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自然科学

幼儿自然科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自然科学

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第1篇

师:自从在春晚看过刘谦表演的魔术之后,我就对魔术特着迷。还特地学了一招呢,瞧,我能控制手中这面普普通通的石英钟。走——停——我还能把魔力传给你们,谁想试试。

生:走——停——

师:石英钟可真听话,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呢。(生议论纷纷)

师:其实老师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魔力,只是用了手中的吸铁石把石英钟磁化了。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只包含了很简单的科学知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身边的科学吧。(板书课题:身边的科学)

点评:“控制石英钟”这一魔术,快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观察与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与无处不在。让科学走进了生活,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二、聊科学家,命名分组。

师: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很多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位科学家?为什么?

生:爱迪生,因为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例如电灯。

生:我喜欢莱特兄弟。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师: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让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课件依次出示部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图片)

生:张衡。

师:能测试地震的地动仪就是他发明的。

生:牛顿。

师:他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由此发现了地心引力。

……

师:今天我们将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作为每一个小队的队名,你们想用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各小队商议队名)

师:请小队长们上来挑选队牌。带领队员们大声说出队名,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最有气势。

生:我们是“爱因斯坦”小队。

生:我们是“张衡”小队。……

点评:“聊科学家”,孩子们是交流已知,获得新知。用科学家为小队命名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参与性、自主性与合作性,让孩子们的“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成为可能和必然。

三、魔幻城堡,发现科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快乐科学岛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课件出示快乐科学岛)我们乘坐的智慧飞船出发了。(课件动态展示飞船出发)第一站,咱们来到魔幻城堡,(课件出示被图片遮挡的魔幻城堡)城堡外有五道障碍,障碍中有些不太科学的现象,只要你用智慧的眼睛发现它们,并用科学知识攻破它们,我们就能走进城堡了。请自由选择图片来说说吧。

生:小男孩不能用湿抹布擦开着的台灯,因为水能导电,所以他这样做非常容易触电。

师:你用上了关联词“因为……所以……”。(板书)让我们来看看障碍有没有被攻破?(课件点击障碍图片,城堡显示部分)我们将掌声送给第一位勇士。(生依次指出图片错误:不应该吃太多的糖,在烈日下不应该穿黑色的衣服,不应该空着肚子喝牛奶,向日葵不应背对着太阳开放)

师:(课件点击障碍图片,魔幻城堡出现)我们用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攻破五道障碍,终于看到了真正的魔幻城堡。让我们继续乘坐智慧飞船出发。

点评: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者巧妙地将此次口语交际转化为乘坐智慧飞船遨游快乐科学岛的探险之旅,孩子们怎能不趣意盎然?攻破障碍的闯关挑战,孩子们既要仔细观察画面,又要调动已有经验,每说一条,障碍就被攻破一道,魔幻城堡的面貌也就愈发清晰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表达观点中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智慧飞碟,补充能量。

(课件出示飞船电量不足动画)师:飞船能量不足,这可怎么办啊?(课件出示录音:各位小科学家们,你们的科学知识就能为我补充能量,快把你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给你的队员们吧!)科学知识要成为能量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呢,一起来读读条件。(课件出示成为能量的条件)

生:成为能量的条件,一要是你们身边的科学,二是介绍的科学知识要让大家能听得清楚、明白。

师:想让你的科学知识成为飞船的能量吗?那就赶快交流你们的科学知识吧。(生交流搜集的科学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让我们来为飞船补充能量吧。瓦特小队。

生:我知道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因为……你们觉得我的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吗?

生:我觉得瓦特小队说的科学知识非常有道理,是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看电视的时候一定开着灯。

师:这条科学知识能为你的生活带来健康,你们听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生:这条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也要留心身边的科学。

师:我们看补充能量是否成功?(课件点击飞船的电池充电,画外音:能量补充,非常感谢。)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瓦特小队。谁来补充第二节能量?(小队代表说科学知识并生生互评补充,能量得到相应补充)

师:飞船终于补充了足够的能量,让我们起飞吧。(课件点击飞船起飞。)

点评:“通过讲述身边的科学知识为飞船补充能量”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情境创设。课堂也因此形成了活跃的交流氛围。每位队员都为飞船的再次起飞而努力,成为能量的要求为孩子们进行表达指引了方向,也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否成为能量要求其他同学评判,这又培养了注意倾听的习惯,提高了恰当评价的能力,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得到发扬。

五、实验室里,解说实验。

(课件出示科学家实验室)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科学家实验室,科学家将为我们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可是这位科学家的语言我们听不懂,他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忙介绍实验过程,你想帮助他吗?让我们先来看实验。(视频“瓶子吞鸡蛋”实验)

师:请大家先自己试着说说实验的过程,争取做好科学家的小助手。(生练说实验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活动;生活化;自主探索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温度,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达到一定的燃烧温度和助燃物,才会引起燃烧。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对于学龄前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对生活中的事物存在浓厚兴趣的时期,假如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对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孩子们总是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面对新奇的事物总忍不住问为什么?一般成人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将我们知道的答案告诉他们。慢慢的孩子们习惯了接受成人给予的知识,而失去了自己探索的兴趣。试想“蚂蚁是怎么搬家的?”你是想听一个故事还是想自己去看看呢?“番茄的生长过程”你是想看看图片还是自己动手种番茄呢?我想大家都想要自己动手做、用眼看,所以当面对科学问题时,利用生活化的方式,促使幼儿能够自主发现、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从科学教学的需求出发,引导幼儿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科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体验科学的内涵、捕捉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科学活动的参与性

陈鹤琴指出:主张儿童走进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把儿童直接感受的丰富经验与各个学科的术语结合起来,提升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比单纯的说教有意义的多。

在幼儿园里我们一般都会有自然角和种植区,那这里就成了观察常见动物和植物的地方了。在一次的点心活动中,小朋友们发现自己吃的圣女果有很多的籽,孩子们询问:老师这个可以种吗?于是和孩子们一起种了一些种子,因为当时的天气还比较凉,种子不太容易发芽,所以在上面盖了一层油纸。孩子们的问题又出来了:为什么要放油纸呢?于是他们发现温度会影响种子的发芽。一段时间后,小苗钻出来了,我们又一起进行了翻种。这一块小小的泥土地成了孩子们课后的乐园,每天只要一有空,他们就会来主动的观察,在@里,他们发现了蚯蚓、鼻涕虫,知道当番茄长高的时候用木棒撑着,一起感受着收货的喜悦。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去照顾果苗,如何让它们长的更好。这样的探索比拿着几张图片学习果实的成熟要更加有趣,更加的吸引他们。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也更加的浓厚。

二、科学材料的选择性

在材料选择上,肯定也需要适宜。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进行拓展,比起老师将材料送给孩子更有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其实对于3-6岁孩子来说,他们的兴趣点大多数来自生活。地上的一片叶子、一只小虫子都是他们的兴趣点。所以在提供在科学的材料,可以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

在春天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会有养蚕宝宝的习惯,曾经在小班、中班、大班都养和孩子们一起养过蚕宝宝,在小班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就是看看蚕宝宝每天有没有吃桑叶、能够照顾几条小的蚕宝宝,但是到了大班,孩子们的兴趣点完全的改变了,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蚕宝宝不吃其他的树叶,为什么要蜕皮、为什么飞蛾没有飞走?他们总是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想法。所以在材料选择上也需要选择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自发自主的参与科学的研究。

三、科学课堂的情景性

一般科学活动都是逻辑思维比较强,需要严谨的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操作。但是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反复的操作有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将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去,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科学活动《滚动的秘密》中,原本的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遇到光滑或者粗糙的材料会影响滚动的速度。在拿着很多的东西操作的过程中,等孩子们玩过一次两次后,他们就失去了兴趣,不太愿意再重复操作。在一次这个活动中,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情境,结合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电视《超级飞侠》,首先提供情境,超级飞侠们想邀请一些朋友一起参加他们的飞行,提出飞行的前提,这个朋友必须能够在跑道上跑起来,然后由超级飞侠带着飞起来。这个环节是让幼儿找出哪些东西是可以滚动的。第二环节是让幼儿了解飞机要起飞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而原来的起飞轨道要维修,让孩子们探索怎么样才能帮助超级飞侠进行起飞,让孩子们探索出粗糙和光滑的区别。有了这些情境的加入,小朋友的兴趣点一下子就提起来了,经过这个活动他们还研究了飞机的起飞、飞机的构造等等,自主开展了更多的科学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在幼儿园,家庭教育同样非常的重要。《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很多的家长都是种植的好手,我们要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为我们种植园地的开发和利用出谋划策。节假日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利用家里的花盆种一些蔬菜、花卉观察植物的变化,及时让孩子们了解天气变化等等都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途径。拒绝给予,让孩子们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科学的奥秘。

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包涵多种多样的科学。虽然幼儿的生活是极其琐碎,但只要教师加强对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认真记录、整理幼儿的言行,就能发现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所在,就能把握幼儿生活和科学的切入点,开展出生活化的科学活动。

作者简介:王春蓉(1986-)女,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 族:汉,职称:幼儿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第3篇

一、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个特定的阶段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对其科学素质以及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相同步发展,通过自然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创造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就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中呈现问题的原因

在对中师的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热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基础差 。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改变,相应的学校生源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都积极地要求进入高中,进入高等学府,导致中师学校学生的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低下。 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惰性强,学习习惯一般等问题。

2、学生重视程度下降 。 就自然科学学科而言,学生普遍认为都学了好多年了,而且感觉对自己的专业帮助不大,再怎么学也不过如此,因此,对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所有这些无疑为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应用人才,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心目中的主打课,文化课则是“小菜”。

3、教师的自身素质。中师学校的自然科学课教师往往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内容与基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联系甚少,即使懂得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因此,教师普遍与具体幼儿自然科学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另外,中师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再加之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课堂创新的热情,形成了教学惰性,教学形式化、程式化。呆板的教学过程鲜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最终得到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因而造成学生对自然科学课普遍淡漠,索然无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

4、自然科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所学课程可笼统地分为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三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如何分配尚没有严格定论。学前教育专业又是属于专门从事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教育类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从而忽视了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这样即使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了自然科学教学充分的课时,也有可能导致自然科学课被偏废的不良现象。然而,通过去幼儿园听课,我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孩子,当孩子问及一些书本上没有又看似“奇怪”的问题时,教师就搪塞应付,甚至忽视不答。此类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都要对自然科学等文化课程重新定位。

三、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认识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刚入校时思想松懈,自然科学作为中师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自然科学教师要用各种手段。比如,科学家的真实故事,魔术中的科学知识,生活的科学常识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自然科学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自然科学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的青年,特别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幼儿教师,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是参加工作最起码的要求。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自然科学教师除了继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认真、全面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研究等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借此来指导自然科学教学;二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深入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幼儿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求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学。

3、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其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目前,许多中师自然科学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而学生只是“储存知识”。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教材通通“喂”给学生,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同时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在应试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几分积极意义,但却并不能培养具有一定的学习技能人才。我们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应该给予学生。教师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利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和社会信息结合,将自然科学课的学习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下的自然科学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以三年制的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为例,自然科学教材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教材的体系编排完整,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幼师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教材与教学内容显得不太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偏低的特点,遵循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例如,在讲物理知识时举一些自然界现象解释,讲化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常识解释,讲数学知识时举一些生活的数学解释,讲生物知识时举一些动、植物故事等。

4、重新认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 正确的行为源于正确的认识。要端正和调整自然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态度,首先要明确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是人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规定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而较高科学素质的取得依赖于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因此,自然科学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然明确了自然科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那么学校、教师和学生就应该给自然科学教学重新定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学人才的需求。

5、自然科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 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学生对自然科学的需求各有取舍,所以,要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使自然科学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业为导火线,把自然科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老师可选择自然科学读物或科学家传记供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扩大了课外阅读量,体会自然科学的美,受到情感的冲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中师职业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意义重大,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应端正态度,根除落后的观念;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提高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质量,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岗位能力,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人才。总之,中师自然科学课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1.刚入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事幼儿园工作的一线教师,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四种类型培养模式,包括初中三年中专、初中五年大专、高中三年大专,高中四年本科。这些学生入学时就存在自然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见下表。

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前教学专业的学校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开设了一些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概论》。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些课程的课堂上都不听,有的呼呼大睡,有的玩手机,有的做其他的作业。通过走访学前教育系任课教师,担任和科学类课程相关的老师普遍幸福感低下,上课没有人听。

3.临毕业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论坛上,中华女子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令人震惊:在受访的484名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中,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仅为2.3%和3.2%。

对于高中三年大专和高中四年本科学前教育系的学生来说,临毕业时,其仍然存在严重的科学知识误区。例如:不知道“纳米”是什么;认为光速比声速快;认为电子比原子小。通过私下访谈,大部分本科大四和专科大三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有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科学领域教学的,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对于基础更薄弱的初中生情况更糟。可见目前这些“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难以承担幼儿科学教育之重任。

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出身原因

高中生大部分是文科生,高中时就是因为文科优于理科才会选择学文科,初中生情况更严重。在决定报考学前教育时,就是想逃避学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之类“难学”的课程,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不用学这些课程。因此,学生进校以后对于理科课程的“有用性”存在疑问。另外,只有弹、唱、跳、画等艺术类课程内容的印象深植于学生心中,更促使他们淡化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学制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专业采用的是“3+2”的学制,即首先高中毕业通过三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教育专业,进行两年的学习与教学实习,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这样学制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是社会所需要的“T”型人才。“―”表明幼儿教师不仅具有社会文化基础知识,更具有物理、化学、生物 、天文、科技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可见国外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是靠前三年的课程学习积累。目前我国培养模式与国外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从高中招收的大部分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进行三年的专科或者四年的本科学习。在此学习期间,这些准幼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因为他们的时间更多地花在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也就是前面所说的“T”型人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3.课程原因

自然科学类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来说,本来就以枯燥、难学、无用等名词出现,如果还采用过去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务必使学生越来越对科学课提起不了学习的内驱力。目前学校在开设这些课程时大部分还是采用这种模式,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上面分析的主客观原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1.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状态。同时科学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在幼儿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学习兴趣的启蒙教育。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缺乏科学学习兴趣的老师能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协调和配合。一是学生群体内部寻找管理员利用自媒体手段,在QQ群、微信群里建立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和科学有关的趣味文章及幼儿学习科学知识重要性之类的文章。二是教师群体内部寻找教坛新星把课堂教学趣味化、生动化、形象化,消除学生对科学类知识学习的传统印象。三是校方经常邀请校内外科学类专业的专家学者开设科普讲座,团委积极举办科技文化节,学前教育系进行科技竞赛等。这样通过三方努力科学兴趣的培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2.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科学探究能力,主动科学探究能力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即“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及“艺术性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探究本能的满足需要在科学领域落实和实现。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进行科学探究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所以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这是学前教育专业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幼儿教师必须教会幼儿面对问题时要学会问为什么,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教会幼儿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兴趣一起同样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探究素养”。科学知识懂得再多,没有探究品质和能力,幼儿教师也是不能胜任幼儿科学教育重任的。“探究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多方的协调和配合,一是校方把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便学生观察、学习;二是教师增加科学学习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在各级各类实验室进行,如果有些无法实现也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三是校方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同时做好科学类实训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03-15.

[2]钟晓.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03-30.

幼儿自然科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然科学;有效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国家对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只拥有高超专业技术的职业人才,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掌握高超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因此,提高中职文化课教学,成为改革中职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中职自然科学所讲述的多是理科方面的知识,而中职学生的理科基础本来就差,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中职自然科学教学都缺乏兴趣,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教师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

中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在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加注重的都是技能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以中职学前幼师专业为例,这个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自然科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看起来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发展的联系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并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

二、提高中职自然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正视自然科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他们对于文化课的学习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学不好自然科学知识,对学习文化知识存在一种厌倦的心理,这种错误认识,极大地阻碍了中职自然科学的教学。因此,要想提高自然科学的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让中职学生正视自然科学学习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了电路的简单连接这一课时后,学生可以掌握电路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渗透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学习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此外,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才有可能认真地学习中职自然科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日益凸显,这种教学的转变不论是在普通中学还是在中职院校里,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不应只从教师方面下手,还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而不是时时刻刻都等着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一点点分解,传递给学生。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始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有趣的教学情景或者是让学生自主在课下尝试一些小的实验,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究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在教材上有一个教学活动是《自制平衡玩具》,这个活动富有趣味性,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前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也不大,学生经过了一次尝试之后,感觉物理学习的难度不大,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之后,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

(三)教师要学会提升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高。在课堂上教学观念传统,不能正确地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学生必然也不能很好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会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师虽然承担着传递知识的责任,但是他们一样也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才不至于落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给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虽然比较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学不好自然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正视中职文化课教学,积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中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苏莉君.现状与对策:提高职业中专物理教学质量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2]姜桂荣.让物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