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工业的作用

汽车工业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工业的作用

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GPS;工作原理;应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GPS是英文“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起始于美国军方的项目。主要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GP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多功能系统,它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民事领域,其中就包括汽车行业[[1] 杨俊,武奇生.GPS基本原理及其Matlab仿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50-180.][[2] 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

2 工作原理

2.1系统构成

GPS系统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用户设备。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部在6个倾角为55度的轨道平面上绕地球运行[[3]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25.],轨道平均高度距地面两万公里。在相邻两个轨道上,一个卫星较另一个超前30度,卫星的运行周期是11小时58分,当地球对恒星来说自转一周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二周。因此,在同一观测点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形相同,只不过每天会提前4分钟见到同一颗GPS卫星。而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至少可见4颗,最多时11颗,每颗GPS卫星都发出导航定位信号[[4]徐邵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13.]。

地面监控部分由监测站、主控站和信息注入站组成。由于GPS卫星是动态的已知点,因此,卫星运行及其轨道的参数都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用以检测和控制卫星上的设备运行情况、卫星实际的运行轨道。同时,地面站还要监测各颗卫星的时间差和环境情况,然后通过注入站发给卫星,卫星再发给用户设备。空间部分和地面监控部分都是为了用户服务的,用户设备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观测量,并经数据处理后实现实时导航和定位。

2.2定位原理

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不断发射二进制导航电文。用户接收导航电文后,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得出卫星与用户的距离。依据该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的位置,就可得出用户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简单的说,GPS的基本原理就是计算机的预设软件根据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先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并将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考虑在内,测算出接收机的具置。

3 应用

GPS技术传入中国时间并不长,但发展迅速,已从特殊领域走向了日常生活,目前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民航、船舶、电信等领域。高精度、广范围、长距离的测位,瞬间间隔不足半秒的动态测定,不受时间和气候的影响等,这些突出的特点都使得GPS越来越受大众欢迎[[5]王惠南.GPS导航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4-30.

作者简介:郑维锋,女,本科,工程师,从事工程机械制造工艺。

祖威,男,本科,工程师,从事工程机械制造的设计与研发。

]。

在我国,汽车行业的车载GPS主要应用于:

⑴定位:利用GPS可以在地图页面上直接查看到相关位置,也可以确定该点与其他点位之间的地理关系。

⑵导航:打开地图界面,输入要查询的目的地,就可以纤细了解所要到达的区域路段的行驶数据,例如路线、时间、距离、风向等。同时还可以直观的看到目的地和出发点的相对关系。在路线的规划上,导航系统有自动线路规划和人工线路设计两种。自动线路规划是由驾驶者确定起点和目的地,由软件按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包括最快线路、最简单线路、通过高速公路路段的次数最少的线路等的计算。人工线路是驾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设计起点,重点和途经点等,自动建立线路。比如,要从上海的虹口区开到虹桥机场,进行GPS导航,在选取并激活输入程序后,选取地区页面,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就会在界面上有明显标识,沿着标识痕迹,既能随时对行驶的路线进行指引和修正,也能够相应提醒驾驶员路况信息、行驶速度、监控设备预设等信息。

⑶实时监控:GPS定位及遥控系统非常适合用于车辆的实时巡回或点对点监控。例如汽车租赁公司和物流企业。可以对车辆进行定时定位跟踪,将用车的各环节信息有效、充分的结合起来,降低风险和空车率,节约成本。

⑷报警:具备与110联网功能,公安监控系统接到车辆报警信号后,可对报警车辆进行屏幕追踪,监控界面显示以报警车量为中心的距离标识。根据车辆的备案,可调出该车的各种相关参数,如牌号、车型、颜色、车主信息等。警方根据附近的警力配置可及时调整救援方案。报警结束后,报警信号可由系统复位。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车载GPS系统会为车主带来极大便利,提高办事效率。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对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会使导航仪的功能稳定发挥,避免事故的发生。

⑴及时升级:使用前要将内置地图进行有效的升级,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道路信息。目前国内大多数产品的机体内还设置了软件预警系统,而软件预警是通过系统内置的报警点位置信息来实现的,因此软件系统也和导航地图一样面临升级问题。每天的道路施工都在产生新的变化,用户只有使用最新的预警数据,才能事半功倍。

⑵合理的咨询输入:地图并非包罗万象,也可能会搜不到输入的目的地。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离该目标较近的区域标识或周边的标志性建筑作为目的地。

⑶数据备份:GPS确实很方便,但如果接收不到卫星信号、断电或临时性软件、硬件故障或遇到方向上易产生误导的复杂路段时,配备一份传统的纸质地图,两者比照参考,行车会更加可靠。GPS的电子数据同样也要注意备份,避免病毒或其它状况下的丢失。

⑷日常保养:车载GPS还要注意日常保养和维护,尽量不靠近强电磁干扰场所,以免造成设备不正常。尽量不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放置机器,避免环境对随机配件产生不良影响。及时维护修理机器,保证充足的源。日常保养,不仅能降低无谓的机器的损耗,也是我们安全使用的基础。

5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GPS的需求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完善。凭借特有的卫星导航能力,车载GPS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倍数递增,GPS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也必将越来越普遍。

参考文献:

[1]杨俊,武奇生.GPS基本原理及其Matlab仿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50-180.

[2]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

[3]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25.

[4]徐邵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13.

[5]王惠南.GPS导航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4-30.

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第2篇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它是影响对外贸易和整体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汇改。这标志着我国放弃坚持了10年之久的固定汇率制度,进入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确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取向。汇率变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全面而深入。不同行业也会因各自行业特点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的反映。汽车工业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拟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工业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1.调节变量及其效应分析方法

调节变量最早是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之后延伸到商业分析中。调节变量是指: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即变量M影响着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关系。此时M就称为调节变量。以上关系如图1所示。测度调节效应方法如下:(1)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类别变量,包括定类和定序变量,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测度调节效应;(2)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包括定距和定比变量,做层次回归分析:

首先,通过Y对X、M做回归分析得到判定系数R12,其次,再通过Y对X、M和XM做回归分析得到判定系数R22,如果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则调节效应显著;或检验XM的偏回归系数,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2.变量及数据选取

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人民币汇率r。由于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2)贸易国GDP。根据凯恩斯的出口需求理论,贸易国经济增长意味着其居民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对出口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有利于出口国出口的增加。(3)汽车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根据Mundell的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理论: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我国汽车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可能会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对外贸易产生替代作用,自然会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产生影响。根据小岛清的投资与贸易的互补理论,我国汽车工业相对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存在劣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基础,增强我国汽车工业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工业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还可通过影响人民币汇率来影响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4)汽车商品进口额imp。我国进口汽车商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含量,并且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出口:一、增强我国汽车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商品的出口;二、技术含量的提升,使得国产汽车商品逐渐成为汽车工业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即增加国内需求。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国内需求的增加将减少汽车工业商品的出口。

(5)调节效应项fdi*r、fdi*imp。两者分别是指汇率变动对汽车工业出口的传导过程中fdi的调节效应以及汽车工业进口对汽车工业出口的传导过程中fdi的调节效应。

由于2009、2010年的数据不全,所以本文选取的数据是2000—2008年的数据。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我国汽车工业主要贸易国历年数据,挑选在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国中排名靠前且稳定的俄罗斯、乌克兰、德国、伊朗作为我国汽车商品出口国。根据我国出口到以上各国的汽车商品额占我国汽车工业出口额的比重,对其进行加权构成贸易国GDP,来代替贸易国国民收入;人民币汇率用实际有效汇率代替,数据来自IMF数据库;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汽车行业》和《2009汽车工业年鉴》;汽车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来自中国投资指南网。

3.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一般的实证文献均采用OLS、VAR的方法和协整分析研究汇率问题,同时只是简单的考虑自变量单独对应变量的影响而没有考虑自变量自身的交互作用和调节效应。本文将fdi既作为自变量引入,又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本文引入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所以,根据调节变量理论,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基于以上叙述本文建立模型如下:①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用向后回归法去除共线性变量。利用PASWStatistics(SPSS)18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在采用向后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自变量汽车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的加入并没有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所以此变量是可以去除的,分析软件也同样将其从自变量中移出了。调整决定系数R2为0.998,所以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说明所选变量可以解释汽车出口额变异的99.8%。所以用r、gdp、imp、fdi*r、fdi*imp来预测我国汽车出口额将得到一个相当不错的估计值。根据层次回归分析法的思想,本文还分析了Exp对r、gdp和imp的回归,得到调整决定系数R2为0.857。明显小于调整决定系数0.998。所以调节效应显著。

两个模型的总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相差不大,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并且从两个伴随概率Sig的值可以看出模型2(从①式中删除自变量fdi后的模型)是优于原模型1的。进一步说明fdi是可以舍弃的。舍弃变量fdi之后的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值为961.048,伴随概率sig的值为0.000,也同样可以说明模型2的拟合效果很好。

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常数的估计值为469.670,=-9.416,=0.128,=-1.024,=-0.31,=-0.53。Sig的值可以看出汇率R,贸易国GDP,fdi*imp的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变量的系数很显著。比较待估参数的值,人民币汇率和汽车进口额对我国汽车出口额的影响效应分别为-9.471和-1.024。而通过调节变量fdi的作用之后,其影响效应分别变为-0.031和-0.053。所以,调节变量fdi有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和汽车工业进口对汽车工业出口的负面影响。故,汽车进口额imp和fdi*r这两个变量在回归分析中不显著的变量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删除。

所以,最终的模型变为:

从方程来看,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汽车出口额的影响程度很大,系数为-9.416。这和人民币升值阻碍我国出口贸易的理论相吻合。比较待估参数与、与的值,符合调节效应理论。并且可以得出汽车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汽车工业出口有促进作用(通过影响汇率和进口对出口的抑制效应)。

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

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发表以后,在西方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受到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波特认为,“企业是国际市场上所扮演的主角。企业不只在一国之内发展,还各自有一套全球竞争战略,进驻许多国家。”⑴而“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⑵波特指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⑶可见,“国家竞争优势”就是国家整合相关资源,协助和促进特定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取决于该国的生产要素、内需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等四个关键因素,这四个因素构成了该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工业能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笔者认为,基于汽车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呈现的新特征,应该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制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要着眼于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这是因为:

⒈斯密指出,“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⑷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市场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导致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一个汽车厂商甚至整个汽车工业都无法在一个自己可控制的区域内创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依赖于政府、社会、相关行业及支持性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生产出满足国际消费者偏好的拳头汽车产品组合。

⒉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保护本国的市场。尽管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技术,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如汽车新产品研发技术、关健系统总成制造技术等。于是,发展中国家在汽车市场竞争中将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⒊发达国家在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之后,正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自己的汽车工业,使得他们的汽车工业日益信息化、知识化。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尚未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现在又面临着汽车工业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单独依靠一个汽车厂商,不可能自主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汽车工业,很难应对跨国垄断汽车集团的强有力挑战。

二、构筑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路径依赖

波特强调,“政府的政策其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钻石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⑸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改善汽车工业的“钻石体系”结构,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汽车厂商作为汽车工业的微观基础,应当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推动汽车工业制度良性变迁

不少人强调技术创新对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大作用。但是它是以制度不起作用、不存在交易费用为前提的。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绩效受一定的制度安排制约。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⑹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最终是由制度决定的。

⒈推动汽车工业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汽车工业是为数不多的政府长期实行严格行政审批的领域。政府通过实行“目录制”来控制新汽车厂商准入、现有汽车厂商投融资以及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等微观市场行为。行政审批机制长期僭越市场机制,造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且缺乏活力。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用所谓“公告制”取代目录管理。然而,公告制的基础仍是目录管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应当加快推出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尽可能地让汽车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复位。

⒉完善汽车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大多数汽车工业企业是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与国有汽车工业企业投资主体单

一、政企不分相适应,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这往往使得国有汽车工业企业目标不明确、缺乏效率,甚至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则因其固有的资本结构缺陷,往往受到跨国汽车集团全球战略的制约,其技术研发部门被合资外方掌握。为此,政府应当努力完善汽车工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其一,积极推动国有汽车工业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有资本充分介入汽车行业,坚决避免“一股独大”的资本结构。

其二,下大力气扶持中外合资汽车工业企业的中方母公司,帮助其成立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和汽车研发机构,改变合资外方掌控技术研发的被动局面。其三,严格执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了的汽车工业企业构建有效制衡、规范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⒊持续推进微观财政政策供给创新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增殖税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企业所得税不是按地域而是按所有制性质征收,即中央企业的所得税由国税局征收,而地方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然而被选举经任命当政的政治家和官僚与其他人一样,他们的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受个人利益的驱使,而不是受社会利益之类的崇高思想支配。”⑺现行分税制所造成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博奕格局使得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保护当地汽车厂商,外地产品很难进入本地市场,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难以形成。对于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反对地方本位主义,地方政府总是“阳奉阴违”。地方政府还极力阻挠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并购重组行为,其动机是防止税收流到其他征税主体手中。为重构全国统一的汽车大市场,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优化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中央政府有必要持续推进微观财政政策供给创新:其一,将汽车工业增殖税划为中央税,按某一特定时间段地方政府征收的增殖税为依据确定中央向地方返还额度,以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其二,将汽车工业企业所得税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政府按企业所属地域征收应得企业所得税份额。其三,汽车消费税或类似汽车消费税的税种应当由地方政府征收,以提高地方政府发展与汽车有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积极性。

(二)改善汽车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basicfactor)和高级要素(advancedfactor)两类。汽车工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资本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对基本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轻,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汽车工业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人力(如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汽车工程师)、汽车研究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等。高级生产要素是企业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流程的必要条件。人不但属于高级要素,也可以创造出高级要素。企业拥有数量相当的科技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熟悉汽车制造工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与国外汽车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企业科技人才比例、企业R&D强度、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都偏低。以一汽为例,一汽的技术开发人员约为2600人,仅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的职工总数与一汽相似,但技术开发人员近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8%。更为严重的是,汽车高级科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例如,天津汽车工业公司高级技术人员流失相当严重,甚至其下属某企业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高层技术人员近年也都流失。作为技术精英的聚集之地的一汽、东风集团,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也相当严重。很多人才特别是懂得汽车高科技(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流失海外。汽车工程专业大学生尤其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其首选去向往往是出国和外企,对国有汽车企业少有兴趣。

政府和汽车工业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和培养,要千方百计地留住高级人才。从“十五”计划起,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汽车工业的力度。凡是属于基础性的、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发展前途的研究项目(如电动汽车的研发),必须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经费。地方政府应当加大与汽车工业有关的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工资报酬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创造吸引和留住汽车高级人才的政策环境。汽车工业企业也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本开发,改进高级人力资本的激励方式(如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持股、享有购买股票期权的权利、实施退休金计划等),建立一流汽车研究所,与有关高校加强产学研大联合。

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高级生产要素。当前信息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21世纪将是网络革命时代,而电子商务则是实现这场革命的主要形式。因此,中国汽车工业要抓住机遇,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的汽车电子商务保持同步甚至超前发展。

(三)改善汽车内需条件

内需条件包括内需的水平、内需的质量、客户的性质和偏好等等。内需市场的规模可以导致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超前性的内需和挑剔性的客户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引领世界潮流。“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中,母国的客户形态具有关键性的意义。”⑻

⒈从内需规模来看。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增长,在1978-2000年间,人均GDP年均增长8.13%,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220元(约合874美元),预测2010年,人均GDP将达2845美元,GDP将达39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与之相适应,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为汽车内需的扩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加入WTO有利于汽车厂商公平竞争的开展,必然导致汽车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将极大的刺激居民购买汽车的积极性。然而,针对汽车征收的各目繁多的税收却严重制约了居民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的能力。因此,政府应当下决心清理各种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较大幅度地降低汽车产业的税负水平。尽快开征燃油税,以取代烦琐不堪的公路养路费。

⒉从内需质量来看。其一,中国缺乏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和先进的汽车文化。政府应当与汽车厂商密切合作,共同营造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如举办各种大型汽车展览会、成立品牌车迷俱乐部等。其二,安全、节能、环保的经济型轿车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球轿车需求方向。为此,政府应当实行差别税率政策,鼓励经济型轿车发展,即对安全、节能、环保的经济型轿车征收较低税率,而对能耗高的豪华型高档轿车则征收较高税率。其三,政府应当加大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力度,尽快推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努力培养“挑剔型”顾客。其四,汽车厂商应当通过自己的销售终端和发展“BTOC”模式的电子商务,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增加客户价值。

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1.我国汽车工业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开放和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体表现在:

1.1汽车产量保持增长势头

汽车产量从1978年的14.9万辆增加到2007年的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轿车产量也由最初的几乎空白增加到472.66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3位。

1.2汽车工业在开放环境中竞争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协议,到2006年,进口轿车和客车的关税降到25%,火车关税降到20%-30%;5年后完全取消配额。中国汽车工业在政府保护逐步降低的状态下,应对外部竞争,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竞争的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产量、销售量均已居于世界前3位;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1.3汽车消费需求结构得到改善、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汽车消费对象从以公款购车为主逐步向以个人购车为主的多元化消费结构转变,消费地域有以城市消费市场为主向城乡全方位消费市场转变。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迅速扩大。轿车销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成为拉动全球汽车市场的最重要因素。

2.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概况

改革开放开始时,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在技术上整体存在着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已经缩短到5~10年。

3.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活动,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工艺的改进以及新材料的利用等方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1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我国汽车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甚至更少,而国外一般为3%~5%。例如,福特汽车公司2004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为74亿美元,占销售收人的4.31%;通用汽车公司近三年的研发费用也平均达到62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3.20%。

3.2科研人员投入

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量、优秀管理人才的数量及其占汽车工业就业人数中的比例是影响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产业研发人才短缺的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研发人才一般都要占到全行业的30%以上,而我国汽车行业的研发人才却仅占全行业的8%。有关专家预测,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已达50万。

3.3专利申请数量

专利申请数量也是衡量一国研发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我国汽车产业而言,从量的方面看,2003年,我国的专利申请数达到182226件,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细细分析,情形却不容乐观。从质的方面看,我国的专利申请项目中,产品外观设计创新占绝大部分,并且有逐步上升趋势,而发明创作和实用新型技术的研发相对较少。

4.我國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合资企业在新车型推出和关键技术方面过多依赖跨国公司;中方在合资企业的产品本地化改进、投资、采购、市场开拓等经营发展方面缺乏主导权。

跨国公司出于其全球战略和占领中国汽车市场的考虑,抑制合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并控制技术开发的关键环节,以保持实际控制权。有的公司还在合资企业内部弱化中方原有的技术开发部门,使其主要从事本土化工作。

目前国内零部件产品对技术输入有较强的依赖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尚不具备进行基础研发、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超前开发的能力。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仿制外国产品。

5.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尽管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基础较差,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但我国有不断提高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力条件,如: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有良好的潜在人才资源,只要采取的政策、措施科学有力,就一定能把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5.1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强度

研发是支柱产业的灵魂,汽车工业的研究发展与应用要求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并成立研发中心,这样才能够吸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研发人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需要大量资金,单靠企业自身远远不够。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研发多投入资金并注重财政资金投入绩效;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研发资金来源,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借贷、风险投资机构等向研发注入大量资金

5.2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及其作用的发挥程度是决定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要提高科技人员占汽车工业职工人数的比例,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形成一种适应市场的要求,促进人才辈出,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5.3深化实施以标准、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

由于我国汽车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专利——战略研究机构,缺乏专门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难以开展系统的调研工作,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建议汽车工业的主管部门应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方针,针对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及条件,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应加快制定国家技术标准政策尽快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能力。

5.4制定支持汽车行业及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政策

制定支持汽车行业及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政策。自主创新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已成为政府、汽车工业及企业的共识。但是,迄今为止,政府在促进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方面仍未推出真正有效的具体政策。在政府已推出装备制造业振兴政策时,具体推动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政策的出台,已经非常急迫。

目前,汽车工业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平台缺乏,政府有必要对为全行业服务的研究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并且对基础性、公共性研究项目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对于解决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而且要具体参与领导和组织项目的实施。

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与汽车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开发。政府还应当做好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保护技术的前期市场导入工作,对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保护技术的前期应用给予部分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作者:董婧

【参考文献】 

汽车工业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钻石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2001年,全国《目录》内103家企业汽车总生产量233.44万辆,比1981年增长了12倍。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即通过设置高关税壁垒和其它非关税壁垒,实行汽车工业进口替代。中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按照WTO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关税壁垒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拆除使得“散、乱、差”的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考虑到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因此,调整和制定正确的新时期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在WTO架构下推动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和结构优化,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

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发表以后,在西方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受到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波特认为,“企业是国际市场上所扮演的主角。企业不只在一国之内发展,还各自有一套全球竞争战略,进驻许多国家。”⑴而“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⑵波特指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⑶可见,“国家竞争优势”就是国家整合相关资源,协助和促进特定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取决于该国的生产要素、内需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等四个关键因素,这四个因素构成了该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工业能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笔者认为,基于汽车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呈现的新特征,应该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制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要着眼于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这是因为:

⒈斯密指出,“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⑷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市场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导致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一个汽车厂商甚至整个汽车工业都无法在一个自己可控制的区域内创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依赖于政府、社会、相关行业及支持性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生产出满足国际消费者偏好的拳头汽车产品组合。

⒉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保护本国的市场。尽管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技术,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如汽车新产品研发技术、关健系统总成制造技术等。于是,发展中国家在汽车市场竞争中将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⒊发达国家在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之后,正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自己的汽车工业,使得他们的汽车工业日益信息化、知识化。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尚未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现在又面临着汽车工业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单独依靠一个汽车厂商,不可能自主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汽车工业,很难应对跨国垄断汽车集团的强有力挑战。

二、构筑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路径依赖

波特强调,“政府的政策其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钻石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⑸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改善汽车工业的“钻石体系”结构,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汽车厂商作为汽车工业的微观基础,应当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推动汽车工业制度良性变迁

不少人强调技术创新对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大作用。但是它是以制度不起作用、不存在交易费用为前提的。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绩效受一定的制度安排制约。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⑹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最终是由制度决定的。

⒈推动汽车工业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汽车工业是为数不多的政府长期实行严格行政审批的领域。政府通过实行“目录制”来控制新汽车厂商准入、现有汽车厂商投融资以及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等微观市场行为。行政审批机制长期僭越市场机制,造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且缺乏活力。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用所谓“公告制”取代目录管理。然而,公告制的基础仍是目录管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应当加快推出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尽可能地让汽车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复位。

⒉完善汽车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大多数汽车工业企业是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与国有汽车工业企业投资主体单一、政企不分相适应,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这往往使得国有汽车工业企业目标不明确、缺乏效率,甚至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则因其固有的资本结构缺陷,往往受到跨国汽车集团全球战略的制约,其技术研发部门被合资外方掌握。为此,政府应当努力完善汽车工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其一,积极推动国有汽车工业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有资本充分介入汽车行业,坚决避免“一股独大”的资本结构。

其二,下大力气扶持中外合资汽车工业企业的中方母公司,帮助其成立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和汽车研发机构,改变合资外方掌控技术研发的被动局面。其三,严格执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了的汽车工业企业构建有效制衡、规范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⒊持续推进微观财政政策供给创新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增殖税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企业所得税不是按地域而是按所有制性质征收,即中央企业的所得税由国税局征收,而地方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然而被选举经任命当政的政治家和官僚与其他人一样,他们的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受个人利益的驱使,而不是受社会利益之类的崇高思想支配。”⑺现行分税制所造成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博奕格局使得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保护当地汽车厂商,外地产品很难进入本地市场,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难以形成。对于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反对地方本位主义,地方政府总是“阳奉阴违”。地方政府还极力阻挠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并购重组行为,其动机是防止税收流到其他征税主体手中。为重构全国统一的汽车大市场,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优化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中央政府有必要持续推进微观财政政策供给创新:其一,将汽车工业增殖税划为中央税,按某一特定时间段地方政府征收的增殖税为依据确定中央向地方返还额度,以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其二,将汽车工业企业所得税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政府按企业所属地域征收应得企业所得税份额。其三,汽车消费税或类似汽车消费税的税种应当由地方政府征收,以提高地方政府发展与汽车有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积极性。

(二)改善汽车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basicfactor)和高级要素(advancedfactor)两类。汽车工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资本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对基本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轻,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汽车工业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人力(如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汽车工程师)、汽车研究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等。高级生产要素是企业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流程的必要条件。人不但属于高级要素,也可以创造出高级要素。企业拥有数量相当的科技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熟悉汽车制造工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与国外汽车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企业科技人才比例、企业R&D强度、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都偏低。以一汽为例,一汽的技术开发人员约为2600人,仅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的职工总数与一汽相似,但技术开发人员近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8%。更为严重的是,汽车高级科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例如,天津汽车工业公司高级技术人员流失相当严重,甚至其下属某企业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高层技术人员近年也都流失。作为技术精英的聚集之地的一汽、东风集团,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也相当严重。很多人才特别是懂得汽车高科技(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流失海外。汽车工程专业大学生尤其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其首选去向往往是出国和外企,对国有汽车企业少有兴趣。

政府和汽车工业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和培养,要千方百计地留住高级人才。从“十五”计划起,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汽车工业的力度。凡是属于基础性的、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发展前途的研究项目(如电动汽车的研发),必须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经费。地方政府应当加大与汽车工业有关的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工资报酬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创造吸引和留住汽车高级人才的政策环境。汽车工业企业也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本开发,改进高级人力资本的激励方式(如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持股、享有购买股票期权的权利、实施退休金计划等),建立一流汽车研究所,与有关高校加强产学研大联合。

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高级生产要素。当前信息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21世纪将是网络革命时代,而电子商务则是实现这场革命的主要形式。因此,中国汽车工业要抓住机遇,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的汽车电子商务保持同步甚至超前发展。

(三)改善汽车内需条件

内需条件包括内需的水平、内需的质量、客户的性质和偏好等等。内需市场的规模可以导致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超前性的内需和挑剔性的客户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引领世界潮流。“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中,母国的客户形态具有关键性的意义。”⑻

⒈从内需规模来看。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增长,在1978-2000年间,人均GDP年均增长8.13%,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220元(约合874美元),预测2010年,人均GDP将达2845美元,GDP将达39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与之相适应,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为汽车内需的扩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加入WTO有利于汽车厂商公平竞争的开展,必然导致汽车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将极大的刺激居民购买汽车的积极性。然而,针对汽车征收的各目繁多的税收却严重制约了居民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的能力。因此,政府应当下决心清理各种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较大幅度地降低汽车产业的税负水平。尽快开征燃油税,以取代烦琐不堪的公路养路费。

⒉从内需质量来看。其一,中国缺乏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和先进的汽车文化。政府应当与汽车厂商密切合作,共同营造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如举办各种大型汽车展览会、成立品牌车迷俱乐部等。其二,安全、节能、环保的经济型轿车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球轿车需求方向。为此,政府应当实行差别税率政策,鼓励经济型轿车发展,即对安全、节能、环保的经济型轿车征收较低税率,而对能耗高的豪华型高档轿车则征收较高税率。其三,政府应当加大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力度,尽快推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努力培养“挑剔型”顾客。其四,汽车厂商应当通过自己的销售终端和发展“BTOC”模式的电子商务,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增加客户价值。

(四)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还受与汽车工业的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机械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含冶金工业、橡胶工业等)、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汽车服务业等产业。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对提高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体上讲,中国汽车工业的相关产业不很发达。以钢铁工业为例,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但是汽车专用钢材的产量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又如汽车服务业:当今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已使汽车产业的盈利向贸易与服务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以市场营销全球化、售后服务全球化和服务贸易全球化为核心内容的汽车服务业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汽车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广泛应用。汽车服务业不仅是汽车产业链条的主要利润源泉,而且能极大地增强汽车厂商的市场控制和扩张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全球汽车服务业竞争格局中,中国的劣势甚于汽车制造业。因此,政府应当通过税收优惠和优先安排贷款等措施,积极扶持置身于汽车工业上游产业的企业,推动它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供求衔接。政府应当推动金融体制创新,允许规模较大的汽车工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开展汽车金融服务,鼓励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合资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各大汽车厂商要加紧整合自己的营销网络,通过大规模地建立品牌店来掌控汽车销售终端,增强市场控制和扩张能力。

注释:⑴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2页。

⑵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7页。

⑶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69页。

⑷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7页。

⑸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612页。

⑹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页⑺詹姆斯。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180页。

⑻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82页。

参考文献:⒈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⒉詹姆斯。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⒊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