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文化维度模式理论 第三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为交际本身在扮演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角色的同时,也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产生变化与形成不同的形态。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依归。

既然文化价值观是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的法则,它们无法经由感官来直接观察,必须从实际生活的面向才能观察归纳出来。因此,为了研究文化价值观,可以把文化价值观更进一步具体化到文化价值取向的层次,以便使用实证的方法加以观察研究。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1983,1984)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发展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把文化价值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取向。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交际的过程与结果。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定量研究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变量,不少后续的实证研究证明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在每个文化维度上都体现出差异,这的确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便。我们在承认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文化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际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逐渐呈现出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当代大学生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因此,一味地强调中西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只注重差异比较研究,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动力。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文化价值观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美国的人类学家Kluckhohn与Strodbeck最先使用“价值取向”这个概念,提出了五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普适性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三种价值取向。美国的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丰富了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交际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创始人,他的文化维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过调查、分析、比较,两次在IBM调查了11.6万名员工,从大量的调查数据着手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Hofstede在前四个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时间取向。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研究,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30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以Hofstede文化维度模式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范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跨文化交际学、会计、金融等领域。

文化价值观是解释人们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异的关键,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贯穿一切的红线”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仍处于借鉴引入阶段,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和理论上的创新,至今还未产生较有影响的理论或测量工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许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或证实(以五项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补充(进一步细化五项文化维度模式),或质疑了原理论(批判文化维度两极划分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重点更侧重于分析文化差异,由于此模式来自于IBM调查数据,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了解组织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每一项文化维度都有独立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权利距离两项。但是,文化价值观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互相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可见,仅仅研究文化差异是不够的,更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理论依据来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学生是世界发展的未来,相信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发展的未来,希望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从对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理论,当代大学生在如上所述的五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学生较以往更加强调自我、更加倾向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渴望个性独立,渴望更多地靠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而并非像从前那样过分依靠集体的力量。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无疑已经摆脱了过去重男轻女的偏见陋习,中国社会也早已不再是男权社会,如今的大学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护女性成为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主流。不仅如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展现得并不明显,相反,重合作、讲平等的意识凸显出来,解决问题时靠的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冲突,这种欧美国家的女性化社会特征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从权力距离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上级特权观念已被当代大学生所摒弃,他们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权和上下级平等意识在大学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这同传统中国的特权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而作为主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或淡化或与西方价值观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与客文化的新的文化体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并不能够准确甄别某种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他们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有必要提出系统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原因探讨[J].学理论,2009(12).207-208.

[6]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系,2005.

[7]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英语系,2007.

[8]刘长远.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中国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8.

[9]潘,张子刚.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个人主义层面质疑[J].汕头大学学报,2009.25(4).54-58.

[12]石健.转变中的价值观――中美价值观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4.

[13]施建亚,杨燕,孙妍.论西方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英语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学术交流,2008(12).37-39.

[16]谢衡晓.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7-29.

[1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7-97.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汉禁忌语;中西方文化;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15-02

人们在交际中并不总是可以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会对某些词汇和某些话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于是出现了许多禁忌现象。这些词汇和话题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禁忌语,也叫语言禁忌。禁忌(taboo)一词源于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含义为“神圣的”、“不可触摸的”或“要极端注意的事”。禁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触犯了某种禁忌,就可能导致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对抗,甚至敌意(寻阳,孙岩,1999,pp.36)。

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常见禁忌现象出发,探讨说汉语者跨文化同英美人交际时违反语言禁忌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旨在对外语教学提供指导意义。

一、英汉禁忌语对比

我们在学习和交际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国文化不被认为是禁忌语却在西方文化中属于禁忌语的方方面面。下面本文将从词语禁忌和话题禁忌两方面对英汉禁忌语进行分析比较。

(一)词语禁忌

1、称谓语禁忌

言语交谈中,怎么称呼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汉语中的称谓语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习俗,祖先、长辈和帝王等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一般来说,晚辈称呼长辈时,应以辈分称谓替代姓名称谓,而且不论有无血缘关系,均可以亲属称谓相称,如叫“奶奶”、“婆婆”、“爷爷”、“叔叔”、“阿姨”、“伯伯”等。但这样的称谓却不能用于英语表达,类似Granny Liu, Uncle Li这样的表达就属于跨文化语用失误,是外语学习者应该避免的。

英语在称谓上没有汉语这么多忌讳,基本上不存在讳名。在英美人看来,人都是享有平等权利的,小孩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了表示友好,上下级之间可以以姓相称。当然,英语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王室成员、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以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的称呼是不能马虎的。比如“King”被称为“Your Majesty”, “cardinal”被叫作“Your Excellency”。除了Mr.+ 姓或Mrs.+ 姓或Miss.+ 姓或Ms.+ 姓来作为通常称谓外,英语中还有少数一些词能够作称谓语,如Professor, Doctor, Judge, Governor等后加姓氏。

2、数字和日期禁忌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通常偏向使用某些数字和日期,认为这些数字和日期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同时尽量避免某些数字和日期,害怕它们会带来不幸。

一般来说,中国人崇偶忌单。但“四”因其发音与“死”相近,成为数字禁忌。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星期五是不吉利的一天,“13”则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人们对“13”避而远之,楼层没有“13”,而代之以“12A”,飞机、火车、剧院等都没有第13排。

3、动物禁忌

动物禁忌在各国广泛存在。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力量和伟大的象征,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dragon)却是一种象征邪恶的怪物。在英语词典里,“龙”还泛指凶猛的老妇人。可见“龙”的含义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在中国,人们常常听到“望子成龙”的说法,而译为英语,则成了“I wish my son to be a dragon”,难怪英美人看了会很不舒服。因此,“亚洲四小龙”中的“龙”不宜译成“dragon”,而是转译成“tiger”。

(二)话题禁忌

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英语和汉语的禁忌话题差异较大。中国人很重视人在群体中的关系,年龄、婚姻等都是寒暄、聊天的话题,可以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心,缩小彼此的距离。而英美人很重视privacy, 强调独立的个性(individualism),不愿别人干涉、过问自己的隐私。英美人认为属于个人隐私,也是英语常见的禁忌话题有年龄、体重、金钱、婚姻、政治、信仰等六个方面。

在中国,“老”字被用来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如“您老”、“老先生”、“黄老”等, “老”字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名望的象征。在西方则不同,“old”成了无用和软弱的代名词,因此“senior citizens”被用来替换“old people”。年龄是西方人,尤其是女士最忌讳的话题。在西方,婚姻状况是个人的私事,人们都不愿谈论诸如“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或“So you are divorced. What was the reason?”等问题。在不清楚女士婚姻状况的情况下,使用Ms.作称呼语是人们惯常的选择。在英美,政治性的禁忌语也带有一定隐私,即个人的政治身份、、思想倾向等。因此以下问题应该避免提到:“Do you go to church?”,“What’s your religion?”,“Are you Catholic?”等。另外,在中国,朋友、同事之间相互提醒“天气凉了,你应该多穿衣服。”(It’s very cold. 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等话语非常常见,可以表达对他人的诚意和关心,而如果对英美朋友也说“You should…”“You shouldn’t…”,则会显得太过直白粗鲁,被误认为是干涉他人自由、有损个人面子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想表达建议,则可选用委婉间接的方式,如“If I were you, I would…”。

二、语用失误的原因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美实际效果的差错。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大体上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前者指误用目标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导致的失误,后者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戈玲玲,2002,pp.220)。本文所指的语用失误主要为第二种。

通过上文的分析比较看出,违反禁忌语所造成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误用禁忌词语导致的语用失误

禁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但各民族文化中那些“需要极其注意的”事物的词汇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没有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难免会犯词语禁忌。再加上许多教科书和工具书为了避讳,都不涉及那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成分,教师也大都跳过对这部分知识的介绍和引导,因此导致语用失误,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少数。以前有人把小说《半夜鸡叫》翻译成“Cock Crows at Mid-night”;把“金鸡牌”闹钟翻译成“Golden Cock”clock,就是因不了解西方文化而犯的词语禁忌(寻阳,孙岩,1999,pp.37)。因为在英语中,cock与性有关,可以代表男性的生殖器,在西方人看来,cock一词有伤风败俗之感,用来作商标名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且,除了用rooster代替cock之外,含有cock发音的词也要极力避免(徐宜良,2005,pp.58)。

(二)误用禁忌话题导致的语用失误

英汉民族对事物的看法观念大相径庭,对相同的话题持不同的态度,在中国人看来寻常的话题在西方人眼中却属于禁忌,由此产生了许多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现象。前面谈到英美人很重视个人隐私(privacy), 强调独立的个性(individualism),不愿别人干涉、过问自己的隐私。因此在和英美人交谈时,应该避免谈及诸如: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政治倾向等涉及个人隐私和生活的话题,否则就会犯忌而产生语用失误,导致交流受阻。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3]王昕.论英语禁忌语与语用失误.辽宁行政学院学报,9(2),130-131.

[4]徐宜良.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3(2),57-60.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音乐文化;文化交流;比较音乐

2012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琼、刘旭光著的《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一书(2012年12月第一版,共249页),本书讲述了中国与西方的音乐产生交流之后,中国音乐的元素、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便与西方音乐进行了双赢的互补,经西方音乐对中国元素的选择性的吸收和本土化的转换以后,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便成了西方音乐中的一个鲜明特点。[1]本书从中国与西方不同的音乐观念、音乐美学思想入手,分析中国与西方音乐作品的不同特点,以及欣赏者欣赏作品时的不同“抓手”。由于华裔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巨大比重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西方音乐中“中国因素”的特点也不断增多,成为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不同的音乐观念与音乐形态,分析中国与西方音乐的差异,通过比较差异,概括出中西音乐精神各自的特点与追求,为双方的理解与交流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本书细致梳理中西方音乐之间的交流,特别侧重中国音乐在西方的传播,以及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元素的吸收与借鉴,中国音乐精神中的一些因素融入到西方音乐中,并丰富了西方音乐的演进与变化。“中国因素”对于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是否有影响,是否影响很深,这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问题。本书形成了中西文化差异性、中西文化影响的历史源流以及中国因素具体表现三部分为一体的知识体系,由中西音乐精神的差异、中西音乐形态的差异、中国音乐影响西方的历史源流、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以及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中国因素”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论述了中西音乐精神的差异,作者对中西方不同的“音乐”观念和“神”之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作者将“乐音与摇声”“强弱与板眼”“和声与曲调”三种音乐形态进行对比;第三章讲述了中国音乐影响西方的历史源流;第四章讲述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分为“题材中的‘中国因素’”“音乐语言中的‘中国因素’”以及个案分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作者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五章(189~243页)是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中国元素,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双方精神需要双重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一、本书特色

1.知识结构清晰,语言简练易懂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知识结构清晰易懂,语言简练却不失学术价值。五个章节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第一章介绍了在精神差异中,分为“音乐”观念的差异与“神”之差异两个小的方面。第二章中将形态差异分为“乐音与摇声”“强弱与板眼”“和声与曲调”三种情况,并将三种音乐形态进行对比。第三章承接前两章音乐精神与音乐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将中国音乐影响西方的历史源流进行了介绍。第四章通过前面内容的铺垫,作者将重头戏放到了后面的章节中。第四章为西方音乐中的中国音乐因素,作者先从题材中的“中国因素”、音乐语言中的“中国因素”两个部分进行了探索。第五章主要论述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中国因素”,有前面章节的铺垫,这个部分明显清晰起来。作者将音乐思想进行命题,将中国的音乐思想对西方的影响进行分类讲解,条理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书中还对宗教思想、思想中的“中国因素”特征、“中国因素”在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地位与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因素”对西方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新的道路已经逐渐形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因素”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影响尤为重要。整本书知识结构较为清晰,语言简练易懂,适合了解初级比较音乐学、中西文化交流、音乐美学等内容的学生阅读。2.举例丰富多样,切合主题思想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每一个论点都缀有许多切合的例子,使得作者的观点体现得更加清晰,更具说服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很多观点信息。在每一个章节都运用了大量的书籍资料、曲目举例、人物列举、谱例支持等。(1)书籍资料:如第一章第一节中《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音乐进行了详细解释(详见第一章第一节“不同的‘音乐’观念”,第3页);再如第三章第一节中18世纪前传教士阿理嗣于1884年在上海出版了一本以英文写的《中国音乐》,将中国律吕、记谱法、中国音乐的调性等问题进行论述,表明了传教士对中国音乐向西方传播的特殊贡献等。[2](2)曲目举例:这方面几乎在每一章节都涉及到,如将唐朝诗词德译谱曲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声乐曲调以《茉莉花》曲调为主,是国外作曲家争相引用的曲调;最为著名的是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器乐曲调以广东音乐为主;许多外国作曲家的作品名字运用“中国”字样,如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夜莺》中的《中国风格曲》,美国组曲家蔡新斯(AbramChasins,1903—1987)《三首中国小品》,齐尔品(A.Tcherepnin,1899—1977)的《中国民歌七首》等。丰富的例子使得每个观点都让人感到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绝妙处理,更让人为之信服。(3)人物列举:本书列举了很多对中西方音乐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马可•波罗、利玛窦、钱德明、阿理嗣等人来到中国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进行对中国音乐的探索,他们将中国的音乐文化进行记录,整理成综合性的著作,成为早期欧洲人了解中国音乐的启蒙书[3]。其他的音乐家如齐尔品、、约翰•凯奇、汉斯•贝特格、普契尼等大师都在探索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作者将这些典型的音乐家进行了论述,在音乐语言、音乐形态、音乐思想上进行详细解说。(4)谱例支持:本书在许多章节都配有相应的谱例,并且配以多种谱例形式,比如第二章第一节中作者将郊大兴县吹打曲牌《浪淘沙》工尺谱、简谱进行了对照(详见53页图一);在第二章第二节中介绍节奏与节奏型时,列举了巴赫的《升d小调前奏曲》、肖邦的《玛祖卡》、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主题五线谱谱例(详见58~60页的若干谱例);再如第二章第二节作者介绍中国板眼法的外在表现形态中列举了民间音乐《倒八板》的文字谱谱例……这些谱例生动地还原作者所要讲述的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极具说服力。纵观全书,笔者认为第四章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写得最为精彩,也是整本书最为重要的章节。尤其是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其实作品歌词也来自于德国文学家汉斯•贝特格的诗集《中国之笛》,自贝特格的《中国之笛》中选出删改后引为歌词[4]。作者将的歌词与贝特格的诗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每首唐诗的意境,正好印证了当时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5],同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古代诗词被外国作曲家争先引用外,中国民歌的旋律也是这些大师喜爱的因素,尤其是中国民歌《茉莉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将《茉莉花》的曲调运用在自己的歌剧《图兰朵》中,他创造性地使用了这种民歌,令西方人对中国音乐的感性认识获得质的飞跃,引起西方人对中国音乐语言本身的兴趣。[6]

二、缺点与不足

本书在结构上、例证上体现出本书的特色,但其中仍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书中各章节的语言陈述稍显浅薄,一些观点稍显幼稚,语言口吻还是不太到位;第二,每个章节的结构逻辑稍显松散,每个知识点结束时没有一个明显的节点,串联性较差,没有“一气呵成”的连贯特点;第三,缺乏当代“中国因素”对西方影响的章节写作,作者只针对20世纪之前的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影响的论述,而21世纪的例子却没有体现出来,知识性不够全面;第四,整本书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语或者评论。本书虽然例证丰富,但是作者的观点稍显不足,总结性的结论太少;第五,本书的题目名为《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题目不小,但书中介绍的内容以及容量明显与研究专题不符,作者题记的本书运用比较音乐的方法,但比较音乐的痕迹却不太明显,有些“大题小作”。

三、总结

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之后,中国音乐就以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在西方的传播也在蔓延发展。中国的音乐元素、中国的音乐美学等方面与西方虽然有着本质的差异,但许多作曲家运用“中国因素”进行音乐的创作不在少数,中国音乐的美学思想甚至影响了许多西方音乐家一个时期的创作理念。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交流,使得两者交融,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便成为西方音乐中的一个特点。无论是中国民歌《茉莉花》还是广东音乐《步步高》,无论是中国唐诗还是道家思想,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西方人对中国音乐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熟知,文化传播的力量是巨大的。纵观这本书的观点,作者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各方面知识进行了梳理,清晰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对西方的影响的内涵,将一系列例证进行陈述,将各个观点进行整合,最终实现音乐美学的审美价值。当然不足之处也需注意,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更加客观地整理,对这些缺点给予更多地关注和修改,使得音乐美学与文化及交流的知识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参考文献]

[1]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5—109.

[3]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3.

[4]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民出版社,2012:141.

[5]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6]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7]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8][美国]马克•伊万•邦兹.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M].周映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人们在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习一门外国语,如果只掌握其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虽能够产生众多合乎语法和语义规则的句子,但在与外国人的实际交际中,常常会表达出一些不恰当或不得体的句子,从而引起一些误解。究其原因,缺乏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外语专家学者在语言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如邓炎昌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同时我国外语教师及外语教材编著者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如何引入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人类文化学的观点,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人类的知识是由语言来记录、保存的,人类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都是通过语言来积累、传承和发展的,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化的折射。作为文化的一种折射,语言本身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著名的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Lado.R)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5]中国语言学家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也对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作出过相近的论述“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1]我们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更主要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要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比较得体地使用英语,避免误解和错误。

三、中西文化比较

英语和汉语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语言交际方面还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友好往来方面,两种语言都有这样的问候语,如“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How are you getting on?”(你过得怎样?)。在表示问候、祝贺等时,“Give my regard to your mother.”(代我向你母亲问好。)“Wish you a happy birthday!”(祝你生日快乐!)“Congratulati ons on your success!”(祝贺你成功了!)。在别人提供了帮助时,都会说声“Thank you!”(谢谢!),也都会说“You are welcome.”(不客气。)作为回应。在引荐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时,引荐者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使用不同文体,如“May I introduce Mr.wang to you?”(请让我给您介绍王先生。),这较正式;“This is Mr.wang.”(这是王先生。),这较为随便,两个人在被引荐后都会说“How do you do?”(您好!)等用语。在询问对方姓名时,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用于各种场合的文体,“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这较随便。“May I ask your name?”(请问您的姓名?)这较为随意;“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your name p lease?”(请问您的尊姓大名?)这是很正式的用语。

当然,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因素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人和英美人在语言交际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有时交际方式上的差错比起语言错误(如时态不对,用词不太恰当等)更严重。对这一情形我们都会这样的体会:该说的话没说或不该说的话却说了,该笑时不笑或不该笑时却笑了,这都使人很不好过,结果轻则使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或双方感到尴尬,重则无意得罪或惹恼了对方。如中西方人在称呼上有很大差异,在美国家庭,一个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得体的,在校园里,大学生直呼教授的名字也是常见的,在西方人眼里,他们觉得这样称呼显得亲切、平等、融洽,但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认为不礼貌,没有教养。在接受赞扬时,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人则比较委婉、含蓄,即使心里很高兴,也不会立即认同,爽快接受对方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如有一位英语很好的大学生在一次与美国来宾交谈时,该来宾对他说:“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你的英语非常好。)他立即回答:“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非常差。)来宾听到这样的回答有点不知如何回应,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有点不诚实。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就是说,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1]。涉及个人的私事也是如此,不希望与不太熟悉的人谈论自己的私事,自然也不愿意被人问及与其有关的问题。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涉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isn’t it?”,“It’s raining hard,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而中国人在见面常常说“你到哪儿去呀?”“干什么去呀?”等,对不太熟悉的人还要问一些诸如“结婚没有?”,“工资是多少?”,“多大岁数了?”等以表示关心。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令大多数西方人感到不高兴,会认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四、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6]。我们在前面讨论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交际方面的相似之处,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在我们英语学习中起着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我们的英语学习,因此被称作“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上述还讨论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交际方面的不同之处,这种文化差异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起着消极作用,会干扰或抑制我们的英语学习,因此被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然,由于中西方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多这种负迁移,这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高度重视。笔者在一次听力课练习时看到英语教师让学生听一个打电话的英语对话:

A:Hello,this is Peter speaking.Who is speaking?

B:Hello,George is speaking.

英语教师在学生听了一遍后,又一句一停让学生重复每一句,直到学生听懂该对话,然后英语教师让学生俩俩地做一个模拟英语打电话对话练习。过一会,英语教师让学生表演他们做的模拟英语打电话对话,其中有好几对学生的对话开头是这样的“Hello,who are you?”,“Hello,my name is ×××.Who are you?”明明英语里打电话的开头是“Hello,this is Peter speaking.Who is speaking?”,“Hello,George is speaking.”,可是这些学生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了中国式的打电话方式。笔者后来了解到学生并非没有听懂英语打电话的对话,而是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英语和汉语在打电话时用语有所不同。既然老师让我们做对话,我们就按自己想的方式去做。在做购物对话练习时,有时也出现这种情况,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对扮演顾客的学生说“What do you want?”,而没有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类似现象还不少。要解决这些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需要我们统筹计划。首先,我们在编写英语教材时要考虑英美文化背景,要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语言知识同时潜移默化获得一些跨文化交际所必需的基本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其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如多媒体、小组讨论等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后学习英语时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材料,营造英美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多与讲英语的外国人交流等。

五、结语

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文化制约语言,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当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际者就要遵守英语的文化语用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英语学习者造成很大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跨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鸿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最终使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能够得体地运用英语。当然,要有效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仍需对跨文化交际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如何导入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Lado.R.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cGraw-HillInc.US,1964.

[6]百度百科.

[7]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7(7).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肩负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今中外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出现,使我们觉醒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在思想启蒙运动中,也高举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以反对宗教神权,反对封建王权。他们对中国崇尚理性的道德观念甚为推崇,甚至著文主张欧洲各国政府必须以中国为范本。现代学者余秋雨也在《千年一叹》写到:“中国就像是一个两千多岁的老人,今天他还在和众多年轻人一起跑在世界的田径赛场上。”

一、文化的含义

在中国,文化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由各种颜色交错而形成的纹理,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化”的本义是生成、造化,指事物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后来引申为教行迁善等意义。“文”与“化”联用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如冬去春来、风雨雷电等。“人文”,指人际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这里的“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已经具有“以文教化”的思想。西汉以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整词,如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总的来看,我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本初含义偏向于人类的精神领域,是一种人文文化,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我们现在常用的文化一词,源于西方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英文写作Culture,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一词比中文“文化”的含义宽泛些,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含义。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广义文化涵盖众多的领域,包括认识领域(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领域(道德、法律、信仰)、艺术领域(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领域(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领域(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几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和文化密切关联。因此,广义文化又叫“大文化”。狭义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狭义文化又称“小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文化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的结构作出不同的分类。例如:从时间角度,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从空间角度,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从不同的社会功用角度,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角度,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等。其中精神文化,又称“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蕴育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又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是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如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由科学家、作家、学者对社会心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用物化的形态如著作和艺术品把它们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留传后世,如文化典籍,世界性的名著名画等。

文化结构无论如何划分,核心都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无论是哲学宗教、科技教育,还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折射出某种价值观念,反映出一个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特征,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最根本就在于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文化的功用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1)整合功用。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2)导向功用。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四、中西文化之差异

当今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繁多,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关系密切。但是,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环境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主要特性,产生了差异。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体现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则和习惯。

(一)文化内涵不同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两者分别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在处理在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体轻个体,重和谐轻抗争,强调宗法性、纪律性。它对人进行规劝与约束,束缚人的自由意志及创造精神,轻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中国文化的那种和谐观念,同时也体现和培育了国民顺从、屈服、保守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精神,鲜有抗争意识和反叛勇气,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中国人向来以“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人生处世要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言谈举止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提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往往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二)价值取向不同

1.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把并排者之争叫做“竞”,把对面者之争叫做“争”。后来人们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即比赛着夺取的意思。但在中国古代一般把“竞”、“争”当作不好的事情,而提倡“忍”、“让”,缺少对公平竞争的尊重和向往。儒家学说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等级程序,道家学说强调的是“无为、不争、若水、争雌”,儒道互补,再加上皇权的愚昧与残酷,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比较缺少“竞争”的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集体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视为集体的成就,集体感到光荣。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但是个人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不强,存在着一种依赖性。

2.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

3.从行为规范上看,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在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人权的侵犯,因此,西方国家法治的发展是与人的权利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当成最高准则。儒家强调,不能驱义逐利。由于自古以来主要靠道义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维系社会,而不是靠法律约束,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4.从社会关系上看,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充分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官本位”思想还大有市场,“家长制”、“一言堂”,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身上烙下深深印记的民族文化基因,是记录着中华民族风雨历程的鲜活的心灵史,也是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宝贵的启示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希望自己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他不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而且断定“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从上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两者有可借鉴、可融合的方面,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学林出版社,2000年.

[2]《中国文化概论》,韦政通,岳麓书社,2003年.

[3]《中国文化史导读》,钱穆,商务印书馆,2001年.

[4]《中国文化史》,柳饴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