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康复培训

儿童康复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康复培训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special children’s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research,the formation of the path of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medicine.Fully discuss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 evaluation mechanism,optimize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teacher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bined feature classes to teach medicine,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explor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penetration; bridg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special education.To elabo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mode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medicine, is full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can promote the full ran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 and fusion developm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mode;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nan Hospital,Ji’nan 25001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40

特殊?和?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的儿童,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身心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他们的成长需要医学、教育、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配套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依靠优质的专业资源、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使之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切实改善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并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指出建立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是今后重要的发展途径[1]。

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早期进行康复及教育干预,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家庭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对于特殊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如何有效结合已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新课题[2]。

2013年济南医院以“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架构,成功转型成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公立二级康复医院,2014年3月成立“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致力于拓展医教专业交叉发展,重点在于关爱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诊疗,从而全方位地探讨建立特殊儿童身心康复阵地的建设模式。2014年12月成立济南市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培训学校,该学校的建立,填补了山东省特殊儿童医疗康复与教育无交叉专业合作的空白。培训学校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和综合康复手段,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诊疗,通过特殊教育、综合训练、现代康复相结合手段,减轻功能障碍,弥补功能缺失,运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创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环境,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

1 创新“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

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1.1 多种形式发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 对综合医院的康复中心、社区的康复训练机构、学校的康复训练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并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社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体系;对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等机构,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开办特殊儿童康复特教班;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医改方案并参照社会力量办学有关规定,制定卓有成效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创办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机构,以满足特殊儿童发展需求。

1.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医疗机构殊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 发挥医疗机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对辖区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指导作用,特教老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三位一体”协同合作;医疗机构指派专业医学康复人员,帮助特教学校及培训中心开展康复与医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教育方案,指导特教老师开展康复工作,并对特教老师和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咨询。

1.3 发挥市级及各区县特殊儿童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设备及技术特长为特殊儿童及其家长、教师及各类残疾人教育与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

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进行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多重干预,但核心是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与康复学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学的组成部分”[3]。“医教结合”广义上是指由特殊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社会工作者、家长及志愿者共同搭建综合康复平台,共同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智能锻炼、身心多重干预、生活能力培养、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学过程。

3 完善“?t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评估机制

3.1 建立适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康复教育评价体系 医教结合综合评估可以短时间内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实践证明,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训练和教育干预,能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其中,0~3岁是实施早期干预的最佳年龄,4~6岁效果稍差。王雁等[5]的研究表明,早期评估干预可以让身心障碍儿童节省康复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

3.2 建立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团队 建立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跨专业评估团队,建立评估团队和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家校联合会,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特殊儿童康复和教学的评估效果,开发并细化学生的各种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客观公正并具有针对性的定期讨论分析评价[6]。专家组对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教育与康复建议,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并建立档案,跟踪检查、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兼顾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营养干预,让每位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优化的身心发展。

3.3 制定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计划 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科交叉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综合康复培训计划。在训练中,既要注重增强儿童的肌体功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补偿身体缺陷,又要重视矫正儿童的行为缺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 优化“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师资队伍

现在,特殊教育的研究领域已从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三类传统专业,逐渐拓展到脑瘫、自闭症、情绪与情感、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具备更加专业、更为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业务技能[7],同时特殊教师的岗位分工趋于越来越精细,合作施教,以便其教学能力和服务特长相互补充,建立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的“走班教学”模式或将成为“十三五”特殊教育的潮流[8]。

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扎实有效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做到教中有康、康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融合发展?一是要多途径加强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教师保障机制。培训学校的教师应为事业单位编制,隶属残联的外聘人员应由残联拨款,应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考编机会,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考核获得事业单位定岗。其次是推进康复医师和特教教师的“轮岗”,期望培养出“双师型”的教师[9]。通过轮岗制度,促使特教教师全面掌握入学评估和个性化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康复医师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流程,充分把握能力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水平,从而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进一步加强特教老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分批分类培训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整合各康复培训机构的康复专业人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强同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辐射及带动作用。四是引进专家支持,做好带教和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医”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10],提高开展筛查、检测、评估、康复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加强日常医学护理的规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为特殊儿童服务的水平。

5 实施“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特色课程

“医教结合”融合发展并非“医”与“教”的简单结合与堆砌,如何让“医”与“教”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

5.1 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实行个性化教育 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残疾儿童的多元发展需要为基础,重视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承认儿童间需求存在差异性、多元化,用不同层次、个性化教育服务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1]。开设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学科大综合”课程[12],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自闭症、脑瘫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编排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课程表,编制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充分发挥专用训练室功能,统筹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13]。

5.2 改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特殊儿童潜能 专业人员应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身心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科学调整和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与康复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5.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着重培养孩子兴趣和创造力 尝试开设不同年龄阶段特殊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性特色课程,以及为儿童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生存技能、发掘自身潜能,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

6 构建“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

6.1 建立特殊儿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特殊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建设特殊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特殊儿童健康档案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2 确定医学诊断定点单位 进一步统一规范特殊儿童的检查标准和评估体系,贯穿每个特殊儿童不同教育阶段的全员及全程服务[14]。

6.3 建设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 实现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整合与共享,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培训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教育与康复的专业支持。

7 开展“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家校结合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教育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父母。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家长掌握的特殊教育理论有限与薄弱,得不到专业的、系统的咨询和指导。社区、特殊教育培训学校也很少开展针对家长的专业化培训。促使家长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能加速儿童认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以及性格的平衡发展,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16]。

“家校结合”的终极目标,是将家庭与培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合起来,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采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措施。特殊教育培训学校要加大对家长进行专业化培训力度,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用正确的态度和适合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见面会、联谊会,定期进行家访,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成为促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2篇

在线教育是在远程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自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驻各个领域的在线教育产业,在医学领域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的康复医学领域在线教育均有较大发展,本文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业,深入剖析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业,分析其发展特点,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旨在为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业发展趋势开辟新途径。

二、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需求巨大

(1)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庞大

目前我国0~6岁残疾儿童数量约为167.8万,约占残疾人总数的4.16%,这其中除了少数认知障碍之外,大部分需要康复教育,给患儿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技能,提高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帮助患儿早日重返社会。

(2)我国康复教育消费比重较大

目前,为适应我国康复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大多数高校均开设康复医学专业,在线教育产品因其学习方便,互动性强,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康复专业师生接受,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产品,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品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3)康复医学职业培训需求旺盛

据《2015年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通过网络进行康复学历教育、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康复专业认证考试培训的需求十分旺盛。31.7%的康复治疗师与康复医师表示因工作瓶颈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期望通过再学习充实自己,且每年在职业培训方面投入3000元以上的占比30%,投入3000至5000元的达42%。在计划通过在线康复学习人群的构成中,在职人员占比超过一半,达57%。因此,职教培训成为教育需求增长的又一大动力。

2.我国投资康复在线教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从2013年开始,我国康复在线教育企业急剧增加,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在线教育企业数量约为2500家,其中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企业约为500家。

3.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投资巨大

根据《2015年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在线教育投入资金965.2亿元,康复医学在线教育约占9.5亿元,康复医学在心教育投资热情高,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三、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运行趋势

1.康复医学在线培训产业运行趋势

目前,康复医学在线教育培训产业同化现象十分严重,服务、产品、招生等方面的创新将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有力武器。

2.残疾儿童康复医学在线教育投入比例加重

目前,因外伤等意外事故多发,导致参加儿童大量增加,对应在家康复在线教育力度加大,未来若干年,残疾儿童康复将趣味性和康复培训有机结合,越来越被残疾儿童接受。

3.康复医学在线教育产品增多

因康复专业不断扩招,未来我国康复医学在线教育投资不断增加,相关在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种类不断增加,康复医学在线教育将迈向新台阶。

四、结语

根据《行业白皮书》显示,到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产业将达980亿元,康复医学在线教育将达9.8亿元,在互联网+的时代应充分整合相关资源,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时代潮流,积极投身在线教育事业,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推动在线教育迅猛发展,让康复医学惠及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体系;建设困境;建设途径

作者:王东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自闭症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有很大的阻碍性。在对自闭症进行教育和康复体系创建的过程中就应该重点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从当前的教育状况出发,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康复条件。从本质出发,在进行教育和康复体系创建的过程中便应该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和康复体系在治疗自闭症儿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文便重点阐释了我国自闭症儿童在进行教育和康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建设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体系的重要途径。

1当前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体系建设的困境

(1)早期发现、诊断与康复不及时

自闭症儿童的病因不够明确,不能更好地进行治愈。在此情况下,只能够通过在早期进行干预,以此来改变其核心缺陷。经过我们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将近三分之一的自闭症儿童会产生一定的好转。但是,我国的家长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闭症的教育和康复问题。忽视了孩子在早期的异常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孩子错过了康复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在还未形成完善的康复体系下,有一些家长即使发现了儿童出现了异常问题。但是往往会受到经济等条件因素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治疗[1]。

(2)康复人员专业水平低

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存在一定的不同,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我国的自闭症康复服务体系中,往往缺少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对儿童进行康复教育的过程中也仅仅依靠特殊教育教师的努力。同时,我国在内部并未创建完善的自闭症康复培训机制和体系。很多自闭症机构往往是以民办为主。这样,就会出现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工作人员在缺乏专业的培训之后,就会难以掌握康复的具体方法[2]。

(3)康复服务与保障体系匮乏

当前,儿童自闭症的出现率在逐渐提升。但是,其却缺少一定的服务与康复保障机制。比如,实际的康复机构数量比较少,并展现出比较低的质量。儿童自闭症的康复问题往往需要家长承担。很多家庭会因为儿童自闭症的影响,降低了生活水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闭症儿童在缺乏完善的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平稳发展,也会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应该重点从法律建设和社会福利等层面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条件和保障。

2建设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体系的途径

(1)加强自闭症相关知识的普及

在儿童早期,家长就应该认识到自闭症康复与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此情况下,便应该重点向大众普及自闭症相关知识。比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介进行重点宣传。随之,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自闭症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宣讲。还可以积极创办自闭症号召活动,通过网络和志愿者等平台积极组建宣传活动。在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内部还可以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让自闭症儿童能够得到更早的发现[3]。

(2)构建多元化自闭症儿童安置方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自闭症儿童安置方式还比较落后。在此情况下,便要创设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并创建招收自闭症儿童的幼儿园等实验基地。随之,组织机构还应该创建行业发展标准,以此标准和规范为基础和前提。以此保证自闭症机构能够朝着规范化和良性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该实现自闭症机构的资源贡献,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良好和合理的服务体系。另外,还需进行教育理念的深化,政府等部门应该给予充足的经费,并为全员参与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还应该创建自闭症儿童就读班级,对教育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升级,以此提升自闭症康复和教育的效率。

(3)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4篇

一、全面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一)印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配套实施办法》,“工程”各个子项目都要严格按照配套实施办法来操作。

(二)确定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由卫生部门确定,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主要以残联系统为主导,尽量把残联的康复机构纳入其中,承担后期康复训练任务。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先抓好试点,在试点成功地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

(四)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五)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性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好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其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一)强化康复人才培养。以国家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结合我省实际,投入专项经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培训班,抓紧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二是抓县级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为每个县、市、区培养2名骨干师资。各地要高度重视康复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选送康复人才参加省里学习培训;要充分发挥康复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要留得住人才,防止康复人才流失。此外,各地要按照省里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扎扎实实开展培训,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二)为基层残联培植一批能承担儿童康复训练任务的康复机构。配置一批已有专业人才、有训练场地、有相应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作为0-6岁工程的定点康复机构,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任务计划下达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__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拟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市、区的10个地方,要按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抓紧准备创建验收工作。各市要在第一季度先行进行督导,省里将于上半年进行检查督导,迎接国家检查验收。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复工作任务

根据20__年康复数据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合理调整任务计划,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各项康复任务。

(一)做好终期检查、验收准备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儿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省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配合卫生部门一道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领证残疾人数。截止20__年10月底,全区持证残疾人为 人,其中女性为 人。

二、主要工作。

1、开展服务与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妇女就业。

我们贯彻实施市府____号令和区府__*号文件精神,开展了20__年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申报工作,推荐 名残疾人就业。据统计,全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残疾人 人,已就业的 人,未就业的 人,就业率 %,其中女性就业人数 。

依托全区各个培训机构资源,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提高残疾妇女职业技能。今年先后举办了营业经理中级、种植养殖业、残疾人工作者社工培训、残疾人餐厅服务、残疾人工作者和法院法官中国手语初级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 期,培训人数 名,其中参加培训的女性人数达 %。

2、加大力度,做好农村残疾妇女扶贫工作。

继续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帮助扶持残疾人脱贫。目前,____个区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安置残疾人 名,其中残疾妇女有 名。基地还定期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提高贫困残疾妇女的劳动技能,为贫困妇女残疾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落实现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保障残疾妇女和儿童基本生活。

至 月底,全区享受重残无业人员社会保障为____人,其中城镇____人,农村____人。符合申请的____名城镇重残人员已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农村____名重残人员进行了门急诊补贴,补贴金额____万元。对____名农村患大病、重病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医疗费补贴,补助金额近____万元。新增____名城镇重残无业人员参加养老补助,转入5名,退补5名,领取16人。为8 名城镇推保人员按月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实施20__年扶残助学“春雨行动”,有 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获得入学补贴,金额共计 万元,其中高中学生 人,大学生 人。

4、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工作。

今年我们对7岁以下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发放“阳光宝宝卡” 张,组织 批 名残疾人到市、区医院进行免费康复体检,有 名重残无业人员到寄养机构实现了寄养,有 名白内障患者享受复明手术经费补贴。为____名下肢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车。筹备建立精神病人社区日间照料站,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管理。区残联康复科与____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儿多动症康复训练方法的初步探讨”课题研究,向市残联提出立项申请,现正在调研之中。

5、智障人士“阳光之家”工作取得新成果。

全区____家“阳光之家”、____家“阳光工场”共吸纳____名智障人士学员参与简单劳动、康复训练,其中女性学员 人。对全区____家“阳光工场”分片定期举行教研活动,依托辅读学校开展教学人员跟班随教培训,探索更适宜智障人士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活动,促进阳光之家学员发展。6月组织两批智障学员参加上海市“阳光之家“训练营。参加上海市“阳光之家”智障人士文艺汇演,荣获“阳光编排奖”。开展全区“阳光之家”学员技能大比武,____名智障学员参加了烹饪、面点、剪纸、文字录入等6个项目的竞赛选拔,经过角逐选出10名优秀学员参加上海市“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技能比武活动,他们在比赛中赛出风格、亮出技能 ,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团体三等奖的佳绩。

6、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妇女和儿童文化生活。

助残周期间举办首届残疾人____比赛,百名盲人看电影,区残疾人文艺汇演,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组织____名视力、听力、肢体等残疾运动员参加市第七届残运会。开展“庆奥运、迎残奥”系列残疾人体育系列活动,600多名残疾人运动参加了比赛。各专门协会结合残疾人特点,组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

7、积极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发展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实施08年政府实事项目——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信息沟通服务,为 名视力残疾妇女申请固定电话补贴。为 名听力言语残疾妇女办理信息卡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