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兽医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兽医学形成了包括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三大专业诸多学利一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预防兽医学是在实地调查应用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科学,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寄生虫学和兽医公共卫生等多门学科以及其相关的分支学科。新时代顶防兽医学除直接保障畜牧业生产外,它己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社会预防医学的主要分支,其范畴已扩大到人畜共患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疾病模型、伴侣动物医疗保健、食品卫生和卫生检验、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等领域,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形成了一种分层次的、立体的、网络式的系统。近年来连续出现“疯牛病事件”、“禽流感事件”、“二恶因事件”、“瘦肉精事件”、“口蹄疫事件”、“猪链球菌事件”等动物食品卫生方面的恶性事件后,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卫生问题更是高度警觉,时代赋予顶防兽医学的任务愈显得重要。预防兽医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性、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既是社会对人才质量新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符合高等学校提出的“厚基础,强技能,广适应,能创新”的高素质预防曾医学人才要求。根据近年来工作体会和思索,现就预防兽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谈几点看法。
1 加强与实践教学相配本文由收集整理套的专业理沦教学体系的建设
针对现行的预防兽医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还不太合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要求,(1)首先重组和调整课程设置:所开设的课程应该注重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能够保证专业性质决定的基本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多开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便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例如增设“动物免疫学”、“预防兽医诊断技术”课程,增加“兽医微生物学”、“畜禽传染病学”的授课时数;压缩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锻炼和培养;新开设《动物医学新技术》、《动物微生态技术》、《兽医生物制品概论》、《畜牧兽医导论》等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开拓意识等等。预防兽医学科各课程之间的重复与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快,没有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应修订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及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2)其次充实和更新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减少验证性实验,扩充探索性实验;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避免学科交叉间不该有的简单重复;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有机组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另外,还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不仅要突出白己的办学特色,而且整合和充分应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2 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它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多年来,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各个基地的建设不完善,同时,因管理及市场等原因,基地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因此,应加强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1)鼓励校院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使条件更加优越,设施更齐全;(2)吸引专家教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3)调整基地建设的功能,逐步由以赢利为目的转向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实习需要和服务社会齐头并进。同时,也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例如选择基本建设、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合作融洽、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或作为本院校外专门的学生实践基地。这些措施既可加强校系与企业的联系,又使双方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富有成效。
3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出能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有用人单位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发展的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也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由于学校和企业的追求有差异,所以导致合作不稳定;以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技术咨询,企业安排学生实习,没有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是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安排实习。因此,可以考虑从多方面进行改革:(1)学校可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办企业,鼓励专家教授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或投资入股;(2)鼓励专家教授与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可以利用企业的条件搞科研,企业也可利用开发的专利技术推广盈利;(3)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增加其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4)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实岗生产,强化应用训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切合实际,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强,同时实习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第一时间选拔到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优秀人才;(5)邀清相关知名企业的领导、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会议,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6)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学生考试考核和质量评价,便于学校及时发现社会对专业的新标准新要求,随时作出新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良性互动的办学新机制。
4 加强教学、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不强,实际
转贴于
动手能力有限,掌握的知识不切合实际,好长时间才能适应本职工作,不能独立承担任务这些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展开工作:(1)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畜牧兽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学生返校后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理沦——实践——理论——实践的这种模式,不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求临床教师亲自到生产一线指导学生的实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2)举办“兽医技能培训班”。学院可以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对同学们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投入资金,举办多期培训班,形式、人数及时间上可以灵活多样,使学生们的实践动手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如在某个地区爆发了某种动物传染病,学院可以及时请有关专家来学院介绍扑灭该病的措施及整个过程,以增加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对送检的病例直接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如何诊断动物疫病的全过程,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可以让其亲自动手操作;定期带领学生走访附近农户或养殖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举办以“宠物展览会”和“宠物选美大赛”为特色的兽医校园文化节。通过宠物展览会向全校师生展示世界名猫、名犬及宠物关容技术,激发学生们实践教学的兴趣;(4)进一步提倡、鼓励科技创新。学校学院可加人投入经费(寻求社会赞助),鼓励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土创新能力。
5 强化技能考核一与改革考试办法
关键词 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83-01
随着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紧接着,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继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建设,但截至目前,仅有上述2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那么,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有何区别和变化,值得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不断思考。笔者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现将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1 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教学导向
2009年,农业部在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执行。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增设水生动物类。我国的执业兽医体制正在与国际接轨[2],培养与之适应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的责任。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应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作为一定导向,并与之适应。
此前,大连海洋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适于本科生教学,更无法贴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针对以上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教研室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级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希望通过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2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是兽医免疫学还是水生动物免疫学,其基础理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主要来源于目前完善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然而,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于人类以及家畜,其差异十分明显。笼统地照搬人医以及兽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应用于水生动物医学的免疫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为初学者打好理论基础,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提高。
为此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的讲授过程中,在借鉴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特色,详细讲述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动物免疫学特点,以及其免疫学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应物种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综述。当然,有学者认为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最新研究的讲解更适合研究生教学。但笔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度总结,合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生活,并非笼统照搬实验结果和学术概念,会取得较好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研究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要求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
3 采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水生动物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厌倦、懈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正式课程授课之前,需要提前让学生复习基础生物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理论时,引入目前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利用灭活疫苗来防控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在注射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灭活疫苗后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应答进行拓展讲解,以及引入鱼类的主要抗体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等。
通过引入实际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探讨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抽象的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W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体会到免疫学的实用之处和独特魅力。
4 利用互联网思维,引入微课教学
伴随数字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教育资源程度日益提高。其中“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精强、主题突出[4]。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自主学习的时间远多于课堂时间,利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顺应当前高教改革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水生动物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目前,笔者通过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更容易掌握的微课形式,利用碎
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在讲授鱼类适用性免疫系统时,由于学生学习了鱼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M的微课视频,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形式非常新颖,学生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鱼类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各种病害频发,免疫防治目前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热点,被认为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6]。可见,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水生动物免疫学方向的专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专业的迫切需求下,构建更符合实际、更高效的专业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专业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就业能力,是目前相关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10]。
6 参考文献
[1] 韩存志.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73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3):5-8.
[2] 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3):99-101.
[3] 温建新,任慧英,刘文华,等.应用型高校兽医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0-5341.
[4] 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1):48-51.
[5] 李文坚.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31-232.
[6] 肖克宇.水产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 王蓓,王忠良,蔡双虎,等.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色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71-73.
[8] 王蓓,鲁义善,蔡双虎,等.英国《动物免疫学》教学模式对我国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6):1-3.
[关键词] 社会需求 预防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及时了解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同时也为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提供建议。
一、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始于建国以后,其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对象,预防医学是通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内容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和实施卫生监督的基本训练。2005年9月,卫生部举办了一次“公共卫生教育论坛”,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专家就公共卫生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日益矛盾,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师资构成不合理;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全国有6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本科教育,每年招生规模达到6000多人,但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去平均计算的话,仍然显得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十分紧缺。
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本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阶段,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应充分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活动,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主要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动态,对人才知识背景及结构的新要求。根据定期开展的社会需求调研,为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做到及时反馈,确立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依据社会用人单位急需确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所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拓宽知识领域,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向多方面发展的潜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预防医学校内教学应该注重与校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投身到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去,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他们具备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和农村宣讲课堂所学的疾病防治知识,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卫生学实验教学、生物与微生物实验教学和管理学与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原则。基本实验注重学生的基础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医院等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2008年,围绕汶川地震期间的公共卫生问题,我校邀请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抗震救灾防疫报告会”,通过从灾区饮水问题、食品卫生检测、垃圾处理问题以及人群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灾区疾病防疫的工作流程和真实体会。不但提高了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外,而且学校还可以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增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合理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如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具备查阅科研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或调查表、进行预实验及独立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另外,我校还创新性开展硕士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开放科研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交流。如2008年和2009年利用暑期开展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殖毒性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就是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动物灌胃、解剖、指标的检测等科研工作,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由学生独立撰写的科研调查报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及干预效果》获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艾滋病知晓状况与宣教效果研究》获三等奖,《江苏省丰县地氟病现况调查研究》获2008年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侯淑军,王志玉,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0-41.
[3]覃益敏,赖振屏.浅谈公共卫生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46-347.
[4]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29(16):2017-2018.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主动学习 体验式学习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正在改变陈旧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数字化时代,他们习惯了信息环境下的生存,当他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刻,是实现梦想的良好开端还是营造多年的梦想破灭,这正是高校教育理念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碰撞点,高校的教学管理是否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校园的网络平台是否为学生搭建了“指尖上的大学”和“数字化校园”[1]。
以护理职业教育为例,如何让刚入学的新生尽快适应学习型的生活,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我们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倡以学生为本。归根结底,以学生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中心,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早在30年前,西方教育提倡第二课堂学习[2](extra-curricular),也就是教室以外与学习有关的活动;90年代之后,又开展了与课堂教学联合联动的学习(co-curricular)[2],新世纪以来,世界性的学习观念发生了变革,强调学习的核心位置和作用,强调综合使用所有的教学资源用于造就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的教学活动已不再局限于课内课外,也不是单项灌输或者课外活动,而是整合了课程学习和综合发展、贯通课堂内外、超越校园内外的一种体验式学习[3]。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和发展的成效出发,重新认识、构建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关系。学生始终是体验学习的中心人物,其学习和发展的成效取决于他的自身需求、学校的目标引导和所处的学习环境。对于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不少学生的专业出自家长的意愿和选择,所以其自身的学习需求不强烈,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就业愿景非常模糊,所以高职院校在低年级学生中要注重职业教育和就业引导,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在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中,使其明确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只要熟悉了行业要求,学习目标就清晰了,然后在学校酿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中,他们会慢慢地进入职业角色,逐渐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在护理职业教育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把体验式教育和服务型理念引入到基础课程中来
医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多、记忆难,授课过程采用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结合课程内容,早期到医院、社区、养老机构进行观摩、调查和简单的医疗服务,在同患者的接触中,获得对疾病的初步了解,在感受患者病痛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用体验式教育让学生从单纯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学生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感受[4]。
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职业道德,比如单纯面对标本、模型,学生容易嬉戏,或者拿标本和他人开玩笑,通过接触患者,同学们学会了尊重,逐渐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教会方式和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和对事物总体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起自主学习的潜能,懂得了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为患病的人群服务。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熟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因材施教最适合活力有余、沉静不足的高职学生。我们要选对教材,比如页面活泼、知识结构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对学生有明显的吸引力。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具备了较好的起跑速度,之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的习惯。
结合课程特点,我们提倡编写指导性学习资料,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学习中少走弯路。例如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体形态学,教师在统编教材和教学课件的基础上,为初学者编撰《形态结构难点解析》、《形态结构体表标志应用分析》、《临床常见病例分析》,正向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突出技术、技能和技巧,高职教学课时少,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围绕专业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制定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注重知识特点和总体的连贯性以及职业应用的要求。教学环节突出育人标准和技能特色,让学生尽早熟悉未来的职业特点。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从单纯的幻灯片到3D动画,多维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出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成长中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在课堂上表达出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教学的活力,通过学习,自己对单纯的问题能解惑,在群体学习的环境中能表达、质疑和探索,使学生逐渐从课堂中的怕提问,到课堂中敢于提问题,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较高境界[5]。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找到未来职业的应用点,做到学以致用。改进教学方法,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系统,让学生自己设计和疾病形成有关的动物实验,结合教科书,自己用多种途径完成动物实验,然后在总结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认识和分辨。
三、延伸课堂教学,使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一新生需要调整自己从高中延续下来的被动学习心态,也要克服高中老师灌输给他们的“休息”和“自由”的负面影响,把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优秀”的教师善于驾驭课堂,给同学们进行充分的演示和综合讲解、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体会相关内容的含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但研究表明这些均属于被动学习[5],内容留存率约在5-30%;我们在人体形态学课程中开展第二课堂,提供给学生患病器官的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以及相应的课余时间讨论的病例,大家通过观察标本的形态学变化,复习教科书内容,结合病例查阅相关资料,展开充分发言,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展开讨论,对疾病发生的形态学基础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一定的理解[6]。专家认为[6],讨论、实践属于主动性学习,内容留存率可以达到50%和75%。我们按照教科书学习内容的进度设置第三课堂,也就是让学生结合教科书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利用图书资料、网络知识和杂志阅读,写出专题报告,每人在小组内做10分钟的ppt演讲,一是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通过听别人的讲授,让学生加深了对多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7]。俗话说,授人一瓢水,自己需要一桶水。多数学生通过讲座,学会了论文综述的初步写法,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3C”素质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我国大学生的一个通病为思维禁锢,善于学习知识,但不善于质疑或者拓展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判断知识点的应用宽度和深度,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同时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设唯一的“正确答案”,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目前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翻转课堂、同步课堂、混合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基础医学的课堂病例讨论学习指导中没有唯一的答案,旨在锻炼学生的多向思维方法,为后续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Critivity)
高职学生将来的出路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他们必须拥有扎实的技术和紧跟时展的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就业的一席之地。在基础医学的学习中,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教学过程中,比如把形态学课程的体验学习分解为:阅读和理解能力占1/3,辨识标本模型的结构特点占1/3,利用标本模型的病理变化推测出患病机体的临床表现、发病体征占1/3,学生若能利用课余时间把教学内容编写、演出一系列医患特点的情景剧,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Cooperration)
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当今经济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从医学基础知识到临床护理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整体系统,既要理解又要记忆,以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将做到事半功倍。
病例讨论是重要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勇于发表意见,在讨论中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另一方法,医学实验通常需要多名学生合作完成,提倡以小组轮流执勤的方式设计实验、分步骤完成实验的整个环节,把动手和动脑衔接起来,一人负责设计,其他成员在实践操作中完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与合作讨论,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好途径。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主旋律。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者首先要跟得上信息时展的步伐,踏准现代职业教育前进的节奏,用我们积极的探索和良好的职业教育精神去培养新生的一代。作为深资历的教师,我们常常抱怨现代人愿意做网络的囚徒,但却忽略了信息社会给予人们的丰富快餐。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何为大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环境,让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快速积累专业知识、增强人格素养,通过课内、课外的综合培养,迅速锻炼成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伟娟.浅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4(5):31-32.
[2] 张晓明.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3(17):43-45.
[3] 江智霞,郑喜兰,李丽湘.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4):507-510.
[4] 蔡丽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7):92-93.
[5} 王崇宇,丁国芳.病例讨论结合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12-113.
【关键词】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个人看法
1.森林保护学科与森林保护专业
我国森林保护法于1958年成立,其内容比较松散,保护框架借鉴国际森林保护法,因为我国解放前期长期受到日本侵略与战乱的影响,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乱砍乱伐与地下资源的采集,导致了我国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与战乱的影响,对我国森林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影响。因此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成为了未来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学科的主要目的,强化森林资源的使用效率,帮助森林资源建立科学的维护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发展,森林保护专业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保护森林的主力军。森林保护专业的成立与发展是培养大批森林资源保护人才的基地与摇篮,可以帮助森林建立保护区与保护组织,森林保护专业培养的森林保护人员对森林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森林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森林资源的恢复,通常人们利用学术新型发展动力,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理论保护,从实际行动与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强化。
2.森林保护专业的困境何在
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实际对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第三次调整,砍掉约 50% 的专业。在1998年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森林保护专业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取消归入林学专业,停止招收本科生。对于从事森林保护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我们而言,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认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策是错误的。记得当时沈瑞祥教授曾以非常激动的语气向学生做“告别讲话”时说: “我和杨旺教授是建立和发展森林保护专业的见证人,我也是森林保护创始人和见证人中唯一在岗见证森林保护专业被取消的人,我深信虽然专业可以被合并而停止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但森林保护学科依然存在,森林保护事业永远取消不了,这好比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医生一样”。
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以骆有庆教授为代表的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国家教委公布的调整后的专业目录,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实际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随后,西南林业大学等相关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当时我们也很兴奋,认为这是“起死回生”了。但事与愿违,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这种名不符实的招生使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学生质量以及招生和分配等出现种种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困难也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这种权宜之计在当时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赢得了认真总结思考的时间,但是无法“死而复生”。痛定思痛,使我们更客观地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是国家根据培养人才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发生变化的真谛。应该充分认识到,1997年森林保护专业被合并到林学专业并不是否定过去建立森林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表明现在就不要“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了,事实上只要有森林就必然要有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只是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人们对森林的要求或依赖的不断提高,就必需有森林医学的理念和理论为指导,由单一的森林保护向森林保护与森林自卫相结合转变。
3.森林保护专业出路何在
1958年建立的森林保护专业是在不断充实和调整中发展的。1961年由于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工作分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感到森林保护所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就业,因而决定申请改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取消了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课程。然而改革几年后又感到学生如果只懂得一些病虫害防治知识,在工作中不能适应林区基层生产实际需求而充分发挥作用。大约在1963年,又恢复为“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这样改来改去始终没有能得到理想的认识和合理的处理,其结果导致1997年被并入林学专业,而且无奈之下又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招生。多少年的反复实践使人们一方面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必要,另一方面又对如何办好森林保护专业感到茫然。
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林业生产上病虫害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而且防治形势特别严峻,现在可以利用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对专业目录进行再次调整的机遇恢复森林保护专业; 但是又感到由于当前气候异变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等原因,由各种原因包括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森林疾病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如果沿用过去的森林保护专业培养学生的模式和标准,确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何况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已经通过多次专家论证后正式将其合并到了林学专业也不无道理。所以想要恢复必需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才有可能,难度必然很大,此路似乎难通,甚至不通。
所以,少部分人认为,可以继续用“改名换姓”或“改名不改姓”的“植物保护”或“保护生物学”的专业名称。也可以利用国家教委即将进行调整后公布的专业目录,将计就计寻找有“保护”字眼的、能与植物或森林有联系的专业名称来招收学生,但实际仍然是培养森林保护的学生。然而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其结果也必然还是理不直,心不安,效果差,路走弯,也难通。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可以迎合“森林健康”的理念,把“森林保护专业”改为“森林保健专业”。然而,“保护”和“保健”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保护、保持森林健康。但遗憾的是“保健”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因此也和“保护”一样,同样不能涵盖保证森林健康的全部内涵和手段,所以也会有和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一样的结果。我们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应该随国家对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人们对森林认识和对森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以确保森林健康。这就不仅要求采用各种措施保护森林,而且还应该采用各种措施保持和提高森林的自卫和自我恢复能力。只有把“森林保护”和“森林自卫”系统完整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持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美学景观等多种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沈瑞祥,杨旺,周德群.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3):74-77.
[2]梅汝鸿,王琦,李燕,等.陈延熙教授为植物病理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纪念先师仙逝二十周年[R].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