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资源

科学资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资源

科学资源范文第1篇

学校信息资源一般指学校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例如:学校各部门的基本情况信息、教职工的个人信息、学生教学管理的信息、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借阅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是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等各项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指在各种信息活动环节与要素的整合下,以有机的信息为中心,通过有步骤的流通、加工、存储、组织和转换等一系列的过程,将独立的、分散的、无序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科学统一的学校信息服务平台之中,同时要确保信息平台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学校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学校要通过不断探索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各部门需求的科学结合点,确保高效的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与共享性。作为在资源、技术、人才上都具有优势的学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所长,对学校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促进各类隐性信息资源向显性信息资源转化,主动提供优质信息资源服务。

二、学校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意义

(一)减少资金、设备、人力的浪费

学校中涉及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部门较多,如学校行政部门、学校校园网、图书馆、档案室、图书情报服务部门、学校资料室、信息系统、学校新闻中心等。部门分散,节点众多,再加上彼此间缺乏联系,经常出现信息资源重复购置现象,容易造成资金、设备、人力的极大浪费。整合学校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资源,对于减少资金、设备、人力的无谓浪费,促进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有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

学校的信息资源往往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各级资料室的现代信息资源都是由其部门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一些科研项目的主持人采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而学校图书馆也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不仅拥有者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有着专业的图书情报管理人才。因此,如果各资料室能够与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将是一种双赢举措,不仅可以拓展学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共享一个更大的资源空间,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在图书情报管理上所具备的专业性来完善规范自身的资源管理和建设。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结构,保障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完整性,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有利于资源最大化地利用

学校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最大的弊病是受众群体的局限性,这是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图书馆一直在做资源共享的工作,目的就是使资源能够最大化地被利用,如果能将各部门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进行整合,必定会使这些宝贵资源发挥更大功效。

(四)有利于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的建设

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一直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不管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或网络资源,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都会对体现特色学科建设的馆藏有所倾向。但图书馆在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中也会存在不足,那就是缺少专业指导,缺少和院系的沟通,虽然花了大量经费,精心购置而来的资源却未必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而各院系资料室中的信息资源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他们的信息资源是各专业特点的体现,最能代表本专业的特色。由此可见,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建设十分必要。

三、学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整合中的建议

(一)避免信息资源的简单堆砌

整合信息资源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各部门信息资源集中过来叠加堆砌,不论在内容上、数量上还是物理组织上,这些资源都应当是对图书馆原有资源的补充与深化。图书馆只有丰富拓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才可以更好地延伸服务质量。

(二)建构科学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建构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类信息资源不但丰富且具有特色和深度。在具体实现现代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考虑各信息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整合后的现代信息资源要集文本、图像、声音、数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于一体,实现信息空间的立体化。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

信息资源的分类、主题标引、目录组织、数据库建立等,只有统一规范才能便于受众群体的检索和利用。图书馆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订立标准,统一管理,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使用畅通,链接无碍,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加强合作意识,共建校园资源

要打破学校各部门原有信息资源“大而全”、“小而全”、“部门所有”的模式,就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站在全局高度看待问题。因此,学校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各部「丁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图书馆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优势,建立起以图书馆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体化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应当统一规划,建设以图书馆为核心,覆盖学校各资料室、各信息服务单位,全校科学统一的开放式信息网络体系。例如: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各类导航或指南,迅速便捷地进行相关链接;划定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建立完善的采购规章制度,强调各资料室、各信息服务部门多采购专业类图书资料,校图书馆更多采购综合类、普及类的图书资料,尽量避免资源、资金浪费;建立规范的编目制度,统一图书馆现代信息资源的分类法、主题法、标引深度和著录格式等。

(二)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科学的信息资源结构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前提。学校各部门应协同合作,对自己部门收藏的信息资源进行摸底调研,为学校下一步的统筹安排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信息资源体系做出评估。根据现代信息时代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特点,学校图书馆应建立突出学校特色的、兼顾全局的信息资源分布格局及采购目标,确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发展目标。

(三)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中可被开发利用的空间

特色数据库是在原有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或深层次开发。这种高层次信息服务基于学校的各类特色信息资源,面对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建立丰富多彩的专业数据库、科研项目数据库、论文与论著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的开发,是学校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举措。图书馆应在资源整合之后,充分利用自己在资源、设备和人才上的优势,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中可被开发利用的空间,为教学科研做出更深层次的服务。

(四)为校园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做好充足的储备

科学资源范文第2篇

一、科学规划网点分布

科学规划网点分布包括两层内容,一是统筹规划网点的地理分布,解决网点服务区域重叠的现状;二是合理确定网点的功能分布,改变网点服务功能重叠的情况。通过改变区域重叠和功能重叠的现状,充分利用有限的网点资源,扩大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统筹规划市区银行网点的地理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市区银行的数量众多,在半径500米的商业区内,同一家银行的分支网点可能多达4-5家,银行网点服务区域重叠。形成商业区网点服务区域重叠现象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由于这些重复分布的网点历史帐户数量基数大,资金自然增长,而银行内部考核一般以开户网点为基准,因此,这些网点的帐面指标较为理想,进而影响了银行对网点地理分布调整的决策。银行应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上,统筹规划,对网点地理分布进行调整,确定每个网点的服务目标区域和市场定位,对服务目标区域重复的网点进行必要的撤并,优化网点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能力。

合理确定网点的功能分布。随着银行扁平化管理改革,市区大批分理处、储蓄所升格为支行,新支行与原有管辖支行由协作关系变为竞争关系。在考核利益分配机制的驱导下,这些新支行,无论是否具备条件,都向上级部门申请各项业务权限,朝全功能网点的目标发展,形成“家家办国业,个个办信贷”的局面。受到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分行在批准支行新办业务的同时,不会给这些支行必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升格后支行往往具有某项业务的开办权,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高质服务,又因害怕互挖墙角而不愿意将客户介绍给较大支行,造成潜在客户群体的大量流失。因此,银行应该注意建立片区支行联动机制,防止内部过渡竞争和潜在客户资源浪费,将五个指头的力量集中成一个拳头,在形成合力争夺市场的同时,可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二、科学规划柜面业务

合理规划网点后,提高服务效能的第二步是科学规划柜面业务范围,充分利用现有柜台的服务能力。经过十年以来的建设,银行科技运用水平越来越高,电子渠道越来越广泛,自助存取款机、帐单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产品已经深入百姓生活,但银行柜台排队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不可否认,经济水平提高,银行交易量呈几何级增长是柜台排队的主要起因。笔者认为,银行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办法,发挥柜台的最大服务能力,给客户提供快捷的、专业的服务。

加强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减少柜面的传统业务工作量。我们经常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一边是银行柜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一边是银行自助设备旁客户寥寥无几。调查发现,排队的客户办理的业务主要是存取款、一卡通代扣业务、转帐和速汇通业务;这些业务都可以在自助设备上办理。客户不使用自助设备的主要是对自助设备的功能了解不够,对自助设备存款的使用缺乏经验、安全感和认同感,。因此,提高银行服务能力的第一个途径是加强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在完善自助设备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自助设备使用的引导。例如,大堂经理和网点经济保安主动向客户介绍自助设备功能,辅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分流排队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在营业大厅设立“业务指南牌”等,提示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办理存取款、一卡通代扣业务、转帐和速汇通业务等;通过社区宣传、海报等媒介宣传渠道,提升居民对自助设备功能的认知程度,培养客户使用自助设备的意识,建立自助设备业务品牌形象。

加强网上银行等产品的营销,将服务渠道延伸到客户门口。增设网点和窗口的方法,不仅受到成本的限制,而且始终无法满足客户对银行成倍增长的服务需求。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催生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无所不在,随时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贴身的在线服务。因此,提高银行服务能力的第二个途径是加强网上银行等产品的营销。如何缩短客户对网上银行的认知过程,如何消除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不安全感,是网上银行的营销关键。例如,银行可以在人流量较集中的网点,设立网上银行试用点,由大堂经理辅导客户试用网上银行各项功能;银行可以联系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举行专场推介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全员营销,所有银行人员都知道、使用、体会、宣传和介绍网上银行。

加强柜台业务规划,提高业务处理能力。银行必须加强柜台业务的规划,有效利用稀缺的、昂贵的柜台资源。首先,银行可通过收取服务费等合理方式,对柜台业务的客户群体进行筛选,给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客户提供幽雅的环境、卓越的服务。第二,根据客户群体的数量和业务种类的特性,动态调整每个柜台的服务范围。对于业务处理较为烦琐、业务技能要求较高,或者新开办、临时性的业务品种设置专门的柜台,配备高素质的业务人员,集约化操作,提高服务效率。对于VIP客户、大宗业务客户等特殊客户群体提供专门的柜台,分流其他柜台压力。第三,柜台业务流程再造,减少中间环节。在业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把握风险原则,适度突破限制,适当放权网点,减少层层审批的中间环节,缩短业务流程。第四,配置专业的、稳定的柜员。每个网点的柜员应相对稳定,至少每个网点的业务骨干相对稳定;柜员的培训一定要到位,具有全面的业务知识、熟练的操作技巧,银行才能在熟悉客户的基础上服务客户。

三、科学规划业务系统

银行提供服务必须依托是银行业务系统。科学规划的业务系统,犹如给柜面服务人员提供一套实用、高效的工具。因此,在规划业务系统时,必须以用户为导向。第一,系统设计应遵循稳定的原则。系统的重大改造应慎重,不宜频繁;系统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原有业务系统的模式和前台人员的业务习惯,使其操作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缩短前台人员的适应过渡期;尽量通过优化后台处理模式的途径进行系统改造。第二,系统设计应遵循便捷原则。单位和个人客户群体的服务要求不同,管理政策差异,因此,系统设计不能过分强调交易整合,交易应尽可能细分,单位和个人的交易应区别对待,常用交易界面应尽可能简单。过渡的交易整合,可能会导致交易处理复杂化,既不容易技术维护,也不方便业务操作,进而影响柜面服务效率。第三,系统设计应遵循服务原则。客户亲自动手操作的系统(例如:网上银行)必须尊重客户已养成的习惯,按照不熟悉银行业务的角度设计功能,不能按照银行专业人员的思维设计实现方式。柜员使用的系统(例如:柜面系统)应按照一线柜员的业务处理思维进行设计,不能为了技术实现方便、或者实现某些管理需要而牺牲柜台服务效率。例如:系统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需要收集客户信息资料。按照服务原则,“收集客户信息”的功能只能定位是柜面系统的附加功能,在不影响柜面服务的前提下,附带收集一些基本信息,对于其他信息由业务系统提供专门交易进行处理。

科学资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科学史 课程资源 科学素养 科学本质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科学教育工作者中的认同。科学史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在于:科学史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的方向。但目前教科书的编制没能有效地反映科学史的真实情况,教材中的科学史多是科学家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一些简单的故事,这并不能给学生学习科学带来多少实质性帮助。要真正理解、领会科学内涵及科学思想,必须从科学家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上分析引入,也就是沿着科学发现的足迹从思维角度重新进行展现,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指人们对知识的识记、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是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特质。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四方面。

科学史除了能提供科学知识与技能外,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各个方面都提供很好的载体。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也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挖掘史料资源,激发探究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回溯科学发展的历史,发掘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史料导入新课,能增加科学的故事情节和人文韵味,增强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强烈求知兴趣。科学史料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思维,往往给科学故事增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的故事实质是对科学思维的误导。科学教学必须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度的思维分析,借学生对科学故事好感激发其原始的求知欲望。

上课开始,直接演示某一科学现象或针对某一现象介绍科学史上不同科学家的观点,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向学生揭示这些科学现象最好是利用科学家在历史上的经历。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了解科学史实,利用科学史料进行探究学习,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

在讲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直接利用羽毛和小球进行落体实验,从小球运动的比较快的事实中,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的速度越快。这一观点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伽利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发现这是错误观点。推理过程是,他用一根绳子把质量不同的石头联系起来,那它们将以什么速度下落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们的质量是两块石头之和,所以下落的速度也是两块石头之和。可是用绳子联系起来的两块石头又毕竟不是一块石头,大石块下落速度快,被小石块拖了后腿,所以速度减慢,而小石块下落的速度有所增加,很快两块石头都以相同的速度下落,这个速度是两个石块速度的平均值。两个大相径庭的结论都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中推导出来的,可见这种观点是不足信的。

科学史中的许多事例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资源,在大气压强中可以介绍托里拆利请教老师伽利略对“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观点;达尔文对植物向光性的思考,发现植物的尖端可能存在着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巴斯德对伤口感染引起的对微生物的思考。通过各种生动的科学史例,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

二、发掘科学史料,强化科学思维过程

科学给人以知识,而科学史给人以智慧,科学史料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智慧。正如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对于相关的科学史料直接向学生介绍:(1)历史上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研究观点;(2)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不同观点,以及能说明的实验事实;(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观点产生的背景、实验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认识的历史制约性。科学的发展史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在不断总结前人基础上的发展,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理论修正(建立新的假设)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的思维过程,发掘科学史中的思维深度,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如让学生理清原子结构的发展史的知识脉络:道尔顿的实心模型―汤姆生枣糕式原子模型―卢瑟福有核模型―玻尔电子云模型。

1.道尔顿的实心模型

道尔顿在思考物质组成时,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用他的话来说,“我是选择用原子这个字来表示这些终极质点,而没有用质点、分子或者任何其他小的称号。因为它更容易表达出它的意思,它本身有不可再分的含意,这是其他名称所不具有的”。实际上在这里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一个不能再分的原子模型。

2.汤姆生枣糕式原子模型

实验事实:由于科学实验的技术进步,汤姆生在1897年发现了任何物质和原子中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

思维过程:原子是呈电中性的,既然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显然原子内部肯定还有带正电荷的一种微粒。这和道尔顿提出的原子不可分的观点是矛盾的,通过这一实验事实说明原子实心模型是错误的。

新的假设:提出了面包葡萄干(西瓜模型)结构的原子模型。

电子的发现是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事件。从电子的发现入手,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认识的开始,证明道尔顿的实心不可分的原子模型是错误的。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乐趣,然后给出通过探究将“汤姆生的发现”转换变成“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3.卢瑟福有核模型

由于实验技术进步,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09年,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事实:190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来轰击原子内部,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完全反弹。

思维过程:如果用α粒子去轰击汤姆生模型,是不可能出现反弹现象。从质量上分析电子和α粒子分别类比于泡沫球和胶木球。用胶木球撞击泡沫球路径不会改变,要使路径发生改变只能是撞击质量较大的铅球,从实验的结果看,原子内部可能存在着质量较大的微粒。由于大部分的α粒子直线前进,只有少数的发生偏转,说明质量大的微粒所占的空间比较小。依据这样推理,原子中间有一个质量很大、所占的体积却很小的微粒,而电子在周围环绕着。这样的模型和太阳系的模型有着类似之处,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用卢瑟福的原话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件,这就像你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弹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不可思议。”一边是恩师的理论,一边是千真万确的实验事实,经过长时的思考,怀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批判精神,1910年底,卢瑟福终于作出决断,放弃汤姆生模型,承认原子有核的核式结构模型。

新的假设:原子有核模型(太阳系模型)。如单纯从知识传授角度,这一知识可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但分析科学观点的形成过程,思维解决方案,可能在课堂上花费45分钟,学生也难以领悟。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重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对科学史的教学往往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如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时,往往通过用奥斯特实验就马上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实1820年7月,奥斯特公布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思维过程。他用一根白金丝把伏打电池的两极连接起来,当导线通电时,旁边的小磁针就转动了。当时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流动造成的干扰,于是在电流和小磁针之间用纸片隔开,发现小磁针还能转动,排除了空气流动的原因,让导线转动180°小磁针也会转动180°。当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下方时,小磁针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说明小磁针的转动的确是由导线中的电流引起的。

从奥斯特的思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存在着只强调得出的实验结果的弊端,缺乏思维的严密性,对过程的分析没有有效地发掘。发掘科学史中的思维资源,是对科学思想最好的诠释。让学生在认知思维上深刻认同科学家们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思维活动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就将导致教学活动的表面化,缺乏深刻性。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三、拓展史料情境,充实科学方法内涵

1.阿基米德的转换法

在分析阿基米德定律时,除了注重讲解浮力发现史外,还要从科学方法上进行拓展。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思考如何鉴别王冠的含金量时,从洗澡浴缸向外溢水的现象中受到启发。质量相同金和银的体积不同,当将它们放入水中时,溢出水的体积也不相同,由此归纳出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规律,把物体受到的浮力转换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从阿基米德的思维方法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如果直接处理或解决某一问题而感到困难时,可以将问题等价地变换为我们熟悉的另一个问题去解决,我们把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量的方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不能被测量的量例温度、电流、电压、磁性的强弱、压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测出的。温度不可以直接测量,将温度转换成液体受热膨胀来观察,根据液体液面的高度变化来衡量温度的高低;磁性的强弱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可以借助磁性的作用效果来反映,通过磁铁吸引小铁钉的多少来确定磁铁的磁性强弱;空气看不到,摸不着,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是微观世界,不能确定它的运动状况,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

2.伽利略的理想化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认识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观念两千年,这一凭直觉的生活经验,被看成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结论。伽利略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停止推力作用后,表面越光滑木块向前滑动的距离越大。假设所有的摩擦力都被理想化地消除,木块就会沿着直线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由此得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原理,即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需要力,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不仅是一个概念的产生,更是一个观念性的思想突破,是理想实验这一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探究上的真正开始,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智慧史上的重大飞跃。

初中科学中除了牛顿第一定律用到了这一理想化方法外,在探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时也用到了这一方法。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低,由此推理,若空气越稀薄,则声音更低,没有空气则不能传声。而为了描述磁场中的磁性强弱和方向,则引入磁感线概念。

3.法拉第的逆向思维法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意识到,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他并没有退缩,坚信“电和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和统一现象,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磁也一定能生电”。在1822年法拉第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因为对产生电的方法感到不满意,因此急于想发现电磁及感应电流的关系,觉得电学在这一条路上一定可以有充分的发展。”他做了各种的实验,把磁铁静置在线圈内,没有电流产生。他又改用大的磁铁,多次改变导线与磁铁的位置,仍然没有电流产生。又不断替换各种形状的磁铁,一直都未能成功。实验断断续续地经历了10年时间,不知经受过多少挫折,他终于在1831年10月17日,获得了成功。

科学史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还有假设法、发散思维法、创新法、建模法、实验法。再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

四、引入科学史实,渗透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难以从单纯讲授中理解,需要不断体验、内化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科学史中的鲜活生动的素材为这一教学提供了大量资源。科学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史不仅记载着科学知识的一步步重大进展,而且反映着每一进展中人类为之所做的努力,历经艰辛付出的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等。

法拉第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花费了十年时间。同时,在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沃拉斯顿也在紧张地做着相同的实验,但他却没有能成功。用法拉第老师戴维的话说:“仅仅是因为仪器出了点故障,实验失败了。他没有继续探索,否则沃拉斯顿将成为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者。”而在1822年,安培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铜质多匝线圈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把另一单匝线圈B用细线悬挂起来,两者在同一平面内。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异常现象被安培忽略:A线圈接通电流的瞬间B线圈动了。遗憾的是,安培没有对这一细微的现象进行观察,错过了发现电磁感应的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时刻努力、锲而不舍的人的。用活生生的事例去感染学生,用科学家的精神同化学生的心灵。用巴斯德的话说即是:“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顽强,尊重客观世界,具有怀疑的态度、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科学精神是探索知识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黄网官.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物理教学,2008,1.

[3]王丽娜.生物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生物教学,2004,1-2.

科学资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基础,它主要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重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传统书本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授课式的教学,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抹杀了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现在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改善这一古板、被动的局面,推动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又称资本之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简单来讲,就是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上是指能够被师生利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人员、物质和信息。

(二)科学课程资源的作用

1.科学课程资源作为科学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实施最基本的条件

2.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供了很重要的保障

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必须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完成。

(一)师生之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学习接受知识。师生之间必须进行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不能笼统地将知识强加给基础差的学生,清晰、有层次的教学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生也要主动将疑惑及时报告给老师,这样才能在最有效的时间里掌握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课本教材的开发和拓展

课本教材没几年就会更新改版,这对教师的挑战是很大的,不能像平时那样传统地将课本知识按文字叙述讲解给学生听。很多情况下不能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听懂。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实例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形象地了解书本到底是要传授何种知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教师在科学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

科学资源范文第5篇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而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学生的教科书。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仍然能挖掘出许多数学教学资源。例如《科学》课程中就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那《科学》教材实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好资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开发、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这说明数学是一门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应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教材中就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中提出了环境保护问题,将垃圾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让学生体验对垃圾的处理过程,培养环保意识。教师首先着眼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找找家中会产生哪些垃圾,计算这些垃圾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由此推算出全校、全市、全省、全国一天所产生的垃圾量。通过搜集、调查、统计、推算,学生发现人们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量是惊人的,进而产生处理垃圾的迫切需要,纷纷为处理垃圾出谋划策。再比如学生知道对垃圾分类后再处理,可以减少处理垃圾的成本,于是利用分类的只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为垃圾分类。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明白了自己平常一些小的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环保价值,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在以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科学》课程中许多探究的过程其实也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些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让学生在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在研究“摆每分摆动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纷纷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最后动手探究,多次试验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实验结束了,但是研究活动并没有结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说说推测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实验——实验检验——分析数据”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推理验证过程,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的能力、严密的推理能力。

三、强调制作运用,培养学生的优选意识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为了获得优质、高产、低消耗等效果,需要通过做试验的办法来寻求有关因素的最佳点。选择最佳点的试验方法很多,优选法就是一种根据生产和科研中不同的试验项目利用数学原理,合理地安排试验点,以寻求迅速找到最佳点的试验方法。

毫无疑问,优选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要优选就必须要用到数学知识。在《科学》课程中,科技制作就或多或少的用到了优选的知识。例如在五年上册有“鸡蛋保护器”制作活动,教师规定了统一的材料。布置任务后,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必要的材料。开始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拿到材料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结果做出来发现效果不理想,只有接着又改。当然,如果把所有的材料都换过,在试验无数次后,肯定能够制作出效果理想的鸡蛋保护器。但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用统一的材料制作出满意的作品,这就是一个优选的问题了。经过学生收集资料、借鉴别人的做法、淘汰较差的想法等,再通过多次试验,作品终于完成了。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在制作过程中初步培养了他们的优选意识。

四、先估后算,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来研究对象,培养直觉思维的途径有许多,其中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先估后算”是途径之一。由此我们知道估算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能力。《科学》课程中也有许多地方用到估算来解决问题。例如六年级上册研究“混合后水的温度”(与此类似的有数学中的“浓度问题”)。初中物理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但现在要求学生研究这个问题,就只能先估算,再用温度计验证,得到一个大致的结论和估计的方法。

首先探究“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的问题时,学生多数估计混合后的温度刚好是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平均数。用温度计测试后我们发现结果是正确的、由此请学生总结一下两杯同样多的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规律。学生说后教师略做小结。然后继续出示第二个探究问题: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第一杯中的水量是第二杯的2倍,如果在两杯水中加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凉水后,这两杯水的温度还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杯水的温度高?尝到甜头的学生大都不假思索,张口就答温度一样高。教师也不下结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通过对混合后水的温度进行测量,学生对结果感到惊讶,纷纷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就是一个估算后再验证的过程。在学生明白混合后水的温度不仅与两杯水的温度有关系,还与两杯水的体积有关系后,教师出示第三个探究问题:一杯装了200毫升40℃的热水,另一杯装了100毫升80℃的热水。如果往两杯热水中同时加入100毫升20℃的水,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这次学生不敢乱回答了,纷纷拿笔在纸上画图、计算。在同时考虑了体积和温度的情况下,有同学答出了自以为接近的温度。当大多数学生有了自己的猜测时,教师提示用事实说话。经过验证,学生得出了估计混合水温的大体方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已经相当接近准确温度了。

经常性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在这种试探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也将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