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重点

劳动经济学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重点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社会转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7/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6-02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的人的学问。自哈尔滨商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开始,劳动经济学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中的专业必修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劳动经济理论基础,并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有利地支持着这个专业的发展。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深化。反映到课程内容,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地阐述西方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应用上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为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践服务。这既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立足于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庞大的就业人数及社会保障的双重压力。值得关注的劳动经济问题很多。

(一)从宏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调适问题。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整体性变迁过程。经济转型必然引起与原有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规则与程序不同程度的失效,而新经济结构要素的生长亟待制度创新来促进和保障。为了扭转高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失衡状态,在经济发展目标已被社会发展目标取代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如何与各种新的经济结构要素协调发展;劳动力市场如何消除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闲置并存的局面;这都应包含于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之中。

2.经济政策与就业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由于中国社会的多元经济并存,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劳动经济问题更趋复杂,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了社会对劳动力流动的关注;和谐社会的推进提升了劳动的自主地位,弱化了劳动对资本的依赖;劳动政策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支持与矫正功能,对政治的维护、监督与批评功能等等,也应是劳动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凭借“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曾经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世界工厂”。但是,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最初目标的实现,政府正在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上升。从今年7月份开始,深圳市把经济特区内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 000元人民币[1]。这样的经济政策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大的变化。

(二)从微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与输出结构的冲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工荒”仍大量存在;熟练工人到处都是,工厂是买方市场的观点现在得到扭转。在广东,各家工厂不得不以两倍或三倍的工资吸引工人。然而,随着工资的增长,工人们却没有以过去的速度从农村涌入城市。

2.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需求数量的矛盾。1978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偏紧已经显现。目前,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呈现下降的趋势[2]。我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行将结束,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现实,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比人口红利期长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问题。应该说,劳动经济学的问世就同工业革命引起的欧洲社会急剧转型、劳动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正是对这些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使各国劳动经济学找到了自己的学科生长点。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渐进式的改革又是我国所独有的,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劳动经济问题也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很难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来完全说明。因此,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该关注这些特殊性。

二、着眼于学科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我国当今的社会转型也为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这些机遇除了表现在社会结构转型使劳动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课题以外,还表现在为劳动经济学的特色打造与方法整合提出了新要求。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关注这些新要求。

(一)关于“中国特色”的打造

1.“中国特色”包含着“本土化”的内容。劳动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色,欧美各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国劳动经济学自恢复重建以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围绕“本土化”特色展开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着重研究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轨变型初期劳动经济理论和一些政策;近十年来,重点已经转移到市场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来。致力于“本土化”,是获取学术独立地位、实现学术社会价值的要求。

2.“中国特色”比“本土化”内涵更丰富。“中国特色”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以的经济学观点为指导,把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与我国当前的劳动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方向上,把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关注现实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中国劳动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复杂性,把统一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结合起来。提倡“中国特色”有利于克服“本土化”过程的片面性与狭隘性。

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只有坚持以经济学观点为指导,从研究现实的各种劳动经济问题出发,按照各种问题自身形成、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进行深入地实证性研究,理清其脉络,分析其原因,揭示其规律,探索其解决对策,逐步积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性资料,才能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知识体系,才能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真正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才有可能生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但是,在突出中国问题研究的同时,要防止片面化倾向,应面向世界,继续有重点地翻译、介绍和评价外国的研究成果,反思国外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增强同国际劳动经济学界对话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的整合

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往往是社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研究方法的整合关键在研究视角的转换。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劳动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正在实现如下两个转变。

1.从封闭的研究视角转向开放的研究视角。开放化是时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从劳动经济学发展的历程看,二战后,美国劳动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跨学科的合作,尤其得益于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吸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劳动经济学,同样应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借鉴和移植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促成本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2.从综合的研究视角转向分化研究的视角。重视分化研究也是劳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取向,更能反映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其实,日趋复杂的劳动经济现象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和认识。

此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广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综合运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分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经济问题的微观研究与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日]内堀敬则.“中国制造”不再是破坏价格的根源[N].参考消息,2008-07-01.

[2]成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刍议[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The Research o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Labor Economics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DENG Yong-hui, CHEN Shu-ju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 China)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第2篇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第3篇

经济学是研究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制定的经济政策,还要把本学科研究成果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探索出有利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及方式的分析思路和独到见解。本学科主要专业有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等。

二、当前我国企业利用经济学的思路分析

(一)提高社会能量转换的相对效率,以其评价经营行为效果。企业的经营发展应当依据净能量消耗来测定生产过程的效率,把利润同能量消耗相互结合,从而提高社会能量转换的相对效率。建立一种有效经济机制抑制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的活动是产生“负价值”的活动,应当予以惩罚,因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价值”。例如,汽车的成本中不仅应当包括耗费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应当包括汽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危害等负价值打入汽车的成本当中,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危害资源、环境的惩罚,形成对损害环境经济行为的一种抑制效应。

(二)把自然价值纳入经济价值之中,综合“经济——生态”价值,将其作为统一体共同发展。产品的成本中应将资源的天然价值重点衡量考虑,应遵循着资源投入产出最优的原则。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投入更少资源,实现更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形成抑制浪费有限资源的经济机制。其同时要加强风险排查,保证正确的企业经营发展方向。

(三)重视经济学培训,促进人员的经济思想素养。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将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员工对经济学的学习。企业管理者要同时学习经济学中的人事管理思想,凝聚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意志和品格。

(四)全面深入地对以消费者和企业为主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研究考察,对其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对其决策性质和规律进行总结、对不同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进行探讨,找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包含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的深层次原因,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行为学等先进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能源。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企业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劳动经济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筹码,但目前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应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我国劳动经济学主要是为了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经常效益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问题,并且劳动经济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最少的劳动投入来获取最大化的经常效益。由于国内劳动经常学出现地比较晚,所以其研究水平相对于国外经济学而言会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单位非常少,因此,这样的劳动经济学是无法适应于经济建设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市场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就业、失业等问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者们应该要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经济学理念和方法,并吸取历史经验来完善我国劳动经常学。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基于劳动经济学以及人本思想下,通过招聘、培训、薪资等管理形式来对内外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组织与运用,这种管理形式也是为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为确保企业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以及工作人员的最大化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运用比较晚,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是不成熟的。但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市场的变化以及一些外企管理模式的深入,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前景来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通常企业内的人力资源管理都要以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来指导工作,并采用合理、科学、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收益。3.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运用到就是劳动经济学的内容,并且劳动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经济学相关的理论,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运用管理理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属于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在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会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称为劳资关系,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则将这种关系称为雇佣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在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其研究的对象却有很大的差别。劳动经济学中主要研究是劳动市场,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业内部的劳动合作关系。劳动经济学中的劳资关系主要是通过劳动市场来进行调节的,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并且这种资源的分配效率会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大而提高,相关企业也就可以借助这种关系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雇佣关系所针对的是企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交易成本的,这种合作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招聘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中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并没有合理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来控制人数,他们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来应聘的人数来选择招聘的人数。通常招聘人数的偏差会使得企业在人才成本上出现偏差,这些偏差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利润。企业应该要遵循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并且企业劳动力收益与产品生产费用大致相同时,这个时候劳动力的人数是最合适的。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企业通过对投入的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投入的控制来调整产品的产量。所以说人才招聘数量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相关企业想要有效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目标,并结合相应的劳动经济学理论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2.人才薪资管理的问题。企业内的薪资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对于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内部制度科学合理的薪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控制人力的成本,也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优秀的薪资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劳动生产力,并且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目前有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薪资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这种工资长久不变的状态会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也使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虽然薪资涨幅过高会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但是也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负担。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薪资管理制度,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3.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人才流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再完美的管理制度没有高效的企业管理人员来执行也是无用的。如果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就是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无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管理力度不够就无法合理地进行职责分工,这种状况长久下去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工作人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也会慢慢失去动力,从而就导致了人才流失的情况频繁出现。人才流失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由于一些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会带走许多重要的技术内容,甚至是一些企业发展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很大的损失。企业发展过程人才流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到企业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凝聚力。

四、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

1.采用符合劳动经济学理论的人才招聘和培训形式。劳动经济学中基本理论就是组织劳动力的成本投入与劳动生产效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要注重人才的招聘和培训,通过对那些比较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培养,然后利用各种有效方法来开发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从而确保劳动生产力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该要以企业发展的目标去对应聘者进行考核,对他们的生产效益进行准确的判断,最后再决定录用。企业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或绩效考核等方式来促进员工提高自身的要求。2.以组织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策划。劳动经济学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以企业组织发展目标来进行策划。这种策划并不是指引入的员工在工作几年后才允许升职加薪,而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且这些计划是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发展以主企业整体发展的。相关企业应该结合劳动经济学理论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策划。

五、结语

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经济学是从投资和回报的角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所以相关企业应该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产效率问题,并以最小的投资来获取最大化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红薇.劳动经济学支持下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企业导报,2016,(20):143.

[2]陈禹.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335.

[3]王万星.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05):46-47.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交易;契约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002―05

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都把对企业制度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也都有各自独立的企业理论。比较这两种企业理论,可以对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制度的变迁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经济学与以新古典为内核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内核和保护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仍然是新古典的,其企业理论自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对企业起源、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等方面。

在企业起源的问题上,自科斯开创性地提出企业只是市场的替代这一观点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家一直沿着科斯开创的从交易角度来认识企业的起源,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杨小凯、黄有光、哈特、詹森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企业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契约关系,企业的职能、效率与风险等问题均可通过对一组契约的研究而得到揭示。起源问题关涉的是企业从无到有的问题,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企业的起源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和市场已经存在”这一假设基础上的。正如霍奇逊在批评威廉姆森的“市场先验地存在”这一观点时指出的那样,“新制度经济学回避了规则的起源问题,没有源初规则,也就没有博弈的展开,更没有博弈的结果。”

马克思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待企业起源问题的,他并未凭空设想出已经存在“两种替代”,而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协作、分工与交换关系的发展考察企业的起源。“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资本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劳动力成为商品和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则成为企业产生的现实起点:“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通过对手工作坊到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详述了伴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自由雇佣工人和最低限额单个资本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正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和原始积累,造就了劳与资的雇佣关系,造就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企业。

在企业的性质问题上,两种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位。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首先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因为生产的进行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企业就是实现这一结合的一种组织。企业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能够利用社会分工和协作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而市场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配置资源的场所,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要素和商品、买者和卖者的交易。因此,企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但企业和市场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同时,马克思也注意到了企业的交易属性,主要体现在他对资本循环和流通费用的分析当中。但是,交易属性是生产的延伸,是服务于生产活动的。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性质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科斯认为企业的性质是“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即企业是取代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组织,是选择市场还是选择企业方式,就取决于哪种方式更能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基本相同,他也认为企业本质是市场的替代物,但是这种替代是以内部交易来取代外部交易。张五常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一种契约,只是形式和机制不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团队生产。其他经济学家则基本上都把企业的本质看作是一种契约。与马克思强调企业的物质资料生产功能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主要考虑的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注重的是商品交易的功能。

对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两种企业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企业运行的实际出发,动态地、历史地考察了企业规模问题。宏观层面上,企业规模的变化表现为企业制度的变迁,即企业由萌芽形态――简单协作,到简单形态――工场手工业,到典型形态――工厂制,再到高级形态――公司制。微观层面上,即企业在上述每一个发展阶段,其规模也是不断变化的,是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生产的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协作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时,就细致地考察了企业规模扩大的功效。他认为“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人数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马克思也分析了对于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果,“只有在大工业中,人才学会让自己过去的、已经对象化的劳动的产品大规模地、像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生产的规模越是随着预付资本量一同扩大,生产的全部发条也就运作得越是有力”。

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并不统一。科斯认为,影响企业规模变动的唯一因素是交易费用,其他因素如技术因素,都通过影响交易费用来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规模变动。如果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低于市场,那企业的规模就扩大,反之就缩小。在两种交易费用相等的点上企业取得最优规模。其他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企业规模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问题,涉及的是企业内部的契约和产权结构的安排。但总体而言,边际分析和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核心所在。科斯认为“企业规模的边界在企业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的边际管理费用或行政协调费用的这一点上”的观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仍是主导性的。这是一种静态的逻辑推演,缺乏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分析。

二、两种企业理论观点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分析方法不同

马克思采用的是历史一逻辑一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使用的基本逻辑方法。《资本论》绝不限于抽象的理论的演绎,而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分析辩证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和统计材料,而这些历史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结构之中的。”马克思根本论点

是生产力决定社会制度的选择。所以,他在论述企业的起源和成长时,是以不同形态的协作所对应的自然力水平为主线进行讨论的。马克思是将企业置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背景下的,所以,他并没有直接采用企业这个词眼,而是用单个资本代替企业。马克思着重论证资本主义总体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企业仅仅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众多企业的有机结合体才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的是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他们研究市场经济中个体如何利用生产和交易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进行的仅仅是局部均衡分析。局限于对个体的分析,就必然会忽略历史逻辑的分析,即忽略了企业产生及发展的历程。新制度经济学家分析企业是从“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的假设开始的,他们并没有说明和论证其假设条件是不是合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们也用企业史为自己辩护。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就是一部研究现代西方企业史的巨著。他考察了从19世纪末开始产生的现代企业的历史,发现“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元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商企业只有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出现。”他们把“现代公司”的起源和发展等同于企业的起源和成长,否定了企业的前期发展历史。

(二)研究出发点不同

马克思主张从现实生产关系出发研究人,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经济行为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马克思经济分析中“现实的、历史的人”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在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中,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只有按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或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的原则来研究人,研究社会历史的运动,才能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的人”出发,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企业进行详细而深入地研究,从而揭示了深藏在“自由平等”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们物质利益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以具有有限理性的“新经济人”、不确定性及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为研究的出发点。“新经济人”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对人理解的“抽象”层面上,这样的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把企业制度看作是“新经济人”理性选择的产物;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性质。他们把企业视为无数个体之间长期契约的集合;把企业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新经济人”假设下的交易费用的节约。同时,他们只是从企业表层关系上强调契约的平等、自由和个人的理性选择能力;不同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仅被视为实际结果和目标函数间的不一致。

(三)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经济理论所考察的正是19世纪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大分工下的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从萌芽走向确立,显示出比以往社会高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广、复杂,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马克思正是从这一历史变革的趋势中把握住企业的本质特征的。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以分工和专业化为技术基础的生产组织。当时企业的主要功能在于生产商品以满足海外殖民地和国内市场的需求,资本家重点关注的是如何管理协调,改进生产技术水平,而商品的销售和生产资料的购买等交易活动是非常顺利和简单的。因此,马克思虽然认识到了交易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着重强调。另外,当时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相当严重和,这两大阶级的矛盾很突出,所以资本支配和剥削劳动是马克思企业理论重点强调的。

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是20世纪初、中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因此,他们所分析的企业是指西方国家现代的资本主义企业,即已经存在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分工、各方彼此通过市场进行协调,市场协调成本很高。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巨大的资本联合使得企业的生产一蹴而就,而如何销售产品和采购生产资料,如何管理企业成为了关键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交易活动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些现代公司确实是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一体化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原来作为不同市场主体的企业同化到一个更大的企业之中,因此,看上去是对市场交易方式的取代,自然地,新制度经济学家关注于企业的交易功能,而忽略了它的生产本质。

三、两种企业理论的共性与互补性

(一)两种企业理论中的“交易”

马克思认为,企业除了完成最主要的生产功能之外,也要进行市场交易。一方面,作为企业家的资本家要在市场上购买分散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在市场中顺利进行交易才能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马克思在分析市场交易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是:揭示资本雇佣劳动是资本家巨额财富的唯一来源。如果仅停留在交换领域,我们无法理解企业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也对市场交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涉及到了交易费用,只不过马克思将交易费用称为“流通费用”。马克思把发生在资本流通过程中的费用称为流通费用,它具体包括买卖所费的时间、簿记费用、货币磨损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政府税收等。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分析是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督促契约条约的严格履行”。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扩展和细化,他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与交易对象谈判的费用、交易双方签订合同的费用、执行合同的费用、交易物运输的费用、与交易相关的政府税收等。对照和比较马克思的流通费用和科斯等的交易费用,可以看出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流通费用所覆盖的范围。“因此可以说,交易费用即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即交易费用。”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是“一种费用,两种说法”、“一个过程,两个侧面”的关系这种认识上的一致性也表明,在研究企业的过程中,市场和企业运行的费用都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

(二)两种企业理论中的“契约”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最核心的范畴无非是契约与交易费用,这两者构成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基石。契约本身也是引发交易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契约这一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克思也清楚地认识到契约的含义。但是,马克思在理解这种契约时,首先基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阶级差异之上,是一种对整个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体现,是资本雇佣劳动这一特殊历史的社会宏观契约。他的确没有像新制度经济学家那样,以微观企业为解剖对象来分析契约,马克思更为看重的是这种契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种契约内在的紧张关系,资本家既不能只停留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契约是他联结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纽带。在流通领域,“资本家和工人,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在生产领域,他执行契约,“着手消费他购买的商品、劳动力;就是说,让劳动力的承担者,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消费生产资料”,将资本生产出来和再生产出来。马克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企业虽然是以契约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但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平等”的契约关系就变成了一个科层等级结构。为了使劳动的分工、协作顺利进行,生产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权威协调,只能采取科层等级结构这样的形式。但对于这种科层等级结构的运作规律分析,马克思显然弱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这一点上,两者无疑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尽管马克思的“契约”与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契约”是两个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契约,但并非完全对立的。它们都客观存在,其辩证关系也在现实中得到了体现。在马克思之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试图缓解紧张的资本雇用劳动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契约,它说明基于阶级的契约紧张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效率上考察,高效率的企业与有效的契约缔结与契约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表明。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制度结构来理顺生产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矛盾,为企业运营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企业本身绩效的改善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雇佣劳动这一紧张的社会契约,但却可以为缓解这一契约的矛盾提供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被雇用方的赤贫地位,“大股东话事”的决策方式意味着不对等依然存在。

(三)两种企业理论中的“企业类别演化”

马克思分析了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行使职能的资本的原因和过程:虽然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都是资本,它们又有各自的特性。“由于现代经济学,直接把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混为一谈,实际上完全看不到商业资本的特性,我们就更有必要这样做了。”从产业资本循环公式:C-W…P/(A,Pm)…w'-G'出发,马克思指出,当“处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给予特殊种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这样,“商业资本职能已经不是生产者的附带活动,而是一类特殊资本家即商品经营者的专门活动,它已经作为一种特殊投资的业务而独立起来。”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之后,“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商业资本中处于流通过程的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它必然要求得到相应的利润。这个过程是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按照某种均衡的平均利润率来分享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在分析完商业资本之后,马克思还研究了借贷资本问题。

相比之下,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分析的企业没有类别之分,只是一般意义的企业,但是其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分析马克思所说的三类企业间“剩余价值的分割”。转换一个视角,我们就知道马克思的分析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问题,产业资本家把商品资本的职能和货币资本的职能分离给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的目的就是要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与产业资本以及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分割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一点上,两种企业理论是可以互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