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俄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培养
为了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对跨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所谓的“文化移情”,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主动转移到对方的文化背景立场上,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具体交际活动。文化移情为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
一、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中,除了文化移情之外还涉及到:交流能力,容忍能力、应变能力、文化学习了解能力、态度表述能力等多个方面,为什么说文化移情能力占据了核心地位呢?主要原因与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有关。首先是其在语言语用方面的表现。这个主要是指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态和意图,而信息接收的一方可以从说话一方的角度对表述内容进行准确理解。这时就需要信息接收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移情能力,能站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之下对其表述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例如:俄语中“расти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直译过来是“成长像雨后的蘑菇”,但翻译理解时则是“如雨后春笋”。这主要是中俄经纬度存在差异造成我们常用来做比喻的作物不同,这是就应该运用文化移情能力对其表述的内容加以理解。其次是在社会语用方面的表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设计到社会的文化背景交际,这时就要运用文化移情能力,设身处地的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例如:见面打招呼是在交际中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再找过我们习惯用“吃饭了吗?”、“你去哪儿?”等招呼用语,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在俄语中类似“Позавтракаешьлиты?”“Кудаты?”这样的话语会让俄罗斯人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在这种时候就要充分利用文化移情能力,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做出一定的理解和让步。
二、在跨文化交际基础上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外语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核心的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立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思想方面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思想上先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因此对于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也先要从思想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文化内容的敏感性。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信仰、价值观、心态系统、世界观和社会组织等五项社会文化因素对文化感知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例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要在这样的思维差异进行有效的贸易谈判,敏感的文化移情意识必不可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认真研究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之外,还应该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进行价值评估、身份辨认、兴趣推断等具体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在思想上的文化移情敏感度。文化适应和顺应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主观上都会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习俗的衡量标准,这样就导致我们对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或者主观认知偏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时,除了要让学生对文化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外,还需要学生对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适应和顺应能力。例如: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Седьмомнебе”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如登天堂”,直译成中文就是“第七天空”。因此在为俄罗斯来的代表进行住宿安排是,房间号中带7的话会让对方有更愉悦的心情。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设计应对方案的方法对学生在文化适应和顺应方面进行移情能力的训练。
三、结语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移情能力在俄语教学中的教学和训练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立足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下的文化移情能力更是外语人才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先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移情意识,在通过对不同文化的适应于顺应能力训练让学生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文化移情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开展交流,在多元文化之下任然能张弛有度的保留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徐玉敏.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体制得到改革,思想观念出现转化,再加上受到复杂化、多元化的软环境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西方价值观念与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冲突。大学生怎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健康成才,不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更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
一、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英语这门语言而言,因为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上具有明显差异,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环境下生成的文明因子,所以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人们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由于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正受西方文化的多元影响,大学校园属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们一面受到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要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一)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显性影响
英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现阶段西方社会文化意识观念的主导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念。英语文化所展现的主要是提倡个性张扬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而中国的传统观念强调的是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团体观念,从而让中华文化价值观具有明显凝聚力与生命力的特点。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我国飞速传播,特别是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有显著影响。他们不仅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接受英语文化,在生活上经报刊、书本、影视以及互联网等多方渠道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英语文化的多渠道涌入,不仅冲击我国传统价值观以及历史文化,还有可能降低某些道德标准。英语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张扬个性与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方面会激起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还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让学生展现个性,并依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探索领域,有利于社会培养出更多实践型以及创新型人才。
(二)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隐性影响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有些节日甚至要比我国传统节日还受欢迎,西方节日正在默默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因为大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所表现出来的对西方文化的认可。这种认可表现在生活中,如在我国迅速兴起的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等西方快餐连锁店,现已成为了年轻人的娱乐约会以及用餐谈话的主要场所。吸引他们的不但是美味食物,更主要的是他们开始对那种高效便捷以及轻松欢快的饮食文化产生赞同和认可。可见,英语文化正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对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有效培养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对策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这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以及社会多变的环境下,强化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大学生属于受高等教育群体,他们最有条件以及最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多种社会思潮的涌现,随之而生的是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从而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实施,有效引导大学生接受认可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整合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堂以及寝室等多样化载体,尽可能实现最佳效益。
(二)充分展现真理理性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主导人生价值观之间的不对称性,让某些人陷在人生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差异和矛盾中,特别是对于人生阅历少、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难以自拔。若社会中多数人员可以准确自主处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就可以缓解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然而要让人们具有该种为人处事的理性,无法脱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引导。换言之,只有社会大部分成员具备科学理性的人生价值观时,才能有效构建和谐社会。
(三)懂得扬弃英语文化的利弊
人们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有个普遍共识:一定程度上将文化教学视为语言教学,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反映文化。只有有效掌握了语言所包含的真正文化内涵,才会真正熟练运用一门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者必须注重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联系。
要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理念去学习英语文化,在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辩证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辩证的否定本质是扬弃,自己发展自己,吸收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三、结语
1、张德彝对西方的认识
张德彝八次出洋,前后约四十余年,大半生都在西方游历,因此他对西方的认识较全面深刻。张有诗云:“多游邦国见闻广,久历风尘心地宽”,足见他见识之广,认识之深。他一贯秉持“虽辱承译事,而一切密勿阙而不书”的原则,把所到之处“见所闻见,山川风土,语言文字,下及草木鸟兽鱼之细,悉笔诸书而详记之”,让我们可以详尽的了解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
1.1西方政治经济方面。张德彝第一次出洋虽主要为风土观光,但也去参观了英国的议会大厅。张较为详尽的介绍议会情况,是他随郭嵩焘驻扎英国时,随同马清臣进入议会旁听,他介绍了议会讨论政事,可互相反驳辩论,表决统计票数,宣布结果,“利病之当兴除者,曲直之当申辩者,随时布闻下院而上陈之”。张德彝对此民主政治赞誉很高。张德彝也提到了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他记载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工人运动,多是工人为了增长工资,延长休息时间而进行的游行斗争。虽然张的纪录多是简短的,无法看透爆发工人运动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必然趋势,但这毕竟是中国人对世界工人运动最早的实录。对于西国体制的关注,自然少不了要对于西国的军事国防的研究,张德彝对西国武备的强大描写的很多。其中对于西方军制,兵役方面描写的较多。初到英国,张就有幸参观英国的军营,看到士兵的住房、厨房、军医院、军用书房等设施一应俱全。相对于中国的绿营军的军备松弛,作风散漫,这里的井井有条、“人皆勤勉”令张赞叹不已。另外,张德彝在西方时,还参观游览了很多军事博物馆。在伦敦看到了西国古代的盔甲武器,在德国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内的各式大炮,各种军事地图,军服盔甲,水师博物馆陈列的各式战船等等。
1.2西方科技教育文化方面。张德彝在西方游历时,参观了很多的工厂,如造船厂、纺织厂、造酒厂、农机厂、军工厂等等,这些工厂都是机器生产,不用人力。这些机器化的生产在19世纪末的中国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不足为怪。最吸引张笔耕不懈的是那些以机械生产为依托的各种先进、实用的各式发明创造,如电报、电话、打字机等等。西方教育非常普遍,教育水平较高。张德彝在海外呆了多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教育为立国之本,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根本。他在书中写道:“余尝遍历欧西,知民之智愚,视乎识字之多寡。故他很关注于西方的教育。他观察到西方各国都是全民普及教育。“凡西国儿童,不拘男女,凡八岁不送入学者,议罚有例”,西国国民无一不识字,即使是车夫杂役,都能阅读报纸而增长见闻。
1.3西方社会生活。各民族因为地域不同、风气不同、民族传统不同,都有各自反映其民族特色的社会生活习惯,各有利弊。如果从自身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出发,去衡量其他民族的优劣,必有失偏颇。张德彝秉持中立的原则,从“异域人”的角度去客观公正的描述西方社会生活现状的,大到社会制度,小到邻里家常,无所不有。我们在惊叹于他带给我们如此真实详尽的西方社会的同时,也被他所介绍的西方社会所吸引。在此选举其中有别于当时晚清社会的内容加以分类说明。先说饮食方面,张德彝最初对西方的饮食评价很差,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对西餐的最初印象。随着他在西方国家待的时间稍长些,他对西方饮食有了很大的改观,对西餐的批评减少,并且还夸奖西餐做法卫生干净。穿着打扮方面,给张的第一印象是各国服饰都很近似,凡是婚娶会客喜庆的时候,大都穿白色,而孝服则大都是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孝服改成黑色。这与中国喜庆日子穿红色,葬礼穿白色衣服,正好截然相反。西国男女一年四季都佩戴帽子,手套,女子还以戴假发为美。张德彝还发现西国妇女服装颜色多样,样式时常翻新,大都以法国巴黎样式为流行款式。居民住房方面,首先映入张眼帘的是楼房皆一律,整洁宽敞,环境幽雅。这与中国北方低、矮、脏的中式民居建筑有明显区别。即便是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大城市,西方人民也会设法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初到法国时,张住进豪华宾馆里,睡在柔软的羽绒床上,舒服至极,称“若当寒夜迢迢,频来好梦,人之溺于衽席者,又焉肯负此香衾哉?”如此一句戏言,却一语道破了张对于西方人民居住生活舒服享受的钦佩羡慕之情。张德彝在他的游记里用了很多的笔墨在西方城市的下水道、公共厕所、街心公园等设施,流露出对西方文明的感叹。
2、张德彝的思想轨迹
张德彝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受封建思想束缚。现在学习了洋文,走向外交领域,并不是他所自愿的,若不是家道中落,他定是选择苦读圣贤书籍,他朝一日赶赴科举,望能中举光宗耀祖。在海外多年,虽见惯了新奇事物,但仍不改他迂腐的思维方式。在西期间见到西国子女不以孝道为重,结婚后另立门户,子不侍奉父母,媳妇不侍奉公婆,极为不耻,认为缺少教化;张在《三述奇》中记述了当时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的全过程。他虽然客观的记述了当时巴黎人民革命的一些细节经过,内心也充满着对革命军队的同情敬佩,但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员,他错误的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同中国的太平军捻军等是一样的,都是“以下犯上”,是叛勇。深受封建忠君思想毒害的他绝看不出共产国际、无产阶级的力量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的深远影响。张德彝虽在一些事情上认识肤浅,有失偏颇,依然没有摆脱迂腐陈旧观念的束缚。但因其不同于他人的出洋经历,使他能够走出国门,亲历西方带给他的震撼和冲击,视野大为开阔,使他较其同僚带有先进的思想见地,他多少能冲破封建的封锁,正视自己国家的不足,勇于向西方学习。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3、张德彝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翻译;可接受性;翻译原则;艺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以及频率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沟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外国电影以及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屏幕上。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对影视类的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国产电影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相当大的一批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看好莱坞大片。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影视市场上外来影片的译本繁多,鱼龙混杂。很多译制片看上去非常不自然,有的口型不合,有的声音和画面不配,还有的语音语调根本不符合当时的情境。这无疑给国外影片的欣赏带来了一些困难和不便,也是一个非常不和谐的音符。
二、影视作品是一门艺术
“与文学作品不同,电影和电视剧首先是一门有声艺术,除了剧中人物的语言之外,影视剧中还有音乐和其他音响效果,帮助阐释剧中的意义。”
影视艺术是一门画面艺术,是一种非常直观的传播媒介,其接受者即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来获得信息,了解他国人民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观众因素可以说是评判影视剧好坏的最重要因素,通俗点儿说就是翻译出来的片子能不能被观众所接受,有没有票房?在影视剧里,屏幕上的画面和人物对话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部影视剧(除了无声哑剧之外)光靠看是不可能完全看懂的。反之,能完全听懂的影视剧也是完全不存在的。影视剧的制作者总是不遗余力地挖掘画面的功能,让画面(包括人物的动作)说话。一件道具,一个动作,往往起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影视剧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这是由它本身所含的商业性质所决定的。为了补偿成本、取得利润,任何一部影片的推出者都希望自己的影片能被最广泛的人民群体所接受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既然影视剧的潜在受众是全体民众,它的内容应该符合广大观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应该在广大受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其中的语言便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语言若是晦涩难懂、矫揉造作,肯定会导致观众失去兴趣。失去了观众便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影片固有的潜在价值。观众必须能听懂剧中人物对白,才能看懂影视剧,才会欣赏这部影视剧。这部影视剧的整体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中国的电影翻译事业已走过了50多年辉煌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电影翻译工作者给广大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观众从这些优秀的译制片中不仅领略、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许多优秀译制片中的精彩对白成为中国观众争相传诵的佳句。如“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几代身处逆境的中国观众。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大众媒体,值得我们去欣赏,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
三、影视翻译的理论依据
翻译界一直有“归化”和“异化”之争。其实,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归化的长处在于:经归一化处理过的译文其文化形象都是译文读者所耳熟能详的,读来地道、生动,不会给读者带来任何理解上的困难;然而归化也有其弊病,“它是以把一种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内容,并牺牲了大量附载信息为代价的。人们阅读完全采用归化法翻译的作品,严格说来只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温习,而已基本失去了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异化的缺点在于异质文化的介入使译文晦涩难懂,加重了读者的负担;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将新鲜的文化元素引入了目的语文化,扩大了目的语文化的含量,给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感受,增长了读者的知识。异化与归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主要应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译文的读者。译文的读者如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者,则可以考虑采用异化,如读者是一般大众,则最好采用归化。二是译文的目的和用途。译文主要是用来娱乐、宣传、鼓励呢,还是学习新的表达方式,了解和鉴赏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前者宣采用归化,后者不妨用异化。所谓“翻译无定论”,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影视翻译:首先,译文的读者,也就是影视节目的观众。观众的大众化分布必然要求影视语言的大众化、也就是浅显通俗。其次,影视节目的目的。电影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资讯,传授知识,开拓眼界,促进了解。让观众轻轻松松、明明白白地获得信息,享受整个娱乐过程。由此可见,在影视翻译中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段更加合适。
四、影视翻译的原则
根据以上的归化理论,以及观众的可接受性,影视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译文语言通俗易懂
语言若是晦涩难懂、矫揉造作,肯定会导致观众失去兴趣。所以翻译时要通俗一些,让观众要明白易懂。当然,易懂并不等于粗糙,并不等于平淡无力。要采取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如电影片名Hamlet译为《王子复仇记》就比《哈姆雷特》好,因为前者更适应广大观众,照顾到了没有接触过英国文学的观众;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也颇为传神,“乱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佳人”又点明了影片的女主角,形象地展示出女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因此影视剧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通俗一些。当然,“现代汉语里通俗化的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能反映简朴的思想,也能表达复杂的情感,奖键在于能否使之生动活泼、准确自然。”
比如说《加菲猫2》系列影片根据风靡美国的同名漫画改编,加菲的妙语连珠是该漫画最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在译制版中体现原著的风貌,《加菲猫2》的台词翻译也相当通俗化,翻译出很多“中国特色”,借用了中国时下不少流行语和网络用语来吸引观众,把原版剧本中令中国观众陌生的美国俚语换成“中式”俗语,保持了这部影片浓厚的喜剧色彩,再配上合适的场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而“满眼尽是傻大木”“我顶你”“歇菜吧”“痛扁”“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些时下流行的国产时髦俚语,令观众觉得与加菲猫更亲近。很多观众听到这些话更是会意地大笑,所以说加菲猫能取得这么高的票房收入,翻译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在《勇敢的心》中,Wallace杀掉了那些背叛他的贵族,他的壮举不胫而走,传遍了每个村落。
Farmer 1: William Wallace killed fifty men.Fifty, after in the war they won.
Farmer 2: A hundred man.
Farmer 3:With his own sword!
Farmer 4: Moses through the Red Sea.
农夫1:威廉・华莱士干掉了五十个敌人。五十个,在打完胜仗之后。
农夫2:是一百个。
农夫3:而且都是他一个人干的!
农夫4:就像摩西过红海。
With his own sword!直译为“用他自己的剑”,言下之意是他一个人干的。为了清楚地表明这层意思,表达出农夫对Wallace的敬佩,译者采取了更为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译为“都是他一个人干的”。
2 情节衔接顺利通畅
电影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画面对语言可以起一种补充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并不需要十分忠实于原语语言,缺失的信息部分可以由画面所负载的内容进行补充。有时候由于画面的制约,译者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变通的手法,使得对话与画面吻合。例如:
Tessa:S0 we shouldn’t rule out murder.
LaNce=No,(Murder call)
泰沙:因此不能排除他杀。
兰斯:不能。(《凶杀报警》)
前者说不能排除谋杀,后者的回答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理解应是同意的意思,应译成“对”,但兰斯在说话的时候同时摇摇头,中国人在摇头时是表示不同意对方意见,所以钱绍昌教授将兰斯的回答译成了“不能”。
比如在《角斗士》一片中,一开始,Maximus正率领他的部下准备与蛮族一战。他的部将Quintus正在部署战斗前的准备工作。
Quintus: Load the catapults, infantry form up for advance, archers ready.
Chief archer: Archers?
Centurion: Nock!
Archer, Nock.
昆塔斯:投石器上好弹药!步兵排好前进队形,弓箭手准备。
总弓箭长:弓箭手?
百夫长:搭箭!
弓箭手:就绪!
对话中的两个nock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前者是百夫长在传达上级的命令,指挥士兵把箭搭上弦,后者是弓箭手的回答,意思是已经按照命令把箭搭上弦了。如果直译为“箭已上弦”,则从听觉效果上来说,不如hock一词来得干脆。其时画面上闪过一排排弓箭手箭已上弦,蓄势待发的画面,因此译者把“箭已上弦”这个具体的回答改成“就绪”,只有一个词,和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相吻合,同时也体现了军人的一种干脆利落的作风。至于“就绪“的具体内容,观众一看画面便知道了。
3 原语言的文化接受
我们使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时要掌握好尺度,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理解问题的部分,我们应采取归化的方法。而对于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化知识,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适当纳入西方文化,因为影视片是文化交流的渠道,通过影视片的欣赏,观众可以感受到异国风情和他们所特有的习俗,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在美国电影JFK《刺杀肯尼迪》中检察官Jim Carrison有句台词“We’ve all become Hamlets in our country……”其中的Hamlets是中国观众都熟知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其文化内涵观众也不陌生,所以翻译时不必进行变动,可将其直译,不会影响到观众的理解。
【关键词】学生 上网行为 原因 引导 策略
近几年来,网络在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文化交流方面起着积极而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网络也充斥着大量、暴力、迷信、赌博等糟粕,对未成年人思想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少数网吧管理不规范,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浏览不健康信息或长时间玩游戏。有的学生长时间泡在网吧,致使视力急剧下降;有的学生为了省钱上网,不吃不喝,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有的学生沉迷上网,不愿上学,荒废学业;还有的学生因上网走上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网络因此被称为“电子海洛因”,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一、中学生沉溺网络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会深陷“网”中难以自拔?仔细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究新鲜事物。网络是一个浩瀚的信息海洋,其中天文、地理、科技、文化、娱乐等无所不包,对于他们来说有无穷的未知数,因而也就有了无穷的吸引力。
第二,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让青少年实现一种“心理补偿”。在网络中他们自己说了算,不受任何限制,能让青少年尽情地展示、自由地宣泄,即使说错了也不必担心别人的批评,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学生”、“子女”等既定“弱势角色”的束缚限制,满足其内心潜在的“逆反心理”。
第三,网络还满足了青少年的交际需求。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平时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而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青少年的交际需求,在现实中满足不了的需求,他们要转而寻求其他途径,网络的出现便给了这样一个机会。通过上网聊天、交友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了心中的孤独感,故而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中,约50%的人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约25.2%的人进入聊天室聊天或在BBS上经常发言。
正是因为网络能够满足诸多难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需求,才对青少年学生具有了极强的吸引力。
二、中学生上网行为的引导策略
作为教师,该如何对待青少年学生的上网行为呢?放任自流的态度自然不可取,但要“一棍子打死”,不让孩子接触网络也是不现实的。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场所和大众娱乐的便利工具,其优点是其他工具难以替代的。若因为网络存在负面影响而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只能是因噎废食。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强化教育的引导功能,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中学生领悟能力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引导中学生的网上行为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网络能力素质。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应通晓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心灵的守护者和时尚的引导者。但目前教师往往由于工作较为紧张,而忽视了自身网络素质的提高。由于对网络的了解不够全面,教师基本上不知道学生在网上的行为,当然也就无法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了。因而,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网络水平,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才能进一步的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指导,以免学生误入歧途。
(二)加强网络知识、网络道德的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网络。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青少年中普及网络知识,大力灌输网络的正面功能,并传授有关信息采集、处理的基本的技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再是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及网上信息辨别能力的培养。要大力宣传团中央、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01年11月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学生了解上网的规范,培养网上的文明行为习惯。这方面,教师要必须首先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网络素养教育,他们就没有能力教育自己的学生。
(三)指导学生提高网上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想不到的伤害。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的两面性宣传,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上一个个青少年因轻信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使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四)对于已经上网的学生,宜“疏”不宜“堵”,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接触媒介时,如果得到成人及时、正确的指导,就能从媒介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教师也应当做网络时代学生的“网上导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网上活动加以控制和引导。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从网络中下载的图片、文章等资料辅助教学,定期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的优秀教育、科技、新闻网站等;并可在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到网上查找资料、积累知识。同时要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监督和引导。这样,就可以变消极地抑制网络不良影响为积极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变“堵”为“疏”,引导青少年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求知工具。
(五)作为教育者,需要反思日常的教育活动的利弊得失.从而改进现实教育工作。在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一些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转而到网上寻找精神寄托的。要通过改进教育方法、内容,满足青少年求知、交际、宣泄、自我实现、追求自尊等需求。要积极推进教学民主,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发现、排解学生心头的“疙瘩”。从而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过度沉溺于网上聊天、交友、游戏的学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与人们学习、生活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学生的上网行为并不是如洪水猛兽一般难以控制,要想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关键还在于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只有引导得法得当,网络就会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
就会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