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第1篇

1.世界不但是一个经济联系的整体,也成为一个文化联系的整体。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建筑物的考察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如果没有这些具有特色建筑设计,我们对历史的挖掘和了解也不能深入。这些建筑不但表现体现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主流。在很多历史的建筑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艺术和设计的结合。设计本身就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进行的,而且当时的建筑背景受到文化艺术的影响颇大,比如西方的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空中花园等,这些不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艺术的集中表现,从那个时代的建筑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艺术的主流。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社会状态和文化气息。

2.建筑设计中融合了建筑的艺术,建筑艺术由蕴含在艺术领域里。所以建筑设计也是艺术文化中的一种。一个没有艺术的建筑的没有灵魂的建筑。所以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的渗透才能保持建筑物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只有艺术的设计才是不脱离社会发展的艺术,才是对后代的发展具有贡献的建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建筑,每一个建筑都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这些建筑都是对社会的真实记录,在这建筑艺术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所以建筑设计和艺术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的概述

1.建筑设计的概述。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在建造施工之前,建筑设计者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将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某些状况或问题进行事先的预想,将可能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提前拟定好,并且用图纸和文件等书面形式将其绘制和表达出来,即绘制建筑的设计图纸。在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图纸中的类似问题时,其处理方式将参考设计图纸中拟定的措施进行解决。建筑设计中的“设计”二字,在早期时候是用来区分绘画和实用美术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的概念渐渐沾染上了艺术性的东西,并且还具有了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现在是建筑设计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价值。它其实就是指“设计者的构思——建筑的施工建造—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这一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2.艺术文化的概述。所谓艺术,其意思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精神层面,艺术是隶属于文化范畴内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类似宗教、伦理等相关的文化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一般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即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三是活动结果层面,这个层面的艺术含义最容易理解,认为艺术就是指艺术作品,即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艺术作品。艺术是人类审美的一种,也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核心环节。事实上,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活动,而艺术文化是指人类的一种情感文化。前者是人类的一时之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而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人类对美的评估和欣赏能力,完善人类人格和充实文化品格的一种学科。

3.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文化艺术是指以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艺术,简称“文艺”,它的着重点是艺术。且它是较为具象的一种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比如:文章、书画等。文化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很直观、直接的。艺术文化则是指隶属于艺术领域内的文化,它的着重点是文化。

三、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渗透关系

每一个建筑物都有其特有的艺术特征。首先他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中的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许多外漏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所以建筑物应协调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把握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审美方向和标准,创造出大众认可的建筑物。

1.空间。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在建筑作品中,空间位置的转换是最迷人、最激动人心的。巧妙地利用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比如住宅中不同房间之间的空间比例关系,公共建筑中的广场上各种所得分配等。

2.比例。巧妙地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可以改善人们的视觉形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3.均衡。主要指建筑物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物上下、左右、前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常见的均衡方式是在中轴线的左右实现对称。如北京故宫,埃菲尔铁塔,普通建筑中的大部分教学楼和办公楼,另外还有部分民居等。其中北京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太和殿,以此为中由南向北伸展。

4.形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突出建筑独特的个性色彩和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其中”色彩“能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方言影像 消费文化 娱乐文化 “小众化”

 

影像艺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像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感受的来源。电视、电影、录象、影碟、广告等等无不用影像来吸引人们,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像艺术中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方言影像作品的勃然兴起。巩俐演的“秋菊”用陕西话打起官司;张国立在《手机》中用四川话表达了教授的无奈;赵有亮用沪语吐诉着“孽债”的痛苦。当电影和电视剧用方言火了一把以后,方言栏目剧也火热开了。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江西、陕西、天津、北京、东北三省、河南、上海等地区省市级电视台都有方言短剧。就湖南而言,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的方言相声家喻户晓,在湖南受众中其地位完全超越北方相声名家。湖南经视的方言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创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白天档收视率之最。2002年,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横空出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娱乐方言类节目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②。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方言能成为深刻的社会纽带,这种纽带靠共同语是无法建立的。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方言、方音的情感认同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不同职业、地位、性别、年龄、身份的人达到心理同归。在消费化文化背景下,文艺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场,势必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重要定位,这时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可望成为连接观众的纽带,尤其是展现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生产中,方言的选择使方言言说者倍感亲切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使方言言说者更能理解影像文本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另一方面,生长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历史背景下的观众,对共同的地方风物、历史、习俗等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认知,通过影像形式的正式播放和群体的收看,以前被主流传媒漠视和放逐的地域文化得以确认,使地域文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资本是提高和强化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⑧方言作为民问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结盟,使自身在大众传媒中的合法化得以张扬,并且通过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陈述而谋求自身的权威性。方言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折射出地域文化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文化诉求。而对于非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在方言影像文艺的欣赏巾,通过视觉符号的畸变和影像内容的异域性,产生新鲜、惊奇、趣味,同样可以产生出另类,这是方言文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文化的转向,也正因为方言影像所致,很多方言节目开播已逾十年,收视率总足名列前茅,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家老小向前冲》收视率居长沙第一,湖南第一;东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老娘舅和儿孙们》收视率居上海第一;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播出,收视率居第三。方言文艺的传播保证了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反过来又影响地方媒体决策层对方言文艺传播的关注和重视,方言影像文艺的传播在传播媒介这一直面受众的文化领域日甚一日已成必然。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一、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综合体

声乐艺术的整体构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音乐、诗词外,还必须具有第三种因素,即演唱者,这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脱离了声乐艺术这个前提之后,歌词本身便可以诗或词的形式存在;音乐便以纯音乐的形式流动;而演唱者视为声乐艺术这一特殊表现形式而存在。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的一个不同表现形态,首先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体,这也是我们一般认识中的声乐艺术的构成方式。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看,音乐与文学(诗、词)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音乐与诗、词都以时间的形式存在,即起始、、尾声,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唤起欣赏者审美体验的共鸣。

歌词要尽量避免使用生涩怪僻的字句与深奥难懂的词语;同时,也要接受声乐作品表演时间的限制,它与书面语言有着明显区别。诗、词语言的音调无确切的高低关系,音乐旋律却有相对准确的高低关系构成,诗、词语言主要功能是表义,音乐旋律主要功能是表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又是相辅相承,而不可分割的。

二、声乐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施展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声乐演唱者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素质、音乐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歌唱表演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施展,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标志着对演唱者乐感、表情动作、音乐联想、智慧,以及音乐感受等才能的全面考验。

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利于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情绪。歌曲的情感和情绪两者是歌唱表演至关重要的因素。欲使观众从演唱中得到情感美的享受,首先要搞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然后沿着情感和情绪的指引,而发生和发展歌曲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说,歌唱是情绪和情感艺术。因为感情主要是通过感受来表达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内部心理状态。歌唱的情绪和情感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时产生的。可见,歌唱是以声音来表现情感的。

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能积极地影响和推动人的认知,激发想象与联想,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它符合人的审美意识由外在向内心深处发展的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的辩证统一,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理解情境―获得感受―表达感情。

(1)理解情境:每一部成功的声乐作品都是既表达丰富的情感又孕育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情与理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情可感人,理可诲人。有着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扣人心弦的歌声常常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给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这不仅仅是因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还是那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2)获得感受:获得感受不仅需要演唱者积累知识和阅历,甚至要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更多的是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思想内涵的挖掘。

(3)表达感情:如果说理解情境,获得感受是演唱前的准备工作,那表达感情则是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最直接的体现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不仅要求演唱者技巧纯熟,更重要的是演唱者要将音乐融于心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自然地从心底里流出。

三、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

所谓二度创作,即声乐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过程。歌唱表演必须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歌曲的感情呈现给听众,使感情作用于听众的心和灵魂。所谓艺术处理,一是声音的变化对比表现在音的高低、强弱、刚柔,声音色彩等几个主要方面。二是速度变化对比表现有稍快的小快板,有节制的中板,以及渐快与渐慢、突快与突慢等。三是情绪的变化对比表现有:欢乐与激动的声音是响亮而有力的;忧郁与悲伤的声音是低沉而黯淡的;亲切与温柔的声音是纤细而委婉的等等。四是歌曲风格的变化对比。风格千差万别,主要表现在有地区风格、民族风格、国度风格等。

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艺术家们的情感也一样必定独具个性。透过作品我们总能窥视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艺术家学识修养的体现,也是品德修养的体现;不仅是心胸、气度或意志的体现,更是人格的体现!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第4篇

由上可知,所谓CG,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是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的总称,如录象及互动装置,虚拟现实,多媒体,电子游戏,卡通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设计,电脑插画,电脑动画,3D动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字摄影,数字音乐以及音乐影像等。

二、CG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异

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结合的产物称为“数字艺术”,这一新生事物目前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数码艺术带来兴奋和新奇的同时,却也不难发现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巨大差异与疏离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文化传统渊源不同

传统艺术创作,包涵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如:民族心理情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等。这些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新生的数码艺术则在美学情感上缺乏历史积淀,容易使人产生陌生感、疏远感。

2、成像方式有巨大差异

传统艺术形式在若干世纪以来,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创新外,还没有受到过像现代数字化所带来的这样的巨大冲击。在以往艺术形式中,“成像”是一个门槛颇高的技术指标,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与积累,而很多风格化特征也是由成像的艰难所铸就,如今凭借数字化手段,“成像”过程所蕴含的深意飞快的扁平化,而眼花缭乱的图像效果可以随手拈来,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跨入艺术领域。在数字化手段所创造的种种奇观中,很容易形成“技术至上”趋势,至少在数字艺术初期阶段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状况。

3、CG的可复制性与传统艺术的唯一性区别

和传统艺术作品的惟一性相比,数码作品批量生产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对数码作品的心理感受的不同和价值认可的降低。

三、CG技术与传统艺术的交融性

艺术文化和文化艺术的区别范文第5篇

主持人简介:周秦,江苏苏州人。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恹笛度曲。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院中文系,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明清文学,为入室弟子。1989年主持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2001年出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泛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筹办并主持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中国昆曲论坛》。2003年,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复与曾永义先生合作编演《梁祝》《孟姜女》《李香君》《杨妃梦》。多次赴台北、香港等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讲学教习,推动昆曲在海内外的传承弘扬。2004年获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2009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称号。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昆曲论坛》主编,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寸心书屋曲谱》《苏州昆曲》《昆戏集存》等,目前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有“中国昆曲音乐研究”、“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等。

主持人话语:作为一种成熟完美的综合性艺术,昆曲艺术的遗产价值体现在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它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曾经达到的最高成就,并在世界文化总格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一席。明证之一便是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KunquOpera 0f China)赫然名列其中,它是得到由18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的4项代表作之一。

“入遗”十年以来,伴随着昆曲存活环境和发展态势的长足改善,昆曲正日益成为文化学者和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与昆曲有关的科研日益繁荣。2001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共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自2003年以来,中心已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实施五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出《中国昆曲论坛》8辑。2005年8月,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中心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2009年6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文化部授予“为昆曲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荣誉称号并受到隆重表彰。

为纪念昆曲“入遗”10周年,2011年5月间中心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召开第二届国际高校师生昆曲研讨会。来自海内外36所高校的百余名教授、研究生应邀与会,提交并宣读了65篇论文,内容覆盖昆曲史论、传奇文学、声腔音乐、场上表演、剧本翻译以及昆曲艺术的教育传承、昆曲文物的保护修复等广泛领域。本期专栏选刊千灯研讨会发表的部分论文。其中陈学凯教授从遗产守护、文化自信的高度对昆曲的历史文化内涵重新加以认识阐发,将昆曲传承的意义归纳为“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进而就昆曲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周秦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为时五年的深入调研,基本理清了昆曲艺术的场上遗存现状,并以苏州昆剧院为基地,实施“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初步建立起一个高校与剧团合作互动的工作平台,藉此“为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积累经验,并产生实在的推动促进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同,近年常有外国名校博士研究生选择与昆曲有关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题目,并来到中国进修。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研究生Kevin Schoenberger采用国内学术界尚不太熟知的“混音文化”理论,分析研究明代戏曲家徐渭的杂剧《歌代啸》。立意新奇,方法独特,启人深思,颇值得一读。

摘要: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而守护昆曲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则是守护昆曲遗产的核心任务。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艺术境界,是昆曲自身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从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艺术与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彰显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彰显自己的文化自信,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不会失去其本真,昆曲才有大好的希望和前途。

关键词:昆曲;历史文化;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陈学凯(195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2)01-0136-05 收稿日期:2011-10-15

保护昆曲首先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持与守护,其作用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以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并为世人所认同。除此之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昆曲作为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载体的重要性,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对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也还远远不够;对于什么才是保护、传承昆曲的的最佳途径,尚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分歧。

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昆曲的出现虽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元明之际,但是,戏曲的产生显然要早于这个时期,因为昆曲作为最精粹的戏曲艺术是戏曲成熟后的产物,在此之前的元杂剧就已相当成熟。昆曲是元杂剧的发展者与继承者,是高则诚、施解元“易北为南”的结果,也是魏良辅、梁辰鱼雅化昆山腔的结果。昆曲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中国戏曲经历漫长的历史形成的,因此,认识昆曲的文化价值也应从中国戏曲的源头开始。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人神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及周公之礼,礼秩百神,而定其祀典,官有常职,礼有常数,乐有常节,古之巫风稍杀。然其余习,犹有存者:方相氏之驱疫也,大腊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戏曲史家徐幕云先生则认为:被称为“优伶”的古代艺人,“优字始见于春秋之世;而‘伶’字则自黄帝时代。考‘伶伦’为黄帝乐官。”‘乐虽始于黄帝,至舜乃益备。史称舜作五弦之琴,又孑L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舜乐也。”徐幕云的“优伶”说似乎将戏曲的源头推到了传说的黄帝时代。而穆凡中先生的《勾栏瓦舍》一书则认为:“百戏起于秦汉,两晋隋唐也很盛行。”

王国维、徐幕云和穆凡中在戏曲的历史渊源问题上,看法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只能说明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难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内涵,对它的研究,存在着认识和观点上的多样性分歧则是必然的。

从中国戏曲史的角度来看,元明之际钟灵蕴秀的昆曲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数千年戏曲文化发展与积累的必然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昆曲是从上古到元明这数千年来,戏曲文化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枝艺术奇葩,也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所能达到的最后一座高峰。而昆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就在于此。因此,昆曲的研究必须从戏曲的源头开始,这不仅是为了搞清昆曲之前戏曲演变发展的源与流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它们来认识昆曲背后所存在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进而才能够树立起支撑昆曲不断走向未来的源源不绝的文化自信。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脉,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今天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不断地从昆曲中汲取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之伟力,古典艺术精神之气质,古典艺术技巧之神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更伟大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昆曲守护与传承的作用和意义,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以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是完全有理由对她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的。

对昆曲的文化自信,也就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拥有这种文化自信的理由源于昆曲悠久的历史,唯美、隽永、深厚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永远珍重、保持这一份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持志”精神,一种对我们钟爱的文化的淡定和自守。刘熙载在其《古桐书屋六种・持志塾言・叙》中说:“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於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久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慎其志之所以发也。每念古人之学,无不以此为兢兢,而即可准此以见吾人之失。”“持志”是一种文化艺术能够永续传承的精神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守护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备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认识。

刘熙载认为“持志”的首要问题是“欲其正”。所谓“欲其正”就是要永远秉承守护一种艺术文化的正统和正宗地位,保持其正确的前进方向,而且要从始至终都毫不动摇。而难就难在能够使它久而不失,持之以恒地传承与延续。“持志”的方法同样也是要发扬其优长才可以保障其久而不失,只有充分发挥其文化艺术之优长,养其正气,慎其志趣,兢兢业业,才可以守之不失,才可以充分地张扬一种艺术传统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

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毕竟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思想艺术境界。从这个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艺术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

昆曲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价值,是在中国文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既是昆曲艺术的源泉,又是昆曲赖以延续与传承的文化基础。同时,昆曲又是中国古代非物质文明的一座高峰,她把中国古代诸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汇集综合于一身,尽显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以昆曲的音乐声腔为例,它的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上承古代庙堂与宫廷音乐的余绪,还包括唐宋大曲以及宋词、元曲、诸宫调、唱赚、民歌、甚至于玄妙的宗教音乐在内。昆曲汇集了我国古代音乐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数千年优秀音乐的大宝库,是真正融合了百代之优长的华夏之音,是名副其实的雅乐正声。因此,从音乐文化的视角来看,昆曲相对于当今时代任何一种中外的音乐文化,包括中国其他所有的戏曲声腔在内,就其音乐文化内容的丰富与精美而言,无与伦比。昆曲以她的音乐文化之深厚、久远,以她的音乐文化蕴藏之丰富多样而冠盖群乐。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昆曲在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自信之所在。

昆曲是“百戏之祖”,中国后来兴起的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曾经以它为师。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昆曲与京剧的区别绝对不像其它地方戏和京剧的区别那么简单,昆曲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的区别并不仅仅停留在剧本、唱腔、调式这些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昆曲是我国古典音乐和古典词曲的活化石,因而,昆曲所拥有的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是其它任何剧种都无法比拟的。以昆曲的曲牌为例,它承袭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传统。因为曲牌和词牌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律。昆曲曲牌在格律上,要求曲有定拍,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京剧与地方戏则以板腔体为其声腔特征,板腔体的音乐结构与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板腔体是由民间音乐乱弹发展而来,它是地方戏的显著特征。诚如傅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说,除了昆曲以外,其他所有剧种包括京剧在内都只能称为‘地方戏’,因为除昆曲之外的所有剧种,都是基于某种地方趣味发展而来的。更局限地说,京剧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与昆曲构成鲜明的对峙――就其艺术上的地域特色而言,京剧无疑更接近于北方而不是江南,它在音乐声腔体系上,是梆子乱弹系统在其流变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方言土语相结合而衍生出的地方声腔中的一种,由源于湖广、安徽加上北京本地的诸多地方声腔发展演变而来,既为特定地域的民众所喜爱,同时也充分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区的美学趣味。”

而昆曲却不同,它是数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创造积累的戏曲雅文化,并成为跨越所有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是我们民族精神高端和艺术高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绽放与显现,也是中国传统优秀艺术的一个总汇集。因而,昆曲在与任何中外戏曲剧种相比较和相对垒的过程中,都应该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是正确的,而这一切都是由昆曲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昆曲的文化自信是历史赋予的,是中华数千年文学艺术的积累赋予的,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改变和杜撰的一种艺术。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戏曲经典,她能够继续存在于今天,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她更无需改变自己,也无需为了适应现状而模仿别人。这就是经典存在的价值和经典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守护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因为昆曲是今天的中国人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立足之点。所以,对于原汁原昧的昆曲的坚持守护与永续传承,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自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真正的中华文化能否得以继续生存,以及她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的重要问题。

我们坚信昆曲的传承,必须首先树立起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这种文化自信以达到繁荣与复兴昆曲的目的。而如何提升人们对昆曲的文

化自信,坚守这份文化自信,以及永久延续这份文化自信,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对昆曲抱有坚定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就是说昆曲的文化自信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寻找与实践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展示与充分地实践,才不会使昆曲的文化自信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三十三章》)昆曲的守护与传承只能是有志者的理想和事业,只有把昆曲看成是自己理想和终生事业的人,才适合于这一项工作。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就是指一种内在的自信力,有了这种内在的自信力量,方能走向久远。亦如孔子所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

同时,昆曲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外在的期待,或者完全依靠外在的恩赐,而是一种自我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这是我们永久保持对昆曲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在两个方面不断地继续努力:一是昆曲的理论研究要更加深入,对昆曲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探讨应更加注重;二是演艺方面应不断地汲取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真正的舞台实践,并传播给戏曲的广大受众,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长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是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

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昆曲区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本质之所在,是昆曲的内在规律的外在展现,也是昆曲艺术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它是不容我们作任何背弃与改变的。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保持昆曲的文化自信,维持昆曲生命永续存在的大前提。亦如明代学人屠隆在其《梁伯龙鹿城集序》中所说的那样,“草木之华必归之根本,文章之极必要诸人品。”背弃了根本,丢掉了人品和灵魂,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丧失,实则是对昆曲的根本放弃。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对昆曲艺术信念的坚持,是对原有程式的维护,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才能坚定起来并自持下去。

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一言以蔽之,就是对民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崇敬。亦如孔子在对待三代传统时的态度一样,坚持“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孔子决心守护周公之道统,并声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篇》)孔子的伟大与不凡即体现在这里,那就是他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孔子最终以三代传统的不朽而成就了自己的不朽。孔子不是企图通过舍弃和贬低传统来张扬自己,孔子的圣智是基于对民族优秀传统的敬畏,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拜,对传承华夏道统的历史使命感,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孔子的人品是尊贵的,孔子的文化品位是高尚的。孔子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此。

其三,昆曲的文化自信在于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原则。

明代昆曲曲师钮少雅在其《南曲九宫正始・凡例》中说:“大凡章句几何,句字几何,长短多寡,原有定额,岂容出入?自作者信心信口,而字句厄矣。自优人冥趋冥行,而字句亦厄矣。试就《琵琶》一记,夫句何可妄增也?南吕宫【红衲袄】末煞,妄增一句,不几为同宫之【青衲袄】乎!夫句何可妄减也?南吕调【擎梧桐】末煞,妄减一句,不几为同调之【芙蓉花】乎!夫字何可妄增也?仙吕宫【解三酲】第四句下截妄增一字,不几为南吕宫之【针线箱】乎?夫字何可妄减也?正宫【普天乐】第一句上截妄减一字,不几为双调之【步步娇】乎!”钮少雅还指出:“凡歌曲必先正其文句,而又合调依腔,方为正体。”钮少雅以一个昆曲艺术家的眼光与立场,不仅坚守了昆曲的艺术理念与原则,亦在于通过理论影响和昌明自己的思想主张,来充分地展现与强调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昆曲艺术的本真,从而坚定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达到永续传承昆曲艺术精髓的目的。

其四,昆曲的发展创新必须以我为中心方能彰显其文化自信。

任何文化艺术的生命延续都必须关注发展与创新的问题,昆曲亦不能例外。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讨论这一问题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守护文化遗产与发展创新之间,有时的确是存在着一些尖锐的矛盾与对立。至于古老典雅的昆曲应该不应该有所创新,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昆曲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才可以畅言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因为创新与发展不是一个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哪一种成熟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的问题。我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昆曲作为文化遗产还处于频临消亡的低潮时期,是不宜提倡发展创新的。因为它会干扰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挖掘工作,而削弱和分散本来就非常稀有的昆曲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应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积极地保护,倾尽全力地坚守,只争朝夕地抢救、挖掘与传承才是当务之急。等到昆曲步入了繁荣甚至于异常火热的时代氛围时,等到我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把握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时,创新必然会在内部发生,而且会自然天成,合情合理,没有做作,到那时更无需我们刻意去提倡创新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昆曲能否借鉴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来装扮、修饰、美化自身?我们认为:凡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性,艺术文化尽管不可同类,但其内在的精神总有相通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艺术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的。问题是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地点上,找到一种自然的交集,而且这种自然的交集又能为昆曲的发展和创新预留多大的空间,我们能否做到既无不及,又无太过,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嫁接融合达到一种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水平。

但有一点是必须确定的,那就是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地彰显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张扬自己的文化自信,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会不失去本真,那么昆曲才有大好的前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