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评估

渔业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评估

渔业评估范文第1篇

相关概念、评价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环境

海洋资源是蕴藏在海洋,能够作为空间、物质、能量被直接、间接利用的总和,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能量资源及空间资源。而海洋环境,在广义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源,可理解为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狭义海洋资源、广义海洋环境两部分共同组成了海洋资源环境,其中狭义海洋资源包括①海域资源,即承载着各种海洋经济活动海洋空间资源,②海洋生物资源,即全部海洋生物,③海洋矿产资源,如海底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及金属结核等;而广义海洋环境包括①海洋水质环境是海洋自身具备的一定自净能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水质状态,②海洋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质等与岸线、岛屿、生物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海洋环境是海洋资源的一种抽象形式,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自然环境在游客可以远观或游憩时便成为海洋旅游资源。

2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

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某地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对当地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状况,进而指导当地海洋产业选择与空间组织优化,实现海洋经济良性循环。由于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涉及指标众多,在评价时要注意:①如何确定科学的指标权重以解决各具体指标影响评价总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差异,②如何将属性、统计标准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比的、可综合计算的评价值,③选用何种综合测度方法能科学衡量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禀赋及区际差异。由此构建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度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集成测度方法组成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

2.1指标遴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的遴选,既受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制约,又受评价操作主体的知识程度、经验水平与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指标体系遴选基本原则、海洋资源环境的构成要素特性,构建了以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为目标层、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准则层、18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表1)。其中指标层C1-C7、C10-C12代表区域海洋资源的岸线与港口、岛屿、海岸带、海水养殖与海洋能源等资源,C8、C9用以刻画沿海城市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态;C13-C18用以刻画区域海洋水质的背景值、排放值和人类处理状态。表1中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这可避免损失各指标的重要性、属性差异及可靠程度。

2.2综合测度方法的选取

基于对常用综合测评方法优缺点比较,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分法。即首先将C1-C18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得分值代入加权求和计算数学模型:式中:C为区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结果,Bi为准则层标准化后的数值,Wi为权重值;Cj为指标层标准化后的数值,Wij为相应权重。

3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文中数据源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1》、《浙江省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浙江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11》、《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以及浙江沿海各市海洋与渔业局网站的相关资料数据,并筛选整理。由于浙江沿海各市未建立系统海洋数据库,各市海洋资源环境数据统计口径不一、不齐,导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缺失某些沿海城市的相关数据。鉴于缺失部分为效益型指标,因此,可令缺失数据为0,标准化结果也为0,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一般性。

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

1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前述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代入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七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得到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表2):一是浙江省的海洋资源环境优势主要分布在舟山、宁波、温州、台州这四大沿海城市,嘉兴也有一定的海洋资源环境优势,而杭州、绍兴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则相对较差;二是表2中海洋资源得分排名结果,与综合得分排名基本一致;而海洋环境得分排名结果,与综合得分排名出入较大,海洋资源优势城市得分相对较低,海洋资源劣势城市得分相对较高;三是整体而言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的丰度与质量,处在以宁波舟山为显著优势区域,温州、台州处于第二梯队,嘉兴、杭州、绍兴处于第三梯队,呈现浙江省沿海中部、南部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优势度明显,具有较高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2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空间分异

2.1浙江沿海各市海洋资源基础差异

(1)地理位置:舟山、宁波、温州、台州、嘉兴属于滨海城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大的海岸带陆地面积、管辖海域和优良的海港等。其中,舟山为岛屿城市,海岸线最长;但就大陆海岸线而言,宁波最长;潮间带土地资源以宁波、台州和温州最为丰富。而杭州、绍兴无直接临海地带,其濒临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间接沟通海洋,无海岸线、管辖海域、海港等,但属于沿海城市,拥有一定的海岸带陆地面积。

(2)渔港养殖区资源:杭州、绍兴既无渔港资源,也无养殖区资源。嘉兴虽无渔港资源,但有海盐歌山养殖区,适宜滩涂养殖。国家级渔港主要分布在舟山、台州、温州和宁波,其中国家一级渔港舟山10个、台州5个、温州4个、宁波3个;养殖区也主要分布于上述4个城市,台州5个,舟山、温州分别4个,宁波3个,其中,宁波只适宜滩涂、浅海养殖,而台州、舟山、温州还有网箱养殖。

(3)港口资源:杭州、绍兴没有海港,杭州港和绍兴港都属于内河港口。舟山、宁波、嘉兴、温州海港资源优良,多深水良港,尤以舟山、宁波为优。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仅次于上海港的综合大港和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以水水中转为特色;嘉兴港主要服务地域为杭嘉湖地区,是杭州湾北岸与太平洋沟通的唯一通道,对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起有力支撑作用;温州港连通了浙西南、闽北、皖南、赣东,居于我国承北起南的海运心脏地位,兼具远洋运输的优越地理区位。

(4)盐田资源:浙江沿海各市中,只有舟山、宁波和台州有规模较大的盐田区,如舟山中南部岛屿盐田区、宁波象山港北部盐田区、台州南部盐田区。

(5)海洋能资源:浙江潮汐能主要分布在宁波和台州。已开发潮汐发电的有温岭江厦、玉环海山,可开发潮汐发电的如象山南田岛、三门湾。潮流能则集中分布在舟山,其岱山县龟山水道潮流能区在建潮流能实验电站。海风能资源区则包括舟山海上海岛风能区、宁波沿海海岛风能区、温州台州海岛风能区。

(6)海洋旅游资源:舟山、宁波、温州和台州海洋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居浙江沿海各市前列。其中,较为著名有宁波的杭州湾、象山港,舟山的普陀山、嵊泗列岛,台州的大陈岛森林公园、大鹿岛及三门湾,温州的南北麂岛、洞头列岛及乐清湾等。此外,杭州的钱塘江观潮旅游也极富盛名。

2.2浙江沿海各市海洋环境基础空间分异

如图1所示2010年东海区环境质量显示出:浙江沿海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环境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发达的杭州湾、各沿海城市港口地区。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的宁波、温州、台州,由于粗放地发展海洋经济,导致其附近海域海洋环境严重恶化;杭州虽不直接濒临海洋,但由于其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通过杭州湾、钱塘江间接导致连通海域海洋环境恶化严重。而舟山、嘉兴、绍兴,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滞后,对其海域环境破坏作用相对较小。

3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关联度

受数据限制,分析浙江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关联度时,暂不考虑杭州、绍兴两市。将宁波、舟山、嘉兴、温州、台州市域海洋经济总产值标准化后与表2的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得分利用SPSS19.0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海经-海洋资源环境=0.9103、R海经-海洋资源=0.9001、R海经-海洋环境=-0.6045,可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即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越好,海洋经济越发达,这也初步显示出浙江海洋经济对于海洋科技的依赖度较低;然海洋环境则与海洋经济呈负相关,这表明浙江海洋经济增长同时,无疑加重了海域环境污染。

海洋资源环境约束与浙江沿海市域海洋产业优化对策

浙江海洋经济正处起步发展阶段,要实现持续良性发展,需统筹考虑沿海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优势与海洋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域海洋经济。因此,凾待从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探索性提出浙江沿海各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布局优化策略。

1宁波、舟山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策略

地处浙东北的宁波、舟山,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为浙江最优,又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应依托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口的规模效应,实现宁波、舟山两市的海洋产业的岛陆统筹发展与一体化发展。(1)宁波海洋经济位居浙江之首,然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开发利用的潜力,应大力发展以港口航运为核心的现代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海洋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舟山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虽位列浙江第一,但海洋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应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外界资金、技术、人才,以其特殊的海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推进港口大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海上花园名城。

2温州、台州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策略

地处浙东南的温州、台州,与台湾经济区隔海相望,其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虽次于舟山、宁波,但仍可打造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南翼核心区,且应主攻滨海新城、沿海民营海洋产业集聚区。(1)温州应加强政策扶植并积极加以引导民营资本注入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海洋科技力量,推进“一港三城”建设,加大港口物流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着力发展海水利用、海风发电产业等。(2)台州渔业资源居浙江首位,但过度开发造成严重衰退,应实行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对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此外,应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推进水产品加工业、现代远洋渔业、船舶修造业等优势产业发展。

3嘉兴、杭州、绍兴海洋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渔业评估范文第2篇

(1.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 102202;2.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5)

摘要:专业评估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核心制度,是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的创新举措。本文从专业评估的原则、步骤、专业评估过程及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等几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的内涵及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13-04

职业教育分级制对职业教育等级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灵活的学习制度,决定了建立职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评价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授权的职业教育机构及其专业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组织与实施对职业教育机构及其专业的质量评估和检查。职业教育评价包括内部质量评价和外部质量评价。内部评价指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制度;外部评价指职业教育关联方对职业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即政府、学生、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程度的测量与评价。专业评估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核心制度,是针对职业教育机构的某一特定专业,就其专业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评价该专业是否具备举办某一等级及以下等级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是否满足相应等级的职业教育标准的质量要求,是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的创新举措。

专业评估原则

明确性原则 评估程序要用书面文件公布,以便被评估学校对整个评估的指标、方式、流程及结果的运用有清晰的认识。

一致性原则 评估结果要与国家相同学术性质的标准保持一致。

可信性原则 评估方法及过程等能获得被评估学校的信任。

中立性原则 评估过程不鼓励任何特定形式的准备、研究活动,要确保评估工作的中立与公正。

等值性原则 评估仅就各校的质量进行评估,与被评学校的规模、声望、类型无关。

透明性原则 整个评估机制,包括评估前的规划、实地评估及评估结果的公布都强调透明性,以增强评估的可信度。

专业评估步骤

制定专业评估标准 由评价委员会组织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管理专家和职业教育研究专家研究制定。

提出申请 学校向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提出申请。

审核 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审核申请。

自评 学校根据评估标准进行全面的自我检查,评估专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自评报告。

实地考察 由评价委员会选派专家访问和评估申请评估的学校。

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专家组写出评估报告,提出评估结论。

评价委员会决策 评价委员会复核评估报告,决定是否授予申请评估的学校以专业等级资格认证,并报请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和政府批准。

公布评估结果 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公布评估结论。

评估专家组的组成及条件

组成 专家组一般由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评估专家等5~7人组成,设秘书1人。

专家组成员条件 (1)在教育领域和行业企业享有一定声誉。(2)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3)遵循回避制度(不得为该校毕业生,不能或不曾在该校供职,与该校主要负责人无直系亲属关系等)。

专业评估过程

专业评估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校向评价委员会提交评估申请,说明学校自评过程及通过评估活动准备达到的目标。第二阶段是提交申请半年后的办学条件评估,时间为1年左右。主要评估专业的办学条件,如是否具备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否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及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工作安排等。第三阶段是教育绩效评估,时间为1年左右。主要评估学校的教育绩效,如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先进,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规格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学校是否建立并实施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中,评估的第二和第三阶段都设置了自评和实地考察环节,学校在每个阶段都要撰写自评报告。评估周期为3年,学校自评和评价委员会评估学校的时间为两年,剩余1年时间是学校根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评价委员会的建议进行整改。

第一阶段即学校申请阶段,学校要向评价委员会提交评估申请及办学条件评估实施方案和教育绩效评估实施方案。在办学条件评估实施方案中要说明学校如何根据评估标准准备自评,确定并解决学校为满足基本办学条件所需关注的问题。阐述学校是如何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要求的。在绩效评估实施方案中要说明学校如何达到教育绩效所需的要求,阐述实现教育绩效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阶段为办学条件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是审核学校自评报告中的资料,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专业现有状况;根据评估标准,评估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确保学校工作达到或超过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要求。

本阶段包括自评和专家组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自评过程中,学校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反映学校工作任务;实现程度的佐证材料。

评估小组实地考察1~2天,主要任务是审查学校递交的自评报告,并就报告中不够明确的内容与学校交流。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以评估支持文件内容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根据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给出综合反馈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评估小组应在报告正式成文之前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校有机会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将报告提交给评价委员会。

评价委员会收到评估小组报告后,做出办学条件评估决策,决策内容包括:(1)学校达到办学条件的要求,允许学校继续准备教育绩效评估。(2)确定教育绩效评估中必须加以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需要,调整教育绩效评估日期。(3)对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学校进行警告,做出推迟评估和终止评估的决定。

第三阶段为教育绩效评估。评估目标主要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方法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校评估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情况;促使学校持续参与教育绩效相关问题的解决。

评估小组实地考察2~3天,主要任务是审查学校递交的自评报告,针对报告中不够明确的内容与学校进行交流。抽样检查主要的质量保证方法和学习评价方法,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以评估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并给出综合反馈意见。

同样,评估小组在报告正式成文并提交给评价委员会之前要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校有机会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将报告提交给评价委员会。

评价委员会收到评估小组报告后,做出教育绩效评估阶段的决策,并把决策结果提交给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决策分以下几种:(1)通过职业教育分级认证。(2)有条件地通过认证。(3)取消认证资格。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指导、监督职业教育机构改进教育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工具。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一套具体的标明等级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标准。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绩效评估两个阶段设计为两级指标体系。办学条件评估包含了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3个一级指标,下设工作任务等11个二级指标。教育绩效评估包含了教学管理与改革、水平与质量、效益与特色3个一级指标,下设教学管理等11个二级指标。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评估结果及说明:(1)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绩效评估满分均为100分。(2)办学条件评估总分达到80分,3个二级核心指标中,80分的不少于2个,其余不少于60分,方可继续申请参加教育绩效评估。(3)教育绩效评估总分达到80分,3个二级核心指标中,80分的不少于2个,其余不少于60分,方可通过专业评估,取得专业认证资格。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及标准说明

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 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详见表2。

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下页表3。

为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建立高效有序的职业教育质量框架,即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组织实施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价。评估的具体事务由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委托各个地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专职机构——职业教育评估中心具体实施。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由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依据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制定。

参考文献:

[1]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许建械.高等学校教育鉴定与水平评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之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5]Academic Program Review Handbook[EB/OL](2009-02).http://academicaffairs.cmich.edu/program-

渔业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德育评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32-01

1 职业教育开展德育评估的必要性

1.1 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需要通过德育评估来验证总结

德育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培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具有同等重要性。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包含目标设定、过程实施、工作总结以及评估反馈等基本环节。德育评估工作在其中不可或缺,一是它能够为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提供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二是在德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评估及时修正目标,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三是通过评估对德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依据评估的结果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2 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德育评估来保障

通过对德育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和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基于此对德育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鼓励先进保持良好的德育工作态势,鞭策后进及时纠正问题迎头赶上,通过评估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和目标,才能保障德育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1.3 德育评估能促进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德育教育队伍。因此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德育评估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由于众多客观因素,当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差,但同时他们又处在一个思维活跃、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一个关键年龄段,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难度很大。而通过德育评估,使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查找自身的不足与劣势,不断增强个人的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和道德素养,才能够真正胜任德育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职业教育德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学校德育评估缺乏理论依据

自188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教育评估的实践工作和研究才开始起步。但时至今日,专门从事德育评估研究的学者和文献却少之又少。而这些有限的学者和文献在研究中又偏重高效教育评估工作,这与当前主席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严重不符。虽然很多职业院校的德育评估工作已经开展,但缺乏德育评估理论上的支撑和方法上的指导,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德育评估工作进展困难重重。

2.2 对德育评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

德育评估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技能教育的开展乃至最终职业人才的培养都意义重大,它是整个职业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当期我国职业学校仍片面重视技能教育,对德育评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德育评估对加强和改进职校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股和价值观,从而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职业学校办学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作用。

2.3 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2014年4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指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公民;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这一目标对很多职业院校而言仍然是一个笼统和抽象的概念,因此虽然我国很多职业学校已经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构建了自身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动态的目标体系,远未建立其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评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 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评估内容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同时具备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的内容也与普通教育不尽相同。所以德育工作评估的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学校的特点,笔者认为德育评估的内容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素质以及精神的培养,应当充分体现在德育评估工作的内容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最终探索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其次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课基础、扎实的职业技能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就是素质教育,让学生具备相当的道德修养、健康心理和学习能力。

3.2 将德育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实训实习阶段

实践课是职业院校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此期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素养。此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也应结合实践课的内容和特点,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践课阶段应当重点关注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德育渗透等,突出实训实习阶段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考核及评价。

3.3 优化德育工作课程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育学生现代人格和创新能力上,因此在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在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应深挖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提升德育工作的课程理念是指标体系建设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优化德育工作课程,有机整合各项德育常规工作,才能切实提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3.4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国家已经在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其中,因此职业学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也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其内。在德育课课程安排中必须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评估中要对是否配备心理辅导室、是否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资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数量等进行考量。

参考文献

[1] 王可业.职业教育中德育评估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渔业评估范文第4篇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德育教育队伍。因此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德育评估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由于众多客观因素,当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差,但同时他们又处在一个思维活跃、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一个关键年龄段,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难度很大。而通过德育评估,使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查找自身的不足与劣势,不断增强个人的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和道德素养,才能够真正胜任德育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2职业教育德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2.1职业学校德育评估缺乏理论依据

自188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教育评估的实践工作和研究才开始起步。但时至今日,专门从事德育评估研究的学者和文献却少之又少。而这些有限的学者和文献在研究中又偏重高效教育评估工作,这与当前主席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严重不符。虽然很多职业院校的德育评估工作已经开展,但缺乏德育评估理论上的支撑和方法上的指导,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德育评估工作进展困难重重。

2.2对德育评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

德育评估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技能教育的开展乃至最终职业人才的培养都意义重大,它是整个职业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当期我国职业学校仍片面重视技能教育,对德育评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德育评估对加强和改进职校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股和价值观,从而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职业学校办学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作用。

2.3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2014年4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指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公民;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这一目标对很多职业院校而言仍然是一个笼统和抽象的概念,因此虽然我国很多职业学校已经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构建了自身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动态的目标体系,远未建立其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评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评估内容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同时具备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的内容也与普通教育不尽相同。所以德育工作评估的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学校的特点,笔者认为德育评估的内容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素质以及精神的培养,应当充分体现在德育评估工作的内容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最终探索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其次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课基础、扎实的职业技能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就是素质教育,让学生具备相当的道德修养、健康心理和学习能力。

3.2将德育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实训实习阶段

实践课是职业院校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此期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素养。此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也应结合实践课的内容和特点,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践课阶段应当重点关注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德育渗透等,突出实训实习阶段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考核及评价。

3.3优化德育工作课程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育学生现代人格和创新能力上,因此在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在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应深挖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提升德育工作的课程理念是指标体系建设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优化德育工作课程,有机整合各项德育常规工作,才能切实提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3.4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渔业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国有企业;绩效评估

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意义与现状

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已由过去层层审批、干预企业经营的直接管理,逐步转向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的间接管理。在新的政企关系之下,开展企业绩效评估,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发挥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能,建立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实施绩效评估,实质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的一项企业监督管理的新制度。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建立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实施绩效评估,提供和评估结果,将企业的真实情况提交给有关方面参考或公之于众,一方面可以强化对企业的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另一方面也能使企业更加注重改善其市场形象,有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实力。

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了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而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长远的发展。常见的问题如下:

1.以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数字,仅能够衡量过去决策的结果,却无法评估未来的绩效表现,容易误导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2.财务指标是根据传统的会计报表数据计算而得的,由于传统的会计报表完全按有关的会计原则来编制,无法按经济环境或经济政策等因素来调整有关数据,使指标值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有一定差距。

3.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评估造成评估结果的片面性,容易使企业经营者过分注重短期财务结果,对其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同时可能引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操纵财务数据的强烈冲动。

4.对企业发展能力在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导致企业对客户、市场和企业职工的忽视,说明整个绩效评估重点关注的是短期的战术而不是长期的战略。

5.指标过分侧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等其他方面,而国有企业有着“企业性”和“公共性”两个方面,所以对其评估也必须从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而这正是目前绩效评估体系的一个重大缺失。

企业绩效评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和完善一套评估大型国有企业绩效的体系,以便对其绩效作出准确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目前的文献对平衡记分卡的应用作了一定的探讨[1][2][3],但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研究不多。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考察利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要点。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综述

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估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Robert S.Kaplan和David P. Norton提出的。传统的绩效评估指标主要是财务指标,注重对结果的反映,带有静止、单一和被动反映的特点,不能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及战略管理手段实现有机的融合。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说明企业的远景与战略。

1.财务维度。平衡计分卡保留了财务评估,因为财务评估在对已实施的行为的总结上很有价值,而且是其他几个衡量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务业绩评估可以指引企业的战略,检验经理层和行政部门是否对底层的开发有贡献。财务目标经常和利益(销售收入、资本回报、经济价值增加等)的评估相关联,从而反映出企业绩效的全貌。财务业绩指标主要包括:(1)收入增长指标;(2)成本减少或生产率提高指标;(3)资产利用或投资战略指标。当然,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设置更加具体的指标,如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净额等。但是,平衡计分卡运用这些财务业绩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所进行的评估与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平衡计分卡根据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要求,相应地选择财务业绩指标,因此平衡计分卡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2.客户维度。在买方市场下,如何吸引客户,如何让客户满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平衡计分卡在此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客户维度的评估,可以显示出客户的忠诚度以及使客户转移的各种因素,权衡对战略执行的程度和是否有效驱动了未来业绩。客户方面业绩指标主要包括:(1)市场份额,即在一定的市场中(可以是客户的数量,也可以是产品销售的数量)企业销售产品的比例;(2)客户保持率,即企业继续保持与老客户交易关系的比例;(3)客户取得率,即企业吸引或取得新客户的数量或比例;(4)客户满意程度,即反映客户对其从企业获得价值的满意程度,可以通过函询、会见等方法来加以估计;(5)客户盈利率,即企业为客户提品或劳务后所取得的利润水平。用于衡量客户方面业绩的这些指标,系统地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为客户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处于什么样的竞争地位。通过运用这些指标,平衡计分卡就能够从客户方面对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及盈利能力加以系统评估,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客户和市场为依据的具体目标。

3.内部经营过程维度。内部经营过程维度显示了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的评估方法在追求业绩评估上两个本质的区别:其一,传统方法聚焦于开发现有的流程,而平衡计分卡评估则关注以满足客户和财务为目标的,由创新至售后服务的完整流程;其二,传统的方法侧重于提交目前的产品和服务的流程,而平衡计分卡注重对研发过程的评估。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评估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如新产品开发所用的时间、新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比竞争对手率先推出新产品的比例、所耗开发费用与营业利润的比例和在投产前需要对设计加以修改的次数等;(2)评估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指标,如产品生产时间和经营周转时间、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等;(3)评估企业售后服务业绩的指标,如企业对产品故障的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售后服务的一次成功率和客户付款的时间等。平衡计分卡运用这些业绩指标,就能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包括创新能力、讲求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4.学习与成长维度。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中,组织确认了对目前和未来的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开发能力进行评估。组织的学习与成长有3个来源:员工、系统和组织能力。相应提出的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主要包括:(1)评估员工能力的指标,如员工满意程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工作效率、员工培训次数和员工知识水平等;(2)评估企业信息能力的指标,如信息覆盖率、信息系统反映的时间、接触信息系统的途径、当前可能取得的信息与期望所需要的信息的比例等;(3)评估激励、授权与协作的指标,如员工所提建议的数量、所采纳建议的数量、个人和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等。平衡计分卡运用这些指标,就能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或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加以系统评估。

上述四部分内容虽然各自有特定的评估对象和指标,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本,而其他三方面的指标体系则最终都要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各个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着企业战略所体现的因果关系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平衡记分卡强调系统的管理理念,即强调平衡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四个因素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与学习,持续改善企业内部运作流程,获得最大化的客户满意,才能够持久获得不凡的财务收益。企业的财务收益是和创新学习、内部经营、外部客户三方面高度内在关联的。与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相比,平衡记分卡的推出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把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评估与企业的竞争能力、管理成效和长远发展规律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多角度的权衡机制制约了管理者为追求部门短期利益而牺牲整体长远利益的片面与短视的行为。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进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要点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板。不同的企业由于管理基础不同、员工素质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具体实施的方法肯定也不同。在国有企业中,要成功运用平衡计分卡来开展绩效管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战略目标要清晰明了,能够被分解为定量和定性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且能够层层分解到部门、工作组乃至员工个人。这样,战略目标可以自上而下地被分解,然后又自下而上地被实现。有些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没有清晰、准确且相对稳定的企业战略。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是企业组织的战略,它可以指导企业组织所有的行动和决策,确保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当然,没有战略也可以开发平衡计分卡,但它只能成为一个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系统或者利益相关者系统,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衡计分卡所带来的效益相距甚远。

2.结合企业实际,量身定做。任何组织要应用平衡计分卡,都必须针对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我国的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机械地仿效国外企业的做法,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应该经过广泛的前期调研,紧密围绕企业战略和关键绩效指标来确定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模型,再结合实际逐步完善。

3.企业应具有健全的、与实施平衡计分卡相配套的其他制度。首先,高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亲身参与其中,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赋予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绩效管理人员足够的资源和权力,以确保信息收集准确,工作顺利进行。配套制度主要包括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部信息平台的建立、清晰的岗位权责划分、标准的业务流程与规范、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4.坚持全员参与。平衡计分卡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各个子系统和分支系统。要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平衡计分卡,并有效实施,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为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不但涉及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整体利益,而且也涉及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乃至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和切身利益。企业要从始至终强调全员参与绩效计划的重要性,引导员工最终达到或超越工作目标。

5.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努力达到内部的有效沟通,减少横向壁垒。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引入平衡计分卡,对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和阻力。这些困难和阻力有来自于制度和执行力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员工方面的。部分员工在企业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认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对改革不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些现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努力减少横向壁垒,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知晓企业的远景目标、战略措施和关键绩效指标以及与他们自身的利害关系,使他们都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们的绩效期望,从而确保员工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

6.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绩效评估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评估基础数据的质量。而目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做假账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会影响到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效果。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设计业绩评估体系时,充分考虑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科学设计指标,对受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要素予以修正或扣除,真实反映企业绩效,同时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7.将社会负担纳入评估体系。我国的国有企业既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要承担安排就业、基础教育、提供社会等社会义务,因此,评估体系中应该包括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程度。另外,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应该纳入评估,来考察企业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然而,平衡计分卡没有包含这些内容,在实际设计评估体系时可以将它们添加进去。

从企业的实践情况看,一般来说,设计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时,设置25~30个左右的指标为宜。其中财务维度包含3~4个指标,客户维度包括5~8个指标,内部经营维度包括5~10个指标,学习与成长维度包括3~6个指标。总之,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确保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意图和总体要求。

以广西某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属传统轻工业企业,可构建表1的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并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估开展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性转换,从而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了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进大量能对未来财务业绩进行考评的非财务动因(包括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等),并与企业信息系统相融合。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估,可以有效保障作为出资人的国家的利益,管理者也可以计量有关经营单位是如何为现在和未来的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和提高内部生产力,以及如何为提高未来经营效率而对人员、系统和程序进行投资。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而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的有形或无形资产,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水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从而成为辅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 常伟,刘智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机制的建立[J].科技管理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