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第1篇

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物变成微小的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其特点是雾滴小而均匀,温度与体温接近,深吸气时药物可以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到达呼吸道深部,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水肿,利用热的物理作用,减轻充血和水肿;利用药物作用,消散炎症,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2]。

我们选择2010年2~8月治疗的老年呼吸道感染80例,年龄均在70至80岁之间,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咳嗽、咯痰、肺部湿音消失时间、喘憋等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经过15 d的治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使用沐舒坦组与庆大霉素组相比,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研究证明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吸入药物的选择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雾化组)和对照组。雾化组40例,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龄70~80岁;对照组40例,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70~82岁。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雾化组在此基础上随机分出20例,给予沐舒坦15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吸入,共15 d;其余20例,给予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共1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3、7、10和15 d做痰培养试验,晨起患者漱口后,取深部的一口痰做细菌培养检查,对两组患者肺部湿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无缓解或减轻。

2 结果

雾化组:组1(沐舒坦)有效19例, 无效1例,有效率95%

组2(庆大霉素)有效17例, 无效3例,有效率85%

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有效28例, 无效12例,有效率70%

雾化组中组1与组2经统计学χ2检验,P

3 护理

雾化吸入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要保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士在具体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3.1 药液的配制 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准确无误。

3.2 雾化量的调节 老年人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故应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1 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20 min。

3.3 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据患者肺部情况及痰液性状掌握吸入的间隔时间,以便痰液有效溶解、易于清除。

3.4 氧气吸入 应超声波产生的雾滴温度低于呼吸道的温度,患者吸入后易导致小气管痉挛,而我院老年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多较差,并大多伴有低氧血症。因此,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持续鼻导管吸氧2~3 L/min。

3.5 雾化前护理

3.5.1 环境准备 由于雾化器产生的气流是连续的,雾化的药物很可能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整洁舒适,温度一般在18~20℃,相对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中弥散的药液潴留。

3.5.2 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个性特点,在雾化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疏导、解释、支持等心理治疗,消除或避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老年患者的配合,以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

3.5.3 选择合适的 雾化吸入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这样可使膈肌相对下降,胸腔扩张,以利用雾化吸入时肺脏充分扩张,增加有效吸气量,以减轻不适。

3.6 雾化中护理 雾化器应放置在平坦桌面,指导患者正确吸入,并进行示范,嘱患者在吸入过程中作深而慢的呼吸,尽量延长吸气时间,吸呼比例3∶1,呼吸次数12~16次/min,超声雾化吸入前后给予有效拍背。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巡视,保证治疗安全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3.7 雾化后护理 治疗后瞩患者漱口,擦干口鼻周围雾水,并有效咳嗽5~6次,将痰液排出。用掌扣法,双手空握拳,有节奏的有外向内,由上而下进行拍打,动作平稳、轻快。耐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闭嘴超轻咳三声,第四声用力咳嗽并咳出痰液为一次。将雾化器擦拭干净,预防呼吸道再感染,连接管应每人一套,正确指导清洗、消毒和保养方法,防止交叉感染。每次治疗结束后,雾化罐和管道要用1%含氯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水槽内的蒸馏水每次治疗后倒净,下一位患者用前重新放置。

4 小结

药物雾化吸入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产生较快的药物效应。与口服药物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再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操作看似简单,但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给予耐心、正确的指导,严密的观察,细心的护理,才能保证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三拗汤;儿科;盛丽先

三拗汤系由《伤寒论》麻黄汤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出现以“三拗汤”为名的成方,采用连节麻黄、连皮杏仁、连梢甘草,与常规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和剂局方》认为此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因去辛温之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汤,可放心使用。历代医家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风寒犯肺、肺气闭郁、声音嘶哑等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之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经典方剂。导师盛丽先教授以三拗汤为主方加味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 风寒感冒

案例1 张某,男,6岁,2005年12月6日初诊。发热2 d,伴咳嗽,咳痰不爽,鼻塞流清涕,喷嚏,无汗,体温38.5 ℃,口不渴,咽不红,舌淡红,苔薄腻,脉浮紧。治拟疏风散寒,宣肺解表。处方: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荆芥6 g、防风6 g、紫苏叶9 g、桔梗6 g、辛夷9 g、前胡6 g。2剂,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口服。2剂后汗出热退而愈。

按:患儿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为风寒外束之象。咳嗽不爽为肺气失宣,兼见咽不红,口不渴,舌淡红,苔薄腻,辨证为风寒闭肺,故以三拗汤疏表宣肺为主方,合荆芥、防风、苏叶以增强辛温发散之力,加桔梗、前胡、辛夷以宣肺化痰通窍。药后腠理开泄,汗出风寒得解,肺气得宣而热退咳止。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所云:“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2 哮喘

案例2 刘某,男,5岁,2006年3月22日初诊。咳嗽气急3 d。现症见恶风阵咳,夜间晨起为甚,咳痰不爽,气喘痰稠,色黄或绿,咽红,乳蛾红肿,舌边色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及痰鸣音。治拟散寒宣肺解表,清热化痰平喘。处方:炙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炒紫苏子9 g、炒葶苈子(包煎)9 g、款冬花9 g、桑白皮9 g、浙贝母9 g、竹沥半夏9 g、黄芩6 g、白果6 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咳止喘平,诸症均安。

按:此为哮喘寒包痰火之证,内有胶固之热痰,外有非时之寒邪。寒邪束表,阳气内郁,不得泄越,蕴而膈热,遂致痰热阻塞,喘则发作。故以三拗汤加桑白皮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方中麻黄既可发散风寒,又可宣肺平喘止咳,麻黄每用必炙,意在削其发汗之力而存其宣肺之功;杏仁“主咳逆上气雷鸣”,降肺气中兼有宣肺之功,为止咳要药;配合甘草祛痰解毒,调和药性;款冬花温润以止咳化痰;白果收涩以敛气定喘;紫苏子降气;葶苈子化痰平喘;黄芩清热润肺;浙贝母、竹沥半夏清肺热化痰浊。全方配伍合理,药性平和,温清并用,对于寒包痰火的哮喘,确为良剂。

3 咳喘迁延

案例3黄某,女,2岁,2006年4月17日初诊。咳嗽半月余。患儿半月前因发热、咽痛、咳嗽诊为支气管肺炎收住某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恶寒发热,咳嗽不爽,痰多黏稠,甚时伴气促,面色苍白,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浮滑。听诊右下肺仍可闻及喘鸣音。治拟散寒宣肺,健脾化痰。处方:炙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姜半夏9 g、茯苓9 g、陈皮6 g、浙贝母9 g、炒紫苏子9 g、前胡6 g、桔梗6 g、炒白术9 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热退身凉,咳嗽好转,胃纳转佳。

按:本案肺脾两虚、痰湿内生而致肺炎迁延不愈,又感风寒,咳嗽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其病本为肺脾气虚,病标为风寒外束,乃标本均急之候,故用三拗汤散寒宣肺止咳,辅以二陈汤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前胡、桔梗助三拗汤解表,紫苏子、浙贝母助二陈汤降气化痰,白术健脾燥湿,合二陈汤能收理气渗湿、培土生金之功。全方配伍表里同治,标本兼顾。

4 急性喉炎

案例4陈某,男,9岁,2006年9月3日初诊。患儿发热、声哑、犬吠样咳嗽1周,西医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曾肌注青霉素、口服强的松,疗效不佳。来门诊时,仍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检查:体温39 ℃,咽后壁充血,扁桃体不大,无充血,无呼吸困难,脉浮滑数,舌红苔薄黄腻。胸透(-),血常规无异常。治拟解表宣肺祛邪,清热化痰利咽。处方:麻黄6 g、杏仁9 g、甘草6 g、桔梗6 g、射干6 g、黄芩6 g、大青叶9 g、瓜蒌9 g、天竺黄9 g、蝉蜕6 g、僵蚕6 g、浙贝母9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药后患儿热退,犬吠样咳嗽消失。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丙泊酚;地西泮;输卵管再通术;临床观察;护理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66

作者单位: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女性不孕症30%~50%[1]。在DSA X线电视监视下,经阴道采用导管、导丝,药物灌注等介入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经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近年来无痛输卵管再通术日益增多,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偏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通过进行118例输卵管再通术,评价复合地西泮用于无痛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优缺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我院门诊主动要求无痛输卵管再通术118病例,年龄22~40岁,体质量45~71 kg,无其他内科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肝、肾功能异常。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仰卧于数字血管减(DSA)机下,常规消毒辅巾,先将9F双球囊导管,吹气固定宫颈口,注入76%泛影莆胺溶液,显示宫腔双侧子宫角及输卵管阻塞部位,将5.5下同轴导管送入3F微导管及0.018微导丝,用微导丝引导输卵管阻塞段进行疏通,疏通成功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 mg+糜蛋白酶5 mg+生理盐水10 ml,混合液灌注治疗,灌注完毕后注入超液化碘油3 ml,以保持输卵管通畅,防止输卵管再次黏连。

1.3 麻醉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6 h,无术前用药。①丙泊酚组单纯用丙泊酚2.5 mg/kg静脉注射,1 min内注完,然后每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②用地西泮 0.02~0.04 mg 少量静脉注射2 min入注完,接着追加丙泊酚1 mg/kg,1 min内注完,必要时追加丙泊酚,每次0.5 mg/kg维持。

1.4 护理方法

1.4.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不孕症患者介入术前往往反复就诊检查,在生理上承受一定痛苦,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生精神压力表现为焦虑、抑郁。由于对输卵管再通术的方法缺乏了解,大多数存有疑虑和恐惧心理,为减轻患者的负担,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细致地介绍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目的,操作中程序以及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消除其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以利于顺利完成介入治疗;②术前准备患者按医嘱完成术前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白带常规,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术前当天阴道冲洗,备齐医救用品及药物准备,备好氧气、吸氧面罩,多功能监护仪、吸引器、气管插管等。

1.4.2 术中护理 给患者取截石位,头部去枕偏向一侧,给予低流量1~2 L氧气吸入。术中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肢体不自主的活动,少数患者有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现象,因而术中的护理尤为重要,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提拉下颌等措施而保持SpO2正常,采取以上措施后,SpO2

1.4.3 术后护理 ①待术后患者清醒后,立即协助穿好衣裤;②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嗜睡或异常兴奋情况,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情况;③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a.出血:告诉患者术后1~3 d,部分患者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颜色较淡,与术中导丝导管对黏连输卵管疏通操作有关,多可自行缓解,如术后阴道出血量多或颜色持鲜红时,及时回院复诊进行诊治;b.急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大多是由于慢性盆腔炎引起[4]。输卵管阻塞远端再通后,使闭塞的输卵管重新开放,其潜在感染可致急性盆腔炎,故嘱患者遵医嘱术后按时按量服用抗菌消炎药,如出现持续性下腹部疼痛、发热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等时,即回院对症治疗;④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会卫生、防止感染、行再通术后1个月内禁性生活和盆浴。避孕一个月,因行再通术时患者接受了X线照射。告知患者再通术后有发生宫外孕的危险。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呼吸频率、严重体动、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比较

分组心率变化率(%)血压变化率(%)SpO2低于90%例数呼吸频率严重体动例数苏醒时间(min)术后并发症例数

丙泊酚27.918.6020±356±55±10

丙泊酚+地西泮26.816.8020±156±15±10

2.1 丙泊酚+地西泮组与丙泊酚组从表1可看出对心率、血压、SpO2低于90%的例数,呼吸频率、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丙泊酚+地西泮的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以手术刺激时出现严重体动的病例数来评价,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其特点是诱导迅速,苏醒快速,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进行无痛输卵管再通术时,通常选择丙泊酚作为主要的麻醉用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也经常碰到手术难度大,需时间长,若单独使用丙泊酚,需要注射剂量就比较大,不但患者费用增加,且引起心率稍快,术中出现严重体动率高,地西泮具有迅速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扩宫作用[5],另外,地西泮还具有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6],静脉注射后对宫颈肌细胞内钙核肌细胞钙的收缩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促使宫颈环肌松弛,降低宫颈阻力。而复合地西泮可提高镇痛效果,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丙泊酚对呼吸、循环抑制程度,使麻醉过程更趋平稳,降低医疗费用,使手术者操作更顺利,治疗更安全。

本文结果显示,丙泊酚复合地西泮组与丙泊酚组对心血管、呼吸影响比较少。而丙泊酚复合地西泮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以手术刺激时出现严重体动的病例数来评价,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刘莲.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4.

[2] 谢宗贵,程永德.妇科产科介入治疗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0-166.

[3] 杨文卿.异丙酚联合氯腰酮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青海医药杂志,2006,36(4):37.

[4] 李彬,吉六舟,汤素琼,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选择性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8,10(4):519-520.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第4篇

抢救室患者疾病分布情况我院急诊抢救室病种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这五类病种占全部病种的92.60%,具体见图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岁以上老人急诊人数多的原因[1]。

上述结果显示,我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占58.16%,笔者之前做过研究,老年患者在抢救室的比例高,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患者在抢救室留观时间的增加,抢救室的功能改变。因此,加强对老年人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护理质量[2]。

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笔者所在医院的抢救室患者就诊情况,从统计资料来看,我院抢救室病谱排序中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3.32%)、呼吸系统疾病(25.09%)、神经系统疾病(16.13%)、消化系统疾病(9.07%)和中毒(8.99%)。我院抢救室病谱的结果与国内有关急诊病谱相类似研究成果不尽相同[3-5],抢救室病谱排列顺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根据本研究,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毒五种疾病占全部急诊的92.60%,常见病、多发病仍是当前的主要疾病,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4]。

因此,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人才,又要参考疾病构成梯次,做到一专多能。要突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将其作为急诊科学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以推动急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上述结果中,有76例次来院已经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占0.96%,平均年龄63.62岁。此类病例中,有12例次青年患者(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可见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亦有研究表明,在1h内猝死的80%~90%为心源性猝死[4]。所以,除了急诊科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此外也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正确的急救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对有关人员,如警察、消防员、驾驶员以及各种从事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与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完善医院管理方式,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2006-2008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顺位变化。结果前l0位疾病占住院疾病的90%左右,分别为: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位次逐年上升。结论根据某院疾病构成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建设,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竟争力。

    了解某院的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状况及变化,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科室床位、人员、设备,加强科室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吸引患者来院就诊,增强医院竞争力,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分类报表,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 ) ,3年数据都是通过电子病案自动收集、汇总,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2结果与分析

    3年来,该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与顺位见表to

2.1疾病构成比

    从表1可见,2006-2008年该院出院人数逐年增加,依次为14 230人次,16 653人次和17 672人次。3年共计48 455人次,其中前10位疾病43 604例,占出院病人数的90%。关注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应成为民院峡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2.2住院疾病顺位

    从3年共计顺位看:损伤和中毒排在第1位、呼吸系统疾病第2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第3位,3年中顺位有变化,但3病种不变,其中,呼吸系统疾病顺位的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3讨论

3.1损伤和中毒处于疾病首位。其中又以骨折、颅脑损伤占大多数。其主要原因:一是私家车增多、驾驶员素质低、交通管理水平滞后等引起交通事故频发。二是意外跌伤。三是由于生存压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杀、自伤、他杀、他伤。四是社会暴力增多。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对骨科、神经外科的投人,合理安排医疗、护理人员及床位,防止人员过度疲劳,床位超负荷运转。相关部门应加强各种车辆的管理和培训考核驾驶员,对驾驶员进行急救知识、技术的培训,宜传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保护意识。

3.2呼吸系统疾病顺位由2006年的第3位升至2008年第1位,这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2006年万户居民搬人经济适用房,家庭豪华装修造成家庭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我市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污染企业增多,私家车增多,致使我市空气质量下降。为此应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一是装修材料要使用合格的名牌产品,晾晒一段时间后,有环境专业机构检测家庭空气质量,达标后才人住。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关停污染企业,减少私家车驾驶天数,增强居民环保意识。三是注重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3. 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排第3位。该院坐落在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上,年轻人较多,生育率高。同时,医院宽敞明亮的新病房,温馨热情的医疗服务,先进的医疗技术,吸引了患者来院就诊。管理者也应在软件、硬件上支持妇产科。

3.4循环系统疾病呈增长趋势。其中以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为多。近几年,医院领导敢视人才建设,引进心血管博士并成为学科带头人,开展了心脏体外搭桥等新技术、新项目,诊断、治疗水平大大提高,方便患者治疗疾病,使医院工作量年年增加。

3. 5消化系统疾病顺位由第5位降至第6位。可见,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重视科学的饮食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