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职业教育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是中专落榜者,本来学习兴趣不高,目的不明确,来到学校后,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不顺等因素都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变化,这群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16、17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变化大,寄宿在校,如果家长和教师不及时发现,进行有效疏导,个别性格极端学生遇到问题容易想不开而导致严重的问题,产生不良后果。近期对学校一年来80余例心理咨询个案中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并归结为以下6种常见的,典型的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本文试着从心理咨询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学习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
学习问题是指和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大部分卫校学生都是在中专中名落孙山,在初中阶段就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的认知水平低等问题,进入卫校后,突然学习专业知识,本身基础不牢的他们更是学习存在困难。如小兰,17岁,中护二年级学生,经班上心理委员推选前来咨询,其症表现是:学不进去,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的状态,常常逃学,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在乎老师对他的批评。一上课就头痛,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生活。此处,常见的学习问题还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等,并伴有焦虑、逃避、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不良情绪。
2.情绪感情问题及症状表现
情绪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咨询中学生常见的感情问题反应不一,情绪体验程度也均不相同。小丽,16岁,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中职一年级学生,主动求助。其症表现是:周未不想回家,因为回家后妈妈就会向她诉说爸爸的不是,每次回父母都会吵架甚至打架,夫妻关系冷漠,小丽倾诉自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无端地发脾气,事后又极为后悔,开心起来又异常兴奋,搞得周围的人难以理解,自己也感到十分痛苦。大多数中职生情感表现为情绪自控能力比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常伴有焦虑、抑郁、愤怒、恐惧、羞怯等不同程度的情绪情感体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3.个性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
个性是个体变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因为中职生个性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个性心理主要问题表现为大多数中职生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曾受到过伤害,存在着敌对、依赖、孤独、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这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交谈,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莫名其妙地封闭自己,性格敏感、多疑、易怒,情感表现冷漠,对同学怀有戒心和敌意等不良表现。
4.自我意识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意识。我们发现在咨询中,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表现在:看不清自己的现状,不了解自己的特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类学生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看到的事歧视的眼光,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于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做事犹豫不决,自我评价过低,自卑自贱心理严重或自我中心意识过强。
5.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
中职卫校学生主要是住校,人际交往的范围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咨询中中职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代沟问题、沟通困难问题、友谊受挫问题、异往问题、师生关系不良问题及网上人际交往问题等。问题出现后,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喜欢在网上寻找陌生网友诉说,网上毕竟是虚构的,在现实中,她们又常常莫名其妙地会感到世态炎凉,没有可以信任,有失意感、空虚感。
6.性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形成的变化和第二性特征的迅速发育,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加上环境原因,使性问题不断地被“压抑”,学生内心躁动不安,又没有其他的途径发泄,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如问题、性冲动、性焦虑、、同性及异往密切等问题。
当然,在个案咨询中还遇到不少中职生的行为偏差问题,如吸烟、喝酒、网瘾、与校外已婚人士密切交往等行为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细心去观察、引导。
二、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但有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其中,学生的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明显,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学校的不和谐人际关系等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文化,不良的社会坏境、社会风气和生活坏境以及来自家庭结构(单亲家庭尤为关注)、家庭坏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中的重大事件等也深深影响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当然中职生自身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学生的人格特点)也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后期,他们心理发展错综复杂,经历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他们追求的心理目标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的矛盾,如他们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故而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意愿常常背道而驰。
三、加强中职卫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面对中职卫校学生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成长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课题,具体而言:
1.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机制
中职学校负担着为社会培养普通劳动的任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各个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现代学校管理日趋人性化、个体化的发展潮流,心理咨询工作与其发展相吻合,是最直接的体现,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是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一是班级配备心理委员。定期向学校心理咨室反映班上同学心理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心理咨询师应主动约谈有异常心理倾向的学生。二是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咨询室的同时,定期开展调查,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开设沙龙活动,为中职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从而更好地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素质
学校要配置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教育队伍,规范对心理咨询教师的要求和培养,定期组织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进修学习,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由心理咨询师牵头组织“学习沙龙”、“学生情感沙龙”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有地方可以释放。开展以认识自我、体验学习、人际交往等价值观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团体咨询(辅导)活动。可不定期的开展专题讲座,发挥学生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如何交友的”、“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教育与早恋问题”、“树立积极的心态”等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同时,还要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学边缘知识的学习,做一个整体素质高的教师。
3.多管齐下重视个别咨询
学校可以设置网络信箱、校园网心理板快、开设热线电话等形式为不同问题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逐渐唤醒学生的自信,客观积极地面对现实,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最终成长为积极、自信、负责、和具有强烈道德感的人。
4.完善学校与家庭联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充分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学生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与家长定期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心理变化,并督促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建立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是为了不教,但是不教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走上心理健康之路,中职学生心理变化快,影响因素众多,在现有的疏导环境下,我们更要思考的是要引导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发展自我,协调自我,为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世民,韩凤娟,李斌. 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教育探索. 2006(05)
[2] 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奚.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 2006(02)
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83-02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把健康信托给医生,那么我们就是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了他们。”[1]可见,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岗位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教师压力不断增加,教师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关注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中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提出心理护理的相关建议,为中职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中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27份,回收率为85.4%,其中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为88.1%。样本的平均年龄为41.6岁;男性141人(30.2%),女性235人(69.8%)。
2.研究工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量表共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10个测量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量表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3.研究方法。本研究问卷施测为研究者亲自到各中职学校教师办公室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随后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和描述性统计、T检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职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将中职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与全国常模相比,中职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及焦虑症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余无显著差异(见表1)。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中职学校普遍面临招生难的问题,中职学校入学门槛降低,只要学生愿意来,不管成绩好坏,学校“全盘接受”,这使得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降低。中职教师整日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加之工作量多,工作难度大,教学改革任务重等现状[2],不少教师出现疲劳、头晕、背痛等躯体化症状。此外,广西中职教师的抑郁、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当前中职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尽管如此,社会、家长还寄予厚望,这使得中职教师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看到教育无果时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从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对于部分中职教师,他们对教育工作抱有极大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追求完美,当教育效果不佳时易感到自责、苦闷,明知不必太严格要求,追求完美,却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强迫心理。
2.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将不同性别、学历、职务、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的教师各因子得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敌对因子中,女性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教师(p
三、中职学校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1.外部因素。影响中职教师心理问题的外部原因有职业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教师职业是高压力、高情绪劳动的职业,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心理健康报告中显示,超过80%的教师表示压力较大。这些压力包括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评职称压力、家庭压力等。一方面,中职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是非判断能力差,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多,无论是思想品质教育、养成教育还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技能的训练等都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使得教师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现行的中职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奖惩体系不够完善,考核、评比日益增多,教师疲于应付,难以适从,从而产生不良心理。
此外,教育是重要的国民事业,社会、家长对教师都赋予期望,无形中增加了中职教师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外界普遍认为,教育好学生就是教师的本职和责任,也是评价教师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是有关教育部门还是学校管理者,都要求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和超常的工作付出,以满足社会、家长期望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但学校重视教师的工作质量时,却忽视了教师的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社会的责任时,却忽略了教师对自身的责任;倡导教师的牺牲精神时,却忽略了教师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因此,为满足社会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期望而忽视了对教师应有的满足成为中职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
2.内部因素。大部分中职教师接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学习成绩优异,自我要求高,自尊心较强,自我价值高,面对工作中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常常难以接受和适应。受传统“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念影响,面对挑衅教师的个别学生,部分教师也难以处理。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调节能力,这些都可能导致中职教师教学效能感降低,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躯体化症状。
四、中职学校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及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属于一个较为封闭,并且缺少一定关注与支持的社会群体组织。因此,学校内部的监管机构乃至整个校区形成教师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地稳定且促进每一名教师心理的和谐与健康。国外组建的“教师中心”以及“工作组”值得我们借鉴。国外权威的研究中心经过调查发现,校级领导组织的帮助与全力支持在整个教师的支持系统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校长的时刻关心或管理可有效地减缓教师压力,使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降低[5]。
2.积极有效开展教师心理咨询。现阶段,学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主要是面对学生开放,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教育有关条例,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应积极纳入校级重点工作中。部分经济条件不错的中职学校除配备安静舒适的心理咨询室外,还可专聘有关心理专家,使中职教师能有机会与心理专家交流或倾诉,排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进一步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3.社会各界的支持。将尊师重教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一是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相关法律及教育政策,积极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政府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经费,进一步改善中职教师的薪资水平和生活环境。二是学生家长应理解和尊重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沟通,切不可将孩子身上的不良言行都直接归咎于教师工作的失败,这是对教师工作的不尊重,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家长应与学校、教师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管理和监督学生。三是社会外界应积极调整其对中职教师的过度期待和要求,应理解中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客观评价中职教师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6]。
4.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界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扮演的角色也逐渐多元,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兄长甚至父母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还要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教育理想,加强师德修养。此外,提高心理健康的防护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合理应对职业压力,积极排遣不良情绪,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应对不断的职业挑战。
总之,中职教师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中职学校主管部门或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营造出有益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中职教师需要学会自我关怀和克服不良情绪,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与朋友和同事建立和谐友好的合作关系,提高自身价值和幸福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使中职教育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光明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暴龙.如何解决中职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4).
[2]李宁萍.浅析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3]陈迪辉.高职院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8).
[4]姜贵红.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5).
[关键词]中医;美容;班主任;管理对策
中职学校中医美容专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当然,随着中医美容的进一步临床化与市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日渐凸显。然而,结合现阶段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从整体上面临着生源素质水平下降等多方面问题,由此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构成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对专业教学成效的实现构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对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策略,以此来提升自身班级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促进专业教学的有效发展。
1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生源质量整体偏差
由于招生门槛较低以及教学定位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表现不足,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点: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且总体较差,就学生入学成绩来看,大多数由于成绩不够理想而选择接受中职教育。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欠佳,不少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三观”认知且缺乏一定的集体及社会责任感。③学习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动力不足。④厌学情绪较为明显。这种厌学情绪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对于学习缺乏重要性及必要性认知的同时,学习毅力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对未来就业压力及专业前景担忧而做出的消极反应,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业方面存在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不良思想,对于今后的就业也是一片茫然。
1.2社会认知对于专业的认知存在偏差
包括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认知,对于该专业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存在认知的偏差,比如会认为学习该专业今后都只是到美容会所当小工,有的甚至还会认为该专业学习今后所参加的工作也是不正当的。外界的认知偏差也会间接对班主任工作构成阻碍。
2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与美容专业班主任管理的对策
2.1把握心理以诚待人
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交往最为频繁。对此,班主任不仅要有良好的品格、学识以及习惯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及成长的同时,还需要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内心心灵,以此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否则,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会举步维艰。相对应来讲,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将自己作为班级当中的一份子,诚心实意地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与沟通。这样,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才能够无话不谈,学生也才能够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由此,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以及学习过程当中动机、方法、情绪等等。可以说,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够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指导与帮助。当然,在涉及原则问题上,班主任要基于原则立场给予学生明确的指正与引导,要做到外柔内刚,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与班主任的亲密,又能够在相关原则问题处理上感受到班主任的权威。而这也正是班主任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个人魅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2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管理
2.2.1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具备职业道德与法制相关知识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职业素养是决定学生今后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法制素养则是决定学生今后社会社会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对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适当增加职业德育与法制教育,贯穿对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的教育,结合实际基本素质类课程共同服务于专业发展,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2.2.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引导要借助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力量来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引导,着重于学生“四个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具体来讲,班主任应积极联合学校及社会的相关部分来定期开展中医美容技能操作大赛或者是岗前培训等。另外,还可以请有关专家来校开办讲座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实践、创造、就业以及创业的能力。
3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结合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与美容专业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在学习及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来看,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及成长过程当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形成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则是学生的心理认知发生了偏差。本文选取学校适应不良型心理问题和抑郁型心理问题这两种较为常见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3.1学校适应不良型心理问题
就学校适应不良型心理问题来讲,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对于学校环境的严重不适应,跟不上班级的学习及日常生活节奏,由此在情绪上表现为焦虑、厌烦等。在行为上,表现为能力抑制(表现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且记忆力低下等)、社会性退缩(表现为与他人的交往较少且不愿意参加活动等)以及品行紊乱(表现为逃学、斗殴以及离家出走等)。针对具有该类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要给予每位学生足够的爱与关心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对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参观,向学生指明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现阶段学校生活的新角色及其所承担的新责任与新义务。
3.2抑郁型心理问题
总体上来讲,该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焦虑、苦闷甚至睡眠障碍等。这种心理问题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危害将会构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越来越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精力衰退、悲观失望等,对于学习及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对此,班主任应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加强对每位学生的观察与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解决。另外,还可以建立班主任信箱,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咨询等。总体来讲,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与美容专业班主任应不断丰富与创新班级管理的对策,以此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以及健康的成长,最终为我国中医美容行业培养与输送更多全面型、优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巨智超.浅谈对中职学校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9):14.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
一、中职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与恐惧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中职生择业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中职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中职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中职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中职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代中职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自卑心理。自卑是中职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卑的中职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做个人职业规划,按照自身的专业和特长进行职业探索和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鼓励中职生在平时和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提前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调整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的过程;是为走向社会、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准备的过程;是建立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
适当的职业课程规划就在于它能真正激发和调动中职生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使他们能主动根据社会需求打好基础,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积蓄自信的资本。在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学生要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置节点——阶段性目标,制订具体、务实、针对性强的措施,并为之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2.将“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综合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和就业指导观念解决毕业生求职期间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障碍。学校应开展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接受个人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中职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走出心理困境。让中职生设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只有让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毕业生应全面的评价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冷静分析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找出自己的差距,适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3.开展就业技巧指导。针对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就业指导课上,对就业形势、过程、技巧进行讲解分析,有条件还可以开展模拟招聘,使毕业生充分体会和了解就业的方式和基本过程。为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获得就业机会,中职生要积极主动接受就业培训。在参加就业培训过程中,中职生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就业政策,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盲目现象。
4.开展创业教育。中职生创业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业欲望,使学生勇于创业、乐于创业。毕业后进行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为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中职开展创业教育的定位本就不只是狭义的创业培训,不仅仅锁定为毕业后就创建自己的公司。创业是一个宏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职业发展的精神趋向,可以是人生大跨度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急功近利,妄想一夜暴富的捷径。
不能狭隘地看待创业教育的功用,它不仅仅针对极个别最终投资创业的中职生,而是对全体学生都大有裨益。一个人具备了承担起创业重担的素质,就更能在就业岗位上一展身手,大有作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并行不悖,其目标都是要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
关键词:情绪;豁达;幽默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学生的成长。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的模式也由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变为三维动画制作。所有的这一切都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也要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有更高的心理素质。为了解教师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对淮安市洪泽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一、中职语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觉、情感、意志、活力,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以教师的生理素质为基础的,在教学活动实践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发展形成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的整体体现,是教师职责的必要条件。教师的心理素质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才可以提高。
2.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问题危及全人类的心理健康,WHO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多中心合作研究发现,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4%。1994年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显示:总的患病率为25.29%,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62%,情感障碍为0.3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4.86%,神经症为18.4%。10年后教师范围内心理状况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心理压力很大的占20%,心理压力一般的占40.85%,心理压力较小或很小的占39.15%。据2004年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4%,主要问题是抑郁、敌对、强迫、人际关系及焦虑。2013年3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测查时发现,心理问题发病率为14%,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5%,常见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及敌对等。从平素心理咨询的情况来看,焦虑、抑郁、强迫及人际关系问题最多。
3.对心理障碍识别困难
在针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调查中发现,语文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卫生知识,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存在,但不能识别和救治。在工作中发现个别语文教师出现典型的自责、无用感、自杀和严重失眠的抑郁症状,但始终未意识到是出现了心理障碍。只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评时才意识到是由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治疗。但在担心他人嘲笑的心理下,有些中职语文教师不愿意接受心理辅导。
4.心理健康教育较片面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经常性工作,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另外,健康教育的对象也较片面,多是面对学生,而忽略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5.心理健康工作者数量不足
由于中国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起步晚,而且早期是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出现了专业知识人员少、经验缺乏的现象。
二、培养中职语文教师健康心理的策略
1.用情绪作良药
情绪是人类的第一味药,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主控着我们一天的生活,如果不良的情绪长期积累,它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位无形杀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如果情绪不抒,就会影响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进而诱发脾胃失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行。如果进食,不仅会造成营养浪费,还会增加代谢垃圾,威胁健康。
现代中医研究显示,人体处于不良情绪的控制下,肠胃胃酸的分泌就会发生紊乱。若处于紧张愤怒的情绪之下,胃酸的分泌就会发生紊乱;若处于抑郁忧虑的情绪下,胃酸的分泌就会增多,胃黏膜有破坏的风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
相反,若人心情舒畅,胃肠道的运行也会变得“有效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也较高。相应的,其他脏器的运行也会变得井井有条,气血运行通畅,心情愉悦,健康自然长随。
2.用豁达做药引
人生总有一面镜子,若你总是以消沉悲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看到的都是苍凉,陷入痛苦深渊中,不能自拔。长时间的悲观会使人产生抑郁与悲观,进而有自杀的倾向,这就是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们应向陆游学习,在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忧患时,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从容而不急进,自如而不强求,稳重而不浮躁,坚韧而不堕落。
因此,要学会慢养身、养心。上班时我们可以追求高效率,但下班后就要学会把节奏慢下来,比如利用午休时间,出去散散步;晚上回家做一些轻松、缓和的运动;周末可以去郊游。另外,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人体的全面放松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生活有张有弛、动静结合才是最好的。
3.用幽默做药膳
生活中总有很多不顺心的事,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遇到对文化课不爱学、认为专业课太枯燥的学生时,心情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适时地转弯,用幽默的方式将事物的严肃态度隐藏在其中,在不失真理的同时也达到化解的作用。
遇到问题在用以上三点化解的同时,还需多看一些有关心理卫生的知识,并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专家讲座以提高自己对早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对预防和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自我健康心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