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园艺建设

生态园艺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园艺建设

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第1篇

紧紧围绕全市“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和“五四三二”工作重心,以全乡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建池质量,提高沼气安全使用率和综合效益,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全面完成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乡计划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任务544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池(一池三改)450口(配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2台;推广省柴节煤炉灶30户(到村任务分解情况见附表)。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村(居)及乡直相关单位要把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大事来抓,明确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各村(居)组织主要负责人为农村能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农业服务中心作为农村能源建设技术指导和后续服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实行乡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确保圆满完成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2、坚持标准,分类实施。各村(居)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以“五改三建”建设为主要内容,坚持标准,分类实施,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和“生态走廊”建设夯实基础。一是“一池三改”项目建设,其标准为建一口沼气池,同时必须配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鼓励农户发展牲猪产业,需建1口以上沼气池的养殖户必须提供相关资料证明后办理申报手续。二是巩固退耕还林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必须在项目村符合条件的退耕还林农户中实施,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其中太阳能必须是由市生态能源局按照程序招标采购的国家合格产品;省柴节煤炉灶由市生态能源局按照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有关要求统一购置配发给项目农户。

3、扎实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各村(居)要积极配合乡农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三项内容”(沼气池、太阳能、半气化炉),抓好“四大培训”(沼气池建设技术培训、沼气池安全使用培训、“三沼”综合利用培训、新能源使用与管理培训),保证沼气池的建设质量,提高沼气池的安全使用率,发挥“三沼”综合利用效益,普及新能源(太阳能、半气化炉)使用知识,提高农村能源服务水平。搞好沼气池安全隐患和沼气池使用故障排查工作,不掉户不漏人,责任到人。

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第2篇

 

一、项目概述

***宝湾阳光高科技生态植物园,集观光和高效农业经营为一体,重点利用高科技手段栽植培育、销售反季节水果、蔬菜、花卉;进行盆栽植物栽培、销售等。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开发区灵珠山街道,毗邻***野生动物园和灵珠山菩提寺,共占地13亩。智能连动式大棚6600平方米,由***北江实业公司投资兴建。

经营理念:精、新、奇、特。

精:主要培植、销售精品高档产品。

新:生态园为高档智能连动建设,采用高科技培植,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奇:培育盆栽果蔬——樱桃,品种多样,口感怡人,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特:培育名优特新品种,一年四季都可提供果蔬产品。

经营范围:农业技术开发、转让;技术服务、咨询;种植销售盆栽花卉、蔬菜、果树;加工销售、批发、配送蔬菜等农产品;农业果蔬采摘及观光旅游服务。

服务群体: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尤其是中产阶层和具有小资情调的中青年群体,更加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高科技生态观光园正好迎合了这一群体的休闲心理,既满足了他们的浏览、观赏目的,又让他们融入其中,在天然氧吧中享受采摘带来的收获与快乐,离开时还可以带走生态园独具特色的盆栽果蔬。

发展前景:宝湾阳光高科技生态植物园集旅游观光、果蔬采摘、盆栽培植于一体,在吸引游客观光、采摘的同时,会带动新的消费休闲风尚,也必将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助推我区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程,成为开发区农业、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建设规划

按照项目发展目标,拟建设反季节大樱桃棚栽区,占地面积3亩(2000平方米);高档盆栽蔬菜、水果棚栽区,占地面积3亩(2000平方米);高档蔬菜采摘棚栽区,占地4亩(2600平方米),以及建设相配套的办公场所、接待服务(展厅)场所及防护设施等。每个棚栽区分别连动建设,所建大棚为高档智能连动调节式钢架构大棚,具有实用性和抗灾害性强、外观秀美的特点。

三、投资规模和效益

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00万元。

项目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年利润100万元。

四、经营产品分析

本项目经营的绿色富硒农业产品如:反季节大樱桃、盆栽蔬菜和水果、装点花卉及工艺品等,系现代设施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具有品质好、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在市场广为欢迎。

其中盆栽蔬菜和水果是非常有市场销售潜力的项目。目前,我区居民大多居住于楼房,生活中无绿色种植的空间,而生态园栽植培育的盆栽蔬菜、水果等其他盆栽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以在居家阳台、过道、客厅摆放,又能点缀工作空间,既美化了生活空间,又增强了环保理念。盆栽果蔬可以满足游客在家中阳台建立小型生态园的愿望。

本项目农产品全部采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并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有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的专用标志。

五、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采用的生物性农药,对土壤和空气不会造成污染。所栽培的绿色富硒农产品,会产生大量氧气,对环境的净化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按照节能的原则,实施优化设计和建设施工。所利用的灌溉用水,全部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可大大降低水耗,且能够节能人力、物力。

六、生产组织和技术培训

本项目建成后,按照企业经营制度规范设立管理机构,设办公室、市场部、财务部、技术部等。园区定员15名,其中管理人员3名;技术人员2名;其他人员10名(包括销售人员)。

本项目以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高等院校及农业科研单位技术为依托,并聘请技术骨干来园区专门指导。

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实施高科技生态植物栽培,是填补我区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一项空白。由于高科技生态农业植物栽培,具备其现代高科技技术、先进工艺管理技术等特点,使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在我区具备发展农业生态科技的示范性和推广带动作用。

2、实施高科技生态植物栽培,由于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低,加之可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绿色富硒健康的农产品,必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3、由于该项目坐落于灵珠山旅游风景区,必定会给珠山旅游增添新的内涵。

4、我们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在经济上给予政策扶持。

                           

 

                       ***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

                            张宝湾社区居委会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意义

1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

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人居环境,且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卫生、美化景观,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1.2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城市更具活力、更具现代性的;另一方面激增的人口,林立的高楼,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让人们可以在更美,更舒适的城市里生活,真正体验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3 突出城市个性,提高城市品位

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充实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个性,注重建设融自然、城市和人为一体的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品位。对内可以使市民增加认同感、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环境建设、工程施工,都必须十分注意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增强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

2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和措施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合理确定目标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高规划建设水平,规划建设时要有前瞻性。注入历史文化的理念,遵循城市机理,保护好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让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实现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和谐。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确定目标。在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生命周期以及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将植物合理搭配,增加绿量,增加园林生物的层次,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提高生态效益,使植被具有天然的更新能力。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共生存”的基本法则,保护开发利用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大力创造城市人工自然,既要生态健全、良性循环,又要景观优美,物我相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2 加强宣传,增强市民参与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以及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市民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认知、认同度和参与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生活观;抓好生态园林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教育,广泛普及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直接参与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中,形成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2.3 统筹规划,确保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设计中避免出现片面追求绿地指标的现象,而是建设具有生态、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此外在规划建设时特别需要注意要有大局观,统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在大力发展新城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兼顾老城区和传统景区,使城市园林绿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合作建设开发,互惠互利。加大对园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业务素质。引进高端人才,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3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将会出现更多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变化。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城市走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建立高效、和谐、合理的发展模式。在规划设计时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创新我们的管理,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福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2 王克勤,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浙江

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建设;重要性;发展对策;山东沂源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51-02

生态环境不仅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制约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6]。沂源县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近年发展也较快,但仍属于欠发达县。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和巩固生态环境,使其在县域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最大化。

1 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性

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利于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及健康。

2 沂源县生态状况

近年来,沂源县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依法关闭了县造纸厂,淘汰关停了全部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了1条酒精生产线和1个7 500 kW小火电机组,完成了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雨污分流、点源治理再提高等环保工程,关停了39家污染企业,沂河韩旺出境断面COD和氨氮浓度稳定控制在省、市政府要求范围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 059 t。森林覆盖率达到53.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绿地率达到37.8%,人均公园绿地19.9 m2。实施了沂河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157 km2。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3 建设生态型新沂源的对策

沂源县目前生态状态较周边城市优良,但还有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荒山的根本治理、城市污染的有效控制、有机农产品的过硬质量等,这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长抓不懈。

3.1 加大荒山治理力度,狠抓城乡绿化

大面积封山育林、绿化荒山,不但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而且对调节气候有着重要作用。气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小尺度天气,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更大。据分析,沂源县北部鲁山林区一带,年降水量较全县平均值偏多而且较稳定,灾害性天气也较少。如果全县荒山全部绿化,降水量将大大增加,是从根本上抗旱的有效措施,也能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3.2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首先应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地下饮用水源地管理体系和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抓好沂河的保护与开发及中小河流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截污、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和废水资源化工程,提高水环境质量。其次要取缔辖区范围内直接燃煤工业,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水平。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投资项目审批关,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项目。

3.3 切实抓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并举,推进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发展,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和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

3.4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节能减排

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开展风力发电测风工作,适时实施风电开发建设项目。实现高碳生产方式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进一步抓好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继续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切实抓好火电、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及有毒有害废气排放的削减。完善沂源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工业污染物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适应城市发展规模,适时扩建污水处理厂。

3.5 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有机产品

按照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完善生产过程标准化控制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监督,实施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建立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完善果品、蔬菜、畜禽、小杂粮等农产品有机生产技术。把规模化生产作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式,加快基地化生产推进步伐,规范基础生产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6 完善旅游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观光游览区

沂源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茂。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发其潜力,形成特色景点。沂源县北部景点众多,且生态环境较好,应该着力打造与县城相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生产观光体验一体、多产业融合的都市农业区。开发和保护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杜庭凤.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J].改革与开放,2009(9):116.

[2]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3] 梅付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12(1):19-22.

[4] 徐东瑞,马礼.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2):114-117.

生态园艺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枣庄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74-03

1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仅影响到城市中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影响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虽然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上也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城市绿化的减少、水体的污染、空气质量的恶化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在所有城市中,又以资源型城市在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开采、开发、经营城市所在地的自然资源而发展形成的城市。我国目前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依托煤炭、有色金属等建立起来的,总数约有120个。经过多年的开采,目前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因为资源的枯竭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同时还要面临因资源开采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作为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工矿城市,枣庄的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经济为支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将继续;另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势在必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枣庄市城市发展的关键。

2 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2.1资源枯竭造成的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资源的枯竭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大多还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已经有不少面临或者即将面临开发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枣庄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非金属矿产比重很大,以煤炭和石灰岩为主。煤炭工业作为枣庄市的主体产业之一,为枣庄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也同样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局面。其中枣陶煤田已经枯竭,其它区域的田屯、枣庄、朱子埠等一批老矿已经闭井破产,官桥煤田也已进入矿井关闭程序,韩台煤田地质结构复杂,煤层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枣庄市金属矿产相对非金属矿产,所占比重较小,且品味较低,开发难度较大。所以煤炭资源的枯竭时枣庄市目前制约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2.2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

环境的破坏是资源型城市的另一共同特征。由于在最初的资源开采过程中,尚未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或者有些资源型城市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在管理上存在不足,这些原因导致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环境方面的污染。枣庄市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煤炭开发造成的山体破坏,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塌陷坑、水土流失等问题;二是城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山体上树木稀少,山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绿化景观,对整个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严重的破坏;三是市区内众多的水泥、冶炼、发电等造成废气、粉尘污染十分严重,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四是大量的工业废和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对枣庄市城区地表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出路

从上文分析可知,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造成的产业经济下滑,城市后续发展力不足。二是因为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从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源的枯竭不仅仅影响到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影响较大。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国际社会普遍达成了以减排和低碳发展模式应对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共识,特别是在气候方面,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日益明显,为此国际社会已多次召开应对气候变暖的会议,并制度了一些限制碳排放的协议。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中,总理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要求。

以上种种形势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一方面要在经济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并且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在源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城市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源来消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对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为了应对城市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在此基础上,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4.1低碳生态城市概念

低碳生态城市,是结合低碳城市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和生态城市中生态化发展理念后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4.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方法

从城市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立,需要从城市的空间管制、生态环境控制以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这三个方面考虑。

空间管制是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对划定片区内的建设管理,控制公共资源的有序使用,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未达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空间管制,也正是与此目的相契合,所以合理的划分城市的建设区域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在城市中大多生产生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的带来碳排放,这种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主要是依靠城市的森林植被等吸收消化。而居民用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也离不开城市的水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对容易造成山体植被的破坏和水体的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还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来看,都应以城市的山体保护控制和水体保护控制为基础,建立一个生态网络控制系统,恢复和改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空间管制和生态环境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那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低碳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一般都是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而新兴主导产业缺乏或发育很差,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困难。鉴于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延长产业链为主线,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源优势。二是要大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5 枣庄中心城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5.1划分空间管制

枣庄中心城区空间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个区域的建设管理控制未有效地指导枣庄市中心城区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原理是依据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的强弱,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建成区四个区域(图1),然后针对这四个区域提出不同管控要求。

禁止建设区:坡度在25°以上的山体敏感区、河道走廊敏感区以及重要的景区和地质非稳定带。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核心,应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限制建设区:坡度在15°到25°之间的山体斑块控制区、水体防护绿地的控制区、矿产资源区和地下水源地。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城市发展的基础,需控制开发的项目类型、建筑密度、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大规模工业用地等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的进入。鼓励建设用地废置后复耕或绿化,制定并实施资源环境损失补偿政策,减轻贫困性生态问题。

适宜建设区:指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可建设区域。在此区域内,应依据枣庄市的区域资源环境科学进行的相关开发,达到现代产业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通过加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枣庄中心城区的产业层次,特别是在京沪高铁的发展契机下,实行重点开发。

建成区:现状已经建成区域。此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受自然生态约束较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适宜进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一方面可考虑优先分配建设用地指标,适度配给农业用地,促进这些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要着重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持,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

5.2生态网络化控制

生态环境控制,需结合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现状,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发展,通过生城市态敏感性分析后,建立生态网络控制,恢复和保护中心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网络控制以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脉络为基础,通过研究其在整个城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受外力影响时的敏感程度,从而得出中心城区的生态敏感性控制图(图2)。其中山体斑块敏感区是山体坡度比较大,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景区和林地,在这个区域禁止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山体控制区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林地,在这个区域内要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森林和植被不被破坏。水体斑块敏感区是中心城区内的河流和一些重要地表水体,对这些水域,要禁止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对沿河要定期的检查监督,确保城市的水质。在水体斑块控制区内,要合理的控制开发建设活动,保护河道的自然岸线以及河道的防护绿地。

5.3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发展与环境相结合,使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在研究了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之后,结合枣庄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对枣庄市的经济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枣庄市可以以煤炭为产业源头,在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立新型的煤炭循环产业。如依托中心城区现有的煤化工基础,并借鉴兖矿集团的兖矿模式(图3),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等煤化工产业链,减少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

二是注重引导经济转型。大力引进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和服装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等第三产业,逐步实现多样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减轻中心城区的污染,并实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