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第1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

为落实全国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工作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__]70号)要求,立足于长期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防治工作准备充足的技术力量,特制定本.一,培训目标

1,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非典"防治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非典"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使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出院标准,隔离病区和病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救护设备;掌握院内隔离防护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减少院内感染.

3,使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人员,特别是流调人员,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调工作力度,提高流调效率,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包括乡村

(第3页,共7页)

医生)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可疑病人转运与初步处置原则,以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迅速采取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基础培训和分类培训,必要时进行强化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根据对"非典"疾病研究的进展和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规范.

(一)基础培训:包括卫生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全体职工.主要内容为:"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置及操作规范,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

(二)分类培训:

1,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的医护及相关人员

⑴临床医师.参与救治工作的各级,各专业临床医师.主要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基本知识,"非典"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规范,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测基本知识和技能,血气分析基本知识和技能,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原则,严重并发症(如呼衰,肾衰)的救治技能,ICU知识和技能,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技术以及心理治疗基本知识等.

⑵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隔离病区管理及操作规范,病人管理,重症病人抢救基本技能,呼

(第4页,共7页)

吸支持的各项临床观察,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等.

⑶工勤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隔离病房的空间,地面,物品消毒方法和规范,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污物处理原则和方法,病人尸体的处置原则和方法等.

⑷放射,检验等医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相关放射,化验指标,"非典"病人检验样品采集,转运,保管规范,辅助检查设备消毒方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要点.

⑸消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杀毒原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所用的消毒方法,如何检验消毒实效等.

2,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主要培训内容为:上述定点医院的基础培训内容,发热病人的就诊程序,"非典"临床诊断标准及诊疗规范,疑似病人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消毒隔离防护规范,隔离留观室的防护原则和管理,疫情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病人转运原则等.

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内容为:"非典"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基本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相关法律和法规.

4,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侧重在"非典"的基本知识,临床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公众预防指导原则,个人防护措施,可疑人员基本处置原则,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消毒和隔离的基本方法,相

(第5页,共7页)

关法律法规.做到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非典"知识和科学预防原则,及时发现并上报疫情,迅速实施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各医疗组(队)在进入隔离病区前,流行病学调查后备人员在参与非典流调工作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进行隔离防护的实战演练.

三,培训教材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可选择下列教材:

1,卫生部组织录制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培训参考资料》光盘(一套7册).内容包括:"非典"的公众预防;"非典"的诊断与治疗;转运"非典"病人的安全措施;医院的消毒,隔离与防护;预防"非典"医院内传播的消毒与防护方法;钟南山院士讲座.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教材(修订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4,卫生部制定颁发的有关防治"非典"的文件,规范和指导原则.

5,卫生部,科技部,中华医学会编印的有关"非典"防治宣传手册,折页等.

6,卫生部科教司指定,制作的其他培训教材和课件.

四,培训组织与安排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省卫生厅负责宏观 规划,分类指导

(第6页,共7页)

和协调,各地市卫生局按属地管理原则,统一指挥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安排培训工作.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每轮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5天.定点医院,后备医院的第一或第二梯队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一线流调人员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在此文件下发后15天内完成.全体人员的第一轮培训工作应在文件下发后30天内完成.

培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尽可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疫情不扩散的情况下,也可采取专家集中讲课,专题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在培训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高校的作用.

五,培训考核与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考核,考核成绩可纳入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地市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预防机构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两级卫技人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培训工作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所需经费从各级"非典"防治经费中列支,任何培训机构不得收取培训费用.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第2篇

猪流感全称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是猪体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发,通常爆发于猪之间,传染性很高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全年可传播。猪流感多被辨识为丙型流感病毒(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与禽流感不同,猪流感能够以人传人。过往曾经发生人类感染猪流感,但未有发生人传人案例。2009年4月中,墨西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猪流感案例,有关案例是一宗由H1N1猪流感病毒引起,并在基因分析的过程发现基因内有猪、鸡及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种的基因。人感染猪流感的症状:猪流感患者通常有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病征。

[编辑本段]猪患猪流感的症状以及防治

诊断要点流行特点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本病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患病痊愈后猪带毒6~8周。

临床特征本病潜伏期很短,几小时到数天,自然发病时平均为4天。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40.3℃~41.5℃,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乃至虚脱,常卧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粘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猪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现膈肌痉挛,呼吸顿挫,一般称之为打嗝儿。如有继发感染,则病势加重,发生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母猪在怀孕期感染,产下的仔猪在产后2-5天发病很重,有些在哺乳期及断奶前后死亡。

病理变化猪流行性感冒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粘稠的液体,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液。胸腔、心包腔蓄积大量混有纤维素的浆液。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颜色由红至紫,塌陷、坚实,韧度似皮革,脾脏肿大,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类症鉴别由于猪的流行性感冒不一定总是以典型的形式出现,并且与其它呼吸道疾病又很相似,所以,临床诊断只能是假定性的。在秋季或初冬,猪群中发生呼吸道疾病就可怀疑为猪流行性感冒。

暴发性地出现上呼吸道综合征,包括结膜炎、喷嚏和咳嗽以及低死亡率,可以将猪流行性感冒与猪的其它上呼吸道疾病区别开,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猪气喘病和本病的区别,二者最易混淆。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第3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64~91岁。煤矿退休工人22例,家属9例。饮酒每日>100 g者22例,吸烟每日>1包者18例。全部患者均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中单纯慢性右心衰6例,全心功能不全25例。高血压31例,冠心病25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2例,糖尿病5例,前列腺肥大14例,煤工尘肺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6例,慢性支气管哮喘6例,慢性肺心病10例,脑卒中11例(因卒中长期卧床5例),骨质疏松症Ⅰ型11例,骨质疏松症Ⅱ型6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颈椎病18例,痛风6例,下肢单侧截肢2例,静脉曲张11例,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腹主动脉瘤1例,食管癌术后1例,胃溃疡术后3例,高脂血症10例,肥胖8例,膝退行性关节炎15例,血管性痴呆5例,老年性耳聋2例。

临床表现 31例均在就诊期间发现低垂性水肿,全部患者均处于Ⅱ~Ⅲ级心功能之间,其中Ⅱ级心功27例,Ⅲ级心功4例。

误诊情况 全部患者首诊均诊断为慢性心功不全、心源性水肿。最终均经相关病史、体检及辅检综合分析确诊为非心源性水肿。最终确诊的水肿病因中,甘草制剂1例,解热镇痛药2例,静脉曲张性下肢水肿2例,激素源性水肿1例,降压药性水肿4例,下肢骨关节炎性水肿2例,姿势性1例,贫血性4例,代谢综合征2例,慢性肾功衰竭2例,甲减2例,席汉综合征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结肠癌1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例,肝癌1例,肺癌2例。

讨论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上升相当显著。临床医生面对水肿患者往往先入为主,认为系心源性水肿居多,误漏诊率明显增加。我科总结近两年来31例将水肿误漏诊为心源性水肿的患者,具有相当代表性,分析原因与如下因素有关。

忽视老年患者的特点 ①老年期是肿瘤的高发阶段。本组共有多发性骨髓瘤1例,结肠癌1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例,肝癌1例,肺癌2例,约占本组20%患病率。显示了肿瘤是非心源性水肿不可忽视的疾病。②功能衰退,活动过少,生活方式单一。本组共计有脑卒中长期卧床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长期卧床,1例91岁高龄,平时活动极少,生活质量较低,基本上处于一种强迫状态,可能与其下肢瓣膜长期高压受损,下肢肌泵功能下降,血管舒缩功能不全有关。

兼杂症较多,先入为主 本组患者均有心血管易患或已患原因存在,先入为主的思维导致思维局限。本组大部患者早年从事井下作业,烟酒不拒,受伤、受湿、吸入粉尘较多,患病较多。一些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慢阻塞肺、下肢静曲张、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退行性关节炎、煤工尘肺等发病较普遍。在服药过程当中,一些止咳用的甘草制剂,镇痛用的止痛药,消炎用的激素,降压用的钙离子拮抗剂,硝酸制剂,等均可导致水肿。同时本身一些下肢的静脉病变,关节炎症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局部水肿原因。

询问病史及查体不细致,忽视辅检,缺乏认真分析临床资料 ①询问病史不细致:本组1例患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平时一直在服用小剂量强的松,由于心累、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水肿一直消退不完全,最终经详细询问病史获得这一线索后,停用强的松后临床症状得以突破。②查体不细致:下肢静脉曲张、贫血、关节肿痛、截肢等很易查体获得,本组有食管癌和胃溃疡术后史,他们均患有缺铁性贫血症,其中1例合并有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未从手术史分析其可能性,同时对辅检轻度贫血忽视。殊不知正是贫血导致水肿消退不彻底。③忽视辅检,缺乏认真分析临床资料:本组1例多发性骨髓瘤,仅有乏力、下肢轻度水肿非特异症状,常规检查中心电图T波低平,球蛋白偏高,先后两次均诊断为冠心病,治疗无效。后由球蛋白入手,最终以免疫组化及骨髓检确诊。

满足目前诊断,盲目自信,忽视鉴别诊断 心衰误诊为支气管炎不在少数。老年心衰诱发因素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劳力性气促、胸闷、心悸等,肺部可出现干湿性音,使心衰更易被呼吸系统疾病掩盖而被忽略。本组合并有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甲减2例,席汉综合征1例,这些同时合并患有慢性肺病,如慢阻肺、煤工尘肺者,临床经检初诊为肺心病、慢性右心功能不全,然而临床治疗效不佳,最终经过多次取标本,多次询问病史,能得以确诊。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牛羊病防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85-02

牛羊病防治课程是我校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学生对牛、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该课程将传统的畜禽普通病防治、畜禽寄生虫病防治、畜禽传染病防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牛、羊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掌握牛、羊动物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能,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牛羊病防治课程因其内容繁多、理论抽象、概念枯燥乏味,传统“填鸭式”的讲授方法不仅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也使得不少学生对牛羊病防治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在牛羊病防治教学中采用病例分析的案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掌握临床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以期达到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自20世纪80 年代引入中国后,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广泛应用在法学、医学、心理学等的研究和教学中。按照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及我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需要,结合牛羊病防治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授课中,我们在牛羊病防治课程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案例的设计与形成

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根据牛羊病防治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适用的教学案例,所有案例均来自兽医临床真实病例,通过对原始案例的整理和编写,设计出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所选的案例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遵循针对性、真实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例如在讲解呼吸系统疾病时,我们会给出下面这个病例:

金光奶牛场的一头6岁黑白花奶牛,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退,按感冒治疗两天后,病情好转,于是停止用药。两天后,发现病情再次加重。临床检查:体温为39.8°C,心跳为84次/min,呼吸数为50次/min;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鼻镜干燥,瘤胃蠕动音减弱,排粪较干,产奶量下降;呼吸浅表快速,听诊肺区见有捻发音。

(二)案例分析

1.提出问题

问题设计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根据病例的特点,从病因、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病例,通过回答问题来解决病例。针对上面这个病例,我们会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此病牛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根据这些症状,此病牛最有可能是得了哪种疾病?

如果怀疑是某种疾病,可做哪些辅助检查或化验?其检查结果应该如何?

如何对该病牛实施治疗?

如何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在生产中,如何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2.分析讨论案例

提出问题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积极讨论。以我校12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为例,该班级共30人,分为5个小组,每组6人,各小组选出组长,组员轮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保证每人都有发言机会。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该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问老师,老师只做巧妙引导,不做评价。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各个问题,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机会,通过讨论,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案例学习的效果。通过分析实际真实兽医临床病例,学生能够将之前所学的动物解剖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草食动物养殖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既巩固了牛羊病防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兽医临床疾病诊断等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

3.总结案例

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教师对本堂课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归纳总结时,教师根据奶牛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主线,对上述病例提出完整的分析,并对发言学生所表述的观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特别是对奶牛其他系统及疾病中有类似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的部分要重点讲解,以提高案例教学在兽医临床实际应用的效果。课后,由学生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消化本次讨论内容,更深入地巩固所学内容,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学习,学生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防治措施等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掌握了临床疾病鉴别诊断的要点。

(三)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评价考核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教学应采取多元的评价考核体系。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中,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考核。一方面教师将学生课前的准备及讨论的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学生采取自我评价,并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学生问卷调查表明89%反映良好。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兽医临床真实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牛羊病防治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对兽医临床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兽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教学法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牛羊病防治课程中,我们以兽医临床真实病例为案例,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案的工作“现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主动地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加以分析、推理、判断,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牛羊病防治课程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就业后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继学. 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职业教育,2004(11)

[2]李淑燕.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4(11)

[3]刘华,张通. 案例教学法在《 临床康复》 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16(9)

[4]李远翰,薛斌.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0(1)

[5]郑淑芬.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 2008,3(4)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78-01

支气管扩张指的是患者的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由于出现慢性炎症或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变形的一类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并反复咯血,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指的是呼吸道或肺组织存在出血现象并经口腔咯出,近年来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患者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如何掌握疾病特点,做好护理工作是今后的工作要点。笔者就近年来的工作体会做出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摘取我院2010年全年收治的23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以及2011年全年收治的25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22~77岁之间,平均年龄54.1±7.9岁;2011年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1~79岁之间,平均年龄55.0±8.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统计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2010年采用常规护理策略,2011年则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改进,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别进行统计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方差值P

2 结果

2011年的此类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10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下、鼻腔等部位的出血现象,一旦出现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的异常变化则立刻向医师反馈并进行抢救。对于患者的咯血量及性状进行观察并记录,防止患者由于咯血量较大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出现窒息,支气管扩张患者咯血颜色鲜红,常伴随咳嗽,如大口喷射状咯血需警惕肺结核。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咯血量较大的患者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是窒息,一旦患者有面色发青,口唇紫绀,冷汗,躁动不安的现象时应当警惕窒息现象的发生,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此外,咯血和呕血的鉴别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咯血是指呼吸道部分的出血,经口腔咯出,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经口腔呕出,咯血的患者咯出血液一般颜色鲜红,多混有泡沫或痰液,而呕血的患者呕出血液一般颜色较暗,呈棕色或暗红色,虽然也有鲜红颜色的特例,但是多伴随有明显的食物残渣或胃液等,两者一般可以通过患者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但是需防范患者存在有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2]。

3.2 心理护理 患者在入院时往往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如何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帮助患者更好配合治疗的必要途径。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的向患者简要说明周围的环境及设施,帮助患者尽快的融入治疗环境中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日常工作中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中所想,及时的对于患者的疑问做出解答和开导,对于较为悲观的患者可以将已经康复出院的患者病例进行简要介绍,现身说法的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可以从家属方面寻求帮助,间接的进行开导患者,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方便护理工作的开展。

3.3 引流护理 由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往往存在大量痰液,所以必要时进行痰液的引流是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必要措施,可用硫酸庆大霉素、糜蛋白酶等加入0.9%的N.S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之后再进行引流,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可辅助拍背帮其将痰液咯出。

3.4 并发症护理 一般此类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失血性休克及窒息。大量咯血的患者一旦出现口渴、汗出、烦躁等症状应当警惕休克的发生,及时反馈给医师并注意患者的保暖,让患者平卧并抬高头部和下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进行血液供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而在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时应当将患者放置为头低脚高位,将头部偏向一侧,轻轻拍背帮助患者将血块咳出,同时将患者的口腔、咽喉、鼻腔部位的血液和血块进行清理,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缓解窒息症状,给氧时控制氧流量在5~6L/min之间,注意氧气加湿,给予患者立止血、脑垂体后叶素等药物进行止血。

4 小结

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即咳嗽伴随有大量浓痰以及反复咯血[3],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和止血。对于发生失血性休克或窒息等并发症的患者更需要精心的护理,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积极的观察和预防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避免了危险情况的发生,也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从上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仅采用基础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才能够更好的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我们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为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提供帮助,更好的获得患者的配合并加速症状的改善,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辉.现代胸外科急症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