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教育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13-05
收稿日期:2013-04-30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校社科项目“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民族服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3SJB760038)、2012年江苏省高校社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研究”(2012SJB76003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艺术学建设项目及2011年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1BH061)
作者简介:束霞平(1975-),男,江苏丹阳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及设计史论的研究。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高等艺术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受社会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提供服务,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也当然包括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因此,高等艺术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达到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
1. 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伟大与神奇的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链条,留下了多彩的自然遗产,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活态文化,造就了人类多姿多彩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完整性。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张、在全球化经济一体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的民族与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生存观念等,都面临强劲的挑战与深层的危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等民族文化被忽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建设道路都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就给我们的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为媒介来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文化有着选择、批判、传承、传播功能,而且还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其功能一方面是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表现为文化传承与创造,以及培养艺术专门人才。面对全球一体化下的多元文化境遇,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将赋予了历史使命,体现了时代价值。大学作为多元文化集汇地,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传播与创造,高等艺术教育又担负着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来看,存在两种类型的艺术教育。一种是为以专门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艺术教育,如各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学院以及各所综合性大学里成立的艺术院系就是这类的情况;一种是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的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尽管这两种类型艺术教育的人才目标不一致,实施教育手段的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其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即“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教育,其功能表现为对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促使其健康发展;同时表现为对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塑造,促使社会文明的和谐与提高”[1]。
2. 高等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概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背景中产生的。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杨力先生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所说:“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在地球上留下了无数的记忆,今天,人类需要在文化遗产中去辨识、认同自己的身份,也需要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中去发展和创造自身。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在不同、不同文化积淀、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2]
作为以文化艺术为媒介手段的高等艺术教育理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着其他地方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人才优势。高校拥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如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各类专业人才,可以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以研究。其次是学科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学科越来越齐全,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几乎涵盖了各学科门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点不同层次的培养格局已经形成,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学术支撑。其三是资源优势。高校不仅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收集和保护研究资源的场所,如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四是传承优势。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也要在传播与创造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它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而且也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功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等艺术 教育中重要作用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高校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极大的热情,大大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不同学科的高校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依托相关学科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会以自己的实践性强的特色影响整个高校乃至相关学科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带来的学术范畴的理论延展和范式创新及其成果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各高校纷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大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主旨的新科学,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列为大学艺术教育。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随后,浙江省地区的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个省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先后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期间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开。
可见,各高校之所以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不仅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而且推动着传统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高校学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舞台。正如宋俊华先生所述:“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目的来看,或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意义来说,还是从传统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言,以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安身立命的角角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不仅仅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之学,而且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之学。”[3]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过程。高校学生通过课程、艺术节、学术讲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等方式,在大学期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动融入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自发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相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4]。因此,高等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物质及文化资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只有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使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三、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路径
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共生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共生发展是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利益,一方面,高等艺术教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以素质教育及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目的,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增强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科研优势,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合理而科学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 以多学科优势为平台,加快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步伐
首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设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注入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努力完善相关课程体系,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推进,除了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外,高等艺术教育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了积极步伐。它不管以何种方式存在,都相应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在全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专业的设置将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发展。目前,有些高校已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方向,而在本科专业开设亟待加强。高校可以在相关院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凭借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如在高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理论专业、美术学理论专业以及人文学院文化产业专业等基础上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其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安排一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保护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民间艺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学术演讲或教学示范。如上海交通大学“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守白在该校开设5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大师进校园的活动深受该校大学生欢迎。
2. 以高校文化资源库为依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极其繁多,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无形文化遗产,无论是各种录音、录像、摄影、文字资料,还是工具、器具、手工艺品等实物资料都需要保护。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充分依托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库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首先,博物馆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高校博物馆是“指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或专业院校所属博物馆、陈列馆、标本室,以及由高校管理的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单位等等”[5]。高校博物馆隶属于高校,这就决定了它既具备所有博物馆的共性,又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博物馆。它不仅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而且其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新建高校博物馆呈现出由单一学科的专业博物馆向综合化发展趋势,这也是与高校多学科均衡发展紧密相连的结果。同时,科学研究成为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和特色,这使高校博物馆不仅成为艺术教育中心,也成为了学术科研机构。正是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强势的科研力量及大量的专业人才,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延续场所,也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还具有信息技术设备、人才、科研及素质教育优势。因此,高等艺术教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发挥图书馆收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让图书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而且还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建立在拯救保护的基础上,给文化产业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用。高等艺术教育可以依托地区及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从而达到高等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文化三方共赢的效果。如上海戏剧学院与泉州木偶剧团合作联办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提线木偶表演”专业,于2011年1月面向福建省闽南地区及全国各地招收20名学员,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具有娴熟的木偶表演技巧、能把握木偶艺术的特点,能编、能导、能演等具有现代创作意识[6]。这为泉州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毫无疑问,当地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扮演着保护实施者的角色,它在政策制订、资金扶持、资源协调等方面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作为活态文化,在特定的时空和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开发,必须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两者都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就必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加强合作,建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习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基地,加强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方面,通过基地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从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自觉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使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达到高度统一。正如陈孟昕、张昕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讨会综述”中倡导“全国所有高等院校积极地、紧迫地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态来认知自己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应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我们不能把学术看成单一的文本化、学院化、单向化的封闭研究形式,也不能让学术脱离开活态文化的研究,我们应当使学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作用,让保护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保持文化健康和有朝气地发展”[8]。
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一方面丰富了高等艺术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等.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
[2] 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3-14.
[3]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A].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东吴文化遗产(第三辑)[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75-84.
[4]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A].费教通.文化与文化自觉[C].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83-196.
[5] 周晓陆,徐燕.试谈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特点[J].中国博物馆,1997(3):43-50.
[6] 王海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弘扬――高校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8):55-59.
大量移民的涌入改变了英国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和族裔结构,使得英国少数民族人口成分极具多样性。在学校教育中,多元文化最明显的表征为语言使用情况复杂。1989年伦敦教育当局提供的数据表明,除英语外,有28万名学生在学校里讲184种不同语言。在英格兰,除英语之外的汉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乌尔都语等12种语言都在被使用。移民也给英国的经济与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族裔间的差异与冲突开始出现并扩大,外来移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很难融入英国经济与社会的主流,成为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但同时,基于英国的民主传统、制度和思想,在反种族主义力量的努力下,尊重与保护多元文化的思潮也开始出现。为了促进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英国政府出台教育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为不同族裔的人群享受平等的教育提供保障。1976年,《种族关系法》指出,对于种族、肤色、国籍和民族,在教育领域内的直接或间接的歧视都是违法的;2000年,《种族关系法(修正案)》规定,包括政府和学校在内的公共组织,在教育领域内直接和间接的歧视是违法的。这两个法案构成了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律基础。1985年,英国少数民族儿童教育调查委员会的最后报告———《斯旺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体现对英国社会多样性的思考并且切实反映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倡导“统一中的多样性”;教育必须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任何特殊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应当帮助儿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且避免他们受“不科学的有关其他民族的传说和成见”的影响。报告最后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只有“多元文化视野”与学校的整体工作和课程融为一体的时候,这些目标才有可能达成;这种“多元文化视野”也相应地推及教师的在职教育与职前教育;就教师教育制度而言,教师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形式上改变民族教师比例低及地位和待遇低的问题。教师教育应强调培养教师多元文化视角,满足不同族群的特殊教育需要,将学生的文化差异视为一种资产,并试图弥补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学习障碍或学习成绩差距,最终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学生观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即: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归结为个体的出身、家庭、经历,还要置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来认识。教师要正视每个学生的文化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成为多元文化的理解者,学生的关怀者、倾听者和对话者。以上这些对英国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基本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即教师教育不能再满足于培养只具备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的技术型教师。长期以来,英国教师教育是建立在科学文化和欧陆主流文化基础之上的,“文明中心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对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较为欠缺。教师对于如何因材施教,以促进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习做得不够。直至今天,在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中,少数民族的比例仍然较低。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还经常受到种族主义的影响,且在教育者中,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更低。教育学研究生的教育课程安排中,多元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仅占极小部分。同样,教育学本科阶段培养方案中,多元文化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课程安排主要集中于让学生学习第一学位课程,掌握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学实习、见习和研讨专业问题。新合格教师也不能完全胜任多元文化教学工作。2002年,英国教师培训署发现,只有30%的新合格教师认为他们做好了教少数民族学生的准备。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学生少的地区,一些提供了充分的相关培训的学校,如北安普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Northampton)和北阿姆布瑞大学(North Umbria University),44%的学生认为做好了适应多元文化教学的准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转变
学校教育的文化多元性要求英国的教育政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在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有一个稳定、向心的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体及外来文化,促进种族及亚文化群体的融合。为了促进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回应多元文化对教师教育的诉求,英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手段,针对教师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国民珍视自由、公平、团结,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尊重所有社会群体。这也正是英国政府高层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向。英国政府1981年颁布文件《学校课程》,公开宣布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教育政策上开始奉行多元文化教育。1985年3月,英国威尔士事务部、教育科学部向议会提交《把学校办得更好》的白皮书,其中对英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作了一定程度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和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为所有教师职前培训所制定的新标准中。《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将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因此,英国教师在职前培训时会接受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成为英国培养合格教师的组成部分。1992年,英国教育部制定《教师职前培养改革方案》,提出27项教师基本技能以及对各项技能的鉴定方法。其中,对多元文化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将解决文化问题的基础放在使新手教师能够形成个体性的社会和文化差异的意识上。”英国新近颁布的关于《合格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参考文件提出,教师应“知晓学生如何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和健康会受到成长、社会、宗教、种族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及“无论个体差异,包括性别、文化背景及语言背景,都要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掌握可行的知识并理解和反对关于歧视的立法”,这些要求与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直接相关。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基本经验
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为促进民族间相互尊重及与亚文化的融合,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包括教师专业标准修订中,对教师多元文化理念的关注、对教师语言能力的关注等,旨在通过此不断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模式,适应时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确立合格教师的专业标准
2007年9月,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颁布的新修订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对职前教师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取代了2002年以来实施的要求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来的“专业的价值观和实践”、“知识与理解”、“教学”3个一级指标分别改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理解”和“专业技能”3个有内在联系的部分,具体内容凸显了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和素质的要求。其中,“专业素质”部分首先对“师生关系”作了描述性的要求,要求教师保持积极的学生观以及对学生学业和人格发展的期待,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个人潜力;与学生建立互信、平等、互相尊重的良性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影响学生。第二部分“专业知识与理解”中,在“教与学”部分明确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具备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陈述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第三部分“专业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要“充分运用与整合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满足多样性,以促进公平和全纳”,“教师教学语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呈现知识与概念的基本结构,并能进行对于问题的阐释以及提问,有效地通过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标准》体现了英国教师教育对教师文化能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学生不仅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以获得参与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与成长的技能、知识、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对于统一国家的“认同感”,还要形成对于他民族文化的“认异感”。教育要承担这一使命,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信念上做好准备,尊重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出身以及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学生,并努力为学生的学业成功与人格发展尽职尽力。《标准》不仅强调教师对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与文化也提出了要求,推动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二)规范教师的语言能力
在英国的学校中,学生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国语言教学和研究信息中心发现,每100万英国在校生中有至少四分之三的学生讲除了英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超过300种语言在英国学校中被学生使用。这样的语言在英国被称为社区语言(Community Language),即那些在英国少数族裔所在社区共同使用和共享的语言。在英国的学校教育中,为了彰显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社区语言开始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英国还设置了专门培养胜任以社区语言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机构,在英格兰,至少有8家类似的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主要培养阿拉伯语、日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等社区语言教师。而在英国的GoldsmithsCollege,职前教师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一种是社区语言,另一种为现代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当然,在英国,教师的语言能力提高对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需求而言,总是显得滞后。英国的培训发展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新手教师感到培训并没有让他们做好应对来自各种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的准备,不能适应他们所教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跨文化语言能力不足。因此,英国的教师教育尤其是初等教师教育必须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理念,必须把专业性与多元性结合起来,同时,需要教师将多元性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一起,通过教学实验与行动来发展双语教育能力。
(三)探索教师的培训模式
作者:刘必春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委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和应付考级、考证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1.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客观需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出现“国学热”现象,但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已逐步显现出弱化、扭曲等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所推行的专业化、精英化教育模式,极大地误导和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大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容易将文艺汇演、主题教育、周末文化等校园活动片面地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并加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活动中注重活动内容的即时效应、活动形式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儒家思想,忽视了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逐步引导、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弱化”、“扭曲化”的现状下,高校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情感上和理性上自觉接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已处于一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渗透的时代,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时,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抵御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潮,为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保证。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为人处事标准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P12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引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已经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励他们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广大学生珍惜和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导向,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基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的进一步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吸收借鉴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中的互补性内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熔铸出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文化发展的指明灯,指引我们既着眼于传统文化纵向生长与融合,不断推陈出新,又注重全球文化的横向杂糅,克服外来文化冲击,实现“传统、现代、外来”三者的有机融合,产生出真正的本民族的现代文化,服务我国乃至全世界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前提。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积极、主动去打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首先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中要有机的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着重以引导、感染为主。其次要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举措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多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2](P64)可以通过规定大学生必须阅读的人文科学书目,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发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气息,让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着力以传统文化元素构造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如组织开展讲坛、报告会、学术探讨等第二课堂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和教育功能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3](P6)4.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保证。高校可以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利用团日活动、周末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民族节日等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发展、创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定期举办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文明公约践行评比、学习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行“免检宿舍”、“党员示范宿舍”,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引入学生宿舍、融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大脑,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对策;陕西省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514;2013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028。
【中图分类号】 G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245-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运动员的评价都是以运动成绩论英雄,运动员从参加竞赛伊始,就被赋予了物质刺激,每一次获胜都是一次成功、名、利的追求。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人文素质偏废,人生观、价值关的缺失,信仰失落、文化失衡、道德失范等现象屡见不鲜。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研究运动员文化教育时,要运用动态的、连续的观点,把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具体的环境之中加以研究,注重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与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优秀运动员综合素质,已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调查分析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出发展对策,继而为陕西省竞技体育和优秀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指获得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教育现状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找体育局各类相关文件,阅读有关专著,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等。
2.专家访谈法。对该领域相关专家、运动员、教练员、教师等群体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咨询和访谈,了解陕西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3.问卷调查法。对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宝鸡体校、延安体校中具有二级及以上等级标准的优秀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优秀运动员问卷150份,回收136份,回收率90.6%;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97.%。经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基本状况
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大都来自于业余体校和体校。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三级训练网(业余、省市体工队、国家队)中培养、选拔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层单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校,其主要任务是使业余运动员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与运动技能。
1.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机构基本状况
(1)文化教育机构
从上述文化教育机构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多是以学训在一起的方式进行的,而且教育中缺乏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指出,要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优秀运动员成为大学生早已不是希罕事,但存在着有学历,综合素养不高,缺乏再就业能力的突出现象。
2.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1)年龄、性别、职称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各优秀运动员培养单位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也较合理,男教师比例占57.7%,女教师占42.3%。文化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尚可,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占23.6%,本科学历教师占72.7%,研究生学历教师相对偏少,仅占3.7%。根据优秀运动员培养实际应加大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以便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
(2)授课情况
调查显示,文化、理论课教师总体数量不足,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兼职或外聘的。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教职工总数非常多,但承担文化教育的教师较少,如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总职工90人,而文化课教师仅为32人。再一个现象是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情况较多,特别是体育系统内办学单位中近30%的文化教师跨学科教学,一些教师要兼任一、两个学科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学校通常都同时有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而且学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加之部分学校的生、师比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学习情况
(1)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从(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现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学校上文化课,所占比例为97.14%。调查中发现网络授课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出现,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经费投入存在问题,更有可能的是在重竞技,忽视文化教育的思想冲击下,过多的科技技术转嫁到具体训练中去了。
(表2)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形式(n=132)
(2)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认知态度
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认知态度是影响其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以看出,仅有40.00%的陕西省现役运动员喜欢文化课学习。在对教练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退役运动员的访谈中发现,三者都将文化教育列为影响运动员未来退役安置的最大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创设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氛围和奖励机制是推进陕西省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表3)运动员对文化教育认知态度(n=132)
优秀运动员对文化教育和课程设置态度上总提示满意的,表明优秀运动员对课程学习还是有较深刻认识的。开设课程基本以语文、英语、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且上课时间多数集中在上午。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其保障了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权利,使运动员在不能进人高一级运动队的情况下,可以去普通学校继续进行文化教育。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即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尤其是在高中和中专阶段。高中和中专阶段的体校,要探索和实践对学生的适时分流,对可能输送到专业运动队的学生与已不可能进人专业运动队的学生适时分流,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培养内容。因此,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兼顾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
(3)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挤占挪用情况
(表4)文化课学习挤占、补课情况(n=132)
从表4可以看出,文化课学习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补课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竞赛体制发生变化,赛事名目繁多,日趋频繁,集训比赛周期增多拉长,导致运动员中断文化课学习,导致学训矛盾产生。
(4)制约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主要原因
从表5中可以看出,制约陕西省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训练太疲惫,不想学习”(占20.50%)。访谈中也发现,受传统的“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影响,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习惯性地给运动员加量,使运动员的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从而降低了文化学习的效率。因此,如何转变教练员的训练理念,使其安排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负荷,使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完成文化课的学习,是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制约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还有“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学习氛围”和“文化课教师的讲解缺乏趣味性”等。
(表5)制约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主要原因
三、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体制有待完善
在实际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现行办学体制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忽视运动员教育的办学特点和个性,从课程设置到办学形式到假期安排,均沿用普教模式,运动员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难以协调,补课不能正常化、制度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凸显了学训矛盾。二是出现重竞技,轻文化,自身体系不完善,学训矛盾不和谐。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各级领导应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规范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切实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措施。
(二)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
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国家体委有关文件规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应从体育事业费中按2%提取。但就是这极少的经费也未能得到全面落实实,据调查可知,目前陕西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明显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有的只能基本维护日常运转,无力进行事业发展,这已成为阻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费的不足导致办学的软硬件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更谈不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
(三)课程设置不灵活,教学方法单一
结合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学计划,加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改变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上课程设置统得过死局面。业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习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缺乏对学生运动员集训期和竞赛期的特殊考虑。比如开设的课程包括了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营养与恢复、体育科研、体育概论、运动员选材、还有公共语文、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情况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的听不懂,简单的不愿意听。文化课的学习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运动员在场上爱动的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重常规,轻特色,忽视教学对象的特征,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多是学训在一起的,且缺乏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也较合理,但文化、理论课教师总体数量不足。
2.陕西省现役优秀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学校上文化课,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教学方法单一。制约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主因是“训练太疲惫”。
3.文化课学习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多因赛事名目繁多,集训比赛周期增多拉长,导致运动员中断文化课学习。
(二)对策
1.转变运动员培养的理念,完善运动员教育的各种法规制度。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有效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转变运动员培养的理念,完善运动员教育的各种法规制度,为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而服务。
2.设计制定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标准和教学计划。优化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强化知识、技能方面的考察。制定出符合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教材。整合陕西省优秀的教育资源,拓展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新路径。
3.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察机制。文化课被训练课挤占的现象仍存在,文化学习的学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督导检查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情况,对违反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并对学校作出相应处理。”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察小组,形成真正能够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察机制。
4.提升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公办体育运动学校选派优秀文化课教师,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要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办、共建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为文化课教师的进修提供更多的机会。
5.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提高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却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可以设立奖学金,对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定有关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准入标准,文化课成绩设定为运动员等级评定指标,从而督促运动员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叶木华.论运动员文化生态建设[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3):31-33.
[2]虞重干.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报告[J].体育科学,2008,(7):26-36.
[3]虞轶群,季浏,李群.上海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4):434-438.
【关键词】客家文化 客家青年学生 调查报告
问题的提出和调查方法
随着客家研究日益深入,客家研究组织林立、学者众多,客家学已成为显学,客家文化研究也已收到很大社会效益,同时客家文化教育推广工作也逐步开展。但当前客家文化的教育实践局限性也很明显:台湾客家文化的教学实践主要侧重于语言,围绕争取客家权益与发扬、保存客家语言文化服务,从适应本土化需要出发在中小学校开展母语教学并且在传媒界宣传客家,内容多局限于台湾客家;大陆高校的客家文化教育实践,一般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或局限于部分专业的学生,缺乏针对性;中小学的客家文化教育,是依附于其他课程的渗透内容,在应试、升学教育指挥棒下,中小学的尝试,对客家文化教育而言连萌芽都不算。客家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利于进一步普及客家文化、持续弘扬传承客家精神。
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传承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问题,就成了客家民系发展不能逾越的一道坎。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弘扬传承,应该由谁肩负?如何才能实现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可持续地弘扬传承?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究竟如何?为寻找答案,笔者实施了本次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全面分析,提出建议。
本次调查选取自编的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大样本随机抽样,在广东河源市、梅州市共10所职业院校对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875份;调查对象来自小城镇的23.8%,来自农村的57.6%,包括来自惠州、东莞等地的少量客家学生,主要是受客家文化影响比较直接的人。从调查对象分布情况看,调查样本代表性较强。
调查结果分析
客家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总体水平低,普遍存在很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调查数据显示,能有比较准确选择的只有两个项目:客家人的先祖来自古代中原,客家人的先祖历尽艰辛迁徙来到现居住地,但作出这两个选择的也分别只有63.6%和67.4%。稍好的,有45.2%的学生知道客家人与广府人、潮汕人都是汉族人但又有很大区别。其它多选的认知项目,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作出选择的,几近为零,而且普遍存在很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青年学生的客家民系认同不均衡,个别方面认同度较高,整体认同度低,认同不是以准确全面认知为基础。数据显示,青年在对客家人、客家精神、客家生活方式等等的认同情况差强人意。在对客家女性的评价中,认为勤劳刻苦的有66.7%,认为可亲可敬的有32.4%,两项合起来高达99.1%,说明调查对象对客家妇女的认同非常高。但对客家人的整体评价与对客家妇女的评价很不一致:认为客家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刻苦勤俭的只有43.8%,认为客家人爱国爱乡、崇尚忠义、精诚团结、向往和平、包容四海的只有31.9%,认为客家人继祖崇宗、敬老爱幼、崇尚礼仪的29.1%,认为客家人崇文重教、聪明智慧、机变灵活的仅17.7%,四方面评价能选三个以上的为零。
青年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全面系统接受客家文化教育很少。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自己作为客家人的途径中,59.7%青年学生通过长辈了解,通过书籍了解的有17.0%,只有16.3%通过老师了解。从数据看,长辈是与自己长时间一起生活的人,青年学生通过长辈得到有关客家人的知识也正常。但学生长辈中,绝大部分人对客家人的知识也仅是略知一二,而且还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全面系统。调查数据反映,有可能使知识传授比较全面、系统、准确的学校教育,在客家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能起作用的教师也很少。
青年学生传承发扬客家精神缺乏针对性与自觉性。根据调查结果,在处理邻里矛盾时,64.6%的人选择想办法化解矛盾;对待长辈来访,77.6%的人选择热情问候并倒茶待客;能孝顺父母,经常主动帮父母干活的有48.7%,偶尔会的也还有28.4%;到毕业时,有勇气不依靠长辈独立创业闯社会的高达65.5%;认为客家先祖在各地开基创业、繁衍生息是聪明勇敢、开拓创新、值得学习的也达69.2%。仅看这些数据,大部分青年学生在传承发扬客家精神上表现可喜。但如果与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认同状况联系看,可以发现多数青年学生知道客家先祖的精神值得学习发扬,但不知道该学习什么、发扬什么;在处理生活矛盾、为人处世、自我发展问题上,虽然多数能以正确、理性、积极的态度对待,但这显然主要来自长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客家文化教育关系不大,不是传承发扬客家精神的结果。
对策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客家地区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水平低,对自身客家民系的认同不均衡,对客家精神的传承发扬更是缺乏针对性与自觉性,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缺乏全面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对客家地区青年学生的影响有限,有日趋淡出之势,这对于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传承光大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或对策。
对客家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客家文化教育,提高文化认知,增强传承弘扬自觉性。客家文化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特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在艰难险阻中团结奋进、谋生存求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是值得弘扬壮大的先进文化。
目前,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主体、途径有很大局限性。真正热衷于客家文化的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客家精英、海外乡贤,以及希望以客家文化为平台发展经济的地方政府;主要途径是依靠发展民俗旅游、客属团体组织,或是短期性的文化节、联谊会、世客会、学术研讨会等等。诸如此类,对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功不可没,但这些活动的参与对象是不确定的,时间、空间上局限性都较大,对更广泛、可持续地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来说无疑是不够的。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同样也是客家民系发展的后续力量。可持续地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希望在于广大客家青年。
肩负传承弘扬客家精神的重任,客家青年学生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调查结果反映,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准确的客家文化教育,客家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对客家民系的认同都偏低,对客家精神的传承发扬缺乏针对性、深刻性、自觉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广泛地开展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客家文化教育,才能提高青年学生对客家的认知认同,增强他们传承弘扬客家精神的自觉性。
以专门课程通过学校教育对客家青年实施有效的客家文化教育。客家文化植根于客家人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现实中,客家青少年能在文化积淀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但这种潜移默化下形成的乡土观念、族群意识必然是自发的不自觉的,难以使客家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族群观,更谈不上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要形成明确的文化认同、强烈的族群归属感,可持续地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必须以有效的教育为基础。
调查结果也证明,各地各学校已有的客家文化教育现状,有的由于对象有局限、有的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等原因,远远达不到有效的教育程度,中小学乡土教育正是如此。长期以来,乡土教育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但是,由于应试评价主导教学,乡土教育课程基本形同虚设。乡土教育课本身也要么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要么缺乏统一的主题,要么实践活动没有连续性,其效果可想而知。要对客家青年实施有效的客家文化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以专门课程对客家青年实施客家文化教育,才是最佳办法。
积极响应职业院校客家学生需求,推广客家文化教育。众所周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乡土教育其现实性有限,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客家学生开展客家文化教育也不例外。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职业院校客家学生少了应试任务的压力,多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客家文化中蕴含的客家精神,正可以从多角度满足职业院校客家学生的需求:提升族群、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业热情等等。调查数据也显示,大部分客家青年学生有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愿望,略加影响就能认识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随着各地普职比渐趋均衡,职业院校学生人数愈来愈多,队伍不断壮大,更值得重视。只有积极因应职业院校客家学生的这种需求,才是推广客家文化教育,扩大客家文化宣传,实现可持续地弘扬发展客家精神的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