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厂能源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优化水、空气、燃气、电和蒸汽
罗克韦尔自动化面对能源分析的挑战,使用FactoryTalkVantagePoint能源包。该软件包中包含了FactoryTalkVantagePoint企业制造智能(EMI)软件和能源专用模型、图表、趋势图、仪表板和分析工具,可提供更多的能源数据。该公司还提供FactoryTalk能源评测(EnergyMetrix™)软件,读取重要的能源信息;还有AB的智能中心(IntelliCENTER®)能源软件,用于在马达控制中心对智能马达控制设备进行能源预配置。这些软件包可以配合使用,形成适配的解决方案。总之,这些工具可帮助工厂和运营经理收集、记录和储存能量数据,然后能查看到具体单元、生产线和机器的资源消耗。能源智能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水、空气、燃气、电及蒸汽的分析数据,也被称为WAGES(Water,Air,Gas,Electricity,Steam)。“在改造他们的设施及运行前,制造商需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使用能源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发电和能源管理可持续生产的市场开发经理玛丽•伯贡(MaryBurgoon)说。小型发动机制造商百力通(Briggs&Stratton)在2011年部署了FactoryTalkEnergyMetrix软件,以及12台Allen-Bradley®的PowerFlex700变频驱动器,作为在密尔沃基再生电力可靠性测试实验室项目的一部分。EnergyMetrix应用记录和储存了来自Allen-Bradley或第三方的功率计的能源数据。该软件还能收集来自控制器、第三方设备或手工输入的能源使用、流量、温度和压力等信息。百力通可靠性实验室的经理需要系统具有定制可视化和历史跟踪的能力,跟踪和测量最高优先级的电源问题。他们通过EnergyMetrix软件采集密尔沃基校园中所有安装的Allen-BradleyPowerMonitors电表信息。然后,创建关于能源使用趋势的报告,与工厂的各个部门共享。PowerMonitor电表类似于住宅电表。用户通常将它们安装在厂内的主线路和开关设备上。有些客户甚至使用PowerMonitor电表来检查自己电表的准确性。“我们的客户已经能够从过去很高的能源账单中节省数十万美元的电费,”考夫曼说。百力通从系统中获得的信息,每年帮助实验室发出了高达556000千瓦小时的电力。该捕获的电力反馈到工厂的内部电网。公司预计:每年从再生项目中大约能节省5万美元。
2助力机器操作员
能源智能还可以帮助工厂操作员对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能源消耗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许多机器已经有计量功能,提供性能数据。能源智能工具就是要提取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分析功率信息。“我们正在让操作员对如何使用机器、生产什么产品和设备的设置做出一些决策,”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信息软件产品经理扬•平乐(JanPingle)说。“能源智能正在从资产层的实际生产信息自下而上地驱动能源信息。如果你可以把能源和生产信息关联到一起,你会得到更加细致的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通过捆绑这些数据,操作员可以看到维护问题是否会引起能量损失。能源智能使操作员能够实时查看趋势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帮助他们做出影响能源使用的维护决策。操作员可以对监视系统输入操作限制。如果机器的运行超出这些限制,操作员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平乐说。该数据使公司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提高盈利水平。能源智能工具的使用已经超出了能源密集型过程工业的范畴,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多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如:食品和饮料的包装、汽车制造商,正在安装能源智能软件包。“人们看到了节能的效果,我坚定认为:能源智能最终会成为必须的选择,而且在多个行业遍地开花,”考夫曼说。
3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实现能源管理的第一步。一个全面的方法需要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能源消耗。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WAGES”(水,空气,燃气,电,蒸汽),涵盖了一次和二次能源。在此上下文中,“燃气”代表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而水,燃气,空气和蒸汽的消耗往往可以轻松地用标准过程仪表测量(如由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恩德斯豪斯提供),用电量的全面数据通常在工厂不适用。虽然大多数工业设施通常用电表计量各个工厂、区域、甚至单元的电能消耗;各个压缩机、泵、电机、机器等所消耗的能量往往是未知的。如不纳入最新自动化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这在现有工厂是特别真实的。任务变得更具挑战性,考虑到能源也用为原料。而在一次能源使用的数据往往是不错的,而在旧厂房中的用电量数据就差强人意了。罗克韦尔自动化提供了一套电表,用于测量电力消耗,其中包括一个完整系列的艾伦-布拉德利功率监视器。而在旧工厂应用中,它往往是更容易使用单独的设备来测量和收集的电力消耗数据,公司认为它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处理数据收集和监控生产过程用同一台PLC。把能源计量与过程控制整合于一台控制器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使控制器能够直接对能源消耗的变化作出回应。这种方法还可以使机器制造商地优化他们的机器。与恩德斯豪斯公司合作,使罗克韦尔自动化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现场仪表,测量各种能源介质,如水,空气,燃气,石油,汽油和蒸汽。合并来自不同供应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以及从所有能源的数据,罗克韦尔自动化采用开放的SQL数据库。
4数据可视化和分析
一旦数据集成和可用,下一个步骤是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把脉和解释能源数据,使工厂员工在仪表板上看到可视化信息,能够对能源消耗的变化进行监视、了解和响应。根据ARC的调查反馈,最重要的能源相关的KPI包括:•产出单位的能源使用;•单位产出的能源成本;•每个输出值的能源成本;•当前能源消耗/成本对比历史平均水平;•当前能源消耗/成本对比“黄金批次”。上述KPI的挑战包括对WAGES里一次和二次能源测量和交往准确当前值;为生产输出的变化值调整;和为天气相关和其他非生产相关的因素调整KPI。当评估历史数据和黄金批次时,重要的是还要包括背景数据,如天气、温度、或星期几。历史数据使工厂执行回归分析,为计划的产量预测能源使用。对电力和一次能源,这可以显著提高规划和更低的成本。
5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方法
罗克韦尔自动化包括较大制造智能方法下的能源智能。启用软件包括罗克韦尔自动化的FactoryTalkVantagePoint,FactoryTalkEnergyMetrix和IntelliCENTER能源。公司的可扩展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单元或工厂级用一个小安装开始,然后扩大到包含多个工厂。为了简化实施,公司提供预定义模板和仪表板。
6EnergyMetrix嵌入在FactoryTalk中
IntelliCENTER能源软件为智能马达控制中心的智能马达控制设备的FactoryTalkEnergyMetrix软件提供了预配置,包括变速驱动器、过载继电器、和SMC控制器。FactoryTalkEnergyMetrix软件收集、记录和存储从Allen-Bradley或第三方功率表电能数据,捕获所有的一次和二次能源信息。而重点是电能,EnergyMetrix收集、计算、汇总和历数所有的能源。此外,该公司的PowerMonitors可以通过EnergyMetrix进行配置。有了FactoryTalkEnergyMetrix,用户创建报警参数,当能源使用水平达到临界水平时,发送人机界面和电子邮件警报。除了能耗,用户可以测量和监视电能质量。EnergyMetrix还可以创建从工厂到电力公司的链接,包括合同的细节,如费率和需求费用。这使工业组织通过削减高峰用电需求而降低成本。该应用程序可以比较选择费率表来分析潜在的成本节约,创建能源预算和预测,对比实际数据跟踪朝节能目标的进展情况。电能质量分析功能让用户了解电源的质量以及它如何影响生产线或设施。对于一个全面的能源管理系统,罗克韦尔自动化提供的VantagePointEnergy,它使用EnergyMetrix作为一个数据源。连接器有助于确保平稳过渡,使用户能够从EnergyMetrix扩展到VantagePoint。VantagePointEnergy,一个到VantagePoint企业制造智能(EMI)软件的增加项,包括模型、图表、趋势图、仪表板和分析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访问更多的能源数据。用户可以在整个组织汇总和监测能源数据,包括以前孤岛中的数据。VantagePointEnergy连接到生产数据源--实时、历史、关系和交易--创建一个单一的虚拟生产模式,可以给现在的角色访问、汇总和关联--适当的信息。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能源规划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 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 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
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因此,在保障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城市应该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和谐相处,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向低能耗、低碳型城市转型。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 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一、低碳城市下建筑能源规划的意义
1、针对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具有低能量密度和产能不连续的特点,通过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利用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参差率,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供给均衡;
2、将建筑能源规划和减碳规划融入区域规划体系,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节能减碳的规模效应,并实现碳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3、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IRP),基于需求侧管理理论,将区域内节约的建筑能源资源化,并作为虚拟能源和无碳的替代能源,降低区域开发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
二、我国城市能源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方案相对独立,指导思想片面
我国当前能源建筑规划主要规划三个方面:供电、供热和供气。这三方面的规划方案相对独立,三者之间没有统筹兼顾,相互考虑,形成共同促进的局面。相反,三者之间的能源使用相互重复,计算繁琐。比如我国城市大部分使用独立空调,过多依赖电力,而不是用中央空调取代独立空调实现节能目的。
2、重视能源生产,而轻视能源管理
我国能源建筑规划过于重视能源生产,比如采暖主要是最大外部负荷进行叠加,累积能耗。大量的能源生产,但是相应的管理比较松散,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整体系统的效率值较低。例如某些地区使用了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但是输送系统效率低,浪费情况严重,系统整体输送效率就被拉低了。
3、能源建筑规划的国家标准较低
我国相应的能源建筑规划标准和规范相对不太健全,技术指标明显偏低,对于建筑用电设备的购买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小,只是出现某些个体户采用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区域能源规划。特别是在公共建筑较多的区域中,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三、建筑能源规划的方法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仅是技术工艺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应该采用前沿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常用的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资源规划法和情景分析法。
综合资源规划法是结合了需求侧资源管理和能源规划结合的方法,其主要核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方法,主要实现方式是减少节约末端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适用余热和废热。情景分析法是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综合考虑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定性模型,实现供需平衡。
四、建筑能源规划的步骤
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理论,将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分成几个步骤: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目标制定、评估区域可利用能源资源量、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确定能源系统和技术方案(能源站方案)、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
1、目标制定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制定目标通常包括两种方法:标准评比法和实质性技术指标。定性技术评估的标准评比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准确性差,缺少详实的数据支撑评估结果。
通过目标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等规划程序,按建筑类型,分别确定单位建筑能耗基准值与单位建筑碳排量基准值,并作为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定量技术评估的依据,这是理论界建筑能源研究的主要方向。
2、评估可利用能源量
区域内的能源通常分为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低品位能源。对所有能源进行综合的系统性定量分析,是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的前提。
常规能源包括电力、天然气、石油、燃煤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低品位能源包括发电厂余热、土壤蓄热、江河湖海的温差能、地铁排热回收、工厂废热回收、垃圾焚烧、污水温差能、免费冷源等。
3、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
以往建筑能源预测采用传统的负荷指标估算法,往往估值偏高,造成大量的设备冗余和浪费。而区域建筑能源预测,应该采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即不同建筑类型,应设定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使用时段情景,同时考虑系统的峰荷、腰荷和基荷,估算出区域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情景负荷的出现概率,叠加给出区域能源的总负荷。
4、建筑能源系统配置方案
根据区域内可利用资源量和建筑能源负荷的预测,编制区域能源整体配置技术方案,其核心即区域能源站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能源站的建设,应考虑经济性指标(运行管理费、投资回报、能源价格)、技术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效指标(设备能效、输送能效、末端使用能效以及损失)、环境影响指标(热污染、热岛效应、噪声)等因素,并确定能源站的规模及位置。
区域能源站一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及运营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又称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能源服务,是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诊断、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运行、维护和管理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五、结语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实现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区域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信息化能源管理[3]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建立一条虚拟的能源管道,为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提供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推进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另外,信息化能源管理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可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政策资金支持,信息化能源管理必将是未来管理节能方式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国家增加了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等节能减排考核指标,这要求企业夯实统计、计量基础,数据准确及时则是最基本的。信息化能源管理把企业化石能源及二次能源通过仪表和能源管理模块,把各项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到统一的信息化能源管理平台上,使能源变得可视化和共享化,对于企业能源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准确的数据信息流能指导企业科学的调节传统能源调度的数量、方向、目标等,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对能源监测历史数据通过全面的分析,帮助企业查找隐含的漏洞,提高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性,寻求改进工艺和管理的机会。通过车间、班组、设备之间能源信息共享,及早发现能源浪费及事故预警,规范操作层面带来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结合有效的能效考核机制,使每一名操作人员从被动节能向主动节能的转变。
信息化能源管理能提高设备运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加快生产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周期,提升事故的快速处理反应能力,有效防范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资源的节约能有效减少排放,据统计每节约1度(1kWh)电,就相应节约了0.4kg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kg碳粉尘、0.997kg二氧化碳、0.03kg二氧化硫、0.015kg氮氧化物,从而在节能的同时减轻企业环保压力,推动企业清洁生产。
信息化能源管理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能源管理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和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应用,统计全厂各机组能源消耗情况,对各机组的能耗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管理及保存,从而实现对机组用能情况全面,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信息化能源管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和信息处理平台等三部分,通过分布在企业内部各处的能源数据采集装置将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动态的实时转化为更直观的图形、表格方式展现出来,建立虚拟能源管道,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及时掌握能源从购入到转化、分配、传输、使用、回收等环节。通过对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设备的能耗效率高低,操作人员能源使用中是否存在浪费,工艺流程是否可以更优化,单位产品能耗是否还有的下降空间的有关结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在相应的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系统性节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某企业每年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成本为1000万元计,建设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后全企业总体能耗保守估计能降低约15%,每年能为企业节约资金达近150万人民币。系统一般使用周期为不低于10年,按企业现有产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10年最少能为企业节省1500万,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实施了信息化能源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松下电器的信息化能源管理已可视化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节能33项目管理[4],对33项目进行细化为各个能源管理事项和用能设备的小项目,制作成为推进表形式,由各用能企业每年制定各项目的推进对策,并将实施情况实时报送系统,松下电器总部可随时对33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总检查并推进。松下电器对各项目采取改善前后对比的方式进行总结,如其某工厂射出成型机安装隔热盖后,用电量消减2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2t,成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另外,笔者就信息化能源管理实施效果走访了某大型企业,直接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节省了能源管理的人力成本。该企业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先后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建设能源监管系统后总能耗降低了26%,通过流程优化、绩效考核、意识提升等手段,其中一期工程当年收回成本。
在实施信息化能源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一是实施单位对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现状不了解、人员流动等情况,有可能造成能源管理系统不能对企业的用能情况进行预判、预报及能源平衡分析。二是企业一方面要进行生产,另一方面要进行现场的能耗计量节点和重点能耗设备进行改造,有可能使部分生产工序临时停止运行,小范围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由于系统一部分为数据采集装置,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数据能源的采集装置架设难度不一,存在数据采集装置覆盖不到的可能,构造数学模型存在一定难度和差异,为“真正”优化能源配置带来一定难度。克服上述问题,企业必须从长远考虑,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确保能效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强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能源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及时审议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规划和决策,在规划实施、资源配备、检查指导、队伍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规范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程序。规范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行为,严格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实施到项目验收的建设程序,统一建设标准和规范,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落实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资金。把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提到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保证资金渠道的稳定畅通,合理安排建设期资金以及运行维护期资金,确保信息化能源管理正常有效运行;培养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人才。根据企业实际,在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及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信息化能源管理人才发展的环境,在用人和激励制度中给予支持,培育出一批能源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企业要按照预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与信息化能源管理实施单位充分沟通,及时解决各类问题。通过行业对标和企业调研等形式,借鉴先进经验,使能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普及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知识,引导全体员工深入领会能效监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系统的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大家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工作。
【关键词】能源管理;以太网;TCP/IP;计算机
一、项目背景、需求分析及项目规划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压力分解,企业国际化的高速发展,国内的大中型企业生存压力也与日俱增。各种能源紧缺,企业能效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了企业能源成本有效控制,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笔者为昌河汽车设备动力处的技术人员,分管能源及站房运行,通过对昌河汽车项目的参与、研究、讨论,昌河汽车的能源管理现状基本情况简单总结如下:昌河十五万微车项目是一个新建厂区,具备初次采购就实现大部分一次仪表具有远传功能,具备实现现代化能效监管的坚实基础;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节能意识及现代化管理意识非常强;全厂能源消耗数据有望直接实现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将全部介质根据规划分批或全部一次性纳入到能源管理系统中;企业能源消耗有望与绩效系统对接;将部分环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DCS数据、第三方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等相关能源数据纳入能源管理系统;解决各生产车间控制系统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问题;建设空压机无人值守、联控等系统等。
经过与市场上某些能源系统平台制作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接触与讨论,笔者就昌河汽车能源监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达成了一致的共识,认为加强昌河汽车合肥十五万辆微车项目全厂的能源监控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产品利润等是提升昌河汽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笔者针对昌河汽车合肥项目能源管理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当前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提出如下建设目标:
新厂区内建有建筑物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机加工等生产车间和能源中心(包括制冷站、空压站、消防水泵房、锅炉房、配电间等)、天然气调压站、污水处理站、食堂、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以前昌河老厂区的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方式主要是人工分散式采集方式,由区域巡检人员每天进行抄表,设备动力处汇总抄表数手工输入电脑,每月统计能耗总量,产生能耗月报,发送至管理部门。
新厂区将拟实施建立能源在线监控及分析系统项目,将工厂范围内的变配电、照明、空调、供热、动力等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管理,实现与部分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从而加强能源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产品利润,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昌河汽车合肥项目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成覆盖基础自动化、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建立数据通信网络,完成计量、监测、调度、分析、考核、结算、信息集成于一体的管理系统。
整体系统建立了全公司电、冷冻水、热水、压缩空气、天然气等能源的供能决策、供能计划、供能分配与传输、供能结算与考核、供能安全预警、自动化分析与报表等系统。提供了自动化控制及实时监测,完成整体供能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等。从而实现企业总体节能减排目标从管理层向企业每一名员工进行可量化目标分解并得以落实;企业整体节能意识的提升结合有效的能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帮助企业员工从被动节能向主动节能的转变,形成全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者和员工为企业发展群策群力的大好局面。
根据笔者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一般归口在全厂能源管理中心或能源管理部,其管理的对象覆盖全厂范围的各种大型供能设施,它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共同完成多种能管信息的实时采集、海量储存、综合分析处理、协调运行调度、提供绩效考核依据、提供成本结算依据等相关工作,全新的系统一般由一个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全新的能源管理中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全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管出水平,管出效益。昌河汽车合肥项目能源管理中心应由企业高层垂直管理,这样对全企业低碳运营,绿色制造尽早实现提供重要的执行推力。
二、能管信息管理平台的系统描述
在企业信息系统中,TCP/IP以太网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网络,将标准TCP/IP以太网延伸到工业实时控制,将很好地帮助用户获得更加开放集成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对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基于TCP/IP工业以太网的构成工业自动化计算机监测分析网络,即采用这种性能价格比很高的现场总线技术构成实时状态监测网络系统,其系统构成灵活简单,连线极少,抗干扰能力强,适应性好,易于维护,具有数据处理、分析、运行监测、控制和打印等功能,同时对原有设备未作太多的改动,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极强。
能源监管信息管理平台由数据采集及监视控制系统(简称“SCADA系统”)及企业能源分析管理系统(简称“能管系统”)两部分构成,信息传递载体为企业局域网(100M或1000M)。
能源监管信息管理平台的能源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分析和等,覆盖能源购入、流通、使用的全过程。能源监管信息管理平台是将各个应用系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框架上,使得企业的各个用能环节的信息、各种信息处理都能够实现互相通信、数据共享和流程直通处理。即在一个统一的或整合的平台之上。实现能管信息的集成、应用的集成和业务流程的集成。平台提供的统一资源管理和个性化工具使得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可以从统一的平台上各取所需,方便、灵活地获得权限范围内的服务。
从使用角度来看,能源监管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面向企业能源信息应用的分布式数据和应用系统,是企业能源使用支持和信息收集、处理和的中心,是一个承载数据通讯、安全保障、多级事务处理、目录管理合成的交互式集成平台。
从开发角度来说,信息处理平台是一个通用的框架平台,为企业现有的设备、系统集成和新系统开发提供标准的“组装接口”和信息处理通道。
(1.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2.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于过去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人们对新型的低能耗能源开始关注,并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改造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应运而生,开始在全球推广。但是,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收益周期长,导致节能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也影响了我国节能业的健康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重视的焦点之一。本文就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拓宽节能服务业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难等给出了见解,希望能对节能服务行业融资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55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欧美等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服务公司(ESCO)也迅速发展,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1]。但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广相对缓慢,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运作服务公司融资问题,并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能源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1合同能源管理简述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EPC[2]),是一种以节省能源的费用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用户可以使用节能收益来对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技能项目进行大笔的投资,可与盈利性的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公司签订合同,以推动节能项目的进展[3]。也可以将合同能源管理看作是一个成果导向系统,即将投资、融资、技术运用、能源分析、能源管理等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并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各项管理与商业活动。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技能项目进行大笔的投资。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下的节能企业业务流程模式为:首先,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SCO)与用能单位接触,了解用能单位的用能状况,确定改造意向;其次,对用户各种耗能设备和环节进行能耗诊断,提出改造方案,并与用户沟通;再次,在诊断的基础上,设计出改造方案,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和改造后节能效益的分析预测,并告知客户使其充分了解能源改造后的效果;然后,ESCO与客户进行服务合同谈判,并签署协议,约定经济收益分配。一般来讲,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主要风险,在合同期内收益大部分归ESCO所有,合同到期后,公司不再分享收益;然后,合同签署后,ESCO开始对项目进行投资改造,其费用由公司全部支付;最后,项目完成后,ESCO进行全程服务,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对能耗、节能量进行监测,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收益分成。
2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地支持下,节能产业也持续快速的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从2006年到2010年,EMCA会员增长了5倍,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长到17.5万人,产业服务规模也从47.3亿元增长到836.29亿元,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资本超过1800亿元。同时,到2015年,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发展到2000多家,产业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节能服务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朝阳行业。
但是,在节能服务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管理落后、融资困难等现象,影响了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4]。
3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的分析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虽然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迅速,但由于机制问题导致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从节能服务企业自身来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时间短,各项制度不完善,同时经营规模小,信誉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企业的形象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ESCO的融资[5]。另外,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收益时间长,市场机制不完善,节能服务企业多而不精,实力差距大等,造成用户的怀疑,同时改造风险也较大,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列为高风险投资项目,为融资进一步添加了困难,虽然私人投资渠道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的短缺,但是私人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民间借贷不规范,风险大、成本高,使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渠道进一步缩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已成为其发展得主要障碍,对其问题的产生有必要进一步分析:
(1)节能服务企业自身的不足。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属于机密,不能将信息公布于众,而是有选择性地带有一定目的的对部分信息进行披露,使信息质量和披露范围都不能满足融资的要求;②节能服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不雄厚且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不透明的现象。此外,节能服务企业的信息披露平台水平较低,导致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其信息的生产能力,进而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了ESCO的资本成本,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2)节能服务企业缺少担保渠道。一方面,由于EMC项目节能投资收益周期较长,往往需要ESCO预先垫付资金,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融资成为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多节能服务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如中节能、信合节能、天壕节能等服务企业,大部分是规模小,经营分散,实力弱等特点,银行资信评级低,导致银行需要提高担保,而企业本身的担保资源又有限,无法提供土地、设备等实物担保,造成了银行授予额度低或者直接不予信贷等局面[6]。此外,虽然部分银行推出了节能融资专题项目,但是要求条件高,很少有节能服务企业具备所要求的条件。
(3)风投者选择谨慎。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收益长,短期获益力差,负债率高、缺少核心技术等特点,造成风险投资者持观望态度,投资谨慎。这又进一步将节能服务公司推向实力不强、没有信誉的坏形象一面,进而造成融资的困难。
(4)银行对节能服务业的认识不足。鉴于我国能源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银行对其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都不熟悉,加之节能服务业成本回收周期长,项目收益主要来自后期,导致银行在对节能企业评估时不够准确,进而列为高风险项目拒绝贷款[7]。此外,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衔接机制也不够完善,一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经过长时间审核,增加了企业经营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在对节能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没有对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系统的测算,仅以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进行评估,最终以高风险、偿还能力不佳而拒绝企业的融资申请。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鼓励政策,并扶持相关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的局限性和投资的复杂性等限制,在其回收成本之前需要缴税,不利于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造成融资困难的局面。
4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
针对上述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实际分析,构建多层融资体系,拓宽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8]。
(1)国家从政策上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首先,国家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应的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具体政策,设立专项的节能服务项目担保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例如,担保基金可以让银行托管,每家会员企业每年上缴一定的风险基金等,根据企业的缴存记录,分配不同贷款额度,这样最大限度降低银行对ESCO贷款的风险,或者担保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以示政府对该项事业的支持,但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可采用企业缴存和政府财政支出并用、地方政府分层次、分级的管理的方式建设担保基金,这样分工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水平,避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其次,将各地政府建立的“后补助”资金改为融资担保基金,同时扶持中小节能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节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问题。
(2)加强银行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认识,为EMC节能项目设计多种融资渠道[9]。银行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的评估方法,应当对节能服务企业的信贷业务进行独立核算,并综合考察项目的风险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要与ESCO公司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充分了解节能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并与企业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如资金储存与流通等经济业务往来,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多种EMC项目融资渠道,例如,以偿还贷款仅限于项目的本身的项目融资方式、以银行在提供服务中获得专有信息进行的关系专用的关系型融资方式,以企业自有专利权质押进行融资或者通过发行高档债券将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或者设计合理的租赁融资方式等,以构造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创造有利于ESCO公司融资的环境
(3)节能服务企业自身制度的完善。首先,ESCO公司引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消除银行对企业信息了解的不对称;其次,在市场经济中,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更新技术,采用新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逐渐扩大自己的规模;再次,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加强宣传,提高大家对节能服务企业的认识,为融资创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加强与用能客户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的资信程度。
5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机制,它分工更加细化,运作更加专业化,对降低能耗,节省能源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渠道狭窄,各种机制还都不健全,影响了融资渠道的畅通,使节能服务公司受于资金限制,不能很好的扩大经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适当拓宽能源服务业的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体系,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民,孟祥源.多层次的合同能源管理金融市场体系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4):87-91.
[2]马洪超.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吕婉菁.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解析及应对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7):231-232.
[4]段小萍.低碳经济情境的合同能源管理与融资偏好[J].改革,2013(5):120-126.
[5]于鲁平.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融资租赁机制的合理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4(4):184-185+187.
[6] 马一多,任宏,胡锋,等.基于造价控制的建筑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选择[J].城市住宅,2014(12):118-120.
[7]郜丽波,罗运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11):90-94.
[8]温瑶,张有峰.有效解决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问题[J].经济导刊,2010(11):12-13.
[9]曾爱红.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探讨[J].工程经济,2013(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