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师资培训 中小学教师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培训、理解、转换,透过课堂潜移默化地传授于学生,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现状,笔者设想在“国培计划”等高规格、高标准的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中引入传统文化课程,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目前师资培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水平扎实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当前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我们进行专门的调查,发放100份匿名问卷,75%的教师认为目前培训更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传统教育内容涉及却很少。82%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培训内容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的安排,这更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95%的教师希望在培训当中能安排一节国学课。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没有读过《 孔子 》《 孟子 》《 韩非子 》《 论语 》等包含传统文化智慧的名著。而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博大的胸襟、丰富的内涵,是激励学生奋斗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2.课程设置倾向性严重,传统文化教育缺乏

目前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偏重于专业性,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非常少。在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总量上都存在着传统文化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也缺乏对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高度重视,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革新,加强传统文化的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在培训中,教师更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教学技能的提升,忽视对人文素质的需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承载着升学的压力,部分地区的教育局规定评优评职称要同继续教育学分挂钩,要求教师在一定年限之内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修满规定的学分,要完成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网络等模式的学习任务,可见,教师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之下,有的教师将培训当做是为了完成学时学分评职称,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培训的实质,让培训流于形式。

二、在师资培训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渊源的历史、博大的哲学思想、伟大的科技发明、辉煌的文学艺术等给我们精神的享受和物质的支持。中华民族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宝贵资源,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等古代优秀的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总结人类历史存在发展的精华,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至今的中国甚至世界。《 诗经 》《 楚辞 》《 春秋 》《 论语 》《 道德经 》等古代文学构成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凝结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给了我们诸多文学盛宴,让我们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还有流传下来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等等。这都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好祖国尽自己的力量。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载着教育兴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由于目前中小学教师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教师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了语言文字、道德伦理、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广博的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是有助于教师加深传统文化的积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知识,扩宽视野,提升认识高度,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传统文化所包涵的民族精神,能激发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在课程上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操。因此,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1.1时代性

时代性是校园文化在政治环境、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深入交融,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学校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要与当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的管理和文化模式,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理念或行为规范进行突破性构思并付诸于实践。

1.2服务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大部分职业院校开始实现由重规模数量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靠毕业生素质占领招生市场的观念已被广大教育界认同。同时,随着职业教育新常态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高品质高技能的培养理念,周到适合的毕业生跟踪服务,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新常态就是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健全,是对校园文化创新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1.3品牌性

当今社会对品牌的看重已经超越了院校名称本身,更关注品牌的一切,希望通过毕业生了解其背后的院校。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品牌组合战略,同时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毕业生培养方向。职业院校的社会知名度越来越成为一种品质、一个品牌,一条在社会中生存的法则。

2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职业院校自身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细节、抓住把手、有的放矢。

2.1建立常态化的文化管理机制

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有效管理校园文化的前提与保障,是建立常态化校园文化管理机制的基础。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校园文化管理常态化的职能部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落实规范要求,提高教学水平,突显院校优势和职业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树立师生校园文化信仰,组织校园文化管理培训,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校园文化管理专业人才。依据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与目标,依托现有的师生教育和培训体系,编制校园文化教育与培训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写校园文化校本课程标准和经典案例,如:《校园文化教育手册》等。校园文化教育与培训工作除了依靠内训师或外聘讲师外,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院长、中层管理者在校园文化教育培训中的参与度,并使他们切实担负起传播者的使命,实现文化教育培训常态化。

2.2组建规模化的文化合作机构

成立全国性校园文化合作组织,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形成校园文化合力,创建校园文化管理大格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协作组织,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合作组织可以对各成员单位的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传播、创新与提升,在学校和专家之间搭建咨询指导平台,在成员单位之间搭建优势互补平台,在兄弟院校之间搭建学习借鉴平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3拓展多样化的文化宣传途径

校园文化形象只有通过有效传播,才能达到改善、提升学校形象的目的。在校园内,以道路、建筑和景物布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为道路、建筑和景观命名,体现行业特点和学校个性;设置名人塑像(配以历史贡献阐述),设置文化长廊,悬挂体现学校发展、优秀毕业生奋斗历程的展牌。根据校训内涵、学校形象及本土文化构建文化墙。在办公楼和宿舍楼的走廊设置优秀员工、行业精英展板和师生美术作品等,使校园处处沐浴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使师生目之所触、行之所至都是一道文化风景,形成“每走一步皆思考,每个角落皆教育”的文化氛围。开辟企业简报、内刊和网站开辟“校园文化教育”论坛平台,员工可利用报刊、网络和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开展网上文化状况调查和网络校园文化论坛,使互联网催生的诸如自由和共享、互助和奉献、开放和兼容等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不断地充实校园文化教育工作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建艺术团体,聘请艺术家定期指导,排练员工喜爱的传统剧目和当代优秀节目,满足师生业余文化生活。

2.4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把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入推动校园文化创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校园文化活动应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内容。师生员工活动和职工社团活动要突出职业特色。每年定期举办专业知识技能比赛,并将创新、竞争和市场意识有效融入其中。组建职工行业社团、兴趣小组,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包括企业创业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主题讲座,让创业明星、行业精英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感染师生;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与我同行”、“我的中国梦”“、凝炼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年度业务技能、体育运动会和“五四表彰”等。

3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ADHD;家长教育培训;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30-02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组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障碍,儿童的患病率为3%~5%,我国约有1500万名ADHD儿童。学校ADHD儿童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家长们常常因不能管教孩子的行为而自责或被指责。ADHD儿童家长教育培训就是对ADHD儿童家长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提高家长、公众对ADHD的认知度,一方面帮助家长认识这种障碍,掌握管教孩子的技巧,从而达到矫治儿童行为、改善家庭功能、缓解亲子矛盾、减轻父母压力、增强家长信心的目的;另一方面使ADHD儿童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有利于ADHD儿童的健康发展。

国外ADHD儿童的家长培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培训方案。较为著名的方案由Hanf始创,并由Barkly扩展为“父母培训八步法”,实践证明父母培训的作用是积极、肯定的,而且有着远期的效果。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ADHD的儿童家长教育培训需要结合各种因素考量,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观念。本文就课题组针对ADHD儿童家长教育培训的实践谈几点意见。

1 遵从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观念(以彝族为例)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只有在家长教育培训中遵从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观念,才能被家长理解和接受。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1 心理健康教育

彝族家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主张理性的挫折教育,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困难,树立自信心。孩子到8~9岁以后,家里的一般事情都要与孩子商量,甚至故意让他们拿主意,想办法,尤其是男孩子。家长们常常喜欢听听孩子的意见,给他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决策、判断能力以及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彝族家庭严禁父母在孩子面前吵嘴、闹别扭,有什么大事,都要采取克制的办法,等孩子不在场时再解决。孩子做错了事,要求父母双方口气一致,态度鲜明,严禁袒护。同时要主动帮助孩子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冷静、仔细、客观地分析,找出合理的答案,让孩子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和严重性,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把它作为前车之鉴。在道德教育方面,按照《玛牧特依》中所说:“人往高处走,乌鸦朝上飞,兔儿往上跳,火星往上蹿,竹筐往上编,成长时期莫学坏,成长时期若学坏,子孙后代难成才。”教育孩子从小积极向上,健康有为,养成好习惯。

1.2 传统文化教育

彝族是个具有浓厚家族意识的民族。彝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家族谱牒教育、宗教祭祀仪式程序教育、习惯法教育、风俗习惯教育以及哲学、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等内容。

家族谱牒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父母或长辈引导子女或晚辈背诵历代父系氏族成员联名,进而对他们传播传统文化,灌输家族观念。引用祖先著名人物的非凡事迹及语录,激励子孙后代继承先祖优良传统,奋发向上、积极有为,为家族争光。

宗教祭祀仪式程序教育是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彝族人从小培养子女虔诚的宗教情感和坚定的。大部分彝族人主要信奉原始宗教。

彝族习惯法教育,彝语称“节伟”,意指一种按照规定执行的制度。在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彝族人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处世立命,需要熟悉并掌握一定的习惯法知识。

彝族是个崇尚哲学思维的民族,其社会传统家庭十分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哲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一般由有一定文化的父母或长辈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授。

2 ADHD儿童家长培训的目标和方法

ADHD儿童的家长经过教育培训,要求达到以下目标:①加强父母自身的修养;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③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④ 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⑤ 建立有效的家庭奖惩制度;⑥ 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⑦加强与老师和治疗师的联系;⑧树立信心。

以彝族为例,针对彝族家长的教育培训是一种互动式的团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参加培训的家庭为5~8个。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多个成员一起参加培训,这样有利于纠正在孩子教养过程中的不恰当的地方,类似家庭治疗。具体的培训方法:①观看录像带或光盘,就有关问题进行家长之间、家长和培训员之间的讨论和谈感受;②培训员的讲解、释疑;③为理解有关问题和掌握技巧可以进行角色扮演。④每次培训结束时还会留有“家庭作业”,帮助和督促家长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培训过程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培训员之间要互动起来,把心态调整到共同想办法帮助孩子的状态上来。

3 确定ADHD儿童家长教育培训的内容

3.1 有关ADHD知识的讲解

向家长提供有关ADHD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讲解ADHD的基础知识,为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介绍ADHD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和连带问题,重点强调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性别不同或所处环境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的情况;讲解我国目前所采用的ADHD的诊断标准,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孩子的诊断分型和严重程度;讲解ADHD的鉴别诊断,消除家长在诊断中存在的疑问;讲解ADHD的系统治疗方案,增加家长对ADHD治疗的信心;观看有关ADHD儿童在家中及在学校征的录像,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ADHD。

3.2 提高管理孩子的有效技巧的培训

(1)了解孩子。通过对ADHD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醒家长理解孩子,帮助家长意识并处理负性情感反应,如无望、内疚、自责和病耻感等。让家长讨论各自对ADHD的理解和对孩子的期望,讨论对ADHD早期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讨论家长在改变ADHD的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向家长说明完成每次“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2)理解孩子。请家长谈是否已经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孩子;谈有关教育理念――“学业有成”和“健康快乐”的区别,强调家长对孩子要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启发式讨论孩子能做哪些与年龄相适应的行为,家长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让家长分析自己在教养孩子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否将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鼓励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遇到的困难和情感反应,从而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教家长学会使用行为观察记录表。

(3)建立“特殊游戏时间”。让家长认识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父母成功实施管教技能的基础。抽出15~20分钟的时间参与儿童的游戏,建立“特殊游戏时间”,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家长理解和掌握“特殊游戏时间”的重要性。

(4)学习关注儿童的技巧和社交训练的方法。向家长解释什么是对儿童的正性关注及其作用,如何使用正性关注和忽略,阳性强化法的应用,介绍奖励的种类和方法。

ADHD儿童冲动的行为方式常导致其被小伙伴疏远、孤立、拒绝,而这种拒绝导致他们孤独、反抗,更容易结交不良伙伴,加重其性的行为。因此,ADHD儿童的社交技能训练应从小开始。社交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教会儿童一些基本的社交行为,培养能分辨自己的感受及对周围环境正确了解的能力;转化自己的不良情绪,减少或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训练儿童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技能;逐步成为能以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行事的人。所以,家长培训中应教会家长对儿童社交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5)实施有效指令的方法。讨论孩子在家和在校不服从的现象有哪些,强调使用关注和奖励技术来增加服从;讨论父母常用的指令方式的优缺点,讲解正确的指令是什么,形成“指令―警告―服从―奖励”程序。

4 培训家长的资料

家长培训的资料是培训员在对ADHD儿童的父母培训过程中,为了配合讲课步骤,提供给父母的阅读参考资料。其内容详尽具体,便于家长理解和掌握。根据培训的各个步骤设立了相关的阅读内容,包括:①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及与行为的关系,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家庭内的紧张/压力,思考这些紧张/压力的来源及其解决问题的建议;②在游戏中培养的技巧;③家庭代币方案和得分制度,如家庭扑克牌方案和家庭奖励制度;④当孩子不遵从指令或有不良行为时,使用的惩罚的方法及其如何应对孩子的反应;⑤遇见问题的处理方法;⑥使用学校行为日报卡的方法;⑦儿童社交训练的方法。

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ADHD儿童家长教育培训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观念,明确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配合以阅读资料,布置相应的家长作业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远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56-167.

[2]刘翔平.分心不是我的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3-217.

[3]苏林雁.儿童多动症[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89-192.

[收稿日期]2008-12-10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一、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原因

1.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国家课程改革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要求。为了使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我认为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必须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2.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严重缺失。城镇化趋势和外出打工经济,现代化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让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风俗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本土原生态文化的认知和启蒙,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地方民族文化的欠缺成为当务之急。

3.黔南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全州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总人口370万人,少数民族占54%。我州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有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等,处处彰显我州少数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无不体现我州少数民族人民对美的向往、追求和创造。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我州少数民族教师传承的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资源。

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对策建议

1.尽可能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并对其流传、演变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存、丰富、完善、填补、发展我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实现多彩贵州、幸福黔南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在所收集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功能的分析,形成可操作的课程和教材,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

3.加强传承队伍与基地建设。我们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与基础教育培训相结合。开办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在此过程中,我州民族地区中小学要开设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民族情怀,将其文化内化,感悟心灵。

三、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当地民族学生的作用。

(1)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增强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力量。

(2)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丰富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一)少数民族社区教育

在讨论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时,如果以现代都市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为标准,那么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基本要素带有更加浓厚的原始色彩,也就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了。但是如果跳出现代都市社区教育的基本范式,不把社区教育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是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则会发现它和西方早期的社区教育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在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上,是一种全民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活动。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一带,且以农村为主。受历史发展及地理环境的限制,生产力相对落后,以村寨为轴心的生活空间相对闭塞。因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以村寨为单位,以家族、部落为纽带的较为原始的或是自然状态下的民族村寨教育,与由政府牵头组织施教的都市社区教育相比,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基本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教育内容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一种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为强化下一代民族文化认同,各少数民族都把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叶忠海在《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一书中对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内容作了如下的分类:第一类是民俗教育,包括物质、社会及精神民俗在内的教育;第二类是生产技能教育,主要包括农耕、狩猎、采集、捕鱼及手工技艺等传授;第三类是宗教教育,在少数民族中,并非全是玄虚、迷信的成分,也包含了一些早期人类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比如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二,从教育功能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即文化传承功能。为了维护古老的社会习俗,规范社区内成员的行为举止,必须通过社区教育传授传统知识体系,强化传统价值取向,这是一个民族或社区个体得以生存,群体得以延续的需要。第三,从教育组织形式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第四,从教育手段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通过家庭祖传、师傅带徒等一对一方式或是民间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一对多方式口耳相传、言传身教来实现文化传承的。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内在逻辑

(一)传统教育传承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变迁

教育一直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教育传承模式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传承”和“学校教育传承”。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传统的教育传承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当代文化传承的需要。因而,这也为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模式的探索与推广提供了契机。

1.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家庭传承”面临现实冲击现代市场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蔓延不仅催化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也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以传统生产方式获得的收入,而更多地选择走出相对封闭的村寨,外出谋求更好的发展,由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留守儿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为了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家庭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孩子因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熏染和父母文化行为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

2.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针对全民性的教育活动,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着关键的作用,但这种保护与传承更多的是针对官方认可的主流文化或是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汉族文化而言的。尤其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所采用的教材大多取材于主流文化,而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那些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却很少被人们重视,也很难融入主流文化,因而被囿于偏僻的农村乡间,更是很少登入学校这“大雅之堂”。于是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本已获得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再得到强化与发展,而日趋淡化。由此“,文化断层”现象便理所当然地出现在学校教育中,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得不到强化,传承后继无人。

3.社区教育能够补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不足

无论何种文化,都是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为农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以家庭、社区、村寨为基础环境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在文化上的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是依赖于特定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其传承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只是在学校教育中一味的讲授,而不接触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文化事例,就很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传承流于形式的现象。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对“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实践,“它一开始就把文化的传承教育同生产生活、风俗仪式及休闲娱乐等连接起来,符合社区成员的发展需要、资质协调社区内外的支援、灵活多样的文化内容使社区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舞台”。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社区教育能够有效地协调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间的冲突,很好地补充现代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优势

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 不仅在于应对外在环境变迁的压力做出的传承路径选择,更在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相通性。与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教育相比,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民间习俗、礼仪、节日、宗教等传统文化活动来实现的,而传统文化活动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正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也赋予了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浓厚的民族文化特性。

1.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文化活动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带。深受历史、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设施难以保障的前提下,作为上层建筑层面的教育事业,除了官方提供的学校教育外,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几乎不存在。因此,就当前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经济水平、教育现状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自发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得以开展的社区教育,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

2.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民间文化活动

“人类物种生命的延续是靠个体完成的,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的延续是依靠民族整体传承实现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是广大民众。因此,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文化的“草根性”,其传承人应是那些最具民族乡土气息的广大民众。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诉求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特性不谋而合。因为,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通过礼仪、节日、宗教、丧葬等多样化的形式,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对社区内的全体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目的在于确立并强化社区成员民族文化意识,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从组织形式上来看,集中体现出“全民性”的特点;从教育目标上来看,主要在于通过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强化民族认同,增加民族凝聚力。

(三)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意义

1.在选择、创新的基础上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成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与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博弈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植根于这个民族体内的精神内核。党和政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调:“要正确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并非是全盘接受,也不是丝毫不变的代际间复制,而是在选择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基本元素的传承。少数民族社区教育除其所有特殊性,就其本质而言,终归是一种教育,而教育对文化最为基本的功能就在于文化的选择与创新。

2.有利于实现文化代际间的传承

希尔斯认为:“至少需要经历三代人两次延传,文化才可以成为传统”。由此可知,代际间的传承对于文化的繁衍尤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世代之间的隔阂。在外来文化、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传统的家庭结构、生产方式土崩瓦解,“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代际间信息的交流。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内附于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为社区内所有成员代际间的充分接触、交流创造了时间、空间上的可能。因此,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愈合现代化冲击带来的文化传承创伤,增加年青一代接触自己民族文化的机会。

3.有利于服务民族经济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一种类型的经济,如果它要求一种与这个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民族精神,那么这种经济就不会发展;反之,如果一种经济与这种伦理道德相一致,那么它将兴盛起来”。这是对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间的互动需求所做的最为精辟的阐释。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可以保存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可以培养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本土人才,在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上起到桥梁的作用。

三、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现代反思

(一)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原则

1.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避免的。随着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多元文化间的交流越加频繁,每一个民族都将会面临一场现代化冲击下的文化重构,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性之间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这种重构性的变革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展的需要。一方面,“原真性”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前提,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也并非是原模原样、丝毫不动的延续。只有结合时代的要求,融入时代精神,与时代文化性和谐,才能源远流长,焕发活力。因此,承担着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任的社区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强化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增强少数民族社区成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也要主动的融入主流文化,加强现代科学知识和系统人文精神教育,通过社区教育的手段实现现代性与传统性间的平衡,即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

2.民间性与政府性相结合的原则

必须承认目前有些地方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下的民族村寨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不成熟的社区教育。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完善基本教育设施,结合现代教育手段逐渐实现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现代化,这不仅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自身持续、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需要。在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面积濒危的态势下,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少数民族社区教育要适当引入政府行为,加快实现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现代化。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开展系统的政策、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及社会其他文化保护机构的合作路径。

3.自发性与规划性相结合的原则

自发性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内在属性,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就不具备组织、规划性。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统筹规划”“、长远计划”必将成为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只有让源自民间的自发性与来自政府的计划性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既能反映少数民族的特色与意愿,又能在现代化的传承过程中不失其原真性。

(二)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路

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发展要置身于少数民族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构建大背景下,统筹兼顾,既要肩负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任,也要为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1.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目标

在实施社区教育之前,要高瞻远瞩规划好社区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这包括社区教育本身的目的以及社区教育本身之外的目的。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多元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社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层面,它的发展必须以民族经济为支撑。一方面,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在发展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的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情;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要把服务社区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功能,结合当前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民族社区多元经济发展。目标之二: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这是社区教育本身目的所在。随着民族社区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可能,社区教育要致力于提升个体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有效促进社区成员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社区成员归属感及认同感。目标之三: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这是社区经济及社区内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优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

2.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主体

“以乡镇、村寨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社区民间社团的参与力和社区成员的主体力”。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迁,现代语境下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模式除了传统的村寨型教育模式之外,还包括了民族城镇中的以街道为主体的地域型教育模式,以民族社区内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教育模式,以及以社会为主体的社区学院为实体型的教育模式。因此,它的管理体系已不是过去自由、粗放型的乡规民约下的村寨自治,也不是强加政府行为并全权负责的单一主体管理,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管理趋势,参与的主体也更加趋于大众化、社会化。

3.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方面,文化遗产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以特定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因此,为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领域也应纳入社区教育的范畴;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现代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社区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积极开展以下几类教育培训。其一是生产生活技能培训,诸如竹编、木雕、蜡染、刺绣等技艺培训。此外,还可根据社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导游、餐饮服务的培训。其二是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考虑到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甚至不乏原始农业阶段,要加大力度推广现代农业科教教育。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繁荣的经济基础。其三是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对社区成员进行自然生态观教育,强化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切实巩固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其四,除以上之外,少数民族社区教育还应包括扫盲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及妇女生育保健教育。

4.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