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渔船数量多、密度大船来船往,经常出现拖网缠拖网、拖网缠蟹笼,流剌网缠拖网的现象。渔船在海上作业这样的纠纷时有发生。各种形式的网具、笼具在海洋中作业密度以秒为单位计算,拖网渔船就如梳子梳头一样在海底横扫,以这样的生产状况必然造成高密度破坏性捕捞。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捕捞技术没有向更深的水层发展,是产业缺乏先进的捕捞技术所至。
虽然目前已发展了一些大功率的底拖网渔船,作业水深可达200多米。但由于投网深、网具水阻力大、形成航速低使捕捞效率降低,深海拖网作业,船舶需要巨大的牵引力,因此产生的能耗极高。深海拖网捕鱼产量虽然有所提升,但减除高昂的柴油能耗后收益不易乐观。
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种作业方式的可行性,采用拖网作业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目前已有科学家和多个环保组织向IUCN提交报告,并向联合国不断地施加压力,呼吁联合国下令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深海拖网捕鱼作业,禁止摧毁性的捕鱼方式,否则就会耗尽鱼类资源。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就是由于采用拖网捕捞作业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而造成的。因此我国应限制深海拖网作业的发展。
1 肾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肾虚是衰老的基础,是许多老年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肾虚无以生髓充脑则神失所养,肾虚不能蒸化水湿、温熙推动气血运行则为痰为瘀痹阻清窍。肾虚痰瘀相互影响,促进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1.1 肾虚是衰老的病理基础,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病理基础
关于肾虚与衰老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已有精辟论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明确指出了人在衰老过程中的生命力、生殖力、体力和智力的逐渐低下,均与肾气亏虚直接相关。关于肾虚衰老的研究表明,中医学的肾虚衰老学说关系着衰老理论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说和自由基致衰老学说等。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虚则五脏六腑皆虚,从而脏腑功能低下,代谢紊乱,致痰致瘀,变生诸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肿瘤、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痴呆、抑郁症等老年性疾病都与肾虚有关。现代研究也表明,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的机体内环境综合调控机能的障碍、免疫低下、自由基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平衡失调等是肾虚衰老的内在机制[1]。因此,肾虚是衰老最为基本的病理生理特征,也是许多老年疾病的发病基础。
1.2 肾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
老年性痴呆与五脏虚衰均有关系,但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脑髓空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
1.2.1 脑髓空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理
脑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了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
脑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脑髓,“脑为髓之海”,肾虚易致髓海空虚、大脑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失常而产生老年性痴呆,故有“髓海有余,则轻劲交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腰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清.王清任也指出“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也。”由此可知,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与髓海不足有关,其病位在脑。
1.2.2 肾气肾精亏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
肾中精气与脑功能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作为脑功能的物质基础的脑髓的化生来源于肾中精气。一方面,先天禀受的父母之精化生脑髓,成为新生命之神的物质基础。“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另一方面,水谷精微产生的后天之精亦不断生髓充脑,以维持脑的生理功能。如王清任《医林改错》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先天禀赋不足,以及后天失养,六、七情、饮食、劳倦、时行疫毒等直接损肾或通过它脏累及肾元,均可导致肾精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元神失养,或者肾气日衰,温熙推动无力,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化失常,为痰为瘀痹阻清窍,均可导致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善忘痴呆等症。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老年肾虚者大多脑功能下降,大脑神经细胞减少,递质含量及递质受体数量均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增加,体内自由基的容量及过氧化物随年龄增加而积累,而抗自由基损伤的物质如SOD含量下降。这些变化与现代医学解释AD型痴呆病因的胆碱能假说、免疫损伤假说、代谢紊乱假说相一致,说明肾虚是 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病因。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主骨,主生长发育,提示肾与遗传特性有关。
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来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性痴呆,可以说是传统共识。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三才封髓丹、清宫寿桃丸等传统名方均能促进脑蛋白合成,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智能低下状况。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补骨脂、杜仲、菟丝子、人参、黄芪等补肾填精益髓的中药均有抗老延年、改善智能状况的作用[2]。笔者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程较长,老年人又多身患多种疾病,临床证型纷繁复杂。但不管病情如何变化,肾虚始终贯穿老年性痴呆的整个病程,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临床只要以补肾填精益髓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就能取得较好疗效。
2 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
人至老年,肾气肾精亏虚,脏腑功能虚衰,津液失于蒸化而为痰浊,阴血无以运化而为瘀血。津血同源,痰瘀互结,上蒙清窍而致痰致癫。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凝血瘀推动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
2.1 痰凝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素问.道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肾所藏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是气化作用的原动力,因而胃的“游益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别浊”,都需要依赖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实现,全身的水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使“清者”蒸腾上升,从而向全身布散;“浊者”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人到老年肾气亏虚,蒸腾气化作用失常,津液不能蒸化而为痰浊;或肾精亏虚,阴虚火动,灼津为痰。如《医贯痰论》云:“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是无火者也,……阴虚火动,则水沸腾,……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火者也。”痰浊产生之后,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器官、组织之中,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便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痰浊上犯头部,蒙蔽清阳,则可见“痰迷心窍”之头痛、眩晕、呆钝健忘、神昏癫狂等证。张子和、朱丹溪等多以痰论癫。陈士铎《临证录》更言“……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由此可见,痰浊产生与神明受损关系密切。
临床应用具有豁痰开窍作用的方剂如温胆汤、涤痰化瘀汤等具有一定疗效。石菖蒲灌服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的记忆获得和改善东莨菪碱、亚硝酸钠、乙醇造成的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3]。远志、厚朴等理气化痰开窍中药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行为智力。这些研究说明痰浊是老年性痴呆发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
2.2 瘀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另一重要因素
精血同源,精血互化,血与精同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所以不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可见精神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临床表现。
人至老年,肾精不足可致气化无源,无力温熙、激发、推动脏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充,可致阴亏血少,诸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从而出现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血失流畅,脉道涩滞乃致血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五十岁至七十岁,……血气凝泣。”可见正常衰老过程本身就有血瘀证存在的潜在性。故瘀血内停也是痴呆发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脑则可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神昏谵语。王清任《医林改错》说:“癫狂一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相接,如同做梦一样。”唐容川《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
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除改善血液循环外,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增进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在抗衰老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当归、丹参、川芎、葛根、三七、银杏内酯等是研究较多的对抗衰老和痴呆的药物。
2.3 痰瘀互结推动老年性痴呆的发展
在老年性痴呆的病程发展中,痰瘀程度不同地相互夹杂,互为影响,共同推动着老年性痴呆的发展。一方面,津血同源,津亏而血虚,血少而津涸,因虚而致痰致瘀;另一方面,津血的运行均依赖气的推动,痰凝则气阻,气阻而血瘀,反之亦然。老年性痴呆所表现出的呆板、迟钝、寡言、傻哭傻笑、舌质暗淡或舌质淡、苔白腻等各种临床症状正属于中医痰凝血瘀范畴。
现代研究认为,代谢失衡引起有害物质的蓄积造成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的变化是“痰浊”形成的机理。对血瘀证的本质研究亦表明,除血液、血流、血管的异常改变外,代谢失调(如结缔组织代谢失调等)、免疫功能障碍、体液调节功能和内分泌紊乱的部分变化及表现也属于血瘀证范畴。因此,衰老时机体机能代谢低下或紊乱,一方面易引起循环障碍而出现血液运行异常,同时由于代谢产物清除减少和堆积,必将造成细胞损伤,日久还可引起组织器官增生、变性等血瘀、痰郁的变化。老年性痴呆的神经病理改变以大脑皮层弥漫性萎,脑钩变宽,脑平,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这些变化属于中医学“肾虚痰凝血瘀”的发病机理,在临床上可见肾虚精衰,髓海不足,痰凝血瘀,蒙蔽清窍的各种症状表现,如神志恍惚,痴呆愚钝,语无伦次,脑转耳鸣,目无所见,颈酸眩晕,倦怠安卧等。
3 补肾活血化痰方药防治老年性痴呆在基础和临床上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的病机。抓住了这一病机,也就抓住了老年性痴呆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临床治疗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来说,不可能针对临床症状而面面俱到。以补肾活血化痰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则可做到标本兼顾,是一执简驭繁的行之有效方法。
许多医家从肾虚痰凝血瘀着手论治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蔡氏[4]以肾虚为主,痰阻血瘀为标立方,研究了补肾祛痰活血方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认为补肾祛痰活血方不但可以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而且可以减缓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阎氏[5]用自拟的滋肾活血方(生地、山萸肉、何首乌、枸杞子、当归、丹参、赤芍、川芎等)治疗老年性痴呆64例,有效率达到84.4%。陈氏[6]研究了脑力康口服液对老年痴呆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及某些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该方以熟地、黄精、枸杞子补肾填精,川芎、三七活血化瘀,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可明显增进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鼠脑NE、5-HT含量。张昱教授也发现,补肾、醒脑、益精髓的中草药能改善痴呆大鼠的记忆认知障碍,可对抗中枢胆碱能神经损害造成的皮质乙酰胆碱含量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减轻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损伤,并能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体力、智力,改善记忆力、计算力和定向力。以方测证,也表明老年性痴呆存在着肾虚痰凝血瘀的病理变化。李文彬[7]根据现代AD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结果,明确提出了脑老化是AD型痴呆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痴呆发生的基础与条件,淀粉样蛋白是发病的直接原因,电和化学离子通道是首先受累的靶分子,从而导致神经原环路失衡,脑的整和功能障碍,也支持本文探讨的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的痴呆的发病机理。
综上所述,可以说肾虚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正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永枝.中医肾虚证研究进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56—60.
[2]邹莉波,刘干中.部分中药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5):16.
[3]周大兴,李昌煜,林乾良.石菖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中草药,1992,23(8):417—419.
[4]蔡永春,李凤文,张立石.补肾活血方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17(3):133—135.
[5]阎勤.滋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痴呆64例.陕西中医,1998,19(1):15.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审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虽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在审计工作方面已经有所调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本质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审计理念的桎梏,那么,面对各种新形势和新问题,当前的企业审计工作就会略显不足。对于企业审计工作进行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一、企业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一些企业单位并没有将审计工作独立,而是设置在财务部门当中,这就造成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地展开,很难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审计工作如果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就会缺乏客观性,从而造成内部审计无法实现治理功能。
(二)没有建立规范化审计体系。企业将规范化的审计体系建立起来,就要质量控制规范和技术规范建立起来,将内部审计的各种规章制度,诸如专项审计制度、考核办法等等都明确规定,以确保审计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目前来看,企业的各项审计制度并没有建立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并形成规范化体系。
(三)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清晰。企业领导更为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对于审计则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就是对于审计工作不够清晰的表现。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督,而是对于企业的各项互动都要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企业的获得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另外,审计工作具有监督权力,这就会令一些审计人员缺乏服务有意识,当然对于其工作也就很难获得企业其他部门的配合。
二、新经济时代的审计工作
进入新经济时代,审计工作已经由人工操作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各种审计信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储存和传输,以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网、运输网作为载体,审计工作参与到信息的传送和会计处理当中,通过金融网对于资金流和实物流进行审计。在新经济条件下,审计方式的创新,审计内容也相应地实现了创新。
(一)企业审计方式的创新。新经济时代以信息网络作为主要的传输载体,使审计工作在网络的支持下展开。那么,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
1.审计证据的收集方式。企业审计证据的收集工作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交流咨询,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函询,将收集证据的工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但具有时效性,而且信息更为准确可靠。
2.审计信息的处理方式。网络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优化审计程序,并利用网络技术对于所收集到的审计信息进行校对、检查,并实现内部审计控制的功能。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现代的通信技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相结合,通过财务状况审查来实现。
3.审计信息的传输功能。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在新经济条件下,审计信息的传递和存储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并实现动态化管理,对于信息的处理具有高度的实效性。
(二)企业审计内容的创新。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风险也逐渐加大。各种不定因素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滋生,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性,这就促使审计工作发生了变化。传统概念上的审计职责是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的,以审计制度为导向对于企业审计工作逐步展开。在新经济环境条件下,就需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审计工作重点转向风险基础审计。此外,还要对审计的重点根据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进行定位,在充满风险因素的审计环境当中,并做好各项审计的综合评估工作,将审计各项工作的系统方法确定下来。
三、我国企业的审计创新工作
(一)转移企业内部审计重心。在新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投入为主,这就决定了审计重心已经从有形资产转向了无形资产。随着国家对于审计职能的定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逐渐转向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重心,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承担对于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责。企业的审计部门要定期地将企业的审计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给有关审计部门接受监督。
(二)审计技术的更新。企业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多地应用计算机数字处理系统来完成,并做好内部审计的控制评价工作。企业在财务审计上,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也已经由会计电子化向网络数字化推进,甚至于一些企业已经尝试使用云计算方式来处理审计证据,不但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成本。
(三)企业的审计责任多重化。企业的审计是实现企业自我约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的同时,其审计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那么,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就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综合能力。在审计人员的选拔上,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结构,更为注重审计人员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因此要选拔复合型人才。
中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是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审计的控制监督职能上,就应该以经济监督为主,逐渐向综合管理监督转向。审计工作需要形式监督权力,企业内部审计可以针对需要采用参与式的审计,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人类的文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普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使网络经济形成,并成为带动市场发展的主要载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审计的各项工作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创新,以促进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网络经济下的现代企业审计创新[J].经济论坛,2006(06).
[2]朱瑜.浅析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审计创新[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5(02).
[3]白建军,叶钢,咸新林.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初探[J].当代经济,2012(09).
关键词:糖尿病性肾病;胰激肽原酶;中药;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50-02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Diabeitic MeUitus,DM)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因素、血液循环异常、糖化终末产物及蛋白激酶C(PKC)有密切联系,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采用新透析治疗后心、脑等大血管损害,同样会引起显著的预后不良。本文通过对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分析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 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1]。其中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5岁。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发热、运动及近期使用肾病药物病史等引起尿蛋白增多的情况。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种治疗方式组: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各4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基础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稳定于7.0 mmol/L左右,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予口服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于130/80 mmHg左右。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将40 U胰激肽原酶溶解于2 mL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1次/d;活血化瘀法治疗组:以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为主,其主要成分为: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葛根、麦冬、黄芪、丹参、怀牛膝、益母草、太子参、人参、沙参、白术;阴阳两虚者加肉桂、制附子、黄连、石膏、红花、赤芍、莪术等,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尿蛋白(AER)测定,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肌酐(CRE)、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 AER含量较治疗前下降2/3以上,CH、TG、UA、CRE、BUN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24hAER含量、CH、TG、UA、CRE、BUN均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的或症状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8%,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约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肾脏并发症,即糖尿病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①糖尿病肾病是因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形成,为多基因与多环境因素疾病;②患者肾入球小动脉扩张,而出球小动脉血管扩张不明显以致形成肾小球高血压,是肾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时引起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③终末糖化产物使蛋白质难以分解,并引起细胞外基质的增加;④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化,引起肾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亢进及肾系膜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过多[2]。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肾病早期可逆阶段进行治疗,主要是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限制食入蛋白质的量,服用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药物。如已出现肾功能衰竭,就要考虑做透析甚至行肾脏移植手术。目前的观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以保守疗法为根本,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与低蛋白饮食疗法。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3],糖尿病性肾病可使肾血流速度减慢,压迫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循环障碍。胰激肽原酶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肾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改善心脏功能及消除或减少蛋白尿的目的[4],因此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阶段使用胰激肽原酶可逆转病情。有研究表明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本研究表明,在胰激肽原酶治疗后,降低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提示在胰激肽原酶作用下,其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呈正相关[5],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糖尿病性肾病有肾组织局部血瘀,血瘀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以下病理变化:肢体微血管病变,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瘀滞,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入组织间,其渗透压增加;蛋白丢失形成的低蛋白血症;肾小球硬化所致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形成,静脉瘀血。因此,化瘀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有文献报道利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效果明显。国内多项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等均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改善肾功能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现其治疗有效率达85%以上,且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该汤对患者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提示我们:中药活血化瘀法是保守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较佳方法,而且在治疗过短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789.
[2] 合田,朋仁.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9):394-395.
[3]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一、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差异
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虽然都是收入与支出的统称,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我们要明确认识这些差异从而对审计救济的策略进行研究。
首先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主体不同。财政收支的主体是政府,财务收支的主体则是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
其次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内容不同。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内容,财政收入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税收等形式获得相关收入;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科学技术、教育等的发展职能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分配。财务收支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财务收入和财务支出。财务收入是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活动获得的相关收入,而财务支出则是他们为维持正常的经济活动而支出的相关费用。
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涉及的范围不同。财政收支的范围相对于财务收支来说范围要小一些。因为财政收支只是针对政府而言的,他以政府为中心对财政资金进行再分配;财务收支则是针对整个国家而言的,所有应当接受审计的相关单位都有财务上的收入和支出。
二、审计救济及我国现行审计救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审计救济是在审计机关出现审计差错时为保护其合法利益而进行的,所以说审计救济也是对审计工作的一项有效监督和调整的途径。审计救济工作的进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审计工作。我们国家也开展了相关审计救济的工作。
目前,我国审计救济以《审计法》等相关法律为依托规定了审计救济的相关途径。具体为: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做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做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定。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行的审计救济已经明确的将财务收支与财政收支分开,他们分别选择不同的途径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及调整。整体来说,我们的审计救济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合理,而且相对审计救济开展初期来说,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合理的改革。
三、我国审计救济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不可能不存在任何问题。我国审计救济工作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他有《审计法》的保障,开展过程也很顺利,但是我们依然能从现在的审计救济中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审计救济对财政财务收支的差异区分还不够重视
虽然我们的《审计法》中对财务收支与财政收支的救济途径做了一定的说明,但是对于这些途径的选择与实施还是不够严格,这就说明了我们对财政财务收支的差异不够重视。所以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基本性的问题。
(二)审计救济中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差异还不能明确区分,也就是说我们从事审计救济的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与审计救济的要求不匹配
我们对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区别还是很模糊,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可能只从收支的性质、主体等方面来判断它的类型。但是我们知道经济活动都是相当复杂的,相同经济活动在不同时间、地点及空间等背景下可能归属与不同的类别。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也就不容易区分从而找不到合适的审计救济途径。所以说怎样提高审计救济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是一个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的审计救济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
目前,审计救济工作是以《审计法》为依托的。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所以审计及审计救济工作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所以维持审计及审计救济正常进行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要多方面考虑建立起全面的法律体系并逐渐发展完善它从而为我们的审计及审计救济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我国审计救济的发展建议
审计救济的发展关系到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我们要对他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促进审计救济的健康发展。
(一)首先我们要对《审计法》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完善
《审计法》是调整审计与被审计关系的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条文,规定了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所以我们必须完善这些条文。在制定这些法律条文时我们要做到最基本的客观公正。我们现行的《审计法》包括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及附则。我们可以在这个整体框架上对他进行完善。
(二)加强对从事审计救济工作人员的常规知识教育
由于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他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特性,因此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那么的明确,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会出现交叉重叠。因此我们如果对从事审计救济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他们就会对这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性质等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我们的财政财务差异的区分工作也就相对较容易,审计救济的策略选择也就更加轻松准确。
(三)我们要对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差异进行条文性的说明
在对从事审计救济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定期的教育之前,我们要对影响审计策略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即财政财务收支差异进行条文性的说明解释。这样更好的改善了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给审计救济工作带来了便利。
(四)提升财政财务收支差异在审计救济中的重要性地位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对从事审计救济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明财政财务收支差异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改变他们的地位;另一方面,我们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差异的宣传,这样被审计单位也可以了解审计救济途径选择的正确性,在对审计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审计救济途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