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产业;国民经济;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实证分析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之一,信息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开发信息产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我国现行的信息产业行业范围划分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国统字[2003]83号)中信息相关产业分类,将信息产业的行业范围划定为以下五大组成部分:一是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二是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业;三是电子信息传输服务业;四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是其他信息相关服务业。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以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与此同时,信息产业也拉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模式,而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为深入研究信息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对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试图准确的揭示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二、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它本身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而且表现在它对国民经济具有带动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先导作用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相继诞生,但无论是生物工程、卫星通信、光纤技术、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还是新型服务业,都离不开具有核心地位和先导作用的信息产业作为其应用开发的突破口。其他高技术及产业的原理、机理的认识和控制以及功能、目标的设计和实现,无不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新突破和综合应用;其他高新技术产品都必然以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其部件或功能子系统。因此,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先导作用。

(二)催化和助推作用

信息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造财富, 而且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之中,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并促进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提高和升级,通过扩大财富的增值空间、缩短信息的流动时间以及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等手段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创造能力,使原来不能创造财富的部门或企业创造财富,使原来只能创造较少财富的部门或企业创造较多的财富,这就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和助推作用。

(三)优化作用

信息作为现代生产的要素之一,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础。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信息要素作用于资本要素,增加资本要素的信息含量,就可以提高资本的整体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信息要素作用于劳动力要素,可以增强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并提高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可知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和运行效率。

(四)倍增作用

发展信息产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成倍增长,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其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系列的综合经济效益。一是信息产品和服务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信息产业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之中,产生二次经济效益。信息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的总和构成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扩散效应,这些扩散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使国民经济倍增发展,这就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倍增作用。

(五)软化作用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软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的软化作用。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软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中出现了软件业、数据库行业、计算机信息服务业等软性产业;二是信息产业及软件行业的产生也使得硬性产业进一步软化,通过信息产业所提供的先进的信息设备和良好的信息环境,使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增加了软功能的比重,实现了外延式软化和内涵式软化的统一。信息产业对就业结构的软化作用主要表现在随着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管理、研究、软件开发、信息咨询、信息传播、信息服务的就业人数占国家总劳动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产业对消费结构的软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知识化、信息化的产业结构为市场消费提供知识化、信息化的供给,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动也会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信息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信息化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形成。

三、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贡献;二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贡献,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一)直接贡献

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增长和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及所占国民经济份额的增加,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我国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2980亿元,至2006年达到11000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8.6%,远远高于同期我国10%左右的GDP增长幅度。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25%,比上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0%,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全行业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对其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超过90%;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达到724万人,比上年增加了85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10%以上。

(二)间接贡献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进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上,即所谓的“外溢作用”。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即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信息产业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的大小,将在在下面的实证分析中进行进一步论证。

四、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确立

为了测度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运用经过修正过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Y=AKαLβ。

式中,Y为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GDP),K为社会资本量,L为社会劳动量,A、α、β为系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由于信息资源的加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了生产力发展的性能和特征发生了变化。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同时,信息产业还对传统产业不断地进行着渗透和改造,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因此,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经济乃至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该模型必须考虑到信息因素的重要性,模型可以进一步修正为:Y=AKαLβIγ。

式中,Y为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GDP),K为社会资本量,L为社会劳动量,I为社会信息量,A、α、β、γ为系数。

出于数据采集的方便,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投入代替社会资本量,采用就业人口代替社会劳动量,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完整、准确的信息产业数据,本文采用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代替社会信息量,具体数据见表1:

为了便于计算,将模型中各要素改写成对基年的指数形式,并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修正后的估计模型为:

Ln(Yt/Y0)=LnA0+αLn(Kt/K0)+βLn(Lt/L0)+γLn(It/I0)

(二)模型的求解和数据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求解,可以得到:

LnA0=0.012α=0.551β=0.199γ=0.255

所以代入原模型得到:Y=1.012K0.551

L0.199I0.255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F值为1146.099>F0.01(3,6)=9.78

检验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极为显著,检验通过,可以进行经济分析。

该模型求解表明:

1、1996~2005年期间,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社会信息量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贡献率已经达到了0.255,即该时期内中国信息化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GDP指数增长0.255个单位,已经高于劳动量对经济增长0.199的贡献水平,其作用已经极为显著。

2、1996~2005年期间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仍然是资本量,其贡献率达到了0.551,远远高于信息量的贡献。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的投入,信息产业发展还不是非常充分,信息要素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有待进一步渗透和体现。而这个分析结果与我国现实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也是基本相符的。

五、结论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劳动要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还不充分,信息作为首要生产要素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前景还十分广阔。因此,应该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大力扶持发展信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及农业部门的力度,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靖继鹏.信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乌家培等.信息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4(8).

4、张安.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信息技术,2006(7).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投资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直是政府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增长,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领域。在对2000年以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两个指标的统计、分析、计算之后,结果表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有着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在2006年之后,随着水利基础建设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趋稳定。

一、便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益性,它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前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此外,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二、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当前应不断完善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水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目标,依据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J].科技向导,2012.(29):302

[2]吴丽萍,陈宝峰,张旺.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J].技术经济,2012.(10):56-57

[3]李宏练.探讨水利工程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和要求. [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7)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 中国经济 发展地位

农业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速度都在不断加快,农业是工业、商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发展是我国人们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农业的发展不重视,认为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我国发展过程有的“三农”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角色

(一)农业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农业是人类首先创造的生产活动形式,农业是人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和起点。人类社会发展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尽管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基础。

(二)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现代科技文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产值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发展基础上产生了工业、商业、城市和商品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

在我国近些年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因此,又很多学者认为农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下降。但是本研究认为农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期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从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来看,其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性质。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同时农业的这种功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被替代。

二、农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品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产品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农产品剩余,这些产生的剩余能够对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做出贡献。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非农业部门的产品贡献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是能够满足非农业部门人口对于食物的需求,另外一个是能够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原料,能够进一步促进非农业部门的发展。

(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市场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市场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会成为其它非农业部门的重要市场,能够促进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人口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非常高,除此之外,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需要本部门的补给,如农业发展需要的种子、有机化肥等等,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非农业部门的支持,如化学肥料、农用机械等等,其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要素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的产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市场是因为农业能够将其剩余产品和其它部门进行交易,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则源于农业资源向其它非农业部门的转移。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剩余的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种要素是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主要的要素贡献,这两种要素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它非农业部门的发展。

三、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例在不断下降,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递减严重滞后于其产值比重的递减,两者呈严重的非均衡的下降,这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特征。但是就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非常好的,虽然农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是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却在不断提升。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过程中不应当忽视农业的发展,因为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农业部门的支持。

(二)中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地位在不断提升,农业部门的发展和工业部门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但是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自身的增长。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国农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研究的启示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让工业部门和其它经济部门形成良好的顺畅的发展机制,疏通我国的“内循环”。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和工业等非农业部门的相互带动作用,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率

作者简介:曹林峰(1977-),男,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14-02

一、前言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依靠资本和劳动力外,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以江苏1978-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江苏产业结构的演进如何影响着江苏经济增长,为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计量模型

Romer(1990)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劳动、技术和资本共同推动的,长期的经济增长则是由技术进步所贡献的。然而劳动、技术和资本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条件下相互作用并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同样的要素在不同的产业结构状况和演进程度下会使经济出现不同的增长。

在不同的产业结构下,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X1,X2,…,Xk,A),这里,Y表示为国民经济总产出;Xi=(1,2,…,k)表示产业i产业的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那么,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模型可表示为: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重点研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选取数据的时间为1978-2011年,运用计量软件EViews5.0对江苏34年来的数据进行回归计算,结果如下图。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的回归模型:

本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0.999778,调整判定系数=0.999756,表明江苏省三次产业发展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解释度很高。其D-W统计量为1.612,根据n=34、k=4查阅D-W分布表,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条件下,dL=1.12,dU=1.68,dU=1.68

由计量结果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对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贡献效率最高的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出每增长1%,就能拉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747%;其次是第一产业,其产出每增长1%,能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133%;再次为第三产业,其产出每增长1%,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129%。由于江苏省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同,各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对国民经济总量的绝对增长也各不相同。进一步计算1978-2011年间江苏省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平均份额,第一产业为10.06%,第二产业为53.46%,第三产业为36.47%。通过对比计算可知,江苏第一产业产值增加1个单位,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32个单位,第二产业产值增加1个单位,总产值将增加1.4个单位,而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国民产值的增加仅为0.35个单位。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的统计指数分析,从产业结构效率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拉动效率最高的是第二产业,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工业基础相对完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第二产业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从相对量上看,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2011年达到51.32%,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是很大,提高产业效率是其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另一个高效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是第一产业,尽管第一产业在江苏总体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但其对经济拉动的效率却越来越高效。以2011年为例,其所占比重仅为6.24%,但第一产业增加一个单位,能使国民经济总产值增加2.13个单位,这表明在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江苏省的农业正向高效农业转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虽然不断上升,当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效率较低,从行业结构上看,已经超过了其有效的结构份额,自身对经济的拉动效率较低。

为保障江苏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发展,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江苏省必须继续大力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同时进一步强化第一产业的发展,深化发展第三产业。从产业结构的贡献率角度,第二产业发展的相对空间有限,要使第二产业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行业,必须用资金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产出效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黏合剂“功能,也是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但是,第三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基础上。

参考文献:

[1]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49-185.

[2] 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2012:10-300.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中原经济崛起;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2-0111-05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因素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全面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信息化已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河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河南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5年河南GDP总值首破万亿大关,2008年达1.8万亿以上,连续3年增速在14%以上,位列全国前5位。至2008年人均GDP已达19539元。一定水平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提,前苏联学者帕尔凯维奇研究认为,信息需求的增长大约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信息产业就会由于社会需要而正式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而当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时,即可认为社会将进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并将对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和带动作用。那么当前河南的信息化水平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和贡献作用,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支撑作用,这对基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制定中原经济崛起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及其贡献作用实证分析

(一)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

测度信息化水平,目前主要采用信息化指数法(Index of information),而指数法中,信息化测度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地域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为合理测度河南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基于《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选择了以下5类建设因素共14项明细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对河南1999~2008年的各项信息化水平指标进行统计计算。由于指标之间的不同质,本文以1999年为基数将各年度的指标值进行了指数化处理。以“信息量”大类指标为例,明细指标“人均年邮电业务量”1999年与2008年分别为148万元和1187万元,用2008年度数据除以1999年度数据得到该指标指数为8.02。由于对指标的加权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完全取决于如何判断各指标在信息化中的地位或作用,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只是通过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来分析信息化综合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采用简均法,并不影响结论推导的科学性。具体的算法是:将各明细指标值指数相加除以指标个数即计算出该年度对应指标的指数;最后对5大类指标指数按相同权数平均,计算出各年度的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关联性分析

经济发展是多种经济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对比分析,在考量信息化与中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时,我们同时考虑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下用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工业化指标指数;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作为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指标,同时考虑到与后续分析的一致性用InK进行指数化处理;用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并同样用lnGDP进行指数化处理。基于以上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值,依据1999~2008统计区间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GDP数据,可构造出如表2的样本空间。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空间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1)式所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lnGDP=2.78+0.0663M+0.20261nK+1.708InL (1)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相关度分析,则有:M对GDP相关度r1=0.996;G对GDP相关度r2=0.988;L对GDP相关度r3=0.986。

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信息化、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各要素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但就相对来说,信息化要素的相关度更为密切,已列为各要素之首。

(三)贡献度分析

依据数理经济学原理,社会总产品产量是由社会总资本量、社会总劳动量和技术水平等主要经济要素共同决定的。以下采用修正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GDP=AeqMKαLβ进行贡献度分析。仍然用GDP作为社会总产品产量的量化指标,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总数L分别表示社会资本要素投入量和社会劳动要素投入量指标,a、B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M表示社会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A表示除去信息技术进步外的其他技术进步因素(设为常量)。对函数模型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则有:

InGDP=InA+qM+αInK+βlnL (2)

依据河南统计年鉴1999~2008统计区间测算出的GDP指数(Ln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Ln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指数(LnL)数据,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样本空间。

将M、InK、lnL作为解释变量,lnGD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确定出回归系数分别为:LnA=-1.536、q=-0.479、α=0.046、β=2.413。于是可得到多元线性的经济增长函数模型:

lnGDP=-1.536+0.479M+0.046InK+2.4131nL (3)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元素单一贡献分析,则有:M、K、L对GDP单一贡献分别为r1=0.993、r2=0.976、r3=0.638。

对GDP相关度分别为:r1=0.996、r2=0.988、r3=0.799。设α=0.05,查表可得Fα(3,6)=3.83,而F=282.01>3.83为显著。结果说明: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诸要素中,信息化贡献度最为显著。

若继续进行自变量贡献弹性分析。将(3)式两边去对数变形为:

GDP=0.22e0.479MK0.046L2.413 (4)

根据弹性计算公式可得,GDP分别对K、L及

M的弹性分别为0.046、2.413、0.479M。以2008年为例,说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社会劳动力就业要素、信息化发展指数M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046、2.413、3.28。结果显示,在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信息化已列为第一要素。

若继续测算K、L和M对GDP的边际贡献。在式(4)中分别对K、L和M求偏导数有:

若继续对式(4)求二阶偏导数则容易看出:在1999~200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就业、信息化建设各要素对GDP的边际贡献尽管递增,但固定资产投资边际贡献递增的速度有放缓趋势;而信息化建设和劳动力就业要素则有倍增加速趋势,特别是信息化要素的倍增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结果也有效地印证了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方面的价值和

依据上面各表提供的年度K、L、M值,通过上述公式可得到1999~2008统计区间各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如表4所示:

利用表4数据可作出简单的折线对比分析图,如图2所示。意义。

三、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当前制约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和日益枯竭的能源问题。而信息化能有效化解和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对中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构成有效支撑。

1 “三农”问题。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第一产粮大省。但农业并没有使河南富起来,相反河南的综合实力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的距离近几年还在进一步拉大;而从另一角度说,中原经济崛起又不能摒弃和排斥农业,农业是河南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摒弃或排斥农业会使河南的发展定位因背离国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而承担宏观政策风险。“无工而不富,无农则不安”,那么二者的有效结合就是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出路。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又能起到按市场价值配置资源的作用,信息是一门科学也能起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同时信息是一个产业还能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信息的三大基本属性十分透彻地揭示了它对农业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中原乃至中部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全方位拓展农业链条发展产业化农业,因此,强化信息化建设,就意味着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信息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利器。而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构建起覆盖全省并同时与国内和国际接轨的“河南农业发展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它对于沟通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推广兴农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2 产业结构问题。传统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中部带来了许多荣耀,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种产业结构由于没有及时跟进优化、调整和升级,使得中部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现代经济学认为,三次产业所占之比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反复例证了这一立论的有效性。2008年河南的三次产业之比为14.4;56.9:28.7,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3:48.6;40.1,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为5.1:47.0;47.9(已呈较合理的“三二一”倒序结构),河南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1.5个百分点,与广东相比更是低出了19.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低层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原经济崛起的步伐。而信息产业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的高创新产业,信息产业的高创新带动了信息产品的多样性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得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渗透性,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内部有关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信息产品广泛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使其他产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中包含有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二是信息产业部门直接向其他部门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因此,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将会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直接推动和间接带动的作用。

3 资源问题。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基础资源,材料和能源的稀缺性使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信息资源则具有无限可复制、可共享,并在使用过程中价值可倍增放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信息资源对材料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替补功能。据国家发改委测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就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亦可降低1.3个百分点。虽然河南是一个能源大省,但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不容乐观,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煤计算,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5,人均耕地仅为0.0827公顷(约合1.24亩)。河南的GDP总量目前虽居全国第五,一方面是GDP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缺电、缺煤和缺水,能源链条面临断裂。河南不仅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强度开采,资源消耗过快,储备基地短缺,目前河南的能源优势正在日益丧失。因此,中原经济要实现崛起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下决心另辟蹊径,而靠科技创新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化解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