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1篇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白云街道

近日,椒江区白云街道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优惠扶助政策的通知》,切实保障残疾人共建共享小康成果。该《残疾人优惠扶助政策》对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方面做了优惠规定。

该《残疾人优惠扶助政策》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提升该街道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着力推进全区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四川省泸州市焦滩乡

11月12日,焦滩乡残联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结合残联工作实际,积极作为,举办了第二期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会。

此次培训会,邀请了乡农技站、兽医站等有关专业人员对蔬菜和大油菜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管理知识及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细心讲解,还组织参训残疾人到小岩村税显华的养猪场参观学习。

培训会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自力更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家庭经济,早日脱贫致富。

(周秀兰)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

10月25日晚,南码头路街道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参加了新闻晚报健康周刊联手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心理(精神)卫生知识竞赛,大家讨论热烈,都感到颇有收益,进一步了解了精神卫生知识,树立了心理健康理念。不少人说: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排解巯泄不良情绪,确实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尽管这次配合今年10月10日世界第18个精神卫生日举办的知识竞赛获奖者将从全部答对的问卷中以抽奖方式产生,获奖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大家认为:重在参与,这也是一种心理健康。

(冯舒明)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

2009年11月11日下午,长宁区仙霞街道肢残协会联合仙逸居民区,共同举办“庆祝上海市第二十届肢残节暨电影招待会”。与会肢残人代表和嘉宾共80余人。仙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家生致贺词,向所有肢残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表示将一如既往全力地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工作。肢协会长刘培仪介绍了仙霞街道肢协2009年的主要工作及目前第二代残疾证等级第二次复评的情况和工作要求。会后,放映了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街道

由夜明珠街办、葛洲坝街办、西坝街办联合举办的为期10天“第二届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日前在英雄山社区镇镜花苑结束。此次培训旨在全面贯彻《视力残疾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实现“人人享有康复”,让视力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理想、开辟人生新篇章,成为“残而有志 残而有为”的社会人才。

为保证此次培训顺利进行,康复指导师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逐户家访,并对盲人进行心理辅导,现场教授了一些简单的“导盲随行”。在盲人练习行走的时候,有很多好心市民纷纷走上前来,主动搀扶帮助盲人,康复指导师向好心市民对盲人朋友的帮助表达了谢意,给市民帮助盲人做了规范动作的演示。

(孙保文 周素莲 杜江勤)

山东省菖南县大店镇

入冬以前,大店镇残联开始为部分贫困残疾户筹备过冬物资,这已经是大店镇残联多年来的常规工作之一。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融入;特殊教育;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49-02

“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由于残疾学生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很大的限制,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限制了他们的社会融入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残疾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通过职业教育与学校内部、周边社区、工作单位的个体与群体进行持续性的社会互动。

一、开展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的意义

残疾学生是一类敏感而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生理障碍导致性格孤僻、敏感,心理健康堪忧。残疾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往往由于身体和心理原因,很难进入高等教育。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要作为解决他们未来就业技能、心理态度的重要平台,在此阶段的教育,不只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是要通过社会融入教育,使他们能够像普通学生、普通公民一样面对未来的生活,帮助他们铺就成才之路。

社会融入教育对残疾学生的价值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让每一个残疾学生改变自卑、孤僻的心理状态,通过社会融入教育让残疾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既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也能够尽到自己社会公民的义务。其次,为残疾学生提供社会交往情境,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同时,残疾学生在就业技能传授之外,也需要通过坦然、自信的日常交往使他们能够与外界社会保持沟通能力,打消用人单位疑虑;最后,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的开展是全纳教育、成才教育的直接体现,而社会融入教育正是全纳教育和成才观的生动体现。

二、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的内容

针对残疾学生的社会融入,强调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通过职业教育能动地与学校内部、周边社区、工作单位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按照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以心理疏导教育贯穿教学全程。包括开展入学前摸底与入学教育,掌握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障碍,做到有的放矢并为每位残疾学生建立心理辅导日记;在低年级时期为其开设“心理健康”“阳光心灵”等课程,使残疾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于视力和听力有障碍的学生,通过盲文、手语等方式为其传授;在高年级时期为其开设“社会交往”“做好人际关系”等课程,以情景式教学为载体,将健全学生与残疾学生混合编班授课,模拟社会交往的各类情境,引导他们采取不卑不亢、坦然自信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生活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尴尬、复杂局面。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包括了社会融入为引领的课程观,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目标(就业技能培训与心理状态调节)的设置,形成了适合市场需求和残疾人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试点,采取互动教学、现场教学、行动学习法、社区体验等方式让残疾人学生能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提升。

其次,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以就业实战训练作为教学突破点。对残疾学生参与职业教育而言,往往是渴望获取就业能力,能够通过工作取得稳定工作收入,融入社会生活。因此,社会融入教学需要将带有社会交往的就业训练作为教学突破点,使他们在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后能够有能力应对工作情境。在低年级的寒暑假时期,由带班教师按照小班实训的形式带领他们前往当地各类福利企业、专业对口单位开展见习、顶岗等活动,带队教师在介绍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全程伴随,并注意观察残疾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和不适应情境,及时记录并每天进行小结,以便于在后续实训小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加以改进;对高年学生通过实习就业基地、带薪上岗等形式,在最后一个学期由带队教师陪同在拟就业单位上岗,这段时期重点是引导学生融入新单位的人际网络中,当学生对收入满意、对未来同事和领导信任时,再鼓励他们进行签约,否则在“就业关”应帮助他们总结教训后去其他单位适应,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最后,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以全过程辅导作为教学关注点。对残疾学生而言,不能仅将教育局限在课堂上、实习中,而是要对学生未来就业生活负责,给予他们全过程、全方位的照顾。在新生入学前,通过家庭情况、个体情况摸底了解其可能面临的困难,在开学见面时一次性解决,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残疾学生入校后,通过指定辅导教师与高年级残疾学生“结对子”等方式帮助他们融入校园;在残疾学生实习就业时,通过与学校保持联系、教师带队驻点、与用人单位做好沟通等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应社会的良好环境;在学生毕业就业后,也需要与其在就业前三年内保持联系,询问他们对收入是否满意、对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是否习惯等内容,为学生建立就业档案,真正将社会融入教育贯穿于残疾学生就学前、求学中、毕业后的全部过程。

三、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效果评价与行动反思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实现残疾人掌握技能、融入社会、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由于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对其的教育导向既要遵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照顾到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最终目的――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感。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残疾人接受进一步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有着基础价值。因此,作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课程设置的选取和优化,探索出一条适应残疾人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新路,更能为残疾人通过中等职业教育为未来人生点亮希望,真正实现“教育改变命运”。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陕西省民政厅,是一所对视力、听力语言、肢体障碍青年进行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本省乃至西北地区残疾人教育的重要职责。在社会融入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采取“以残理残”的管理模式,让残疾学生担任各类自治职务,实现自我管理;二是加强学校与社区、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营造这种特殊独有的融入文化,鼓励更多残疾学生走出家门、走入社会、投身工作实习之中,与学校所在地的街道、社区产生了良性互动。

通过采用从初步试点采取社会融入教学的效果来看,能够显著促进残疾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心理量表对学生入学前及其就读过程的每年测试中,其心理状态评分不断提高,在毕业时往往与健全的同龄人心理状态相差无几,从孤僻和自卑中走了出来。在就业方面,除少数主动选择灵活就业的学生以外,其他学生都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这对于残疾学生来说是一份较好的归宿。同时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突出体现为起薪和工作环境较好,从事按摩推拿工作的残疾学生月薪在3 000元~4 000元月居多,离职率也较低。

四、残疾学生社会融入教育的发展建议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残疾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随着残疾人融入主流学校的教育或特殊教育获得发展以后,他们的观念会得到变化,自主、独立的愿望会变得十分强烈,此时社会融入教学能够为他们长期发展提供较好的机遇。

从社会融入教育的实践来看,在未来考虑推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社会融入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单打独斗可能远远不够。部分残疾学生一旦回到家里,会出现短时间的消沉,这启示我们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作为整体配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日后应考虑将家庭教育通过学校告知、主动联系等形式予以强化,让家里人真正信任残疾孩子,不要给他们成才之路泼冷水。其二,社会融入教育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对师资、经费、教学工作形式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大人才和经费投入。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社会融入教育的课时量提高了10%~30%,在实训、见习、实习和就业后联络方面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需要在特殊教育领域给予更高的人员配置和经费安排,以坚实的后盾保障残疾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甘开鹏,刘洪.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1).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残疾学生是普通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文化课学习、同学关系和生活环境,就其诱发成因与如何消除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提出具体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5.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尽力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包括演讲会、报告会、小制作、小竞赛、户外聚会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感受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战胜自我。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注意遵循重在参与、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伤病的原则,掌握好运动量,不要让残疾学生再次受伤。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4篇

(1)留守儿童大多都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而且年级越大厌学情绪越浓,厌学人数也越多。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做作业,做作业也不认真,做作业依赖老师、家长,应付差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2)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3)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4)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综合起来,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

(1)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2)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爱劳动、爱帮助人的优点也丢弃了。

(3)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这也充分说明当今的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4)留守儿童自身因素。例如,我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的一名女学生,因为相貌一般,从上一年级起,学校的文艺节目很少找到她,每当别人出演精彩的节目时,她都在一旁落泪。她说:“老师很少理我,也很少叫我回答问题,我是个没人喜欢的‘丑不鸭’,活在世上是个多余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

学校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湖北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生心理健康》为教材,每一课包括观察岛、活动营、分享拓展园四个部分,学生、家长、。为了充分表现心理辅导课的特点,课堂座位改成了园座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同学们对话,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例如在本周的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两足的游戏,让其中一个同学的脚踩在另一个同学的脚上,然后再向前走,看谁走得远,走得稳。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个别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箱,学生有什么要问的,可以写成小纸条投入箱内,我们每个班主任及时开箱解答。同时,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特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校总结了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构建了“三四三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

1 以“四育人”为导向,实现全方位育人。

1.1 管理育人

1.1.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分工负责、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内党政工青团协调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1.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机制。

编制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特征及体现校本特色的心理家健康调查量表,定期进行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疑似”特殊儿童,应对其重点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特殊教育专家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全校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1.2 教书育人

心理健康课、思品课思政课、晨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科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认真挖掘学科本身的教育性,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 服务育人

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此学校生活管理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生活要有节奏,做到劳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

1.4 环境育人

校园内书写相关标语、口号、警示,设立读报栏,宣传和普及心里健康知识。学校重视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为学生购置各种玩具和体育设施,把学校建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乐不思家,并受到美的熏陶。

2 以培养“四心”教师为核心,发挥育人功能。

对教师进行爱心、耐心、知心、信心“四心”教育,是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要求。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工作事无巨细。针对残疾儿童思维的特殊性教师只有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挚的爱去感染他们,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3 以培养“四自”新人为目标,深化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外部客观环境是基础,内在动力是关键。这种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3.1 坚强的意志。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利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及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3.2 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师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进取心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各种考验,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善于总结经验,振奋精神,激发勇气。

3.3 充分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推动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不竭动力。针对残疾儿童孤独自卑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赏识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

4 以“三个”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最终适应社会的有效形式。

4.1 手拉手互助基地

学校以“手拉手、心连心,同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在承德市翠桥学校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基地。两校之间通过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使健残学生增进了友谊、同受教育、共同进步。

4.2 献爱心共建基地

以“关爱、成长、奉献”为主题,在医学院护理系建立“献爱心共建基地”。两校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开展定期的双向交流。我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效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做奉献的义举,通过捐赠仪式、答谢回访等形式让残疾学生感受到健全人的支持与关怀,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4.3 健体有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