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
一、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看环境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注重和谐、内敛、礼仪与含蓄的传统儒道文化下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阶级性、和谐性和隐喻性的特征。如在空间上有的等级尊卑有序的礼制,尤其以皇宫宫殿布局最为显著,而且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样的阶级性空间布局结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且中国人在建造建筑是多用木材,也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间的亲和关系,质感温和、温润而有内涵,从取材上就体现了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还会渗透神秘的风水观念,这其实就是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诉求。西方国家与中国相比,西方人多信奉宗教,在当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具有主导性的宗教思想作为西方的传统哲学思想,对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基督教为例,西方建筑文明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受其思想影响,建筑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这也是表达对神的崇敬与敬仰。在西方主要以和谐形式作为美的思想标准,在室内中的空间设计上强调要宽广宏大,力求能够达到超人的空间尺度,突破实际条件的限制。通过相比,可以看出中国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和自然界的息息相通,体现人是自然界中包含的一个部分,而西方的建筑通常以超然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强调出建筑艺术的崇高与永恒感。
三、从美学思浅析中西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成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之下的重景重情,情景交融思想,使其具有诗情画意一般的环境氛围,而且在造园中讲究虚幻、含蓄、步移景异,追求含而不露、扑朔迷离的美学思想体验。在空间上,无论规模宏大的皇城还是简单的房屋,它们都追求对称形式,就算在窗户与门的安排上也会遵循这一原理,体现了我国建筑追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美学特征。空间在大小上也追求适可而止,并且明确的指出了空间的大小要适合人的尺度,如明末清初时期修建的故宫与最为代表的明式家具就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影响。西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人工美,布局十分严谨,连花草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呈现图案美原则,西方这种刻意追求的形式美来提高艺术的高度。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华丽是多数西方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雕刻与壁画是西方建筑物上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而且西方建筑在建造空间的形状设计上主要采用几何形状,追求几何图案美,如直线、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如世界奇迹之一的罗马角斗士表演区就是椭圆形。在园林的设计上遵循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的特征,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呈现出秩序井然、清晰明确的感觉。比较中西方由不同的美学思想下呈现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西方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四、结语
【关键词】思维差异;文化;英语教学
一、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背景差异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至关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留下强烈的印迹,因此也造成翻译的困难。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也往往不同。所以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的转换,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只有透彻的理解两种语言,翻译时才能“全文神理”。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又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一个窗口揭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而语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的习惯和文化的领悟相互补充。东西方文化虽说相通相融,但确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历史演变、地域风貌、社会习俗、等不同,各民族间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方式亦不相似,文化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便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了解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养成自觉的英语思维习惯。
1.话题:中国人口众多,在狭小的空间内,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人们希望了解别人,同时也愿意被别人了解,所以与人交流时常会问:What’s your income?Where are you living now?How much does the new house cost you?Whom do you live with?等等。然而在西方,人们交往互存戒备,免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中国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如问上述类似的问题,则被认为是干涉了他们的私事,甚或遭到拒答。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不同的日常交流话题,以免产生误解。
2.称谓:中国是一个重礼仪的国度,不同的辈分得在称呼上反映出来,例如,子女对父母直呼其名被看作缺乏教养,无视礼貌,会遭到长辈的批评或旁人的讥笑。而西方孩子年纪稍长一些就对自己家长不再称爸爸、妈妈,或改称其名或用昵称。父母非但不责怪,反而会觉得与子女关系融洽,人格平等,家庭和谐。再如,英美国家的称谓比较笼统模糊,无论出自父系还是母系,只要与父母平辈的男性一律称uncle,女性称aunt,他们的子女不论性别一概称cousin。而在中国称谓要复杂得多,有时还非得把身份交待得一清二楚。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呼,则能体现说话者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宜性。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语、受褒奖时的反应及用餐劝吃时的应答等方面,都反映出较大的不同。但是,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作用,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套体系。对于
隶属于某一文化的人来说,行为受价值观的支配,在语言上也打下了价值观的烙印。价值观的表现范围很广,这里仅取其中与文化差异有密切关系的方面介绍。
1.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顺从及祟拜,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整体的一部分。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是一种整体优先(global precedence)的认知活动,也称具象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以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既分异型思维,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
2.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Group vs.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
基于上述世界观作的不同,中西方的价值取向有天壤之别。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推祟社团和集体价值,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是一种社团价值至上的价值取向。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价值至上。它推祟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祟拜个人奋斗。每个人体现个性化的自我,自由抒发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
3.时间取向与时间顺序。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以过去为主,往往考虑过去做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而西方人着眼于未来,有强烈的时间“紧缺感”,不是追求如何做人而是追求如何做事。即:英汉哲学在“为道”与“为学”的侧重点不同决定英语语言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客观性在句式上体现为被动语态。汉语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决定了英语语言的空间结构。汉语的无标记性体现了汉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汉浯组句杂乱无章,其中实际是存在着一种内在逻辑。汉学家戴浩一认为:“汉语是话题,——说明的语言,比别的许多语言更一贯地服从时间顺序原则。”这说明汉族人感知世界是与自然完全合拍的,即处于与自然统一的整体结构中,有一种内在的时间顺序逻辑。
三、思维模式与英语教学
英语由小到大,由点到线,汉语相反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语言的基础结构。如在感知时间(年、月、日),地理位置,在表达组织,系统介绍人物等方面,汉语的顺序都是从大到小,而英语的表达顺序恰好相反。如:“2001年4月15日”英语则表达为“April,15,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中国人的整体思维,自然与人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中,由大到小就是先整体后局部。而西方人则认为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了世界,因此,由小到大,由点到线,他们的思维是归纳式的,线式的。即东方为整合型思维,西方为分异型思维。体现在语言中,中听全句西主次,试看句子“我今天在朋友家吃了顿饭”,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地点可以被整合到主谓宾之内,而这句话在英语中的顺序是“我吃了顿饭,在朋友家,今天”或“今天,我吃了顿饭,在朋友家”,其中的主渭结构“我吃了顿饭”不可被分开。
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会引起编译码方式的不同。可以说,不同的文化出现不同的语言结构,而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会致使使用该语言的人形成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与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障碍。在英语学习中,可常见“中文思维+英文形式”的语言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chingish”。根据心理学家们的观察,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与自己思维模式不一致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但人类在表达概念和思维方面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母语与目的语在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中的共性部分不必担心,问题在于个性部分。
[关键词]电影翻译;《花木兰》;跨文化
电影,是视觉形象同语言相互作用的产物,1906年,世界上第一步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开启了语言电影时代。英文电影翻译是不同文化和语言间的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影广泛传播,电影对白的翻译直接促进了电影跨文化的传播。
一、电影语言中的跨文化性
电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而电影对白翻译是电影文本的语言转化,因其语言涉及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性。
东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出了很大差异。汉英两种语言都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题,同时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而西方人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宗教,如“祖先”“佛祖”是东方文化的产物,而“seventhcommandment(七诫)”“God(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从翻译的角度看,文化差异往往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学的比较与对照得到真实的体现,而译者必须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各民族的适应度和可接受度。
跨文化的电影翻译观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电影翻译需尽可能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语言现象。由于电影对白具有表演性、生活化和口语化的特点,带有当地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电影翻译应该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即为一种有意识、有意义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据此,跨文化的电影翻译观可概括为:第一,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文本上;第二,强调读者的接受性,允许简洁的口语化的译语代替原文本,体现其观众性及通俗性;第三,创造性地将原作品的文化信息、艺术意境传达出来,尽量保留源语言的审美享受。
二、动画片《花木兰》的跨文化性
1998年迪斯尼公司制作动画片《花木兰》,改编自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木兰辞》。影片讲述了花家大女儿代父从军,依靠自己的坚持以及耐性,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袭,救了全中国并获得爱情的故事。该影片以美国文化视阈为基础,对比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性。
文化误读
文化误导是导向理解的前提。不同的文化有其文化特性,不同文化传统的主体在理解其他文化时,只能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观念出发,因此文化误读是文化差异性的产物。动画《花木兰》中一改中国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顽皮好动,追求自我,敢于对抗,因此代父出征完全是叛逆精神的体现。而传统的木兰形象是一个恪守妇德的女性,因孝道而代父出征,因孝道放弃功名,是一个广为称颂的道德楷模形象。从文化间交流沟通的角度看,具有国际性的新的木兰形象恰恰是一种文化误读,但正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不可翻译、不可通约的因素,才使得不同文化相互吸引、交流和借鉴。
文化强势
一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就具有文化强势性。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将古典意境和意蕴用现代的手法呈现给观众,该影片取材于中国的文化经典,融入现代的文化价值观,塑造一个美国化的花木兰。实际上影片所反映的中国文化为表层文化:如中国的山水、长城等生态文化以及中国的食物,传统礼仪和习俗等物质文化;而以实现个人价值代替传统封建束缚实为深层文化。表层文化的东方异域风情和深层文化的西方强势性,获得了大范围的认可,当然也促进了部分中国传统的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观众情感认同。
文化价值观
花木兰本为传统中国女性,这可以从《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看出。中国古代女子讲求“三从四德”,中国的伦理观的核心是“家”——国家、社会、家庭,体现出集体主义的思想;而西方团体与个人的界限划分清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体现了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从动画片花木兰的行为看,她融合了中西方的价值观。一方面她遵从孝道,为了“家”而赴战场杀敌,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她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女权主义,婚姻自由,体现了“个人主义的思想”。
三、动画片《花木兰》对白翻译策略的跨文化解读
动画片《花木兰》的对白翻译实质上是对影片中源语及其文化信息的解码和重构,因此考虑到该影片的跨文化特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必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翻译策略,旨在完整地传达电影语言中蕴涵的西方文化信息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
文化借用
文化借用,是指把源语表达形式转移到目标语的一种文化置换。被借用的这个词语可能不经任何改动,也可能稍做修改。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来界定的话,即为直译或异化翻译。以文化借用的方法可适用于两种情况:第一,译语中没有与原文对应的表达;第二,译者有意保持原文的表达法或文化现象;在电影对白汉译中,文化借用作为处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手段之一,满足中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色的心理诉求。
例1:ChiFu:Orderpeople,order!
Recruit2:Idlikeapanfriednoodle.
Chien-po:Oh,sweetandpungentshrimp.
Recruit3:Moogoogaipan.
译文:赐福:安静!安静!
新兵2:我要一个炒面。
陈波:我要香辣虾。
新兵3:蘑菇鸡片。
因为该影片取材中国故事,在例1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其民族性,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物,因此在对白中采用文化借用的方式来体现影片中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因此在汉译中,为了能更好地保留影片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的原貌,常采取直译或音译法翻译。“panfriednoodle”,“sweetandpungentshrimp”直接对应“炒面”和“香辣虾”,“Moogoogaipan”,为美国版本的广东白话发音的菜名,实为“蘑菇鸡片”。在影片对白翻译中有意识地保持源语的表达法,既能反映文化性,又不失趣味性。
文化置换
文化置换是指译者在把源语文本内容转移到目标文化语境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对字面翻译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偏离。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来界定的话,即为归化翻译。在电影对白汉译中,文化置换能减少由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理解障碍,达到源语大概意义的传递,能够反映中国的文化立场。
例2:Emperor:asinglegrainofricecantipthescale;onemanmaybethedifferencebetweenvictoryanddefeat.
译文:小兵也会立大功,一个人就是胜败的关键。
在例2中,“asinglegrainofricecantipthescale”字面意思为,“一粒米也能让天平倾斜”,但是这样很难让中国观众理解,结合当时皇帝面临匈奴来袭的语境,可以把它意译为“小兵也会立大功”,虽然跟字面意思有所偏离,但是能帮助观众理解源语所反映的大概意思,减少语言文化差异。
例3:ChiFu:Citizen,IbringyouaproclamationfromtheImperialcity.TheHunshaveinvadedChina!
译文:乡亲们!我从京城带来皇上的谕令。匈奴侵犯中原。
例3中,“citizen”“proclamtion”“Imperialcity”“theHuns”“China”所对应的翻译从不同程度上是从中国文化立场角度的归化翻译,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中国的历史及地域文化,使译文看起来民族化且具有历史性。
文化增补
文化增补,是指在遇到源语文化特性的语言现象的时候,译者规避中西文化差异,增加相应的文化信息来解释和说明源语背后的隐含意义。在电影对白汉译中,文化增补体现为忽略和背离源语文化,立足于汉语文化的文化立场。在不影响前后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异化信息,增补适合目标语的文化信息,如“honorableancestors”译为“列祖列宗”,忽略源语中的“honorable”,而选择了适合汉语文化习惯的译文。
例4:Mulan,yourserpentinesalvationisathand,forIhavebeensentbyyourancestorstoguideyouthroughyourmasquerade.
译文:你的贴身护卫龙来了,你的祖先派我来完成你代父从军的愿望。
例4中,“serpentinesalvation”体现了西方的基督教的影响,“masquerade”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均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色彩,如果直接译为“曲折的救赎”和“化装舞会”,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可能就比较难理解,译文忽略甚至背离源语信息,增补了其他的信息:贴身护卫龙和代父从军的愿望在源语中找不到源语对应,这是帮助观众克服中西文化差异,通过增补的方式解释和说明源语隐含的意义。
四、结语
迪斯尼动画《花木兰》,虽然去掉了我国古典的一些东西,使故得更国际化,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通过电影对白翻译的跨文化解读,能更好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信息传递功能,更好把握电影中西式化的中国人物形象塑造和保留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的教育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J].兰州学刊,2010(01).
[2]李芳.论英文电影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5).
[3]王新.文化差异与任务塑造——从电影《花木兰》浅析迪斯尼动画片中的木兰[J].电影文学,2012(06).
[4]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意识 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英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所提倡的“用教材教”,就是按照《英语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Thomas(1983)提醒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运用不当或对文化习俗的无知往往会造成社会用语失误和交际障碍。中国人在回绝他人的请求时会说“我会考虑的”或者“也许你是对的”,但很少直接说“不”,因为它涉及保全对方脸面的问题。但这样会令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大惑不解,因为他们找不出哪个词是表示回绝的。因此在英语学习或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其文化意识。
(一)解决对文化的态度问题。由于我们学的是一门外语.所以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外语学习。美国社会学家G.R.Tucher和W.E.Lambert对于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习者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在语言学习时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因此,教学行为要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正视中外文化差异。文化,简单地说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话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也就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对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的学习,就得重视语肓的文化差异性。如“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green,red,pink,brown,grey”等常用颜色单词,老师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tl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Green(格林)等。此外,颜色单词还可组成一些有趣的习语,~tHblacktea(红茶),brownsugar(糖),redtiger(美洲虎),yellowdog(卑鄙小人)等。
(三)实施语言和文化同步学习。为了培养交际能力,文化和语言的学习要同步进行.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节日来历、风俗都应在适当的地方给学生讲。例如九年级第12单元,讲了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不仅是学英语的需要.还是了解各国风俗文化的需要。特别是Selfcheck的第二部分,如果不对学生讲西方人用餐时一系列餐具和食品的摆放顺序以及用餐方法,学生对于像“Ihadnotjustonesettouse。buttwoorthreeofeach.”“WasIsupposedtostartattheoutsideandWOrkinortheinsideandworkOUt?”的句子理解起来就困
二、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加强对文化的教学
(一)在任务活动中开展文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法是在“教教材”。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涉及。而《新目标英语》所设计的任务,注重真实的语言环境,关注跨文化意识。如八年级上册Unit7整个单元介绍的都是西餐的制作过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没吃过西餐。在教学本单元之前,首先要引入的是跨文化意识。老师可以设计以下课前任务,并要求在课堂上讨论:(1)假如你吃过西餐.你知道西餐的制作过程吗?你知道西餐的饮食礼仪吗?假如你没吃过西餐,希望查询一些资料或向他人请教。
(2)Unit7中将出现哪些西餐的制作过程?(3)你能根据教材中的说明制作你喜欢吃的西餐吗?(4)你会煮菜吗?假如会,请用英语描述一道你的拿手菜。通过课前任务和课堂讨论,学生了解的不只是本单元中出现的西餐.而是整个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跨文化意识把学生带人真实的语言环境。传统的教学法一般先呈现语言知识。本单元出现了一大串表达制作食品的词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不但要花费很多的学习时间,而且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新目标英语》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搅拌器、水果、调味晶、牛奶、酸奶、面包等真实的食品和制作工具一起带入课堂,跟学生一起制作香蕉思慕司、水果色拉和三明治.并跟他们一起品尝这些食品的味道。学生在制作这些食品的过程中不只是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生词.而且学会了西餐制作的表达法,更主要的是学会了西餐的制作过程,真正体会到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这是以往所有传统教材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二)利用文化,开设跨文化英语专题教学的任务,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英语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跨文化的英语专题学习必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GoforIt”每册书的文化阅读课就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知道“节日”二字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也最容易引起共鸣。西方的节日很多,且多与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而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列表进行了东西方节日的比较.这些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询以及“GoofrIt”Book2“Culture”Unit2“Festivals”中了解一些。另外结合相应的节日,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西方人、东方人在节日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讲万圣节当天的情况我从网上查找出的一些照片,向学生介绍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即TreatorTrick和人们在晚上化装成鬼怪巡游:圣诞节当天播放圣诞歌曲,扮演圣诞老人送礼物给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以及各种庆祝节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