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儿科呼吸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状况

[中图分类号] R98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99-03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in 3 036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n hospitalized children

ZHONG Chao1 HE Yejian1 LI Shuqi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po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6, China; 2.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ed children, analyse the rationality. Methods Three thousants and thirty six hospitalized medical record of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n children was reviewed, analyzed the diseases distribution, course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variety, combination, DDDs and DUI. Results Pneumonia was the most cases of disease, among 3 036 children, the percentage of used antibiotics was 93.61%,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7 days, the main species were β-lactam, cephalosporin and macrolides. The maximal DDDs and DUI was Azithromycin. Conclusion The course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and the variety structure are rationality, but the species and dose of antibiotics are irrational.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nstitute a standard which can judge the children's DDD.

[Key words] Pediatrics; Respiratory system; Antibiotics; Applied situation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类药品,也是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并能引起耐药菌的大量产生。抗菌药物在儿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由此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不良反应增加,并且不断产生大量新的耐药菌株[1]。因此,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此,笔者对本区两所公立医院3 036份住院儿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抽取我区两所公立医院2010年~2111年9 723份儿科住院病历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历3 036份。患儿年龄46 d~14岁,住院期限最长23 d,最短2 d。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1.2 方法

统计患儿的年龄、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时间、联合用药情况、使用频率等,分析其合理性。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计算各药品DDD值,并与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drug uvilization index)一起作为评价医院在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的指标。使用频率=某药使用例数/总例数×100%;用药频率DDDs=某药消耗总量/DDD;DUI=DDDs/总用药天数。以DUI≤1.0作为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标准。

2 结果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法;呼吸系统疾病;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病程长,且波及范围广,而且若处理不及时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大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 避免低氧现状, 可给予有效的吸氧治疗,同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1]。但是临床上雾化吸入有多种疗法,本人在我院儿科观察比较了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1月~2014 年12 月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346 例, 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 组: 试验组173 例,男90例, 女83 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6.7±1.5)岁。其中肺炎56例, 支气管哮喘43例, 急性支气管炎42例, 毛细支气管炎 32例。 对照组 173例, 男89例, 女84例; 年龄4个月~14岁,平均年龄(5.6±1.4)岁。其中肺炎66例, 支气管哮喘40例, 急性支气管炎30例, 毛细支气管炎37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症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性(P >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均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常规静脉滴注抗病毒、抗炎、平喘药物, 并实施雾化吸入疗法。雾化药液配置如下: 生理盐水2 ml,沐舒坦2 m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接通空气压缩泵的电源,打开开关后,将面罩扣住患者的口鼻部,直到药液吸完,控制每次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为10 ~20 min。实验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将一次性气动雾化吸入器与氧气管路相连, 在湿化瓶内不放水,要避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设定氧流量为6~8 L/min, 将面罩扣住患者的口鼻部,直到药液吸完,控制每次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为10~20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氧指标的变化情况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2]如下:显效:各项临床病症( 喘息 胸闷 咳嗽 呼吸困难等) 明显改善;有效:各项临床病症( 喘息 胸闷咳嗽 呼吸困难等) 有所缓解;无效:各项临床病症( 喘息 胸

闷 咳嗽 呼吸困难等) 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实验组总有效(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例数为145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09例,经χ2检验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病症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喘息病症消失时间、胸闷病症消失时间、咳嗽病症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病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05),具体见表1。

2. 3 两组血氧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呼吸流量均显著增加,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呼吸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完善,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较为低下,容易受到多种致病菌的感染和侵袭,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临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3],具有病程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部分致病菌可通过飞沫传播,会明显影响到周围人群的健康,不仅大幅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患儿的健康, 还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有多种, 保守治疗为首选方案, 而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4]。研究表明,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有效清除病灶, 可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5]。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可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均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6]。

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其中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 也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具有一定的优势[7]: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操作方法简单, 只要平静呼吸即可, 适合各类患者,尤其是儿童; 喷雾器对雾化颗粒具有高度选择性,可确保患儿吸入的药雾能够有效沉积,全身不良反应轻微,可混合几种药同时进行吸入治疗,节省时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吸入呼吸道后起到止咳平喘, 解除支气管痉挛, 改善肺通气和发声的功能, 有效抑制分泌物的渗出, 并可消除喉、咽、鼻部的水肿和充血状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 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是借助高速气体通过毛细血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 让药液经紧邻的小管吸出, 而析出的药液又经毛细管口高速气流撞击而成细小的雾滴,形成气雾喷出,直接作用于患儿的病灶部位, 同时使用氧气吸入治疗, 可提高患儿机体肺泡内的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有效交换, 可有效避免缺氧病症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具有诸多优点[9]: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形成的气雾是较为柔和的, 在吸入过程中更为舒适, 对患儿造成的刺激作用较小, 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耐受性; 氧气驱动雾化器是一次性用品,使用更为方便,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而空气压缩泵需要反复使用, 通过浸泡、消毒等操作方法的处理才能备用,不仅费时, 还增加了患儿意外感染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均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其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显著快速消除喘息病症、胸闷病症、咳嗽病症、呼吸困难病症、住院时间也短,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总而言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值得儿科医生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Rebecca Nantanda,James K. Tumwine,Grace Ndeezi,et al.Asthma and Pneumonia among Children Less Than Five Year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Mulago Hospital, Uganda: Evidence of Under-Diagnosis of Asthma[J].PLoS One,2013, 8(11): e81562.

[2].苏锦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3,8( 26) :160.

[3].Alastair G Catto,?Lina Zgaga,?Evropi Theodoratou,et al.An evaluation of oxygen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childhood pneumonia[J].BMC Public Health,2011,11(Suppl 3): S28.

[4].刘全娟,徐艳.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 7) :128-131.

[5].窦金霞.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2,28( 12):1529 -1530.

[6].卢庆松.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护理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 6) : 1185 -1186.

[7].刘成铎,董佩佩,王丽君,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5%高渗盐水及爱全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 3) :31-32.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伏九贴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探讨 护理

“伏九贴敷疗法”是依据“冬病夏治、夏病冬防”“未病先防”的传统中医理论,通过穴位贴敷药物,局部刺激,药效通过儿童稚嫩皮肤快速渗透循经;调达气机,温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大大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它属外治法范畴。我院儿科名老中医取古代医家之精华,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运用临床10年之久,收到较好疗效,在广大患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我院儿科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对就诊的3800例患儿跟踪随访,大多数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就诊人群 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等免疫力差的儿童。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2008年7月(三伏贴)至2008年12月(三九贴)1000例;2009年7月(三伏贴)至2009年12月(三九贴)1300人;2010年7月(三伏贴)至2010年12月(三九贴)1500例。反复易感冒者1556 人;哮喘1544 人;过敏性鼻炎433人;咽炎267人。用药时间最长者3年,时间最短者1年。

1.2性别与年龄 3800例患儿中,男性2028例,女性1772例。年龄:2岁以内882人,2-6岁1418人,6-10岁978人,10岁以上522人。

1.3总疗效 显效2204例(58%),好转1262例(33.2%),无效334例(8.8%)。其中132例对药物过敏放弃治疗。总有效率91.2%。显效时间最短者,药物贴敷后4小时。平均显效时间30天。

2 方法

2.1选穴

2.1.1天突穴 在颈部,前正中线上 ,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2.1.2檀中穴 在体前正中线,两连线中点。

2.1.3两个肺俞 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从大椎穴向下数三个突起),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或肩胛上角与脊柱中间连线中点稍向内,左右对称两穴(大椎穴:头向前低下,后颈部最突起处)。

2.1.4两个膈俞穴 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从大椎穴向下数七个突起);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或肩胛下角与脊柱中间连线中点稍向内,左右对称两穴。

2.2用药 药物组成:五倍子20克、椒目5克、白芥子15克、细辛10克、地龙20克、白鲜皮20克等按比例配药,共研制成细末,并用赋形剂鲜姜汁占80%,蜂蜜占20%制成膏状。

取膏剂约2克左右,放置在边长2.5cm正方形橡胶贴中心处,贴敷在所选穴位上,每个“九”或者“伏”贴1次。即每年“三伏”贴3次,“三九”贴3次贴后即可以离开医院。每次小儿0.5—2小时。皮肤特殊者可减少贴敷时间,3年为1个疗程。

3 讨论

贴敷疗法可通过表皮毛孔、肌腠玄府开合由表入里,使药性循经络传至脏腑,或直接透入达其病所。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表里、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用药物敷贴法既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天突穴位于胸腔最上面的喉头上,是肺开在外面的窗口,相当于肺与天气相通的通道,清气从这里进肺,浊气从这里呼出,人的呼吸靠的是肺,所以,天突穴和呼吸密切相关,治疗肺的疾病离不开它。天突穴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现代临床常用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等症的治疗。肺俞穴具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功效。是主治肺系病的首选穴。为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穴,它循一身之表,司卫外之开合,药物敷贴此穴,可快速行体表,疏通足太阳经气而宣泄肺气。现代医学认为该穴在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药物刺激该穴,影响大脑皮质,使病灶兴奋性降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肺俞穴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及与气有关的疾病,例如哮喘、咳嗽、呕沫、腰脊痛、喉痹、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等疾病。檀中穴是任脉之穴,是足太阴脾、少阴肾,手太阳小肠、少阳三焦,与任脉共汇之所。《难经》云:“气会檀中,盖指脾、肾、小肠、三焦俱会与此所也,气病治此穴。”伏九贴作用此穴,可直接使肺气宣通,调达壅塞之气,气行则痰而动,气血调和,血瘀自散。肺俞、檀中二穴为胸背部穴,该处皮下脂肪最少,最有利于药物吸收,前胸和后背的刺激遥相呼应,前后夹攻,可以迅速起到通气、化痰、宽胸、平喘的作用。膈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咳嗽、潮热、盗汗等症。

4 护理

4.1做好护理宣教,向家长说明贴敷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配合。

4.2贴敷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药贴移位脱落。

4.3贴敷后避免直接吹冷风(空调、风扇等)。

4.4贴敷后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现象,应提前向家长说明。

4.5皮肤无反应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4.6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有灼热、疼痛及起水泡为正常药效反应,可稍涂黄连膏或龙胆紫即可。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第4篇

中国实用医药(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 issn:1673-7555 cn:11-5547/r 邮发代号:80-600 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实用医药期刊简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由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出版发行。

主要栏目

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案例、中医中药、药物研究与鉴定、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物经济学、卫生论坛、检验论坛、诊治分析、误诊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院建设与管理、医药教学、康复论坛;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肿瘤科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医技检查与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老年疾病、骨科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皮肤性病;药学进展、药物制剂、药事管理、呼吸系统用药专栏、神经科药物专栏、循环系统用药专栏、感染科用药专栏、 儿科用药专栏、中药及天然药物专栏、妇产科用药专栏、消化系统用药专栏、泌尿系统用药专栏、精神科用药专栏、五官科用药专栏、皮肤性病科用药专栏、代谢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专栏、男科及泌尿系统用药专栏、抗病毒药物专栏、传染病药物专栏、抗结核病药物专栏、老年病药物专栏、心血管系统药物专栏、中西医结合用药专栏、抗艾滋病及感染性疾病药物专栏、生物制品专栏、抗微生物药物专栏、激素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专栏、用药指南、药事组织、制剂技术、调查研究与分析、临床医学信息学、医院数字化、临床与护理工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医学图书与情报、护理园地、医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荟萃等栏目。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儿科;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74-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儿科护理工作具有风险高及操作难度大的特点,而且由于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琐且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沟通缺乏,因此经常造成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不满意。我科自2014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以来,通过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显著提高,临床满意度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例于2012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患儿男70例,女30例,年龄4~12岁,平均(5.2±1.5)岁,其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31例,消化系统疾病53例,其他类型疾病16例;同样随机选取100例于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试验组),患儿同样为男70例,女30例,年龄5~10岁,平均(5.1±1.3)岁,其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30例,消化系统疾病55例,其他类型疾病1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而试验组患儿则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措施包括:(1)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这样有助于为患儿提良好的治疗和生活空间,而且在家长的陪护和鼓励下能够减少患儿的恐惧。(2)目前就诊多以家庭模式,造成对护理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且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护理的延迟,使得护理工作者无法按时按量完成护理服务,因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增加护理隐患的发生率。针对此隐患儿科制定护理时间表,并将其列入人院宣教之中,对住院患儿向其家长详细讲解住院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增加其依从性。对于存在特殊情况且不能很好遵循合理时间表的家长,必须提前向护士讲明情况,以便护理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3)护理工作者需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儿科具有患儿多、周转速度快的特点,经常会出现患儿住院无病床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儿及家长提供温馨服务,降低其烦躁情绪并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4)定期组织护理团队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新知识及新技术,保证每个护理人员都熟知标准化护理措施,分层应用护理人员,最大程度发挥护理功能。注重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修养。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对护理质量的评价遵循卫计委的最新标准,评价内容包括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病区管理合格率三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设置10个相关问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90~100分视为满意,60~89分视为基本满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儿科工作中,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者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同战胜疾病,这对于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于儿科的护理方式多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该法仅按医嘱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患儿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