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就产生了“黄金1小时”,以至“白金10分钟”的理念[1]。一旦遇险,能够给予患者最快救治的不是专业急救人员而是现场第一目击者,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3月中心成立了“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已拥有的良好的硬件设施,通过对“组织协调、师资、教材与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培训基地”建筑面积达500m2,包括:报告厅1个,标准教室2间,另外还配有教具室、休息室等。教学设备有:多媒体示教系统1套,VCD及电视机1套,急救操作模型20套,包括:成人与儿童心肺复苏模型、创伤急救模型、婴儿气道梗阻急救模型、AED除颤模型等,高级生命支持模型2套,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1台。
运行模式具体做法如下:①良好的组织:由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培训基地”各项工作,在宣传、培训人群安排与协调、培训资料等各方面得到了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具体教学考核工作则由培训基地负责安排协调,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②合格的师资:培训师必须是具有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导师资格,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 2003软件,教学模型操作标准、规范、熟练,才能从事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③合理的教材与课程:以美国心脏协会健康从业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和健康从业人员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创伤救护课程为主要培训教材。培训内容方面:将徒手心肺复苏术、海氏急救法、创伤急救3项技术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意外伤害与家庭急诊急救中的部分内容为辅助教学内容。④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注重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首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再结合投影设备输出、播放,做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操作练习在操作室进行;其次,培训师在教学模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再逐一指导学员进行操作练习;然后,学员根据各自情况在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⑤效果评估:为明确培训的效果,在每次培训的最后都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培训师将已准备好的考试试卷与操作评分表对每位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由两位培训师共同负责。以理论成绩85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85以上为合格;以理论成绩90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95分以上为优秀。
结 果
2010年3月~2011年6月举办了30次初级急救培训班,共对828名普通人群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考核,最终的结果是828名培训学员全部合格,其中有143名达到优秀。
讨 论
我国公共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发展不平衡,全民普及率低,有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及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不容乐观,急救知识培训需求量大,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虽然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目前尚无系列完整、持续有效的培训模式可循,且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3]。“培训基地”作为专业且固定的初步急救培训场所,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在公共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急救知识的普及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规范、有效、便捷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虽然还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系统普及急救知识,但这种普及途径覆盖面广,过于松散,确切接受的人数和普及效果尚待商榷。举办规范化的初步急救知识培训班将是重要的模式之一。同时,要保证急救知识普及的质量,就必须要很好的组织,要有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材,要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要有合格的场地和教具。以“培训基地”目前的基本条件及现在的运行模式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事实也证明,“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在急救知识普及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忠杰.白金十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概念与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兴趣爱好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在传统的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都是利用教材口干舌燥地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听课效率低下,对于控制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还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而对于控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不是呼呼大睡就是交头接耳,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即便是这样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课堂上和学生缺少互动,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同时难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误区进行教学调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面对这一教学状况,教师必须认真汲取教学经验,对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改革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先将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入实际的车间实习,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厂房的观摩,在观察中现场学习工作经验,并进行一些简单机械的拆装。在实际拆装的过程中了解机械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及使用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兴趣的鞭策之下,能够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机械基础学习兴趣,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机械基础这一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知识学生理解得并不到位。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教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还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些比较典型和常见的事物为例,例如,加工大米的相关机械和水稻收割机等机械的应用讲解,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或通过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与链传动的知识。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能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意识到机械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知道机械基础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堂上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生活化的问题设置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离合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个人骑摩托车的时候,首先应该紧紧地抓住离合器,在打火之后发动摩托车,就可以慢慢地将离合器放松。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过程对离合器进行分析,了解离合器是怎样的一个工作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在教师指引的基础上去思考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教师也可以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几个选项:A.离合器是先合后开;B.离合器先开后合;C.一直保持开着。当学生看到选项之后,首先一眼就分辨出C选项肯定是不对的,这样排除一个之后学生就会更加轻松,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进行研究和分析,学生的信心十足,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表达一下自己对摩托车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离合器的知识,记忆力更加深刻,还会激发学生对于机械基础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机械基础教学课堂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全方面地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全新的改革,改革要求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愿意对已经熟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原因在于:其一,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没有教学经验,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其二,他们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持怀疑态度,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改革,为祖国培育新一代专业型人才。
总而言之,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新一代、高质量的机械基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张花平.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8).
[2]李凡.中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8).
【关键词】道路软基;处理方法;质量控制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及内地湖河沉积地区存在着许多复杂的软土地基,在这些地质条件下修建高质量的公路及建筑物都要进行软基处理,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及减少沉降,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工程质量、工期和经济效益均有重要的影响, 寻求使用较少的混凝土方量,以实现造价低、承载力高,并且地基的稳定性增加明显的新桩形成为岩土工程界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考虑到实心桩及预制管桩的不足,工程实践中开发了高效经济的现场浇筑混凝土薄壁管桩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和施工工艺, 且已开始在高等级公路中推广应用。
1、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软土地基的组成成分、结构以及特点,提出一些不同的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主要的方法有:
1.1粉煤灰碎石桩法
粉煤灰碎石桩(CFG)法是由碎石、石屑(或砂)、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搅拌后形成高黏结强度桩,桩与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形成的复合地基。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强度好,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以及混凝土灌注简便等,还能节省水泥及砂的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本工艺在施工中出现的最多故障就是在泵送混凝土时中途堵管,压力过高时,输料管会发生爆裂。究其原因,主要有:提升速度太慢,混凝土不能及时排除;泵送软管的弯曲半径太小,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造成流通不畅,局部出现堵管,压力积聚;泵送软管连接太长,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造成流通不畅局部堵管,压力不够,一旦堵管需要重新成孔,这样既造成材料的浪费,又因地质不稳定再次成孔困难,还影响了施工进度,为此,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
1.2 搅拌桩法。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好搅拌桩体,与周围的软土组合,形成复合地基,以此来增加地基的强度以及地基的承载力,使得地基的变形模量扩大,地基的变形沉降减小。搅拌桩桩底需打在地基的持力层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桩底没有嵌入持力层,变成悬浮桩,施工后沉降变形就较大,而且还被施工工艺条件限制作用,处理之后如果深度大于15m的话,就很难保障搅拌桩的强度。这种施工方法技术较成熟,容易控制施工进度,并且施工工期很短,对建设区域的环境污染也小。
1.3砂垫层法。
由于地基的软土层渗水性强,含水量较大,为了加固软土层,可以敷设砂垫层,达到上部排水的目的。另外,砂垫层还是地基的地下排水层,使得地基内的水位降低,在处理地基以及填土时,方便施工机械能良好地通行。
1.4 表层排水法。
道路表面在施工过程中会开挖沟槽,但是由于软土天然地基具有较高含水量,所以在进行填土前,先要将地表水排出。降低了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就能保证施工机械进行作业摊铺。为了开挖的沟槽能够充分发挥效果,应该重新填上透水性较好的碎石或者砂砾。
2 工程实例
该市政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某市经济开发区的软土地区,该地区地表为粘质土层,主要是由该地区的河流泛滥形成。公路全长2.4km,要求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排水固结处理。
2.1排水固结施工处理
1)砂井的作用
在对该工程地基进行排水固结处理时, 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体。在受到外界加载条件的情况下,砂井能够使土体中的水沿竖向排水体排出,从而加速土壤固结和地基的沉降,并因此使地基强度增加。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 砂井能够使地基在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沉降,避免结构物在使用中产生沉降或差异沉降;第二是解决地基的稳定问题,沙井在预压过程中使地基的抗剪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但是,在加压重量和速度上,必须根据软土地质条件进行验算确定,以避免因加载过大或过快导致软土地基破坏。
2) 砂井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
一是砂井的选择。砂井是以砂作为排水通道,在加载过程中,排水使软土地基的强度增强。一般有短密砂井、长砂井、袋装砂井以及用塑料排水板代替的砂井。其目的相同但是效果各异。根据本工程的具体工程特点,经研究决定选择短密砂井作为本次工程的排水砂井。短密砂井一方面能够对地基起到复合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排水间距,加速排水。由于短密砂井要求的砂井间距和井深比一般的砂井都要小,因此本次工程设置的砂井间距为90cm, 井深为4m, 径间比为5。
二是砂井的施工过程。在对砂井进行施工前,首先要在地表上铺筑砂垫层。这样可以增加水平排水面,提高软土的承载力,以便机械摊铺砂垫层及造孔。该砂垫层的厚度应视软土表面的情况和所需承载造孔设备强度而定,本工程的砂垫层厚度被设定为18cm。另外,砂垫层所选用砂的渗透系数K为10-3cm/s,颗粒粒径要求应在0.074至0.84mm之间。在铺筑砂垫层时, 选用轻型载重自卸车,直接将砂料卸于待处置的地基上,并用一般通用的推土机予以摊平。之后在摊平的砂垫层上用显明的标记将沙井位置标出。砂垫层铺设完毕后需要对砂井进行施工,本工程采用了套管法。所谓的套管法就是将带有活瓣管尖或套有混凝土端靴的套管, 在振动机的作用下,沉到预定的深度, 然后在套管内灌砂并同时灌水,拔出套管,管尖或混凝土端靴随同所灌入的砂,留在所造的孔中,形成砂井。本工程共打短密砂井1459根,井径为20cm, 按梅花形布置井位,路基坡脚之外也打设了三排。
在造孔施工时,造孔设备采用了经改装的W 501挖掘机,其挖土设备部分改成直立式门架, 用振动锤将套管沉入软土中,待套管沉到设计高程时,同时灌砂注水,振动套管,慢慢提起套管,使管底活瓣式管靴张开, 砂便连续注入井中。砂的用量按密实度的百分之九十五计算,并且应事先准备好。在套管沉到设计高程时,砂通过套管事先准备好的剩沙漏斗,灌砂、射水、振动并提起套管。全井灌砂完成之后,在进行下一砂井的施工。但因为采用的W501挖掘机本身重量太大,软土承载力不足,在砂垫层之上还要垫以方木,以增强软土的承载力。当砂井施工完成后,修整好砂垫层, 并于其上添以较好的土壤,加以分层压实。所填土壤为风化碎砾石, 要求压密后的单位容量不小于18.7kN/m 3。
2.3 堆载预压
预压是砂井排水固结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能否达到预期的固结效果, 有赖于正确的预压措施。本工程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预压处理。
关键词:青藏高原;植物;极端环境;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5-01
青藏高原被喻为“世界屋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且至今仍在隆升的一个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使得生活在这里的植物进化出独有的生理形态特征。作为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高等生物――人类,我们更应该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本文就青藏高原植物的特殊适应机制展开讨论,使我们更多的了解周围的环境。
青藏高原属于四大高原之一,生长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植物生活环境较为严酷,如营养物质缺乏、低温、缺氧、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最低温度低等。这样的环境孕育了一批生长期短,生命力顽强,具有其特殊的适应特征的植物。特征之一是植株矮小,减少水分、营养物质输送的压力,降低风力对植物的机械损伤,表现为茎秆退化,呈莲座状或垫状,如卷柏,垫状点地梅等。此外植物体密被绒毛,叶片苞叶化的形成也是其适应特征之一,体表被绒毛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典型的是菊科的凤毛菊属植物(如雪兔子)。施海燕等对青藏高原7种风毛菊属植物29个居群的叶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7种植物叶解剖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7种植物表皮细胞单层,角质层厚;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的总厚度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并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表明7种植物的叶片既具有中生植物又兼有旱生和湿生植物的部分结构特征,这些特征是植物对高寒地区低氧、低温、强辐射等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苞叶在温度的骤然降低时对植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如生长在高海拔山上的塔黄上。根系发达,行营养繁殖和胎生繁殖也是植物为了适应极端环境的一种适应特征。如早熟禾、珠芽蓼、点头虎耳草等。
马建静等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和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地71个样地65种双子叶植物叶片解剖特征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科、属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对干旱环境以及高寒环境的适应特征,探讨了叶片总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肉组织厚度、叶肉细胞密度、叶肉细胞表面积、体积等多个解剖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因子(生长季温度、降水)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草地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除叶肉细胞密度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的叶片各组成部分厚度、叶肉细胞表面积和体积均大于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地植物。这可能是由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进化及(或)环境的筛选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祁如虎等报道了16种高山植物叶片内异细胞的分布和特征,作者认为高山植物叶片内的异细胞与这些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它们不仅在高山植物抵御生理干旱和寒冷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同时还在抵抗强太阳辐射及强紫外辐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结构可能是高山植物适应高寒环境条件一种特殊方式。
植物叶片缩小增厚肉质也是植物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重要机制,王桂芹等发现在山红景天根、茎、叶中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根中任何薄壁组织细胞中均含有固体蛋白质。茎中维管束环外有糊粉层。叶肉细胞中的固体蛋白质多数存在于叶脉周围。植物体内丰富的蛋白质构成了其较强抗冻能力的物质基础,根中木栓十分发达。有研究者为了解景天植物的抗寒机理,采用光学显微与电子显微技术分析景天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景天植物叶肉细胞间隙大,通气组织发达,维管束周围以及表皮细胞内分布粘液细胞。低温胁迫后淀粉粒减少,叶表皮细胞外覆盖蜡质增多,可能是其具有较强抗寒性的原因。
另外有研究者利用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藏高原海拔3900m 的4种植物叶肉细胞和5种植物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首次在蒲公英和乳白香青的叶肉细胞中发现了叶绿体吞噬线粒体的现象。在前4种植物中,线粒体的数量均较多,且常分布在叶绿体附近,二者靠的很紧,常常可以观察到5~6个线粒体将叶绿体包围起来的现象。研究表明,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在位置上的这种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在后5种植物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均较多并且出现了脂质小球,其类囊体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膨大现象。研究表明,高山植物叶绿体中淀粉粒的这种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本文从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等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植物的适应特征,而关于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机制的研究还有待加深,让更多的人了解青藏高原的气候、植被以及生态环境的特征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研究者的致力其中。
参考文献:
[1] 施海燕等.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7种风毛菊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9.29(3):289-294
[2] 崔 倩.青藏高原东部嵩草属植物的生态解剖学研究[D]
[3] 祁如虎.等.16种高山植物叶片内的异细胞及其生态学意义[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2):270-276
[4] 王桂芹等.高山红景天解剖学研究[J].植物研究.2004.24(1):93-94
[5] 王 倩等.3种景天植物叶片结构特征与抗寒性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报.2013.19(2)280-285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机械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14-1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因为如此,在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应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机械设计课程来说,其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提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对新时期下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中有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是学习其他机械专业课的重要基础性课程,是引导学生向专业课程发展的重要过渡课程,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等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机械设计的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十分成熟的教学体系,使得在对课程安排及教学方式上都有很多的问题,有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得到非常有效的提升。因此,对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基于我国高职教育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考虑到我国高职教育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加强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教育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通过有效的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来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有效了解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的机械量的不同测量方法。此外,学生还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操作方法,也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不同的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开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建立一种以分析为手段,以综合设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从另一方面来讲,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非常多,且十分枯燥,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而通过启发学生,培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改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中,仅仅用苍白的语言表达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是很难让学生真正领悟和掌握的。在现代,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教师可以利用机械设计CAI软件在计算机和多媒体上展现课本中一些较为繁杂的知识内容,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计算机模拟机构运动的整个过程,将静转化为动,由复杂转化为简单,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由单调转化为多彩的画面,由原来的死板单一的讲解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三维动画演示,这些教学内容表达形式的转变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潜在的学习兴趣,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机械设计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计算繁琐。如果学生用大脑来运行这些计算,在特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特定的任务,效率低,然而,计算机的专用教学软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课本知识,自主建模,理论用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改变,而应该是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与时俱进,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发展性,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去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效,让机械类专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自己接下来的学习及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张福润.面向二十一世纪改革机械工程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刘志勇,刘孝民.重能力,求创新,推进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