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化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稻;智能化育苗;浸种催芽
1 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技术的使用效果
(1)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达到统一浸种、催芽、育苗,有利于统一品种,保证生产用种质量。
(2)保证浸种、催芽、育苗质量。通过自动控制使水温达到恒温状态,种子受热均匀,可进行水循环导氧,种子浸种、催芽全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提高了种子芽势和芽率,利于培育壮秧。
(3)推进浸种、催芽、育苗标准化进程,通过浸种基地建设,实现浸种、催芽、育苗一体化,便于规范和提高操作标准。
(4)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智能化浸种、催芽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基础,通过育苗基地建设,实现浸种、催芽、育苗批量化,育苗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5)应用水稻智能化温室浸种催芽,浸种时间短,催芽快而齐,一般36h后出齐芽;而且芽根白色、新鲜、整齐度好;整个苗期稻苗生长稳健,白根多,盘根快,秧苗素质提高,成秧率达到97.5%。
2 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催芽时期的循环水高度以不浸泡底层种子为宜,保证最底层种子不要接触水面。
(2)种子装袋不要过满,装种量25kg/袋。
(3)种子码垛一定要码“井”字垛,但不要压实以免内部空间氧气流通不好造成出芽不齐等现象,浸种箱四周要留空隙,种子装箱后与浸种箱上口要留有40cm间距。
(4)催芽时种子上面应加盖麻袋片、种箱上口覆盖塑料膜,做好保湿保温措施。
(5)排水催芽时箱底水面要低于帘子下方,避免底层装种袋接触水层,不利于种子养气的流通。时间10~12h,促使种子早破胸。
(6)管理人员要勤检查仪器,浸种箱内、种子中间、循环水的温度以及水量,并逐箱作好各时段温度管理记录,破胸期间要经常检查,破胸达到50%左右进行降温催芽。
(7)由于种子自身污垢较多,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喷淋摇摆设备是否畅通,如出现喷淋口堵塞和摇摆停止等现象,应及时处理,确保箱内受热均匀。
3 措施与建议
3.1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智能化水稻工厂育秧工程建设是落实国家优质粮食产能工程配套项目的重要举措,是为粮食生产提供安全服务,尽快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宏观政策的客观要求。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纳入日程,把智能化水稻工厂育秧工程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下大力气把智能化水稻工厂育秧工程建设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落实和实施。
3.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厂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环境适宜和集中连片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地点要选择条件优越的水稻主产村作为创建基地,按照全面铺开、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厂建设选址,结合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设计标准、示范面广的产业格局。
3.3 抓好标准建设,夯实设施基础
(1)全面实施科学化管理。按照“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管理”的理念,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在确保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前提下,努力实现水稻育秧基地交通便利、排灌方便,道路硬化,秧田布局合理,实现电、井、池、床、路、沟、场、林综合配套的规范化秧田。
(2)努力实现智能化催芽。在抓标准化建设上加大育秧生产全程智能化的推进力度,加快育秧标准化建设。按照技术要求,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每个育秧基地聘请一名农艺专家,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员,实行全程指导。从而确保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推广成功。
(3)加快育苗标准化建设。在强化对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管理技能及技术培训的同时,要从秧田耕作、到种子加工、种子处理、置床处理、秧田播种、秧田管理、综合利用等项生产环节,实现秧田整地、集中浸种、集中催芽、精量播种、秧田追肥、秧田防病、秧田微喷、秧田调温、秧田除草等100%标准作业。秧田管理人员适时按照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实施调温、控水等标准化作业,保证秧苗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健壮生长。
3.4 强化建后管理,健全管理机制
(1)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像设计工程一样规划农业,像工厂车间一样进行流程管理,使农业生产全过程用数字说话,用微机控制。在建设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中,要运用现代系统信息理论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控制的新提升。在建设智能化水稻工厂育秧基地的过程中,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装备智能育秧车间,用企业理念管理智能育苗工厂,借鉴国有农场企业化管理现代农业的新模式进行管理。
(2)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基地,从浸种催芽车间到集中育苗大棚小区,对温度、水分、养分等重要指标全部实现智能化监控,达到精准管理水平,为培育壮秧和同时降低成本提供便利条件。
(3)多渠道经营管理,商业化产业化运作。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不具备承载高技能人才和现代化装备的能力,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探索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农业向企业化发展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5 创新投入机制,确保资金投入
(1)国家要确保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项目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重要举措,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项目建设需要投入资金量较大,必须国家财政扶持,国家可以农业项目建设投入方式进行投入,实施专项资金专项投入专项管理,严禁挤占挪用,确保项目建设。
(2)是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强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搞好项目建设,在国家财政投入基础上,要协调金融部门的信贷投放,积极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基地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项目建设转移和投入,同时引导水稻加工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及广大农户作为投资主体,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
(3)综合开发,提高效益。项目建成后要积极开发温室大棚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以确保智能化水稻育苗工厂的管理费用和增加经济效益。
1.1保护粮食安全的需要
民以食为先,足粮安天下,关建在人才。发展智能化现代农业,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建立高端农业科技队伍,才能扎实推进智能化、品牌化、信息化、洁净化农业的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有利于农业上质量、上效益、上档次,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立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十分必要。
1.2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成果转化的需要
当前,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实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绿色化、模式化、智慧化的产业发展,走农超对接、订单农业之路,给农民吃上“放心丸”、种上放心粮,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智能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行“基地+龙头+农民+科技”生产模式,抓精细加工、搞活流通,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1.3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巴中品牌优势极为突出,绿颂米业和龙头面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全面推行了农粮合作,走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书三合同”新路子,农民按订单生产,科技承包保产保效,龙头企业支付技术服务费,“反哺”科技发展。巴中绿颂米业、龙头面业各有年产10万t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能力,生产的优质大米分别注册为“绿颂”牌绿翠大米、翡翠大米、“龙头”牌绿稷大米,龙头牌系列面业,已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是推进和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创新品牌的需要。
2当前农业科技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决策领导认识有偏差
据30个乡镇调查显示,有27个乡镇领导对农技推广工作不够重视,占调查总数的90%,表现为政治上过问少、生活上关心少、农业创新上探讨少、工作上问得少、资金上支持少的“五少”现象极为普遍。个别乡镇甚至拍卖或占用了乡镇农技站资产,而今是无资金、无场地、无示范基地的“三无站”较多,约占84.6%。
2.2自身认识的偏差
在调查的乡镇中就有24个乡镇不能正确处理经营与技术推广、创新与示范、培训与技术服务的关系,而大部份乡镇农技站长下派到村任第一支部书记,忽视了“三农”服务和技术推广,专业倒置。
2.3综合技术能力弱化
自人、才、物下放乡镇,体制不顺,人心散乱,改行跳槽有增不减,技术员凝聚力受到冲击,而今的乡镇农技站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针之地”,有名无实,对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确朿手无策,远远达不到智能化、洁净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2.4资金投入不足
而今农技站“财政养人,无钱打仗”,卷尺都无钱购买,“测产凭经验、千粒重常数算”。试验示范无场地、测产无手段,培训无方法,始终停留在原始、粗放层面,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无场地、无资金、无办公地点、无示范基地、养保医保费工资扣交”的影响,导至人才大量流失,有的成了“空壳站”。如巴州区乡镇有23名高级农艺师因无岗位未得到聘任和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应用等受到严重影响。
2.5主体管理不统一
按照农技推广法的要求,乡镇农技站的“人、财、物”归县(区)农业局统管,便于培训、考核和下达技术创新任务。在具体实施中,乡镇人民政府片面认为乡镇农技站由县统管后,会影响地方政府工作,对移交工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支持,并设阻找茬。
2.6责任不明确
乡镇农技站虽然通过整改,但效果不够理想,优化配置还不够,构建智能化新型农技站朿手无策,履职不到位,农技推广偏离本职。表现在岗不服务,在编不在岗,专职变兼职,亊业岗位行政化,突出问题表现为“三多三少”,即非专业性工作多、经营挣钱时间多、下派任第一村支部书记人员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少、新成果推广应用少,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少。
3主要思考
在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上,立足农技推广现有矛盾和问题,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队伍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机制,改进推广方式,切实把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成面向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洁净化的现代新体系,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队伍。
3.1强化信息服务建设
技术信息服务不仅是助推智能化现代农业的一种技术工具,也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智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价值链,可以提高决策农业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未来农业带来发展思路、经营管理、技术模式等方面变革,为打造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洁净化、集约化、模式化精准农业提供有利条件。把乡镇农技站建成物联网、技联网,集感知、传输、控制、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使农民轻点鼠标就详知绿色防控病虫、配方施肥、模式化种植等技术,手机一打开就得知生产、加工,产品销往何处,让生产供销衔接,畅通无阻,信息技术将为智能化现代农业插上雄健有力的腾飞之翅。
3.2立足现有,创新示范
一是明确定位,在科技创新上,以产业链为轴,完善创新,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整体能力;二是明确职责,首先要协调配合,明确岗位职责,拓展共性技术的创新,抓好集成与示范、全力开展创新高效田、创新户、创新品牌的示范与“三农”服务。
3.3突岀主体,创新服务
一是强化衔接,乡镇农技站要主动与县(区)技术推广衔接,重点解决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等问题,依托高产创建项目,创新基地建设,把基地建成高效农业试验田、农民培训操作示范田、农民回乡创业观摩田、智能化现代农业样板田和领导决策农业参考田。二是强化成果转化,按照集约化、品牌化、洁净化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建点、生产经营、土地流转、专业技能,以及组织化、社会化技能服务。一要建立复合型农民培训体系;二要制定优惠政策、项目倾斜,大力扶特、加大投入,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三要积极构建成果转化专业乡、村、社,使成果转化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档次更高、模式更新,使农业生产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4强化政策保障
4.1落实优惠政策
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工资改革文件规定“乡镇农技站继续实行连续工作8年固定一级工资、上浮一级工资”的政策,以及农技推广法实施“从亊农技推广工作30年,其中乡镇20年(女15年)退休增加10%的标准工资”法规。
4.2强化培育主体
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培育服务主体,大力发展立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服务体系,全力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承包式、托管式等多元合作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保姆式“的公仆服务。
4.3建立创新服务机制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总包管理、项目创优。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在圆满完成的济南奥体中心智能化工程、圆满完成的全运会赛事保障与服务等工作中,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建设智能化“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形象工程”、争创鲁班奖的目标,大力弘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科学组织,周密安排,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经受了检验与考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给予了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三个零:“零故障、零差错、零投诉”的高度评价。受到济南市政府、业主单位的多次通报表扬和奖励;全组委、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并获得了全组委授予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特别贡献奖证书;荣获了鲁班奖。智能化系统是济南奥体中心的“神经系统”,成功率必须为100% 。
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由20多个子系统组成,是赛时的神经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采集与控制技术、智能化的软件系统,集成了声音、图像、多媒体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扩声系统、广播系统、网络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记时记分系统、摄录像系统、赛时电视转播系统等,保障将最清楚地声音、最清晰的画面、最流畅的数据,及时的真实的把全运会开幕式盛况、现场比赛实况等信息,通过电视广播和数据网络发送到世界各地;通过楼宇自控系统提供节能而舒适的比赛环境;通过高度可靠的系统集成,保障各场馆、各子系统既独立运行又集中控制、联动控制;通过安保系统、消防系统、安检系统、售检票系统等,保障要人流、媒体流、裁判员流、运动员流、观众流、工作人员流等有序和安全,充分体现科技全运。
济南奥体智能化工程特点:
1、 影响大。是大型、重点全运会工程,其政治影响远大于工程本身。
2、 投资大。智能化系统总投资1.2亿元。
3 、技术复杂、集成度高。
4 、质量要求高。鲁班奖
5 、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
7、 复杂性 :建筑智能化是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再加上奥体场馆全运会高标准的体育工艺要求,使得奥体场馆智能化工程比一般建筑智能化工程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智能化系统必须满足全运会开闭幕式、重大活动、训练、比赛,以及赛后运营的要求。
8、群体建筑:建筑面积大,场馆多,结构复杂。
9、子系统多:每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 20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智能化系统,又要整体协调、整体联动和高度集成。
10、协调难度大:技术接口多,施工群体与群体施工、参建单位多、主管部门多等独有的特点。
一注重智能化总包管理,充分发挥业主助手作用
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总投资额达1.2亿元,智能化系统参建单位达30余家,做好智能化总承包管理尤为重要。作为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总承包,作为业主助手,我们提供专业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的同时,更多的承担了责任和压力。智能化系统展现了:
“管理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责任明确化”,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奥体项目班子不畏艰难,坚强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认识决定行动 方法服从目标”、“有思路就有出路有想法就有办法”等鼓励大家,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提出了:智能化总包管理八项要求:
编制了:总包管理方案、分包管理办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系统集成方案、智能化系统调试方案、全运会赛时保障方案等。
实施过程中:组织弱电系统专题会,及时审查批复各种工作联系单,组织现场检查,加强协调加强调度。
事实证明:“四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标准规范到位、技术应用到位、总包管理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的总体管理思路:项目部制订并明确了“认清形势、理顺思路、狠抓落实、决战奥体”的战斗口号,在四层项目管理结构横向推动纵向推进下,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智能化体系三层结构”的进度节点控制下,在“5+2”“白加黑”工作时间模式下,发扬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敬业 创新 务实 严谨”的工作作风,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思想,“三控两管一协调”项目管理思路,解决项目重点难点为着力点,“做好做大做强”放大公司形象深入拓展市场,“做深做细做实”扎实工作方法,求真务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建设一流智能化工程。
1、我们全面负责对济南奥体中心整个智能化系统进行总包管理,提供满足要求的智能系统优化设计,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并对各子系统的专业分包商进行技术监督、质量把关和工程实施的全面协调管理。全面掌握工程技术要点,全面掌握各子系统每个专业、及相互间关系的各工程界面,对工程的实施做到全面控制和掌握,多次组织各个系统技术对接专题会,努力使整个智能化系统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达到业主要求。与分包单位签订了三方合同、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明确了责任主体,避免了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现象。
2、协助招标起草招标技术文件,较好的协助业主进行其他智能化子系统的采购招标。完成标前与标后深化设计,及时与设计院对接。
3、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土建单位、设备安装单位、装饰施工单位、幕墙施工单位、钢结构施工单位及其它专业施工单位之间进行协调,尤其对“施工接口”、“工程界面”等问题的处理,制订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积极的配合了全组委、公安机关、武警、交警、消防、质监、安监等主管部门工作。
组织赛时保障工作。
实践证明:济南奥体采用的“1+N”智能化总承包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以下优势:
明确了责任
减少了业主技术管理压力
有利于系统的整体规划
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协调
保证了项目的成功
节省了项目投资
做到了让业主:省心、放心、安心
二全过程全方位智能化项目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否成功实施,项目管理是关键。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效果等。包括:组织管理、设计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1)组织结构重要性:随着项目推进,不断调整、充实、完善技术管理人员,确保项目班子高效有序运转。
(2)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奥体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性放到思想上最高境界。
全运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大事,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是带动举办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亮点与窗口工程,是对奥体建设者们辛勤劳动的检验。能够承担全运会建设光荣而自豪。
智能化系统技术复杂程度高,施工为“一场三馆一中心”群体建筑的特点,交叉作业面复杂,技术对接难度大,系统功能要求高,参建队伍水平不一样,各场馆各子系统建设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智能化系统建设本身存在多种类型的供货与安装单位,12家监理单位、6家土建总承包单位、60多家安装单位、100多家供货单位、12家协审单位、2家设计单位、多家分包单位,组委会、业主、管理公司、质监站、安监站、公安、以及政府多头管理的实际情况,管理单位多,参建单位多,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施工群体和群体施工的特点,充分认识协调难度和复杂性,服从管理接受监督的信心和决心一定要充足。毫不放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思路、坚强的斗志、良好的形象、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是项目部每位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
管理难点是协调。强化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提高团队作战能力,锻炼一支本领过硬的智能化团队,为全运会的胜利召开做好有力的保障。建立健全组织结构,狠抓团队建设,注重发挥个人优势与团队作战相结合: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是团队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面对奥体智能化系统建设任务异常艰巨,时间异常紧迫,形势非常严峻的局面,形成了四层组织结构,解决了总包管理和承担施工任务两个层面的现场需要。
通过施工层交底会、技术专题会、弱电专题会、安全专题会、监理例会、总承包例会、综合调度会,特别是本部周例会,加强沟通与协调,解决难点重点,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团队素质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周报、月报,特别是通过提高周报质量充实周报内容,及时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和梳理了工作要点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项目经理函、报告、请示,以及大量的工作联系单,快速有效的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积极主动与各参建单位沟通与协调、和谐推进,加快解决了大量的制约和矛盾,如:进口设备到货慢的制约、交叉作业面制约、配管工序制约、机房和弱电间配电接地制约、装修制约、综合管线制约、成品保护制约、管理面制约、技术面制约、资金面制约等。管理的难点是协调,不断解决遇到的制约,有力的推进项目进展。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团队综合作战能力。
(4)进度管理工作流程:按照智能化系统建设的“五大工序六项内容”,采用先进的project项目进度管理软件,编制智能化系统进度控制节点计划,并落实到月度计划、周计划、天计划中。不断提高预控预判能力,加强动态控制措施。为防止发生进度风险,当进度滞后时,采用多方会签进度反馈单,为工期控制提供了依据。
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强化“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理念。注重过程控制,狠抓现场质量控制。注重“操作按流程、施工按规范、验收按标准”的工作方法。本着“样板先行”的原则,制作出样板间、样板段、样板箱、样板机柜等,请业主、监理、总承包、质检站等单位确认后,组织技术培训,对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然后展开大面积安装施工,避免返工现象。编写系统调试方案、系统检测方案、质量控制文件,如:依据规范,编写了PDS布线技术要求、DDC控制箱安装技术要求、HUS平台技术要求、BMS技术要求等,及时采取组织隐蔽验收、分部分项验收、设备材料验收等质量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处在受控中。
(6)安全管理:编写安全文明施工手册,下发施工队,强化末端管理,加大教育和现场检查力度,制订了仓库、用电、高空作业、三宝四口等安全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排查梳理安全隐患、质量隐患、管理隐患,重复巡查有效遏制了事故发生,保障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合同管理: 合同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的依据。按合同对成本严格控制。按合同对工期严格控制。按合同对质量严格控制。
(8)材料管理:材料的分类管理;材料计划管理;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材料进场管理;材料质量控制管理; 材质证明管理、自供材料质量控制、对分包单位采购材料的质量控制、对甲供材的质量控制、甲供材的领取等。材料仓库管理;材料消耗管理;工程剩余、废旧材料管理;材料成本管理;材料资金管理;材料的统计工作;材料系统文件管理。
三 规范化的现场安装
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施工按规范验收按标准” 。包括:1 前端设备安装,2 桥架排布,3 管线敷设,4 中心设备安装,5 系统供电接地,6 机房布置与管理等规范化的设计、施工、验收。
四权威检验:第三方系统检测全部合格
注重工程外部质量,更注重内在质量。由山东赛宝实验室进行的第三方系统检测,历经近60天的现场检测,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均顺利通过检测,全部合格。并通过济南市质检站现场抽验,全部合格。
五 系统培训与管理移交
通过第三方检测后,编制了详细的系统培训手册,组织济南奥体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两周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从整个智能化系统的驾构到各个系统的系统原理,从软件的使用到现场设备的分布,系统操作与维护等等,培训结束后,各场馆物业人员对我部培训一致好评。 系统培训结束后,组织业主、体育局、监理、土建总包、物业等各相关单位进行了竣工验收和管理移交。
六 竣工资料
1、竣工资料是施工过程的记录,也是竣工验收的依据。
2、受质检站委托,我部编制了《济南奥体智能化系统竣工资料编制方案》。
3、竣工资料全部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编制。
4、我项目部编制的智能化竣工资料受到鲁班奖专家、质检站、档案馆、业主等各方的高度好评。
七 济南奥体中心大型重点智能化工程创优管理的模式,取得的成绩:
1 专业化服务的智能化总包管理模式
2 完善、高效、有力的智能化项目管理
3 稳定可靠、经济适用、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开发和应用了多项新技术:
①“ SDLG-HUS3.0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的深度开发与应用;
② “全运安保指挥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③BMS系统集成技术的可靠应用;
④BA系统辅助能源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工程 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智能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能按照合理的程序与规范的方式进行运作, 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质量、投资, 使得建成后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反之则可能花费巨资而收效甚微。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
一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 必须牢牢把握工程各环节的要点并进行质量评估与控制。
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主要是把握该工程的系统的功能定位和设计标准, 也就是从功能需求定位出发, 结合本工程项目总体定位、项目所在地智能化工程的基本配置情况, 其总体设计能反映该工程的功能特色或者某些“亮点” 。
2智能化工程承包商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根据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 通常由系统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 选择一个称职的承包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以及对设备产品的熟悉程度, 也直接影响到智能化工程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进行。承包商对智能化设备功能、技术参数要求、设备的接线方式例如福州某施工单位对视得安产品较为熟悉而对其他产品如安居宝、青岛韩昌、厦门立林等不够熟悉,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设备的日益更新换代, 承包商对新设备、新材料、新要求标准的认知与熟练程度以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水平例如设备接线错误, 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 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保证不了, 接线混乱给现场调试及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有些设备供货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希望从工程安装开始承包, 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能够有效保证现场调试与系统的正常投运。但甲方能否接受, 承包商能否同意就很难保证。
3智能化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
智能化工程的开通运行是该工程实施成败的重要标志, 智能化工程虽然通过了验收, 但系统维护和管理是该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加强对设备维保期间维护, 承包商对物业公司技术人员及业主关于设备性能、运行进行必要的解说, 对系统稳定运行相当重要例如加强对物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演示。智能化设备供货商及其产品质量也是影响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行不正常, 产品设备质量不稳定, 设备系统之间功能配置不符合技术功能要求,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 造成投资浪费大都指智能化工程中楼宇智能化系统, 因为楼宇智能化系统运行不正常往往是无法保证智能化工程正常投入运行, 或者无法实现智能化工程系统转换, 因此楼宇智能化系统瘫痪造成整个智能化工程无法正常运行, 引起业主的投诉, 而其他部分智能化工程在有效保证一般功能正常运行下, 由于不直接影响工作, 就引不起业主的高度重视。智能化工程其产品质量在完全合格保证下, 其设备供货商在现场调试, 人员培训, 后期服务等方面不能保证, 特别在与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上更难做好。设备到货, 有些安装调试一结束, 再进行联系就相当困难, 后期服务费用甲方难以承受,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场调试及后期维护问题最近几年也引起了设备生产公司的重视, 他们有的在各地寻找商或合作伙伴, 有的办事处也开始配备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开始承接工程并负责现场调试与后期服务。所以最近几年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正常投运率提高了很多。
二、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 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 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 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如可视对讲系统设备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之间配套连接; 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 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确保设备清单、功能技术要求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智能建筑中所涉及到的智能化工程设备材料都是当前科技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 设计单位很难一下掌握,熟悉起来要有一个过程, 设计单位对选用系统不熟悉, 施工图设计就相当困难, 对每个系绞包括的那些内容, 人家都有分歧,这两个系统施工图设计与产品的关系比较密切, 各个厂家的产品在网结结构、产品功能及价格上判别也比较, 施工图设计如果定了某一家产品, 随着建设周期的拖延, 资金的变化等原因,很难按设计图纸进行订货, 订货一旦有变化, 设计就要变化, 所以工程项目智能化工程中各系统施工图设计只能作到综合布线, 并提出一个概算, 由于设计上认识的不统一, 加上一个工程设备订货往往变化多次, 这也是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2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 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例如福州一些小区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计费没有与有关部门沟通,会造成许多管理问题。有的建成后长期无法工作, 造成浪费,有的选用一些价格低、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产品, 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或系统的误差很大, 结果形同虚设, 仍需人员每月入户抄表, 完全失去远传和集中检测的作用。
3系统调试
包括系统调试前文档检查; 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 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 记录、检查、确认按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 并经相关部分确认; 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三、.搞好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了解和掌握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首先必须要了解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才有可能做好工程质量的过程管理。一般以《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的规定为主。验收规范中没有涵盖的技术参数,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参数。
2做好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 确定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工作界面,协调好相关工种的关系。吃透设计要求与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难点、工艺要求较高的地方,要有专项技术措施,并提供补救预案。
3实行分系统、分阶段、分步骤检查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构成,例如:综合布线子系统、计算机系统集成子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背景广播子系统、门禁子系统、会议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都不相同,必须分系统检查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工期较长,一般分为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管线预埋阶段、设备安装阶段、系统调试阶段、系统联调阶段和试运行、验收阶段,每个系统都必须进行质量把关和过程控制,只有分阶段、分步骤检查与验收,才有可能实现质量目标。
4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建安装、装饰装潢、空调系统、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而且在智能化工程某种意义上属于辅助工程,服务为主,因此在工地现场应与上述相关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装饰装潢、机电安装、开孔位置、线槽位置的配合等,都必须与相关工种协调配合,避免因协调不到位造成返工、误工。
结束语
些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建设不断发展,要求也不断提高。与通常的建筑工程相比,智能化系统工程集合了机电安装、通讯网络、计算机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光纤传感以及多媒体会议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涉及到建筑安装、信息系统、广播电视、公安消防、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对很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工作者而言,如何做好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高峰,杨福生,汪荣. 浅议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J]. 陕西建筑. 2010(06)
[2] 杨萌跃.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企业研究. 2011(06)
关键词:变电运维;培训;班组建设;电网
作者简介:胡业红(1973-),女,安徽贵池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副书记兼副主任,工程师,政工师;叶良明(1972-),男,安徽铜陵人,铜陵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48-02
随着用电市场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变电运行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完善变电运行培训工作,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加强变电站班组安全建设,是适应电网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面对人员结构由退伍军人、中专技校毕业生及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组成的复杂结构,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日益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变电设备,将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列为工区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并就如何分层次、全方位、与时俱进的做好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积极采取相关配套培训措施,力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细处。
一、培训人员的结构层次及相应培训办法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人员结构为:本科及以上人员19名,退伍军人12名,中专技校毕业人员37名,其他人员9名;技师34名,高级工29名,中级工12名,如图1所示。220kV集控站3座,500kV变电站1座,独立220kV变电站1座,其中在建220kV智能化变电站1座。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结合工区人员结构特点、变电设备发展趋势、变电专业人员所需重点知识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培训工作。
1.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培训
(1)开展“青年阳光成长计划”。以建立《青年个人成长档案》为基础,每年对其成长档案进行一次考评修正,并竭力推荐优秀人才作为公司后备干部人选或入选公司青年人才库。此活动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次是三年阶段性计划,第二层次是年度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由青年个人与工区共同协商制定,以保证制定出切合青年员工自身实际,可实行、可持续、可完成的计划。
(2)实行“一抓、三推进”培训模式。“一抓、三推进”,即抓实际技能和强化、前推、实训三推进的培训管理模式,旨在使青年员工快速适应运行岗位需要,促使他们巩固理论水平,提升业务技能,将理论和现场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一抓:以抓新员工综合业务技能提升为重点。近年来进入变电的新员工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其基本理论水平已达到一定层次,但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的业务技能。三推进:采取“强化、前推、实训”的培训模式,多途径提升新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
(3)加强新员工思想教育。要注意新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历较高的职工,容易产生不安心本岗位工作、向往走上管理岗位的心态。作为工区层面,应当充分理解和明确支持他们想“挑大梁”的想法,同时要进行耐心、正确地引导。要使他们认识到路要一步一步走,想“挑大梁”、担重任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但必须先打好基础。懂业务、熟悉基层是栋梁人才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必须老老实实接受培训,认认真真学好业务,时时事事遵章守制。要使他们认识到书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距离,书本知识学得再好也不应自以为是,还需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
2.对复转军人的培训
(1)培训“起点要低”,要从最基础的点滴知识入手。在低起点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急用先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降低学习难度,让学员一学就会,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实施培训时“步幅要小、频率要高、讲解要透、回头要多”,即对复员专业军人的培训工作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增加讲课频次,每次讲解的内容要少,以利于记忆;讲课时要努力把问题讲清讲透,尽力使学员听清楚、弄明白。如果涉及专业理论,一时无法使学员明白,就要用非专业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员基本清楚就可以,甚至可以要求学员先记住如何做,千万不要因学员听不懂而放弃培训。对讲解过的问题要多复查,对学员没有掌握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课。这样可以让学员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使他们感受到通过努力可以学会运行知识。
3.对中专技校生的培训
现在工区内的中专、技校人员皆为2005年以前毕业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大多较长,在班组可谓“老师傅”了。此类员工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深入。为此,新老员工之间可以实行交叉培训,既由工区创造条件使他们共同探究问题,互为师徒,争取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培训的主要手段及成效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根据工区人员情况及工作性质,在总结历年来培训工作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多举措、大力度的培训手段,多管齐下,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培训的基础上全方位、多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相较于往年取得了更大的收获(见表1)。
2011年以来,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加大了培训力度与幅度,从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与努力,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的员工培训工作有了明显成效,培训成果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见图2、图3)。
图3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近三年来每季度培训次数的比较,可见,2011年每季度培训次数比往年明显增加,培训力度明显加大。
图4为自2007年至2011年以来的各年平均每次参加培训人数的比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的平均培训为9人/次,而2011年平均培训已达到20人/次。由此可见,现在培训的覆盖面大大扩大,受训人员持续增多,大幅度提升了培训的目的与效用。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其人数比例已从2007年的50.8%增加到2011年的73.3%,可见,通过培训增强了变电员工的业务技能,使得一批人走向了主值班员岗位,提升了变电工区的整体业务能力。
三、今后开展培训的重点与方向
1.智能化变电站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对变电站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安徽省已建成2座智能化变电站,即合肥公司的110kV植物园变和淮北公司的110kV桓谭变,铜陵供电公司于2011年12月建设完成安徽省首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滨江变,标志着铜陵供电公司已经迈入智能化进程。在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伟大构想与趋势下,变电运行人员迫切需要具备操作智能化设备、掌握智能设备原理、加强智能概念的相关能力,面对此种情况,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组织开展多次智能化变电站知识讲座,安排人员参加智能设备生产厂家的调试工作,并积极组织、倡导员工自主学习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及时发放相关资料到各个班组,全力开展智能化培训,为做好迎接即将投运的智能化220kV滨江变的战前准备,也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实现储备力量。
2.培训措施
(1)挑选业务技能精湛、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首先介入智能变电站的相关工作中去,如参加厂家举办的培训课堂,参加厂家对设备的调试工作,积累丰富的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经验,之后由其对班组其他成员开展培训。
(2)加强新进大学生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且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可使其先了解、掌握智能化原理,再以点带面,在全站开展普及新知识。
(3)着重培训即将接手220kV滨江变的人员。大力加强其对智能化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智能设备巡视、操作、验收等重点工作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承担起即将投运的变电站的运行工作,之后再以他们为中心在工区内全面开展智能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