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实用技术

农业实用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实用技术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见》(苏政发〔*〕84号)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战四年达小康、全面建设新*”的目标,按照突出“一村一品”、突出农时关键季节和突出重点贫困村的原则,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农民需求,开出培训新菜单,组织讲师团,进村开展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全县2009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7万人,每位受训农民接受3次以上的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县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县农林局牵头,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参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菜单,由各村(居)根据本村(居)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自主选择需要培训专业。培训单位根据各村(居)需要,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每村(居)全年实施3次面对面专题培训,每次向受训农民发放一份明白纸,每场培训不少于3个小时,每次培训活动形成一套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2009年元月到5月底。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拟定新兴产业培训菜单;落实培训教师;编印技术资料、明白纸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9年6月到11月底。围绕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这一目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培训监督检查、组织现场交流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12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县农林局、财政局根据全县镇村人力资源状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村,确定每村培训人数,确保“村村有培训”。

2.落实培训单位。由农林局负责牵头、县农干校与镇农技推广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县农林局与农干校签订培训合同;县农干校与各镇(区)农技推广中心签订培训合同;镇农技推广中心与村(居)签订培训协议,明确双方职责。

3.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地方实际,根据本地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农林部门会同其他涉农部门围绕各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供培训菜单,供各村(居)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

4.组织农民培训讲师团进村开展培训。根据各村(居)所选培训菜单,由培训单位负责组成讲师团成员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技术培训。第一轮培训围绕冬季大棚生产和春耕、春管、春季防疫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在4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培训结合夏收夏种、抗灾防疫等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在8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培训要根椐秋收秋种、农产品营销以及来年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等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在11月底前完成。培训结束后讲师团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

(二)工作机制

县农林局负责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监督检查等工作;县农业干部学校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包括制订实施方案、选派教师、开展技术培训、全程管理等,并协助相关方面做好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

1.行政首长负责制。农民培训工程实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组长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研究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承担培训任务单位法人负责制。县农业干部学校承担培训的具体实施,培训单位的法人对培训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对培训实施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助资金、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等行为的,将严肃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3.目标责任合同制。县农林局与县农业干部学校签订目标责任和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培训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农干校与各镇区签订相应的培训合同。

4.网上公示制。通过江苏农民培训网,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培训情况上报,定期公布培训任务完成情况,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各镇(区)每月25日及时报送培训进度。

5.检查监督与验收制。对全县培训情况,县农林局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监督,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12月底进行总结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培训单位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培训单位取消培训基地资格,3年内不得承担培训任务,并按照培训合同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培训资金管理

1.培训工作以村(居)为单位进行组织,培训资金管理要核算到每个村(居)、每场培训。各村(居)通过点菜单选定培训内容后,培训单位要以村(居)为单位制订每场次的培训预算,报县农林局、财政局审核批准后执行。

2.省级补助资金必须确保40%用于发给农民的教材及资料费,其余40%用于支付教师的讲课费、交通费、误餐费及后续跟踪服务等,20%用于宣传监督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费用。任何方面不得再提取任何管理费用、工作费用。

3.县财政局在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培训前预拨项目经费的30%用于前期准备工作。每场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要形成培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培训经费支出明细、参训人员数量、培训经过等情况,经县农林局审核后,集中到县财政局统一报帐,报帐资料中必须提供教师讲课费(包括交通费、误餐费)发放清单、购买资料及印刷资料的详细清单。

4.培训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管理单位为县财政局。财政局要严格审核培训预算,严把报账关。对预算结余和报账结余资金,可继续用于增加培训场次支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各镇(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县农林局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要追究相应行政领导的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广泛动员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强化监管

建立农业部门、县农业干部学校和讲师团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县农林局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并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滥用挪用;县农林局对培训实施中的有关信息,除需保密外,均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滚动淘汰。加强讲师团成员的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讲师团成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并对讲师团成员的补贴预留20%,待年终考核通过后支付。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第2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或大棚的低温季节采用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促进作物早熟高产及土壤改良的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定植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1、秸秆、菌种和其他物料的准备。

每亩用秸秆2500―4000千克,腐熟的羊、马粪10―20方,菌种6―10千克,使用当天,按1千克菌种掺20千克麦麸、18千克水,三者搅拌均匀,堆积4―5小时后,开始使用。如果是菌种配套活化剂,可以不用麦麸,直接按要求的比例配比使用。当天若有剩余,克堆放在阴暗处,厚度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

2、施肥、整地、挖沟。

亩施农家肥10―20方,均匀撒施后全棚旋耕。化肥可以混到农家肥中使用,或将化肥撒施土表后,整地做畦。按照栽植习惯每畦顺种植行方向在中间挖一条沟,如果栽植单垄沟宽40厘米,双垄沟宽70厘米,也就是所压秸秆宽一定要宽于种植行,将来秧苗栽在所压秸秆的上面。沟深25厘米。

3、铺放秸秆。

将备好的秸秆拆开捆并根部向外担到沟的南北两沿后,将其与秸秆铺满沟槽,要放放平、踩实,与沟平。沟两头的秸秆要露出10厘米,便于今后灌水和通气。

4、撒菌种、回填土作畦、浇水、防虫。

将备好的菌种均匀的撒在秸秆上,然后用铁锹拍打秸秆便于菌种均匀散落。然后喷洒秸秆重量3%的尿素水,因为秸秆在腐熟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氮肥,这样可以避免微生物与幼苗争肥的现象。放完菌种,将土回填,可先撒少量土用铁锹拍打。覆土厚度为25厘米,覆土不要过薄,在秸秆还没有充分腐熟的过程中,秧苗的根系会扎到秸秆上,出现黄化苗。一般在定植前7天浇大水、浇透秸秆,上层所覆盖的土用水洇湿。畦面要再次休整调平。用50%敌百虫乳油800倍液喷畦面防治地下害虫、虱虫和玉米螟。

5、打孔通气。

定植后在距植株15厘米处打孔,可以在每行的两株之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株行距视情况而定。用14号钢钎子,孔深以穿透秸秆为准。为防止打孔时往孔内流土堵孔,可提前向需打孔的土台上淋水,待土能定住型后,再打孔,孔就不堵了。注意2―3浇水后要补打孔,以防水将孔堵上。打孔位置与上次错开。

6、注意事项。

(1)开沟宽一定要宽于定植行宽。

(2)铺完玉米秸杆要喷施尿素水。

(3)秸秆上面覆土要到达25cm厚。

(4)定植前要浇透水让秸秆沉实。

(5)定植后一定要打孔。

二、 防虫网配套物理杀虫技术的正确应用

蔬菜防虫网是以防虫网构建的人工隔离屏障。色板诱杀技术是利用昆虫对颜色的趋性来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可诱杀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使用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黏虫色板与防虫网综合利用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

1、根据蔬菜特性选用适宜的防虫网

蔬菜生产以选用14―40目的网为宜。在能有效防蔬菜上形体最小的主要害虫―蚜虫的前提下,目数应越小越好,以利通风。将防虫网覆盖在大棚通风口,或直接将防虫网覆盖在棚架上,全棚覆盖前进行土壤消毒和化学除草,目的是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病毒和害虫,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防虫网四周要用土压实防治害虫潜入产卵。随时检查防虫网破损情况,及时堵住漏洞和缝隙。

2、防虫网投入较高,提倡多茬使用

在田间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收压,洗净,吹干,卷好,再次使用时应检查破损情况,及时缝补漏洞和缝隙。

3、色板种类

目前色板主要有两种:即黄板和蓝板,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部分蓟马等害虫的成虫,而蓝板目前仅用来诱杀蓟马。

4、使用方法

采用细线(铁丝)悬挂,棋盘式分布或条状分布,密度以每亩20―25块为宜,高度以高出生长点5―10厘米为宜,当色板黏虫胶失去黏性时随时更换。

5、注意事项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视觉识别

1概述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依然会将农业视作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外,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也是当今世界默认的共识。近年来,各大高校以及农业机械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农艺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播种、灌溉、施肥、农药喷洒、收获等多个环节,这部分研究内容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和导航控制技术。从专业学科角度分析,视觉识别技术属于传感器技术学科分支,它也具有传感器的各种优点,例如高精度、大信息量、高灵活性以及高效率等。当前,以视觉技术为依托的导航控制技术是农业机械技术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农机发展的主流方向。

2视觉识别技术简介

视觉识别技术,其实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代替人的视觉识别功能,通过计算机的软件以及相关辅助装置完成对指定事物的识别,然后根据识别结果进行相应操作。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因为计算机要分析图像的大量信息,还要进行复杂处理和判断,之后再进行预定的操作。图像获取和分析处理系统就是将目标识别物体的图像信息转换成能够被计算机分析处理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的特点信息进行放大,之后相应的信息输出系统会将处理后的图像显示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识别。目前,该应用已经适配了较多的场景实践,在医学诊断、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自动化机器人、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项技术未来发展空间依旧很广阔,需要不断努力创新。

3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视觉识别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其在与农业机械应用的过程中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具体有以下几个层面:

3.1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不能适应农作物的差异性变化

通常情况下,农作物拥有着不同或者不明显的特征,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形态,所以整体的视觉效果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今的视觉识别技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差异性,目前只能应用于一小部分农业生产活动中。

3.2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对工作环境的依赖性比较高

在实际工作中,视觉识别技术对环境因素有很大的依赖性,例如自然光对视觉识别技术的颜色采集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空气的流动或者自然界生物活动造成的对象细微动作,都对信息的采集有直接影响,这些都会增加视觉识别的难度。

3.3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目前仍停留于静态捕捉阶段

当前在视觉识别技术研究领域,很多研究对象都是静态图像处理,目前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大部分仍然停留在静态捕捉阶段,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更多的技术需求集中在动态图像处理方面,这就要求识别算法达到较高的标准,由于农业机械视觉识别系统的图像处理信息计算量大,所以视觉识别技术研究的难点在于快速有效地在动态图像处理中识别目标作物。

4农业机械视觉识别技术改进方向

未来视觉识别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需要有效地提升图像处理技术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以便于其能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二是在应用视觉识别技术进行导航时,通过科学的手段有效地提高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第4篇

1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1.1增加粮食产量

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最终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解放更多劳动力。同时,应用多种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深松处理,进行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机械化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传统农业生产对土壤造成的损害,增加土壤耕作层深度,为农作物根系向着纵深化生长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农作物生长中后期不会出现倒伏,避免出现减产。同时应用机械化播种技术、收获技术、农药防治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播种,完成收获,提高出苗质量和收获效率,避免农作物成熟之后,因为长时间收获所造成的营养损失。

1.2促进先进农业技术转化

以玉米生产为例,目前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有超过70%以上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以农机设备为载体,基本实现了玉米精量化播种、保护性耕作、土壤深松处理、高效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主要依赖于农机设备的推广。通过依托农机设备,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水资源、种子资源、肥料药物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对耕地质量的改良,进一步发挥土壤和农作物品种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例如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应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能够确保播种深度一致,下籽均匀,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够得到等量的肥料。同时,机械化精量播种,还能够实现深施肥,种肥分离,节约大量玉米种子和化肥投入,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3抵御自然灾害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了相应的装备支撑,减少了田间病虫害发生,为农作物实现高产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随着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就需要保证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高的粮食。通过大力培育农机手,提高农机手农业机械设备操作质量、操作水平,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解决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依靠农业机械为载体,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进行有效集成,切实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降低劳动强度,解放更多劳动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种地,更好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由此可以看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是节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2.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时,要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构建地方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依法约束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推动落实法律法规对技术推广投入保障和推广机构队伍条件制度建设的规定,改良基层地区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广大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进一步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基层地区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可以推动落实法律法规支持多元主体从事技术推广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同时要依据法律规范各种主体的推广行为。

2.2强化资金投入

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并推动建立长效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进一步推动通过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拓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资金来源,使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支持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引导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好的投入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领域。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发挥当地金融机构对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作用,从而构建以财政支持为主导,社会投入、民间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帮扶为客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以此来改进基层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条件。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第5篇

    1.1首先是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设施的投入,还有就是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对于其中的专业要求也更为严格,这些因素就对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中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1.2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缓慢,没有实践性的作用,技术生产也比较落后,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调整政策来改变现在的形式,加强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对于农业设备加强资金的投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付出和回报不相等,所以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投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没有专业性的人才进行帮助,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的运用不太理想。

    2我国农业技术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分析

    2.1加强农业机械中的通信技术拖拉机是我国农业中最常见的使用工具,这也就要求其他的机器也要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当然还是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良好的设计。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机械的设备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安装智能终端,利用光纤来连接其他的设备,所有的机器零件和电子零件都要和总线有准确的接口,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畅通和交换,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指令进行工作,完成数据和零件间的交换和传播,使得农业机械和电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彼此间的通信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2.2农业机械中电子设施的技术支持现在的农业设备渐渐的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拖拉机设备一般都装有电子产品,也就是有一个可以单独处理信息的电脑智能终端,通过不同的农业环境进行计算和设计,都有相应的标准接口。在国外的农业中在一些大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监控中都有电子装备技术的运用,每个零件都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控制单元,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和农业作业的运行,还可以与外部保持联系,对于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更新内容。

    2.3加强机械和人之间的技术交流现在的农业器械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需要人从一旁进行监控操作,原来的驾驶室里是用的仪表盘,现在换成了电子监控技术,而且原来是数字来表示的,现在是智能化的显示终端,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得人和农业机械间的交流更加的深入,智能终端的主要界面是采用液晶显示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调控,也就是虚拟操作的方法,实施者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选择,根据这些设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图案和声音进行工作的调整和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很高的效率。

    2.4对于机械进行调整和管理现在有的农业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和农业作业之间的机械,采用无线的信息化技术为传播媒介,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播,这种方式使得农场工作和管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中心的那台计算机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每台机器的操作情况和数据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在农场的计算机管理中还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建立相应的管理决策系统来对农场实行最佳的管理,通过计算机得出的数据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无线通信也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强化农场的管理,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实现农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