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课程教学 实践性 分析
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来说,它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重点在于有效的运用。但是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单纯的注重对知识点的教学和讲授,偏重的是理论层面的教学和管理,而忽视了具体的、实践性的教学开发和管理。所以,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要在实践性的教学上加强研究和探讨,从而掌握相关的教学要点,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而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一、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现代汉语的教学是一项重在应用的学科,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这样一来,对于课堂的教学也就有着一系列的要求,如何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的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仅仅是对相关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实际把握和应用的问题涉及的较少。其中,一些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整个课堂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和探讨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汉语教学远离了生活基础,进而变得枯燥和乏味,这样一来,无论理论知识讲解的多么细致,有效的应用依然成了问题。
因此,必须大力的加强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要理念的渗透和贯彻,对于现代汉语的教学来说更要如此。在这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要积极的进行改变,更加注重课堂知识和生活的联系,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对于汉语课程的教学来说,一个重点就是在现代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教学,进而使得所交知识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而在当前的一些课堂教学中,由于对这些问题的忽视,一些课堂教学的知识相对落后,不能够满足当前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在进行操作和应用的层面还有所欠缺。这样一来,也就更加要求我们做好转变,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分析,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是进行相关的课程编排。
二、现代汉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在课堂内容编排上做好规划和管理,重点就是要精选教学的内容,把适用于生活实际的语言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学的内容出现了和其他课程的重复。
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的部分内容与语言学概论重复。这样一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会引起学生而对学习激情。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内容选取的时候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重点就是要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分析和选择,把握有效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更要注重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管理,对于一些需要教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联系起来,进而开展互动教学和管理。例如我们对于词义的教学,就可以和生活中的广告或者是应用文写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去写作一些广告语或者是应用性的文章,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很好的应用,巧妙的把教学知识和实践应用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对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语音部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语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汉语声韵调的拼读、音变的规律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水平,特别是最提高普通话水平。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我们就可以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可以只作针对性地精讲,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开口讲话。还应该结合小学拼音教学增加拼读与拼写的实践性训练内容,为学生将来的从教奠定扎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应用教学来说,主要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在课堂中实现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授完相关的知识和要点之后,开展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情景,或者是设计一些语言情景,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去实现良好的应用,真正把自己投入到社会化的这个大舞台中去进行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例如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这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实践应用的机会。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应用,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3、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对于汉语课程的教学来说,重点就是要进行有效的、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就是应该以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为主,同时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汉语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传输,所以教师不能只是单向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而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管理和应用。例如在讲语言理论时,教师可提前收集大量的语言运用的例子,课上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而更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相关的谈论或者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的体会和感悟,这都是一些很好的交流和管理方式。
其次,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把学习空间由课堂扩展到课外,进而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现语言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规范报业语言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来组织举办一些汉语沙龙,或者是调查社会上现代汉字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对当前汉字应用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归纳一些比较常见错别字和不规范字出现的类型和规律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规范地运用语言,获得用语言做事的成功感,从而获得一些切身的体会,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进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关键词:线性代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58-01
线性代数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工具。其主要内容有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及二次型等基本知识,通过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使学生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及用矩阵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能力,获得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矩阵代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的提高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对于线性代数的教学与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校也不例外,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 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与高等数学相比,线性代数更加抽象难懂,对于学生而言总感觉线性代数知识点很多,前后纵横交错,学习起来有很大难度。为了应对线性代数高度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这一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及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从实际问题出发,为了解决问题,引入相关的概念、再通过解决问题,得到一系列的结论和定理,从而避免了由定义直接推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线性代数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抓住一条主线,掌握主要内容
线性代数的知识点很多,看起来错综复杂,但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的主线,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是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围绕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行列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等能容就可以衔接起来,在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解时,解决解与解之间的关系,就引入了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理论,这样让学生感觉到教材中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同时线性方程组也是解决一些抽象问题的桥梁与纽带。
3 重视过程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接受新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普及化高等教育,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学内容的处理,交流教学经验;教师相互之间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狠抓课堂教学。实施课前点名制、课堂提问、课上小测验、课下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同时加强作业管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除了教材上的作业之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每章都自编了一些典型作业题,供学生学完该章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为了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效果,每章都自编有单元测试题,时间是20~30 min。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测试,同时出应用题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绩计入平时成绩。通过测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调整学习方法,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4 规范习题课建设,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习题课是一个重要的并且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课教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延伸,补充和巩固教学内容。在习题课上,一方面及时解决学生在作业及平时学习中所存在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每章都讲解一些典型习题及单元测验题,通过习题课使学生得到有指导性和目的性的训练,在动脑和动手的同时消化、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使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辅导答疑是习题课的补充,历来我们都很重视这个环节。每周我们都安排固定的答疑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来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时间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计划。
5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线性代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仅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显然过时了,但完全利用多媒体又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计算过程。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地位,吸取传统教学的优点,修改或自制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结合板书与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直观,这样既把抽象概念问题化、具体化了,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演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其中有很多用于教学的多媒体素材、课件、教案、论文、试题等资料。借助于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学资源缺乏、理论性知识难以直观呈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的相互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课程组首先合理利用“教育在线”的各项功能,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及部分电子教案等信息放在网上,供学生预习和复习时使用。其次在校园网上上传了一些典型的习题,难度一般不太大,属于巩固知识,加深概念,强化方法等方面的题目,供学生平时练习使用。再次,给学生提供一些该课程精品课的网站,供感兴趣的学生上网查阅相关信息。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6 结语
虽然我们在线性代数课程改革与实践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例如,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将线性代数抽象的内容表达清楚;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及格率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以寻求更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M].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唐燕、高德胜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尽管现代学校自认为应该责无旁贷地教授道德,然而种种现实因素似乎又在解构此职责,致使其饱受“德育低效”的诟病。现代学校可以进行道德教授,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大规模、划一性的道德教授图景,以及知识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的教育效果,成为现代学校其道德可教性的理由。然而,蕴含在现代学校道德教授背后的种种理论假设并非自明。无限可能性和可教性的人性假设,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无视人的有限性与复杂性;而建基在个体与社会经济利益一致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目标,使得现代学校模糊了人的真正利益所在;诉诸知性德育与惩罚教育,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只实现了对人行为的型塑和控制。因此,受限于这些成问题的理论假设,现代学校无法追求和实现更高的道德教育目标。
尽管现代学校的进步在于以新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实现了对大多数人的道德教育,但是,现代学校依旧面对古老的道德教育难题:道德是否可教。现代学校进行道德教授所预设的人性基础及使用的手段,只是为了方便达成它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即对人行为的规范和控制。而着力于此目标是以放弃仰望更高的道德,以及偏离道德教育的真正目标为代价的。因此,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并为人更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需要开辟空间。
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自主构建;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07-01
1.引言
长久以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科学教育工作者对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不懈探索,但是,即使在历来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美国,时至今日"探究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明显,从传统讲授向探究转变的步伐仍十分缓慢"[1]。在我国情况更是如此,我国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长期以来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这就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偏差。因此,对探究式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并对其实践进行改进、完善,以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效就显得非常必要。
2.探究式学习概述
倡导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对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必须理解探究式学习的真正含义,追溯探究式学习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历程,明确在课程教学中提倡并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2.1探究式学习的概念。提及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大家往往会立刻联想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按照目前引用较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实事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2]。我们把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作如下定义: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
2.2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历史。早在我国古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在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曾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3],这是探究式学习的早期溯源。到了近现代,杜威强调"做中学"。在杜威看来,"做"实际上是探究,"做中学"就是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的进步教育运动,强调直接的、当下的和具体的经验乃是真正理解的前提,强调探究和问题教学法,强调在自然的、非人为的情境中学习。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这就把科学家对人类未知的发现与每个人对自己求知的个人发现都包括了进来。布鲁纳进一步说,发现按其实质来讲,"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够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5]演讲中,明确表示他赞成科学教学的不同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同时,施瓦布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阅读文献资料的探究式学习——"对探究的探究"(inquiry into inquiry )[6]。通过施瓦布对科学探究的深入探索和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组织甚至官方文件都开始把探究放在日益突出的位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2]更是明确提出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强调给学生提供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机会,强调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线性代数》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实施阶段——以《行列式》教学探究为例
上述对探究式学习概念及发展历史的阐述,加深了我们对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理解,以《行列式》教学为例,将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3.1提出问题阶段。本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是引发者,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这里的情境既有"情"又有"境",是情境交融。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的核心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触二、三阶行列式的简单计算,因此在学习《行列式》时,最初由教师提出问题:计算行列式
的值,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搜索相关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具体的研究题目,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案。
3.2 解决问题阶段。本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小组协商与合作、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由学生看课本以及学生自己提前收集的资料,逐步探索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由学生形成书面材料(篇幅有限,仅提供一个框架):
第一小组整理的材料:
(1)复、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对角线法则;
(2)四阶行列式不能使用对角线法则,为了寻找解决方案,引出全排列、逆序数等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3)分析三阶行列式对角线法则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其结果是位于不同行、不同列中三个元素的乘积的代数和;各项的正负号与列标的排列对照,奇排列为负号,偶排列为正号。总结出四阶行列式的计算公式:
,
从而得出上述四阶行列式的结果:
第二小组整理的材料:
1-3同一组;
(4)整理行列式性质,并利用行列式性质,将行列式化成上三角行列式,然后计算上述四阶行列式的结果:
。
第三小组整理的材料:
1-4同二组;
(5)利用行列式性质,将行列式中某行、列化成只有一个非零元,然后按该行、列展开,将四阶行列式化为三阶行列式再计算结果:
3.3 评价反思阶段。最后,师生应该对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可采用口头或书面评价的形式,也可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形式,取长补短,这是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述案例中,大家最后总结:三个小组都得出了所给四阶行列式的计算,从过程来看,都有自己的收获。教师最后指出:事实上,大家的结论已经包括了这一章所学习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可以将这些方法从四阶行列式推广到 阶行列式的计算;当然,目前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行列式性质与按行(列)展开结合使用;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学习其他方法,特别是一些特殊行列式,应该采取特殊的方法来求解。
4.结语
对探究式学习的研究需要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从学生知识建构的角度,以崭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为基础,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核心,对探究式学习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
对探究式学习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课程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探究。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进行探究;可以在学生质疑处作更深入的探究;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探究;也可以问题的求新、求变、求异上进行探究,等等。这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