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机材料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1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经营效益;问题;措施
面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环境,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扩大自身的战略投资范围。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会加大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改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状况,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这些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各项医疗改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结合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某些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财务工作效率,也影响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这些医疗机构的全面发展。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给整个机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1)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意识,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强,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影响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计划制定;
(2)财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无法发挥岗位的职能作用,导致整个工作环境缺少融洽的工作氛围,加大了工作失误发生的几率。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着自身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当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一定的问题时,也会增加更多的市场风险,不利于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3)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专业设备,需要通过财务管理部门采取相关的措施去购置。但是,财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措施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购买过程中账目的记载混乱,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支出;(4)内部控制对于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可靠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会为财务管理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滋生了的行为。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
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的资金流动数额较大,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发挥更多的职能作用,提升整个部门的管理水平,保证机构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够丰富,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方便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此形势影响下,医疗机构财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工作效率。某些医疗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信息化知识的匮乏,导致财务管理计划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阻碍了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的不彻底,也会影响自身的社会评价,不利于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当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效率较低时,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也会相应地降低,无法满足医疗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逐渐成为了衡量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参考标准之一,影响着这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突出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前形势下,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不突出,导致财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着机构内部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部门在所有部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偏低,影响了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在面对具体的财务问题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能否对自己的岗位特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后期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重要的发展基础,财务管理在具体的应用中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了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从业者专业能力偏低,不仅影响着会计制度的应用效果,也会打乱医疗卫生机构既有的工作计划。因此,突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地调整自身的战略部署。
(四)资产管理不到位
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重要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及无形资管的科学管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在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对于这些设备未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及购买成本缺乏必要地比较,财务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较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种盲目性的举措,不仅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成本支出,也影响了相关医疗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对常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昂贵医疗设备提前报废,降低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利润。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客观地体现了会计制度影响下财务人员整体的管理水平。资产管理不到位,不利于资产收支平衡,影响着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部署。
二、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基本的预算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应该结合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这些机构未来的经济效益增加做出详细地分析,保证相关财务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通过预算编制的方法,对医疗卫生机构不同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深入地研究。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对本单位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必要地监督,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将会不断地增强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为财务管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医疗卫生机构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着一定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风险性较大的医疗项目及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等,都会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增加医疗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的。当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某些大型的医疗投资项目时,可以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中构建合理的参考模型,模拟出医疗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期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
作为现代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质量的加强,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实施内部控制,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充分地发挥实际的作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误。这些不利的方面都会影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提高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加强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这些机构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从业者的岗位责任意识也会得到一定地增强,间接地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竞争力。
三、结束语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医疗方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消除相关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快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步伐。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做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对于这些医疗机构未来更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雨.新财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文新莉.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3]陈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
摘要:从以往研究看,仅从区别和联系或边界和融合性方面探讨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需要从视角上创新。本文在分析会计学与财务学差异性和关联性基础上,引入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会计学与财务学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由此展开会计学与财务学共生关系现状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共生发展对策。
关键词:会计学;财务学;差异;关联性;共生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学作为独立学科已成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会计学与财务学作为平行学科观点也得到认可。然而财务学在我国并不是很重视,财务学(我国又叫财务管理学)的名称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也不像会计学具有专业学术期刊。究其原因,人们对会计学与财务学之间的关系似乎仍然模糊不清,导致了我国的财务学发展远远落后于会计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在20 世纪8 0 年代开始就展开关于会计学与财务学间的关系研究。黄寿较早认为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有着不同性质和作用,财务工作是“理财”,而会计工作是“算账”。
乔元芳(19 9 8 )在支持财务与会计并列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财务与会计在其对象方面的差异性。余金树(19 9 9 )较早从会计与财务的本质、历史背景、工作业务和目标解释其联系。毕业论文罗帮清(2000)认为财务与会计之间区别、联系、交叉和配合的关系。还有学者从中西方经济、文化、观念差异性分析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王远湘,2004;张妙凌,2005等)。 从本质上说,财务是管理资金的活动,会计是对财务活动的反映和记录,两者之间除了业务上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之外,是相互独立的。李心合(2008 )从历史演进、职能、逻辑差异和关联机制等方面重新解读了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差异性分析
(一) 从产生历史条件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会计活动源远流长,据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考证,会计行为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有十至二三十万年。但会计学产生于15世纪商品经济发达的意大利,其标志是系统介绍了复式簿记基本原理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面世。财务活动的产生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货币的产生为条件的,距今不过五、六千年的历史财务的产生来源于私有观念的形成,并与资源稀缺相伴随。显然,财务学也不像会计学那样古老,直到19世纪末股份制出现才产生,是以美国格林18 9 2年撰写的《公司财务学》的问世为其标志。虽然财务学的产生比起现代会计学的产生晚了几个世纪,但自财务学产生以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
(二) 从发展路径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从学科性质上看,会计学学科性质曾有人认为隶属于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20世纪9 0 年代,我国在指定学校设置专业目录上,将会计学列为管理类学科的二级学科。尽管对此提出了很多质疑,但会计学隶属于管理学得到认可。相比之下,财务学的性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财务管理在专业目录隶属于管理学,随之财务学也被认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然而,财务学源于资源稀缺性,注重资本配置效率问题,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包括财务经济学。因此,从逻辑一贯性立场看,财务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发展趋势看,会计是一种国际化商业语言,会计的标准也逐渐趋于国际化,这使得会计学的研究可以选择普世主义的或趋同的模式。但财务学有所不同。财务学作为一种实体性的管理活动,深受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文化的影响。跨文化的财务研究表明,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管理方式也会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差异。我国将制度、文化等方面作为财务学内生变量因素进行研究,形成我国特色制度财务学,就是很好的印证。
(三) 从理论体系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会计学与财务学诚然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使得两者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核心问题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点。从研究对象看,会计学已有向大会计学发展的趋势,对其研究对象必然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资金运动仍为主流观点;而财务学发端于资本市场,对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因而其对象是资本。从研究内容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学是以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为主要基础不断向其他会计领域拓展;财务学是探索资本运营规律,追求资本效率,总结资本运营观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财务管理学,还包括研究资本筹措和投放及其配置效率的计量问题的财务经济学。
从研究目标看,会计学一直以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为目标不断进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设;财务学源于资源稀缺性,必然以实现稀缺资源优化配置为己任。从实践基础看,会计学是对企业这个微观层面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核算与监督,而财务学既要关注企业自身融资问题,又要考虑资本市场宏观政策。从假设基础看,任何学科都是建构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学是以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为研究限定时间和空间范围,而经理与股东目标函数一致性假设、债权人利益得到完全保护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社会成本为零假设是财务学的假设基础,尽管这些假设远离“现实世界”并已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严厉批评。从核心问题上看,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一直是会计学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会计如果无力可靠地确认和计量这些对象,它就不会对其记录和报告,也就达不到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目的。财务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创造,其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价值最大化,现代财务学理论和实务的具体形态已是价值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和转变过程中的价值创造。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关联性分析
(一) 价值成为会计学与财务学的纽带
从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财务与会计两者的共同特征都在于对资金运动背后的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只不过会计更为明确的职能在于以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手段反映这个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而财务是直接对现金流转形式及其价值的管理。从现代实务看,财政部2007年了39 项企业会计准则和 48 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突出特征是公允价值的引入。现值一直是财务学的核心概念,现实中财务价值创造与价值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基于“现值”的计量。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就是基于价值的现值会计计量。由此可见,
--> 财务上的“价值”与现实中会计界定的“价值”已无限逼近或相等。
(二) 资本市场促进会计学和财务学发展与完善
资本市场的出现与繁荣和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发展密不可分。资本市场出现以后,企业与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资本的种类繁多,资本的价格波动剧烈,剩余索取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时与资本运营有关的财务学知识与技术变得必不可少了,而且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资本的流动性增强,以人力资本为首的其他要素资本逐渐有了发言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变得复杂了,对资本结构、财务治理、控制权等财务问题研究变得重要起来。资本市场提供的广阔空间和提出的关于管理和信息方面的需求,使会计的作用和效果得以被广泛认知,同时和资本市场完成了会计由簿记向现代会计的转变,并开辟了许多新的子学科和领域,资本市场对监管的需求促进了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使会计宏观管理的职能得到强化。
会计学与财务学关系的新诠释
(一)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共生关系分析
共生理论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体系中。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社会、人文、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借鉴和使用了共生理论。其实,会计学与财务学两者之间也是一种共生关系。共生形成的条件为:必须具有在时间和空间联系的独立共生单元,还需要为共生单元形成共生关系提供接触机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物质、能量或信息联系,这种关系表现在共生单元按照某种方式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共生单元的同伴选择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的,共生关系的形成是逐渐相互认识和识别的,也会随着环境和时间变化而发生演化。会计学与财务学是有着不同发展路径和不同理论的学科,因而是相互独立的共生单元,资本市场成为会计学与财务学相互交换信息的共生面,而它们的共生关系是在资本市场逐渐认识和识别的,因而会计学与财务学是共生关系。
(二)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共生现状分析
自然界共生有“偏害共生”、“偏利共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互惠共生”等多种类型。如袁纯清(19 9 8 )所认为的,共同进化、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共生单元之间的协同与合作,能使彼此间在经历中可以进化到更高层次的状态。会计学与财务学是相互依赖与合作关系的状态,因而最好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然而从会计学和财务学发展现状看(见图1),它们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会计学发展要比财务学的发展完善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财务需要会计提供信息进行资本运行,本身不能脱离会计而存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公司会计与公司财务得以发展与完善,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政府相关的会计与财务由此而产生,这些方面会计学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与财务学有相似的路径。20世纪中叶,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碳会计应运而生,丰富了会计学领域的发展。然而,财务学至今仍然远离生态中心主义,相关的环境财务问题,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
从行为角度看,行为财务不管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为财务成为现代财务学里的显学;行为会计为会计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很难断言行为会计已经从传统会计中独立出来。从教育角度看,会计学在教育方面取得丰富成果。自从19 9 8 年教育部明确设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国内高校纷纷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为时尚,然而财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区别,发展空间可想而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会计学与财务学发展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不利于两者和谐发展,也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只有“互惠共生”模式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计学要加强行为会计研究。现行财务学模式侧重于经济活动,缺乏对环境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资本的相关资本运作,忽视了环境自身的物质补偿过程和从环境中取得资源或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引致的对环境的补偿责任,导致财务风险加大。因此,财务学应该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的财务模式发展。同时,财务学应加强理论框架建设和教育方面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玮,卢兴杰,杨丹.实验研究下的行为财务会计综述[j].会计研究,2011(5)
2.李心合.重新解读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 (11)
3.李国运.论资本市场与会计的演化关系[j].会计研究,2007(5)
4.成小云.简评“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轮”[j].会计研究,2011(7)
关键词: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无损检测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过程相对复杂,其中不仅包括化学反应,同时还有物理变化,各种因素还会对材料的成型造成很大影响。诸多工艺参数若出现任何差异都会导致材料构件的成型出现问题,使得构件的质量和力学性能受到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质量的离散型需要通过无损检测对产品的内部质量进行鉴定,从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无损检测概述
针对先进的航空用复合材料,常规的物理检测法和机械检测法都无法满足检验精度的需求,无法对复合材料中的细微内部缺陷进行良好的检测识别。破坏性实验检测法虽然能对材料进行很好的检测,但并不适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针对航空用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可以选择无损检测技术。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的常见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及涡流检测技术等。
二、常见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超声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在超声检测法这一大类中,还包括多种检测具体的检测方式,主要有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共振法以及阻抗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各自有不同的特征,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结构的不同进行选择。针对结构简单、且曲率较小的复合材料构件,可选择水浸式反射板法进行检测;针对复杂结件,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选择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而对一些大型的复合材料构件,可以选用水喷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工作。由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行,其复合材料构件往往属于薄形结构,且在多层结构复合材料构件中,声波会有很强的衰减作用,这会加大超声检测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难度,因此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中需要进行全面细致地考虑,最终选择事宜的检测方法。
(二)射线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检测技术,主要用来检测先进复合材料当中的孔隙,或者是检测复合材料中的杂质问题。而且,射线检测技术还能检测出材料表面的垂直裂纹,这种检测方式在裂纹的检测中有灵敏度高及可靠性强的特点。而在复合材料的树脂聚集和新纤维聚集检测方面,射线检测技术也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在小厚度复合材料的铺层中,往往会出现纤维弯曲的情况,对于这种缺陷问题,使用射线检测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射线检测技术对于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分层缺陷,则存在一定的检测困难。此外,对于材料表面的平行裂纹检测,射线检测技术的敏感度会有所降低。在整个射线检测技术的大类中,胶片射线照相技术是最常见,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胶片射线照相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且其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逐渐得到完善。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也得到日益得到完善,促进了射线检测在航空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推广。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是通过图像增强器将穿透材料后的射线信息进行转换,然后将其转换成图像信息,将这种可视图像再输入计算机当中,使其转换为数字图像,数字图像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材料的内部缺陷性质以及缺陷所在的位置。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优势明显,改变了以往传统检测技术,需要进行胶片暗室处理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在成像质量方面却与传统胶片而言不遑多让,降低了检测的成本,具有经济实用的特性。因此,这种检测技术通常被用作复合材料产品的在线检测当中,能够对配线上的工作进行实时检测。
(三)涡流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涡流检测技术,是将涡流探头中的线圈进行交变电流通电操作,使得线圈附近的检测试样能产生一定的涡流。通过涡流的变化来对材料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这种涡流能产生一种交变反磁场,能影响线圈的磁场,并对流经线圈中的电流造成影响,因此当线圈上的电压恒定时,若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这时若对线圈的阻抗变化进行测量,就能对复合材料试样内部的缺陷信息进行分析。不过,涡流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容易受到限制,一般仅适用用于导电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对GFRP以及KFRP材料的检测不适宜。利用涡流检测技术对CFRP当中的纤维含量及存在的缺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此外,涡流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以及与金属粘接结构当中的金属材料变形问题,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结语
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缺陷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复合材料的先进性以及其质量的离散性,在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从而对结构件的质量造成影响。开展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并且设定无损检测标准,有利于改变材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从而保证材料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铁路建设;甲供材料;会计;税务问题
我国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以下简称铁道部)为保证最终的铁路工程质量,并且有效控制工程资金投入,要求在进行铁路建设时,即使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中包含了甲供材料价款,也一定要由建设单位招标采购。但是由于国家现在对于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缺乏相关规定,从而造成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模式下施工企业的营业税金的计算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甲供材料”怎样进行税金计算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甲供材料如何采取会计处理方法的问题,我们可以就一个案例进行分析。铁道部批准某新建铁路项目总概算为600亿元,其中甲供材料费用大约50亿元,由10家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承建。每类甲供材料一般都是一次招标、分次购进、按月结算。如某月甲供材料供应商向建设单位结算价款1000万元,建设单位的会计处理非常明确:
借:工程物资 1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0万元
但建设单位将甲供材料提供给施工企业时,实务中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1.建设单位直接计入建设成本
借:在建工程--建筑安装 1000万元 贷:工程物资1000万元
采用这种会计处理的理由是:建设单位认为,自己所购买的材料提供给施工单位使用,并使用在自己的工程,所以在材料发出时就应计入工程成本。
2.建设单位作为支付(或扣除)施工单位价款
借:预付账款—XX施工单位 1000万元 (或:应付账款-- XX施工单位 10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1000万元
采用这种会计处理的理由是:建设单位认为,自己是以实物的形式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价款,或者认为,施工总承包合同中已经包含甲供材料价款,自己只是为了卡控质量而替施工单位购买材料,就应该扣除施工单位的工程价款。
对于甲供材料的会计处理,我国相关法规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务会计处理时,有些企业会采用第一种方法,有些也会采取第二种,所以,只要可以为第三方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这些方法都是能够使用的。但根据铁道部规定,铁路建设中甲供材料没有直接列支渠道,应通过验工计价方式计人工程成本。因此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时,总承包价款包含了甲供材料款,建设单位根据工程进度以验工计价方式将甲供材料逐渐计入工程成本。综上所述,铁路建设单位一般应采取第二种方式核算。
二、甲供材料营业税征收的规定
我国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16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部分第13条规定,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但各省(市)为了省事或者为了杜绝甲供材料漏税的现象,没有一个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列举出具体名单。因此无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如何结算,甲供材料都被划入施工单位的营业额征税范围。
三、甲供材料发票开具及使用的问题
我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5号)第二十六条规定, 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所以,在包含甲供材料的建设项目中,施工企业不得开具未发生实际经营业务甲供材料的发票,只允许开具实际营业额的建安发票。针对以上这些,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执行合同备案制度以及项目登记制度,而且在纳税时,必须要求建设单位出具甲供材料的相关证明,在税务人员核实确认以后才开具相应金额的发票,并按总价纳税。
从上述规定来看,采用第一种核算方法时,施工单位按照扣除甲供材料费用后的价款出具发票。采用第二种核算方法时,施工单位应按照包含甲供材料费用在内的价款出具发票。但无论那种核算方法,施工单位都应按照总承包价缴纳营业税,要想不重复缴纳甲供材料营业税,就要依据财税[2003]16号第三部分第13条规定与省级地税局沟通协调。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还有一个问题。由于甲供材料是建设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购买,发票上的客户名称肯定是建设单位名称,而且在建设单位入账,施工单位无法取得发票等原始资料,进入成本的依据就看似不足。其实原《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新的《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初稿)》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无法取得合法凭证,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业务支出真实且取得收入方相关收入已入账的,可予以税前扣除。因此,施工单位从建设单位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购买甲供材料的合同、发票、银行付款证明复印件也应视为合法有效的凭证。
参考文献:
[1]张莉平:铁路建设单位甲供材料的会计与税金计算[J].河南科技:上半月,2009,12(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