前迈进的一步。

(作者单位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黄宥睿(1994―),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系学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水技术;排水技术;施工措施

1.分析建筑工程给水的技术

1.1增压设备

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商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导致在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气压给水技术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2储水装置

常用的储水装置是设于屋顶的调节贮水水箱,由于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改进很大,目前正向多元化发展。从材质看,新颖水箱说有镀锌、复合钢板、搪瓷、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箱,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没有污染,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随着材质的改变,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也发生改变,装配式水箱和组合式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质量,既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并缩短现场施工安装时间,又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浮球阀关闭不严而造成的漏水问题,同时,也使水箱从重力供水变为压力重力供水的新工况。钢筋混凝土贮水池也是常用的储水装置,水池底部及内壁要铺设白瓷砖。

1.3节水技术

建筑中水的应用已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一些城市中有些已明确要求废水回用,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在节水设计中,沐浴排水、盆洗排水等都可以作为冲厕用水的水源,中水还可用于消防、洗车、清扫、绿化用水,这样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又可缓解水资源不足。中水水源可取自于生活废水和冷却水,一般情况下可按以下顺序取舍冷却水一沐浴排水一盆洗排水一洗衣排水一厨房排水一厕所排水。需要说明的是医院污水不易用作中水水源。在建筑中水设计中,将污废水分流,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可以回用。

1.4分质供水

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是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优质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有桶装供应和管道分支供应。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筑给排水的技术

2.1卫生沽具

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卫生洁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旋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康健和休闲的效果。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漩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纳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国外许多知名厂家也进入了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

2.2排水通气技术

排水通气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与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措施

在建设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的控制重点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其监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不同的。

3.1工程施工前期阶段

首先监理工作必须熟悉施工图及设计意图、要求,熟悉、了解室内给排水管道与室外给排水管道的连接位置,管道过基础、墙壁、楼板的位置标高和施工方法;了解设计图要求的主要材料规格、型号及质量标准以及建设方或施工单位投标时承诺采用的材料品牌,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主要材料,为工程施工质量打好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

3.2土建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在排水系统的排出管及给水系统引入管穿越建筑物基础处、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处,监理工程师应跟踪检查是否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预留了孔洞和设置了合格的套管并要求管道安装完成后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150mm。在首层室内地面回填及捣制混凝土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安装完成埋地的给排水管道,注意伸出地面管道的垂直度及对照图纸有无遗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现场要求。给水管必须做水压及通水试验,当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给施工单位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签发隐蔽验收记录。再要求施工单位将各预留管临时封堵好,配合土建堵孔洞和回填土。

要求所有埋地金属管,在安装前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敷设好的管道应及时进行灌水试验,注意观察管道水满后水位是否下降,检查管道各接口及管子本身有无渗漏。检查管道过墙壁和楼板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金属或塑料套管(排水立管穿楼板处需设置钢套管),注意检查各预留孔洞和套管位置及大小是否符合图纸及现场要求。有无遗漏。安装在一般楼板处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20mm即可,而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饰面平。

3.3主体装修施工阶段

主体装修施工阶段是给排水设置系统安装的阶段:管道经过建筑物的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要求设置补偿装置;安装U-pvc塑料排水立管时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设置伸缩节,如无设计要求,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在立管安装前,要求施工单位先打通该立管各楼层预留的孔洞,自上至下吊线,并弹出立管安装的垂直中心线,作为立管安装的基准线。立管安装后,均应检查其是否位于立管安装的垂直线上,在该立管垂直度及与墙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后,用管卡固定好。

3.4工程验收阶段

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除根据外观检查、水压试验、通水试验和灌水试验的结果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管道工程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坡向、管径管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架卫生器具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阀件、水表、水泵等安装有无漏水现象、卫生器具排水是否通畅以及管道油漆和保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给排水工程应按检验分批、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验收。按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和质量评定。总之,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业主方要求、施工图、设计要按施工工序、施工规范、验收规定以及其他有关建筑安装规范进行施工,这是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争取单位工程优良的关键。

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现场管理;管理创新;后期管理

0引言

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是建筑施工者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新结构、新材料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因此,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以下谈谈个人的认识。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其次,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第三,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主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2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2.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2.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建筑材料市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应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2.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健全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破坏产品保护的人要实施处罚,要本着适才知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控制人的使用,不能安排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同时又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2.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安全体系后各部门要适时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

2.5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①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②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次,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工作秩序是一种责任要求和纪律要求,更是企业效率的保障。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也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要从观念、技术及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创新。

观念创新,是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

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施工由建筑企业承担,因此,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项目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组织机构仍沿袭旧的做法,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合同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运作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潜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是需要不断创新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4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后期施工管理面临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常遇到和需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方面采取措施。建立有权威、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据项目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各参与方管理目标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此外,还可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管理工作。

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测量放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各种建筑业的要求逐步增多,各种异体建筑物的出现成为常态,放线测量是建筑单位顺利完成好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作为施工单位,金应该在建筑施工前期做好放线测量工作,本文将对放线测量的概念、测量控制和放线方法做出简单的阐述。

一、放线测量的概念

建筑业放线测量就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平整完毕后,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独立或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与实地定位的测量,再通过实际找点、连线、打桩基等方式确定施工关键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维护各方面利益的测量工作;对于放线测量的作用,首先建筑放线测量是对工程合理性的初步实际检验,是现场确认的重要要求,其次放线测量的结果有助于完善市政和民生设施,改善施工现场附近环境的作用,最后放线测量还可以保证施工场地相邻各方合法的各项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放线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放线测量应用方法不当,这就能直接导测量工作量变大,大家都知道,建筑业的放线测量范围差异很大,从厘米到千米差距明显,如果测量方法不当,将会导致工作量陡然增加,而且不必要的和重复的测量活动也会增多;二是开工验线工作不到位,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规范中对建筑工程开工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这就致使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开工验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仅仅将此简单视为一般行政检查,从而导致验线工作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三是测量人员专业水平低下,有一些施工单位将测量工作看做是设计部门和监督部门的事情,在本单位内根本没有合格的专业人员对测量工作进行施工、监督和检验,这势必会引起放线测量和实际施工在操作层面上的矛盾。

二、建筑工程放线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安装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验收土建平面控制基线或红线界桩点及标高基准点,并作好书面交接记录;一方面是基础埋件的放线就位及标高;一方面是设置好垫板组,控制好构件安装的标高和轴线;一方面是主轴线网的建立;一方面是平面控制网的测放;还有一方面是标高的引测。

2、测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对于建筑体,则采取用经纬仪校正垂直度和用全站仪复核轴线偏差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对于高程传递,除用大盘尺直接进行高程传递的常规方法外,还可基于三角高程原理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而对于平面控制网的测放,则可以根据现场通视条件,首先测设主控制轴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各建筑轴线。

3、测量控制的准备工作。一是要做好测量仪器具的准备,按照ISO 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钢框架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计量仪器具均应经过权威计量检测中心检验并校正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要填写好以下相关表格作为管理资料存挡,包括《计量检测设备台账》、《计量检测设备周检通知单》、《机械设备校准记录》、《机械设备交接单》等,测量仪器具计划配置表包含全站仪、经纬仪、激光铅直仪、水准仪、经纬仪弯管目镜(垂直度校正)、对讲机、塔尺、水平尺、激光接收靶、磁铁线坠、钢卷尺、大盘尺、校正罗丝刀及拨针(仪器校正)、三脚架、激光反射贴片(测距和高程传递)。二是要做好测量人员的准备,要根据工程测量工作量及操作的难易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测量人员。三是要做好技术准备,要熟悉图纸,学习测量施工规范,计算并记录内业成果。四是要主轴线的测放准备,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标示的界桩点或轴线交点的大地坐标,再结合整个工程(指包括土建、建筑工程在内的整体)的测量方案,并对土建交付的控制点进行复核,对于地下室结构施工,控制点设置在地下室基坑周围地面,确定主控制点。五是要做好平面控制网的测放准备,根据测放出的主轴线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平面控制网一般需要经过两次测放工作来完成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装与校正,而对于第一次测放(即地下室部分),是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要根据基坑地面控制点,在基础垫层上进行平面控制网的第一次测放,测放时首先要根据已经测放的主轴线点结合内业计算成果,用全站仪将建筑轴线测放在地下室基础垫层上,并在基坑周围做好控制轴线引桩以备测量放线用,对于地下层测量放线的基准均应从基坑地面控制轴线做起始,且每次测量放线前进行复测检查,确保各次放线位置正确一致;对于第二次测放(即地上部分),是对于+―0.000m以上即采用“内控法”,当+―0.000m层结构楼面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开始进行第二次控制轴线的测放,根据测设好的基坑四周主轴线控制引桩,将主轴线点恢复至+―0.000m层楼面,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点位的精度调整,然后用事先预埋的钢板刻上十字线作为标示。

三、放线技术

第一步就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是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施工时的实际位置又会略有差别,所以一定要进行复核、纠正,由于相关尺寸较多,面积又比较大,所以有关坐标设计的理论存在缺陷,对此,建筑施工放线时,一定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

第二步就是测定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然后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这里要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要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要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各轴线要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要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对于关键轴线、尺寸都应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

而对于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有:勾股定理法,它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如独立柱基础框边及轻短的建筑物轴线。若延长线过长,则造成误差较大;等腰三角形法,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垂线段用此方法将准确、快捷地做出垂直线;工具法,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制作出大小直角三角形、矩形、圆形框,在放线时找到轴线即套上模型非常快捷精确地弹出柱脚边线及其他边线;经纬仪放线法,当建筑物长超过20米时,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其优点是精确,缺点是速度慢,要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错,故每一平面放线时都必须要做一个闭合差计算。结语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操作中,为了保证建筑放线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建筑放线测量的方法还需要交叉使用,在保证测量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希望大家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地摸索,可以逐步找出一条既简便又适用的办法,以更好的做好放线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工程建筑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一、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投资方、承包方和监理方为代表的三大独立建筑主体格局。工程监理机构作为监督维护投资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单位,同时还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现阶段我国监理制度刚刚起步,发展还很不完善,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监理常常被用作为监督,但实际上来讲监理的作用绝不仅仅如此。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监理制度必将获得更大的应用前景和空间[1]。

(一)逐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监理重点全部投放在施工阶段,全方位监督、管理工程施工环节,却忽视了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以及施工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理,导致监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达到施工工程整体质量的管控和约束效果。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监理单位必须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监督、管理,这也是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得坚持以高新技术作为导向,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一经济规律。

(二)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工程建设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都层出不穷,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的高要求。监理工作人员是执行工程监督的直接对象,监理工作人员水平对于监理工作成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各大建筑监理单位工作人员能力,业务处理能力普遍相对较低,专业水平较差,技术能力不够[3]。其次,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加上工程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三)实现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自我完善机制

自我机制是监理行业实现自我约束的重要制度,只有具备完善的自我机制,才能为监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保障。监理企业应当不断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合理条件企业自身的结构,有重点的把握各类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内部结构建设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考核和激励,重视员工技能的培训,有重点的向员工灌输监理工作的本质和精神。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相对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滞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各大施工单位应努力创新、改革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然少不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二、现代监理制度下的施工技术管理

(一)监理人员工程监理的主要任务与监理现状

监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质量保障过程中的重要职责,认识到监理工作对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的将自身职责与工程项目的气候、环境、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从而认真的做好施工技术的组织和监督工作。监理人员在从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确保每个部分工程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工作原则[4]。只有明确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但就目前来讲,我国监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够高,还无法对所有的工程施工做出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建筑监理单位应当充分的认识到这点,并通过强化监理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来促使监理人员及时掌握和熟悉新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下的新要求,为现代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工程监理单位在技术检查中的主要职责

专业化、客观化和公正化是监理单位从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时应当坚持的专业原则,只有确保监理原则的贯彻执行,才能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任务符合国家及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筑单位为了更好的做好监理工作,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将这些问题和不足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条件,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案。通过将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案及时传递给施工单位,才能切实的严把施工技术关。

三、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工程监理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讲,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监理制度发展趋势,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监理自身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极大的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5]。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工程监理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对施工技术创新也同样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一般而言,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上去了以后,施工技术创新必将获得更大的突破。而施工技术的创新,显然有利于施工质量的发展,有利于施工监理单位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第二,立足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技术创新和建筑工程监理两者的结合是对建筑工程发展的一种促进。只有工程监理制度提高了,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期待更高的技术水平应用与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施工效率的提升,促进施工进度的加快。

(二)工程监理与建筑行业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共同发展的关系立足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而言,建筑工程监理的不断完善和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监理是建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监理单位通过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不仅能够极大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带动整个建筑监理单位的迅速壮大。

结 语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建筑工程的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实现互相促进,而且能够获得同时发展。我国监理制度起步较晚,虽然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发展速度较快,但相比较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监理制度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监理的完善和施工技术的创新角度,寻找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和突破口,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波.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之我见[J].城市建筑,2014,36(04):192,209.

[2]马成龙.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4(03):140.

[3]杨晓华.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4,38(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