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第1篇

还有几个孩子,在不断地跑。有一个孩子在玩轮滑。有一个穿着纱裙的小女孩到大门口,朝着门口的叔叔笑了笑。

“你几岁了?”

“6岁。”面对我的问题,一个孩子发出了一句模糊的话,但是别的几个孩子却没有回答。

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孩子,其实却那么不一样。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牵动着家人的心。

“2~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正在形成,也容易接受老师教授的东西,所以如果能在2~6岁给孩子正确的康复治疗,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康乃馨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马琛说,

由于很多患者缺少和外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逐步认识熟悉社会规则非常重要。因此,学生在康复训练期间除了老师的耐心陪伴,还需要家长的陪同。康复中心的80多名学生在康复训练期间,不仅有各自的家长全程陪同,还有57名老师来教导、看护,师生比在1:1.5左右。3年前,康复中心还专门聘请了2位研究自闭症的专家,对康复中心的老师进行指导

孩子们每天早上8点20分开始上课,下午4点40分下课,每天10堂课,每堂课30分钟,有个训、感觉统合、音乐、美劳、精细和游戏互动6门课程,“个训课主要是让孩子的认知、沟通和语言能力能够提高,感觉统合是锻炼孩子的听觉、触觉、味觉、平衡觉等,音乐、美劳和精细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发展,游戏互动则主要是为了促进孩子之间的互动。”马琛介绍。

由于自闭症的孩子对外界缺少主动性,也没有相应的社交能力,所以他们对外界的人和事的反应比较淡漠,往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康复,一名老师往往会从一个孩子来到康复中心起接手就不再改变,平时上课也都是一对一教学,即使是音乐课、美劳课等“大课”,一名老师带的孩子也不超过5个。

个训课老师董艳群,在她进入康复中心的2年时间里,带过的孩子并不多,现在,她经常带的也只有8个孩子,“老师和自闭症孩子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我可能要花一个多月乃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他不排斥我,然后才能慢慢教他一些东西。如果中途更换老师,孩子又要从建立信任开始,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就白费了。”

很多孩子来的时候根本不理人,到现在,他们和董艳群已经比较亲密了,“他们表达亲密的方式很简单,微笑、拥抱、亲吻。虽然我可能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教会他一个简单的拍手动作,但是当他们看到我就会跑过来拥抱我、亲吻我的时候,成就感真的很强。”

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康复训练,一部分自闭症儿童还可以回归正常的幼儿园、小学,进行学习生活,“我们学校开办十一年来,大概有20%~30%的孩子最终回归社会。”马琛说道。

ABA、结构化教学广受肯定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所有培训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首先能够生活自理,而后能够生活自立。”研究自闭症已经十几年的王增刚说,由于自闭症至今无法道明病因,因此,目前无法彻底治愈自闭症,让孩子尽量接近正常孩子的生活,已经是培训和干预能达到的极限。

孩子最终是要走入社会的,因而提高社会接纳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不能左右社会众人的态度,但是却需要注意自己的干预方法。“家长一定要明白,不是只有老师才需要培训,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需要经过培训。”

最重要的一点,家长要和老师原则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家长全程陪同孩子参与康复培训,并且在家里也按照老师的原则对孩子进行干预,“比如孩子得不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地打滚,老师可以坚持原则不给,但是家长可能就一看孩子不开心就给了,这就违背了老师的原则,对孩子康复是不利的。”另外一点,家长对奖励机制的误解,家长很容易无原则奖励或者怎么都不奖励,这两种极端都可能导致孩子不能持续进步。无原则奖励,会让孩子对做事会失去兴趣,因为不管做得怎么样都会得到奖励。而无奖励则相反,孩子由于一直不能得到奖励,会渐渐失去完成目标的动力,家长也就不能从孩子的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孩子的好转。

现在在国际上比较受到肯定的针对自闭症的治疗方法是ABA和结构化疗法。ABA是指应用行为分析法,指针对一些关键反应的教学,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主动性、学习动机等。结构化教学则分为对环境进行结构化分工和对事件进行流程化分工两种。

“比如这间小小的图书馆,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强化,书架上的书,是让他拿来看的,拿了书之后,就坐到这张桌子前进行阅读,读完了之后放回去,这件事情就做完了,这是对环境进行结构化分工。然后再比如一堂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大量、长期的重复动作,让孩子一上课就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这是事件的流程化分工。”王增刚介绍说。

社会的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

社会的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

11年前,马琛成立了康乃馨康复中心。当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群体。如果不是自己的女儿有自闭症,马琛可能也不会关注。

11年过去了,马琛的学校八易校址,至今已经为超过1000名自闭症儿童提供超过3个月的康复培训。

除了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些高校志愿者协会会不定期到康复中心开展一些义工活动。也有一些社会人士给康复中心捐款。

据省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介绍,省残联针对6周岁以下的贫困家庭自闭症儿童,每年会给予1.2万元的康复补助。

自闭症儿童康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但是,还远远不够。

中国有超过100万名自闭症儿童。这是学者的保守估计。

除了康乃馨康复中心,杭州还有2家民办康复机构,另外还有省残联下属的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针对智障和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公办机构。据该中心负责人孙主任介绍,中心目前有自闭症儿童80人左右,智障儿童大约有30人,其中部分符合贫困标准的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享有中心的一些福利措施。

针对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心的60名工作人员每天会带领孩子开展小组活动、一对一单训、家长培训等,有部分症状比较轻的自闭症儿童经康复训练后可以重返社会。

虽然公办、民办的机构都在努力,但是相比庞大的自闭症儿童人数,这些机构还远远不够。

“自闭症康复机构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够专业,很可能对儿童发展造成误导,导致他们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期。”王增刚说。

“2~6周岁是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康复期,但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机构,导致很多儿童不能接受培训和教育。”马琛说。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 倾听习惯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51-01

一、智障儿童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倾听”就是仔细地听别人说话。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而我们面对的智障儿童,他们身心发展都比正常孩子缓慢许多,语言发展差,听和说的能力非常弱,所以我们的培智语文课堂也特别强调了要引导智障儿童“乐意与人交谈、倾听对方讲话。”这些都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可见智障儿童的学习生活,首先要学会倾听,它是智障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基础,是智障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才能有效地与人交往。

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可以发现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有些智障儿童乐于表述,但不善于倾听,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和提醒,他们专心听讲的积极性也倘然无存。

智障儿童不善于倾听的主要表现为:他们不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随意打断别人的话,爱插嘴,没有良好的控制力,注意力不强。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时,有的智障儿童只顾着自己举手,想着自己的答案,没有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有的智障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打断别人说的话;还有的环顾四周做小动作,心不在焉,与同伴交头接耳等。这些都会对智障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特别重要。

二、从多种方面来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

1.兴趣是语文课堂的动力。

兴趣是智障儿童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智障儿童的兴趣时,他们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投入到活动中来。所以在语文课上首先利用提问悬念的方法,吸引智障儿童关注,当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提出悬念时,就激发智障儿童的倾听和学习兴趣。除了语言设计,语文课上我们还可以大量借助课件教学。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具有动感等是课件教学的最大特点,它深受智障儿童喜爱,教师利用动画、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素材,不仅可以激发起智障儿童学习的动力,也便于智障儿童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把握,给予最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吸引智障儿童注意力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倾听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学习语文教材《可爱的小鸟》时,我们下载好相应的小鸟及叫声,请智障儿童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倾听小鸟的叫声并且来学一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孩子既要安静,又要有听和学的能力;而在课堂讨论时,老师把两组学生分为“夜莺队”和“黄鹂队”让两队学生进行比赛,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让学生倾听问题,再思考回答,这也是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

2.生活是语文课堂的素材。

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也不是局限在教室中的。自然界的声音非常丰富,引导智障儿童寻找不同的声音也是培养倾听习惯的自然课堂。我们结合相应的语文教材,可以带领智障儿童走进公园、社区等自然环境中,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喜欢的声音。在寻找后,我们可以设立音乐区,与智障儿童一起制作各种打击乐和玩具,引导智障儿童把听到的声音表现或模仿出来。比如在这个区域游戏中最能直接表现的就是春夏天的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声音,孩子有了这样的区别认识和表现指导,可以学习将更多的声音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智障儿童只有认真倾听和理解声音,才能真正做到表现声音。而表现出来的声音是否和现实的一样,怎么样才能更相像,都是倾听习惯的练习和培养。因此,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培养智障儿童倾听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只要用心去挖掘,智障儿童的倾听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另外,我们培智语文着重于生活也来源于生活,我们培智语文课堂在培养智障儿童“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根据语文教材不同将之与其他课程整合,在培养智障儿童倾听习惯时,我们将音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因为音乐也是培养智障儿童倾听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语文课堂融入音乐也是提高智障儿童倾听能力的方法和素材,教师可以很好地、有计划、有变化地运用音乐来积极培养智障儿童的倾听能力。

3.游戏是语文课堂的方法。

孩子的学习习惯往往都是在游戏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倾听能力也是如此,而且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穿插运用不同的游戏,让智障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倾听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中穿插如“传话筒”游戏,就需要每位智障儿童都有静静的倾听能力才能完成。我们还会做“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智障儿童注意倾听同伴说话的声音和语气,只有平时能关注同伴的声音,游戏时注意倾听分辨,才能准确地猜出。教师可以变换这些游戏,提高倾听能力。游戏的穿插不但活跃了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智障儿童的倾听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又例如在语文复习课时,设计了一个纠错游戏,我们会和智障儿童一起复习巩固学过的课文故事、儿歌等,一旦智障儿童对内容有所熟悉也会惯性的念出,这时老师可以故意念错,让智障儿童去发现,去纠正。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记忆的准确性,也培养了孩子与老师、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4.家校配合与榜样作用。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游戏 特殊教育 智障儿童 设计原则

一、概述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权利,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基本需要之一。较正常儿童而言,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低下,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较难集中,接受知识较慢,缺乏独立思考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智障儿童选择和创编的游戏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易被智障儿童接受,而不能单纯地照搬普通儿童的游戏。

二、游戏在特殊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1.促进智障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游戏的过程中基本都涉及身体运动,游戏活动能使儿童的多种器官得到锻炼,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发育。智障儿童参与游戏,能够直接促进其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例如,以跑、跳、钻、爬、攀登等为主要动作的游戏活动,能锻炼智障儿童的大动作能力,穿珠、搭积木等游戏能发展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有利于不良行为与情绪的矫治。智障儿童不良情绪和行为可以通过游戏得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趣味性强、生动活泼的游戏能建立轻松愉快的氛围,缓解儿童紧张的情绪,如害怕、忧郁、羞涩、冷漠、敌意、攻击等均有明显改善。由于智障儿童在玩游戏时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和自我满足都令他们欣喜万分,这对消除智障儿童压抑、恐惧、退缩等不良情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促进智障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智障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游戏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认知事物。通过游戏,智障儿童能认识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用途,获得有关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在游戏的过程学习新事物。此外,游戏可以直接促进智障儿童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能积极引导智障儿童发挥想象力,充分体验到积极思考带来的乐趣。

4.促进智障儿童沟通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智障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比较差,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的环境和氛围,提供社会交往的经验,并加以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智障儿童能学习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学习按社会行为规范行事,学习与他人沟通,从而提高社会交往技能。

三、智障儿童游戏的设计原则

1.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游戏活动。智障儿童的思维水平很低,言语发展相当缓慢,个性特征表现为依赖性强、惰性严重,在游戏中往往由于某种困难而中终止活动,缺乏坚持到底、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平时情绪易变化,多冲动,行为难以自控等。因此,为智障儿童选择和创编的游戏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尽量易于接受。

2.紧密结合智障儿童生活经验设计游戏活动。根据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要从实际出发,从智障儿童的需要出发,提供的教育训练内容尽量做到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活动设计应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主,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避免抽象难懂的内容,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接受能力,在学习、巩固、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增加游戏活动的难度。

四、在智障儿童中组织游戏活动的注意事项

1.注意游戏的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教育就是兴趣教育,设计智障儿童的游戏要增加趣味性,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兴趣,避免流于形式。开展游戏活动就是要为智障儿童创设一个愉快、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尽情地玩耍和娱乐,达到个人愉悦情绪的满足。在活动中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语言、动作、表情无拘无束地表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不要繁杂及规则太多,否则会削弱儿童对游戏的兴趣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2.注意游戏过程中的专注度。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和智障儿童一样真诚投入,避免敷衍了事。此外,倾听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爱意,让他更想展现自己。智障儿童在游戏中所表达的可能有它潜在的涵义,教师多花些心思去倾听智障儿童所说的,收获的可能是他们想对你说却不敢或不知如何开口的心里话。

3.正确处理游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在特殊教育中,对智障儿童的训练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游戏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机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我们不能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特别在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训练中,任务分析法、单元教学法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处理游戏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残儿童;培养;生存技能。

残疾人的就业与生存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残疾人的政策与措施,残疾人就业比例逐年增加,但智力残疾儿童的就业却是不容乐观。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一、传统观念

在人们的意识里智残儿童就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废人。孩子除了上学一回家就被关在家里,弄给他吃,侍候他穿。智残孩子走向社会成为另类,人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父母不愿随他外出,怕人瞧不起,丢人现眼。绝大部分家长都抱无希望放弃的思想态度,即使有精力也只会放在医疗上,而不会花精力去教育和培养。学校大部分无智残职业教育课程,根本谈不上技能培训。老师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培养。老师们认为,保证智残儿童的安全,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认为对智障儿童进行职业教育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以致学生毕业后无岗位可适合,无法融入正常社会,常常由家里养着。

二、学校方面

目前是每个县区办一所特教学校,招收聋哑与智障儿童,规模不算大,各校靠政府拨款维持正常运转,没有余力增添职业技术教育必需的实验实训设备,职教资源匮乏。按照师生比例,每所学校仅只能配备语文、数学、厨师、值班人员等教育教学专任教师,对于外聘技术人员进行多个职业培训却无能为力。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的年龄跨度大,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生源问题各校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的机构,使得各校之间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交叉重复,流于形势,恶性竞争。

三、社会因素

智残儿童对外就业最大困难就是对外联络环节。我国为提供扶持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企业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并在税收等方面有明确的优惠措施,但大部分企业和单位宁愿捐款捐物献爱心做慈善事业,却不愿接纳落实残疾人,特别是智障儿童。政府对扶弱助残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在具体操作方面并没有提及。智障儿童在工作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在关爱残疾人的社会中,企业和企业领导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企业及企业领导怕担也担不起这样的舆论及经济风险。

据统计中国有1300多万残障人士,其中有600多万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有70%以上属中、轻度智障。扬州、上海、杭州等几座大城市均对智残儿童中的中、轻度智障儿童进行过职业培训,并且就业率达70%以上。实践证明,智障儿童是可塑造的。经过培训和学习同样可以自食其力。成为现实社会中正常的劳动者。

(一)家庭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作为残疾孩子的亲人应不离不弃,应充满信心地接纳残疾孩子。家长不能鄙视、冷漠,对孩子的小小的进步应放大它,鼓励他。作为家长应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让他们多与人接触,多听人交谈,多观察事物,使他们的耳、口、眼、鼻、手、脑都活跃起来,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大脑更兴奋,四肢更协调。例如经常带孩子逛超市,上游乐园玩耍等等,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开发智力。在家里抓好每一次可训练的机会,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例如:怎样摆放碗筷,怎样上厕所,认识家用电器,会称呼亲人。家长还应放下自卑的包袱,主动多与学校联系,向老师说说孩子的特点与进步,了解在校的情况,学习康复训练知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自己也应摆好心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有攀比心理,记录下每一个活动,每一点进步,给孩子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帮助。

(二)学校培训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颁布,在课程开发上明确了国家课程校本使用的校本的课程开发的原则,在课程导向方面强调了功能性和社会参与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当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关注智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让残疾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和素质教能的要义,更是社会发展的应有品格。学校应改革语文、数学、体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地区的特色和学生的状况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的设置应以生活化、有意义为教学原则,从学生本体生活逐步延伸至家庭、学校、社区生活。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智残疾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多层次,小步子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低年级阶段应注重文化教育和生活自理课为主,强化康复训练;中年级以文化教育为主,康复训练课,劳动训练课,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高年级以文化教育,增加劳动技术教育,掌握技能,为了使学生能稳定的工作,一定的技能是必要的,良好的行为养成,职业素养应具备,所以学生进校门就要长期地对他们进行行为养成,劳动观念,职业素养方面的强化训练。

上海、扬州等城市成功的职业教育给了我们启示,但我们不能一拥而止,鹦鹉学舌地照搬,而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特教学校设置在县城,随着建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口号的提出,城市绿化,苗圃等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园艺可成为智残学生就业的一个渠道,掌握浇灌、修剪、清扫等简单的工序。县级特教学校还有大部分学生来自广阔的农村,智障学生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来自农村对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以及牲畜家禽的喂养方法有直观印象。我们何不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治虫、种菜、施肥、除草、喂食等简单的种植技能,使他们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农民。

学校应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学校还应对家长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培训,职业训练时与家长分工合作;学校还应利用教育部门、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的合作,得到他们的扶持,并能利用社区自然支持,充分调动各种可能的人力资源。积极将学生引向校外,让他们充分地接触社会,与企业建立长期实习,见习制度,与有关学校开展互学交流,联谊活动。将自强建业的残疾模范请到学校,用典型事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校应大力宣传智残学生。开展残疾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义工活动,为社区、街道义务清洁卫生,为敬老院的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整理衣物,使智残学生学会沟通,学会自理。

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范文第5篇

自闭症、脑瘫是很难治愈的病症,不过目前国内外有一些机构却发现,让可爱的海豚和患有自闭症、脑瘫疾病的孩子一起嬉戏,并配以一定的辅助治疗,可以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一被称为海豚疗法的治疗技术,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又是否真的有效呢?

海豚会治病

珠珠三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她不与人交流,基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她的病,珠珠的妈妈便带着她接受了海豚疗法治疗。治疗时,珠珠站在水中,海豚围绕着她不断转圈,来回泅水游动,并与她偶有亲密接触,还发出海豚独特的“吱吱”叫声。在训练员的帮助下,珠珠能和海豚拥抱、用嘴亲吻,并且给海豚喂食。

一段时间之后,珠珠意识逐渐清醒,人也显得机灵了。珠珠的妈妈欣喜地说,“经过几次的治疗,珠珠更加开朗了,说话时精神也更加集中。”

珠珠的例子不是个案。演员王姬的儿子是智障儿童,她曾经到处寻医问药,结果却徒劳无功。最后,她抓住了海豚疗法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据她说,经过海豚治疗后,她的儿子不仅能跟她说“人”字,还能在她掌心写一撇一捺。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所以许多几近绝望的患者的父母们,都纷纷抓住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哪怕花掉高昂的路费甚至丢掉稳定的工作。

海豚治病之前世今生

“海豚疗法”是海豚辅助疗法的简称,它是西方的舶来品,最先开始于美国。在西方,海豚被视为救命使者,“海豚救人”的信仰根植于其历史文化中。

国外与海豚疗法相关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特立独行的科学家约翰・里利,他在其出版的《人与海豚》(1961)和《海豚的智力》(1967)两本书中断言,海豚具有非凡的智力。他最先开始圈养海豚,其有关海豚精神智力、海豚与自闭症患儿交流的研究为后来的海豚疗法提供了大胆的设想。

海豚疗法,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贝蒂・史密斯博士的实践下变得广为人知。20世纪70年代,贝蒂在观看海豚和她的智障兄弟嬉戏时受到启发,她认为海豚可以抚慰她的智障兄弟。后来,她为她的智障兄弟进行了十多年的免费治疗,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才中途停止。

到了21世纪初,提供海豚疗法的机构开始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海豚疗法也随之传入中国。2001年,深圳海洋世界成立了国内首个“海豚康复训练中心”。时至今日,已为570多名自闭症儿童在深圳海洋世界做过康复治疗。广州海洋馆也有两条海豚,5年中为500名自闭症儿童提供过治疗。珠珠和王姬的儿子分别就是在广州海洋馆和深圳海洋世界接受海豚治疗的。

陆续地,青岛海洋极地世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也提供此类治疗。但到目前为止,以深圳的“海豚康复训练中心”为例,接受治疗的孩子没有完全痊愈的,而且这种疗法也仅仅在20%的孩子身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国内的海豚疗法一开始是免费的,但由于海豚的引进、场地维护等问题而陷入了资金短缺的窘境,有些机构就从原来的免费公益逐渐变成市场化运行,费用更是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国内的海豚疗法没有使用辅助仪器对疗效进行检测,大多数的“疗效之说”只是从那些激动无比的自闭症患儿的父母口中听来。

海豚疗法的争议

海豚疗法的原理是什么?科学界尚无定论。支持海豚疗法的人士试图从科学角度来进行解释:海豚能发出2000赫兹至20万赫兹多种不等波长的超声波,这些超声波能激活自闭症患儿的大脑,使脑电波发生变化,并使之产生积极的生理效果。曾有两名研究员发现,人和海豚游泳后,脑电波的频率和波幅产生显著改变。2001年,澳大利亚研究者的一项针对168个人的健康问卷调查的结论说,“泡”海豚能帮人减少焦虑。但专家质疑,这168人是有偿接受体验海豚疗法的,他们从一开始就倾向于认可“海豚的疗效”。

国际鲸与海豚保护协会的卡斯顿・布伦欣博士质疑海豚疗法的原理:如果海豚的超声波对患者的治疗有用,那为何不用更专业的医学超声仪器?

英国科学家也曾用海豚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并且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亲近动物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绝妙处方”,与海豚嬉戏玩耍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但是问题在于,研究中的海豚也可以换成小狗或者其他动物。可以说,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可以确切地证明海豚疗法的治疗作用。

在另一些研究者看来,孩子与海豚玩耍,会进入到一种刺激环境中,新奇的体验让孩子找到自我和外物联系的乐趣。产生疗效,可能是因为处于新环境的良好感觉和盼望积极效果的主观心理安慰。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神经科学和行为生物专家罗瑞・马力诺认为,海豚疗法之所以在没有科学支持的情况下仍持久不衰,原因在于人们对神秘疗法的信仰,人们和海豚在一起游泳很享受,与其说在治病,不如说是娱乐。

到目前为止,没有科学研究和案例证明经过海豚疗法的孩子可以痊愈,许多所谓的疗效更是昙花一现,孩子很快又被打回原形。但支持人士和孤注一掷的父母可能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没有科学证明它有疗效,那也不能断定它没有疗效。孩子的少许变化让四处寻医问药陷入绝望疯狂的父母激动不已,哪怕这种变化如海豚的微笑一样是幻象,也要抓住那一丝希望:顶多最坏的情况是孩子什么改变都没有。

海豚疗法不为人知的一面

为了抓住治愈孩子的“救命稻草”,求助于海豚疗法的父母络绎不绝,但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背后存在的隐患。

对于海豚来说,进行辅助疗法时,自闭症孩子和海豚就像“打架”一样,这是深圳海洋世界的训练师毕振华的感慨。自闭症孩子会突然朝着海豚大吼,使海豚大受惊吓;有的孩子一见到海豚就会伸手用力去抓,甚至突然拿脚踹,这些动作都可能会让海豚受伤。

圈养的海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要适应和野外生存环境不同的圈养环境,本来压力就很大,如果还要频繁担负起为人类治病的重任,这可能给它们带来毁灭性灾难,轰动一时的影片《海豚湾》的拍摄者就曾目睹自己所驯养的海豚因抑郁而自杀。对海豚和鲸的自我意识及智力进行了25年研究的洛莉・马里奥认为,压力会导致海豚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使它们死于胃溃疡、传染病以及其他与压力和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她曾圈养海豚进行过研究,但发现大多数都“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