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转贴于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第2篇

健康人格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与社会的和谐。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培养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进行多维解读,培养积极健康人格可以从完善外部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入手。外部环境的完善包括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大学生自身要注意提高能动性,挖掘自身人格潜力,增强人格积极力量。外部环境完善和个体自身能力提高,共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效果。

关键词: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学;培养途径

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种种新的挑战,新旧观念的碰撞,给大学生带来很多困惑。面对这些变化,人格培养模式并未进行有效调整,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效果。培养健康人格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因此,积极调整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模式,探索健康人格培养的有效策略,就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进行多维解读,以期找到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更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人格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人格也称个性,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 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精神。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表现在以一定的文化与伦理为基础的行为方式中,反映着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人格是个体知、情、意的统一,是个人整体素质的呈现。

2.当代大学生人格特点

受到社会大环境、家庭、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人格状况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大比例的学生自我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一些大学生没有理想,道德意识不强,集体观念淡薄,功利主义较重;部分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去适应环境,爱发牢骚,遇事常不满;一定比例的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不善于交往,有自卑感,且在行动上遇事退缩畏惧。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指的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整体素质,充满一定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具有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同时,大学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公正、公平、正直、善良、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2)具有客观认识自我的能力。懂得接纳自我,乐于接受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 对遭遇的坎坷和挫折持有积极的心态和看法;能够了解自我,对自己的优势强项和短处不足了如指掌,知道如何看待自己同别人之间的差距差别。不断完善自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2]

(3)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健全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具有较强的意志力,持续的好奇心和不断的求知欲,敢于挑战陈旧的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意识。[3]

(4)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乐观、坦诚、积极地面对生活,能较快的适应周围变化了的客观世界,面对竞争欣然接受,面对压力淡然处之,社会活动范围较大,能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问题,可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多变地思考问题,适度调整应对方法。能辩证分析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对事物有全方位深入的把握。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的多维解读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1)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 Sizentmihaly 首先提出的,而Sheldon 和Laura 将其定义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4]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以促进社会繁荣。[5]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在对人格的研究方面,积极心理学特别注意研究积极人格理论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

(2)积极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的能力和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认为应当把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力都纳入个体的人格建构中,当个体具有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7]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内心都存在相互对立的消极和积极力量两个方面,只有个体不断培养自身固有的积极力量,其人性的消极面才能真正地被消除或抑制。相反,如果对人格中的积极方面置若罔闻,仅关注消除人格中存在的消极方面,即便个体的人格消极方面都被消除,其固有的积极力量也不会自然的完善。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在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而内在生理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产生的影响会时刻发生交互作用。[8]所以,在健康人格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更要注意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

2.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多维解读

按照积极人格理论的观点,培养积极健康人格可以从完善外部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入手。外部环境的完善包括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大学生自身要注意提高能动性,挖掘自身人格潜力,增强人格积极力量。

(1)培养向上校园文化,营造积极人格氛围

独特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从多层次,多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由于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吸引力强的适宜青年人的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去感染和影响校园内的大学生,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完善人格。

(2)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突出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环境中,无论是任课老师,学校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言行举止,都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高校辅导员,他们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可以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自身渊博的学问、广阔的视野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提高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要注意提高这样几种素质:

其一,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必须熟悉掌握党的经典理论,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问题,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精神素质。辅导员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素质。要遵守社会主义公德,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言行一致;注意培养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爱施教的宽容精神。

其三,创新素质。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共识。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辅导员要善于分析,勇于创新,用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的工作素质和能力。用自己的创新行为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带动和鼓励他们的创新行为。

(3)开设人格发展课程,普及相关专业知识

在高校尝试设置人格发展课程,课程以普及健康人格知识,提高大学生主动追求健康人格的意识,传授健康人格培养的技巧和能力;课程体系可以由必修课,选修课和主题团体辅导构成,积极心理学尤其是积极人格理论可以设置为课程知识传授的重点。同时,鼓励成立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社团,将有兴趣的同学吸收进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主题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4)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发挥父母重要作用

家庭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场所。进入大学前,很多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为主导的他控教育,但是当孩子进入大学以后,父母一定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由他控变为自控,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挖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同时,家长要注意锻炼大学生延迟满足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情绪控制能力。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延迟满足不仅是人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变量。Funder等人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与其自我控制、自我韧力、注意力集中、明事理、谋智、合作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密切关系。可见,父母培养延迟满足能力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9]

(5)增强自身积极体验,挖掘内在人格力量

在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自身要提高能动性,主动作为,挖掘自身潜力,发现积极力量,抑制消极方面。最主要的方法是不断提高积极体验。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10]积极的体验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促进了积极人格的形成。美国密歇根大学的Fredrickso提出了一种“积极情感扩建理论”,她认为,某些表面上看起来分散的积极情感―――如欣赏、满足、感兴趣和爱他人等,都能有助于使支配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进行思想和活动的指令系统得到增强和扩张(即指令系统变得更具有积极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这些分散情感还能帮助个体形成一种积极人格。[11]大学生要主动尝试培养积极体验,在体验中寻找自身人格的力量,反复强化积极人格,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总而言之,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外部环境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的人格示范,父母的教养方式构成了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积极互动,良流,更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积极体验,增强自身积极力量,开发健康人格潜力,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国栋.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2).

[3]杨俊丽.浅论新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4]Kennon M.Sheldon, 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Necessa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 56(3).

[5]肖盛兰.积极人格理论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

[6]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任 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8]王晓鲜.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人格研究简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9][10]肖凌燕.家庭背景下青少年积极人格的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第3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发展以及现状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权重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则目标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心理异常现象的识别[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课程的精心打造以及课程的规范化比较注重,有诸多高校已经在教学中采取视频资源以及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师生互动方面的力度也得到了有效强化,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了结合,从而形成合力教育,其中,院系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构建工作机制和机构,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到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教育问题:

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善化,有的高校建立了相应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但机构形式大多不同,职责不明确,责任也比较分散[2]。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认识不足,简单认为这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和实际的服务体系的完善没有紧密结合,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政策上缺乏指导力度。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方面进行强化,而实际情况是,政策的纲领性文件还比较缺乏,造成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比较被动。而从现行的相关纲要制度的内容来看,经过实践,有多数的教师认为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制度有些方面不完善等[3]。政策制度的缺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对实际的教育工作开展有着不利影响。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和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契合,以及和时展的特色相契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认识,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比较深,没有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内容选择都没有符合时展的特色,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力度也显得比较薄弱。

其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关键的,这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心理健康知识不充足,这就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整体质量[4]。而从实际的教学现状看,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教学的能力不强,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兼职的,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以及教学对策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常常会存在着教育误区,造成整体的教育效果不佳。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愈来愈重要,教育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教育中要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来对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来看,在认识以及实践方面存在着误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上,没有注重发挥教育的功能,把学生的各种问题看做是思想品德的问题,并且用思想品德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比较常见的教育误区[5]。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以及教育学原理等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能够减少心理冲突以及矛盾,最大程度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活动。对学生思想教育中也要对心理学知识技能加以应用,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发挥。而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教学当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做是心理测试,并将其形式化以及简单化,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充分。心理教育对象以及范围也有限制,只注重心理问题的诊治而没有注重预防机制的建立,这些在实践当中的误区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还体现在制约因素方面,没有对教育当中的一些制约因素正确的看待,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教育的问题。教育当中由于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以及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受到这一制约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

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让学生能结合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调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也是当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应用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开辟网络这一渠道,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6]。高校要充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以及和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进行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心理教育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

第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完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是促进教育规范化开展的基础。高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成立教育领导小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统一化的规划引导,建立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以及管理机构,这样就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打下基础,从制度上得以保障。通过制度以及机构的建立完善,让专业的心理保健人员或者教育人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辅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的提供帮助。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在校园文化当中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好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主阵地,将教育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注重调整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多样化的动力,对学生的情感以及就业和学习等压力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高校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以及心理剧场等相关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质量。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选聘专门从事心理咨询以及教育的人员作为教育队伍,从多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从理论层面的知识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灵活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联系,为学生提供跟踪式的服务,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生活水平;思想观念

1.引言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精神形态的心理也发生作用,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此问题某种程度的忽视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2]具体而言,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这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受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3]的现象,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事后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4]的不平衡倾向。这样就必然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的保障。

3.2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素质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令人遗憾的是,当今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

3.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的生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持续工作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5]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和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四、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5.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6]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9.

[2] 冯燕.健美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体育科技.2005(1):2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第5篇

 

随着前些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显著增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转变的阶段,也是由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对其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引导和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使其能通过大学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逐步走向心理成熟。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并设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这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成熟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难点

 

2.1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属于选修课,部分高校即便开设为必修课,也属于综合素质类课程,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学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一个重要的科目来学习。

 

另外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设置较短,往往只有几周课时或者只是其他必修课课时的一半,使学生从心理上认为本门课程不重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学生却没有将这些事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学校和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

 

2.2 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由于多数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指定教材,教师上课往往自备课程教材,或者直接从网络课件中选取需要教授的内容,自己制作课件。这就造成了每个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课程内容也不一致,使学生的学习不系统、不全面。任课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专长或自认为重要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对课程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规范的课程教材,使学生更加不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同时学习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考核方式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很多学校采用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期末节课时上交考查论文,以此作为课程成绩。有的学校即便采用考试的方式,也大多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试卷考题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但不论考查还是考试,学生都没有将学习内容有效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学生要将日常所遇到的生活心理问题用专业知识加以解读,从而解决自身或他人的一般心理问题,这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对策

 

3.1 通过多手段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在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在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就可以通过辅导员案例讲解、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方面的学生活动等多手段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导,其他多种方式为辅助的形式,最终达到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也自然会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3.2 规范教学教材,提高教学系统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长期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即便在许多知名大学也是如此,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总结的材料案例给学生上课,这就造成了课程效果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则上课效果较好;任课教师水平稍差,则上课效果较差。

 

各高校应规范订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统一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的规范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依据教材巩固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有章可依。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在课上除了理论讲授外,更多的是依靠教材理论利用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3 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考核方式是反映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用考试分数或结课分数来衡量。综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式来看,注重平时的考查分数并综合期末考试成绩分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平时上课时阶段性的运用案例分析或结合自身情况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以巩固学生平时上课所学知识;期末再以考试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于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综合得出学生的课业成绩,以此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