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会人员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区、县计(经)委、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统计局、地方税务局、残联,市政府各委、办、局和直属机构的人事、劳动、计财、统计部门:
在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1994〉第10号令颁布的《北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工作中,郊区县反映,对乡、镇及以下企业因安置残疾人没有达到市政府第10号令规定的1.7%比例,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时,由于这些单位经济效益比较低,其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也比较低,如按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缴纳保障金,确有困难。根据这一情况经研究,现对《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京计综字〔1995〕0139号)作如下补充通知。
一、乡、镇及以下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从业人员总数1.7%比例的,按照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最低的区、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乡、镇及以下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企业和经济组织,缴纳1994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市统计局公布的1993年最低的区、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845元缴纳。
三、市统计局每年向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函告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和最低的区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年全区农经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三大民生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体制为重点,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村级债权债务化解、稳控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农经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坚定信心,克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发挥农经部门在全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对农村财务实行“11211”管理机制,即一个审核(民主理财组审核)、一个签批(村委主任签批)、两个复审(乡经管站和会计核算服务中心复审把关)、一个公开(财务账目公开)和一个通报(对农村财务管理整体情况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是我区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切实规范了农村民主理财、村乡两级审核和财务公开工作。年,我们要在执行农村财务“11211”管理机制各项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村集体大额支出程序审核工作。对已审批的大额支出,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开支,要深入到村检查工程实施及完工情况。对没有申报大额支出的村,要重点检查该村有没有大额支出或以大化小的情况。
2、积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工作。今年要重点培育5至6个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乡(镇、办),这些乡(镇、办)60%以上的村能够有效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财务管理比较规范,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3、加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乡(镇、办)根据本乡(镇、办)情况要开展经常性审计检查工作,对大型工程支出情况及决算情况、村集体经济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要积极开展审计,确保财务账目规范化。区农经中心抓好重点村的审计工作以及对村级财务年度审计工作检查验收,通过审计切实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4、加强农经法规政策培训工作。搞好一年一度全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培训重点内容是村集体大额资金程序审批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新出台的农经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全区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5、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加强农村财会人员的日常工作考核,乡(镇、办)经管站每月要上报一次所辖村财会人员的报账情况。对工作扎实认真的农村财会人员要通报表彰,对不能按时到乡经管站和会计核算服务中心报账、不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农村财会人员,要及时指出问题,促其改正。乡(镇、办)要掌握各村财会人员的动态情况,对村级财会人员年龄偏大或身体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要配备村级财务助理人员。严格执行农村财会人员任免程序,确保农村财会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服务体制
做好二轮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在确保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态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指导农民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并依法鉴证。乡(镇、办)经管站要掌握土地流转有关情况,对所有鉴证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都要建档,并报区土地流转办登记。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坚持经常性检查指导和调研,重点要抓好规模流转的典型,及时总结土地规模流转的先进经验,通过树立典型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7、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建设。从今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将付诸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处程序,积极推行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区级仲裁和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切实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三、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生产质量控制等各项制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8、扶持培育典型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8”工程(全省发展30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500个地市级示范合作社和800个县级示范合作社)的要求,年我区要培育3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个区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要有明显的主导产业,各项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入社成员达到标准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
9、实施村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从今年开始,要在全区314个行政村实施一村兴办一社,一社带动一业或多业工程,通过兴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10、坚持经常性地调研总结。要经常深入到各个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增收中的有效途径。
11、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交流。对发展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各合作社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使全区的合作社逐步达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成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努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行财会制度 问题 对策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些特征要求企业要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财会制度就是内部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财会制度。但是,现行的财会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
一、现行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诚信缺失、账目混乱
财会工作的诚信能够保证商业行为的合法性,诚信的缺失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管理过于松懈,加上管理者对会计人员工作的干预,使得财会人员往往会受到工作压力或者金钱诱惑,这时财会人员往往受到领导指使,为领导行方便,比如企业领导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或者滥用公款等,会计人员为了弥补财务漏洞,就会造假账、虚开发票,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失去效力。有些企业管理者又恰恰相反,不但不会过多干预财会行为,甚至依仗着有管理制度,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给财务人员进行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以致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才想起来去监察,公司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了。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工作干预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财会制度的顺利执行,使得企业内部监督职能弱化、财务控制能力薄弱。
2.偷税漏税时有发生
所得税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当前应交所得税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当期应该交的税和递延所得税都属于所得税费用。企业管理者为了少缴纳应缴的税费,往往会让公司财务人员做假账,财务人员不化单位要增强会计数据安全观念,不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采购会计软件要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对使用财务软件的各项有关性能有较清楚的了解,尽可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真实、可靠。其次,组织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软件,要保证软件预留定义良好的相关接口,选择的软件在功能和处理流程方面要合适。最后,软件开发商要提高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3.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
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如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数量指标,又要有质量指标,还要有各种综合指标。
4.拓宽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
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人机协调一致的工作过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单位的管理层要重视单位电算化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深入开展电算化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和经验交流相结合,使培训收到实效。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健全制度,科学管理会计电算化
通过认真落实会计准则、会计规章来实现用具体会计准则、会计规范、会计制度、管理办法来指导会计业务处理,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对于原有的会计工作规范、管理办法、会计制度,根据电算化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计电算化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把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使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验收、评比、奖惩等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解决现行财会制度问题的对策
1.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会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对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的财会人员应该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会计职称证和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企业在招聘时应该提高门槛,招收有证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鼓励学习,不仅要提高财会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也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风气的形成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2.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
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程度,能够有效控制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税法教育,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纳税,凡是依法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得都应该缴税,每个人或社会团体都有依法缴税的责任。可以在财务部门进行依法纳税的宣传,全体职工都要进行学习,并且可以纳入对财务人员考核制度中去。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白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原则,自觉缴税。国家应该加大对偷税漏税现象的处罚力度,如果因为偷税漏税现象常见,就只查不罚,不但会助长不正之风,还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因此,税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一旦发现有偷税漏税现象,要严格处罚,不但要追补税款、征收滞纳金,还要根据偷税漏税的金额除以罚款;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相关财务人员和部门领导进行处罚,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这样才能提高税法的威慑力和财务制度的严肃性。
3.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
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重业务、轻管理,要改变这种观念,分设会计部和财务部,建立独立的内部财务系统,该系统还要具有财务管理的职能,能够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根据企业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明确监督部门的职能,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上级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对下属部门严格把关,建立起业务部门负责和职能部门监督的体系。企业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相关部门追究责任,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现象的产生。实行岗位轮换制,一方面能够使财会人员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防止财务人员在一个部门干久了,为领导行方便,财务和法人印鉴要分别管制,支票和财务章也要分开保存。上级部门要做好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加强监督职能。
三、小结
虽然现行的财会制度存在着诚信缺失、账目混乱、偷税漏税现象、缺乏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但只要能正视这些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建立科学完善的财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要加强财会制度建设,以适应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全区农经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三大民生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体制为重点,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村级债权债务化解、稳控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农经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坚定信心,克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发挥农经部门在全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对农村财务实行“11211”管理机制,即一个审核(民主理财组审核)、一个签批(村委主任签批)、两个复审(乡经管站和会计核算服务中心复审把关)、一个公开(财务账目公开)和一个通报(对农村财务管理整体情况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是我区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切实规范了农村民主理财、村乡两级审核和财务公开工作。年,我们要在执行农村财务“11211”管理机制各项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村集体大额支出程序审核工作。对已审批的大额支出,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开支,要深入到村检查工程实施及完工情况。对没有申报大额支出的村,要重点检查该村有没有大额支出或以大化小的情况。
2、积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工作。今年要重点培育5至6个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乡(镇、办),这些乡(镇、办)60%以上的村能够有效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财务管理比较规范,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3、加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乡(镇、办)根据本乡(镇、办)情况要开展经常性审计检查工作,对大型工程支出情况及决算情况、村集体经济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要积极开展审计,确保财务账目规范化。区农经中心抓好重点村的审计工作以及对村级财务年度审计工作检查验收,通过审计切实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4、加强农经法规政策培训工作。搞好一年一度全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培训重点内容是村集体大额资金程序审批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新出台的农经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全区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5、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加强农村财会人员的日常工作考核,乡(镇、办)经管站每月要上报一次所辖村财会人员的报账情况。对工作扎实认真的农村财会人员要通报表彰,对不能按时到乡经管站和会计核算服务中心报账、不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农村财会人员,要及时指出问题,促其改正。乡(镇、办)要掌握各村财会人员的动态情况,对村级财会人员年龄偏大或身体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要配备村级财务助理人员。严格执行农村财会人员任免程序,确保农村财会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服务体制
做好二轮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在确保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态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指导农民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并依法鉴证。乡(镇、办)经管站要掌握土地流转有关情况,对所有鉴证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都要建档,并报区土地流转办登记。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坚持经常性检查指导和调研,重点要抓好规模流转的典型,及时总结土地规模流转的先进经验,通过树立典型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7、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建设。从今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将付诸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处程序,积极推行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区级仲裁和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切实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三、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生产质量控制等各项制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8、扶持培育典型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8”工程(全省发展30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500个地市级示范合作社和800个县级示范合作社)的要求,年我区要培育3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个区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要有明显的主导产业,各项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入社成员达到标准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
9、实施村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从今年开始,要在全区314个行政村实施一村兴办一社,一社带动一业或多业工程,通过兴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10、坚持经常性地调研总结。要经常深入到各个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增收中的有效途径。
11、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交流。对发展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各合作社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使全区的合作社逐步达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成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努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坚持不懈地开展减轻农民负担监管工作
12、开展一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调研活动。重点对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农民出工或出资有哪些方面、村集体通过向农民筹资筹劳办了那些实事、党的惠农政策农民有没有享受及享受的途径等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切实解决农民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机制。
13、加强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4号)精神,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试点,严格执行《市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程序》,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规范的典型村,要及时总结这些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区推广。严禁乱议、乱筹、乱用,防止“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成为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口子。
14、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体系。进一步做好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全区农民负担监测网点,强化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质量,使其在信息反馈方面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五、搞好村级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
15、进一步澄清村集体债权债务的底子。对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债权债务,要查清形成原因,分类处置,澄清底子,规范财务手续。
16、建立村级债权债务动态管理制度。要及时掌握村集体新增的债权和债务,对新增债务要制定化解措施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村级债权债务档案,化解情况要及时登记并形成资料。
六、妥善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
17、严格执行接待值班制和包点责任制。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严格执行接待值班制度,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认真登记并及时转交处理。中心机关干部要对包乡镇发生的农经方面的案件负责,积极督促并认真解决案件。
七、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 农村; 会计; 绵阳; 先进经验
绵阳市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认真贯彻农村财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把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来抓,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创新农村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绵阳市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先进经验介绍
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把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作为推动农村财务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一)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多年来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表明,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形式和监管办法。为此,绵阳市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五个不变”、“三个不准”以及“双层管理”。“五个不变”是指村有资金所有权不变、支配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内容不变、使用方向不变、最终收益权不变。“三个不准”是村有资金不准平调、不准借支挪用、不准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扣代交各种费用。“双层管理”是乡村两级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将村级账务和资金纳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统一,一切财务收支实行乡镇先审计再记账。到目前为止,该市实行农村财务乡镇的村达到了98%以上。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和透明度
一是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绵阳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绵阳市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等的管理办法,规定由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设置户头,直接拨付到乡镇经管站村级资金代管账户,专户存储。其它资金,包括“一事一议”资金、承包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等,由村委会收取后,直接交乡镇经管站代管。对资金采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一直以来,绵阳市政府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推行了财务公开“五规范”和四种重点公开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其中,“五规范”是指:一是规范公开时间。统一规定每月的十日为集中公开日,另外,遇到重大事项随时公开。二是规范公开地点。要求各村在交通要道和人员聚集多、便于阅读的地方建立固定公开栏。三是规范公开程序。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由经手人、村两委负责人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后,再经乡镇经管站审查后制成公开榜,派专人到各村张榜公布。四是规范公开内容。统一规定了公开的事项,强调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完整,不得遗漏和简化。五是规范监督管理。各乡镇都配备了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财务公开工作,并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和奖惩办法。与此同时,各级农业经管部门会同组织、监察等部门,每月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定期通报,确保了民主理财质量,促进了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因地制宜地推行了以“两公开一监督”、“两会一组”、“依法建制、规范管理”、“双监督、双公开”为重点的四种公开形式,将财务公开工作与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使全市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到目前,全市实行经常性公开的村达到90%以上。
(三)以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已由原来的村级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拓展到文书、经济统计、农村政策落实、村务公开、农业信息化等工作。绵阳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推行了农村财会人员的职业化管理。
首先,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公开考选、择优录用、统一管理,推行了考选聘任、异村委派、联村记账、会计等不同的会计职业化管理模式,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目前全市实行本村任职的村数8 384个,异村委派的村数262个,会计的村数133个,联村记账等其他任职形式的村数28个。
其次,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变化的农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让他们学政策、学业务、学科技,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建立健全各项财会管理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度、上岗证年检制度、培训教育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另外,制定并推行了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财会人员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营造了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竞争向上、争优创先的浓厚工作氛围。
(四)以农村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的要求,该市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农村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将村级账务记载、审计和财务公开等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从2002年起又在省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经信息化工作,将农村财务电算化的内涵式管理推向了全角度、网络化、外延式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关联的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经统计、村级财会人员管理等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工作中,突出抓好了“五个到位”。一是机构和人员配备到位。依托乡镇经管站组建了农经信息服务站,专设了办公场所。县、乡、村三级配备了专职农经信息员。二是软、硬件配备到位。该市统一为乡镇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和专用软件,建立了专用电子信箱,乡镇配备了专线电话,接入了宽带网。三是操作办法到位。选取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对示范乡镇在软硬件配置、联网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为面上工作铺开提供了样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绵阳市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县市区也按市里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际细则和工作方案。四是工作到位。将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站、到人,明确了责任,使整个工作环环紧扣,稳步推进。五是检查指导到位。市、县两级经管部门,深入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以《农经信息化工作简报》的形式,介绍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村级财会管理的有关情况,促进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建设。
二、案例分析
绵阳市推行的是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配合这种模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选择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如会计本村任职、异村委派、会计、联村记账等),强化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该市在创新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成功做法:一是实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严格落实财务公开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财务公开的村庄数量,使实行经常性财务公开村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二是改革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办法,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聘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依附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发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助于他们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进行专项检查、开展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解决落实村级经费保障、综合治理案件等方式,不断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有效提升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四是通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大大提升了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该市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毕于乐,王玉霞,吉品.推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6(l).
[2] 陈鹏.会计委派园地又开新葩[J].财税与会计,2001(2).
[3] 陈少婷,蔡壁洪.“村账镇管”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2).