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的弊端

口腔医学的弊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医学的弊端

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的综合体,综合反映出他的个人气质和修养。他所掌握和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的程度,最终会影响到他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他们个人的人格特征。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谓三导向培养模式就是始终坚持以职业情感、执业能力、社会适应为导向实施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适应口腔医学和患者多层次的需要。

一、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落后。在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配置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方面进行高度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文学科的课时比例较低,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部分高校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修得学分,并没有充分领会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2)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口腔医学生,他们加大了对基础学科的设置力度,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课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口腔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课时偏少,课时所占比重较低的现象。3)师资力量薄弱。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师资力量决定着最终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口腔医学院校的人文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部分教师人文社科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在授课时不能将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充分的融合,造成了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的兴趣,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同时,还有教师无法将人文知识恰当地融入到临床实践中,造成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知识没有用的错觉,从而使教学与实践相脱节。4)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口腔医学的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们的职业态度的形成、道德素质的提高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达到。因此传统形式上的医学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5)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评价的方法也侧重于对学生笔试成绩的考察。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患者对治疗手段和效果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有的评价机制充分暴露出了他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二、构建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提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意识,充分考虑患者心理因素在整个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既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加大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全面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力度。为防止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被边缘化,各大院校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合理优化和创新已有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加大此类课程的配置比例和力度可以结合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新的成果,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设置一些必修课,任选课,特选课等来拓展他们学习的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医学人类学、中西医医学史、医患沟通概论等。同时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再提高。针对教师现有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人文素质培训计划。可以考虑聘请业内专家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快速提高他们的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同时兼备医学背景与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加强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这部分高素质人才也会对其他教师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4)创新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最古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场所。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饱受诟病。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为强的学科,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形成他们全面的人文素质。为此,我们就要加大教学形式的创新,拓展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巧妙设立情景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来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社区的活动,向社会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增强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掌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定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等。5)完善评价机制。完善原有的评价机制,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采用动态的考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予以衡量。同时还要对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进行评分等。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确保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患者在接受医疗诊治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加多层次的需要。因此,口腔医学生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侧重于人文素质的教育,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醒下,从而更好地适应口腔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78-81.

[2]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63-68.

[3]陈洁,姜柏生,刘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94-97.…

[4]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郝岗平,韩子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2,25:130-13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10:72-73.…

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第2篇

    循证医学教育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有着显着的不同,是对传统医学教育的补充与发展,也是促进传统医学自身进步的一种推动力。在传统医学传承经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循证医学教育倡导独立、严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在面对临床问题时如何获取资料、科学评价资料以及综合分析资料,以获取有价值的结论应用于临床。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临床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对医学基础课程及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后,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接受专科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要求,这也是医学本科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循证医学本身就是对继续医学教育甚至终身医学教育的一种实践。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获取全世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容易,而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最可靠的证据是所有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临床研究生阶段,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的重要性,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技能,必然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具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系统的能力,进而提高医疗实践效率,这也是实现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尝试。

    2实施方法

    2.1对象以已经完成本科阶段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课程,在本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临床研究生为主,也含一些低年资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师。

    2.2准备学生需在研究生基础课程中学习“医学文献检索”、“统计学”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课程,要求掌握国内外医学科学文献的检索与评价,掌握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应用情景,掌握循证医学概念、特征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结论的评估方法。由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所有教师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整理成册。

    2.3实施方法带教教师将在讲授、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病例,结合之前总结出来的临床问题,向临床研究生提出相应的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搜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对研究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确切结论,以指导临床问题的解决。

    2.4效果评价通过对临床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结论整理成论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重要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我国的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包含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长期以来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育模式是知识经验型教育,临床研究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型学习者,带教教师只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经验补充部分最新进展的内容。在医学科学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科发展前沿显得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分偏重手术技巧的学习,而未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将最新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实践性科学,与其他基础医学不同,临床研究生面对的是在社会层次、疾病阶段、身心情况均不同的个体患者,如果仅仅从课本或者临床教师的经验上传承学习,势必造成学科发展的停滞,最终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第3篇

1PMMA机械性能改进的研究

虽然PMM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托材料,但因其韧性较低、脆性较大,仍有一些地方不尽人意,尤其是其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不能满足一些临床要求,而诸如纤维等添加物的加入弥补了这些不足。Gutteridge [1]研究了不同长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长度变化对丙烯酸树酯基托材料抗压强度的研究,发现1%含量的3mm,6mm,12mm纤维能显著增强基托的抗压强度,3mm,6mm组明显好于12mm组。3mm和6mm组在和树脂的混合和加工中具有最好的操作性。Ladizesky等[2]发现,将多层高度拉伸的聚乙烯纤维以相互编织的方式加入基托树脂中,可以显著提高基托的抗拉伸强度。周永明等[3]的研究发现,加入1%、2%芳纶纤维后,基托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有明显提高,但弹性模量没有明显提高。钱箫羽等[4]研究结果显示碳纤维织布既能明显提高PMMA基托的弯曲强度,又保持了其柔韧性。临床宜设计1.5~2.0mm碳纤维织布增强型PMMA且将碳纤维织布放置于PMMA基托的中间层,以同时满足基托的机械性能和美观的要求。Taner等[5]研究证实6mm长的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加入同时增强了基托的抗张和抗压强度。Cal等[6]研究不同比例的以连续单向编织形式掺入的玻璃纤维对基托树脂的空间精确性和吸水性,发现随着纤维成分的增加,基托在加工后的空间改变和吸水性减小。Bayraktar等[7]对比不同聚合方式对玻璃纤维加强型基托和未加强的基托处理后残留的MMA含量,发现玻璃纤维加强型基托中残余的MMA通常高于未加强型基托。Polat[8]发现,E-玻璃纤维的加入并不影响基托的空间稳定性;而Karacaer等[9]研究表明,对于注射成型的义齿基托而言,碎的E-玻璃纤维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基托的抗挠强度,弹性模数和抗压强度。这些研究表明,纤维加强是提高义齿基托树脂物理性能的好方法,但残余单体增加的弊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消除。陈苗苗等[10]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多壁纳米碳管(MWCNTs),研究MWCNTs/PM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有显著提高,弯曲强度无明显改变。复合材料断面可见碳管与树脂之间结合良好,MWCNTs均匀弥散分布在树脂基体中。因此认为,应用CVD法制备MWCNTs用于增强基托树脂,可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刘红[11]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PMM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显著增大,这表明复合材料的刚性也在增大,受力不易变性,所制作的义齿基托树脂更能充分分散咬合力;PMM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也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强作用也随之提高,这种增强作用与纤维含量成正相关,这与Nakamura [12]的研究结果一致,当玻璃纤维的含量为9.63%时,义齿基托材料的机械性能增强作用非常显著。

2PMMA基托与人工牙结合强度的研究

义齿主要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这两者的良好结合是义齿在使用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临床上时常发现义齿在使用中人工牙从基托上脱落,使义齿无法使用,因而对人工牙与基托结合强度的研究成为另一个热门。Catterlin等[13]证实锡纸替代物的污染明显降低了人工牙对基托的结合力。曹健等[14]发现,对塑料牙盖嵴面进行适当处理,可显著提高与基托树脂的粘结强度,其中用氯仿溶胀塑料牙盖嵴面的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Jamani等[15]的研究表明,基托较厚时,在加工过程中人工牙的移动比基托较薄时增加。Cunningham等[16]发现,当树脂在面团期晚期压缩时,人工牙和基托间的结合力显著增强,使用高度抗压树脂时其结合力也增强,对人工牙表面的打磨和加孔对结合力没有影响,用单体尤其是高冲击单体涂布人工牙表面或用树脂水门汀都可以显著提高人工牙和基托的结合力。

3PMMA聚合残留单体以及不同固化方式的对比研究

MMA悬浮聚合可得到PMMA。义齿基托是由单体与微球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特殊的“面团聚合”方式模制而成。聚合后的基托材料常含有少量未反应的单体。残留的单体不仅对口腔软组织有刺激,而且可降低基托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因而对基托中残余单体的研究日渐深入。Vallittu等[17]研究了自凝树脂表面的处理对其在水中释放的单体的影响,发现常规的光照加工和抛光过程可以降低单体的释放。张惠军等[18]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四种不同的固化方法(自凝法、水浴加热法、气压法和微波法)加工后义齿基托中残余单体的含量,发现基托样品中的残余单体量(Wt%)分别是1.613、0.438、0.336和0.221,说明微波法聚合较完全。Bayraktar等[19]的研究表明玻璃纤维加强型基托中残余的MMA单体通常高于未加强型基托。Kedjarune等[20]发现残余单体的量不仅取决于聚合方式,也取决于加工方法和混合时水的比例。残余单体最少的树脂其释放的单体也最少,但是残余单体最多的不一定释放的单体最多。Vallittu等[21]发现,将自凝基托树脂的聚合温度从30℃增加到60℃后,残余MMA单体含量从4.6%降到了3.3%。热凝树脂在70℃聚合后放入100℃处理比单纯70℃聚合的单体残余少,当在100℃加热12h后,残余单体量最少(0.07%)。Shim等[22]的研究表明,对基托进行二次热处理时,在常规方法后再多加2h或4h的100℃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残留单体的含量。

PMMA固化方式除了目前已基本淘汰的自固化法,最常规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固化法,但由于其处理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缺点促使学者们尝试其他有效的处理方法,如干热固化法,蒸气固化法,微波固化法,微波压注固化法,红外线感应固化法,可见光固化法等。对水浴加热固化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也做了很多改进。方金素等[23]研究不同出盒温度对义齿树脂基托适合性的影响,发现在不同温度下出盒对义齿基托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当出盒温度冷却至40℃以下时,义齿基托的适合性显著高于在60℃以上出盒。欧阳芳谨等[24]对比了不同固化方式对基托树脂收缩量的影响,发现湿热固化方式时间长,收缩量小,但变形系数大,不同树脂的收缩量差异很大;微波固化方式固化时间短,单体挥发快,易产生气泡,收缩大于湿热固化;微波压注固化方式时间短,收缩量最大,但气泡少,收缩均匀,各树脂间收缩量差异小。林映荷等[25]对比微波加热法和常规水浴法处理PMMA对基托材料性能的影响时发现,微波处理法能获得更高的基托材料的抗弯强度,更高的抗挠强度,但两种方法获得的基托的冲击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蔡玉惠等[26]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但同时证明了微波加热法的基托收缩率低于水浴加热法,这同欧阳芳谨等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样本量和方法的不同所致。陈春霞[27]对常规水浴、低温12h、低温24h三种聚合法的研究发现,与常规水浴聚合法相比,低温长时间聚合升温慢,基托的表面和内部聚合程度较均匀,产生的聚合性体积收缩较小,基托变形小;义齿基托中的单体转化率增高,残留的单体量减少,引起的基托变形减小。低温24h比低温12h聚合单体转化率更高,基托变形更小。张殿云[28]对比了微波法、水浴法和干热法三种聚合方式聚合物中残余MMA的含量发现,采用干热法方式聚合的材料,残余单体含量最高;以微波方式聚合的基托材料中残余单体含量最低,聚合最充分。目前临床较为普遍采用的制备义齿基托的方法仍然是水浴加热法,为了能够获得更低残余MMA单体的义齿基托,也可以考虑采用微波聚合法。郑军等[29]采用液压式热处理器进行固化,有效控制了塑料气泡的产生,而且即使充填塑料前不涂分离剂基托也不沾石膏。采用此方法处理的基托,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均高于传统水浴法,机械性能提高。江铭等[30]研制了一种新的用于口腔修复专业的MMA热处理聚合设备,该设备可以将树脂的加压和热处理功能合为一体,有68℃和100℃两个温度档,并且具有相应符合树脂材料热聚合工艺规范要求的恒温时间,整个聚合过程无需人工管理。总之,不同的固化方式和固化器械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上应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权衡利弊,做出选择。而由于释放的单体有细胞毒性,牙科医生也应该建议他们的患者不要整夜戴着新做好的义齿,以减少其释放物的积聚可能引起的粘膜刺激。

4PMMA基托与口腔微生态及其抗菌性的研究

义齿作为一种外来物,同天然的口腔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必然对口腔微生态产生影响,可导致基牙龋、牙周炎,义齿性口炎。细菌粘附于义齿的获得性薄膜表面,可分为:细菌向表面移动、初期粘附、特殊相互作用的附着和聚集形成生物膜四个阶段[31]。影响因素主要有:材料组成、耐溶解性、生物降解性、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方法等。不同基托材料上细菌粘附的量和种类不同,热固化树脂材料比金属材料容易定植细菌;软衬弹性衬垫材料比热固化树脂基托材料更易粘附白色念球菌和变形链球菌;增塑的丙烯酸软衬材料能不断析出增塑剂,阻止霉菌附着和生长;热固化树脂加入加强纤维,可改变细菌的粘附量。基托材料表面粗糙度大,自由能高,促进细菌粘附聚集,菌斑形成,使菌斑数量多、粘附牢;而粗糙度小的,表面自由能低,菌斑少。Charkawi[32]通过在易患义齿性口炎患者的义齿衬垫材料中加入3wt%、5wt%、0wt%的制霉菌素,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抑制白念菌。李四群[33]利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制成释氟率为0.2mg/d的氟化物控释装置,将其应用于可摘义齿,使患者唾液氟浓度从0.043ugf/ml升高到1.234ugf/ml,显著降低了戴用义齿后患者唾液中和基牙与基托接触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促进了酸蚀釉质的再矿化,且使用安全。而逯宜[34]的研究结果显示,单体含量降低、充填过早以及长时间低温处理未经高温处理等操作方式均可导致PMMA树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从而增加义齿细菌附着。杨俊等[35]将蒙托土、SiO2、碳化硅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及不同含量纤维添加到PMMA中,发现义齿基托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抗菌性能却没有改善。佘文君等[36]将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到义齿基托中,发现抗菌性具有了提高但机械性能却未能增强。王建荣[37]对载银沸石抗菌剂/PMMA抗菌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以及抗菌性测试结果显示,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硅烷有机化处理后的抗菌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有明显提高(P

总之,在义齿基托材料中,基托材料改进与更新的趋势不可阻挡。具有一定韧性、高强度、生物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的复合树脂基托材料必将广泛应用于义齿修复中。PMMA基托材料的文献报道较多,研究者对纤维加强、改善固化方式、添加抗菌剂等方式来改进PMMA基托材料性能的研究,所得结论基本一致。而对于PMMA热解过程中有害物质(如CO、烟气等)的生成速率的研究仍有不足,如何进一步增强PMMA的热稳定性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将会继续成为今后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Gutteridge DL.The effect of variations in fibre length on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resin reinforced with ultra-high-modulus polyethylene fibre[J]. Clin Mater,1993,12(3):137-140.

[2]Ladizesky NH, Pang MK, Chow TW et al. Acrylic resins reinforced with woven highly drawn linear polyethylene fibr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urther aspects of denture construction[J]. Aust Dent J, 1993,38(1):28-38.

[3]周永明,施长溪,赵信义.芳纶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的机械性能[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14(4):271-272.

[4]钱箫羽,姚月玲,孙 延,等.碳纤维织布增强型义齿基托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6):521-523.

[5]Taner B,Dogan A,Tincer T,et al. A study on impact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acrylic resin filled with shor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s[J]. J Oral Sci,1999,41(1):15-18.

[6]Cal NE, Hersek N, Sahin E. Water sorption and dimensional changes of denture base polymer reinforced with glass fibers in continuous unidirectional and woven form[J].Int J Prosthodont,2000,13(6):487-493.

[7]Bayraktar G,Duran O,Guvener B.Effect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ment on residual methyl methacrylate content of denture base polymers[J]. J Dent,2003,31(4):297-302.

[8]Polat TN,Karacaer O,Tezvergil A,et al. Water sorption, solubility and dimensional changes of denture base polymers reinforced with short glass fibers[J]. J Biomater Appl,2003,17(4):321-335.

[9]Karacaer O,Polat TN,Tezvergil A,et al. The effect of length and concentration of glass fib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n injection- and a compression-molded denture base polymer[J].J Prosthet Dent,2003 ,90(4):385-393.

[10]陈苗苗,丁 俭,梁春永,等.MWCNTs/PMMA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8,9(4):286-288.

[11]刘 红,孙 梅,朱 松,等.玻璃纤维增强义齿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6):910-911.

[12]Nakamura M,Takahashi H,Hayakawa I.Reinf0rcement 0f denture base resin with short-rod ass ber[J].Dent Mater J,2007,26(5):733-738.

[13]Catterlin RK,Plummer KD,Gulley ME.Effect of tinfoil substitute contamination on adhesion of resin denture tooth to its denture base[J].J Prosthet Dent,1993,69(1):57-59.

[14]曹 健,赵信义,王灿华.提高塑料牙与基托树脂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1):30-31.

[15]Jamani KD,Moligoda Abuzar MA.Effect of denture thickness on tooth movement during processing of complete dentures[J].J Oral Rehabil,1998,25(9):725-729.

[16]Cunningham JL,Benington IC.An investigation of the variables which may affect the bond between plastic teeth and denture base resin[J].J Dent,1999,27(2):129-135.

[17]Vallittu PK.The 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 of denture acrylic resin on the residual monomer content and its release into water[J].Acta Odontol Scand,1996,54(3):188-192.

[18]张惠军,蒋继英. 聚合方法对基托材料残留单体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MMA含量[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3):190-191.

[19]Bayraktar G,Duran O,Guvener B.Effect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ment on residual methyl methacrylate content of denture base polymers[J].J Dent,2003,31(4):297-302.

[20]Kedjarune U,Charoenworaluk N,Koontongkaew S. Release of methyl methacrylate from heat-cured and autopolymerized resins: cytotoxicity testing related to residual monomer[J].Aust Dent J,1999,44(1):25-30.

[21]Vallittu PK,Ruyter IE,Buykuilmaz S.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residual monomer content of denture base polymers[J]. Eur J Oral Sci,1998,106(1):588-593.

[22]Shim JS,Watts DC.Residual monomer concentrations in denture-base acrylic resin after an additional, soft-liner, heat-cure cycle[J].Dent Mater,1999,15(4):296-300.

[23]方金素,张春宝,王宝成. 不同出盒温度对义齿塑料基托适合性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 ,14(3):183.

[24]欧阳芳谨,张健中.不同固化方式对基托树脂收缩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1999,8(4):200-203.

[25]林映荷,邓红颖,巢永烈,等. 微波加热法及常规水浴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9,17(1):75-77.

[26]蔡玉惠,王国平.微波能固化义齿基托材料的实验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2):125-126.

[27]陈春霞,王 雪,巢永烈.聚合方式对树脂义齿精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2):199.

[28]张殿云,郑 睿,郑 刚.聚合方式对义齿基托树脂中残余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含量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3):269-271.

[29]郑 军,韩华利,程 超,等.液压式热处理义齿基托的物理性能[J]. 医学杂志, 2000,25(5):389.

[30]江 铭,江 欣,吴景轮,等.义齿基托塑料电热聚合器的研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2):116-117.

[31]Quirynen M,Bollen CML.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surface free enengy on supra and subgingival plaque formation in man[J].J Clin Periodont cl,1995,22:1-14.

[32]Charkawi H. Effect of addition antimicrobial agents to denture relines[J].Egypt Dent J,1994,40(3):785-790.

[33]李四群.氟化物控释装置在可摘局部义齿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4):238-241.

[34]逯 宜,姚月玲,赵信义.义齿PMMA基托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6(4):492-493.

[35]杨 俊,李志安,李四群.纳米( PMMA/蒙托土 ) 义齿基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3):26l-263.

[36]佘文君,夏良伟,姜卫东,等.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义齿基托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0):1099-1101.

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波治疗 液氮冷冻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45-02

在皮肤血管瘤治疗疗法中,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疗法。动用手术切除血管瘤不仅皮肤组织损坏面积大、护理困难,而且留下的疤痕严重折损了病患的容貌,因此非手术疗法在治疗血管瘤上得到广泛认可。而这其中,液氮冷冻治疗和微波治疗是较为常见的两种皮肤血管瘤治疗疗法。

冷冻疗法是通过低于零度的低温对病变组织进行冷冻来取得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液氮冷冻疗法则需要通过零下182.8摄氏低温对病变组织实行冷冻破坏,促使病变组织均一被破坏脱落以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毛细血管血栓至完全堵塞血管,而病变组织最后会因缺氧坏死。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万兆赫至300万兆赫之间、波长为1毫米至1米的高频率电磁波,医学治疗通常用频率2450兆赫、波长12.45厘米的微波。微波辐射引起生物体组织细胞内含的电粒、分子震动和碰撞,使组织内部均匀受热。微波对血管瘤病变组织热凝后,瘤体组织经热凝固变性,可被纤维结缔组织取缔。

以下是微波与液氮冷冻治疗血管瘤临床经验分析比较: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微波治疗组共78例:病患年龄平均为1岁,其中女性42例,男性36例。鲜红斑痣为A型,共30例,草莓状血管瘤为B型,共38例,海绵状血管瘤共10例,为C型。

液氮冷冻治疗组共有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0.8岁,A型病例36例,B型42例,C型为12例。

瘤体病变组织皮损范围控制在5mm×5mm到20mm×35mm之间。

1.2 治疗方法。微波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皮损部位采用常规消毒,用适量利多卡因注射液对血管瘤环形封闭。局部麻醉之后,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将微波治疗仪功率调为为50W,并将脚踏开关开通,用针状微波辐射器直接探入皮损瘤体组织,接连点击2至3秒,到瘤体组织慢慢缩小至凝固发白。治疗后要保证治疗部位的清洁,并由抗感染的抗生素加以辅助。

液氮冷冻治疗方法:用棉签饱蘸-196℃液氮,然后迅速接触血管瘤瘤体皮损部位,至瘤体表层冷冻凝固变白时撤离棉签,使其自然溶解复温,这种被称为棉签接触法,适用于病变组织面积较小的患者。根据病患情况的不同,皮损面积较大的大多使用接触法液氮冷冻治疗,选择与皮损面积相宜的冷冻头。将冷冻头直接接触皮损处,时间在15秒到30秒不等,根据皮损情况也用冷冻器将液氮直接喷洒到病变组织皮损表层使之冷冻变白,然后由其自然溶解复温。

1.3 疗效标准。瘤体组织完全消退、无疤痕或疤痕极淡且平整为痊愈,消退至少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九十不等、颜色明显淡化为有效疗法,而若消退还不到百分之三十,甚至完全与治疗前无异的为治疗无效。

2 治疗结果与疗效比较

2.1 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显示:A型微波疗法组病患痊愈,而液氮冷冻疗法组28例痊愈、8例有效治愈;B型微波疗法组痊愈24例、有效治疗14例,液氮冷冻治疗组36例痊愈,6例得到有效治疗;C型微波治疗组有效治疗4例、6例治疗无效,而液氮冷冻疗法组2例有效治疗、10例无效治疗。其中微波疗法共出现骨坏死4例,肥厚性疤痕8例;而液氮冷冻疗法共出现大疱12例,创面出血8例,色素脱失6例。

2.2 疗效比较。微波与液氮冷冻治疗血管瘤疗效比较。

微波与液氮冷冻疗法对治疗A、B、C型血管瘤的疗效;A型微波疗法痊愈率达到100%,液氮冷冻疗法组痊愈77.78%,有效治疗22.22%;B型微波疗法组痊愈达63.16%,有效治疗36.84%;液氮治疗组痊愈达95%,有效率5%,而C型微波疗法有效治疗40%,治疗无效达60%,液氮冷冻疗法组有效治疗16.67%,无效治疗达83.33%。两种治疗疗法的疗效比较P值均大于0.05,并无特别明显的差异。

3 结果讨论

由微波与液氮冷冻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比较来看,两种治疗方法对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都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而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说明一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并不能治疗所有的皮肤血管瘤,医学界对皮肤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究仍需要更进和完善。而相较于液氮冷冻疗法,微波疗法的疗效稍微要好一点,并且,我们只是用微波和液氮冷冻疗法对皮损面积小于20mm×35mm的血管瘤进行二者的疗效比较,若血管瘤瘤体病变组织的皮损面积更大的话,这两种疗法的疗效是否有所差异还未曾可知,必需实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才能下定论。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上的不断进步,对于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越来越多的突破和进展,新型治疗方案在不断完善,但并不是可以完全取缔传统治疗方法,每种疗法都有其局限性,但相对而言也有自己的优点:液氮冷冻是用低温冷冻坏死的病变组织,有着出血少、疼痛轻微短暂、手术时间短且损伤小以及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微波疗法是用电磁波辐射使生物细胞组织内部的粒子和分子共振或碰撞,让细胞组织内分子热运动促使自身加热,而细胞组织中蛋白质凝固变性,致使坏死的瘤体脱落,它不仅创面恢复迅速,而且对周围皮肤组织损害较小。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各类疗法的优势与弊端,取长补短,推进皮肤血管瘤治疗疗法的发展,让血管瘤病症迅速消退且病患痊愈随时可见。

参考文献

[1] 张玲.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冷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8(5)

[2] 李金燕,刘金花,黄必然,李庆祥.569例血管瘤液氮冷冻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