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音乐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跨界音乐 融合 价值观
跨界音乐也称混合音乐,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乐风格交融在一起的音乐形式。它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跨界音乐的含义可分为两层:广义上泛指任何几种音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乐,狭义上则单纯指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相交融的古典跨界音乐,它是跨界音乐中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形式。跨界音乐的历史时间不长,但是它符合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世界乐坛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1 跨界音乐的起源和定义
跨界音乐的产生比较晚,大约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产生与音乐排行榜有关,一张新唱片登榜在不同类别的音乐排行榜上即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音乐形式的交叉,成为跨办音乐的原始模型。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许多跨界音乐人,如古典辣妹组合、神秘园组合、莎拉.布莱曼、马友友、陈美等等。上世纪90年代,跨界音乐在中国逐渐兴起,女子十二乐坊的二胡演绎、刀郎的老歌新唱、西洋器乐伴奏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使用等等正成为一种新锐时尚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跨界音乐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获得了更新的诠释。
音乐和音乐家的跨界现象发展到今天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如何给跨界音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查看的相关资料以及所听到的跨界音乐,笔者总结为在广义上是指不种类、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音乐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狭义上是指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的相互交织、结合的艺术形态。“通俗地说就是将不同领域的歌唱方法、演奏方法根据需要改编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多种音乐元素混合而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欢迎”。[1]
2 跨界音乐的特点
(1)跨界方式具有广泛性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有移植、改编、引用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雅俗文野、激进保守和乐内乐外之间的纵横驰骋、自由跨越。如中国作曲家周文中用古琴曲作为蓝本,用西洋的室内乐的编制来呈现的《渔歌》。
(2)跨界音乐人大都具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跨界音乐人大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或受到过名师指点,这是由跨界音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跨界音乐脱胎于古典音乐,跨界音乐人必须有坚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才能驾驭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创新。
(3)跨界音乐是一种嫁接,更是一种发展。[2] 跨界音乐由多种音乐形式融合而成,既不同于母本,又继承了母本的优点,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我们在以看到跨界音乐以打破传统、运用时尚元素和现代技术、融合多态风格的面孔吸引了更多不同层次的听众,形成了新的音乐演绎手法和演出方式组合。
3 跨界音乐的分类
(1)用古典音乐的演唱方式表现流行音乐。如“华人世界第一男中音”的廖昌永用在专辑《情释》通过翻唱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让古典音乐走近听众、走向市场作出了积极尝试。
(2)用流行音乐的方式演绎古典音乐。
以古典的弦乐四重奏组合“古典辣妹”为代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演出方式打破音乐的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3)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交织融合。英俊潇洒、实力唱将IL DIVO(美声男伶)为大家充分展示了这一跨办界音乐类型。他们的音乐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在音乐界可谓是独树一帜。
(4)民族与古典相整合的中国特色的跨界音乐。在这一跨界音乐形式中,谭盾的《地图》极具代表性。他将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的跨界音乐盛宴。
4跨界音乐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跨界音乐能够长期存在并迅速发展,一定有它的必然性。
首先,跨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符合欣赏者价值观和审美需求。人们传统的价值观认为,古典音乐等于高雅艺术,是上层社会的欣赏特权,欣赏古典音乐意味着高雅的品味和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跨界音乐则化解了人们想显示自身的高雅品味却又缺乏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之间的矛盾,跨界音乐通俗易懂的特征使受众不同程度地产生“艺术修养较高”的自我认定,体现了受众的价值观。另外,接受群体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流行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化,而吸收古典音乐元素则为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厚了创作母体,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波切利与莎拉.布莱曼在中国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右以看出,多元文化更加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跨界音乐艺术正是满足了观众对古典、民族与现代等多重文化因素的需求,才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同时,对青少年来说,欣赏跨界音乐也是一种时尚,正如何晓兵教授所说:“流行音乐的低龄消费群体真正想购买的,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音乐,而是以某种热门音乐为载体的时尚生活方式”。[3]
其次,跨界音乐的内涵在于融合和创新。在各种音乐元素通过自我调节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更新与超越,从而使其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
第三,跨界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跨界音乐长久发展和生存的基石。跨界音乐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它所包含的音乐因素比世界上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要丰富,它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不同民族或不同风格或是古典与流行、严肃与通俗的音乐都能为跨界所用,并赋予原形式以新形象,从而更加鲜活、更具有时代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第四,经济发展、商业利益是跨界音乐发展的又一驱动。企业的营销宣传、演艺公司的商业演出往往会选择社会上正在流行或已经出现流行趋势的音乐形式,这无疑使跨界音乐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并被进一步推动发展。一些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人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尝试对古典音乐的改编,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些低成本、高效益和广受欢迎的跨界形式便成了古典音乐延续和重构的载体。
5跨界音乐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古典音乐 运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09
自电影诞生至今,电影音乐作为这门综合视听艺术中的重要角色,伴随着电影的发展也愈加凸显出其重要性。早期默片时代,音乐就加入了电影的放映过程,由乐队现场演奏音乐,据说是为了掩盖放映机的噪音;在默片的发展及成熟阶段,出现了专门为电影放映而灌录的唱片,在乐曲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符合电影的节奏和所传达的情绪,从而填补了声音的缺失;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至今的电影音乐不仅丰富了“视听盛宴”,更为电影基调的营造、人物的刻画、主题的表达等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音乐,泛指在电影中出现的音乐、歌曲。从配乐创作的角度,电影音乐可以分成原创电影音乐和非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音乐,是指作曲家为电影专门谱写的乐曲;非原创电影音乐,是将业已完成的音乐作品配用在电影中,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等。在现代电影工业体制下,电影音乐已超越了电影本身,优秀的电影音乐常被单独分离出来制作成“电影原声带”(Soundtrack)包装销售,成为电影“后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在非原创电影音乐中,对古典音乐的运用由来已久。对于古典音乐的定义,历来说法不一,一般意义上的古典音乐,主要是指从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直至19世纪末叶创作的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带有古典风格的音乐。古典音乐有着极其复杂的配器及和声走向,不仅可以由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或伴奏,也可以由人声或独立的乐器来完成,其完美的音响与精致的艺术构思是其它风格的音乐无法比拟的。由于音乐大师们高超的演奏技艺和呕心创作,使古典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内涵,迄今为止古典音乐仍受到世人的欣赏和关注,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是世人所公认的。[1]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呈现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流行音乐、摇滚乐和电子音乐因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流行性,在现代电影中被广泛运用;而在深化电影主题、刻画人物、表达电影深层次的意义和电影背后的隐喻等方面,有着严谨构思和深刻内涵的古典音乐显然更适合电影,运用得当的古典音乐给电影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甚至使电影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升华;而电影之于古典音乐,也为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开辟了新的视角。
一、电影主题的渲染和烘托——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运用
顾长卫执导的电影《立春》讲述了一个小城市音乐教师王彩玲的故事,展现了她不甘平庸,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渴望真爱,孤傲虚荣、生动感人的丰满银幕形象,电影中艺术歌曲和歌剧片段恰到好处的运用,有机的融入剧情的发展,适时而准确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渲染和烘托了影片的主题。
电影一开始,在王彩玲的画外音之后,由奥地利词作家乌兰和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慕春》便响起。这是一首春天的赞歌,歌唱了春天的来临。歌中唱到:“那温暖的春风已苏醒。它轻轻地吹。日夜不停,它忙碌地到处创造。空气清新,大地欢腾,可怜的心哪,别害怕!……”这首歌曲是王彩玲重要性格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她屡遭挫折,但仍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一面。音乐伴随着画面,交代了人物、地点、环境,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为艺术,为爱情》选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曲的歌剧《托斯卡》,是歌剧中女主人公托斯卡的咏叹调。歌中唱到:“为艺术,为爱情,我衷心地爱护一切生灵!……但在这绝望时刻,为何啊上帝。为何对我残酷无情?……”歌曲第一段落以音调不断连续下行的句式表达了托斯卡压抑的心境。第二段多同音重复和三连音节奏,是以愤懑的情绪对上帝的诘问。这段咏叹调的第一次出现是周瑜要求跟王彩玲学唱歌,王彩玲在学校的琴房表演给他唱的,此时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从内心深处唱出了她对命运的不满和怨恨。第二次出现是王彩玲去报考歌剧院,剧院领导告诉她剧院根本不需要人,王彩玲唱着这首咏叹调跪了下来。这首歌曲把主人公的失落、绝望、无助、脆弱充分表达了出来。在电影的结尾,导演以虚拟的手法,让王彩玲站到了音乐厅的舞台上,再次唱起了这首咏叹调,呼应了影片开始时的《暮春》,使主人公“为艺术,为爱情”理想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二、电影背后的深刻隐喻——电影《钢琴家》中钢琴曲的运用
电影《钢琴家》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改编自波兰犹太裔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师》,展现了钢琴家席皮尔曼在二战期间波兰沦陷被迫开始逃亡,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他,在德国军官的庇护下,席皮尔曼苦撑到二战结束。
电影中运用了多首“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电影开始,1939年华沙的景象,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响起,接着钢琴家席皮尔曼正在电台认真的弹奏,直到电台被德军的炮弹轰炸,被迫终止。这首夜曲呈现出的忧思、哀伤的情绪契合了电影的开端,奠定了影片的主基调。在电影的结尾,这首升c小调夜曲再次响起,穿着礼服的席皮尔曼在舞台上神情自若,沉稳淡定的弹奏,钢琴曲的首尾呼应,印证了钢琴家曲折的经历。
影片中引用的另外一首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是全片的。饥饿的席皮尔曼在破败的屋子里四处寻找食物,不料被德国军官发现,故事的戏剧性达到了顶峰,接下来当德国军官得知席皮尔曼是钢琴家,把他引到钢琴旁并示意“弹点什么”时,蓬头垢面的席皮尔曼深吸一口气,忍着饥饿、寒冷和恐惧,把一切复杂的情绪融入到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德国军官显然是懂音乐的,他被席皮尔曼的才华和勇气征服,下决心保护他,直至战争结束。肖邦是第一个将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的作曲家,使它成为一种表现史诗性、叙事性、戏剧性内容的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根据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创作。作品讲述了一位不堪忍受异族奴役的波兰英雄以身殉国的故事,音乐情绪悲壮激昂、气势恢弘。[2]这首钢琴曲的背后,是钢琴家不屈抗争和波兰人民坚信胜利的隐喻象征。
已故的美国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对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运用被称为这首曲子的“重生”,在他的电影作品《发条橙》中对贝多芬交响曲的运用都堪称经典。著名美国电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其导演的电影《教父Ⅲ》中,最精彩的一段戏中,教父麦克尔一家在西西里观看儿子出演的歌剧和剧院外进行的惨烈的黑帮仇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与歌剧《乡村骑士》的混合剪辑,制造了完美的意境结合,成就了影史上的经典段落,在科波拉的另外一部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对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片段的引用也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在电影史中,对古典音乐准确、恰到好处引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难看出,准确、到位的运用古典音乐的电影,其导演大都是对音乐较敏感和有着较深古典音乐底蕴,且对电影中的配乐有着自己的发言权。古典音乐大师给世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宝藏”,其形式多样、思想深刻,但显然不是所有的古典音乐形式都适合电影音乐,电影音乐的片段性要求每一段音乐的相对完整,短小精悍,这与多数古典音乐结构严谨、较为冗长的特点相冲突;而电影整体风格的统一又要求电影音乐的基调相对的一致,这又引出了古典音乐与其他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做的配乐风格博弈的问题。因此,电影中古典音乐的运用是一个颇为复杂和谨慎的课题,只有找到合适的契机,使古典音乐“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电影中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
注释
[1]罗展凤《电影X音乐》[M].三联书店,2005
[2]张凯, 徐爽.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以电影《钢琴家》为例[J]. 艺海, 2010,(12)
参考文献
[1 ] 罗展凤《电影X音乐》[M].三联书店,2005
[2 ] 张凯,徐爽.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以电影《钢琴家》为例[J].艺海,2010(12)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西方音乐主要指欧洲的音乐,由于欧洲历史上统治阶层比较重视音乐,因此许多音乐家都得到资助和保护,发展出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目前西方的音乐理论在全世界的音乐界占有主导地位,欧洲音乐界发展的记谱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认。
关键词:西方音乐;严肃音乐;流行音乐;轻音乐
一、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通常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严肃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严肃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内容严肃、形式严谨,作品所诠释的是极为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具有严肃的社会主题与深刻的民族精神,并且在音乐技巧上追求创新和完美。
严格地说,严肃音乐并不是按音乐品种或门类来划分的,恰恰是以文化精神来定义的。“严肃的”(Serious)的涵义除了“严肃的”,还兼具“认真的、庄重的、正经的、郑重的、恳切的”、“重大的”、“重要的”。而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偏偏选取“严肃”来表示“serious”,其表层意思与“轻松”、“逗乐”、“轻浮””相反,而其深层意义却是:关注人生意义的、庄严悲壮的、高雅凝重的。艺术哲学家阿诺德・豪塞尔指出:“严肃的、真正的、担负责任的艺术必定会卷入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之类问题的探讨,这些艺术使我们面对着‘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要求,无论在民俗艺术还是流行艺术中,这种要求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给严肃音乐下一个文化学上的定义:严肃音乐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音乐。严肃音乐的文化精神决定了它至高的审美性,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高雅音乐”。
严肃音乐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西方古典音乐,自西方中世纪开始到20世纪的音乐被称为严肃音乐。“严肃音乐”一词是近现代才产生的,是相对于现代社会流行的通俗音乐、轻音乐等音乐而产生的。
严肃音乐是一种高雅艺术,它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性,彰显的是较高的艺术境界与文化精神,是音乐创作具有典范性的主流音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与永恒的生命力。
二、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成为大众音乐。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流行音乐不像严肃音乐那样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一种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的娱乐性较强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与商业性,缺乏较高的艺术性。
流行音乐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发展成了有别于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音乐体系,并非大众所理解的“流行的音乐”。流行音乐主要的特征是:调式不限于大小调体系、和声功能性为主,具有多元化、即兴、不稳定的节奏律动,多为小型趋势、相对自由的曲式结构,音色选用没有局限性等。
流行音乐在西方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它已派生出众多支系,呈现出众多风格。流行音乐以它的娱乐性、通俗性、商业性、时代性与多样性成为最接近民众的音乐,深的大众喜爱。
三、轻音乐
轻音乐是指界于古典乐和流行乐之间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轻音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谣音乐进行改编而成。轻音乐一般有小型乐队加以演奏,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给人以悠闲、放松的感受。
上文所提到过的严肃音乐具有厚重的织体,庞大的结构,凝重的乐思,严肃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轻音乐则织体轻盈,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一般由钢琴和小提琴来演奏,它不以严肃、深刻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而是让人们在劳累、压力之余身心得到舒缓。但轻音乐也不像以流行音乐为核心的流行音乐那样具有时代性,一般流行歌曲过时很快,很快就会被新的流行歌曲所替代,而轻音乐因其较高的审美品位,优美动听的旋律则经久不衰。轻音乐不仅具备严肃音乐高雅的品质,还具备了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商业气息相对较少。总之,轻音乐介于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与严肃音乐、流行音乐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业。它古典气息和现代风味兼而有之,华丽而不艳俗,浪漫而不轻浮,抒情而不缠绵,既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风度不凡。因此,可以说轻音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
轻音乐乐队的指挥大都精通古典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他们既是乐队的指挥者,也是乐曲的编配者。轻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对原曲进行的这种带有创作性质的编配。其中最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对原曲的节奏、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进行重新处理,比较常见的是赋予古典音乐以拉丁舞曲和爵士、摇滚、迪斯科音乐的节奏,通过打击乐器加强原曲的节奏特征和节拍重音等,使乐曲的形式与内容产生了强烈对比。如用迪斯科节奏来演奏莫扎特的小夜曲,用探戈节奏来演奏勃拉姆斯的匈亚利舞曲,用桑巴、恰恰、伦巴的节奏来演奏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奥芬巴赫的船歌等,听来热情奔放,极富有感染力。对一些原本节奏激烈的流行歌曲则采取慢节奏进行“柔化”处理,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听感。
关键词:经典音乐;流行音乐;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音乐艺术如同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一样,是人们在不断的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音乐艺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纯粹宗教用途的格里高利时期的宗教音乐,到宣扬以人为本新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及后来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着厚重的时代背景,对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对音乐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可以说,有多少人聆听音乐,音乐便体现出多少种作用,有多少人研究音乐,音乐便具有多少种价值。然而正因为如此,如何才能正确地判断音乐的价值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经典”与“流行”将音乐分为两大块,本文就从“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音乐价值判断的有效性。
195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Robert. Redfield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与“大传统”(great tradition)这一对观念,用以说明在较复杂的文明之中所存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而在音乐文化中恰恰可以用这两种观念来进行分类。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劳动人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这两种文化也可以称为“学者文化”和“大众文化”。对于音乐文化而言,我们分为“经典音乐”(classicmusic)和“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
这里的“经典音乐”应该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平时我们所说的“高雅音乐”“古典音乐”等等对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要求比较高的音乐作品;而“流行音乐”则是比较通俗一点的,易于流行的,易为普通大众所接受的音乐作品。围绕着这两种音乐形式的种种争论既是自古就有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雅俗之争的延续,同时也是现代生活方式变革中不同价值体系冲突的表现。
对于如何有效地判断音乐的价值,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音乐作品本身的音符、技法以及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价值,也就是客体自身所具备的属性或特值,即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二是由音乐作品与欣赏主体之间价值关系所带来的音乐价值,也就是满足欣赏者审美需要的属性,即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
个人认为,单从艺术价值上来看,经典音乐的价值确实要高于流行音乐的价值。这里艺术价值不单单包含了音乐方面的价值,甚至还包括了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宗教价值等等其它方面的综合性价值。这是由经典音乐自身的定义所决定的。经典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也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加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登、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音乐,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今天广义的经典音乐范围之内。所以说,经典音乐是时间的积累而不是浮躁的社会娱乐,它承载了太多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
1979年,帕海贝尔的《卡农》由于太过著名,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标志被美国宇航局通过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上太空的音乐还包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德彪西的《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魔笛》以及中国的古琴音乐《高山流水》等经典作品。
东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十二木卡姆》,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西安鼓乐》,格鲁吉亚的复调歌曲《查克路罗》,产生于17世纪的古老的俄罗斯教会音乐的《塞梅斯基口头文化》等等这些经典的、民族的音乐形式都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到这儿,经典音乐的艺术价值应该就不用再多加赘述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流行音乐就没有价值。流行音乐也叫通俗音乐,在西方称为“popular music”。广义上讲,流行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狭义上讲,流行音乐在形式上短小、简练,在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经历。在中国有亿万人是听着流行音乐长大的,流行音乐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深刻的。也就是说“流行音乐不只是一种艺术现象,也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文化现象”。
我国流行音乐是通俗性的大众文化产品,所以它经常选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歌词创作的素材,并且集中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反映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或是对精神生活的困惑。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要勇于面对人生,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孙楠的《红旗飘飘》,刘德华的《中国人》彰显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热情,宣泄出了人民对祖国越来越强大的一种信心和自豪。
流行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在一些作品中也会有充满文学意象的词曲创作。周杰伦和方文山正是这样一对组合。方文山以“中国风”为流行音乐注入另一种的色彩,何谓中国风歌曲?方文山曾在《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一书中引导读者从编曲、旋律、唱腔与词意去解读: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编曲加入中国乐器,如琵琶、二胡、洞箫,以及歌词夹杂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语,如拱桥、绣花鞋、蹙眉、红颜等,均可视为中国风歌曲。在《东风破》的歌词中,方文山融入古典背景的用语,并巧妙借代引用与转化古典诗词,一盏离愁、一壶漂泊、一曲东风破……温婉的、娓娓道来一段忧伤的情事,这样的中国风成功的营造出一种时空,幽幽地引人进入一种思念的氛围,令人沉醉。
从整体而言经典音乐中所附加的文化价值要高于流行音乐。经典音乐基本是社会上层人士创造和欣赏的,从巴赫为城堡主写的华丽的协奏曲,到莫扎特为宫廷做的曲子,到斯特劳斯富丽堂皇的圆舞曲,这些都是各个时期有钱人才享受的起的。不是一般农民和小工人能产生共鸣的,毕竟他们没有这样的生活,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但是并不是说经典音乐完全是上层人士的创造,他也是从民间积累出来的,不过表现形式和复杂程度比较高一些。比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肖邦的玛祖卡和众多的民族主义乐派。所以综合看来,经典音乐应该是人类高级文明的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这是针对人类全体而言,并非每个人。
说完了艺术价值,再来看看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前面我们提到过审美价值是音乐作品与欣赏主体之间价值关系所带来的音乐价值,也就是满足欣赏者审美需要的属性。因此审美价值的判断是个人主观性的,它是由主体依据个人感受需要的适宜性决定的,并非是外界客观的。而不同的欣赏主体都有着一把标准不同的尺子,你认为非常好听的音乐如果我不喜欢,那对于我来说它就没有任何审美价值,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审美价值的意义是在于向人们提供良好而丰富的听觉享受与情绪体验,并通过唤起广泛的情感反应与认识思考,进而达到认识与教化方面的目的,这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生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不是由于它具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是因为它具有丰富人类感性生活的能力,丰富人类的感性体验才是音乐艺术得以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本质功能与根本价值。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认为所有的价值判断,无论是道德判断、审美判断还是任何其他判断,本质上不过是情感的表达,最多是在要求别人能够赞同他的态度。
音乐何为?它应该是一门艺术,这才是第一位的。艺术之美尽管会产生其它实用价值,但美的本身才是根本的观点,它不含任何目的性。因此,音乐的价值只能是审美价值,是人们的一种审美需求。它的前提应该是“无用”,所以才得到“不用之用”的美学价值。不管是经典还是流行,只要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并从愉悦中得到陶冶的就是有价值的音乐。
参考文献:
[1]丁文. 价值观的探讨[J]. 社会科学战线,1984
(2):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740.
[3]卓菲娅•丽莎. 于润洋. 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一、“莫扎特效应”究竟是什么
“莫扎特效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媒体对这项研究进行了夸大其词的报道。其实,这些报道是把在1997年弗朗西斯·罗斯彻“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成果曲解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使人更聪明”。几百家媒体的鼓吹所产生的力量让“莫扎特效应”一夜之间席卷全美。
学界对于“莫扎特效应”的态度相对理智。对它的质疑主要包括:一是弗朗西斯·罗斯彻的实验是否合理、真实。研究者重复实验,却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二是“莫扎特效应”是否适用于儿童。弗朗西斯·罗斯彻的实验对象都是成人,就算弗朗西斯·罗斯彻的实验是正确的,也不代表此实验同样也适用于儿童。媒体和商家为了宣传其产品,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将“莫扎特效应”推广到儿童。
所以,对于“莫扎特效应”的可靠度还无确切结论,我们不能轻易断定“音乐会令人更聪明”。即使音乐对于儿童智力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不代表通过音乐教育能使儿童成为天才。“莫扎特效应”即使确实存在,其作用也只是局部的、个别的,它在科学上的可靠性和应用方法还有待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二、从“莫扎特效应”引发对儿童音乐教育意义的思考
(一)“莫扎特效应”貌似“重美育”,实是“重智育”
“莫扎特效应”问世后,商家们将胎教音乐、早教音乐、音乐玩具等投入市场,并得到了大量的追捧。而其受到追捧的原因并不在于对音乐的追求,而是“重智育”的结果。很多人是因为看中音乐教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才对美育加以重视的。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仍然单方面追求智力发展,这种做法是可悲的。当代认知科学已摆脱经典智力的捆绑,并不存在单一的智力形态,更能反映人类认知特点的多元智能理论登上了舞台。因此,单纯注重智育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溯求音乐教育的本质
“莫扎特效应”在媒体和商界的反应中是强烈的,他们采用夸张的口气诱导家长们为了开发智力而使孩子学习音乐,但那些进行认知实验、心理测验和脑科学检测的科学家们则认真对待“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是值得进一步拓展其研究的深度的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然而媒体扰乱了音乐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视线,他们对音乐发展认知作用的片面而夸张的报导,冲击了音乐教育的根本命题:本质、意义、功能和目的。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也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夸张的舆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教育的非音乐本体意义上。
三、“莫扎特效应”给学前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音乐教育应该滋养儿童的音乐灵魂
有关“莫扎特效应”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我们需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音乐到底是什么?古典音乐教育可以替代传统音乐教育吗?应该怎样将音乐教育和科学研究有效结合起来?
自古以来人们给音乐下的定义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比较有参考意义的论断是:“音乐代表多种人类的实践”。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它确定了音乐是人类所独有的财富;第二,音乐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正如人不能脱离社会实践,音乐也是基于人的社会实践而产生的。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所在,其表现方法当然不能与物理、数学等自然学科相提并论。彰显人文学科的本质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提高智力是其次要功能。
(二)儿童音乐教育回归其本位意义
儿童音乐教育能够启迪智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音乐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注意力、音素意识等。开发儿童智力绝不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审美体验才是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意义,“用音乐开发智力”,“听音乐使孩子更聪明”等这些口号都片面强调了音乐教育的智育作用,这样就将音乐更多的用于功利目的了,使音乐教育成为非音乐教育的附庸。
审美体验是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意义,将智育价值建立在美育意义之上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在本世纪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艺术教育呈现出非艺术化倾向的弊端,夸大了美育辅助智育的价值。《音乐课程新标准解读》明确指出传统音乐教育“只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教育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审美价值”。雷默也指出“音乐教育及其本质意义是一只快乐的狗,它的非音乐意义是狗尾巴。音乐教育的正常逻辑应该是狗摇尾巴,而不是尾巴摇狗。”将智育凌驾于美育之上是违背科学的行为,会使音乐教育不能健康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儿童需要通过多种视角认识世界,智育并不是其唯一途径,智育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智能化成为儿童发展的趋势,而情感和心灵的培养却被忽视掉了,交流匮乏,审美单调。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的培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尤为重要的,高智力与高情感需要和谐发展,在强调“智商”的同时更要强调“情商”。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儿童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促进儿童感知、情感、想像、思维等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之,音乐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对音乐教育意义的探讨,不同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音乐教育功能与目的的认识,从而影响音乐教学中的各种行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音乐的教育,也就是针对音乐作为艺术在本质上的审美性或音乐性特质开展教育。在音乐教育价值中起主导作用的肯定是音乐的意义,而不是非音乐的意义。音乐的艺术在于情感,音乐的灵魂源于情感,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理应回归本位,理应让儿童以体验情感、感受美为宗旨。
参考文献:
[1]Rauscher F,Shaw G,Levine L,et a1.Music training causes long-term enhance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Neurological research,1997,19(1):2-8
[2]素质教育:成都在争议声中破冰.http://edu.people.com.cn/GB/10278243
[3]刘沛.脑科学:2l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基石——围绕“莫扎特效应”的科学研究和展望.中国音乐学,2000,(3)
[4]David J.Elliott.Music Matters: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3
[5]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