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第1篇

[摘 要]基于传统大众旅游弊端提出的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责任性。围绕生态旅游的责任性的旅游开发和管理实践在世界各地

>> 浅谈生态旅游构成要素的双向性 谈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推广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乡村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 论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辽宁省生态旅游的开发 “RPEE”新型生态旅游模式 浅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论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 论生态旅游评价及开发 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 略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生态旅游中的环境审计 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的思考 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探索 岛屿生态旅游规划的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 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基于传统大众旅游弊端提出的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责任性。围绕生态旅游的责任性的旅游开发和管理实践在世界各地均有积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提炼。本文从责任的双向性为切入点,在分析传统大众旅游的单向责任模式和早期生态旅游的单向责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双向责任模式,进而比较三种旅游责任模式的差别,最后从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者三个方面来探索生态旅游双向责任模式实现的途径。[关键词]生态旅游;责任;模式;旅游目的地[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4―0053―04

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第2篇

生态旅游主要是基于生态环境景观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遵循,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具有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包含了生态体验、认知、教育等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或者是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为主,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不具有破坏性,而且生态旅游发展主要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以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带动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融合为目的,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

2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理存在的制约问题分析

2.1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旅游资源以生态、人文特色环境为主,但是同样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对于景区管理维护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破坏问题,未能及时地进行修补维护。同时,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全方位的监测管理,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一些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2.2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缺少品牌特色

目前我国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阶段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问题,破坏景区内的地形、植被,随意改造景区内的自然生环境,这些看似是对生态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了景区内生态整体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甚至是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出现了景观污染,景区的审美价值大幅降低,不利于塑造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

2.3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力度不足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景区产业,必须在旅游市场做好产品营销,但是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往往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重视不足,未能及时总结生态旅游景区的经典特色、文化氛围,缺乏品牌效应,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消费市场过于狭窄、消费层次不高的问题,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发展。

3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3.1创新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

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景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特性,分类开展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将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功能分区,以协调旅游资源的人为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按照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将整个景区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特殊自然保护区、公园发展区以及特别适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不同分别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级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主要集中发展公园发展区与特别适用区,通过这样分层次的规划设计来保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景观,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态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这对于景区的发展非常有利。

3.2完善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在于确保管理机构运转顺畅,各项服务内容规范化开展。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首先,应该结合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特点,建立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统一管理的管理组织,并完善游客接待、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旅游投诉处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其次,应该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购物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定系统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医疗救护、危险警示等旅游安全配套设施齐全。

3.3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当前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在现代旅游需求下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包含了审美需求、愉悦需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求职需求、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生态旅游景区更应该注重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要在特色美食消费、旅游纪念产品、游客居住环境、出入交通、精神享受与冲击等各方面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逐步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旅游客户提供更多的多样性旅游产品。此外,应该结合现代游客对于旅游参与与体验的新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例如探险、自助旅游等突出当地特色、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3.4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经营开发的营销管理

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第3篇

生态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或无烟产业,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相比传统模式的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更加环保,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往的旅游业发展依靠的是对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掠夺式的开采利用,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近年来,环境污染也因此愈加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业的生态成长,为此必须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本文所研究的绿色营销策略是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从绿色消费出发,建立以绿色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为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营销策略的特点在于兼顾营销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发展。从我国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策略已开始慢慢被接受采纳,有了较好的开始。但是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待进步。我国大部分旅游企业尚不具备绿色营销策略的战略思想,在绿色发展旅游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业现有问题,不仅有助于企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既是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形式,是现代经济产物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大家追求的先进旅游发展模式。从旅游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消费对象从完全生态区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区,旅游地环境从原生态发展到人工创造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是为了领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了解异域历史文化和风俗,也有专门进行自然遗迹的考查和欣赏,部分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社会文化见闻和生态知识,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到处走走,提高身体素质。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的保护和自然和谐。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有己见,本文在综合大部分定义后,得出以下几点关键点:

(一)是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项专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亲近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不能破坏旅游地环境。

(二)是从旅游开发营销者以及旅游地居民的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现新加入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

(三)从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两者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先进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立足点在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模式。综上所述,不管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强化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教育活动,或者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方式,其核心在于旅游对象不能遭到破坏,重视生态教育,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证后,合理取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中分享经济效益。

二、绿色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营销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绿色营销与生态旅游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企业在技术上经营上都尽可能满足人们环保的需求。此外,国际上也在推行绿色贸易,内因和外因一起使得企业改变了其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且,近年来国家要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观念已不再适用,所以绿色营销就应运而生。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绿色营销具有营销目标得到充分发展、营销服务对象有所扩大、“顾客”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和“需要”的含义得到发展等特点。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刺激其消费而展开的,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因此他们在消费时也实行的是可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理念要求在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并适当地减少其消费数量,这是出于降低资源消耗的考虑。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营销的目标也从传统的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转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服务对象也得到了扩大,“社会责任”观念被引入了绿色营销,而且这个“社会”的概念也较以前有所扩大。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中,其“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文社会环境,但是在绿色营销的概念中,“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绿色营销理念的要求下,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必须符合环保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在当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矛盾时,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需求。由此可见,绿色营销中“社会”这一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将人仅仅视为消费者,所以他们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多样需求的“人”,绿色营销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更多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最后,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传统营销所满足顾客的物质上的需求,但是绿色营销所要满足的是顾客的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绿色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权衡并优化处理。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需求不足,绿色概念泛化

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市场的规模往往是不够大的,而旅游产品的生产又是一旅游市场为导向的,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企业生产绿色化,就必须要使消费者有足够的绿色需求。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其购买力还是偏低的,而且其环保意识也还不够强烈,再加之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对于绿色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者中,接受和消费绿色产品都十分有限。由于我国的旅游市场中的绿色营销需求不足,所以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就相应的很小,没有需求和市场,旅游企业也就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和企业销售目标来进行考虑,为了卖产品而营销,由此许多旅游产品都被挂上了“生态”“绿色”和“环保”等帽子,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被一些并非绿色产品的商品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最终失去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比如他们发现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非真正绿色时,就会有心理落差,甚至对旅游企业产生不满,这就使得绿色营销无法很好的开展。

(二)旅游产品和市场不细致

在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往往就成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细分后的结构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企业对于其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有了解了其目标市场,才能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旅游行业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旅游企业往往对于绿色需求市场的划分不够细致,所以其旅游产品往往就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没有鲜明的特征。同时,我国旅游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许多旅游企业的承担能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对于绿色意识的缺乏,就使得大部分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单调降低了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绿色营销素质缺乏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旅游者而言,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而且对于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开发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相应的旅游工作者也应是懂得环保懂得旅游的人。所以在绿色旅游、绿色营销中,相应的工作者更应该有较高的素质。但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许多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营销往往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四、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要研究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首先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只有把握住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才能对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时构成旅游产品的三个层次,任何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单独地用于满足某一种需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对于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产品的这三个层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突出绿色形象

在生态旅游中,核心产品层次是产品概念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基本直接使用价值,因此这个产品层次集中体现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旅游的需求,而生态旅游产品除满足旅游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还要增加其绿色的形象,通过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向人们传达环保的理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应该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为了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而且其形象也往往是具有煽动性的。但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即是具有理性和主动性,旅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形象和形式时,也应当从旅游者的真实需求出发,结合绿色旅游的宗旨和理念,创新产品的形象设计,为旅游者提供新颖的创新性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同时,在对生态旅游绿色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时,还应当结合旅游产品未来的市场目标,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形象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进而唤起游客们对于绿色旅游和旅游消费理念的感知,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此外,旅游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囊括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说旅游景区地名、广告标识语、景区交通工具乃至于垃圾箱的外观,都是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除了旅游形象设计应以绿色为核心理念之外,其视觉设计也应该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得生态旅游形象在理念设计和视觉设计上相统一。因此在对生态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上,可充分利用旅游地的环境特点,再结合旅游地名称、旅游标志、宣传标志等具体的生态旅游形象内容,充分地向人们展示旅游地景观并对其进行绿色的引导和教育。除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这些静态的内容,绿色营销还应包括动态的识别形式,即行为识别系统,所谓行为识别系统,指的是对于旅游地居民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当地的居民为旅游企业进行绿色宣传,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旅游工作者的教育,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在推广生态旅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绿色设计和研发

生态旅游产品既有形式产品又有理念产品,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品质、形态、商标等内容,是旅游产品的实物或者劳务的外观。在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对向游客传达绿色的理念。因此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该遵从绿色的设计理念。旅游企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究力度,以设计为源头,从头贯彻和落实绿色设计。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意识还不够,而生态旅游产品就要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引导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这些生态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以后,仍然应该发挥其作用,即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绿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以满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所以,在绿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加以权衡,既要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又不能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又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既要物尽其用,又要避免浪费。

(三)重视绿色延伸服务

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不仅仅在于将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卖出,而在于游客购买后的体验还有售后的相关延伸服务。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较高,所以对于其对应服务加以提高可以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地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应该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是指旅游企业在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之前,对其目标生态旅游产品加以详尽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是以售出该产品为目的的,而更应该注重产品内涵的传达,使得游客正确理解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售中服务则是要在游客购买时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并热情地为游客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在售出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之 后,旅游企业还应当在游客对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使用时加以引导,对于游客有疑问的地方,要热情地加以解释。此外,还应该对游客进行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其使用感受,以便于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加以改进,以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五、结语

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eco-tourism and heritage tourismandputs forward the advantages of ecotourism,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eco-tourism are looked ahead.

关键词:生态旅游;传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谐

Key words: eco-tourism;traditional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rmony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55-01

1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

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应该是人们为了缓解生活中压力,在自然环境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享受大自然和了解大自然的同时,把增加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作为核心,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的,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旅游。从他的定义看的出来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旅游者以欣赏自然风光和以体验生态自然为旅游目的,可以说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只留下脚印和带走相片,这样对自然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的活动。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来说是比较原始的,没有受到人为活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地区。人们在体验生态旅游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自己的环境生态和平时自然生活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意识。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对生态的概念考虑比较全面,一般开发规划过程中对旅游的负面影响很小。生态旅游不仅不会给地方带来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旅游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旅游地内的居民和旅游地内的旅游者能自己主动充当旅游地内环境的管理者的角色,能对旅游地内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制止。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为,不会给下一代的旅游资源的使用造成任何影响。

2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差别

生态旅游就是保护性的旅游,旅游可以发展经济,但是生态旅游不以发展经济作为第一目标,它是强调社会、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各个要素统一发展,以营造和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在享受自然生态的同时,也把自己当成自然生态系统内的一部分,做到保护自然的职责,这些方面是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最根本的区别。

大众传统旅游的旅游路线比较单一,旅游人数比较多,经营者重视的是旅游者的人数的多少,给经营者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少。而生态旅游偏重的就是开辟新的而且不定的旅游路线,所以旅游的人数就可能偏少,讲究个性旅游,经营者重视旅游的质量而不是旅游者的数量。

传统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为旅游资源,无条件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旅游开发商也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旅游者觉得自己消费就是为了来享受,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了比较次要的地位,没有身体力行的来保护自然,还是用那种城市内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旅游,把住豪华酒店、坐缆车、吃野味、乱扔垃圾这种城市内的陋习也带到了自然旅游区内,而且传统旅游对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考虑比较少,没有很好的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生态旅游就可以比较恰当地把旅游与保护两者结合起来,能充分考虑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把人们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解决人们和自然的矛盾。生态旅游现在不仅仅是从自然资源这个角度来进行旅游,更包括了对社会文化的生态旅游,对自然文化所进行的生态旅游的要求和原则,对社会文化方面也是可行的,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增强人们对社会人文遗产的保护的意识,如古城平遥的生态旅游,就明显增强了平遥人民的古城遗产保护意识。

总而言之,生态旅游比传统旅游更加具有优势,在进行旅游的同时,能增强人们对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遗产的保护意识,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概念,应该在现阶段的旅游中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

3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保护自然、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强调旅游者、旅游区居住者和生态系统融为一整体,最终达到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这些方面都能说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仅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人们应该更加注意生态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在传统旅游经过发展成熟阶段后,生态旅游在我们国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为了良好的保护我国的旅游资源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生态旅游成为我国的旅游的主要方式,逐渐取代浪费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旅游,不仅仅在旅游区的管理、规划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旅游的生态性以及体验性,更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旅游的传统看法。

4生态旅游的有效措施

生态旅游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71-03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景观的主体,也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建筑更以其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目光,如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园等。但是,如何开发绿色建筑旅游资源才能更好的展现其特色及内涵,才能与其建筑理念相吻合,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拟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开发绿色建筑旅游资源进行探讨,以期探索适合于绿色建筑的旅游形式。

一、生态旅游概念剖析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 tourism的缩写。该名词于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性环保会议上正式提出,之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其定义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再加上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含糊交错,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仍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其中,比较公认的定义有以下几种:其一,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其二,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出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这是第一次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将生态旅游的概念确定下来。其三,2006年,国家旅游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给出的定义:“生态旅游不仅是旅游产品,也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更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重要业态和发展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是相互促进的,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综合以上定义和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给出的定义,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目标:应具有生态特征,蕴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2)旅游结果: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并使旅游者和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环境教育,在对资源有限的认知基础上建立资源意识。同时,生态旅游应能促进各方面的环境道德责任感,应能提供对资源、当地社区和行业的长期益处。(3)旅游理念:应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观。(4)旅游性质: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管理者等应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

二、绿色建筑的定义及特点

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概念,它贯穿于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符合并体现了国际公认的三大主题: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

2.绿色建筑的特点。关于绿色建筑的特点,由于侧重点和角度不同,不同文章的总结也各不相同,但其主旨基本一致。三、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1.符合生态旅游内涵。绿色建筑的开发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具体表现为:(1)作为旅游的目的地,绿色建筑具备生态性。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价值观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之后,绿色建筑的理念渐渐完善,并发展起完整的评价体系,如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价系统》(BREEAM)、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BC)、中国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这些评估体系为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提供了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保证了绿色建筑的生态内涵。(2)从旅游的结果和理念上来看,生态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与生态建筑本身所遵循的原则的匹配性。同时,生态建筑作为人文景观,其所展示的人文风貌本身就融入了环境教育,如建筑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如何实现循环再生等等。(3)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高素质的旅游活动。无论是旅游的参与者,还是旅游的管理者,都至少应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而这些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

2.扩大旅游环境容量。绿色建筑通常设在城市。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将参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由原始风光的乡村吸引入城市,从而分散旅游点,缓解乡村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扩大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3.普及生态理念。绿色建筑从外观到材料,到电力系统、水力系统等内部结构,都渗透着生态主义思想。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使游客从置身于绿色建筑所在的场所开始,即可由外至内的学习并感受生态理念。同时,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会辐射带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行业内的相关人员必将加深对绿色建筑生态理念的理解。

4.促进建筑的“绿色”发展。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使小区居民受益。在利益的驱动下,绿色建筑将不仅仅是开发商打出的广告,而会切切实实的以符合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及深入,消费者环境意识增强,对自身的关注更加密切,于是,消费理念会发生变化。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改变,会促使开发商向着消费者的要求对建筑进行开发,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真正发展。

5.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无疑,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会辐射带动相关产品的消耗,带动有关旅游服务业的兴起,从而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6.提升城市品位。绿色建筑的开发将重塑城市形象,为城市贴上生态标签,从而提升城市品位。一个以绿色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将以其和谐、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吸引众多游客。

四、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内容

1.建筑之旅。由于设计要求上的独特性,绿色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目前,大部分绿色建筑都在以其建筑艺术吸引着游客。例如,中国的国家体育场,以形似鸟巢而著称。卡里多尼亚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以“编织”的构筑模式,巧妙地将竹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体现了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松下电子公司采用梯形建筑立面以减小建筑物的体积,同时,为了减少底层的阴影区域以及地面风速,南北两部分的地坪彼此错开,中间形成一个同样的梯形中庭空间。事实上,所有的设计者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追求绿色生态的理念之外,都会在建筑造型上大费周章,建筑的美感始终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例如,杨经文的“未来系统”设计思想,充满了仿生意味。福斯特则注重建筑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总之,绿色建筑独特的建筑造型,在旅游中往往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看点。

2.文化之旅。绿色建筑包含着浓厚的生态文化,这些文化在旅游中会成为另一个亮点。绿色建筑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其生态思想上,具体包括:(1)生态共生性思想。即各层次生态系统的整体共生性原则。也就是说,建筑应与自然共生。首先,绿色建筑必须以“环境为本”,充分考虑地方气候和地形地貌两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相适应,同时,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满足其他生物和环境的需求。其次,绿色建筑应采用“无害化”设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2)生态平衡思想。绿色建筑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各类生态因子是其网络上不同位置的节点,它们的互动实现了能量的流动和系统的平衡。因此,对任何一类因子的伤害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所以应关注各类生态因子自身新陈代谢的规律。绿色建筑在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当地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因子间的关系,谨慎动土、保持水土、保护植被,促成各因子间的良性转换。(3)可持续性思想。绿色建筑的永续、循环利用及动态平衡反映了生态平衡的观点。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来满足人们对能量的需要,在利用过程中防止再生循环的中断及污染的产生。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则应创造出更多的机制,使其尽可能多地被循环利用,延长使用环节,使其中蕴涵的价值、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减少人们对资源的利用速度,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促进不可再生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尽快加入到其他物质的循环中去。

3.自然景观之旅。绿色建筑的自然景观充分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是生态旅游的另一个看点。绿色建筑的自然景观基于植物配置设计,包括:(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办法。屋顶绿化可以为市民开创一个新意的活动空间,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减弱城市风暴和城市噪音,净化空气;可以隔热,防止因温差过大造成对屋顶的破坏,保护屋顶结构;能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目前,屋顶绿化的营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已日趋成熟。如美国折加特维大楼为六层台阶式建筑,分别在各层建造屋顶花园,高低错落,连成一片,使各层都能观赏到窗外的屋顶花园。(2)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是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常利用具有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缘性的植物绿化建筑墙面,或在墙内外侧种植花灌木,是一种占地面积小而覆盖面积大的绿化形式。绿色建筑的墙面绿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可明显改善小气候。(3)室内绿化。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空间的小气候,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另外,室内绿化植物的配置有分隔空间、引导空间、柔化空间的作用。植物的形色可以美化室内环境。例如,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在塑造中庭空间时,植物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它能形成空间,分割空间,在纷杂的氛围中塑造静谧的小环境。同时通过绿化在光线下的投型,将斑驳的阴影投向建筑,使其在建筑空间中弥散,塑造出诗意的自然特色,并通过与建筑构件几何形态的对比,以其自由活泼的姿态使人感到空间品质人性化的一面。(4)室外环境绿化。绿色建筑注重室外环境绿化,使建筑充分融入自然。室外环境绿化的位置在建筑物的室外包括广场、道路两旁、露天土地等。种植的植物种类广泛,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藤蔓类植物都可以。室外环境绿化更能体现绿化配置的适宜性和多样性,增加绿色建筑的美感。总之,绿色建筑以其“绿色”的外衣,和谐的融入其周围绿色的大自然。立体的绿化配置,为其增添独特的自然之美。

4.社区参与。社区参与始终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将带动广泛的社区参与。这是由于:(1)绿色建筑本身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许多绿色建筑是建在生态住区,旅游者必须与当地居民相接触。(2)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须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旅游理念的普及、旅游的管理、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地的保护等,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

五、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1.旅游容量的划定。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它是指在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又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下,一个旅游区在一定时限内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生态旅游应能保持绿色建筑的绿色特征,同时又能维持一定的游客量,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区域的特点,科学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2.相关人员的教育。即营造生态旅游的社会环境,保持生态旅游的生态特色。相关人员的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直接面对游客,又经常居住在旅游区点内,他们的言行对旅游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和相关准则以及生态旅游服务的技巧,是生态旅游地开发和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应通过培训、发送宣传资料等形式向他们灌输环境保护知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生态文明素质。(2)对游客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旅游,生态旅游应该对环境保护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旅游者环境教育给予更多的彰显。因此,应该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包括基本的环境知识、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理论和审美知识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使游客了解其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知道其必须奉行生态道德,从而使生态旅游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结语

绿色建筑作为新型的、可持续的建筑形式,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深厚的生态文化、和谐的自然景观、广泛的社区参与,正越来越多的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如何开发绿色建筑的旅游形式,是一个关系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既符合绿色建筑的原则及内涵,又可缓解现有生态旅游的压力,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深化生态理念,因此,必将成为绿色建筑旅游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Reasons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of Green Building

HU Wei-xu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