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型农业机械;山区;农业生产;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24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农业机械化时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而在我国许多地区,例如地处丘陵山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特殊的地势地貌等因素只能允许小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的开发与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影响山区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的因素
1.1 土地经营过于分散、农田配套设施落后
山区丘陵地带居民较为稀少,人均耕地的数量和面积较低,且田地经营过于分散,地势高低落差较大,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此外,山区经济较为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山区农田配套设施(如机耕路等)得不到保障,即使是中小型农机,也难以进入农田作业,致使山区农业无法享受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便捷高效,极大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1]。
1.2 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山区丘陵地带交通极不便利,位置偏僻,建立的农业机械的维修服务站点较少,无法有效地为农民提供相关维修服务、售后服务等,山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削减了山区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1.3 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削弱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山区青年劳动力前往沿海城市务工,使得山区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下降。青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进一步减少,农村土地废弃面积也不断加大,这削弱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制约着农业机械在山区的推广和应用。
1.4 山区经济落后,购买力不足
由于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山区农民往往无法负担农业机械的费用,购买力较差,缺少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得不到提高,农村经济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2 小型农业机械山区农业生产中开发应用的必要性
2.1 小型农业机械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率
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能够改变山区农民依靠原始劳动力劳作的方式,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化的生产能极大减轻山区农民的劳动重担,促进整个地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2.2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普及率越高,农业生产力就越高,从而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当地的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3 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会推动相关机械生产行业的发展,并带动配套行业的发展,各行业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此外农业机械化在山区大力推进后,山区会出现多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进入城市工业或服务行业,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机械的开发应用及推广,能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 山区农业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现状
3.1 农业机械缺乏针对性设计
由于复杂的地势,在进行农业机械的设计和推广时,许多人并没有深入山区考察当地地理环境、作物种类等农业特点,因此设计出的农业机械往往缺乏针对性而不适应于许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2]。再加上许多地区缺少农业机械的维修站点,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运用,也会削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3.2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难度较大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集中度过低,市场中存在许多中小型农机企业,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尚未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农民心中没有打造出品牌形象,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推广。
3.3 小型农业机械行业低端化
低端化主要体现在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法连接其市场需求、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推广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出技术含量高、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并适用与山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3]。
4 在山区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建议
4.1 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提高经济水平
目前山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粮食和油料,若是只发展这两种农作物,当地经济则难以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应当根据山区农业特点,发展其他作物,例如茶叶、辣椒等。同时开展机械化加工,推广小型的农用器械,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从而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小型农业机械[4]。
4.2 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加强了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才能让农民熟悉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操作,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因此,政府应当履行好其服务职能,系统地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入其他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山区农业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农业生产素质,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4.3 提升农业机械的科研水平
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越高,越能持久地保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农业机械生产的创新科研能力,尤其要先深入调查山区地势地形和农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山区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
5 结语
山区丘陵独特的地形特点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推进制造了一定的挑战,但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应当重视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加大小型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能力,以提高山区农业生产力,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关景灵.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研究――以广西贺州市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4):122-124,128.
[2]杨易.广西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现状与建议[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15703):12-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和市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农业机械化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我市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需要,与广大农民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装备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不够高、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较低、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当前,我市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机械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重要农时、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为动力,着力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装备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农机、农艺和农业经营方式协调融合,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协调推进,紧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坚持突出效益,先进实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坚持机制创新,科学发展,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调动各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管理,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42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以上,重点经济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到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63万千瓦左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5%以上,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等行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实现农业机械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初步建立起集农机购置、田间作业、维修保障和信息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三、明确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围绕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与水平,在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玉米精量播种机、玉米旋播机、喷药施肥机、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青贮机等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直播、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等技术,“十二五”末全市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92%以上。在水稻种植区普及推广育插秧、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围绕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以种植、收获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大葱、韭菜、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十二五”末全市大葱开沟、培土、收获三大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围绕蔬菜、林果、种苗、花卉等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广田园管理、电动卷帘等设施农业机械,加快发展生态植保、病虫监控、温度湿度控制、秸秆反应堆增肥等高科技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动设施农业向建设标准化、控制精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产业化迈进。
(二)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坚持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并举,耕、播、管、收、加各环节并重,稳定增加装备总量,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机械的比例,重点发展大型复式、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机械,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量效并重协调发展。引导农田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转变,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形成适应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机械化装备结构,提高不同作物生产质量效益的机械化技术结构。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做大做强农产品机械化粗加工、深加工产业,逐步引进蔬菜、果品、饲料、水产品等加工设备,大力推广粮食加工烘干、良种包衣、农产品冷藏、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设施,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三)积极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大力推广以深松深耕、免耕播种、联合收获为代表的机械化增产增收技术,以节水灌溉、精量播种为代表的机械化资源节约技术和以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机械化环保技术,加强与生产厂家、技术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机具,促进机械装备升级和技术改良,加快普及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制定适应不同作物的农艺标准、机械作业规范和技术路线,建立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大力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完善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协调配合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茬口、施肥和植保,提高农机化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各镇(街道)要结合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分别建立1-2处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创新示范基地,探索不同地区机械化发展的新模式。要着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深耕推进工程,制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和《土地深松深耕工程建设规划》,开展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深松深耕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我市保护性耕作支撑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35万亩以上,耕地全面深松深耕一遍。
(四)努力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农机服务产业,大力扶持农机大户等各类社会主体领办、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十二五”期间,全市每个镇(街道)至少建立2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辐射带动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快速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规划、用地、投入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建设一批农机服务大院,改善农机存放、保养条件。推广“企社共建”模式,协调支持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5个大型农机维修站,解决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维修难题。积极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四星、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4个。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农机销售、维修服务市场,积极开展跨区作业,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产加销“一条龙”等服务方式,逐步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五)大力加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信息宣传和安全监理等五大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为主要支撑,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农机科技推广力量,实施“5516”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组建5个农机推广专家团队、50名的市、镇(街道)农机推广指导员队伍、近1000人的村级农机推广员队伍、6000户的农机推广示范户队伍),构建“农机专家—市、镇(街道)农机推广指导员—村(居)农机推广员—农机推广示范户”四支队伍,形成层次分明、四位一体、系统完整、覆盖全市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130万元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创建国家级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示范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基地。市农机局成立农机质量监督站,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加强农机市场管理,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质量调查,抓好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要建立完善全市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机械合理有序利用。要高度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加快提高农机教育培训能力。扎实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重点打造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加大投入,加快建成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与培训、农机新机械展示演示与交易、大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于一体的农机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市农机化学校在农机培训中的“前沿阵地”作用,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深入开展农机管理、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每年培训农机管理、科技和实用技术等1200人以上,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加强牌证管理,提高农业机械挂牌率、年检率和驾驶员持证率,突出抓好重要农时季节的农机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建立农机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
四、建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要将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农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障活动经费,真正达到工作落实有专职队伍、办公场所有完善设施、干部工资有财政保障、服务能力有科技支撑,切实解决农机技术推广、生产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最后,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过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作者:李小卫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已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农业生产中,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单一化向综合化发展,较大程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对农业机械发展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项制度仍不完善,在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1]。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推动农业机械发展管理的水平提高。
一、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发展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经济运行的机制逐渐转变,传统农业机械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发展要求,因此应根据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农业机械管理机制。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规范与管理农业机械市场发展中缺乏足够的经验,市场意识、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较为淡薄,在农业机械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方面仍需要探索。
2.缺乏健全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和高素质人才,影响农业机械管理水平
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基层农村,其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名存实亡,其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滞后,导致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往往不健全[2]。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缺乏科学认识,对新产品技术理解不足。由于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3]。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体系和农业机械信息化系统,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与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趋势,影响农业机械管理水平与能力。
3.农业机械管理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与其配套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装备已具备一定发展规模,而农业机械服务则相对发展缓慢,因此农业机械发展与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之间发展不协调,现有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农业机械发展需要。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业机械销售较为混乱,农业机械经营者对于其所售产品的维修与保养了解较少,无法提供完善的农机配套服务,造成农机研发、生产与销售脱节,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形同虚设。
4.农业机械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存在部分缺陷和漏洞。这与农业机械快速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农业机械快速发展,以规范农业机械生产经营活动[4]。虽然目前我国多数省份制定了地方性农业机械法规,但是,全国性农业机械法规仍未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现阶段农业机械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范围不明确,行政纠纷增多等问题不断出现[4]。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农业机械发展的现实状况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减少行政手段干预,通过为农业机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进而规范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健康发展。
5.用户对农业机械化认识不足,影响农业机械发展管理水平
农业机械主要面向农民用户,多数产品操作与使用并不复杂,操作者可对部分零部件更换或修理,导致其对于产品整体的维修保养重视不足,忽视了农业机械的科学性与专业性[5]。此外,农业机械所有者对农机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农机相关手续不全,造成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现。
6.农业机械流动性大导致农业机械管理难度加大
我国农业机械生产经营者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受效益驱动,其产品往往跨市甚至跨省经营,在多地间流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生产经营者不熟悉市场,往往导致农业机械流动的盲目性,造成产品经营活动混乱,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完全脱节,农业机械行业管理出现新的难题。
二、加强农业机械发展管理措施
1.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市场经济理论学习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农业机械发展管理观念,加强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现状及现阶段经济发展实际,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制定符合现阶段农业机械发展的管理办法,保证农业机械良好的运作状态,促进粮食的增产与增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加强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建设,进行有效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农业机械发展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农业机械管理水平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强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建设。首先,从宏观角度上加强农业机械行业管理机构的制度建设,进而实现从市场经济角度管理农业机械行业[6]。其次,严格审查各地农机相关企业,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应进行整顿,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实现持证上岗。再次,重视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宣传普及,强调农机产品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最后,将农业机械发展纳入财政预算,并给予政策性支持,完善农业机械行业组织框架,加强农业机械发展管理[7]。
3.农业机械服务与管理并重,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指导农机生产经营者完善产品经营活动,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促管理。相关部门应将农业机械发展与管理放到重要位置,加大对农机服务投入,培养专业农机服务队伍。在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不断对农业机械发展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创新的农机管理模式,加强农业发展中各个服务部门间的协作,形成科学完整的农业机械服务网络。
4.完善农业机械法律法规,促进法治化管理
完善农业机械法律法规,是促进农业机械管理的法律保障。加速农业机械发展管理的立法,是实现农业机械从行政管理转变为法治管理的重要条件。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农业机械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为目的,从法律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进行确定,严格规范农业机械经营活动;在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制定全国性法律;明确农业机械管理范围和方式,改变农业机械管理的落后方式,并促进农业机械向法制化发展。
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农业机械化实现和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发展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定期对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建设素质较高、知法懂法的农业机械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
6.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宣传,促进其管理水平提高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民众以及农机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发展管理的水平。
三、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机械发展管理有利于农业机械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各个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全面认识在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完善农业机械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农业机械服务意识,完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俊其.农业机械管理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机,2012(01).
[2]桑嘉娣,蔡青.迁移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08).
[3]朱俊圆.基层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资讯,2012(21).
[4]史云鹏.农业机械发展管理探析[J].湖南农机,2012(09).
[5]刘学江.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03).
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