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训练的内容

康复训练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训练的内容

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能 康复训练 价值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在运动员的运动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导致的运动受到阻碍,为了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运动状态,大多数的伤者都会选择进行康复训练,能够通过运动治疗的方式,恢复机体原有的功能。在体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训练,并结合科学的方法和医护人员、体能教练的辅助,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逐渐的恢复原有的运动平衡,恢复身体协调能力。但是进行体能康复训练必须要按照伤者实际的受伤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体能康复训练,才能够达到训练目的。

一、什么是体能康复训练

体能康复训练主要是有教练员、研究人员和医生相互搭配进行的工作。在运动员受伤后,为了能够更好地恢复原有的状态,就需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主要由医生进行恢复计划,并由护理医师进行协助,恢复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功能,再进行体能康复训练,由体能教练引导,逐渐的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没有受伤的运动员也可以进行体能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身体负荷的程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受伤[1]。

由于运动员在受到了运动损伤之后,轻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重者可能永远都要告别运动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国家带来了损失,也为运动员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就要求体能康复师能够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并逐渐的恢复运动员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力,减轻运动员的受伤程度。

二、体能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运动前准备活动

在体能康复训练之前,要先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够防止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通过准备活动能够活动身体各个部分的关节,能够唤醒肌肉的状态,除了统一的准备活动之外,运动员还可以按照体能康复训练的位置,进行独立的准备活动。要保证准备活动能够活动到身体各个部分,才能够继续体能康复训练[2]。

(二)体能专项训练

体能专项训练指的是,在进行专项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受伤程度进行训练,加强了训练的效果。医生可以向教练员询问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方式,分析其受伤的原因,进行受伤部分的专项训练,能够减少受伤的程度,更加合理的安排运动计划[3]。

(三)体能康复训练

要按照体能恢复不同渠道的基本需要,可以适当的搭配医生对运动员损伤治疗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的、具体的看待运动员受伤程度。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能够看出体能康复训练的效果,还能够找到体能康复训练中的不足,完善体能康复训练的内容。

(四)运动后整理活动

在每一次进行体能康复训练之后,都需要进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能够使肌肉逐渐的放松回静止的状态,能够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受伤比较严重的运动员,可以搭配运动按摩,恢复肌肉的原有状态。对于可以自行运动的运动员来说,可以适当的进行伸展活动、慢跑、散步等活动,恢复状态。

三、现阶段体能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尽管我国的体能康复训练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国家也支持体能康复训练的进行。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针对体能康复训练的需要,进行专业的开设,一般都是由康复医院专业的人才进行体能康复训练。也缺乏相关的认证标准,没有针对体能康复训练建立专业的考核制度。所以,根据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国家要逐渐的完善体能康复训练的相关规定,要成立相关的机构,对参与体能康复训练的人员进行考核,鼓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体能康复训练的工作当中[4]。

四、关于体能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

体能康复训练既属于医学问题,也属于运动问题,将体能与康复相互结合,能够相互补充学科中的不足,达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康复训练师也有一定的要求,要了解运动员的运动原理,以及伤病恢复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方法,能够按照伤者的受伤部位,实施不同的训练方式,达到训练的根本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体能康复训练作为现阶段针对伤者恢复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按照相关的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恢复伤者的身体机能。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按照伤者实际的受伤情况进行训练的安排,并按照受伤部位的不同进行训练,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琪.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周维方.徒手格斗对抗类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组分训练理论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第2篇

骨科治疗往往只能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条件还需要康复治疗特别是功能锻炼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1]。7年5月~8年1月我科住院骨折病人676例其中上肢196例下肢8例脊柱197例年龄6~9岁平均5岁。

实施方法:①患者入院后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计划的目的及内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②护士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将收集到的主要资料与患者、家属及经管医生核实后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依据患者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患者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康复训练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③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各康复项目先由医生查房时在床边亲手为患者指导并讲解目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充分发言接受指导、提出建议、针对不同个体对每一个问题找到最适合的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的护理措施共同确定经管护士经常为患者示范并检查执行情况定期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进行效果评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未执行的项目详细询问原因针对原因做出处理。④根据患者所处疾病的不同阶段不段修订、充实调整护理计划内容如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及床上训练大小便的方法;术后分阶段向患者示范、讲解康复训练的程序并不断评价效果;出院时讲解注意事项及仍需康复训练的内容。

评价标准及方法:①康复训练掌握的情况:将康复训练内容接受情况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患者能复述85%以上的康复训练内容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良:患者能够复述5%~8%的内容不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差:患者能够复述内容不足5%不能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关节脱位、感染、栓塞、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便秘等。③患者满意度:以我院办公室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项内容采取百分制>95分为满意9~95分较为满意

结 果

患者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共676例其中优558例85%良11例165%差6例8%。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见表。

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18天据统计较过去减少1天。

讨 论

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康复训练;安全问题;对策

康复训练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通过专业的指导,以物理等方法来辅助患者康复,是骨科术后康复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康复训练的主体是患者自身,但是也离不开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实际上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在高龄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中是常见的。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老年骨科患者78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72~91岁,平均75岁。

方法: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后1~10 d进行康复训练,为了防止安全问题引发的更严重问题,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易发安全问题进行了预防控制。

结果

78例患者之中有1例在康复训练时出现了安全问题,包括头晕、胸闷等症状,在发生这种现象后立即给予急救,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不错效果,得到及时的恢复。7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8 d。

讨论

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分析: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疾病发生率的增加以及新的疾病的发生,使得医院不得不扩大规模来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能力的要求提高。而医院规模的增大所带来的医护人员年轻化、专业素质不强、经验不丰富等问题,使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时有发生,再加上本身缺乏来自院方的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这使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导致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进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从而引起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满,引发医疗纠纷。②缺乏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缺乏对于患者的全面评估是跟我国的护理模式息息相关的,我的护理模式长期处于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服务,而不太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所以,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至于评估失真。同时,医护人员缺乏了主动了解患者病情的积极性,观察、判断、分析与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加上老年患者年老体弱,且大多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极易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发生不良反应。由于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不了解、评估不全面,指导该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1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低,致残率高,如何减轻其所致的残疾程度,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成为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神经康复功能锻炼的介入,极大地改善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从何时开始康复训练,专家观点一致认为早期训练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为60.5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经MRI检查确诊。其中,12例为重度损伤,64例为中度损伤,24例为轻度损伤,将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等六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服用神经营养药物。接受的支持治疗有降压、脱水及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对伴有感染、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脑水肿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若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则给予20%甘露醇脱水治疗。

1.2.2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语言训练、康复训练、认知功能等。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从局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开始,当患者肢体功能得到适当的恢复以后,逐渐训练患者下床,自己饮食、换衣、移动物品等。

1.2.3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按全面康复训练。①第1-3天,肢体训练,床上活动四肢,伸手屈时,用手反复做洗脸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及髋关节,先被动后主动练习。语言训练,用小毛刷刷面部,冰块刺激面部,嚼口香糖练习。语言配合练习,听音乐。②第4-7天。肢体训练,练习起坐,开始由护理人员扶着进行,以后让患者扶着床栏或独立起坐。语言训练说数字练习:①、②、③…等反复进行。语言配合训练,将日常用语、语组、句子录入录音带,让患者反复听,跟着读。③第8-10天,患者能独立坐稳之后,练习投掷沙包,球等上肢训练。语言训练,给患者示范唇舌动作,发音口形,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练习。语言配合练习同前。④第11-14天,肢体训练站立和步行,开始由2人扶着站立,站稳后,鼓励迈步,利用护栏,墙壁,扶手等辅助设备,语言训练,教给短语、词如:吃饭、回家等。语言配合训练同前。⑤第15-18天肢体训练,用拐杖等协助走路。语言练习,让患者听常用句子的前半句,令其讲后半句。⑥第19-30天,肢体训练,进行生活锻炼,主要包括起床、穿衣、洗漱,自行进食及大小便等。语言训练,练习简单的看图说话。以上阶段因每例患者病情不同,在时间、内容上根据患者症状及恢复情况调整。

1.3评估方法分别于训练开始第10、20、30天,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采用fuglm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和日常生活护理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法)评价。

1.4统计学六法采用七检验。

2结果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因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辛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而导致患者死亡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因此,ADL是否提高是衡量康复治疗疗较时最直接指标。本研究显示,干预前、干预后第10天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干预后第20、30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运动功能由于受到损伤原因,部位及范围等限制,其恢复缓慢,需要一定时间,但全面,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时非常必要的。干预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性性意义(P0.05),我们利用患者健肢功能及患者肢残有功能,对患者肢体及语言进行反复训练,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干预后第10、20、3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说明全面、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在开展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体会到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我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训练,其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患者被动接受治疗到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从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使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内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快。本组康复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后,最大限度改善了肢体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降低了致残率及致残程度,提高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第2版.

康复训练的内容范文第5篇

社区康复(简称CBR)是指在城乡水平基础上,积极调动社区有关部门及人员,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参与,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和利用社区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四大康复方面,为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中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扩大残疾人的康复受益面。根据本中心实际情况,拟定康复服务计划如下。

基础康复医疗护理服务:组建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配备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和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本中心重点开展视觉康复、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视觉康复:①设立低视力专科门诊及医学配镜中心。②对于先天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白内障、沙眼、倒睫、翼状胬肉、斜弱视、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眼底病等原因都可导致低视力。专业眼科医生在采用手术及药物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后,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③低视力患者在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进行助视器验光后,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④对学龄前及学龄的儿童要进行佩戴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视力训练。

肢体康复: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对象主要为偏瘫、截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针对脑血管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各类慢性病患者进行推拿按摩、理疗、针灸、中药熏蒸等。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①对于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所引起的偏瘫需要进行瘫痪侧面部训练,如训练病人吸气鼓腮,让病人皱鼻子,用冰块或电动牙刷背面刺激病人的口唇和颊部,从侧面向中间运动。②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其方法有:肢体的摆放,避免过度牵拉,肩吊带的应用及运动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帮助病人练习伸髋屈膝、屈踝及帮助病人进行患腿的负重练习等。③截瘫者康复一般是截肢手术完成后14天拆线后即需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再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④小儿麻痹后遗症马蹄内翻等通过专业骨科医生手术治疗后进行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

对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及身心进行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