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实验研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课程 设计思路 优化创新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科学学科,极其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再加上物理原理常具有抽象性特征,对于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需不断优化物理实验课设计思路,融入更多趣味性和生活性,从日常化实验入手,促进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互动的友好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物理应用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学科,以理论知识为导向,在此基础上以观察和实验为重要途径,促进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物理原理的本质内涵。初中阶段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培养,另外存在因实验器材和场地不足而导致实验课匮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现状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亲历物理实验整个过程,只能强行记忆实验结果和物理结论,实际应用中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极大地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
基于此教学现状,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便在于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参与积极性,在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实验实践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体会物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以此构建更富有互动性的和谐课堂,极大地提升物理课堂效率,促进新课程目标的优化实现。
二、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探讨
(一)创设惊、险、奇、趣的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之中,因此针对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学科而言,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直观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引入教学可采用一些惊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急切了解引起虚惊的秘密,实验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实验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沪科版初中物理“惯性”为例,引入时把一未开封的可乐瓶放在桌子上,瓶底压一纸条再慢慢拉动纸条,让学生看到瓶中纸条移动到桌子边缘,重做一次上面实验,学生的心顿时被吊起,当教师突然用力抽动纸条,学生随之异口同声“啊”;又如沪科版初中物理“安全用电”一节,摸拟“单线触电”,当教师用故做颤抖的手拿着铁丝向火线插孔移近时,大家都为老师的安全捏把汗,随着铁丝的突然插入,教室里发出了惊叫,当看到老师安然的神态又惊奇地睁大眼睛。课题引入的实验设计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急于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创设良好学习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强化课堂的互动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构建互动氛围极强的积极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沪科版物理课程“摩擦力”为例,教师在引入教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采取物理原理应用小游戏,如可以组织“拔汽水瓶”比赛,分别高大壮实和较为矮小瘦弱的两位学生,在两人之间进行拔河比赛。教师可在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液体,让高壮学生握住细口处,让瘦弱学生握住没有处理过的粗口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竞猜,哪个学生会取得胜利。一般而言认为高壮学生力气更大,会赢得这个小游戏,但实际上却是瘦弱学生取得了胜利,同学们个个大失所望。带着悬念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原因所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动力,努力了解知识规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在小结环节让高大学生告知大家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了液体,液体影响了摩擦力大小,无法抓牢,因此导致拔河失败,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感受知识的魅力,营造良好互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
(三)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物理课程中富含大量抽象名词及物理原理,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造成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的厌倦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将抽象物理知识具体化,将过于理论化的物理原理与实际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以此帮助学生降低物理知识理解难度。以沪科版物理课程“凸透镜成像”为例,初中学生对凸透镜、焦点及焦距这一类抽象化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借助生活化工具,如可以准备一盒小火柴,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线焦点集中在火柴头之上,不久之后火柴头便会燃烧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设计,学生能直观感觉到又小又亮的光斑,同时激发学生对这样一种点燃方式的好奇心。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讲授凸透镜成像及焦点、焦距的概念及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的模拟实验过程之中,通过自身摸索和实验,真正体验并掌握物理知识。如沪科版物理课程“让电灯发光”一节,其中学生对“短路”概念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只有部分学生知道电流发生短路造成的危害,但对于短路是怎么回事,造成短路的原因却无人知晓。教师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并把连接电路的铜导线用包裹口香糖的金属箔纸替代,短路实验不久之后箔纸先冒烟,过后便会燃烧起来,实验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由于电路发生短路,金属箔纸整个变化过程。
初中学生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内心深处有着爱玩爱闹的天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性,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应用日常化和趣味化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物理原理及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效率及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魏东.如何设计初中物理实验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37-138.
[2]毕联忠.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J].科技视界,2015,21:202.
1.在课堂上学生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去一步一步地做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自己去做实验准备,也不需要考虑实验结果。这种没有思考,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实验,不可能激发学生去探究的愿望,也不可能收到体验性的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是学生做实验的关键过程,由于实验条件、步骤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也会有许多实验的假象。比如,给实验对象加热。由于火苗达到大小、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温度出现,可教师在每一个实验阶段,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学生写在实验报告上,学生就失去了观察和探究的机会。
二、物理探究教学要做精心的准备
学生的主动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探究性课程的教学中,要精心地准备。例如,那节物理公开课,单从教学设计来看,是非常好的。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水的沸腾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但又往往不被学生注意的生活现象。由于学生缺少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完成了实验,写出了实验报告,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过于强调了实验的步骤和环节,可又忽视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作用,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探究,但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比如,在水的汽化的实验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水汽化的过程,探究性地去思考水的汽化的条件和条件的实现过程,加热时水实现汽化的基本条件,但水的汽化还与时间、温度及容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各种条件加以对比,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去进行水的汽化实验,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精神。同样,在这个《汽化与液化》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帮学生准备好实验的条件和器皿,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带来实验器皿,上课时,有的学生带来了煮饭的铝锅,有的带来电饭锅,还有的带来的是饮料盒,实验时学生自己动手,用自己带来的实验工具给水加热。最快的铝制品饮料用酒精灯,给温水加热仅需2~3分钟就能沸腾,效果非常好。另外,我们还用过化学实验室的烧瓶,预热后不加石棉网直接利用单芯酒精灯加热,加热效果更快。物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究性,在实验和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例如,在水容器加热的过程中为了玻璃器皿的安全,要求在玻璃器皿下面放上石棉网。在安全措施具备的条件下,我们在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拿掉石棉网,看看水温的反应,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拿掉石棉网后水沸腾比不拿掉石棉网要快得多。学习和实验中的探究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的自我研究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做导游,引导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和策略。
导游的任务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向导服务、讲解服务、处理团队中的突发事件等。我们这里的导游任务也大同小异,是为学生提供指导,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策略。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着学生徜徉于知识海洋的导游,既要告诉学生知识的要点,也要让学生有自我发现的乐趣。既有有组织的指导预习,也应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和策略。
2、做工程师,精心设计实验,细心选取器材。
实验的设计和选材,可是联系到本节实验课的效率是否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不长的一节实验课上尽可能收获更多的细节,实验前的精心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这就需要作为物理教师的你作一个非凡的工程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细心选择适合当下学生需要的实验器材。
实验的设计包含的要素较多:①注重实验策略;②尽量减小实验误差;③设计的步骤科学可行;④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等。
3、做导师,纵论实验得失,升华实验成果。
实验的及时总结,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时就是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发挥作用的时候啦!
二、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
1.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研讨课 高中物理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研讨课模式与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是平常老师理解的就是科学发现、科学发明这样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这种科学能力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学生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而研讨课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应用研讨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研讨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接受别人的质疑,在讨论中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升华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在研讨课中做得不足的地方,确实学会学习。
二、研讨课模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组织策略
1.研讨课的准备
为了研讨课的顺利开展,取得应有的效果,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研讨课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时间上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应用各种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错误宽容,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越俎代庖,鼓励学生发言,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在讨论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出现偏差、离题的时候要及时把话题引回来。
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适合研讨课模式的。教师要精选课题,适合研讨课的课题应该注意:①课题的选择题目不宜过大,题目过大学生很难正确地把握信息,讨论方向容易出现偏差。②课题的难度要把握,难度太大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不一定能探讨出结果,太容易则学生兴趣不大,达不到探讨的目的。③课题的选择应该容易获得相应的信息,学生能通过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通道获取得到信息。
2.研讨课的组织形式
目前,对于研讨课的教学方式,一些高校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摸索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比较典型的大致可以分为圆桌研讨式、小组报告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三种类型[1]。这三种组织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样是可以借鉴的。笔者通过研究实践,通过改进,这样的模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每6-8个学生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人数不宜过多,过多在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发言的话所用的时间太长,而且讨论的时候很难达成共识,而且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人数不要太少,人数少,势单力薄,讨论和汇报的时候容易胆怯。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把成绩好的、中等生、后进生都搭配好,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好。预防有的组讨论激烈而有的组无所事事,等到发汇报的时候,有的组表现非常出色,而有的组没有任何成果,要确保每个组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争取在课堂中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
其次,开课前教师布置研讨课的课题,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铺垫,把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分配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研究选题制定任务,然后实施该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小组每个成员就本组课题进行研究,撰写报告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由中心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再次,开展研讨课。按分好的组围圆桌而坐,小组长组织对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再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小组上发言讨论本小组的观点,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要在讨论中修改好本组的研究报告。然后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到讲台前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这个组的研究,在每个组的发言后,课程的参与者都可以就这个小组的发言进行质疑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课后,小组长要把本组的研究报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上课讨论情况及研究报告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组织做好研讨课的教学反思。老师的反思:反思自己课题设置的合理性,难易度及学生的参与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反思,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得失,探讨自己组的研究的失误的地方,学习其他组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次的研讨课做好准备。
三、结语
通过研讨课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查找资料、组织材料,而且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时间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一些学生的讲授质量不高,导致一些学生无兴趣听课。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采用这种模式上课有很大的作用,但频率不宜过高,每个月两次效果是非常好的。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要在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希望研讨课的模式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实践措施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学的侧重点逐渐由理论知识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由原来传统的教育转变成适合时展的新型教育模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程提供良好的基础。物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仅仅通过讲述理论不能使得学生完全接受,因此要通过开设各种实验活动进行巩固和练习,当代教学不断地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应该将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项目。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初中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物理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进行改善。这就要求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可行的措施,改善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分注重课本,没有同实际结合起来
物理学科本身偏向于理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一些物理老师讲述物理实验知识往往过分注重课本,忽视与实际相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对物理课会更加抵触,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举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要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做各种化学实验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物理学科是靠学生多做多练的学科,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和练习巩固,很难吸收和消化化学的零零散散的知识。
1.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不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大部分初中教学,不管是物理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存在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初中生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不能很好地消化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老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和吸收,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当场进行巩固,很难充分掌握,时间长久更容易忘却。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低沉,教师应该讲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上具体的操作步骤一并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并深刻地记在心里。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善措施
2.1教师做好实验演示,学生要积极进行操作和展示
物理实验中,教师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做好课堂实验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热情,并主动积极去进行钻研和实验,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钻研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果,为物理实验课营造良好的气氛。或者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跟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实验时,教师准备塑料饮料瓶一个,针、水。将塑料饮料瓶侧壁的不同部位用针扎上三个小孔,让一个同学将扎有小孔的饮料瓶装满水,举起,同学们可看到三个小孔有水喷出,且远近不同。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老师设置的实验,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增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在如此融合轻松的氛围下做实验,效果会比平常更好。
2.2充分利用实验器材,注重实验分析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是进行实验所需要的器材,然后把握实验的各个步骤,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一些知识规律。例如,在进行浮力和重力实验时,可以把烧杯装满水,然后把可以在水中浮起来的物体放入其中(比如木块)木块会排出一定量的水,把这些水收集起来。然后重复,先把烧杯水装满,然后找一根极细的木棍,再把木块放在烧杯中,用木棍把木块顶入烧杯中,使其完全侵入水中,收集排出水的体积。由实验可以得出,第一次排出的体积要小于第二次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而第二次浮力的效果等同于物体在水中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在上浮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由此可见,实验可以验证一些规律,通过实验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2.3开展各种科技制作活动和手工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往往觉得很抽象,难以透彻地理解和吸收,因此学校在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开设科技制作和手工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废弃的实验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制作出不同的科技制作成品,比如量筒,望远镜,天平等等。通过科技制作和手工活动,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会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物理教学的延伸,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们对物理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对于一些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展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从而为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提供条件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鹤兵.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实验[J].新课程(中学).2010(12)
[2].林建生.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
[3].袁乃玉.动之以“情”,晓之以“景”——浅谈在新课改中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物理教学探讨.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