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院前救治;院内救治;严重多发伤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外力的作用下,人体发生2个或2个以上部位或器官同时发生严重性创伤,由于其伤情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及器官,患者伤情危重、失血量大,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创伤急救通常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与重症监护。本组研究通过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护理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7.4±8.7)岁;其中交通事故伤51例,高处坠落伤21例,其他伤2例。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平均ISS评分为(21.7±7.4)分。

1.2方法

1.2.1院前急救

急救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2min内快速出车到现场;到达现场后,采用问、看、油、摸的方式,对患者病情立即做出评估,询问患者或现场人员受伤情况、部位及外力方向,查看患者面色、瞳孔、意识等情况,测量血压、心率等情况,分析患者是否合并休克或休克的程度,触摸患者头、颈、胸、腹等部位是否有压痛、活动异常等情况,判断患者病情。患者合并休克、活动性大出血、内脏脱出等危急症状,立即进行现场处理。有气管插管指征患者立即给予现场处理,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防治休克发生。已出现休克的患者应建立多条静脉通道,积极给予扩容,快速给予补液,优先处理头、胸、腹部的损伤。怀疑脊柱骨折患者应保持平卧,安置颈托及头部固定器,脊柱固定板搬动,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损伤。出血患者给予快速止血、包扎及固定。颅脑损伤患者注意给予降颅压、防止脑疝,有活动性出血患者,限制大量晶体液输入。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情绪平稳,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转运途中

加强对患者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条件具备应准备对颤仪。防止窒息,警惕患者发生再出血、休克等症状。呼吸不好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面罩吸氧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防止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的发生。一旦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应给予电除颤及胸外心外按压。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及手术室取得联系,做好救治及手术准备。做好院前病情、救治、用药记录,为院内急救做准备。

1.2.3院内救治

患者取去枕高斜坡卧位或平卧位,头偏一侧,迅速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等,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解除呼吸道阻塞,给予患者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等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常呼吸情况,口唇是否存在发绀及其发绀程度,积极纠正缺氧。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多存在不同休克,及时用药,给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充血液,或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定时听诊双肺部呼吸音,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

2结果

74例患者在给予治疗后,62例患者院前诊断准确,占83.8%。其中51例患者血压低或测量不到血压,在给予院前救治后,血压恢复或接近正常。2例患者无自主呼吸及心跳,在给予初步复苏后成功。2例患者因伤情严重,给予全力救治后仍死亡,其他患者均得到救治。转运途中未发生死亡病例。

3讨论

近几年,交通事故频发,由此引起的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多发伤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部位及器官发生损伤,伤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严重可引发患者死亡[2]。临床研究指出,救护人员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1h内赶赴现场是其救治的黄金时间,且救治时需争分夺秒,以便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护理理念[3]。有效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及伤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救治过程中,首先要给予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的救治,这也是给予患者及时救治的基础。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如颅脑损伤患者应警惕颈部受伤,给予颈托固定,颅内压增高患者给予降压,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骨折患者注意骨折位固定,不要随意搬动。护士在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及配合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患者在突发伤害时,多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救治的信心[4]。转运途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情况,并给予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本组患者中,在给予及时、系统的院前、院内救治,全部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83.8%患者初步评估正确,除2例患者因伤情严重死亡外,其他患者均获得救治,且转运途中未见死亡病例,整体护理效果较为良好。总之,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急救人员应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到达现场,并给予及时且系统的院前院内救治,提高病情初步评估的准确率,为进一步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先进,陈瑜,刘晓林,等.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重庆医学,2011,40(11):1113-1114.

[2]杨越涛,叶永根,柳振华.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11,27(5):399-402.

[3]余阶洋,王三亨,黎辉,等.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33例.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08-3910.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儿童;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17-02

随着社会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突发灾难事件及意外的发生也日益频繁,创伤特别是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而由于儿童群体缺乏自救逃生的知识和能力,其伤情极为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1-2],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来势凶,变化大,多合并休克故主动采取急救措施及合理的护理,是抢救工作成功的关键。本科2006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儿30例,现将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0~10岁,平均5岁;车祸伤4例,坠落伤6例,跌伤5例,撞击伤7例,挤压伤8例;伤及部位器官达2处者4例,3处者4例,4处以上者4例;合并内脏破裂出血7例,合并多发性骨折6例,合并血气胸5例。

1.2 方法

1.2.1 伤情及危重状况评估

儿童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由于患儿年龄小,哭闹烦躁,语言表述不清,病情复杂、严重,临床处理难度大,因此,对患儿病情准确的评估及制定正确治疗决策是基础。对患儿的病情要进行多次评估。先按ABBCS法对患儿进行检查: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呼吸活动度以及频率;体表及体腔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情况;脉搏;血压以及末梢循环;患儿的意识情况及刺激反应情况。

1.2.2 急救与护理的措施

1.2.2.1 VIP计划:①V(vent lation)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合理给氧,多发伤患儿常因昏迷,舌根后坠,分泌物流入气道及呕吐物的吸入,使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致脑血管扩张,增高颅内压和加重颅内压出血。因此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窒息尤为重要。②I(Infusion)即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本科常规应用套管针行股静脉穿刺,以保证液体有效滴入,可视病情输入新鲜血,血浆或成分血。③P(pulsation)即心泵监测及多系统功能监测,通过心电监护仪器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SPO2及心电图的变化,详细记录病程,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3]。

1.2.2.2 尿管,胃管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抢救中一般需要留置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目的是了解有效循环血量情况及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和损伤程度[4],疑有脏器损伤需留置胃管的胃肠减压,观察胃液颜色、性质和量,对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应及时协助医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减轻胸腔压力,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妥善固定各导管,注意有无扭曲、受压,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不能高于伤口,避免逆行感染,确保引流管通畅。

1.2.2.3加强基础护理:重症多发伤患儿由于卧床时间长,必须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拍背,超声雾化,吸痰,勤翻身,保持臀部、会清洁,防止皮肤破溃,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2.2.4骨折护理:未手术的骨折肢体要固定于功能位,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后要保持刀口敷料的清洁,干燥。认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和末梢血运以及皮肤感觉情况,尽量减少患侧肢体的搬动。

1.2.2.5低温治疗:体温低于37℃时,每降低1℃,脑组织代谢率减少6.7%,颅内压降低5.5%,当体温低至32℃时,脑代谢降低约50%,低温抑制自由基产生和过氧化物质,反之,抑制兴奋性神经介质合成和释放[1]。选择头部使用冰帽,全身使用降温毯来保护脑组织。

1.2.2.6 保暖:对于休克患儿及时采取四肢保暖,采用暖水袋防止烫伤,及时更换保暖部位,注意观察皮肤温度、色泽,可有效改善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末梢凉,皮肤发花等情况。

1.2.2.7心理护理:由于致伤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使患儿家长出现心理应激障碍,产生烦躁、忧郁、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异常。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故要求护士在抢救中,富于同情心,充分理解家属并针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支持,向家属讲述医生与护士积极抢救的经过。掌握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及时给予解释,疏导、帮助其减轻精神压力,消除疑虑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2 结果

在本次病案中,通过实施VIP计划,积极清理呼吸道,防止了误吸的发生。在股静脉快速建立通道保证了输液通道,加强基础护理,拍背帮助排痰,减少了坠积性肺炎的发生,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取得了家长的合作,使留院治疗的25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儿没有因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不到位造成护患纠纷,没有出现因误吸肺部炎症加重。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导致休克,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5]。笔者在处理多发性创伤时一定要保持创伤复苏的最快速度和有效性,要有预见性,因此,要求ICU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抢救意识、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观察能力,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配合医生有效控制原发损伤,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为挽救多发性创伤患儿的宝贵生命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王莹,朱荻绮.儿童多发性创伤脑功能保护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905.

[2]许峰.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思维和处理原则[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897

[3]刘春英,郭镜华.多发性创伤病人院前院内急救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05.

[4]李彩风.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2):129.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43例,女9例;年龄7~76岁;严重程度评分(ISS)16~50。院前30 min 17例,30 min~1 h 20例,1~2 h 6例,2~3 h 4例,3 h以上5例。

1.2损伤情况交通事故伤29例,工矿事故伤6例,刀砍伤4例,坠落伤6例,爆震伤2例,其他伤5例。头颅损伤24例次(46%),颈部及颜面部伤8例次(15%),胸部伤13例次(25%),腹部伤16例次(31%),脊柱及骨盆伤13例次(25%),四肢伤38例次(73%),软组织伤及其他部位伤42例次(81%)。

2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

2.1伤情评估及救治原则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检查和判断,注意意识、感觉、肢体活动情况。除认真观察呼吸、循环外,还要注意神志、颜面、血压变化。仔细查看受伤部位,有否骨折、出血、内脏伤。初步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救治原则遵循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实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控制明显隐蔽性出血,容量复苏等。本着迅速、准确的救治原则进行救治。

2.2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现场救护在判断评估伤情后,对昏迷病人注意平卧位,头后仰并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迅速松解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插管,心跳骤停者不间断胸外按压,保持有效呼吸和血液循环。

2.3迅速建立液路,积极扩容治疗多发伤患者多伴有有效血液循环下降,迅速建立液路,积极扩容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尤其对严重出血、血容量严重不足者,最好建立2条液路。同时选用近心端粗大静脉,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对疑有上腔静脉系损伤时应避开上肢静脉输液。疑肝、骨盆伤出血或累及下腔静脉系损伤时不宜采用下肢输液[1]。对颅脑损伤注意降颅压。当有活动性出血时,宜限制大量晶体液输入[2]。

2.4减少搬动,妥善包扎固定多发伤常合并休克、骨折,院前急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注意早期止血,妥善包扎和固定。尤其对那些危及生命开放性张力性气胸、腹腔内脏脱出、颅脑伤出现瞳孔变化、四肢等部位大出血者应迅速采取相应对策,优先处理头颅伤,不要忽略颈椎损伤的可能。胸腹部伤要警惕脊椎损伤的可能。避免由于检查不认真而出现误诊、漏诊,甚至搬运中再次出现损伤。

2.5做好转运途中监护与护理多发伤病情重、病情复杂,在运送途中往往使病情发生变化,应注意转运途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条件具备上监护仪、备除颤仪,防止窒息、心脏骤停的发生。对呼吸不好者行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给氧,防止合并低氧血症。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者及时与急诊科、手术室联系,做好院内相应急救准备工作。

3讨论

本组病例以车祸伤居多,头颅伤比例高。接到救助电话后,我们都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争分夺秒争取救助时间。日常规范多发伤的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伤情的救护预案与措施。如颅脑伤警惕颈部受伤并注意颈托固定,注意颅内压增高、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等。胸部伤常合并肋骨骨折,警惕张力性气胸、连枷胸等。不论在救护现场还是在转运途中主动配合医生做好伤情判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表情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也要做好心理护理。此类病人由于突然意外致伤、致残,多半出现心理恐惧、焦虑不安,要关心体贴病人,积极鼓励其战胜伤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克服场地、设备等不利抢救条件等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之中。此类病人院前多半没有家人陪送,为避免医疗纠纷,护士要提高法律意识,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诊治全过程,全方位做好院前救治工作,为院内救治奠定基础,提高多发伤救治率,减少伤残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高劲谋,,田显扬,等.2 368例多发伤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04,6(6):421.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院前;快速创伤评估;ITLS

在院前急救领域,各种创伤患者占接诊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在院前处理创伤、尤其是严重的多发伤或损伤机制较为复杂的时候,既要快速检查威胁创伤患者生命的重要伤势并给予有效干预,又要尽量避免遗漏或忽视次要伤情以防其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院前环节的有限时间内实施快速创伤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作者所在地区的院前创伤评估中,采用的是CRAMS评分法,由Gormican在1982年提出,1985年CLemmer加以改进[1]。CRAMS

但是仅仅依靠CRAMS评分法对创伤患者的伤情做出评估还是不够完善的,首先,创伤患者的生理参数容易受一些情况的影响,比如休克的代偿期、胸腹腔闭合性损伤早期等等。创伤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次性的CRAMS评分无法对创伤患者在院前环节做到实时动态的监控,从救治现场到转运途中、再到院内交接,CRAMS评分会有很大的差异,初期CRAMS评分较高就可能误导医务人员做出不当的判断,以至于没能及时干预而延误病情。而且,CRAMS评分法只对重要部位的伤情做出评估和检查,一些经验不足的院前医务人员极易发生体格检查的疏漏。

因此,在CRAMS评分法的基础上,应该引入一套行之有效、重点突出而又更加全面的创伤快速评估流程。于是,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选派人员参加了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学员及导师课程,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这门课程之后,决定把ITLS课程的精华:创伤患者的三段评估法应用并推广到本地区的院前工作当中去,以CRAMS评分+ITLS三段评估作为实现院前快速创伤评估的方法。

ITLS三段评估指的是初步评估、持续评估和进一步评估,体现了诸多理念,比如:首先关注创伤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即先救命、再治伤的原则;其次,对于威胁创伤患者生命的主要伤势要即刻给予处理,而对于目前在院前环节尚无法有效干预的则要快速将其转送;而对于可能延误院内治疗时机的一些较为复杂的侵入性操作,如果有简单易行的替代操作,可以在转运途中再进行进一步处理;依据患者伤势轻重及受伤机制的复杂性决定创伤患者转送的优先级别,并据此决定复检的频率,以及如何将创伤患者的伤情与院内沟通从而做到更紧密的衔接等等。以下将对ITLS三段评估流程详细阐述。

初步评估(Primary Survey)要求在2 min内完成,包括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和局部检查。

1 初始检查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①现场评估,包括五个内容:a.标准预防:口罩、眼罩、帽子、工作服、手套、防护靴等个人防护用具。b.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包括现场交通管制、排除高空坠物或地面塌陷的可能。c.现场伤员数量,是否需要增援车辆。d.携带抢救设备及器械是否齐全。e.评估创伤患者的受伤机制。②创伤患者的总体印象,包括年龄、性别、身材、等等。③观察创伤患者有无可见的威胁生命的大出血,如果有立即让助手处理。④判断创伤患者的意识,按照A清醒,V呼唤后苏醒,P疼痛刺激后苏醒,U无反应四种情况进行意识清醒状态评级,并根据受伤机制决定是否需要稳定头颈部。⑤根据呼吸声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清理气道、手法开放气道或置入NPA(鼻咽气道)或OPA(口咽气道)来开放气道。⑥检查呼吸频率及深度决定辅助通气措施:给氧和通气等。⑦检查循环,包括脉搏、皮肤温度及干湿度、末梢循环,必要时检查外出血的止血情况。

2 快速创伤检查,当受伤机制复杂或伤势严重时启动

包括以下6部分体格检查,各部位均需检查有无出血、红肿、畸形、压痛及其他特殊体征:①头面部检查:有无浣熊征、巴特尔氏征、脑脊液耳鼻漏等;②颈部检查:有无颈静脉怒张、气管是否居中(如果偏移提示张力性气胸,予以穿刺排气)、颈部有无压痛(提示颈椎损伤,予以颈托固定)等;③胸部检查,按照视诊、听诊、触诊、叩诊(根据需要)的顺序进行。a.视诊检查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反常呼吸(如连枷胸,给予正压通气并固定胸壁)。b.听诊检查双侧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以及心音是否搏动有力。c.触诊检查双侧锁骨、胸骨及胸廓挤压征。e.叩诊可在怀疑气胸时采取;④腹部检查:包括有无腹部膨隆、脏器脱出、压痛及肌紧张等;⑤骨盆检查:做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及压迫耻骨检查;⑥四肢检查:先下肢后上肢。

3 局部检查

当受伤机制单一或初始检查情况稳定时启动,只需要对伤势所在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即可。

持续评估(Ongoing Exam)于初步评估判断为危重、将伤员转移至救护车准备转送时启动,此阶段要求在5 min内完成,共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上救护车后措施:①建立液体通路、测生命体征及监测心电、指脉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②询问简要病史,包括症状体征、过敏史、服药情况、既往史、最后一次进餐及受伤经过。③通知转送医院以下内容:受伤机制、伤势、主诉及生命体征、治疗情况、预计到达时间;2进行再次初始检查,检查意识时必须检查瞳孔,如果意识清醒状态改变则需要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及血糖检查;3复检(快速创伤检查)危重则5 min一次,稳定则15 min一次;颈、胸、腹部必查,其他部位没有伤情可以不查;4转送途中若伤情稳定可进行进一步评估。

进一步评估(Secondary Survey)于初步评估判断为稳定时启动,可以在现场进行,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检测生命体征及询问病史;2再次进行初始检查;3从头至脚找出全部伤势;4如伤情转危重则立即转为持续评估。

综上所述,ITLS三段评估弥补了CRAMS评分的不足,做到了全面、动态地掌握创伤患者的伤情,一则避免了查体的遗漏,二则可以及时对发现的伤情变化进行即刻处理,在时间上也做到了快速,经过强化练习,院前医务人员可以在2 min内完成初步评估、5 min内完成持续评估,提高了三段评估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在院前推广CRAMS评分+ITLS三段评估,来实现院前快速创伤评估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第5篇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为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多发开放性骨折病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受伤原因:机动车车祸伤20例,坠落伤7例,碾压伤3例,其他2例。32例均存在开放性骨折,12例股骨、胫骨同时为开放性骨折,7例存在多段骨折,5例为多段粉碎性骨折,存在骨盆骨折者9例,存在上肢骨折18例,肋骨骨折4例,伴腰椎骨折5例,伴有脑外伤者10例,伴胸外伤者4例,伴腹部外伤者3例。29例入院时已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2、抢救及护理

本组32例多发开放性骨折病例实施整体护理,对伤后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主要问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及处理并发症。术后系统的指导功能练习,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以人文关怀。

本组病例显示,患者严重创伤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我们接诊病人后,迅速评估病人情况,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及时查清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变化。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对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差,均应纠正。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估计失血量(如:骨盆骨折失血约1000~5000ml,股骨干骨折失血约500~2000ml,胫腓骨骨折失血约500~2000ml,胸部损伤多发肋骨骨折失血约1000~4000ml,肱骨干骨折失血约300~1000ml),扩容、快速输血,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CVP、保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全面评估病人全身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2.1、止血、快速容量复苏。四肢血管损伤主要指征:如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股骨双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脱位、股骨双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脱位和骨盆骨折、脱位等。这些部位的骨折和脱位易造成血管损伤的原因为骨折部位与血管临近,造成骨折的暴力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且断端往往能直接损伤这些伴行血管。另一原因这些部位的血管比较固定,受伤时容易被拉断或撕裂。大动脉走行部位的开放性损伤,伤口有搏动出血或活动性出血。动脉损伤后远端皮肤苍白、发凉、毛细血管充盈减慢或消失,远端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静脉损伤,远端肢体肿胀、青紫、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快。局部有大血肿或逐渐增大的血肿,张力高或伴有休克。局部止血的方法有:指压与包扎止血、局部压迫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及穿抗休克裤。骨折给予简单外固定。局部止血同时给予扩容治疗、快速输血补液可选平衡液,其特点是成分接近细胞外液、大量输入不会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可有效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含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有缓解酸中毒的作用,粘滞度低能冲释毛细血管内的血球凝集,疏通微循环,含钠离子,对休克时的肾小管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肾功能的衰竭。经过以上处理有效地纠正血容量,血压平稳。

2.2、监测代谢指标,预防肺、脑水肿的发生。1例伤后68h出现脂肪栓塞昏迷,严重的多发性、粉碎性、开放性骨折。脂肪栓塞的发生率达9.4%~20%,有5%~15%的死亡率 [1] 。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给氧,加用血浆、白蛋白、速尿、甘露醇脱水减轻肺水肿,监测内环境酸碱平衡、补液、支持等治疗,整体的护理,患者昏迷8天后逐渐苏醒。

2.3、加强危重病人整体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 效的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首先是血液动力学紊乱,发生组织的低灌流及缺氧,继而出现代谢紊乱、凝血功能紊乱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因而,对这些病理环节的监测,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反映情况,从而对予后作出估计,对护理、治疗措施作出调整。1例休克病人,输同型红细胞2000ml,血浆800ml,病情无改善,全面评估病人烦躁不安,尿量每小时少于25ml,心电监护显示P130次/min,R28次/min,即查BCA结果血小板6.0g/L,考虑凝血功能差仍有隐性出血存在,即按医嘱输血小板2U,经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血压渐平稳,休克得到改善。经过精心治疗和整体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2.4、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发生骨折时,不但引起皮内、筋骨、脏腑的创伤,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及心理上的创伤 [2] 。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好这种精神、心理上的负担,将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失血性休克改善后,为确保病人有效地翻身预防褥疮,我们做每一项护理操作,包括基础护理,均作详细的解释和安慰病人,取得病人的合作。鼓励伤者要正视现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展示既往成功救治病例的图片资料、实物模型等,消除其紧张焦虑忐忑不安的心理,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例病人均康复出院。

3、结果

3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时有2例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20°~40°,1例踝关节活动受限15°,按Katlstrom和Olerud标准:优良率91%。抢救成功率97%,并且对我们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达95%以上。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