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与死的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黑格尔从宗教和神学出发,忽视了人的生存与生活的主体性,费尔巴哈关注的人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他们都把人的生存与生活看成是既定的、静态的“客体”,忽视了对人类世界即现实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的关怀。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把哲学导向关注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即是“从事活动的,从事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指向未来的发展性的,相应地,个人的生存与生活就是人不断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其次,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实践。实践在社会历史领域直接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生产,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展开的。生产主要有四种形式: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础,人类围绕生存与生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人的生产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人的生产,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便无法延续下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生存与生活必定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关系的生产也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的意识一经形成,它就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成为人的生存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再次,现实的人的生存与生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中的。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人总是同他人、他物结成一定的关系。人的生存与生活主要体现为双重关系:第一,人的生存与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人的生存与生活必须要依赖于自然界,但人作为能动的存在物,在依赖自然界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在按照人自身的尺度改造自然界,创造人化的自然。第二,人的生存与生活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于是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逐渐地被社会所同化,从而融入社会,社会也在人的作用下具有人性。
二、关注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也面临诸多困惑。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价值,更好地指导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对解决当前人们面临的困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近100年的历史,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与生活,促使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地向自然进军,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也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粮食紧张、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诸多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对自然的肆意掠夺,使人类逐渐陷入了生存与生活的危机中。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依靠自然界来生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人类不能为了求发展便以占有和破坏自然界为代价,这样最终只会使人类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人类必须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家园,守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才能真正地达到理想状态。
其次,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普遍物化的现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不得不服从于市场的价值导向,最终,商品拜物教将人物化、商品化了,人与人的关系被简化为纯粹的利益关系。这样,人与人就外在化了,甚至于人与人处于对立的状态。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需要和相互帮助的。人类只有做到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指导思想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下才能变得更好。
再次,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个体愈益感受到的精神家园的缺失,实现人与自身的统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对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价值的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冲击着人们心中原有的道德、理想、信念,造成精神上的迷失,“人的内心世界被严重扭曲,其情感和德行被严重忽视乃至“荒漠”化。”
(一)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的多视角表达1.明清小说的儒释道思想创作基础明清小说遵循着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极力推崇的“孝悌”、“忠恕”等观念几乎是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佛家理论中,“孝”也是一个重要伦理支撑,道家的“隐士”理论中“大隐”、“小隐”之说,放弃了道家在形式上的出世态度,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三家合一的伦理体系。《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是掌握教化的官员,其礼乐仁政的政治思想,在人格上仍然是儒家占主导,但是并不妨碍他的道家隐逸情愫。《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内圣”理想追求、仗义疏财、资助贾雨村赶考等都反映了“忠恕作风”、“仁义礼智信”的理想追求。2.明清小说对儒释道思想呈现的冲突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人性”的本质需求开始表现出来,启蒙思想开始冲击儒释道的主体地位。明清小说中,在贵族社会和民间百姓之间都渗透着方方面面的儒释道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文化。但是反观小说中的贵族子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亵渎,整个贵族阶层熏染的不良风气深深体现出对儒释道传统思想的严重冲突。《红楼梦》中,贾雨村之流的伪儒败坏儒家精神,虽终日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却把儒家经典作为一门仕途的敲门砖。佛家讲究因果,《金瓶梅》中善良的人遭遇不幸,如武大、宋仁、西门大姐等,而坏人如韩道国、苗青、西门庆等人反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报应”,有的通过投胎再生而减免了果报。另外作品的“戒”主旨与“宣”的作品创作,也体现了作品对佛家的重要冲突。明清小说也有着重要的道家因素,《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就由潘道士言中,体现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但作品也对道士的场景进行了夸张和讽刺。道家无法深入伦理道德同现世和来世的人生评判,道家在《金瓶梅》中虽然闪耀着善恶有报、天堂地狱的戒律,但仍然体现着现世的人性追求。明清小说的儒释道精神和思想被封建末世的道德家所败坏,他们完全为了一己之私而我行我素,甚至谋财害命。明清小说中,有极多的作品体现了对儒释道思想的怀疑与批判,甚至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否定。
(二)明清小说中生死观的丰富展示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中生死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影响着中国长期的生死信念表达与生死价值的判断和追求,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有精神。儒家的“天命论”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关照,把生死问题同宇宙的本真融合,形成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它不讲求来世和求得永生,但是充分追求精神的不朽,是积极的重生轻死的生死观。《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对人的死亡仅仅用了一句“其实堪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作者浓笔重写的一个人物,然而在描写其死时,也仅仅用“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做结。明清小说对死亡的另一层展示是对“死亡的最佳理想”,即长寿、无疾而终;而死亡的最高境界是羽化成仙。我国古代多以“寿终正寝”为福,早在先秦典籍《尚书》中就提出“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的终命。《山海经》也有“不死国”等传说,长寿与永生不死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习俗。《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关羽之死,使其最终羽化成神。《喻世明言•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冯主事大义救沈家,死后为神。这正是长久以来人们追求的死亡的最佳理想。
二、明清小说中的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哲学思辨形成
明清小说中儒释道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儒释道思想经过封建王朝的发展,早已深深渗进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思想洋溢着智慧的火花,内化成中国人对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独特哲学体系,毫无疑问,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不仅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同样也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集中表现在“因果报应”的观念,讲究“轮回”的佛道两家的观念,给作品呈现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宿命论思想,这固然是由于文艺作品的历史性所造成的,不仅显示了作品的局限性,更表达了明清时期传统中国人的普遍道德观念及世界观。当代大学生突破明清小说的认识局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摒弃明清小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经过去伪存真、以“扬弃”的科学态度,更加坚定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科学哲学的命题的深刻认识,完全抛弃了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世界观认识。
(二)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辩证思想的形成明清小说表现出的儒家伦理秩序、“孝悌之道”、“忠恕”思想以及封建秩序体现的“三纲”、“五常”,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追求“无为”、“与世无争”的理想人生,追求洒脱人生的境界上,“人世解脱”、“轮回因果”等哲学命题上,将其与现代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做观照,大学生不难发现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加以认识,强化了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正确历史观。明清小说也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法,如《红楼梦》中就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秦可卿临死说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都体现出强烈的辩证法。哲学在于思辨,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离不开明清小说中深刻的辩证思想的重要影响。
(三)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明清小说不仅有儒家的“舍生取义”、“重生轻死”以及佛道的“羽化为仙”等生死观,更体现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大学生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年龄阶段,在死亡这一观点上,更能正确区分正确的观念与错误的认识。对明清一系列小说的生死展现,使大学生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自我的努力让大学生脱离哲学思辨的层次,从而追求理想人生的脚步,为其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发挥着巨大的理论影响和现实导向作用。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充分展示时代风貌,展现自我精神与追求,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
三、结语
关键词:瑶浴 养生 文化 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98-01
一、从黔东南从江县高华瑶寨的现状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从江高华瑶寨距县城42.5公里,村寨四周林海涛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6%,被称为天然氧吧,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湿度大,极易引发风湿、伤寒等疾病。为了生存,当地瑶族人民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植物,进行治病防病和保健养生,抵御病毒侵害,形成了重防病、保健、养生、长寿的生活理念,他们独创和保持的一整套洗药浴习俗――瑶族药浴,被视为与著名的芬兰桑拿浴、土耳其蒸汽浴相媲美的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藏在深山老林中的从江瑶浴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认知,并对瑶浴这种养生方式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推动瑶民脱贫致富,从江县抓住这一消费热点,迅速在高华瑶寨建立起瑶浴健康养生基地,成立高华瑶族药浴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户62户。一个瑶浴接待中心,建立132间洗浴间,可接待顾客200人左右,平均每户每月增长2000元,年收入增长2.16万元,同时瑶浴洗浴中心带动钩藤种植200亩、其他瑶药材种植450亩,带动当地瑶民脱贫致富。
黔东南瑶浴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药浴“养生”文化,它的出现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产物,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体现、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一种反映与体现,它的发展又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二、从瑶浴的药理及其功效谈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体
瑶族药浴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水,用药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内熏浴浸泡,让药水深入五脏六腑。洗浴后,可消除疲劳、舒筋活血,祛骨节风寒、杀菌止痒、祛风除湿,消炎镇痛和防治感冒等,同时可使皮肤得到疏通,富于弹性,达到美容效果。洗瑶族药浴对治疗妇科病症有特殊疗效,瑶族妇女产后必洗药浴,三天后可下地劳作。据初步统计,瑶族药浴药方有188种,主要由追风伞、半边枫、九龙藤、血藤、节节草等30多种中草药组成,主治47类疾病。瑶族药浴,最大的特点为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季度或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药物,一次药浴所用的草药,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如半边枫、血藤、追风伞、生首乌等多味中草药,按瑶浴祖方熬制成为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杀菌消炎等功效。瑶浴药浴有熬(熬制汤药)、熏、泡、渗和排五个步骤,特别是在熏、泡、渗的持续作用下,使皮肤腠理被彻底疏通,体内产生的各种毒素和有害物质在药力的作用下经由皮肤排泄出来,彻底清洗了身体的致病病毒,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瑶浴的药理及功效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脱离任何一种药物就会失去其药效,所以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既要看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这对于人们在处事中、在B生保健时达到身心平衡非常重要。
三、从辩证的否定的角度谈瑶浴的传承与示范带动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主体性哲学 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新的历史任务。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合格主体?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简单作答。人是最复杂的生物,“认识你自己”也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对“人”进行哲学反思,以便建构能够胜任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新人”。
征服自然的人:生态危机的制造者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主体性哲学确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纯粹的思维(即意识)视为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理解确立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我”是绝对的主体,“我”以外的世界都是客体,并且主体拥有对客体的绝对优先地位。这种思维模式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成为被人征服、统治、奴役的对象客体。这是一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这种人将自然当作可以任意索取的客体。近代主体性哲学认为有意识的人只可能对和他一样拥有人类意识的主体负责任,没有为无意识的自然界负责的道德义务,无意识的自然界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的客体。笛卡尔说过,“我们在认识了火、水、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正如我们知道我们各行工匠的各种技艺一样清楚),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①于是乎,在自然界中,人类把自己看做可以凌驾一切的暴君。人类可以恣意地驾驭奴役自然中的飞禽走兽、花鸟草虫,非生命体的矿物资源更是可以被人类任意征用。人的眼中只有自然的有用性,生态独立自存的内在价值被完全忽视。
这是一种机关算尽的人。为了精确地把握世界,这种人采取了数学的计算方式,“这种确证性必然是一种计算,因为只有可计算状态才能担保要表象的东西预先并且持续地是确定的。”②精于计算的人将自然界的事物看成纯粹的数量关系,本真的物性被冷冰冰的数字所遮蔽。这样,人就不会对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无机物产生移情或者通感,只要在计算后承担最小的付出就可以了。在社会领域,这种人被简化为追求个人私利的“经济人”。经济人遵从的是经济理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努力使成本最小化。经济理性确实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急剧增长,但是理性经济人总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把大自然的馈赠视为免费的午餐,试图以零成本或者最小化的人力付出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然后把生产出的垃圾不经处理就还给不能与他讨价还价的大自然。
这种人欲壑难填。马尔库塞把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区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两种。真实需要是指满足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的需要和有意义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如在一定文化水平上的营养、衣着、住房等。“虚假的需要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③在虚假需求的诱惑下,人们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把消费当做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乐趣。所以,再多的财富也不够多、不算多。这种虚假的需求成了当代消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致使“经济自我扩张”从来就没有上限。这意味着人永远会肆意攫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和平共处”。
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文明的哲学根基
人不是自然之主。帕斯卡尔认为人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棵苇草,一滴水也能置他于死地。人完全没有资格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支配者,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对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有体悟。张载在其名文《西铭》中讲到,“乾称父,坤称母,于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④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将天地万物与人统一起来,物即为予,予即为物,从而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交融。马克思更为直接地论述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⑤确实,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大自然保持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类呼吸着大自然的氧气,饮用着大自然的清水,吃着大自然的果实,又将人类二氧化碳等所有排泄物交换给大自然。人无法脱离自然生存,人和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自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当代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其次,自然界整体以及每一个构成部分都是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遵循的是自组织规律,具有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演化的趋向性。在人类存在之前,植物界已经发明了光合作用,把水、阳光和空气等变成有机物质;花朵就聪明地利用蜜蜂在花朵之间搬运花粉,利用生态的系统性为自己服务。
人是万物之灵。墨迪曾经以视角主义的观点质疑过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类中心就是说人类被人评价得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有更高的价值。根据同样的逻辑,蜘蛛一定会把蜘蛛评价得比自然界其他事物都高。因此人理所当然是以人为中心,而蜘蛛是蜘蛛中心论的。这一点也适用于其物种。”⑥实际上,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思维方式上还是没有走出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看似将自然或者生态系统置于世界的中心,但这是一种头脚倒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已经把自然界作为整体拟人化了,把人类的权利和道德观念强加给了自然界。现实中,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是不会为人类承担义务的,也是不可能去帮助人类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是人一手制造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也必须由人来承担。首先,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善待自然归根到底是善待人类自己。其次,只有人才有能力来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我们前面引用过帕斯卡尔的话来表明人类的有限性,但是帕斯卡尔还紧接着有下一句来肯定人的高贵性。“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他,人却仍然要比至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⑦我们应该剔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沙文主义倾向,但我们应保持其作为行为担当者的含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评价使我们成为人类的那些因素,保护并强化这些因素,抵制那些反人类的因素,人之外的自然不会采取行动保护人的价值:这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⑧再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人来入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决定了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方式,而且也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最终决定了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正是人和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才使人类生产的目的偏离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轨道,才造成了无度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导致对自然的戕害。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才是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关节点。
自我建构的“生态人”:生态文明的现实建设者
当代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先验的“人”只是近代以来的一种发明,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主观假定。福柯讲过,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握有、作为建构者、又到处可以找得到的普遍形式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将被抹去,就像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⑨这就是所谓的“人之死”。“其实,死去的只是“本质先于存在”的“人”。这种“人”的死去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会为“新人”的诞生腾让位置。当代哲学的任务就是在解构先验的“人”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适应当下形势的新主体。新主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像裁纸刀一样,在来到世界之前已经被规定了本质。人没有先验的本质,主体是历史和经验的产物,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社会经验会造就不同的主体;主体是向外部开放的。这种主体不再将意识以外的世界视为外在的,原来所谓的外部既是解构先验主体的空间,也是建构新的自我的场所。个体与自然环境相关联,与社会存在相关联,也与文化历史相关联,人必须通过与外在的关系来建构自身的身份存在;主体的生成是不断主体化的过程。新的主体关注未来,立足当下情势,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自我创造,在向未来的开放中获得存在的意义与正当性。因此这种主体不是静止不可动摇的,它是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自我建构的路上;主体是实践中的自主创造。创造力是人的最大特质,自我创造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人凭借其创造力可以对自己的处境作出自由反应,有意识地对所处的世界进行探索性实践,在实践中成就自己。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担当,我们暂且把这种自我建构的主体命名为“生态人”。生态人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顺应生态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社会人。首先,生态人突出人的生态属性。生态人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在内的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各得其所且相依相随。作为生态母系统下的子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来实现。在经济发展上,生态人抛弃经济理性,转而奉行生态理性。“生态学有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效能是有限的,它依赖于经济外部的条件。尤其是,它使我们发现,超出一定的限度之后,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造成了绝对的、不可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比它所创造的更多。”⑩其次,我们不能忘记生态人的社会属性。生态人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生态人不仅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等。生态人不仅仅是个体的人,也包括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个体的人和不同层次的集体的人的不同属性综合在一起,构造出生态人的立体面相。我们突出生态人的社会属性主要是为了强调其历史担当性。只有人主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可能和谐,也才有可能保证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突出生态人的社会属性的目的还是为了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态人的建构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双向互动的,生态人能够建构合理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也锻造出了新的生态主体。我们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就生态人如何构建做出一些简单的勾勒。第一,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过去我们采取的是一种HE经济发展模式(Hyper-Expansionist“高度扩张主义的”),这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虽然达到了高产出,也造成了高排放、高污染,结果是对自然的高掠夺和高破坏。现在我们应该采取SHE模式(Sane理智的,Humane合乎人性的,Ecological合乎生态学的),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达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实现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第二,伦理道德的生态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的境界应该是在物质保障基础上的精神满足。这样,人再也不会以从自然中索取为乐,自然才有可能免于当下人类的贪得无厌,才能得到休养生息。其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正义观。生态危机是因为人的欲望膨胀导致的对自然的无度索取。欲望不同于人的合理需要,是为了在人群中以差异的方式进行身份地位的区分,也可以说是为了制造或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公平与正义。第三,法律制度的生态化。首先要从制度层面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对接,如党的十报告所言,“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次,我们需要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重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通过,明确将保护环境视为基本国策,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但是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仍然有待制定和完善。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已经加入了三十几项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担当保护环境的义务。但是我们在与国际环保组织方面的合作仍然有待拓展和深化。
小结
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有着与工业文明不同的特点,生态文明更为直接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是普罗大众的行为,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个人也都应当承担一份责任,每一个人也都会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无止境的实践过程,生态人需要践行的是行动哲学,“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自我决定、自我创造、自我型构,在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的关系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和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3007、SKZZY2013044)
【注释】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名著选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9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0页。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6页。
④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⑥⑧[美]W・H・墨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章建刚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第12~13页,第17页。
⑦[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1997年,第158页。
⑨[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06页。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78-03
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人际沟通受到阻滞,致使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挫折感便油然而生,因此出现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消极的情绪,甚至还会出现攻击。挫折对人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挫折本身,还不如说取决于对挫折的评价和态度。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焦虑不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有的人却心平气和、冷静应付、乐观进取。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拥有相对优裕的生活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没有什么机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导致许多大学生遭遇挫折时,他们的心理容忍力和承受力非常低。在学业上很优秀的大学生,如果心理素质差,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束手无策,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佼佼者,在事业上也难有大的成就。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挫折形成的原因
挫折,任何人都会遇到,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挫折更会接踵而至。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是内在主观因素与外在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人而易的,所以,大学生受到挫折后不要惊慌失措,要根据外在条件和自身情况冷静、客观地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教师则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对挫折进行归因分析。具体来说,形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矛盾
这里的主观是指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客观是指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现实条件。一旦客观与主观有冲突,客观条件达不到主观的要求,就会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客观与主观产生矛盾的主要表现有:大学生个人无限的物质生活需要与家庭、学校、社会能提供的有限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的愿望与同学、同事竞争的矛盾;希望展现自我、要求进步与机遇不多之间的矛盾;要求自由、独立与纪律、制度约束的矛盾;渴望良好的与人际交往与自己在集体、团体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
1.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以往的教育体制存在着欠缺。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小学生就被成绩高低所牵制,一天被逼迫着补习、作业等,进好学校的竞争压力使他们牺牲了应有的娱乐,缺少了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这种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使学生缺乏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大学是将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的场所,不光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情商,有部分大学生新生,无法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不敢面对,而是推卸责任、消极逃避。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是佼佼者,而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林的环境中优势消失,就没有了自信心,部分学生还产生自卑心理、进入恶性循环中,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无法自拔,致使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求知欲变得冷淡。
2.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由于社会的原因,大学生的父辈们很多以前都经受过辛苦、贫困的生活,总想给儿女们最好的生活,平时在培育孩子时,总是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面对的困难和和挫折父母们总是千方百计替孩子们去解决。孩子一旦考上大学,更视其为宝贝,凡事都顺从、代劳,如每年新生开学报到时,大都是一个学生两个乃至于更多的家长送,帮儿女们排队办手续、铺床,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这种从小就没独立处理过一些困难,凡事由父母包办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养尊处优,独立生活能力很低,读大学后毕竟要离开父母和家乡,然而就会在生活上感到无法适应、无法在各种挫折中正常成长,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化过程,更有甚者还会导致有些大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还有个性不完善
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朝气蓬勃,敢于探索冒险,富有开创性,但从综合素质来看,个性还不够完善。如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认识片面、容易偏激、理想浪漫、情绪不稳定、耐力不强、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世界观不明晰等。大学生个性的不完善导致了挫折心理的形成。
1.部分大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如未能入选学生会而自暴自弃的;因演讲失败而长期自我封闭的;离家才几个月的新生三番五次地要请假回家的;追女同学不成而酗酒闹事的等等。心理挫折承受力不好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紧张、焦虑和不安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消极的影响。尽管大学生中只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但对他们的教育是否有效、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氛围和校园稳定,因此,要花费老师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教育照顾帮助这部分同学。
2.校内、校外环境差异会让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相对是一片净土,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而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社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到处充满竞争、充满风险。校园和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从学校到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大学生们一时无法适应。此外,喧嚣的环境和交通、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会引起同学们的挫折感。大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面临的各种变化都是巨大的,产生挫折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大学生教育中提前加强挫折教育、提高接受挫折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大学生面临挫折的表现
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挫折时的反应主要是冷漠、焦虑、消沉、抗争、攻击、固执和退化等多种形式。冷漠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非常被动,不去主动应对,不去对挫折对象进行攻击,而是看不到希望,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无所谓、无动于衷的态度。焦虑是指大学生在遭遇多次挫折后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担心会遇到挫折,而产生紧张、彷徨不安的情绪状态。
消沉是指大学生遇到挫折就灰心失望、失意懊丧、精神萎靡,是意志薄弱,经不起风浪的表现,大学生处于消沉状态时往往认为人生不过如此,理想、前途都是无稽之谈,从而变得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抗争是指大学生遇到挫折后积极应对,不向挫折妥协,表现出一种更加奋发向上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比一般情况下的奋发程度更进一步。攻击就是大学生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对给他造成挫折的人或物发泄,经常谩骂同学、责备老师、损坏公物等行为。固执就是有些同学受到挫折后,按自己的方式盲目重复一些无效的活动,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且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意见置之不理,总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一种行为。退化就是指一部分大学生遇到挫折后情绪激动,像小孩子一样哭闹、耍赖,没有主见,盲从他人的一种状态。长期的这种心理的痛苦煎熬,导致有些学生发生精神方面的疾患,一旦发生了精神疾患,即使多年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也难以逆转健康的状态。
三、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种办法
挫折在大学生生活中是时时存在的,困难和逆境也无处不有,对大学生进行挫折心理的调适极为必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毅力,同时还需要冷静和理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只不过有些挫折轻,有些挫折重,有些挫折对大学生的打击大,有些打击小,所以大学生首先应正确认识挫折。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帮助克服困难挫折的,不是困难、挫折、冲突本身,而是大学生们对于困难挫折的看法以及用来处理对付的方法。挫折教育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不是教大学生们如何去避免困难挫折,而是给大学生们设定一些挫折,教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教他们正确克服挫折的方法,从而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长。
2.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坚强的意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内心总有一种减小压力、摆脱痛苦折磨、保持稳定情绪、随时处于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这种倾向就叫心理防御机制。而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否完善,意志是否坚强、与耐受挫折的能力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胜利是属于意志坚韧的人,张海迪以“跌倒一百回,就要爬起一百零一次”的坚韧意志,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英国心理学家布朗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遭遇任何挫折和障碍,他会永远碌碌无为,一直保持其自我感觉良好和平庸的状态,既糊涂又愚蠢,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看他的意志是否坚强。而坚强的意志品质需包含四个特征: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针对大学生,高校教育者应逐步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生活有较高层次的追求,首先要确立努力就能达到的近期目标,继而制定中长期目标,始终保持进取、积极向上的个性,提高适应环境和改变恶劣环境的能力,培养既能忍受折磨又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品质。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击打能力。具体的,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同学们学习伟大人物、英雄模范人物在挫折面前百折不饶奋发图强的事迹报告,以此来激励他们、督促他们,这对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起到较好的效果。
3.认识自我开启成功的通道。认识自我从三方面做起:一是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沉着理智,从主观、客观、条件、环境、目标等方面冷静分析自己受挫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进行补救。二是要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予以正确认识,并在前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对目标进行调整。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制定最适合于自己的前进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就要全力投入到目标的奋斗过程之中。假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现制定的目标与自身不适,拼尽全力都无法完成,那么就不必再死撑,须要重新分析自己,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达成目标。如著名剧作家年轻时的志向是当一名医生,报考了三次北京医学院都没能录取,随后他及时调整为搞戏剧,最终在戏剧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是要常常把压力化为动力。其实,一个人的积极向上因素是需要外界的刺激和压力来调动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历史的伟大人物,他们多数是在磨难困境中成就起来的。
4.鼓励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当今的在校大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外界社会生活了解很少,进入社会后,他们将面临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就变得很难适应,且无法承受挑战带来的压力,这是因为大学生们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社会,不了解社会本来就存在诸多磨练,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遭受社会挫折和在社会中克服困难的机会。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在教导过程中,做到讲理论,讲事实,靠理性启发,用事实验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大学生们从心灵深处主动接受教育。同时要多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提前接触外面的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育者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给大学生创设些困难和挫折,让大学生们积极地寻找克服挫折、战胜逆境的方法,从而受到实践锻炼和考验,以此来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适能力及对挫折的耐受力。另外,可以让大学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能锻炼,让他们在“劳其筋骨”的尝试中,磨炼意志。在这里要提醒一点,教育者要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不是仅仅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吃点苦挨点累,而是要从教育的本质,从培养人的高度,来理解和实施“挫折教育”。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论人世的痛苦[M].
[2] 江伟康.大学生健康教育读本[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